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用15篇)

时间:2023-11-18 18:36:51 作者:文轩 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实用15篇)

实施方案是指为完成特定目标或解决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有序安排的行动步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1.建设姚安优质地标性品种。

在姚安县云秀花卉有限公司等花卉企业试种团队自育新品种,进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广抗多适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推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恢复发展一批传统特色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行dus测试,筛选出适宜姚安县及周边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推广种植,申报体现姚安县的地标性月季新品种。

2.建设高产栽培技术,提升品质。

针对姚安县的区位海拔、光温水土、环境气候等条件,研究解决适宜姚安地区的花卉种植模式、系统高效栽培技术,制定姚安县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技术升级方案。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科学施肥用药协同,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能。

3.建设自动化、标准化生产链。

完善种植管理技术规程,强化农资、肥水、植保、机械作业、技术服务、产品处理等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形成一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效益。针对月季等重要切花,在整合标准化采收技术、高效预冷技术、保鲜剂处理技术、自动分级包装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基础框架下,进行关键技术环节优化,制定姚安县切花月季采后处理技术升级方案。

4.建设品牌,进行技术培训。

为姚安县花卉企业进行技术骨干培训,普及相关栽培采后知识和技术操作要点;为花卉生产农户进行生产标准和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户的生产水平和产品一致性。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基地建设,提升种植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

(单位:万元)。

支出内容。

预算金额。

用途说明。

一、科研业务费。

1.材料费。

用于购买植物材料、园艺资材、化学试剂等。

2.测试化验加工费(数据采集费)。

用于植物材料组学测定分析。

3.燃料动力费。

用于水电费用。

4.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

用于往返北京-姚安的差旅费用。

5.培训费。

用于培训材料的制作。

6.设备购置/租赁/试制/运行维护费。

用于购买小型仪器设备。

7.文献/出版/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印刷费等。

用于论文版面费和知识产权申请。

8.劳务费(学生和临时聘用人员)。

用于开展工作的研究生和临时聘用人员的补助。

9.专家咨询费。

用于邀请专家指导的劳务费。

二、管理费。

10.管理费。

5%。

合计。

200。

三、

1.试种团队自育月季新品种5-10个,并筛选出1-2个优质品种进行推广,申报姚安地标性月季新品种1个。

2.制定《姚安县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技术标准》1-2个。

3.制定《姚安县切花月季采后处理技术规程》1-2个。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xx年)》把数字校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推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省中小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一批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为了引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开展“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对于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和应用效果好的学校,通过实验探索,形成百所省内国内领先、应用创新、成效显著的数字校园示范校,引领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1、以构建一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为目标。

借鉴国外基础教育建设经验,构建国内一流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革命作用,全面支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系统建设。

2、以对信息社会教育形态的研究为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变革,继工业社会之后的信息社会正在形成。与之相应,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系统日趋重要。为构建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系统,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分析、设计,科学合理地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3、实验先行,重点突破。在先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形成数字校园示范校,为全面提升我省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水平提供经验和示范。示范学校要不断提升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水平和效果,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前沿技术、新兴产品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其对学校教育、师生发展、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变革等,形成新的突破。

4、活动推动,应用创新。围绕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升项目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校长领导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推进数字校园的常态化应用和创新应用。

1、利用先进技术,前瞻建设数字校园环境。

(1)完善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在校园网络全接入、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创设网络环境,推进个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的学习;重视面向学生发展的信息化学习设施和体验设施的建设;重视基于新技术的应用。

(2)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整合各种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开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兴趣的选修课资源、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和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建设。

(3)整合并完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在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学校管理、家校互联系统、网络社区等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支撑和应用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关注学生电子成长档案与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建设,整合和开发支持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

2、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1)加强数字校园环境下的网络学习、虚拟实验及各种生活体验,探索高水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各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

(2)加强数字校园教学系统的全面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推进数字校园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数字校园教育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教育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办学水平。

(4)开展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展基于网络协作平台的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基于网络协作平台的城乡教师互助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教师互助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泛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基于手持移动设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等等。

(5)开展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生发展研究。开展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科学习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伴互助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心理辅导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等等。

3、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创新教育、教学型态。

(1)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创新,鼓励中小学学校、教师开展各类教学创新活动,建立并完善新型的教育、教学型态。

(2)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间协同教育系统的应用,发挥数字校园在校际协作、家校协作、远程协作等方面的作用。

4、探索并形成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投入和保障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建设经费投入和日常经费保障的机制,关注数字校园专业队伍建设、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各州市条件具备的学校中遴选,评审通过的学校要与省电化教育馆签署相关研究、管理协议,开展数字校园实验示范的研究,参加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各种培训并接受指导。

1、项目学校的基本条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够把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与本校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已实现常态化应用,并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影响力;

