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童话读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12:52:37 作者:雨中梧 法国童话读后感(汇总8篇)

青春是拼搏奋斗的青春,是我们追求自由、追逐光明的岁月。青春是一个认识自己和认清自己的时刻,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以下是一些优秀的青春总结示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文章。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一

前几天我看了著名的《海底两万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对于《海底两万里》里的人物我也十分喜欢,但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翁尼摩船长。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只独角鲸大怪兽???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的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可以这么说,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双面性的人。

翁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自己隐瞒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鹦鹉螺?号,并和着那么多忠心耿耿的水手们在海底探险,这并非是常人能够完成的。也许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他的消失也是凄美的,让我看后感觉十分的悲伤,也许就是这样,这本书才会那么出彩。

还有作者凡尔纳,他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十分伟大的作者,他的著名三部曲发光发热,为后人做了十分伟大的贡献。虽然凡尔纳想象力丰富,但他的想象是建立在科学上面的,当然会有一些夸张。但大部分都是有依据的。像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时期人类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但凡尔纳幻想了潜水艇,可见,凡尔纳并不是盲目的去瞎蒙,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还有凡尔纳所预见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凡尔纳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完美的作家。

不得不承认《海底两万里》是一部人类历史完美的著作,是青少年必读的!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二

法国绿色童话故事这本书蕴涵了古典童话的理性和睿智,又浸融了法兰西民族的幽默天性与浪漫。那大家读了之后,有何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法国绿色童话故事读后感作文,希望你喜欢。

美丽的童话大家都读过,我希望变成美丽的人鱼公主在大海自由自在地游着,我希望变成一只小老鼠去挖个迷宫地洞,我还想变很多的童话人 物。

在读《孔雀的食谱》的时候,我想:孔雀怎么会有食谱呢?读了故事我才知道是因为所有的动物看到孔雀那么美丽!非常羡慕。孔雀告诉大家她有规定的食谱,就是每天早上只吃一粒苹果籽儿喝一口清水就行了,所有的动物都听得非常认真。第二天早上动物们全部拒绝了以前所食用的食物,全只喝一口清水和一粒苹果籽儿。几天后除了小猪大家都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变美丽,反而眼睛下陷,脖子细瘦,脚掌扁瘪。大白鹅最先发现了这些状况,在她的劝阻下其他几种动物也醒悟过来了,只有小猪还在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小猪足足瘦了十五斤。最后因为小猪还在坚持,结果想变漂亮都快疯掉了!说到这里我想对小猪说:小猪,美丽并不代表一切!而且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才是真正的美丽!

读完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要因为自己长得美丽就可以嘲笑别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提起法国,我们就会立刻想到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这些风景雄伟壮丽,庄严神秘。在法国,水彩颜色的房屋掩映在青青的树林中。

走进去,你会满心疑惑的问:“是我在童话故事里?还是童话故事在我身旁 ?”

这册绿色童话故事将带领我们跨越时空,穿上拇指仙童的七里靴《小拇指》,去拜访机智的穿长靴的猫《穿长靴的猫》。如果你不想穿靴子了,那就乘上神气的红气球,看看王子是怎样赢得摸彩比赛的《豌豆炖羊肉摸彩比赛》,也顺便帮城里动物拥戴的《狮王找眼镜》。这册绿色童话里你会认识三种不同的猫:一是穿长靴的猫,它凭着自己的智慧让主人当上了国王的女婿;二是会求雨的小猫阿尔方斯只要洗脸的时候在耳朵边抓几下,就预示着第二天会下与《小猫阿尔方斯》。三是无所不能的白猫,原来这只猫是公主,被仙女施了咒语。

这些童话中的人物、动物让我感受到了善良、勤劳、智慧、公正的美好品质播撒在你在的心田。

我读了这篇童话,我觉得小拇指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故事是这样的:

“小拇指”是一个樵夫家的第七个儿子,因为他生下来只有拇指那么大,大家都叫他“小拇指”。 有一年,家里闹饥荒,父母只好把孩子抛弃。第一次,小拇指捡了许多白石头撒在路上,他们就靠小拇指的聪明回了家。第二次找不到回家的路,却走进了妖精的家。在妖精的家里,小拇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他们的帽子和妖精的女儿的王冠换了一下,使妖精错杀了自己的女儿。 最后小拇指凭着自己的勇敢,领着哥哥们尽力逃出了妖精的家,还偷走了妖精的七里靴。他穿上七里靴帮助国王打仗,凭着跑步快的优势,杀掉了敌方的指挥官。国王给他很多金银财宝。

