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4 16:45:07 作者:翰墨 2023年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模板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一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小河镇党委、政府以村庄“五化”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以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优美、整洁的良好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镇。

一、小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工作中,我镇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重点对镇商业街、205国道沿线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实行全面“五化”整治,逐步打造出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城镇环境日益优化。

一是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商业街安装单臂、双臂路灯130余盏,在常路社区、石峰峪、蒋家坪、圣景村等十一个村队主要街道安装照明设施200余盏,实现主要道路照明装臵率、亮灯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在205国道两侧沿线两旁划出50米的不准建设区,主抓绿化带建设,以路为中心,形成内矮中低外高,视觉上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春季有花,夏、秋季有果,四季常绿的绿色通道。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在各村房前屋后、主、次村路大面积栽种绿化苗木,做到拆墙透绿、门前植绿、庭院增绿,同时实施拆迁退地还绿工程,对违章占地、私搭乱建、临时建筑一律拆除,按照标准补齐缺口树木,还原原有绿化效果,真正做到了“全方位、高密度、大覆盖”。目前共栽植绒毛白蜡、北京桧、金叶女贞、小龙柏、紫叶李、红枫等树木80000余棵。

三是彻底清理沿路沿街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私搭乱建。更换设臵不当、质量低劣、严重影响镇容的各类广告牌和门匾,实行统一标准规格广告牌匾统一悬挂。在村内主要街道、出入口的墙壁进行统一粉刷,书写统一标准规格的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

四是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对各村沟、河、塘、渠旁的暴露垃圾、白色污染、杂草全部清除干净;对垃圾乱倒、杂物乱堆、设施乱搭进行全面清理;对路边、村边、村中所有河塘的杂草及水面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保洁。做到不留一处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粪堆。沙堆、石堆要统一存放,土堆、粪堆要运入田间地头,每个村规划了柴草园,统一堆放柴草。

五是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要求,结合公路村村通工程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采取上级补助、乡镇扶持和村集体自筹的办法,把村村通向街街通、户户通延伸,对全镇各村的主要街道和生产路进行科学规划、拓宽和铺筑,进一步加快了全镇乡村公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步伐。其中茶沟村作为公路村村通工程最后一批受益村,近日来对村内总长近2.1公里的2条主要街道和 3 条环村生产路进行了拓宽、硬化,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路基修整和道路清障工作。

目前,我镇五化达标的村居有10个,占全部村居总数的33%,其中完成村内道路硬化的村居28个,占全部村居总数的93%。

二、小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宣传办、公路站、土管所、财政所、执法中队等部门和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组织、协调、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阶段、分步骤调度工作落实情况,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镇创新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方式,营造“常路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印发宣传单,逐家逐户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小河镇是临沂市的西大门,环境整治事关全镇、全县乃至全市形象,要求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积极配合开展好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整治任务,提高城镇面貌。同时及时完善宣传整治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对问题严重的村队和单位予以公开曝光,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三)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到位制度。我镇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镇年终综合考核中,作为各单位和个人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根据整治任务,依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任务细化明确到所在村、单位,并明确完成时限。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到位,成效显著的村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做到了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进一步提高了各村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四)积极开展“乡村环境突击整治活动”,进一步明确各村、各镇直部门的环境整治责任,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彻底清除河边、路边、村内的卫生死角。与经营户签订“门前承包”责任书,着力净化市场经营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环境卫生档次,推动全镇又好又快地实现大跨越。同时充实保洁队伍、督查队伍建设,保证每天巡查一次,记录一次,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五)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标准要求。

1、村内不留一处私搭乱建的小屋,不留一处店外经营的户。村内道路有条件的要硬化,无条件的要整平,挖出排水沟及路肩。

2、绿化要全覆盖。村内及村外空闲地要全面绿化。

3、每个村要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或小游园。

4、净化要彻底,不留一处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粪堆。沙堆、石堆要统一存放,土堆、粪堆要运入田间地头,每个村要规划柴草园,统一堆放柴草。