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专项经费支持和人力等条件保障;

学校自愿,并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充分支持。

2、项目学校的确认。

市州电化教育馆(站)推荐,省电化教育馆组织专家评审,省电化教育馆审批确认。

3、示范校确认。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评估验收优秀的学校确认为数字校园示范校。

1、项目的组织管理。

省电化教育馆成立“湖北省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湖北省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等的拟定、项目学校的评估和指导,相关市州电教机构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工作,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

项目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

省电化教育馆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组织项目学校校长、教育信息技术专门人员及教师的培训,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研究队伍。省电化教育馆提供包括远程在线支持、咨询服务、网上培训等在线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项目学校要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并结合本校的实际,通过应用提升队伍的水平。

3、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

省电化教育馆将根据项目学校的实际,组织开展数字校园的应用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数字校园的创新应用。

项目学校要积极参与有关数字校园的应用活动,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数字校园应用的评估制度,提高数字校园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4、加强项目学校的管理与协作。

构建项目学校的网络管理与交流平台,实现专家咨询指导、成果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项目学校的协作研究和整体实施的效率、质量。

项目学校通过该平台进行经验交流与研讨,总结和宣传本单位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

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以《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表》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为目标,以加大投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期的努力,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教师队伍配备整齐合理,专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内涵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校园更加平安和谐,力争步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先进行列。

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使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校园环境更加优雅整洁,学校文化建设品位得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二)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把强化学校管理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三)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外出学习和校本研修,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具体规划。

(一)具体规划。

学校3月新置液晶电脑20台,专用教室建设更加规范、标准,教育教学仪器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达标。力争到20__年底,完成操场的改建工程,新建厕所全面竣工。

(二)阶段推进目标。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从20__年2月底启动,至20__年1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__年2月)。

1、对照标准化初验结果,查找问题。

第二阶段(20__年3月—20__年6月)。

1、新置液晶电脑20台。

2、建标准化教师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

3、按规定标准配齐教学仪器,配全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绿化、美化校园。

4、改善学生住宿条件,达到一人一床。

第三阶段(20__年7月—20__年10月)。

1、完成操场的改建工程。

2、新建厕所全面动工。

3、扩大运动场面积。

四、保障措施。

(一)观念保障。

校领导充分把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切实精髓,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使教师理解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组织保障。

学校将具体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迅速启动由学校一把手主管、主抓、总务主任具体负责,相关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层级落实体系,由德育、教学、财务、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细化分解、明确要求、规定时限,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位。

(三)队伍保障。

校长和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建设中起决定性因素。解决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同时我们以教师专业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办学保障。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国家各学科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的管理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立足本校实际,创办特色学校,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确保学生就近入学。

(五)投入保障。

一要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专项拨款,做到专款专用,推进教师培训和仪器设备更新。二是积极向社会争取资金,并保证该项资金全部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本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三、校情分析。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目标:

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快乐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争创区级示范学校。

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2.重视德育工作。

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学改革。

目标: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措施。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目标: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快乐课堂,力求教育科研有新举措,重难问题有新突破,评价方式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新提高,。

措施: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2)创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营造快乐研究氛围,创造。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2篇《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学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本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三、校情分析。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目标:

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快乐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争创区级示范学校。

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2.重视德育工作。

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学改革。

目标: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措施。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目标: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快乐课堂,力求教育科研有新举措,重难问题有新突破,评价方式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新提高,。

措施: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2)创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营造快乐研究氛围,创造。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学校改造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文明校园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既包括环境条件的改善,更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通过抓文明校园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使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在一系列活动中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是有学校改造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本着我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三、校情分析。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1.优化学校管理。

目标:

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快乐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理想的学校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争创区级示范学校。

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2.重视德育工作。

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教学改革。

目标:

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措施。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

培训工作计划。

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目标:

强化科研兴校意识。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快乐课堂,力求教育科研有新举措,重难问题有新突破,评价方式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有新进展,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新提高,。

措施: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2)创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营造快乐研究氛围,创造。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按照《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甘教基一20xx1号),《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的通知(20xx-20xx年)》精神,依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区第一小学创建于xx年,是xx区的第一所城市。学校占地面积约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xx人,教职工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初建时规划前瞻性不够,学校占地面积较小,随着城乡一体建设和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学校生源剧增,导致生均面积不足,各种教育教学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所不足。

2.部分校舍使用年限较长,形成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3.学生活动场所狭窄且简陋,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总之,xx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无法满足学生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一)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次规划滚动发展.

(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依托学校积淀的历史文化渊源,创造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

(四)注重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为师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往聚合场所和活动空间.

