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蔬菜调查报告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15:27:29 作者:文锋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 对蔬菜种植业的调查报告(汇总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篇一

(二)收益情况

蔬菜属产出大,收益高的种植项目。今年蔬菜价格坚挺,同时蔬菜产量大幅增加,使得蔬菜生产效益增幅大,明显高于粮食种植收益。

一是蔬菜价格高,成本利润率提高。虽然种植成本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整体市场价格形势平稳增长,蔬菜销售价格高企,纯收益显著增长。黄瓜、菜椒、萝卜由于产量、市场价格的上涨,成本利润率均在100%以上,远高于粮食种植。

2013年蔬菜作物产量产值情况表

项目产量

(公斤/亩)产值

(元/亩)出售价格

(元/公斤)利润

(元/亩)成本利润率露地黄瓜4755.188303.271.754288.29106.81露地茄子3592.947134.811.993879.05119.14露地菜椒2575.997335.142.854170.15131.76露地马铃薯1147.812887.852.52471.7419.52露地萝卜3017.963059.671.01818.8636.54二是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蔬菜产量。种植方式的不同与蔬菜产量的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市雁江区露地茄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蔬菜种植户对种植方式不断进行改善,推广新的施肥方式,由原来的撒播改为挖沟埋肥。这种方式增大了肥效,同时选用高效钾肥、专用复合肥等,使产量增长明显,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三、三年蔬菜情况比较

我市开展蔬菜成本调查三年,从三年数据的横向比较来看,蔬菜产销跟随价格变化调整。

1、播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14.22万亩,总产量173.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3.23%、3.79%。2013年,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5.06万亩,总产量176.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0.74%、2.08%。由于比较效益明显,蔬菜种植效益逐年增加,农民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更愿意选择种植蔬菜。

2、销售价格对收益的影响加大,而成本、产量的影响相对减小了;若价格、产量同时涨跌,其对收益的影响形成叠加。2012年,黄瓜产量上升5.52%,价格下降6.13%,净利润下降21.72%;萝卜产量上升14.11%,价格上涨282.76,净利润上涨1506.44%;2013年菜椒产量下降12.51%,销售价格上涨了21.79%,其净利润依旧上涨6.15%。

蔬菜品种三年产量、产值情况对比表

项目产量(公斤)涨幅产值(元)利润(元)涨幅销售价格(元/公斤)涨幅黄瓜3256.355315.622379.151.632012年3436.095.52%5271.821862.5-21.72%1.53-6.13%2013年4755.1838.39%8303.274288.29130.24%1.7514.38%茄子203356.376265.783817.731.872012年4318.0428.65%8961.585870.8453.78%2.0811.23%2013年3592.94-16.79%7134.813879.05-33.93%1.99-4.33%菜椒年2492.944380.04.891.762012年2944.4718.11%6887.73928.4895.36%2.3432.95%2013年2575.99-12.51%7335.144170.156.15%2.8521.79%马铃薯2011年15362830.39987.181.842012年1586.163.27%3815.421684.6570.65%2.4130.98%2013年1147.81-27.64%2887.85471.74-72.00%2.524.56%萝卜2011年3378.221951.92413.870.582012年3854.7514.11%8544.036648.571506.44%2.22282.76%2013年3017.96-21.71%3059.67818.83-87.68%1.01-54.50%3、各蔬菜品种收益差距大。从三年的调查数据看,五个调查品种的收益率各不相同,且每年都有较大变化。这些差距和变化,结合农户自己的经验判断,决定着每年蔬菜种植的品种和面积,从而导致各种蔬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

蔬菜品种三年成本利润率情况对比表

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露地黄瓜81.0255.23106.81露地茄子155.95136.64119.14露地菜椒84.8897.66131.76露地马铃薯53.5612.2919.52露地萝卜26.9146.2536.544、蔬菜销售“大市场”,各地价格相互影响。由于物流的高速发展,蔬菜在各蔬菜基地与销售市场之间快速调运,价格也相互影响。我市约70%以上的蔬菜供应依靠外地调运,本地供应量仅占15―20%,也有部分销往外地。在应季蔬菜上市旺季,本地产蔬菜占市场销量的比重最高约40%。因此,蔬菜价格除气候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全国大市场价格的影响。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篇二

我市自20xx年11月至20xx年3月底连续150余天总雨量仅20―38mm,比历年同期偏少6―7成;1月中旬至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9.3―10.0℃,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1.8~2.2℃;到1月28日旱地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普遍小于60%的干旱标准,高台地旱情更甚,土壤相对湿度接近40%的严重干旱标准。