5、村内主要街道、出入口要粉刷墙壁,不留一处不规范的广告牌,有条件的要安装路灯。

6、各村要成立保洁队伍,建设垃圾收集点及填埋场。

(六)积极落实农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建立一整套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在每个村实施“成立一支管理服务组织,建立一支卫生保洁队伍,打造一条精品样板街”三个一乡村卫生保洁措施。逐步实现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七)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发展现代环保农业。实行农田废弃物集中回收清运,逐步减少农村“三堆”。同时,我镇大力实施“一池四改”工程,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改厕、改灶、改圈、改水结合起来。目前,全镇户用沼气已经发展到500多户,沼气专业村发展到4个,从根上引导农民向现代生活迈进,以此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的顺利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多元化投入奠定坚实基础。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化环境治理投入格局,积极引导各企业、商户捐资修路、建设绿化带和休闲广场,使每个村至少有2-3条硬化街道,主要道路要安装一定数量的路灯。条件允许的村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有一处公共休闲场所。真正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每一个人心中,努力打造环境综合整治精品示范村。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部门、村居负责人对综合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安排不扎实,口头上强调的多,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少,造成整治工作力度不大,推进缓慢,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具体措施未完全到位。绿化工作进展缓慢,未达到大覆盖,上档次,不留空白区域的要求。各村广告牌(箱)和店牌门匾等未完全实现统一悬挂。

三是从我镇客观方面来看,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卫生习惯和意识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不相适应,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在小部分村存在。

四是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各村垃圾填埋场未建立,环境整治设备落后,垃圾清运车等无法配臵,保洁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完成质量无法保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提高反面典型曝光率,充分调动全镇群众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针对整治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对 “牛皮癣”、“白色污染”、和建筑生活垃圾严格整治,坚决防止反弹。严查车辆乱停乱靠乱放行为,对非法占道经营、场外经营、店外经营等现象,坚决取缔。对影响镇容、有碍观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依法强制拆除。

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 二是健全保洁人员管理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明确、资金落实、奖惩到位,探索管理新方法、创新管理新手段,逐步将集中整治转向长效管理。

三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村民自治章程,通过村规进行明确,逐步实现长效管理,达到集中整治有新变化,长效管理有新实效。

四是积极探索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我镇的环境面貌。真正做到美化、亮化、净化、绿化。

4、采取“先整后管、边整边管”的方法,加强对河道、公路、村庄的管理。全面清除河道两旁违章搭建、杂草、杂物、种植等。彻底整治道路两旁 “三堆”(土堆、草堆、垃圾堆)等。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四清五化”:一是清理农村垃圾。全面建立日常的清扫、保洁、清运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二是清理卫生死角。彻底整治乱扔、乱倒、乱摆、乱放等突出问题。三是清理农户“五乱”现象。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柴草乱放、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问题。四是清理违章搭建,严格村庄布局规划。逐步建立“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将河道管护、道路管护、绿化维护、村庄保洁、治安联防等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长效的综合管护机制。同时落实“六定”制度。即:定区域、定人员、定标准、定任务、定报酬、定奖惩。

6、加大经费投入:采取镇上奖补一点、村(居)拿一点、受益企业捐助一点。镇政府对各村(居)实行以奖代补。凡通过镇及上级各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长效管理到位的,镇财政视村(居)大小、人口多少、工作量等情况,分别给予1—2万元的奖补。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考核,长效管理工作显著的再给予20%的奖励。同时号召各村(居)探索正常的环卫管理资金渠道,以满足日常的实际管理需要。

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各级的指导下,经过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深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方面众多,需要大量的投入、有效的机制、足够的人员,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今后,我们将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促进农村居民素质提高的一个实践性载体,作为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大途径来抓,整体推进,细化管理,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向深入。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二

一、xx信用社支农基本情况最近,我对贤庠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选择了农户、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共102户,其中纯农户50户,占55.9%;种养大户11户,占10.8%;农村个体工商户25户,占24.5%;农村经济组织9户,占8.8%。调查显示,农村信用社围绕农民增产增收这个中心,立足服务“三农”,切实加强管理,增加信贷投入,在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1.增加信贷投入,成为“三农”资金供应主渠道。据对102户调查显示,有78户表示向信用社借款是其解决生产、生活资金的最主要渠道,占被调查户的76.5%;有99户在农村作用社借过款,占被调查户的97.1%。

2.不断简化贷款手续,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近几年来,信用社在切实转变观念、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深入农户,及时了解农民的心志,努力简化贷款手续,切实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肯定。例如:在黄避岙乡塔头旺村实行送贷上门、农户联保的模式;在辖区范围内评定“信用户”、“信用村”,实现农户随到随贷的方式。