根据学校教学和学生室外活动的需要,主要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室外活动场地,项目总面积10040平方米。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二)学生塑胶运动场地建设。

五、项目资金安排。

学校规划校舍及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587.2万元。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概算资金325万元;学生运动场地建设概算资金262.2万元。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建设面积:1300平方米概算资金:325万元。

(二)学生运动场地建设。

建设面积:8740平方米概算资金:262.2万元。

(一)改变目前教学用房、辅助用房短缺,功能教室无法配备,生活用房简陋,活动场地简陋。

(二)可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用房需求,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为此项目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外来务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优质资源,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放心。

(一)规划原则。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建设方案。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保障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补齐短缺。

(二)完善制度。学校及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合理配置资源,不重复,不遗漏,重在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及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总务、财务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我校实际困难,改善薄弱环节,提升办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成长“起点”,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程序。校舍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政府招标法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建设质量合格、安全实用的校舍。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背景。

以人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本,促进学校办学内涵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培养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而多年来,我校也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因此,我校把“关注师生的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将以办学特色为载体,以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具体的工作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创建具有现代化一时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做准备。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师生的生命和发展,改变师生对学校单一传授知识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校园的文化精神,从而使教师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以校园的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生命与发展。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关注师生的生命与发展,积极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把我一个中心:即“提高育人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质量上我们一是要抓课堂。要求每位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准教学、精心指导、精简练习;其二:是抓德育,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狠抓班风、学风、校风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尽快地培养出一只既能满足现在教育需求,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新班级管理,创建学校特色,达到校园有亮点,班班有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四、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2、整体划分、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

3、校本性及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实施运作程序(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下旬至3月末,学校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20xx.4.初----20xx.10.30为实施运作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一)、打造德育教育品牌。

1、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健全周会、班会制度,班主任、认真总结一周学校、班级情况,表扬先进,指出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保持优良的校风、班风。同时,健全卫生、纪律检查制度。学校设卫生、纪律监察岗,确保“学生一日常规歌”的执行落实。

2、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专题。

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每月的教育主题开展教育专题活动。如:三月份开展“绿色环保、构建和谐”主题教育实施活动;六月份举办文艺节目演出;七月份可以结合党的生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和德育知识竞赛等。除此,我校将计划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绘画展览、主题班队会、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学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4、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及能力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培训。抓好班集体建设,树典型、打造特色班级,行之有效地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间相会交流、汇报,共同提高,以促进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发展。

5、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

建立家长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齐抓共管,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以校为本,创新学校管理,搭建校本教研、科研兴校的平台。要创建特色学校,就必须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搭建教科研平台。

1、规范学校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落实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2、进一步转变和创新教育管理观念。

本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情感激励为手段,重视人、凝聚人、感染人、激励人,切实关心每一位个体的发展和需要,把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条件。从多元、多层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师生们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运用激励的手段保护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3、关注课堂,体现自主,要保证一个“质”字。

(1)、重视六课能力的训练。把“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议课、评课”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能力基础提高的切入点,作为教学管理的投入点。

(2)、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每位教师要潜心探索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用动态、发展的眼观看待课堂教学和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是教育的过程称为是生交往、互动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构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园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建设力度,力求突出“净化、美化、绿化”等特点。我校将把其作为创建特色校的工作重点来落实、实施。

1、显性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的布置。如:校园、教室、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及运动场等环境的布置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制作各种文化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的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状况上墙,规范校徽、校歌、校风、校训等都将形成个性化的建设体系。

2、隐性文化建设,结合实际落到实处。

(1)、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教育。为此,我们将把《小学生一日常规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要求衡量学生言行的内容。各班要利用学科、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谐、八荣八耻、法制、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重点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

(2)、加强教师行为的文化建设。

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抓好教职工行为的文化教育,更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抓好学习型组织构建和教师素养的提高。树立“以德育人、用心育人”的思想理念,以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3)、深入广泛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调节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我校的办学品牌,提高教育服务育人的功能。

手抄报。

小制作等,开放学校读书室,为学生搭建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机会。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

20xx.11月初----20xx.12月末,为总结阶段。为此,我校将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对创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并进一步完善!对取得的结果将进行展示,互相交流、汇报、评定,同时进行表彰及奖励!

六、工作措施。

1、明确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想,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成立特色创建学校领导小组,并做好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4、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师生的生命及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绿化、美化、净化”,做到’整洁、醒目”,彻底清除乱涂乱画的现象.