由于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回升较快,土壤墒情越发不足,对蔬菜种植收获影响较大,同等种植方式下均有不同程度减产或病虫害出现。

4月3日降雨后旱地墒情得到缓解,土壤湿度明显改善,有效缓解前期因旱情影响的播种、生长进度,农户抓住时期抢收抢种。6月28日以来,部分县(市、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部分镇乡遭受了较大洪涝灾害,给蔬菜生产、收获造成了一定影响。11月上旬,正是我市秋季作物播种的最佳季节,但连绵阴雨不断,两季田和低台位土壤含水量明显偏高,极大的影响了蔬菜播种进度和田间管理。

二、20xx年蔬菜生产、收益情况

今年蔬菜生产种植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部分调查品种产量大幅下降,销售价格也随天气变化而起伏。

(一)生产成本

蔬菜生产成本连年攀升,5个品种生产成本在2083.43―3847.87元/亩之间,较20xx年增加161.88―586.61元/亩,增幅8.43―17.99%。

1、人工成本大增。人工成本在蔬菜种植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在50.72―62.04%之间。一方面蔬菜由于种植特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机械化程度很低,相对于粮食种植投入的人工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农村目前缺乏青壮劳动力,雇工因劳动力工价上涨而增大了投入。因此,人工成本成为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2、农资成本上涨。%―33.53%左右。一是种子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农民为追求效益为加大化肥使用量,并针对不同品种使用多种复合肥,农户在种子、化肥等费用上的支出不断增大。因此,农资成本是影响蔬菜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3、销售费用偏高。蔬菜生长生产的特性决定其销售费用偏高,黄瓜、茄子、菜椒、萝卜的销售费占总成本的9.45―11.71%。

4、土地成本上升。土地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16―8.58%左右。比例虽不大,但由于近年来各地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种粮补贴逐年提高,农村土地价格呈持续上升态势,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二)收益情况

蔬菜属产出大,收益高的种植项目。今年蔬菜价格坚挺,同时蔬菜产量大幅增加,使得蔬菜生产效益增幅大,明显高于粮食种植收益。

一是蔬菜价格高,成本利润率提高。虽然种植成本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整体市场价格形势平稳增长,蔬菜销售价格高企,纯收益显著增长。黄瓜、菜椒、萝卜由于产量、市场价格的上涨,成本利润率均在100%以上,远高于粮食种植。

二是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蔬菜产量。种植方式的不同与蔬菜产量的大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市雁江区露地茄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蔬菜种植户对种植方式不断进行改善,推广新的施肥方式,由原来的撒播改为挖沟埋肥。这种方式增大了肥效,同时选用高效钾肥、专用复合肥等,使产量增长明显,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三、三年蔬菜情况比较

1、我市开展蔬菜成本调查三年,从三年数据的横向比较来看,蔬菜产销跟随价格变化调整。

2、销售价格对收益的影响加大,而成本、产量的影响相对减小了;若价格、产量同时涨跌,其对收益的影响形成叠加。20xx年,黄瓜产量上升5.52%,%,净利润下降21.72%;萝卜产量上升14.11%,价格上涨282.76,净利润上涨1506.44%;20xx年菜椒产量下降xx.51%,销售价格上涨了21.79%,其净利润依旧上涨6.15%。

3、各蔬菜品种收益差距大。从三年的调查数据看,五个调查品种的收益率各不相同,且每年都有较大变化。这些差距和变化,结合农户自己的经验判断,决定着每年蔬菜种植的品种和面积,从而导致各种蔬菜种植面积波动较大。

4、蔬菜销售“大市场”,各地价格相互影响。由于物流的高速发展,蔬菜在各蔬菜基地与销售市场之间快速调运,价格也相互影响。我市约70%以上的蔬菜供应依靠外地调运,本地供应量仅占15―20%,也有部分销往外地。在应季蔬菜上市旺季,本地产蔬菜占市场销量的比重最高约40%。因此,蔬菜价格除气候影响外,更多的是受全国大市场价格的影响。

四、蔬菜生产存在问题

虽然蔬菜种植效益好,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篇三

调查时间:蔬菜是新绛县农业生产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些年,县委县政府依靠技术进步,积极改进蔬菜种植方式,使之由过去季节性生产,发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温室”三结合的周年生产,其质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无公害蔬菜,温室、拱棚高效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县现有面积2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8万亩,大田菜9万亩。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芦、冬瓜、韭菜、芹菜等十余个。分布在8个乡镇的143个村庄,占全县农村总数的65%;有3xx个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占农户总数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蔬菜总产量9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75%。在蔬菜生产户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达3000多户,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万元的达4000余户,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万户。

