最新中国民族音乐教案(汇总20篇)

时间:2023-11-14 15:08:14 作者:翰墨 最新中国民族音乐教案(汇总20篇)

编制教学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和连贯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多民族的音乐特色,并且在歌曲的学习中感受彝族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最好的声音唱出歌曲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自制打击乐器,课前收集民族音乐并能够哼唱和表演。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请你们用最美的声音和老师问好,注意姿势正确。

今天早上我丛家里来到绿树环抱的澄江小学,感觉非常的清新,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深呼吸吧!(深呼吸,不耸肩,气息下沉。)。

二、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一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学生进行交流,回答。

三、四川凉山(彝族)。

1、引入:在四川凉山,有一群年纪和同学们差不多的彝族儿童,正哼着优美的旋律向我们走来,请你们也和他们一起哼唱这优美的旋律嘛!

2、出示音乐旋律:

·1=g4/422712—|171750|555232|57210||。

·1=g4/4712175|232175|2255712|122170||。

请我们同学们分成两组来和他们一起来完成吧。

4/4x—x—||。

3、彝族的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演唱彝族儿童歌曲《星星和灯光》。请大家来跟着音乐一起来学学吧!

·出示歌曲内容,让学生观察歌曲的曲谱,发现视唱中的旋律和歌曲中的部分旋律是一样的。

·播放歌曲《星星和灯光》,老师引导:彝族的孩子们要唱给孩子们听一听,咱们应该尊重他们,希望大家仔细听音乐,感受彝族孩子们唱歌时候的心情,也可以小声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老师范唱:这首歌曲真好听,陈老师也想来试试。请你用上自己的耳朵,听听陈老师唱得怎么样?然后给老师评一评。

(老师弹琴唱,唱完后学生评)。

·请大家再跟着音乐一起哼唱歌曲,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唱出来比较困难的,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跟琴唱,老师伴奏。

·(学生提出自己唱得不够好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一起纠正唱得不理想的地方)。

·来,让我们大家分组练习吧。(分组演唱,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优美和处理好歌曲的情绪:活泼、高兴。)。

·光有演唱还不够热闹,请大家用上自己准备的打击乐器来为我们的歌曲进行伴奏吧。

4/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塑料瓶节奏为4/4xxx0||。

竹筒节奏为4/4x—x—||。

伴奏的声音一定要轻。

请你用最合适的声音唱出高兴的心情来。

a、东北方向(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3、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聆听、体验少数民族的音乐美,了解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室、课间件。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艺术和文化特色,它们之间不断地融合、影响、吸收,相互促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承载着它们的欢乐和痛苦,记录着他们一代又一代实际生活,寄托着他们的精神情感。民族音乐记录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的精髓所在,这种民族的精髓理应当灌输在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但是实际上大多数音乐学院并没有特别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高校应积极运用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事业,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感。

目前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很多高校都没有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仅局限于当地的民族大众之间的传播。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音乐界人士大力提倡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施行,也有高校积极响应,把它作为必修课开设了,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回应没有普及。很多高校认为少数民族音乐可有可无,音乐教育体系大多借鉴西方的音乐理论,使得少数民族音乐不断流失。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只用来作为选修课对待。其他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起步比较早,课程也很完善,但是涉及到少数民族音乐的几乎没有,这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的高校教育要改变如今的现状和观念,去培养这方面的优秀人才。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如今少数民族音乐在传承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老一代民间艺人的离去,民间音乐的歌唱和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术也在渐渐的消失,所以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不能仅仅靠民间艺人和政府的支持,而要高校音乐教育对此予以重视。

(二)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教育中实施,可以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更多地宣传少数民族音乐。

(四)想要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必须把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音乐结合起来。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积极结合少数民族音乐,可以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出更新颖的音乐作品。

(五)大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聆听和鉴赏,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的一种提高,同时有利于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给予学生创作的灵感。

(一)培养审美意识。音乐的特征就是激发聆听者的情感,为所要表达的情感提供合适的方式。在校大学生都处于青春期,有着丰富的情感,因此音乐是表达情感再好不过的介质。在高校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二)增强民族意识。中国南北方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比较大,通过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让大学生接触到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感知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多样化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继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精髓。

(三)开发创造性。各个少数民族,有着各色各样音乐文化,大学生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学习,对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所学习和体验,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在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民族精神的提高。作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有责任去传承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的,让少数民族这朵音乐艺术中的奇葩在在祖国的音乐艺术中盛开,经久不衰。

作者:于佳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业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开发[j].艺海,,(02).

[2]吴磊.高校声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j].民族音乐,(02).