3.切实加强支农宣传,助推服务功能增强。为使群众真正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服务宗旨,真正发挥民主办社、群众监督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贤庠信用社通过临柜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逐步得到了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户中的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据调查显示,102户调查户中有98户表示有钱愿意存入农村信用社,愿意向农村信用社借款,分别占被调查户的99%。对贷款种类,有70户占68.6%的调查户表示清楚,只有3户2.9%的调查户表示不清楚。因此,近几年贤庠信用社存、贷款业务发展较快,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4.切实加强信贷管理,力促农民信用观念转变。农民信用观念比较差一直是影响贤庠信用社及其他信用社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此,在县职社动员下,信用社把培养农民的信用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广大农户还贷意识增强。据调查显示,102户调查户中有94户表示能按期归还农村信用社借款,占92.2%,只有8户7.8%的调查户表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对象不广。据调查看,仍有众多的农户、个体工商户,没有把农村信用社作为贷款的首选机构,从存款看,本地同有一家农行的储机构,其存款效益与贤庠信用社不相上下,说明许多农户事实上没有把农村信用社作为存款的首选机构。102户调查户中只有51户表示在农村信用社有存款,占50%,另有50%的农户在农村信用社根本没有存款。

2.服务层次不深。受信贷管理制度、经营目标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贤庠社在信贷投入上存在重传统业务轻新业务、重生产轻消费、重农户轻其他的问题,贷款用于生产(含基本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87户占76.5%,贷款用于生活消费的15户占23%,其中上学为5户,建房为7户,其他2户。

3.服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此次102户调查户中,分别有24户占23.5%和27户占26.5%的调查户表示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偏难和办理借款手续不够方便。

以上关于信用社调研报告范文的文章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继续关注。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三

工作情况的视察调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调查组

(2011年9月)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和市人大常委会要求,9月30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德平带领区人大城环委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听取了有关镇街、部门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镇、街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就如何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座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精神,以加快农村环卫体系和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着力点,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建了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纪委、组织部、综合执法、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印发了《济宁市市中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将任务目标细化量化,责任到人。重点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以及粪堆、垃圾堆、柴草堆“三大堆”等镇街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彻底消除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无机构、无人员、无设施”的三无状态,打造清洁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区政府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方案》,开辟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题专栏,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济宁市十大不文明行为等宣传内容。在《运河之都.济宁中区》、《运河传媒网》开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集中报道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曝光不良现象。印制了20000份《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宣传材料,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张贴、发放。各镇街和村居、社区制作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准》,研究确定了6个区级、6个镇街级环境卫生示范村,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制度,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健全完善环卫保洁制度,加强文明卫生宣传阵地建设,树立起“村美街净人文明”的示范村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多数镇街、村居财力有限、环卫基础设施欠账多;二是部分村居群众卫生意识较为淡薄;三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良好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规范村(居)民的行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专栏、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树立起清洁乡村意识,着力转变农民生活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为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取得成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区财力的增长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及管理手段更新适度增长。加强对上级有关农村环境整治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扶持。制定相应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乡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三)健全长效机制,改善环境面貌。健全完善“精细化、网格化、市场化”的环卫保洁新机制,高质量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探索推行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完善农村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一日两普扫、坚持巡回保洁、垃圾随产随清”和“六净八无”的道路保洁标准。建立农户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鼓励专业保洁公司、物业公司通过竞标参与村庄保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原则,突出镇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配强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满足区划调整后管辖范围大幅度扩增的现实需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业务指导及监督协调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执法水平。

(五)加大创建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对环境卫生示范村创建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和效率。按照“精品化示范、专业化改造、综合化利用、物业化服务”的要求,对示范村改造建设实行整体规划设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两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及时总结研究示范村建设成功经验,并及时推广铺开。

(六)严格考核奖惩,推进任务落实。对环卫保洁机构建立考核和评议问责制度,强化正负激励,形成严查严管、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采取明察暗访和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评议等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考核。对整治活动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惩戒,确保各项整治任务的圆满完成。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四

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村容村貌整洁,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及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摆在了突出位臵,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仍有部分村庄脏、乱、差现象突出,全县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依然艰巨。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村环境现状

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但是旧的陈规陋习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生活污水和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随意倾倒,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长期受到太阳曝晒、雨水冲刷,恶臭难闻、污水横流,甚至有些村的生活垃圾被直接倾倒到河流中,对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我县不少农村的真实写照。另外农村传统的圈厕、畜禽放养、‚三大堆‛等,对群众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也造成直接的影响。三是工业污染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由于城镇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有些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这导致了很多村庄周围小工厂、小作坊林立,并且这些土小企业大多生产方式粗放,经营手续不全,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导致农村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村民健康。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实力和重视程度有差异,各镇(街道)、村之间环境卫生状况有较大差距。从总体上来讲,我县南部农村环境要好于北部村庄,靠近国省道的村庄环境要好于远离重要干线的村庄,有帮扶单位的村庄环境要好于没有帮扶单位的村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成效后,总有部分村民仍沿用不良的生活习惯,破坏整治成果,对于公共设施不予爱护,对于栽植的树木随手破坏,垃圾依旧按习惯扔在老地方。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部分镇、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增收渠道不多,镇、村财力薄弱,环境整治所需资金缺口大;个别镇(街道)和帮扶部门只做‚表面文章‛,有想法无行动,有形式无内容,有动作无效果,主观上看还是存在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大局意识、执行能力薄弱等问题;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有的镇办过分或单纯依赖上级投入和支持,在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缺思路、少办法,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好。

