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莫高窟教学设计 观看莫高窟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10-09 00:03:09 作者:字海 2023年莫高窟教学设计 观看莫高窟心得体会(精选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一

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被誉为“东方蓝钻”。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古代佛教文化的窗口。近日,我有幸前往莫高窟一游,深感其艺术之美令人陶醉,下面将结合我在莫高窟的观看体验,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内有壁画492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以及2415个塑像,迄今保存较完整的有492个洞窟和45000平方米的壁画。进入莫高窟,我无不被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所吸引。这些壁画中,有的描绘了佛教故事,有的记录了历史事件,还有的是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其中的细致入微、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幅壁画都饱含着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极具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壁画的观看,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和独特之处。

除了壁画,莫高窟的塑像也是其独特之处。莫高窟内塑像丰富多样,从小到大、从简到繁,各具特色。我在观看过程中,发现这些塑像无一不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技艺。无论是佛像的微笑、手势的优雅,还是衣纹的精细,都令人赞叹不已。这些塑像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品,它们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和人们信仰的反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观看这些塑像,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宗教信仰深度。

莫高窟不仅有数不尽的艺术精品,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在题材上多半与佛教有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佛教信仰文化。佛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广泛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通过观看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我感受到中国古代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美的追求。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佛教艺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莫高窟的观看中,我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力量。壁画和塑像所展示的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者,都能从中获取到美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面前,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力,有的壁画令我为之惊叹,有的塑像令我为之倾倒。这种力量源于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也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绚丽多彩。通过观看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和独特之处,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宗教信仰深度,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莫高窟以其宝贵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美的大门。通过观看莫高窟,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并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洗礼。我深信,莫高窟这一世界级的艺术宝库将永远保留下来,为世人所看赏,世代传承下去。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二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曾被誉为“东方的夜空中的明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些雕刻在洞窟壁上的佛像和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以其精湛的工艺、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在我近日的游览中,莫高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产生了诸多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在游览过程中,我深深被莫高窟的辽阔和丰富所震撼。莫高窟内的佛像和壁画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经典佛教故事、历史典故以及许多世俗题材。这些壁画和佛像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成就,展现了我们祖先在美学、工艺和文化方面的无穷智慧。通过观赏这些佛像和壁画,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更加骄傲和自豪。

其次,莫高窟佛教艺术给人们带来了宁静与治愈之感。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正是以此为主题。在洞窟的内部,一排排佛像静静地矗立,佛像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壁画上的佛祖、菩萨和护法神,栩栩如生,以柔和的色调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在这里,仿佛可以远离纷扰和喧嚣,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宁静,带给人们真正的治愈感。

第三,莫高窟佛教艺术赋予了信仰以力量和希望。佛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力量源泉。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传达了种种信仰的力量和希望。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佛祖菩萨,还有表达祝福和护佑的护法神像。这些形象给人以力量和信心,让人深信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可以拯救一切痛苦,为众生带来希望。

此外,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在这些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风俗、宗教信仰和艺术发展历程。通过了解和研究莫高窟,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体验到时间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这些古老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延续。

综上所述,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思想的典范。它的佛像和壁画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给人带来宁静和治愈的感受,赋予了信仰力量和希望。同时,莫高窟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通过这次游览,我深深感受到莫高窟带给我的震撼和启示,也更加珍视我们古老而辉煌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及观赏,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学会10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能给各段找出重点词句。

4、流利朗读全文,背诵第4、5自然段。

5、通过《作业本》中的习题,练习相应的语文技巧,如关联词造句、缩写句子、加标点等。

教学准备:敦煌莫高窟视频资料

教学设计流程:

一、视频观赏,入情入境

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说说看了后,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结合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2、研究这10个生字,哪几个容易念错或写错,用不同的符号注上,如*。自己写几次或念准确。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把你赞赏的词圈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什么?找出重点词。

(教师板书生字)

三、自学交流

1、请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看看生字念准了没有。

2、谁想当小老师?把你刚才标出的容易出错的生字上讲台向同学们介绍指导。评评哪个小老师当得好。

3、指名把你最欣赏的词大声念出来,有同感的举手以示赞同。

4、交流重点词,说说理由,统计支持者,归纳结论。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再读课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课文中有的把它画下来,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来说。

五、设计练习,培养能力

1、自己设计一个复习生字的练习题,相互交换做。

2、熟读第4、5自然段,能背诵。

六、播放课件,诱发兴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课件,内容根据课文定,但只有画面,没有讲解。

2、你觉得老师做的这些画面用来上课给小朋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需配上讲解和合适的音乐)

3、老师想请你们大家来给画面配上讲解的声音,课文作为讲解台词。分几个人作介绍。

a、你们看,要请几个人讲?为什么?(明确课文分三段)

b、你愿意讲哪个内容?

c、想想一名好的讲解员或导游必须符合哪几个条件?(或:你对自己的讲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长时间作准备?

e、如果你能比课文中的文字讲得更生动具体,就更了不起,老师支持你!