6、做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校园特色。如:校园广播站、校园内设施整齐划一的标语品牌,室内壁廊,教室的设置等,一定要突出主题。

7、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8、建立考评机制。要制定特色项目建设考评方案,对参与特色项目活动的教师,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考评,并把考评结果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

9、建立激励机制。要对积极参与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先进教职员工评选活动,对特色学校建设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七、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徐复林。

副组长:闫翠红、李道峰。

组员:王峰、张珂以及各教研组长。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xx镇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编制单位:xx镇政府。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期限:一年(20xx年)。

实施单位:xxx。

1、观蒲农场移民点道路建设。新建观蒲农场至观蒲五组道路1公里、桥涵2座;

3、中沟村移民点水塔建设。

新建40立小型水塔1座;

4、xx村移民点水利设施建设。

改造原有机井1眼,配套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2公里,新建“u”型渠道2公里。

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一年(20xx年)。项目计划批准下达后由有关各村分别负责实施,争取于年内完工。

项目总投资55.9144万元,其中观蒲村道路建设19.9144万元,横沟新四组人畜饮水改造13.5万元,中沟移民点水塔工程4万元,xx移民点水利工程建设18.5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22.9144万元,申请国家扶贫资金33万元。

项目投资概算见后附投资概算表。

本项目投资意义为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将使各移民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移民点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这将推进我镇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项目获得批准后,将在项目建设上执行“四制”管理,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始终,严格执行。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上保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管理单位、承担单位将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使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xx水利站负责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技术设计,并负责完成观蒲村道路路基实地测量。市农林局和xx镇政府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组织项目验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做到“三到位”即资金到位、建设到位、服务到位。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期限:一年(20xx年)

实施单位:xxx

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观蒲农场移民点道路建设。新建观蒲农场至观蒲五组道路1公里、桥涵2座;

3、中沟村移民点水塔建设

新建40立小型水塔1座;

4、xx村移民点水利设施建设

改造原有机井1眼,配套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2公里,新建“u”型渠道2公里。

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一年(20xx年)。项目计划批准下达后由有关各村分别负责实施,争取于年内完工。

项目总投资55.9144万元,其中观蒲村道路建设19.9144万元,横沟新四组人畜饮水改造13.5万元,中沟移民点水塔工程4万元,xx移民点水利工程建设18.5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22.9144万元,申请国家扶贫资金33万元。

项目投资概算见后附投资概算表。

本项目投资意义为巨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将使各移民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移民点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得到大幅提升,这将推进我镇及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项目获得批准后,将在项目建设上执行“四制”管理,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要求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始终,严格执行。在项目的资金管理上保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管理单位、承担单位将对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使用,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xx水利站负责水利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技术设计,并负责完成观蒲村道路路基实地测量。市农林局和xx镇政府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组织项目验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做到“三到位”即资金到位、建设到位、服务到位。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六政办〔2022〕10号),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2019年1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从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管理新体制、强化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要求强化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责任制,抓好规划实施、任务落实、资金保障、监督评价和运营管护等工作。

(二)2020年6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0〕8号),提出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的核定流程、核定办法。加强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统筹和收益调节分配,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渠道。

(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决策部署的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制度层面上落实更为系统规范的实施方案,有利于巩固提升我市粮食产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要。为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增,打破“土地”这个制约瓶颈、拓展发展空间、筹集建设资金、提升粮食产能和农业发展质量,通过明确优先在大中型灌区、“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以及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的总体目标和“一编二审三尽”的工作思路,指导各县区厘清实现路径和操作流程,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2月20日市政府专题会后,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工作部署,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业务人员、技术单位,在开展县区实地调研基础上,立即研究起草《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经多轮讨论修改,并呈送市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定。实施方案充分体现出“一编二审三尽”的工作思路,明确了编制方案、审核审批、项目实施、验收核定工作流程,列出了项目推进时间计划表。3月6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业务培训会,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全面解读了《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

《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共三部分内容,具体情况是:

(一)总体思路。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支持区域、“一编二审三尽”的工作思路和耕地质量等别“应提尽提”、旱改水“应改尽改”、新增耕地“应增尽增”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措施。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细化分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一是科学编制方案。遵照“以图找地、以地对图、多图比对、现场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内业套合,对初步确定项目区范围逐地块外业调查,综合内外业调查成果确定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将资源图斑全部纳入项目规划设计。二是严格审核审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组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集中审核,确保实现“三尽”目标;对通过集中审核的项目,市农业农村局进行批前审查;对通过批前审查的项目,市农业农村局依据专家评审意见批准立项并报省农业农村部门核准。三是规范项目实施。严格规范项目招投标,严格执行项目实施计划,严格落实项目质量管理。四是及时验收核定。项目竣工后,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工程验收。工程验收后,按照“县级初审、市级审核、省级复核”程序,自然资源部门及时开展新增耕地指标验收核定,并报省级审核备案,通过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完成在线报备。

(三)保障措施。主要是从组织领导、业务培训、协作配合、资金保障、督查考核五个方面,对各县区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及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组细化任务、提出要求,确保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