[3]黄长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艺海,2010,(07).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领域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是我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媒介。伴随音乐人类学在我国的不断探究和深入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结合已渐入佳境,中西方音乐的深入融合和紧密交流以及学者对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新环境下,根据音乐人类学理论观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案例,从发展的方面剖析和探讨音乐人类学发展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对加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弘扬具有深远意义。

(一)音乐人类学的来源及涵义。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事实上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客观反馈,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音乐已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音乐的萌芽和逐渐的长大都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不同的音乐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产生是因音乐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时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会各有不同、生活习惯就会不同。从涵义上来看,音乐人类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含音乐的开始、音乐与时代背景的融合、音乐作品的产生、音乐规则的制定以及音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和特性。音乐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还包含民间、传统、口头说唱的音乐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含义,每个民族迥异的特色、不同民族产生的不同音乐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相互摩擦、相互融合又互相独立,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多变性。在逐渐深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各类学者们都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调查,他们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积累作为基础依据,与西方各类音乐全方面进行比较和探索,并通过相互沟通了解、相互探讨和相互研究,拓宽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索视野范围和区域,促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和相互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姿多彩,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色彩和大环境下的音乐文化构成了我国民族音乐体系。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从萌芽逐渐走向初具成果的历程可分四个时期。(1)新中国成立前20世纪初期,民族研究学者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初步考察,对少数民族生活进行了研究,在此时期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刊物数量可观,其中民歌集的形式占大部分,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和产出物也可被看作是少数民族音乐探究的出发阶段。(2)改革开放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不同民族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开花并迅速结果,与此同时新的音乐文化研究也慢慢展开起来。20世纪中期,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关于民族音乐方面的调查,自此音乐家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专业人员在社会调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0世纪中后期阶段,少数民族音乐历史的研究已初具雏形。研究内容扩展,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将音乐自由的形态探究延伸到生活、历史、民俗等方面。(3)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政策的稳步前进使我国国力不断加强,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索提供了天然保护网,使在这个阶段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呈现出形式多元化、丰富化、高产量等特点。各类集成书卷大量问世,象征着覆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中国传统音乐走上了新的征程。(4)21世纪初期至今新世纪伊始,文化艺术争奇斗艳,各类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组织的成立推动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探究的历程,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加入除了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也更好地完善了这一时期的成果。这一阶段,学术刊物出版增多,拓宽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道路。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发展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重要桥梁。各民族自身拥有的音乐特征和特色,使我国民族音乐呈现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加快了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和传播,对各民族间交流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要对中华民族音乐更深入理解,需以探究人类音乐学发展为前提条件,了解民族音乐转变的方向。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民族音乐文化差异的研究,可明确意识到各民族音乐间的传播意义和价值体现,保护民族音乐别具一格的姿态,使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对全球范围内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传播与交流,应直面少数民族音乐所面临的机遇和竞争,这对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很好地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特殊性。

在音乐人类学研究中,民族音乐发展自身演变出的就是一种文化,每一类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历史,这种历史沉淀积少成多,逐渐变成汪洋大海。对于音乐人类学理论来说,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入实地考察少数民族生活以及所产生的音乐文化,感知民族志的内容和结构,注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特性和所处的自然环境,逐步剖析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和特色,对加快不同民族之间音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音乐人类学来说,少数民族音乐史发展的研究应以民族文化研究为基础。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分散,由于各民族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使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音乐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文化价值是相同的。所以,在不同民族音乐相融合和摩擦的背景下,创建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研究手段和观点是探索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重点。要深入地了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首先要知道不同民族的音乐发展史和音乐文化,研究其发展的内容和表现方式,这样可获得全新的音乐文化知识。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国家,音乐风格及形式多元化,想要感受和了解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体会民族音乐中表达出来的文化涵义,就应了解其背景、历史、人文等状况,以音乐人类学的角度,采用相互比较的方法去探究、考察和感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及各民族音乐在不同方面的区别和关联,寻找各民族音乐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根源上了解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拓宽研究视野,建立多样化音乐文化理念,从而提升对中华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弘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神和文化。

二、音乐人类学理念下多样的民族音乐史。

(一)人类学视域下的音乐与民族文化。

我国有56个民族,这决定了民族音乐的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多元化,也就决定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了许多富含底蕴的文化,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也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形式。各民族居住地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人文知识等也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使民族音乐的发展形式多样化,迥异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得以鲜明地表现出来。音乐在民族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民族特色要素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鲜明特征,其所有的民族记忆也是无价之宝。音乐史所产生的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和紧密的联系,比如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民族行为、民族习俗等多个层面。随着音乐人类学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果,学术人员研究各民族间的音乐文化差异和音乐文化的共通处,将研究方法向新的思维方向展开,对音乐的节奏、语言、形式等相关因素的探讨、考察也越来越具体和深入,这些都会加快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步伐。

多民族性与多样文化并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显著特色,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文化在形式和叙述上的多面性。随着全世界文化交流的迅猛飞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传播佛教知识的过程中,它的音乐形式也影响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五四运动期间,西方现代化出现在中国,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快速发展;20世纪后,我国的民族文化已初具雏形,具有了开放、共生、多元化的特征。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下,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受得到了影响,音乐变成了民族间文化共通和互补的重要桥梁。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过程中,利用人类学的方法让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交流,间接地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我国文化背景也呈现多样性,为促进音乐人类学理论在我国的顺利传播和发展,要遵循各民族传统风俗、文化发展道路。音乐人类学者提倡各少数民族音乐与背景文化要紧密相连,可把与音乐活动相关的内容、行为等作为民族音乐发展的指路明灯。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进行无缝对接,这些都有助于对人类学视域下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研究。