三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臵不均、经济性差,各镇(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建设尚未到位,缺少大型的垃圾清运车辆,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各镇(街道)虽然设立了垃圾暂存点,有的村庄也配臵了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但是缺少保洁员,且运转和维护不到位,导致垃圾清运不及时,离‚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网络相距甚远。

四是执法巡查力度不足。近年来,各镇(街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发展了一大批企业。虽然大部分企业能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但仍有个别企业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五是长效机制不健全。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大部分镇、村重视集中整治,却轻视长效机制的建立,往往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反弹严重。再就是个别镇、村整治力度不大,流于做表面文章,对乱搭乱建、店外经营、广告牌匾不统一和广告牌匾破旧等问题整治不到位,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国省道两侧拆迁力度不大,甚至有的镇存在边拆旧边建新现象,且绿化带内积存垃圾杂物,虽然各镇、村成立了专业巡查队伍和巾帼环卫队、保洁队,但是没能做到定期巡查和清扫,导致整治好的环境无法得以保持。

三、我县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成立领导机构、召开动员会议、现场观摩督导、年终考核评比等多种措施,扎实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农村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一是整合资源,积极做好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自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按照‚突出‘四动’,围绕‘十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抓好12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并实现了全面达标,涌现出寨郝、耿郭、阎陈、伏田、安家、东河东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

化、硬化‚五大工程‛为载体,广泛发动沿路村庄群众加大村庄绿化力度,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力争做到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积极创建‚绿化文明示范村‛,村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三是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自2011年起,我县以国省道、铁路等主干道两侧500米范围内的村庄,镇(街道)驻地,旅游景区周边村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的中心社区为重点区域,并辐射延伸全县范围内的所有村庄,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2011年共完成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14个、县级生态文明村125个,2012年计划拟创建市级村45个,已完成总任务的91%;拟创建县级村160个,已完成总任务的81%,村村制定了‚五化‛创建方案,组建了保洁队伍。

四是突出重点,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2011年8月份,我县以建设‚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生态优美、文明和谐新博兴‛为目标定位,在全县集中开展了以生态文明村创建、旧城改造合村并居、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突破乔庄吕艺村庄道路硬化、城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环保整治及违法占地清理等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境综合整治力度,并结合各自实际开始配备保洁人员及其辅助工具、垃圾收集设施及清运车辆,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卫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经过全县群众干部的努力,‚环境卫生突击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搞好农村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事关城乡统筹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不管村民的收入多高、生活多富裕,只要农村环境面貌得不到根本改变,就不能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各镇(街道)是农村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部署、亲自指导、亲自参战;分管领导要靠上抓部署、抓指导、抓检查、抓落实。县直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力做好环境整治服务工作。县直帮扶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履行职责,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完成帮扶任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负责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督导检查、业务考核等。针对整治工作的推进和开展,要由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由主管业务部门牵头、会同其他相关责任部门合力抓,切实加快工作推进。

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推广新型喷药器械,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作物秸杆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普及测土配方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使用专用肥、复合肥、生物肥、沼气肥等新型肥料;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生产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效益;从源头上规范养殖业的发展,凡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牧养殖场,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合理规划布局,尽量远离水源、河流,并完善消毒、粪便管理等方面的污染治理设施,对粪便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防止任意排污现象发生。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把环境整治与提高群众素质相结合,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克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在县电视台、报社开设专栏,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编印《宣传手册》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发动广大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县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农村环境整治的进展情况和好的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使环境整治工作深入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发挥妇女的巾帼模范作用,向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妇女成立巾帼环卫服务队,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和谐家园建设。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干部群众团结一致、人人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环保厅与滨州市人民政府、博兴县人民政府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达成的有关协议,充分利用省、市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提供的支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监管措施,推动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在农村环保体制建设、政策机制创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典型示范经验。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全县每个村庄都要按照每3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每50人设臵一个垃圾桶(箱)的标准,尽快将保洁人员及其辅助工具、环卫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尽快形成完善的城乡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处理体系,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是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多元投入。坚持城乡均衡原则,加大各级财政用于农村环境建设工作的支出力度;帮扶部门要充分认识‚大投入大变化、小投入小变化、早投入早变化、无投入无变化‛的规律,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真帮、真包、真支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加强对有关农业和涉农资金的整合,将农房建设改造、农村道路、电网改造、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等项目资金,有重点、‚捆绑式‛向农村环境整治倾斜;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环境整治多渠道投资机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六是强化工业监管,严控农村污染。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惩,同时严格管控工业污染物排放,确保企业污废达标排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严把项目落户关,杜绝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投产,调整产业结构,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工业园区企业集中的现状,完善管网配套设施,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对农村环境对造成破坏的工业污染。