一是在项目规划设计前,遵照“以图找地、以地对图、多图比对、现场确定”的技术路径,对拟选址范围先行内业套合、外业调查,再确定项目区的位置和范围。向资源潜力大的区域倾斜,有利于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二是突出目标导向,在常规性项目市级评审前增加集中审核环节,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部门共同审核把关,确保耕地质量等别“应提尽提”、旱改水“应改尽改”、新增耕地“应增尽增”,确保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充分发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跟踪督办职责,按照《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操作流程、时间节点,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县区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按时按量优质完成任务。同时在工作推进中注意收集新问题、研究好办法,不断修改完善制度,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基础。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为切实做好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级验收工作,根据《xx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文件的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成立验收工作组组建项目验收组:由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项目镇(街)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需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项目所在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参加,其他人员在镇(街)政府相关单位和农业农村局财务审计科和农田建设管理内部抽调(条件允许可聘请3名专家参与验收)。各验收组应在标段验收前由组长、副组长负责建立。

(一)自验:以标段为单位,单项工程工程完工后,项目施工单位组织自验;。

(三)农业农村局聘请的第三方开展项目工程决算审计和工程质量检测;。

(四)县级项目初验:1.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向县农开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县农业农村局收到县级验收申请后,确定验收时间,组建项目初验组开展竣工验收。

1.对单个建筑物进行普查;。

对线性建筑(路、防渗渠)的外观进行普查,长度进行抽查,抽查率30%。

2验收时,(1)听取承包人,设计、监理、检测单位对项目有关情况的汇报;(2)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形象质量;(3)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在验收底稿中写明,由验收组成员、验收组长签字;(4)收完成后,验收组向县农业农村局提交验收报告,列出整改清单,县农业农村局确认验收结论;(5)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合格经监理单位确认后,发包方发放验收合格证书。

项目初验为合同验收应对照《xx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的项目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逐项核查,并检查单项工程验收指出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具体包括:

1.项目申请竣工验收要完成初步设计文件批复的全部建设内容;。

2.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档案资料要收集并分类整理好;。

3.各项建设内容达到项目设计的功能目标,且运行良好;。

4.各单项工程已通过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四方验收;。

五是已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并提供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一)竣工工程定点定位图及规划图(二)竣工图、单项工程验收的工程验收表和项目下达计划、变更文件(三)施工单位竣工资料及监理单位资料(含施工日记、监理日记)。

每个标段暂定验收时间为一天。

车辆、防暑用品、工作餐。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精选

韩庄村现有人口231户,707人,党员24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总耕地面积1076亩,人均1.5亩,区划面积0.66平方公里,村内以韩姓和辛姓为主,产业结构主要是以大蒜、辣椒、特色蔬菜、林果种植为主。

(二)基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韩庄村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示范村东临济徐高速连接线,直通济南、徐州等城市,向北沿g105可直达曲阜机场和济宁市区,向南2公里是正在建设的枣菏高速,名副其实的金乡县东大门。老万福河贯穿高河街道境内,位于示范村北部,是京杭运河的重要支线航道之一,目前已复航。

2、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示范村硬化主街道2200米,小街巷3000米,共计14300平方米,村级8条主干道和28条小街巷已全面实现硬化,实现村庄绿化面积10000余平方,示范村标识标牌、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必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地提升了示范村发展深度。

(一)基本思路

以“五个振兴”为内涵,合理规划推进示范村建设。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创建目标

一是环境生态更加宜居,卫生条件良好,无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放、人畜混居、水道淤塞等现象,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房整洁美观,道路、饮水、医疗、文化、电力、电视、通信等设施建设比较完善;三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基本形成了大蒜辣椒标准化种植生产体系以及产加销、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体系。四是乡村旅游更加丰富,打造成为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村庄。

(三)创建模式

按照示范村建设要求进行建设,突出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四)实施路径

1、实施产业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韩庄村重点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农业绿色化战略、农业适度规模化战略、产业融合化战略,打造金东田园农产品品牌;壮大特色采摘休闲农业,建设集游玩、科普文化、休闲品尝、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果品采摘园。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采摘、果树认领、垂钓比赛等等,充分发挥果园的经济、观赏、体验、休闲、科教价值。通过招商引资,引进1家农业发展龙头企业,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业附加值,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2、实施文化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风、树立良好家风、推动移风易俗。韩庄村集中开展“百善孝为先”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十大孝星”、“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等推荐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以身边典型带动文明新风,传播正能量。倡导实施“半小时工程”,即在广大村民中大力倡导每天抽出半小时打扫庭院内外卫生、布置家庭居室、搞好家庭净化美化,做到“五勤五不”,引导村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改变家庭脏乱差现象,树立良好生活习俗,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实施人才振兴,培养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韩庄村实施“新乡贤”、创业能人返村创业和工作,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优化人员年龄结构,锻炼后备人才,让后备干部实际参与新农村建设、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党员公益服务等工作。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让群众熟练掌握一门技术,每年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4、实施生态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撑。韩庄村位置处于金平湖水利风景区与东沟河夹角地带,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内共有大小坑塘5个,水域面积约15400余平方米,韩庄村聘请专业团队,依照“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设计了自东沟河向西,经辛庄自然村东侧,环绕整个韩庄的高标准水系提升工程。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让村庄更美,环境更优,水更清。