从此,他家里变得很富有,哥哥们也不小看他了。

我想:以后碰到困难时,我也要像小拇指一样勇敢、机智。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三

每次读《小王子》,我都会不禁地流泪,为小王子的忧伤而心悸,为他纯洁而执着的爱所感动,也为自己那逐渐泯灭的童心而悲哀。正像作者圣—埃克絮佩利在序言里面说的,他把这个童话献给雷昂·维尔特,当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

故事中的小王子对生活总是抱着认真的态度,他勤勉地疏通火山口,拔着猴面包树的幼苗。然而小王子是孤独的,在他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会提着凳子追着太阳看日落。只有欣赏日落时那脉脉含情的余晖,才是他唯一的乐趣。有幸的是,一朵美丽、骄傲的玫瑰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恋着忧伤的小王子,小王子也真诚地爱着玫瑰。然而,敏感的小王子因为玫瑰的一次恼怒而对爱生起怀疑,他离开了自己的星星,抛下了玫瑰,开始了自己孤单的旅行。

直到他来到了地球,他碰到了小狐狸,小狐狸让他驯服自己,她认为,如果小王子驯养了她,她的生活一定会是欢快的。可小王子不明白什么是“驯服”,于是,那狐狸说――建立关系。

狐狸带着小王子去看山下的朵玫瑰花,个个都是娇滴滴的,个个都芬芳迷人。小王子十分沮丧,因为原来他以为世界上的玫瑰花只有那一朵,自己星球上的那一朵。小王子有点明白了,他想起了他的玫瑰花,他驯服了自己的玫瑰花。

小王子在与小狐狸在一起的日子里,懂得了玫瑰的独一无二,他必须对玫瑰承担起责任。小王子在狐狸那里学会了爱,认识到了他所要追求的东西,他要离开小狐狸去承担他的责任。小狐狸送走了小王子,并且告诉他,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小王子最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回去。在不能回去的日子里,小王子会望着自己的星星。可是,忧伤脆弱的小王子无法忍受想念的痛苦,他要急切地回去,他选择了以蛇的毒液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他害怕痛苦,但是他认为这样就能抛下自己笨重的身体回去。最终,小王子就像一棵树一样轻轻倒了下去,柔软的沙地,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合上这本书,小王子天真无邪的话语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狐狸说的没错,只有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才能够承担起爱的责任。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我们不断的追求。我们都在寻找“遗失的美好”,而忘记了,会成为美好的“现在”。

梭罗说,人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他是远离人群的,阳光下去找寻一切颓废的根源,一无所获,这是一个落满灰尘的天堂。有幸的是我们的心中还有一个关于小王子的故事,忧伤但美好,小王子的忧伤是因单纯的爱恋;美好,是因为爱恋给人的感动和希望。

因为小王子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在静静的生活时,心里有着希望和温存,有着感动和关于驯养的责任。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四

这一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他的名字叫《海底两万里》。

他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写的一部风靡全球的科幻小说。一串串的科幻剧情一点一点的出来。故事讲的是: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军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而所谓的“怪物”竟是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尼摩邀请阿龙纳斯教授三人作客海底旅游。沿途他们包含了海底变换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历经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教授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了世界上。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一切都有办法,只要细心去找。

这就是我这个寒假读的其中的一本书。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五

小王子说:“使沙漠如此美丽的,是它在某处藏着一眼泉水。”

我遇见他时,是在一片浩渺无尽的沙漠里。听他说完这句话后,我的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隐隐约约被拨动了一下。

我看着他,他却在看着他的星星。我想,他一定是在思念着他的玫瑰花。虽然说她做作,她爱慕虚荣,她无比骄傲,但小王子他爱她,他思念她。你知道的,沉浸在爱河里的人往往都是傻瓜。在他看来,花儿是缺点不少,但优点也很多的矛盾的东西。他想要珍惜她,爱她。

他的眼睛是澄澈干净的海水。我想,如果我是一朵玫瑰,被这样的一个人这样望着,也会收起全身所有骄傲的刺来的吧。

在我发愣时,小王子却和飞行员吵了起来,我刚回过神来,就听他在说:

“要是我认识的世界上的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她哪儿也不去,就爱长在我的星球上,可是却在某天早晨,被小绵羊一不留神咬死了,难道这样的事也不重要吗?”

