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

时间:2023-10-06 01:34:46 作者:紫薇儿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3月1日晚上8点,我收起前一日值班的疲惫,打起精神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栏目。我敬佩这10位在自己国家不同行业领域干出卓越成绩的大国工匠们,我感动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出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份艰辛和努力。

他们当中有为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天眼”射电望远镜装配人,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被誉为“世界带电作业第一人”的特高压带电检修工和我国第一代核燃料师,也有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和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攻坚克难,有的几乎用一生都在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和腾飞默默奉献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祖国今日的自立自强,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行业接班人。

从一名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的李万军,他的父亲的一封家书成为了他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不屈不挠、不断前进的动力。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儿子,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要让老百姓坐上世界上最好的高铁”。我不禁想到自己,4月,我由白班岗位调至三班倒岗位值班至今,我从开始的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能胜任工作的铁路通信人。虽然值班时常会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一次次设备检修、故障(告警)处理和应急演练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积攒经验,坚信着自己所选择的铁路职业和一个合格铁路人应有的能力和责任。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阳光刚刚从海平面升起,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陈兆海就整装待发,来到了单位,这是他忙碌的起点,穿上工作服,开个小短会,制定好详细的计划,时间差不多就出发工作了。

工作内容就是测量,对于你我而言测量特别的枯燥无聊,而陈兆海却与测量仪器为伴,在测绘的路上坚守了26年,不断地刷新行业记录。

这26年里,陈兆海参加了很多大型工程,如国内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

2004年,陈兆海带领测量团队承担了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基床抛石检验的重任,检验要求标高精度控制在20厘米内。当时的海况十分恶劣,水域深30米,每秒流速1米,高端仪器根本无法工作,精确到20厘米内显然不行。既要满足水下的抛石精度,又要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大家都认为不可能了。而陈兆海在这种关键时刻想到了“打水砣”的方法。

即便有了办法,但水况过于恶劣,工作依然难以进行。

有办法总比没办法好,陈兆海接受了挑战。为了应付水况问题,他每天都要往海里扔30多斤的铁疙瘩。几个月以来,他每天都要扔上成百上千次。一年的时间里,陈兆海靠人工的办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度控制在了厘米级的奇迹。

在日常工作里,陈兆海也很用心。

他带着徒弟东奔西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测量工作,工作时常常提醒徒弟测量要用心,细致。在用餐时也经常提醒徒弟“吃多少拿多少,教导我们要节约粮食。”干好测量,要细致入微。徒弟成手多年,陈兆海还是不忘帮忙查看数据,确保万无一失。

即便在这个行业二十多年,陈兆海也没有停止过学习。他每天工作完都会拿起专业书籍记笔记,陈兆海常说,人能够将自己钟爱的事情作为一生的职业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他一年到头奔波在公司项目的施工第一线,第一时间帮助项目解决存在的测量问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忙碌地工作下,他始终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一次,久未归家的他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看着儿子蹦蹦跳跳朝园门口走来,站在他身边东张西望,却不来牵他的手。

“儿子已经认不出我了。”在那一瞬间,陈兆海眼圈红了。

陈兆海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始终奋斗在生产一线。但他也是普通人,他没有耀眼的文凭,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

而他追求得不是加薪,而是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最终才脱颖而出,成为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篇三

在观看了《大国工匠》系列电视节目后,感触很深,影片讲述了8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用勤奋和专注,精益求精,创造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内手执牛耳的精英与技能人才。

这些大国工匠大多出身于平凡的家庭,但是,他们没有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在有限的资源内不断提高自己,浇灌出成功之花,从而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我们国家的底气,不仅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还需要不畏艰苦,锐意创新的技术工人。他们可能是学历不高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通过锲而不舍的刻苦钻研和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诠释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因为技术强国就是给我们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铁路人,如果都能继承大国工匠的专注专心、艰苦创新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勉敬业,书写一线工人不平凡的价值,聚沙成丘,那么我们的企业效益定会蒸蒸日上,水涨船高,员工也会增加收入,让普通员工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焕发出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生产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现在,合机给一线的普通员工提供了许多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比如技能大师室、各类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等,它们给青工们提供了张扬青春展示自己的机会,不怕你有能力,就怕你不敢来,新时期的铁路诗篇,等着我们来书写!(朱震虹)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篇四

小孟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中有一件看起来是草藤编织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小孟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

追求极致,这是小孟给自己提的标准。支撑果盘还需要4个中国结作为托儿,工艺标准并没有规定它们必须是手工加工。技师们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小孟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如今,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的小孟,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小孟说,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小孟之手。

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篇五

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的微整形工作,相当于在炸药堆里雕刻火药。

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自学数控知识并亲手设计出多个改良设备,大大提升了药面雕刻精准度。他为火箭上天、神舟遨游、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精雕细刻”,以匠人之心,用双手助力着大国航天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