5、实施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韩庄村党支部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为民排忧解困、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班子以上率下,认真按照“一好三办六问”的“1306”工作法,扎实开展“村干部轮流坐班”、“民事代办”等工作,采取定点值班、上门服务等形式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群众代办事项办结率在90%以上,“大事小事找干部”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

1、金东田园项目。金东田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以设施农业为发展方向,建设内容主要有“玻璃智能温室”、“薄膜连栋智能温室”、开心农场、百果园、儿童科普教育及拓展基地等八大部分,总面积约32亩。通过温室智能化操作,可实现温度、湿度及水肥一体化运作,种植车厘子、树莓、火龙果、百香果、立体无土栽培草莓等高端蔬果20余种、3000余棵,可容纳约80人同时进行采摘。

2、开心农场项目。开心农场项目,占地16亩,将农田划分66平方米的小块为单位,每一单位向种植者出租,每年租金1000元,由开发商专人协助管理,可向种植者提供浇水、除草、施肥、平整土地等环节服务。

3、金平湖百果园项目。百果园位于韩庄村金平湖风景区沿岸,比邻金平湖湿地公园,紧邻济徐高速连接线,总占地面积2300多亩,计划开发1000亩。园区风景宜人,土地肥沃,既是果树、苗木的理想地段,又是富禽养殖的佳处,更是郊游休闲、避暑修心、强身健体的人间仙境。百果园设计定位为生态观光果园,园区布局以果树为主、国林植物为辅。

4、金平湖文旅项目。韩庄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举办中国(金乡)油菜花艺术、捷安特自行车拉力赛、山东(金乡)桃花艺术节、金乡民俗小吃艺术节及承办大中型艺术文化活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根据各重点项目的施工建设特点,示范村将从2020年开始全面建设:

(2)20xx年为全面建设完成阶段,全面完成产业融合工程建设等。

(一)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组织和工商资本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继续落实就业扶贫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贫困人口参与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二)拓宽用地渠道

推进农业用地流转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支持示范村内建设单位与示范村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按照市场运作、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和有效利用,适当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价格补贴,稳定流转关系。

强化资金支持

在稳步增加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聚合力、精准度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资本合作、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协同支持示范村建设。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精选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绿园区实施,〈幸福教育工程〉提升教师质量意见》为蓝本,顺应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创建具有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示范小学。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学校。

绿园区四间小学,始建于1946年。原隶属于绿园区城西镇一所村小。20xx年区划以后,划归为绿园区教育局直属管辖。区划后,区政府以及教育局十分重视农村薄弱校的师资建设。几年来,先后给我校进行了校舍加固,配备了部分现代化教学仪器。但是,由于我校基础弱,底子薄,目前,在办学师资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面对师资和办学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力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开发自身办学资源,从而,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工作。并且,深知特色立校的道理,深入分析我校自身现状和优势,力求打造我校的办学特色。

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我校办学特色为:一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围绕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实施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快乐小屋”“班级文化墙”,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办学,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健全校内德育工作系统和由家长委员会、社区文明共建单位组成的校外德育工作系统,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形成德育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大力气研究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培养一支能言传身教、懂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因势利导的德育工作队伍。

(2)抓好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和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体系,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结合,形成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牵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立体德育教育网络。

(3)深入开展每学期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加主题班队会、办墙报、主持红领巾广播站,参加读书节、艺术节活动;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爱心、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积极开展“文化育人,制度与人,活动育人”的研究。力求做到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创新载体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强化教学管理。

落实教学管理的五个流程环节,制定学科考核制度。教师个人教学管理重视纵向比较,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机制,研究出真正适合教师发展的考核机制。

(2)以活动实效为追求,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继续重视师资的培训、落实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实施规划的制订等工作。立足校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学期、年度的课程实施计划。高度重视校本研究课题的积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的辐射面,倡导校长、教导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在坚持上自己专业的课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力争在本校内有效组织开展教学校本培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好广大教师的带头人、领头雁,并营造好实施有效教学的良好氛围。

(4)以表彰先进为手段,切实加强课改实验工作。学校要把课改工作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通盘考虑,全面安排。注重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工作。关注各年级的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校行政领导下,积极开展师资建设工作,制定师资培训工作计划,拟定师资培训措施,并组织认真落实。