全县拥有6个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张、泽掌、泉掌为主的万亩无公害反季节双茬西红柿基地,以横桥、龙兴为主的万亩甘兰生产基地,以古交南片为主的万亩无公害茄子生产基地,以万安、北张为主的万亩黄瓜生产基地,以龙兴、横桥为主的万亩西葫芦生产基地,以鼓水流域为主的千亩莲菜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市场建设。全县目前运营着西曲、南李村、刘建、王守、北行庄5个专业性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西曲蔬菜批发市场是最早建设而且最大的市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场地硬化6万平方米,交易棚面积3500多平方米。市场日客流量达到3000人次,车流量1000多车次,日平均交易130万公斤,旺季可达300万公斤,xx年蔬菜产品远销内蒙、甘肃、陕西、河南、北京等21个省市的200多个县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交易量8.6亿公斤,交易额8.2亿元,实现利税656万元,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发、装卸配货、冷藏储存、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50家鲜活农副产品定点市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以及省政府“1311”调产工程项目。

新绛县绛州绿蔬菜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全县蔬菜生产、组织、管理、销售于一身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县城龙兴街125号,现有办公用房12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万元,总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公司技术力量雄厚,238名职工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就达15人之多。

公司下属“一园四站四市场”。“一园”即南李村科技示范园。占地60亩,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四站”即古交、泽掌、泉掌、北张四个服务站。四个服务站涵盖了全县90%以上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域。在优良种子、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为蔬菜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市场”即古交镇南李村、泉掌镇刘建、泉掌镇王守、北张镇北行庄四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古交镇南李村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108国道南侧,占地35亩;泉掌镇刘建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西侧,占地42亩;泉掌镇王守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南侧,占地31亩;北张镇北行庄产地蔬菜批发市场位于县道新乡路北侧。

四个市场覆盖了全县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产区,年交易量63万吨,交易额7亿元。公司营销的无公害精品菜远销陕西、河南、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较为宽广的销售网络。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聘请张志斌等专家为蔬菜生产技术顾问,负责全县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公司与全县2多农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实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县蔬菜生产的标准和质量。

公司组织牵头对联系的保护地蔬菜进行了无公害质量认证,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20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6个,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2.5万吨。

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取得可喜成绩,绛州绿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绛州绿品牌被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商贸先进企业”,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誉aa级企业”。

调查地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人民法院民三庭

调查方式:资料汇总调查目的:因城市供暖而产生的纠纷越演越烈,供暖纠纷案件大幅激增,成为法院所受理的民事案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一类。供暖作为一项社会公用事业,维持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由于供暖纠纷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要想妥善处理该类纠纷,还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供暖模式。因此,通过对供暖纠纷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分析,来解决供暖领域尚存在的制度的缺失和法律的缺位的问题。

调查结果:在实习期间我有针对性的对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法院办理的供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资料汇总:xx年铁锋区法院共受理供暖纠纷案件132件;xx年上升为206件,增幅56.1%;xx年更猛增到398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93.2%,与xx年相比增幅高达129%。近三年来,供暖合同纠纷案件成倍增长,我认为供暖纠纷案件激增现象的产生包括下面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因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导致业主拒交供暖费。近年来,大批住宅小区建成使用,房地产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因利益不同存在多种矛盾,业主因此而拒交供暖费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业主个人因下岗、失业等客观经济原因而无力支付取暖费,从而造成拖欠。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等社会低收入人群因经济拮据无力承担取暖费、而被供暖单位告上法庭,这类情况约占供暖纠纷案件的80%。

三、供暖单位供暖质量不合格导致用户拒交取暖费。例如住户室内温度不达标,没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温度标准、时间标准,所以用户拒交取暖费。此类案件比重很大。