我看着他的脸由白转红,然后继续说:

“要是有一个人爱上了一朵花,这朵花不长在亿万颗星球上,只长在他的星球上。而他只要仰望星空,想到‘我的花儿就在那儿……’,心就陶醉在幸福里。羊却吃了他心爱的花——这对他而言,简直是整个星空却黯淡无光了,难道这样的事还不重要吗?”

他说不出话来,突然嚎陶大哭。我看着这样的他,突然变得很难过,我的眼睛也想要下雨了。那个小男孩,全心全意爱着他的玫瑰花,一想到他的玫瑰花会被小绵羊咬死,就会不可遏止地伤心,流泪,大哭。

我很想拥抱他。

飞行员抢先一步,把他搂进怀里,轻柔地摇着他。我听见他说要给小王子的绵羊画一个口罩,给他的花儿画一副铠甲,还要……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笨嘴笨舌的飞行员和他怀里的小王子,我也开始哭了起来。

这时飞行员低低地说了一句:“眼泪的王国太神秘了。”

和小王子在沙漠的日子里,我听他说他是如何地挖出猴面包树的树苗;听他说在b612星球上,他有一天看了43次日落;听他说他到过的那六颗星球上的人;听他说要他驯养他的那只小狐狸;以及听他说,驯养他的那朵花儿是如何如何的美丽。

可是,这个可爱的男孩却要死了——他被一条蛇咬了。我相信他是要回他的星星上去了。他说了,要对他的玫瑰花负责,他说蛇咬他的第二口不再有毒,他说让我别伤心了。

这个小人儿,他害怕了。

最后,我看着他像大树似的倒下。他倒下去的时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他会幸福的吧?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六

作者:六安猫。《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我们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书,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故事,各国的故事你又知晓多少啦!如果说最适合的睡前读物是什么,那么我觉得故事书很适合,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而这套《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书恰恰是最好的睡前读物,因为它简短,不会让你一直想着故事的后续,你随时可以放下,也随时可以拿起来阅读,而且不需要费脑子去思考,只需要像个听众一样听作者讲故事,犹如现在的脱口秀,只要享受听故事的过程就是了,作为读者我们不需要做结论,不需要思考故事的含义,因为它们的存在只是在传递一个故事,讲述一个故事而已,但是你不能说你没有收获,你收获了一故事,如果你要较真故事的含义,那还是有的,传递出的那些道理无外乎是那些关于做人的道理。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这套书分为法国卷、俄罗斯卷、挪威卷、北欧卷、非洲卷、德意志卷、芬兰卷、印第安卷,是乐府文化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最根源和最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他们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现出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的模样。

这个系列的故事简单直白,主人公不外乎是我们熟知的国王,公主,骑士,巫婆,仙女,平民这些人物,而故事本身都是在其基调上变化而已,传递的道理几乎一样,里面有几篇都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内容,只是人物不同罢了,而且你会发现原来各国的故事是互通的,或许这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但如果放在现在来写,怕是会被人说是抄袭了吧!比较框架情节几乎妥妥的一样。

本书是这个系列的法国卷,分为上下两册,法国一个我们提起就说浪漫的国家,这个浪漫的国家的故事一直在告诉我们,好人会得到好报,坏人会被好人杀死,正义会战胜邪恶,而其实历来的故事传递的也差不多是这些意思,但是很奇妙看起来差不多的故事,却能吸引人一篇篇的阅读下去。故事到底是什么,我以前将故事和小说搞混,后来再看发现故事不需要太多的描写,直白的文字却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或者无趣,因为它自带魅力。

有些故事看起来很幼稚,有些故事看起来大同小异,有些故事平淡无奇,有些故事写出了人心的好坏,警示世人,它们都是奇妙的故事。其中那篇《树蝇死了》特别有意思,是一个排比的形式,为什么树蝇死了,却传染了那么多人,故事看似幼稚却又藏着一个含义,树蝇的死亡时间,是大自然规律的运转,是季节的变化。

《圣·奥蕾莉教堂的两棵枞树》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持有善良会拥有什么。而另一篇《飞虫、狗鱼和蚂蚁》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善待这世上的生物,对它们抱有慈悲之心,或许在某个关键时刻能帮助你。

不同的选择得到了不同的反馈,领主妻子的忠贞让她等回了丈夫,而金发姑娘雅克琳未能等到爱人,便以为爱人背叛了她不爱她,选择了成为修女,当发现是误会的时候,又选择了死亡,这让人很不敢相信。故事看起来不符合逻辑,但是这只是个故事,所以让我们为这对情侣的悲惨叹息一声吧!