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可分为西北风、东北风、西南风、中南风和东南风,这几个部分中所涵盖的少数民族特色音乐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区域的差异会导致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和不同风俗习性,这就造成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音乐的独创性和差异性。例如,河北省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当地各民族文化艺术在形态、种类、表达方式上显现出多变性。瑰丽多彩的人文风情和悠久绚烂的历史文化培育出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多元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文化。如唐山评剧、河北梆子、皮影戏等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比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皮影戏、乐亭大鼓、评剧。由莲花落这种说唱形式逐渐转变而成的评剧唱词相较其他来说比较简单明了,具有比较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乐亭大鼓是将民谣的浓缩精典之处与古代的多种说唱相结合,再慢慢通过实地演唱和更新才逐渐走向成熟化。对于唐山区域来说,乐亭大鼓和评剧是其中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虽然这两种艺术同处一个区域,但其音乐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归功于唐山文化的多样性。多种文化的发展与展现,各不相同的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乐艺术表达方式。

从音乐人类学的方面来看,各民族间相互交流互补的重要方式就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交流。音乐的交融可以加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不同背景的民众间的互相沟通,从而进一步加强同一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发展。在音乐人类学视域下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需要加大对音乐人类学理论的建立并扩展其研究范畴,以适应并深入研究学术思想,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从而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高级优秀人才。除此之外,还要将注意力加强在少数民族音乐内在的涵义和规律研究方面,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探索少数民族音乐,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拓展同全球学术界间的交流,加快音乐人类学在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当然,在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研究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会遇到许多问题,牵扯范围也比较多,例如学者间、政府机构间、传播媒体间、文化发展间以及民间各组织与普通大众间的看法差异。因此,要传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首先要削弱或者清楚矛盾之处,而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去保护和宣传各少数民族音乐所拥有的独立个性和文化魅力,加强多种音乐文化价值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体现,避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被西方价值观所同化,保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音乐人类学视域下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走向。

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无论哪个民族的音乐发展都会推动世界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瑰宝。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密切交流、贸易来往日益频繁,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交流来往也日益频繁,这不仅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同时,各国音乐学者及音乐爱好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而音乐人类学这个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实际操作和迅速发展也拓展了我国社会学者们的视野,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更深的诠释和了解。通过全球各民族之间音乐艺术的沟通,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民族音乐互相作用和互相融合,不仅加强了中西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也是通过音乐这种交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各国之间的认识,从而使得因文化差异产生的隔阂将被削弱。通过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精神,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演变过程,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在涵义和联系,可让世界人民更真切地感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传播和促进少数民族音乐的长久发展。同时更各极地学习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度。随着全球化互通交流的加速,世界音乐发展也随着社会各界的频繁交流日益进步,在大环境下多方面的学术交流过程中迈向更繁荣的景象。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加快世界人民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更深入了解,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可以更好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现,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也会得到更好地体现。最后,音乐人类学在我国推广和发展,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理念和理论层次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会越来越好。截止到现在,我国关于人类学视域下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就。21世纪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由以包含政治及民族为主要导向,以科学的方法为途径来转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从古至今经历了不断变迁。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传播、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各类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深入挖掘才能将发展持续进行。为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以多种文化价值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的发展进行发掘、保护和传承,在这些努力下,音乐人类学才可以得到更持久的进步。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和其他外来文化的浸润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所独具的特色、独特的个性、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必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5]刘一丁。从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史学的渗透性研究谈学科的融合性发展[a]。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1(5)。

[6]何巍。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a]。大舞台,,(3)。

[7]薛艺兵。通过田野走进历史―论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a]。音乐艺术,2012,(1)。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群星璀璨的百花园中,正因这五十六朵不同的花朵才那么的光彩夺目。而中国是一个有着如此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等等。通过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的交融铸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才使得中文这幅画卷如此绚丽多彩!

古语云:“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的、发展的。在人类初期,人类是裸体生活,到了磨制时期,懂得简易的遮掩,到了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懂得纺织,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服饰产生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服饰不仅仅满足于装扮,而具有了文化气息,它能够反应当地的文化氛围、风土人情;有些甚至能够反应地位的高低。如平民百姓称“布衣将相”,官员则穿丝帛。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阅读,在各少数民族服饰中找到如下共同点:

1、根据本民族当地的气候、生活方式、习俗而设定服饰的样式。如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长袍、服带和靴子,因为蒙古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比较的高,所以气温较低,常年穿长袍。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所以佩戴服带和靴子便于草原的骑马。黎族的服饰男士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妇女穿对襟圆领贯头式上衣,下着筒裙,因为黎族大多处于热带地处,那里天气炎热,所以他们的服饰有助于散热。

