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21:29:06 作者:JQ文豪 最新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篇一

生1:老师,古时候真有这样一位农夫吗?他叫什么名字?

(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一会儿,便陆陆续续地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2:老师,我想给这位农夫取名“二傻”。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给他取这么一个傻乎乎的名字?

生2:因为这位农夫一心想让秧苗长高,就把秧苗向上拔,它不知道秧苗离开了泥土**的怀抱就无法生长。我觉得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像他这样傻了。

师: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农夫取这样一个恰当的名字,真不错!

生3:我给农夫取名“急性子”。因为他很心急,巴不得秧苗快点长高,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高了一截,结果秧苗全枯死了。

师:是呀!这位农夫太急于求成了,他不懂得植物有它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农夫这样做,帮不了秧苗,反而害了它。

生4:农夫做事一点都不动脑筋,叫他“无脑”吧!

生5:他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拔苗的农夫要是听到大家给他取了这么多既新奇又恰当的名字,一定后悔莫及,今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

[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自己预设的教案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给学生创造一片发展个性的天空,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新的感受和体验,时时闪现着创新的火花。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我为农夫取个名”这一教学片段,并不是我课前预设的教案。它看似闲笔,实则不然。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寓言的内容给拔苗的农夫取名。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自己相关的语文经验融入其中。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

5、 念得真棒,6、 那读了这个题目,7、 使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11、 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12、 那我们要想把课文读好,13、 首先应该把字音读准确,14、 课文读通顺。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5、 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16、 把课文读一遍,17、 做到正确、流利。

18、 都读通顺了吗?要不19、 要再准备20、 一下?出示生字卡片,21、 指22、 名23、 读组词。

学习第一小节

29、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厉害,30、 轻轻松松就把字音读准了,31、 课文读通了,32、 不33、 过这不34、 算是最厉害的,35、 最厉害的呀,36、 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37、 把课文的感情给读出来,38、 有没有信心读好。(有)现在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39、 等会把你读得最好一句给我们大家展示展示。

40、 谁先来给大家展示展示。(2-3)

41、 为什么这么读呀?板书:着急

44、 交流:读一读、说一说(不同45、 形式的朗读)

(评价语;你能不能把你读得这么好得经验给大家介绍介绍呀!

谁能读得更好呀!

谁来试试,如果你能变得更加着急就更好了!

重点句:

(1)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给巴望找个朋友,

2、天天去,他会想些什么呢

(2)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

禾苗真得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为什么?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学、做、演

学习2-3小节

46、 观察图片

47、 交流,48、 板书:拔苗

53、 是啊,54、 他虽然身体感觉很累,55、 但是他心理却万56、 分高兴,57、 回到家里,58、 一边喘气一边高兴地说:…指59、 名60、 读(3-5)

64、 齐读二、三两个小节

学习第四个小节

1、过渡语:是啊辛苦了这么久,那力气到底有没有白费呢?指名读最后一节

2、交流: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禾苗枯死)

3、禾苗为什么会死?如是你是那个人的邻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是啊,禾苗生长都有它的规律,要慢慢地长,如果咱们不依靠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      )

5、像这种通过讲一个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就叫他寓言。   板书:寓言

拓展

1、那在咱们学习中,你碰到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

转载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篇三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篇四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第九课也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2、讨论: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

3、自由读课文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4、集体交流有意思的段落,几名学生通读课文。师生、生生正音。

1、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3、集体交流:天天巴望总觉得十分焦急思考农夫的神情、动作。指导朗读

4、指导通过“焦”体会农夫的心情,指导朗读

5、拓展关于“急”的成语。

6、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

8、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9、指导体会“疲”和“勃”

10、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引读: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12、总结,明理办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事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不能违背。

2、这节课,先来写什么字呢?

3、师范写:草头别太长,米字站门口,米的笔顺别写错。

4、该小朋友来写啦!先来做写字操。(镜面示范)

5、检查坐姿,生写字。

6、生写,反馈。

10、小结:今天,我们读了书,识了字,写了字,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朋友表现都很棒,下课。

幼儿园拔苗助长教案篇五

|by:溪水无声]

昨天去中华路小学,除了听了一节《安塞腰鼓》外,还到潭秋校区听了一节语文课,是由学校王校长执教的三年级的课文《揠苗助长》。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很多老师都教过。但是我相信没有多少老师能像王老师这样教。

听完课后,我就一个感受想说:“佩服。”

作为学校领导之一,能这样身体力行地参加活动,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很多领导都没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领导,应该是老师们真正喜爱的一种类型吧。

更让人折服的,并不是王校长的特殊身份,而是他的课。可以说,听那么多的展示课,优质课,我觉得这节课才是真正的本色课堂,原汁原味。王校长的课堂上,可以亲切的对学生说:“很不好意思,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可以在学生没有弄懂老师的意识的时候,不急不躁地拍拍手,再对学生说:“请大家自由的练习读读这段文字,好吗?”可以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停下自己还没有讲完的内容,从容的收场。这是许多竞赛课,展示课中所不能见到的。

最让人佩服的,是课堂教学的扎实与有效。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逐句体会,品味,第一段的三句话,就能带领学生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语,围绕“巴望”二字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让学生在多遍练读中,感受农夫焦急的心情。通过不同学生的读,来感受文字传达出的意思。在读到农夫看到田里的禾苗焦急不已的那段时,引导学生读,体会,让学生演一演,指导过程行云流水,游刃自如,令人叹服。

我想,只有真正走进教学的领导,才有这样的才华,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只有真正走进教学的老师,才有这样的智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