《箍桶匠弗里兹》的故事警示我们,人不能贪心,不然会被名为钱的魔鬼带走灵魂,这个故事放在现在的社会对我们依旧有警示的作用,毕竟如今出现了很多预支的消费,让人们迷失了自己的心,忘记了脚踏实地赚钱的道理。另一个铁匠《铁匠圣.埃卢瓦》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你拥有技能就高傲目中无人,这世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故事很好看,而故事里时不时出现的一些俗语,歇后语也是让人很惊喜,你会发现那些歇后语,那些故事,总能看见相似的影子,例如《正直的玛丽内特和恶毒的卡蒂努》让我想到了灰姑娘的故事,《红蜡烛》想到了阿拉丁神灯等等的故事,从而证明故事是互通的,所以这些故事讲了100万次,故事通过口述,书写流动性的传播着,远赴重洋被带到各国,在经过当地人的讲述,最后成为了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个故事,你有空听我讲故事?我邀请你听听我的故事,如果不好听你可以转身离开,如果好听请把这个故事传递出去,它的名字叫《讲了100万次的故事》。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七

我家的亲子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带着孩子玩塞尔达荒野之息;一种是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孩子一直都喜欢一些屎尿屁的小段子,但是我一直不知道他是否能听得懂,后来我发现孩子喜欢的故事往往不需要太长,那种小单元的故事似乎更吸引孩子。比如西游记,九九百十一难,如果从头开始讲孩子未必会被吸引。但是找出一些情节简单有趣的,只要能吸引他,就会被要求一直讲,循环讲。这一点我很头疼,因为我太能瞎掰了,往往第二遍的讲述就和第一遍有了一些细节上的出入。小朋友总是奇怪,为什么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后来为了吸引孩子对故事产生兴趣,我想起家中还有一套卡尔维诺文集,其中有一部《意大利童话》还在蒙尘,就找出来给孩子讲里面的故事。

卡尔维诺曾经自诩是“意大利的格林",而《意大利童话》也是收录了各个地区的口口相传的方言民间故事,似乎这方面和本书《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卷》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力求最大限度的保持这些民间口头故事本身的风貌,保持他的完整性。因此阅读这些故事时,就像是读者在火炉旁聆听年老的祖母娓娓动听的讲述。但卡尔维诺这部《意大利童话》为了还原民间文学的真实面貌,有些内容真的不太适合给孩子讲述。比如:《大布袋里的小男孩》这篇,故事很简单,小男孩皮埃利诺·皮埃罗内三次被老巫婆抓走的故事,老巫婆和她女儿要吃了小男孩,可两次都被小男孩机智的逃掉了,不得不说小男孩皮埃罗内真是个小机灵鬼,在大难临头时,总能利用智慧脱离险境。可是这么聪明的小男孩却三次被老巫婆抓走,而且都是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地点被同一个老巫婆抓到,实在解释不清楚小主人公是聪明呢?还是笨呢?但最后一次我们的小主人公又利用机智,砍掉老巫婆女儿的头颅,并且放到锅子里煎了起来。这么暗黑的情节,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讲给小朋友听。像这样的故事还挺多的,似乎意大利的童话里面充满了死人与魔鬼,巫婆与野兽。这也似乎是欧洲童话的特点吧?王子与恶龙,公主与巫婆。善良勇敢的农夫和驼背小人。这本《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卷》也有类似的故事,这种早古流传的奇异故事不正是我们小时候听的童话吗?这书里有些大家从小就知道和看过的童话故事,比如:那个被纺锤扎了手而沉睡百年的公主;又或是小红帽与大灰狼;灰姑娘与水晶鞋。名称可能略有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