七是立足长效机制,强化督导考核。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治理方法和机制,确保脏、乱、差现象不反弹。各包保督导县级领导要继续做好所包镇(街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督促工作。抽调专人组成巡查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巡查方案,对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和环卫基础设施的维护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确保整治到位、保护到位、巡查到位。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对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镇(街道)、村庄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消极怠工的单位公开曝光,责令整改。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五

——关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如何实现常态化的调研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近一段时间来,在邢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还邢吴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崭新理念指引下,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了良好效果。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成为近期及以后各地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3月15日至31日,南羌市政府办公室组成调研小组,就该市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南羌市对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探索

南羌市按照邢吴市《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在“还邢吴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崭新理念引领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了整治活动。

南羌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验

结合一个季度左右的整治工作,南羌市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实施了一些好的措施,积攒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南羌市自元月1日以来,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党政联席会、全市性动员大会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该市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等党政领导干部分片包村、亲自督办、真抓实干,为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领导保障。同时,该市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宣传和信息反馈工作的紧急通知》等相关文件,有力地推进了整治活动向深化、细化、长效化纵深发展。

-3在的问题、好经验好做法等在全市通报。日常督导和突击督查,由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市委、政府“两办”督察室、电视台等部门组建三支暗访督察队伍,每日对各个乡镇进行督查,对存在的死角死面现场录像,在电视台一天一曝光;同时,由市纪委组织纪检精干队伍每日对乡村进行暗访,对宣传发动不充分、工作被动应付、脏乱差严重的村进行直查直处,先后对2个村的村主要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

2、3点;省、邢吴市下基层工作队和该市下基层工作队1300余人不仅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纷纷出智、出资、出物进行帮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七是建设示范村。在整治初期,南羌市就打造了房家庄村和陈王寨两个试点。2月4日该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各乡镇办党委书记、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两个样板村进行实地观摩,并召开综合整治调度会,使各个乡镇办在典型面前找到了不足,也激发了整改的信心,加快了赶超步伐。

-5垃圾清运员成了清运垃圾的主要力量,而如何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工作报酬,成了困扰各村的一大难题。因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筹集资金的途径较窄、向村民收取卫生保洁费依据不足,使得不少村的保洁费用只得由本村“双委”班子成员垫付;另外,把柴草集中在村外,虽然美化了环境,大大降低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但由于农村烧灶火省时、省钱,加之习惯问题,一时难以适应。在“被迫”烧煤或天然气后,部分群众对整治会产生怨言,为“反弹”埋下了隐患。基于以上原因,建议邢吴市和各县市区再增加些资金投入,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一是用于解决垃圾清运员的工资问题,二是用于建设农村燃气管网,或者建设沼气进户工程,解决村民用气问题,改善农民生活习惯,利于环境的长期保持。

二是“灵活”执行考评。考核标准的制定,为乡村环境整治提供了约束机制,但有时也需要灵活执行。比如,该市要求各村每隔70米设臵一个垃圾收集池,但有的街道人口密集、产生的垃圾多,需要增设,有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甚至无人居住,可少设或不用设臵;该市要求各村在村外300米、下风口处建立一座垃圾填埋场,但有的村外300米是邻村的地,有的村没有挖掘资金,而且大部分村都有自然坑,根本不需要再挖掘;该市要求各村迎宾墙、主街道刷涂料,但近期涂料价格和工费大增,并且有些土墙难以上色,加之涂料不防水,雨水冲刷后更加难看。这些问题都是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弊病,需要考核部门灵活处理,避免出现“劳民伤财”现象,否则整治工作非但得不到支持,还会激起民怨。

-7标语、横幅、黑板报等形式,让村民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产生改变;比如通过学校引导教育,让孩子成为监督家长的有效“武器”,让村民产生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辱观;比如开展评选“星级文明卫生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比如完善修订村规民约,规范约束个人家庭卫生、居住小区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行为,对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公开曝光,促使群众规范个人卫生行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