2、从各民族的服饰中可总结一般喜好黑色、白色和蓝色。黑色比较的深沉,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深度;白色纯净,代表这个人很纯朴,表明每个民族都是很纯朴的;蓝色即能表明纯净之意,又能增进视觉感触,代表永恒、坚贞和忠诚。

3、服饰的.精简与布料的细软与粗糙代表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如果社会经济发展快那么人们的服饰就会更加的精致,布料的手感就会更好。

4、服饰中都会以首饰作为配件,特别是女士的服饰。如苗族的女士服饰为绣花衣、百褶裙,盘髻插簪,佩戴银质服物,一般一套比较浓重的苗服有5公斤左右。

而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阅读,总结如下几点个别少数民族的不同点:

1、有些少数民族有包头的风格。如苗族、彝族、布依族等等、

2、服饰有地位的差异。如蒙古族的黄色服饰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在封建时期除非**,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皇公贵族,才有资格穿这种颜色的衣服,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

少数民族服饰是整个中国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才能和智慧的体现,都寄予着一个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民族审美观的具体表现。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着各民族共同的认知心理、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所以,中国服饰要想走向世界,不可忽视少数民族服饰的挖掘和发展。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透过服饰的种种,可以领悟到现象各少数民族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尚和社会面貌等深层次的东西,把握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思维倾向。少数民族服饰工艺精湛、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寓意深刻、装饰点缀变换无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意韵非凡。所以研究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的特点,吸取其精华,提高服饰的文化水准,突出民族特色,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补充完善古已有之的工艺技法,一定能走出一条民族特色浓郁、民族风格鲜明的现代民族服饰的发展道路。

希望我们的有识之士能够在少数民族的服饰的研究上多发精力,能够上我们的民族服饰上向世界。

中国结教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瑰宝,我设计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中国结》。

1、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2、愿意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中国结和美感的体验。

3、学习编简单图案,享受成功的快乐。

让幼儿欣赏中国结的美,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

引导幼儿萌发民族自豪感。

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环境布置的准备:收集各种中国结悬挂起,布置成一个展览厅活动材料的准备:每位幼儿一段40厘米长的红绳中国结实物若干活动过程: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幼儿参观中国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中国馆。这里有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中国结"。

2、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感受中国结丰富多彩的变化。

2、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

3、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喜欢它什么地方?

4、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你觉得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小结: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例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顺风"与中国结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

1、我们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中国结,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2、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线向逆时针方向绕个圈,压、挑、压,往下穿出中心压住,顺时针4次,逆时针5次,绕好拉紧整理。

3、展示自己制做的中国结延伸活动今天我们参观了中国馆了,欣赏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中国结,知道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中现在让我们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为了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本节课我利用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参观中国馆,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美丽的中国结,让幼儿知道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现在谈谈自己的感受:

1、充分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幼儿参观中国馆,充分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2、整个活动真挚、感人,情感目标达成度高我把这种感受融入到我的活动中,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染,通过很巧妙地将创设情景"到电视台录制节目"到幼儿体验故事角色,在故事情节变化中情感得到升华。

3、活动环节清晰、顺畅整个活动共分三个环节:情景导入--欣赏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分享、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中国结,感受中国结的美,学习编制简单的中国结--体验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进一步认识中国结,萌发民族自豪感。活动环节清晰、紧凑且层层递进,幼儿很快被带入到活动中来,活动的兴趣高。

1、制作中国结有一定难度,有些幼儿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作品。

2、让幼儿从欣赏美丽的中国结上升到萌发民族自豪感需要教师的提示。没有很好地潜移默化渗透进入。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1、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2、藏族民歌《酒歌》。

3、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4、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选择部分较为熟悉的本地民歌作浏览性欣赏。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民俗对音乐作品不同特点的影响,并简单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正视民族音乐。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一杯酒》。2、理解音乐作品的音乐特点。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一课时十、教学过程: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件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小学音乐教师,我对本民族的音乐认识很少,今天听了乐圣东博士的讲解,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把平日的衣食住行及日常生活的习性与平时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活教材,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音乐教师更有责任把少数民族的音乐进行传承与保护。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流行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有不小的冲击,传统音乐摇摇欲坠,作为音乐教师又责任在教学工作中多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要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和保护,就必须把学校作为传承音乐的基地,政策搭台,学校开设地方课程,把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合理的'带入课堂,并提高自身发展意识与能力,促进主动参与合作互动,把在不同背景中风格各异的文化深入浅出的深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摸索进取,为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娃》教案

1、知道升旗的礼仪,增强尊敬国旗、爱护国旗的责任感,有做小小升旗手的光荣感。

2、喜欢欣赏并初步了解京剧,乐于尝试用语言、演唱、绘画、动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京剧的感受。

3、合群、开朗、积极主动地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4、能积极主动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第一周