好人好运得到奖励,正义被伸张;坏人倒霉难逃惩罚,结局大快人心。这点要比意大利童话要更符合大众心理,考虑到此书是个小朋友们的,价值观来说比那种平平无奇或就那样吧的收尾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书的法国童话主要涉及了几个方面:人物的故事;动物的故事;圣人的传奇,以及大冒险和奇幻绚丽的想象。有些内容还比较有启发性,比如《树蝇死了》,故事结构是那种顶针型的故事,似乎有着无限扩张的空间,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很快能扩充出许多不同的版本,这样一直loop下去。故事超长又可爱,扩展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比起我小时候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要有意思多了。有些故事滑稽搞笑,《傻子热昂》就挺好玩的,孩子特喜欢这个故事,有点长,两三个故事的集合,其实改编成单口相声也许也挺有意思的。

这套书一共两本,但整体没有区分上下册,感觉原计划是做成一册的。为了方便阅读分成两册了?整体装帧甚好,开本合适,比一些国内字典装帧都要用心。可以平铺阅读不用担心书脊断裂。插图特别可爱,但整体字号偏小,如果能放大字号做成三册或者四册似乎更好一些。希望出版社日后可以考虑出版平装本,精装本虽然结实,但小朋友拿着厚厚的两本不是很舒服。这语言上轻松活泼,符合孩子的口味,大人在给孩子讲的时候特别省事,不必追求文字的完全准确,也有可以自己发挥的空间。就像本书前言所说的“讲故事不是读故事”。这些小故事零零星星有些记忆点特别容易被小朋友抓到,他们也可以自己复述给大人听,给其他小朋友听。

法国童话读后感篇八

生活需要故事,文化没有界限。

人类从童蒙开始,就向往着未知,而未来的画卷,总是在最初口耳相传中展开的,讲故事,从每一个人大人在孩子小时候就曾经喜悦的事情,而听故事,也是每个孩童的纯真的时代里愿意去融入的新世界。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这是共同的规律,所以,总有一些《讲了100万次的故事》在流传中开始进入同样生而为人的你我耳中,然后开始流传。

好故事都是这样的,不仅在我们身边如此,在其他国度也是如此,他们也一样,用美好心灵和纯粹的文字或者语言,讲述那些优美动听的故事,然后,在生活中截取一段富有地域特色的传奇,将他融汇到语言的河流中去,在文化中的不同,故事不会因此而消减,但是文字却会将故事的精髓流传。一个好的故事,是可以让所有的人所认可的。假如你将这些故事进行汇总,然后在世界各地都把这些文字汇聚,就成了这套《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了。如果我们可以分享,那么一种古老文化,一种久远文明,就可以让这里地域文化的精髓得以被读者所吸收。

故事书想让他人可以知道,我们必须知道故事究竟是这样,《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法国》选择的是“浪漫”,也许有许多故事你会发现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不同的地区,每种不同的文化的浸染下,故事是不同的,内容也是不一样,浪漫的国度里,发生的故事应该是不一样。就像这里的城堡,不妨看看插图哦。

在法国的浪漫里,不是当纯的公主与王子相会然后彼此战胜恶魔的故事,而是以《五日谈》中的“太阳,月亮和塔莉娅”的故事为模板,公主是因为被一片奇怪的亚麻布裹卷而陷入沉睡的,而另外一个国家的王后则是为了美貌和成圣来打听公主的下落,他想要杀掉他然后吃掉,此刻前来拯救的则是骑士,不过不是王子骑着白马儿啦,而是国王听到哭诉前来解救。佩罗的《鹅妈妈童谣》中的故事则是“睡美人昏睡了百年之久,以后嫁给了唤醒自己的王子,却险些被食人妖魔家族出身的太后所吃掉,最后王子赶来救了妻子,而他妖魔出身的母亲却害怕得自杀了”。这样的法国式浪漫故事,让我们好像很难联想到最终的解决,虽然按照通话的一般套路,故事还是要美好的,丑陋的反派和邪恶的巫婆最后都会死去,但是沙漠仙女和小公主都会存活,只是故事多了一些战斗的味道,告诉我们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幸福,要靠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法国的很多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都有这个特点,这本书其实也是一样的,每个故事都有其地域的特色,有他最真实的地方的影响在内。虽然从寓言故事来说,每一种情节都让你自己已经觉得见怪不怪,但是每个国度的不同传奇,还真的如同历史长河里的珍宝,无论你从哪里打捞,都会经历几百年而依然熠熠生辉的光彩。而文化的魅力,也确实就在于此。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