七、尝试讲解,点拔引导。

1、请准备好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试解

2、指名上台指着画面介绍,师生们作为游客的身份倾听并观赏,然后组织评议。

3、评选最佳讲解员:强调点面结合的讲解方法。

(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八、选配音乐,陶冶情感

1、你想,这些画面,我们配上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合适?

(启发: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依据)

2、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不同器乐演奏的曲段,让同学们听后择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独奏

九、再播课件,激发想象

该课件有讲解有音乐,声情并茂:看看这些塑像和壁画,你想到了什么?

十、课外拓展,练习写作

请同学们课后去观赏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十一、复习字词,尝试背诵(略)

十二、习作交流,组织评议(略)

十三、作业

指导,独立完成(略)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四

莫高窟是我国一处闻名于世的古代艺术宝库,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山,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明珠”。我有幸前往莫高窟一游,并深入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不禁闪过许多感慨与体会,深深地被莫高窟所展现的历史与艺术之美所折服。下面,我将结合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表现,总结出我对莫高窟的心得体会。

在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后,我对莫高窟的驻留时间与规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见证。莫高窟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当时各个朝代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繁荣。莫高窟的规模也非常庞大,共有735个洞窟,壁画数量高达四万余幅,雕塑数量达七千余尊。这些数字让我对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其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

莫高窟中的壁画是我最为着迷的部分。壁画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表现力,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看到了佛教故事的描绘、宫廷舞姿的展现、历史人物的传承等等。每幅壁画都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不可复制和代替的价值。

与壁画相比,莫高窟的雕塑更加立体而直接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追求。莫高窟的雕塑以佛教造像为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在莫高窟中见到了卧佛、立佛、菩萨、天王等各种形象,每一尊雕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神圣的象征意义。在欣赏这些雕塑的同时,我不禁被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所震撼。他们凭借着有限的工具和材料,创造出了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在雕塑领域的独特魅力。

除了艺术表现形式外,莫高窟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括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种宗教与文化交融的痕迹。这些作品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通过了解这些作品,我发现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承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文化内涵让我对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和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

参观莫高窟是一次精神与艺术的洗礼,让我对中国古代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莫高窟展现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价值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同时,参观莫高窟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创作的艰辛。艺术是人类灵魂的表达和精神的追求,它赋予我们力量和希望,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五

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受世人的瞩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莫高窟,并对其艺术品及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了解。在这次旅行中,除了欣赏到千年古刹的壮丽和独特之处,我还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以下,我将就我的所见所感,对莫高窟总结并分享给大家。

首先,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艺术品丰富多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莫高窟内数以千计的洞窟中,保存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和佛像。这些壁画绘制精美,色彩鲜明,是古代艺术的瑰宝。同时,每个洞窟里的佛像用石雕或木雕方式制作而成,栩栩如生。在欣赏壁画和佛像的时候,我被它们的细腻和独特之处深深吸引。这些艺术品凝聚着古人智慧和心血,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

其次,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等朝代的建设,耗时数百年才完成。这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这个古代艺术宝库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莫高窟的存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责任。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艺术,让它们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莫高窟的洞窟有着独特的布局和设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洞窟中的佛像和壁画并不是随意地摆放和绘制的,而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这些洞窟的建筑布局按照佛教教义,借助光线和空间的运用,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到佛像和壁画上,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启迪。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宏伟的建筑布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内心的宁静。这种建筑艺术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融入文化,感受到了古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之美。

第四,莫高窟的保存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所在地位置特殊,常年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破坏。然而,通过多年的努力,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洞窟内安装了空调和加湿设备,用来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抵御风化和变质。同时,专业的修复工作人员也对壁画和佛像进行了细致的修复和保护。这些工作的完成,使得莫高窟能够在几百年后依然完整地展示出古代艺术的瑰宝。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保护文物的艰辛和价值。作为后代的我们,应当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己任,努力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播。

最后,莫高窟之行不仅仅是一次艺术之旅,更是对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对莫高窟及其中的艺术品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责任。这次旅行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和建筑艺术的伟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和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发扬传统文化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莫高窟之行让我不仅仅是眼界得以开阔,更是对文化的认识有了更新和深入的了解。莫高窟的艺术品和历史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社会,我们一定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

莫高窟教学设计篇六

主要评价历史沿革主要评价

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现在,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九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历史沿革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亡后掩埋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莫高窟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让人注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