科学:热带的树美术:天安门

社会:首都北京音乐:大中国

语言:我最爱祖国美术:水果

数学:各地娃娃到北京健康:我会用筷子了

第二周

科学:聪明的中国人美术:京剧脸谱

社会:祖国的标志音乐:国旗红红的哩

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音乐:京歌:乌龟赛跑

数学:分小鱼健康:玩棒

第三周

科学:祖国大家庭美术:我喜欢的名族服装

社会:马背上的名族音乐:我们的妈妈是中国

语言:摇篮美术:菊花

数学:来了几个好朋友健康:危险的河

1、建构区:将各种形状的积木、祖国的著名建筑物的图片,布置张贴于区角中。引导幼儿合理使用建筑材料,练习搭天安门、长城等建筑。

2、美工区:提供各种质地的彩色纸、剪刀、糨糊等,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拉、彩带等装饰物,装扮国庆教室。

3、科学区:引导将收集来的各种祖国特产,按特产的地域、材料和质地进行分类,布置祖国特产展。

环境与资源

1、布置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有关祖国的图片,照片,录像带,实物等。布置“我游祖国”,“祖国特产”等专栏。

2、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装饰物、图片和食品等,举办民俗展览会,创设民族歌舞欣赏等。

3、组织“看家乡”活动,发现家乡的显著变化,从中体验祖国建设的新成就。

1、结合“中秋节”开展品尝月饼、赏月、说故事等系列活动。

2、结合“迎国庆”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如“布置节日环境、升旗仪式、庆祝会等。

3、有目的,计划地开展散步、参观、看录象等活动,如看家长,全面了解祖国的古代发明,优秀文化及现代化建设,萌发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建设祖国的愿望。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探讨论文

民族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本身不仅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很好地表达思想情感,时而低沉缓慢、时而慷慨激昂的民族音乐,可以将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华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元素。

《大中国》教案

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音乐活动《大中国》,旨在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娃的自豪感。

2、能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集体。

1、事先听过歌曲。

2、自制道具。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幼儿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随意跟唱和表演。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引导幼儿讲讲对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词内容的粗略理解。

2、感受歌曲性质。

3、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4、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5、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

6、动作创编

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五、表达与表现。

1、幼儿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选择道具。

2、幼儿分组展示。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探讨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精神意义上说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同时又具有广阔的覆盖性,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响持久,这些文化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的扩展,世界各地区包括中国的地域固有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而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积聚形成的特定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形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不管形式如何,材料为何,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人文哲学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老庄哲学、魏晋玄学及儒释道哲学。中国当代艺术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去表现最为传统的哲学思想,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以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当代艺术使中国传统哲学得以传承和延续,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使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民族性。

儒、释、道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千百年正是来儒释道哲学滋养着中华民族,三者互相影响、相互融合。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道教是东汉末年由张道陵根据《老子》《庄子》创立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都揉和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释是印度净饭王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的一个宗派也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老庄哲学的精髓在于具有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四两拨千斤……提醒人们应当领悟到:不要总是以常人的思维行事,比如,以大制小、以强胜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这不是妙法,而是常人的拙法,凡事应当尽量追求四两拨千斤、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这才是妙法。老庄的智慧在当代艺术家的很多作品中有极强的体现。比如徐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感,显示了这位艺术家的机智、幽默,及超出常人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在他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老庄哲学的智慧。比如《地书》,全书的编著历时七年,徐冰经过七年的材料收集、概念推敲、试验、改写、调整、推翻、重来,通篇没有一个文字,书中全是用各类标识语言和符号描写,妙趣横生地记录下现代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这是一本在任何地方出版都不用翻译的书,无论哪种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的人,就可以读懂。其实书中的各种符号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然而徐冰能将这些最普通的符号连贯成一个情境,机智、幽默、准确。还有他的作品《凤凰》,是他鲜有的公共艺术作品,作品采用的是建筑业的废料,一堆建筑垃圾构成了带有中国汉代特色的凤凰形象。用最低廉的材料来创造美好的形象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征,例如农民画、木板年画等等,然而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材料属性造成一种形式上的比较,粗糙低廉反衬高贵与辉煌。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平面设计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元素是体现中国企业独特形象的最佳设计元素之一。从以前一味的模之仿西方和全部使用西式元素的风格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的现有阶段。中国的平面设计已经逐渐度过了设计的初级价段。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做中国式的平面设计作品。

关键词:中国元素;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的定义与发展。

1、平面设计的定义。

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王受之先生对“平面设计”是这样定义的:“平面设计”,即指的是在平面设计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各个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含了:字体设计、版面排版、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的这些内容核心是在于指导、传达信息、劝说等等。而他的表现方式则取决于现代印刷术所达到的水平。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的竞争空前的激烈,平面设计行业也被不断的发展,设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标志设计、包装设计、pop设计、海报设计等,在互联网的的广泛普及下,app也是今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项重要部分。

