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百年孤独的读后感(热门16篇)

时间:2024-04-11 22:59:02 作者:雨中梧

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书中触动心灵的部分感悟。在下面这些读后感中,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共鸣。

百年孤独读后感

我想当家族里的其他人看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孤独的站在那颗栗树之下,不由得悲从中来之时,他们也会这样安慰自己。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身陷悲剧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祖先,更是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

我试图去看透那个似乎与这个世界重叠的结界,和那群似乎与世人重叠的孤独患者。女人们大多无法敌过自己的感情而沦陷于无尽的孤独漩涡,男人们为女人和事业角逐终身,最终沉寂于落寞。百年的人与故事都似轮回般重复,却又个个精彩,篇篇动心。在那里:

吉普赛人带着飞毯和水晶球给马孔多带来混乱与惊喜。

梅尔基亚德斯如幽灵一般捣鼓着他的炼金术,脸上闪着向往的光芒。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站在那颗栗树下,仰望天空,喃喃着无人能懂的语言。

乌尔苏拉以她那比男人更宽阔的臂膀为子孙们提供庇护,终了此生。

庇拉尔特尔内拉坐在那张吊床上,双眼无神,感知着扑克牌带给她先知的预言。

在那个故事里,世界紧簇在马孔多周围,而马孔多因这个家族而诞生而辉煌而没落而消亡。

看书时,我就像一个纵眼旁观一切的老妇人,穿梭在马孔多的大街小巷,打探着有关这个家族的传说,每晚在心细数一遍这些年来我所见所闻的故事。我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崛起,也看清了它结实的身躯内部那颗支离破碎的心;我看着那些孩子们长大,也看清了他们在沉重希冀下的不愿再向外窥探的心灵;我了然牛皮纸上记载的家族史,也看清了纸上不能言说的满是荒唐的眼泪。

《百年孤独》读后感

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内容似真似假,让人难以琢磨,这种类型作品给你一种忽远忽近的感觉,但是其主题——“拉丁美洲百年变迁的缩影”贯穿始终,意义深刻。马孔多这个地区从兴盛到败落同样映衬着拉丁美洲的百年变迁。最终布恩迪亚家族走向灭亡,合情合理,正如小说在最后说到——“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暗含了马尔克斯的美好愿景,作者认为马孔多不会再有,或许也是在宣告拉丁美洲被殖民地日子也不会再出现。

小说整体情节不算跌宕起伏,它更像一个经历百年孤独的老人把他的故事对你娓娓道来,你可以在他的故事中体会到一个时代的悲哀。

小说人物各有特色,这个家族的人纵使性格迥异,但感觉都有一种孤独的特质。但他们孤独的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家族每个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这种特质,最为典型的便是奥雷里亚诺第二通过大摆宴席来摆脱孤独的困扰,但随着马孔多的动乱,灾害的侵蚀,家族的没落,他的抗争也宣告了失败。这部小说中并没有一个特别吸引我的人物,即使是拥有传奇一生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在这个家族中也显得那么普通,与其谈论说我喜欢哪个人物,倒不如说我更着迷于这个家族。

小说通过对马孔多百年变迁的描述暗含了拉丁美洲百年人民生活的繁华与苦难。但时间在拉丁美洲却像是“停滞”的,像是在一个封闭的时间圈里循环的。作品中相似的活动、相似的命运,都诉说着时间的封闭性和停滞性。这正是拉丁美洲百年孤独、停滞的社会历史的艺术反映。同时,孤僻、封闭、好奇、贫穷与抗争显然也是小说一直围绕的点,也是拉丁美洲那个时代人们的特点。一群封闭的土著人被迫打开大门,接受新的事物,原有生活与外来文化形成反差,使得当地人变得迷茫,固有文化的缺失使得这些人变得不知所措,同时殖民者的掠夺和破坏也强行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这些使得拉丁美洲民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小说的最后一句我觉得是作者的心愿,作者认为马孔多不会再有,或许也是在宣告拉丁美洲被殖民地日子也不会再出现。

百年孤独承载的不是一个有着与生俱来孤独特质的家族的兴衰,而是这个家族经过了各种努力却依然败倒的无奈与彷徨带来的孤独与无助。

百年孤独读后感

用十二天看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是一部初中就有所耳闻的小说,只是那个时候完全看不懂,不知道孤独为何物,更不知道为什么是百年的孤独,直到2022年的春天,当我放下这本书让各种思绪在脑海中发酵、游荡和碰撞,好像忽然就明白了。