(2)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应该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视后备队伍的建设。积极为在教学上已逐渐成熟,自身又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搭建舞台,使其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区级层面小有建树。学校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和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制度,把在教学工作中踏实学习,努力实践的一线教师聚拢,真正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沿。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坚持提高思想水平与业务水平相结合;钻研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结合;队伍的合理结构和动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1)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领导,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三者兼备的教科研队伍。

(2)创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营造快乐研究氛围,创造。

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努力促进教师由教学单一型向知识型、研究型、学者型的综合方向发展。

(3)实施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组织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读读书活动、教育叙事活动,促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反思,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总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提高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和谐稳步的发展,为成为我区特色品牌学校而努力。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存在问题。

1.学校初建时规划前瞻性不够,学校占地面积较小,随着城乡一体建设和进城务工子女增多,学校生源剧增,导致生均面积不足,各种教育教学功能室和学生活动场所不足。

2.部分校舍使用年限较长,形成c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3.学生活动场所狭窄且简陋,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一)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次规划滚动发展。

(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依托学校积淀的历史文化渊源,创造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环境。

(四)注重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为师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往聚合场所和活动空间。

根据学校教学和学生室外活动的需要,主要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室外活动场地,项目总面积10040平方米。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二)学生塑胶运动场地建设。

(一)教学及辅助用房新建。

建设面积:1300平方米。

(二)学生运动场地建设。

建设面积:8740平方米。

(一)改变目前教学用房、辅助用房短缺,功能教室无法配备,生活用房简陋,活动场地简陋。

(二)可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用房需求,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为今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为此项目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外来务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优质资源,使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放心。

(一)规划原则。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从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建设方案。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保障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的基本需要,补齐短缺。

(二)完善制度。学校及时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合理配置资源,不重复,不遗漏,重在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及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

(三)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总务、财务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我校实际困难,改善薄弱环节,提升办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成长“起点”,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程序。校舍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政府招标法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建设质量合格、安全实用的校舍。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x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标准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好州永市一中(四中),创建全省一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要求,我校制定了《州永市第一中学20xx—20xx年项目建设规划》。20xx年8月3日,市政府副市长戴菊芳组织市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领导在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原则上同意我校“十二五”项目建设规划,并要求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予以大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学校有两件大事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一是20xx年110周年校庆,二是20xx年迎接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根据8月3日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为争取在20xx年10月校庆之前基本完成学校“十二五”项目建设任务,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校110周年校庆和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州永市一中位于零陵城北、潇水之滨,南望回龙塔,北眺苹洲岛,校园占地面积268639平方米(403亩),建筑面积52322.9m2,其中教学用房面积25234.3m2;现有73个教学班,学生4560余人,教职员工326人。学校地埋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励志成材的理想场所。

学校原由零陵区管辖,20xx年元月1日起收归市直管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创建全省一流学校”的`目标要求,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20xx年高考我校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多达708人(两人考入清华、北大),进入了全省前列,现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为打造潇湘第一校而努力奋斗。

根据《州永市第一中学20xx—20xx年项目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校项目建设主要包括:

(一)新建教学用房14000平方米,需投资1500万元。其中教学楼4000平方米,艺术楼3000平方米,综合楼7000平方米。

(二)新建及维修运动场馆需投资2900万元。包括新建体育馆7000平方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6000平方米、老田径场及风雨训练棚维修改造。

(三)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500平方米,需投资350万元。

(四)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的添置和更新,需投资500万元。

(五)其它建设项目需投资300万元。

附:学校“十二五”项目建设规模、资金概算一览表。

项目名称规模面积资金概算建设项目开、完工时间。

1、塑胶田径运动场16000㎡400万元20xx年9—12月。

2、教学楼约4000㎡30个教室400万元20xx年9月—20xx年7月。

3、旧体育场改造维修100万元20xx年7月—20xx年12月。

4、教师周转宿舍3500㎡350万元20xx年7月—20xx年12月。

5、综合楼7000㎡800万元20xx年12月—20xx年7月。

6、体育馆7000㎡2400万元20xx年12月—20xx年7月。

7、图书及图书资料100万元20xx年7—12月。

8、实验设施设备添置200万元20xx年7—12月。

9、校园网改造现代教育技术200万元20xx年8月—20xx年9月。

10、围墙、土方、厕所等100万元20xx年10月—20xx年7月。

11、红楼维护、道路改造100万元20xx年7—10月。

12、艺术楼3000㎡300万元20xx年7月—20xx年1月。

13、校园绿化美化亮化100万元20xx年10月—20xx年8月。

合计5550万元。

学校“十二五”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总投资5550万元,资金来源渠道如下:

一是请求市政府从市教育专项资金中安排我校项目建设资金4550万元,并建议资金安排重点放在前三年。20xx年市财政已安排项目建设资金750万元,建议:20xx年和20xx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20xx和20xx年每年安排400万元。