2、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人类原始社会向文明发展的象征之一即是平面设计的起源。随着原始生活走向文明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对相互交流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加快了人们对自身思想感情用符号形式来表达。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重大转折标志即结绳记事向图形符号的演变,直至后来有简单的图形向文字的`演变。平面设计发展最原始的基础条件及是文字的出现。平面设计一词起于,英文‘graphic’。泛指通过印刷方式形成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艺术形成之前即通称为平面设计。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让书籍在欧洲各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而印刷机的广泛应用为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印刷设计事业出现鼎盛局面,特别是意大利人普遍中钟爱花卉图案,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发展,并且很多印刷工厂开始设计和开创了使用商标的先河。欧洲工业革命时期,这场革命不仅为工业、经济等带来大力的发展,更是一场对印刷设计行业的催化剂并且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同时为欧洲在世界经济、文化以及艺术上的成就与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础。19世纪70年代,巴黎的石板印刷海报形式有着现代广告先驱之称,朱利斯查理德发明的“三色版印刷工艺”是通过三套印刷“红黄蓝”达到丰富的印刷效果,主要是利用纸张的机理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并且与文字和图形相结合使海报更加醒目。使巴黎成为现代海报的的发源地,更成为欧洲大众传媒的集散中心。20世纪中,欧洲的海报设计出现了“图画现代主义”运动,也是一次崭新的面貌。每个国家都设计不同的面貌,其中德国的“海报风格”运动影响最为广泛。二战后,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球企业都开始注重企业形象的设计,希望通过设计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占有力,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给平面设计行业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香港成立了“香港设计师协会”由香港委员会发起成立所以有着极高的设计威信。到了1992年,由“王序、陈绍华、王粤飞”设计师在深圳策划举办了“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这个展在中国平面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即中国文化独有的经典元素,具有广泛的认同感、认知度,能够明确反映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盖国家尊严体现民族精神的形象和符号以及风俗习惯。中国元素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虚拟的内现意识形态,例如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种是具体的物质表现,如京谱、国画、中国结、印章、龙、书法、麒麟等等。在设计中不仅仅是对图形符号的设计应用,更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为文化、民族精神,赋予设计作品一个灵魂。将物质表现与意识形态相结合,能够使设计出的作品更加饱满。中华文明,整个中华民族有着长达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更有着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史上所有精神文化和观念形态汇集的总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图腾、精神符号等形式体现,这些表现形式就是中国传统视觉元素,这些元素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1、平面设计中融进中国元素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到来,各领域行业更是蓬勃发展发展。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更是的空前激烈,对于平面设计的作品要求也尤为严格。中国平面设计师为了令自己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已不再是照抄照搬在西式元素,而是不断融进中国元素形成自己独有、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并且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不仅能让看到作品的人感受到更多的认同感识别度更高而且更能够引起更多的民族自豪感,不仅如此更多的设计师把中国元素与西式元素相结合放进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更像是一种与国际的对话,更能够与国际接轨,为未来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增添一股新的能动力。

2、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的特色。

中国传统元素更注重写意是中国独有的特色表现形式,并不像西方作品非常传神更注重生动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为别具一格、既抽象又具体反而更为传神。所以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不仅要有精确的图标更要巧妙的利用中国元素,把握中国元素的特点和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这样就能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中国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精巧的把中国元素融进平面设计作品中将会引发平面设计的新潮流。

四、结语。

平面设计行业的竞争更多是文化的竞争与较量,想要从多元化的发展中脱颖而出就要有别具一格设计风格和有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中华民族文化就像是设计的土壤更是中国设计的立身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50的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使中国元素有着永恒和智慧以及巨大的创造力,我们想要在世界立足就要不断挖掘和研究中国元素,不是盲目的追捧西式元素。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已经开始。只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将中国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才会不断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张岂之.中国传统的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谢归洋.浅析中国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

:新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但随着社会进步,文化生态的改变,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呈现出失去文化空间,传承人后继无人等状况。对此,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分析,接受民族音乐文化随社会变迁而变迁的规律,尊重传统,允许改变,包容创新,才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新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提出,是研究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文化学和生态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但是,它还结合变革的其他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文化生态学理论普遍认为,文化并不是受某一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而是在多种复杂的变量的交叉影响下出现的。”[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发展,而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的取代则导致了农耕文化的日益破坏,原本与农耕文化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急剧变化,致使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随着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进程,新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态也发生着巨变,很多音乐形式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正在消失。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文化必定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地域、历史等风貌,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创造的具有生态适应性特征、各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文化方式和文化状态。