职工下岗、分流,以及企业破产等变化因素,出现了无人交费,无力交费或者不愿意交费的现象,造成供热企业收费困难,致使供热单位被欠费拖累的难以为继。

五、用热方未及时变更供暖协议引发纠纷。这种情况主要包括三种因素。其一,随着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热单位对供暖费的承担方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用热单位与职工约定,职工承担一部分供暖费用,或是将供暖费用直接发放给职工个人,由个人直接交纳供暖费,单位不再负担该项费用。但是用热单位却未曾对原供热协议中供暖费的承担条款作出相应变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热协议的一方相对人,仍应对供暖费承担付款义务。其二,有些单位与供暖方签订供暖协议后,部分职工用户与该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或调离本单位,而单位没有及时与供暖方就职工供暖费的支付方式等条款进行变更或解除,当供暖单位收取供暖费用时,又拒绝为该部分职工支付供暖费,从而产生纠纷。其三,有些单位职工购买了单位房屋的产权,但是未及时通知供暖单位变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职工不知交纳,所在单位误以为职工已经交纳,而供暖单位等待用暖单位交纳的脱节现象。六、整体串联供暖体系使得不需集体供暖的用户失去选择权,导致部分用户拒交供暖费。目前的整体串联供暖体系,在技术上无法满足用户自愿选择的要求,在供暖费用较高的情况下,部分不需集体供暖的用户以拒交供暖费的方式表示抗拒,从而引发纠纷。因此,供暖方只有诉至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从而也就使得供暖费纠纷的案件大量涌现。因供暖合同具有连续性的特点,而一次诉讼或追讨只能解决之前拖欠的费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一个供暖季到来时往往会再次产生新的大量纠纷。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篇四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二五”末,将我县建成x亩蔬菜基地。为进一步掌握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期,我们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到全县各镇蔬菜种植户、蔬菜生产基地、农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x县蔬菜(含魔芋)产业的.种植现状以及蔬菜销售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梳理出近年来导致我县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种植户效益不高的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期达到提蔬菜种植户栽培效益和产业规模,再次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调查对象

县域x个镇部分种植蔬菜、魔芋的大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三)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x年x月x日-x日,县农业局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

了临时调查组,对调查的各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减少人为误差,并制定相关调查用表,使其利于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经过一致讨论,决定全县x个镇全部进行调查,同时划分重点镇、重点村。通过走访蔬菜、魔芋种植重点村,并且采用和村委干部、农户访谈的方法,认真记录谈话内容,准确填写采集休息。首先咨询村委干部,通过填表和问答的形式,了解全村近几年蔬菜和魔芋种植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同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随后我们又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种植户,对他们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针对近几年种植蔬菜、魔芋种子来源、产量、劳务投入、销售价格、销售方式及主渠道进行了详细询问,得到了一些近年来有关蔬菜和魔芋种植及销售的详细资料,同时也听取了农民对现在政策的看法与想法和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二、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实况

x县位于…………………………………………….。《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以来,x县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立足x,确立了xxxxx战略,带领全县人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了“xxxxx”x大主导产业。我县依据境内光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等适宜发展蔬菜的优势特点,认真落实国家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推动我县的蔬菜产业发展,蔬菜(含魔芋)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区域为………………………………。由政府投资钢管镀锌设施大棚x座,面积x亩,由x户蔬菜种植户无偿使用,主要是这x个村蔬菜种植水平相对较高,海报高度在850米—900米之间,品种主要是……………………..。

2.露地蔬菜。全县露地蔬菜面积共x万亩,其中规模种植约x亩,农户房前屋后菜园约x亩。规模种植主要种植区域为…………………………………….,面积约x亩,海报高度在x米—x米之间,品种主要是………………………………。蔬菜主要推广技术是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蔬菜绿色控害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技术。

3.销售环节。目前,我县的蔬菜生产销售还是以农户和合作社外出联系销路为主,尚无蔬菜加工企业。

4.品牌建设,产地、质量认证。全县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村组织专业合作社共x个,有…………………村认证了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品种…………………..面积x公顷。

(二)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特点,已逐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亩产平均在x公斤左右,总产达x吨,产值x亿元,其中商品魔芋x吨,种芋x吨,商品魔芋价格在x元左右,种芋价格在x元左右。魔芋生产x亩,总产x吨,其中商品魔芋x吨,种芋x吨,实现产值x万元,鲜芋收购价格按大小等级在x元/kg之间,种芋价格按x元/kg。

2.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步优化。把加大魔芋科技含量投入作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新的种植模式和推广新技术,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是魔芋/玉米间套技术、播种起垄畦面盖草技术和人工化学除草技术、魔芋防病高产栽培技术。解决受传统栽培习惯影响,农户不处理种子和土壤,没有预防为主观念。防病不能坚持交替用药和农业防治技术的使用,使魔芋病害防效甚微或病而不防。农村留守劳动力少而弱,综合高产技术落不实。

3.销售环节。魔芋的销售由农户销往x魔芋加工企业。

4.品牌建设,产地、质量认证。全县从事魔芋种植的农村组织专业合作社x家,魔芋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收益率较高的产业,魔芋除了在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上的应用以外,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近几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忽视了品牌建设,产地、质量认证。