二是学校每年自筹120万元,五年共计600万元。

三是争取社会捐款400万元。学校通过校庆发动校友捐赠、争取国有大型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捐资助学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400万元。

为迎接20xx年10月学校建校110周年校庆和20xx年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学校“十二五”项目建设绝大部分争取在20xx年10月前完成(具体完成任务时间见上面的一览表)。

20xx年,确保新教学楼、塑胶田径运动场按时开工建设;

20xx年,学校体育馆、综合楼和教师周转宿舍动工兴建;

20xx年,学校艺术楼动工建设。

学校图书馆图书和图书资料的添置,实验室仪器设施设备的添置、校园网络的改造、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添置,校内红楼的维修维护、砌围墙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等附属工程,与项目建设进度同步完成。

(一)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为确保学校“十二五”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按期完成,我们建议市级领导挂点联系学校,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将学校“十二五”项目建设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领导,督促有关部门在立项审批、规划报建、招标投标、质量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管工作,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安全。

(二)遵守建设程序。对校园规划、工程立项、勘察设计、工程预算、招标管理、施工监理、资金使用、竣工验收、工程决算、资料归档等工作,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三)加强质量监管。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学校安排专人担任现场监督员,监理人员全天候进行施工监理,详细记录监理日志,并及时向指挥部反映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把好建筑材料、施工工序等环节的质量,严禁偷工减料、违规操作,严防“豆腐渣的工程”的出现。工程完工后,由建设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逐项验收。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通过三个月的研修活动,引导参训教师进一步系统学习教育新理念,拓展学科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及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参训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组织管理。

(一)置换培训院校主要职责。

置换培训院校要成立置换培训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教务、财务、有关教学院系、培训、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置换培训顶岗实习工作的总体规划、宏观管理与协调。

负责制定顶岗实习规划及管理办法,选派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督促实习生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虚心向实习学校教师学习,努力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加强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协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习学校做好实习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安全工作;组织顶岗实习生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按要求遴选培训师资承担培训教学任务,制定参训教师研修学习管理制度,提高研修项目的质量;加强对参训教师的学习、生活和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管理,为参训教师提供学习和生活服务保障;强化安全责任,开展安全教育,保障参训学员学习期间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经费开支管理办法,加强项目经费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经费的效益。

(二)参训教师所在县(市、区)职责。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参训教师的选派;并分学科指定专人协助参训教师的管理;负责参训教师往返交通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按照与培训院校协议安排好实习生的实习活动,提供食宿便利。提倡和鼓励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为顶岗实习生提供优质实习条件与适当的生活补助。

课程设置。

按照360学时的总课时设置如下课程:

(一)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研修(120课时)。

1、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和讨论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观点,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区别,怎样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等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色:学习和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具体目标、主要特色和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4、教师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长的动力、阶段、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意义和历史进程。

5、师德修养概论:师德修养的内涵、形成过程和师德修养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6、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对重要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解读,重点解读《教师法》和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7、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涵义、特征、层次和不同的教学设计观以及教学反思的涵义、过程、成分和方法。

8、师生健康心态与心理调适:开展教师职业倦怠感和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9、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类别和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设计与实施,如何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

10、班主任与学生工作:班主任职责,班级管理与活动设计,留守学生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整合与家庭教育指导。

(二)学科领域学习与研修(120课时)。

依据不同学科设置教育教学内容,重点为“如何教”的条件性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应改变以学科课程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方式,树立“去课程化”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如何教”的条件性知识上,根据参训教师的学段和学科,确定相应的研修内容。

(三)实践性教学与教师实践智慧提升(120课时)。

1、组织参训教师分别到相关的学校进行学习与研修,通过观摩、听课、交流、考察和座谈等方式向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充分发挥中小学优秀教师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

2、组织参训教师相互开展研讨、评课和说课比赛等活动。

3、对参训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

4、组织优秀中小学教师为参训教师作学科教学示范与专题讲座。

四、考核评价。

1、原则。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分类考评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2、对象和主体。考评对象为各项目基地院校。考评主体为省教育厅、财政厅。同时各项目院校要做好自评工作,并接受和配合做好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价工作。

3、内容和方法。考评内容包括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业务考评主要包括对项目整体实施方案、参训教师集中研修实施过程、组织管理保障措施、培训效果、培训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资源建设、承办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情况等;财务考评主要包括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等。

考评采取承办单位自评、专家实地考评和网络匿名考评相结合。具体包括:收集和分析学员及学员单位对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验反映项目实施过程和绩效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效果,问卷调查和召开参训学员座谈会等。

4、结果和运用。考评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评结束后,将及时反馈考评意见,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经验,对考评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提交整改报告。对考评不合格的项目单位调整后续培训计划或取消项目承担资格,对严重违背有关规定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