生产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赖以生存的固有生产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生活习俗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些以特定的生产劳动为依托的一些民族特有的传统音乐体裁,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失去了其继续生存的根基,如新疆库车地区,人们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即兴编创的歌曲,如《犁地歌》《割麦歌》《麦场歌》《赶车歌》等多为散板,篇幅短小、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据当地人反映,这些劳动歌曲和生活习俗歌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比较盛行,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改变,特别是90年代以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现代化耕作技术所取代,如今能够演唱生产劳动歌曲和生活习俗歌曲者已凤毛麟角,只有少数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演唱两三首犁地歌、割麦、赶车歌,中年人能够演唱一至两首歌已实属不易,年轻人基本不会唱,生产劳动歌曲已濒临灭绝。作为无形遗产的传统音乐,载负于有形的人而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却后继无人的现状,是目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特别是70岁以上的传承人,他们昔日所经历体验的音乐记忆以及所持有的精绝技艺,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尘封,永久锁定在他们的脑海里。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受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价值观的改变、母语的缺失,使得他们不能承袭祖辈留下来的音乐遗产。新疆传统民族音乐不能为当地的年轻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另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外来的流行音乐。审美观念的不同和变化,本民族传统音乐已经无法吸引年轻人,因此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识新疆民族音乐现状,民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是随着其赖以生存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味地保护、传承民族音乐的原生性,实则是有违社会发展规律,有违文化与环境相互适应关系规律的。少数民族音乐原本以自然传承的方式生存于民间,现代社会原有的传承方式和生存机制逐渐被边缘化,一少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在转型过程中逐渐适应了现代社会,能够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凭借市场完成自身的延续传承和发展。但更多的民族音乐资源虽然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是却难以与市场结合,在民间传承中优胜劣汰。因此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应被认为是保护遗产的正确方式,发展可以不断出新,保护则应当尽量追求其原真性,音乐功能可以转型,但音乐形态本身不应发生太多改变。民间的自然传承也应当尊重传统,努力把握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华,同时也容许在传承过程中有部分的改变,如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的新兴的民族音乐种类,也逐渐走进民间生活,而这恰恰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因此需要对其以包容的态度。这样,一方面增强民族音乐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激发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尽量保持原有的音乐样态,跟随文化生态环境而逐渐变迁。旧的传统不会被原样重复,新的环境又会使新模式不断加入进来,所以文化只能是一个开放、流动和与时俱进的体系。过去,我们孤立的看待传统文化,我们认为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实际上,在当今世界里,往往是现代里包容着传统,传统里也融入了现代。“传统是一条河流”,在文化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传统也在日渐更替,因此对于新疆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文化生态环境才是可寻规律。

[1]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5.

[2]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

中国民族音乐课心得体会

中国民族音乐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和民间乐器艺术,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在这门课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进入中国民族音乐课堂之前,我对这门课程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古代音乐的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中国民族音乐不仅仅是指古代音乐,还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如汉唐乐、宋词元曲、京剧、民间音乐等等。此外,该课还介绍了许多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通过了解这些音乐和乐器,我开始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在节奏、旋律、表达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与西方音乐有很大的不同。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她所带来的独特的美感。在上课时,老师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梁祝》等,令我感受到了驰骋天地、慷慨激昂、柔情似水等不同的情感。各种奏法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妙。

第三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它,我了解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首琵琶曲,从曲调上寓意中国优美的风景和常人追求美好的心理;赛马这首民间曲目,表现出冷峻的北方气氛,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上对于马匹的友好和喜爱。总之,通过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段:体验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音乐形式上,她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承的工具,它能够通过音乐方式传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内涵。在执行方式上,中国民族音乐重视生命和自然,她的演奏基础是人的身体和肌肉,通过手和腕的协调方式、发声的速度和力度等来传达其中的音乐内涵。中国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表述中华民族古代的思想和哲学。

中国民族音乐虽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时间不长,但从它带来的独特价值看,是富有前途与未来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民族音乐在一些中外交流中不断被开发和运用;在文化传承中,她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在艺术创作中,中国民族音乐为策划文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音乐资源。今天,创造新的音乐艺术形式、拓展新的音乐市场、培养新一代的音乐才能,中国民族音乐在未来的价值将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增长了我的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让我意识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价值,这将永远是我学习生涯中珍视的经历。

《中国石》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傲然”“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

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

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文读一遍。

2.出示下列生字词练读。

g5j)gu94oku4h3nw8i。

戈壁积聚瑰丽傲然挎包稀罕快慰。

g3ngsh1nb3nj9nqu2nj!ny)。

站岗姗姗来迟版图不禁拳头不仅盛誉。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4.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5.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经常拣石头,“我”也成了石头迷。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大漠上拣石头,一位小姑娘带“我”到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第三段(第八、九自然段):讲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

“驻守”是什么意思(驻扎防守)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因为“我”驻守的戈壁滩上布满碎石,连队里又常常举行赛石会,所以“我”渐渐成了石头迷。)。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即拣石)。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因石头经雨水冲洗更为光洁,容易发现好石头。)。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就是异常美丽。“倾泻”原是指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这里是照射的意思。“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珠光玉彩”是说珍珠美玉的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白杨,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5.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5、6自然段(第二层)。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后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中国民族音乐课心得体会

在中国民族音乐课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内容。从传统音乐器乐到民间音乐舞蹈,我对中国的文化和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也让我更加珍惜中国精深的文化。

第二段:音乐教育的意义。

在我看来,音乐教育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音乐人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心境。在中国民族音乐课上,我收获了更多的是文化方面的知识和启迪。很多音乐作品都与中国特有的文化相关联,让我更加了解了其中的含义和故事。此外,这门课还鼓励我们探索不同的文化,使我们更加开放和接纳多元文化。