三、发展前景

(一)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优越。x县地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温凉湿润,光照充足,耕地土壤以黄棕壤、棕壤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无工业污染,是高山无公害蔬菜的最佳适生区域之一。近年来,省、市内不少专家曾多次到x县,就蔬菜产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一致认为,x县魔芋、蔬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群众种植积极性高。蔬菜产业是x县传统主导产业。x县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菜篮子”工程的基础抓起,不但有力地促进了民生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x县从开始借鉴利用x县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和品牌优势,将蔬菜产业列为全县x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利用毗邻x县的优势,在xxxxxx等镇大力建设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成立蔬菜合作社x个,创建蔬菜示范园,扶持科技大户,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指导菜农操作生产,产品质量优良,效益良好,产销两旺,农民发展蔬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3.蔬菜生产潜力。一是国内外蔬菜市场消费发生重大转折。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持续增长,转向多样化和特需化、多元化、高档化,质量要求转向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

种植蔬菜调查报告篇五

农大周围的蔬菜点主要分布在学校附近,有家属区菜市场、北校门外菜摊、一家人超市等。

二、调查人群分析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60个人当中,66.7%为学生,16.7%为学校教师,10%为零售商店主,6.6%为其他。

据统计,被调查者中有25人有购买蔬菜的经历。

三、目标人群

有购买蔬菜经历的25个人。

四、调查问卷分析

1、您买菜的时间一般是在?

根据统计,8%的人群在早上,30%在中午,50%在下午,12%在收摊之前。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选择在中午和下午下课或下班后购买蔬菜。

2、您愿意购买以下那种蔬菜

4%的人选择了绿色包装蔬菜,32%的人选择了新鲜、价高的蔬菜,60%的人选择了易储存的农产品,4%为质量较差、便宜的蔬菜。这反映了大部分人群追求经济实惠的饮食方式;较少一部分人注重饭菜的口味和新鲜感;极少一部分人讲究健康、优质、安全的饮食;也有少数人由于经济条件约束等原因不注重蔬菜的质量。

3、您用哪种方式携带蔬菜?

80%的人使用塑料袋,12%的人自带菜篮购买,8%的人使用环保塑料袋。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为了方便和快捷使用塑料袋;少部分有节俭生活方式的人保持着自带菜篮购买蔬菜的良好习惯;也有少部分有环保意识的人群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的号召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

4、您买菜的交通方式为?

84%的被调查者步行买菜,8%骑自行车,8%开私家车。各蔬菜点距离居民住宅较近,买菜很方便。

5、您买菜的地点?

48%的人群在家属区菜市场购买,44%在北校门外菜摊、8%于其他地点购买。

6、您是否在自己的住宅种植蔬菜

11%的人在自己住宅种植各类蔬菜,由此看出有极少数人有时间、精力和条件自己种植安全、放心的蔬菜。

7、您是否会从马路菜摊买菜?

92%的人表明愿意在马路摊菜摊买菜,这说明路摊菜摊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蔬菜质量较好。

8、你选择马路菜摊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绝大多数人在路摊菜摊买菜是由于菜价便宜、买菜方便。该结果表明路摊菜

摊给居民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经济的途径。

9、您觉得马路菜摊总体上如何?

84%的人认为利大于弊,13%的人认为弊大于利,3%的持利弊相等的观点。这说明马路菜摊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和认可。

10、马路菜摊的经营是否规范化?

93%的人认为不规范,这反映出路摊菜摊的管理有待加强,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卫生、安全、诚信的环境。

11、您的月工资属于以下哪种?

20%的人无收入,12%的人收入为一下,60%为2000—3000,8%为3000以上。该结果表明安宁区市民普遍月收入为2000—3000,处于中等水平。

12、您对目前蔬菜价格的态度?

4%的人对蔬菜价格表示满意,36%的人一般,60%不满意。这反映出由于菜价昂贵、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大部分消费者的不满,用于购买蔬菜的开支不符合普遍家庭中等收入水平的现状。

13、菜市场卫生、污水处理设施有哪些?

97%的人反映出菜市场条件恶劣、卫生差、无人管理的现状,没有废弃物处理设施、公共卫生间和卫生消毒。

14、您购买时是否遇到过缺斤少两的现象?

64%的人无意识检查,32%的人偶尔发现被菜贩欺骗过。该结果表明社会中不

诚信、欺瞒消费者的行为仍普遍存在,消费者应提高防范意识。

15、您对目前菜市场各方面情况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消费者普遍反映蔬菜价格高、市场污水无处排放、垃圾随处堆、气味难闻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力度,重视环境问题,尽快做出相关措施。

五、调查总结

民以食为天,规范食品领域是我国的民生大计,无论作为消费者,销售者还是生产者,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一个人在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的同时,过上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共同创建规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