第三段: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和文化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民族音乐课不仅教授我们音乐技巧和知识,还让我们了解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音乐和舞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通过学习这些不同形式的音乐和舞蹈,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四段:音乐的温暖。

音乐是一种语言,具有跨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力量。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课上,我认识到了这一点。音乐可以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通过音乐的桥梁让不同的人们产生共鸣与联系。在这门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还通过配合舞蹈演绎展示了音乐的魅力。这种音乐的温暖和力量不仅可以带给我们快乐,更可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第五段:结尾。

华夏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我这门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通过这门课,更加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也得到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继续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美和它所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力量。

《大中国》教案

3、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乐器,看指挥协调的演奏乐曲。

物质准备:

1、打击乐器―手摇铃,碰铃,沙锤,沙蛋,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音乐伴奏,乐曲的节奏图谱。

3、人手彩带两条。

经验准备:已学会舞蹈《大中国》

一、复习舞蹈,熟悉旋律。

全体幼儿一起跳《大中国》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一次课学习的舞蹈《大中国》吗?我们一起来跳出来吧!

二、初识图谱,巩固节奏

(2)老师注意观察了一下我们大家拍手的节奏有的不统一,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3)我们先来看我们高潮的地方,舞蹈动作是怎么做的啊?这个舞蹈动作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手势来解决?那我们就用飘着的彩带来表示延长的动作。

(4)那我们的图谱上还有什么呢?老师现在用手指到哪里,你们就跟我一起拍手,老师要是指的快,那我们拍手的速度也要快。

三、观看图谱,指挥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再次练习用手拍节奏。教师指挥幼儿分组拍手来演奏《大中国》。

(1)师: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来用手打节拍吧!

(2)师:现在啊,老师想当一次小指挥,老师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教师请幼儿交换乐器,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大中国"。并请剩余的同学给《大中国》伴舞。

(1)现在,先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我们的乐器,再来看看我们可以怎么用他们来演奏。

(2)这首歌曲高潮的地方比前面要更加高昂,所以我们可以用哪种乐器呢?

(3)那现在,我们就用我们选好的打击乐来演奏一次吧!

(4)老师又要变成小指挥啦,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来演奏,再来几个小朋友来伴舞。

《中国娃》教案

1、 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印章在我们生活中的功用。

2、 爱听诙谐故事,体会皆大欢喜的快乐。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 重现经验

(1)敲印各自带来的印章。

(2)识别印章用什么做的,上面写着什么,谈论什么时候人们会用到它。

(3)了解印章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签名方式,既美丽又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2、 听故事,体会故事的诙谐

(1)了解故事名称,猜一猜,国王可能什么时候盖章。

(2)听故事,观察画面上国王盖章的地方

(3)看看说说,为什么大家看到国王头疼极了。

(4)想一想,国王该怎么办,既能不停地盖章,又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5)从故事中找到答案,并联系生活经验,谈论平时接触的玩具印章。

3、 与同伴自由合作一幅印章画。

开个模拟印章店,按自己的想象制作各种印章,为大家做贺卡。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国娃》教案

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体验作为中国好娃娃的自豪。

钢琴。

(一)初步欣赏,理解歌词

1、首次欣赏

t: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长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我们听听中国娃娃是唱了什么?(初步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2.再次欣赏

t:中国娃娃长什么样?中国娃娃住在哪?(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内容,老师用歌曲乐句进行总结,例如:小朋友说:我听到黑眼睛黑头发,老师就唱:黑眼睛,黑头发。

(二)寻找旋律节奏

t:中国有很多的宝藏,它们都藏在歌曲里,我们来找找看,每个音代表一个宝藏,听一个音拍一个音。(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旋律拍出节奏)

(三)唱歌曲

1.初步跟着音乐唱歌曲

t:中国娃娃用歌声来夸夸自己。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轻声演唱,老师对于歌词做进一步的引导。)

2.再次演唱

t:中国娃娃站得稳,跟着音乐去介绍中国的特别地方。(引导幼儿唱准音高。)

3.动作表现

t:中国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外国朋友,在歌曲的最后一句结束时用动作介绍。(引导幼儿在歌曲最后创编一个表现的动作。)

操作提示

从音高上看最低音是低音1a,因此老师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移调,找到适合本班幼儿的音区。老师在幼儿初步会唱歌曲后,可对歌曲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用跳音和连音表现歌曲,例如:第一小节中的前半小节3 6可用跳音表现,后半小节l、 2可用连音方式演唱。

歌曲中有一些是上下跳动的音程,孩子在表现的时候容易出现不稳定。老师可利用情景性的语言,根据幼儿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调整。例如:中国娃娃要立起来,站得稳不跌倒,引导幼儿控制上下跳动的音。又如:中国娃娃脸圆圆的,个个有精神,暗示幼儿唱歌口型圆,打开。

附:儿童歌曲《中国娃娃》

黑眼睛,黑头发,中国娃娃好娃娃。东海边,天山下,

到处都是我们的家。是你,是我,是他,都是好娃娃,都是好娃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