在讲述什么是孤独之前,有必要对本书做基本的了解,这是一个关于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第一代人在荒芜中建立起一个叫马孔多的镇子,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欣欣向荣,吉普赛人经常带来外部世界的新鲜事物,如冰块、放大镜、炼金术、磁铁……这样的开端让人对镇子的未来充满希望,加上布恩迪亚家族勇敢的开拓精神,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家族创业的令人振奋的故事,然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家族百年来与孤独斗争的历程。

很多人看不进去这本书,原因之一是人物的名字很相似,七代人的名字基本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排列组合(如图),让中国人读起来很迷糊。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起名呢?当我们看到这些相似的名字时,也许会在头脑中跳出一个词:重复。

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你在一条未知的路上行走,刚开始充满好奇,开拓进取,不停的往前走,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于是你一直走一直走,忽然你回到了原点……你以为自己走错了路,于是重新出发,依然满怀期待,一直走一直走,谁知又回到了原点……你不放弃,要再走一次,还是回到了原点……就这样走了很多次,最后都回到了原点,你会是什么感觉?会是一种愤怒和无力吧。

这种重复带来的无力感好比一个人被囚禁在牢里,他哪儿也去不了,最后诞生出另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孤独。当你发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改变,你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情,但结局都是相似的,你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事实,就像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第一代人阿尔卡蒂奥看到了人生的重复,就像书中所说:他花了六个小时观察各种事物,试图找出一分一毫与前一天的不同之处,期待发现某种变化能证明时间的流逝。星期五,他在谁都还没有起床时又去观察外界的状况,最后彻底确认了仍是星期一。

第二代人布恩迪亚上校参与革命32次,全部失败,他发现世界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后对革命感到了厌倦,于是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雕刻小金鱼,直到生命的结束。小女儿阿玛兰妲年轻时对爱情充满渴望,嫉妒、放纵、克制、懊悔,年老时则独自织衣服,似乎永远也织不完。养女丽贝卡的老年生活更让人震撼,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破败荒芜的屋子里,就像是一个活人的坟墓。

第三代人没多少故事,似乎只是家族生命的繁衍。

第四代人显现出与第二代人相似的生活。

第五代人显现出与第一代人相似的生活。

第六代人显现出与第一代人之前相似的生活。

到了第七代,生出了长着猪尾巴的孩子,一起又回到原点。

百年孤独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面对重复的无力感,第一代人为此而崩溃,最后在树下死去。第二代人用重复对抗重复,就像上校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停的刻小金鱼。第六代人想打破家族的重复,破译了羊皮卷上的神秘预言,谁知家族的一切都是注定的。

持续百年的孤独直到整个家族的生命终止才暂停了下来,小说的结尾说:这座镜子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作者马尔克斯为何会说这样的家族不会第二次出现?我不清楚作家的答案,在我看来是因为任何家族只要活着就会孤独,然后在重复中消亡,最后从世人记忆中抹去。这样的话,即使有n个家族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但只在人的记忆中出现一次,没有第二次。

也许,孤独是无止境的,人应该学会健忘。

百年孤独读后感

我始终都记得这样一段短小却深刻的句子,在小说的开篇带着我们走入一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未来、过去和此刻的三个时间层面,庞杂纷扰,眼花缭乱。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立了一个自我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这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给《百年孤独》的颁奖词。《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经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里亚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述了整个家族百年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当第七代继承人被蚂蚁吃掉时,他的父亲最终破译出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词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终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在他译完最终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

像七代人循环往复使用同一个名字一样,循环出现的情节与叙述,整个马孔多被严密的包裹成一个环形废墟。然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孤独的,没有一刻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这个家族实际上是分散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每个人都在用自我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参加革命,反复做手工活,沉迷情欲,读书翻译……却始终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齐来,逃可是家庭分崩离析的命运。这个家只是一个家,一个房子,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给人以心灵安慰和温暖的港湾。除了贯穿全文的灵魂人物乌尔苏拉,所有的人都不懂得爱与被爱,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填满自我的空虚和私欲,以致终身活在执拗与孤独中。

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就是一部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那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这之中始终浸淫着的孤独感,是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礼貌世界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又是拉美大陆独特的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的认知和渴望走出孤独的倔强。这不仅仅是叙述一个家族,更是对一个民族的自我反省。

作家是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如同我们此刻,在高楼林立,速度多元的时代,我们失去了方向,陷入了百年孤独。越发感觉到一种冷漠在蔓延,侵蚀着我们脆弱而敏感的心,爱与完美,成了奢侈的字眼。

然而真正的孤独,不是寂寞、无助等浅显的意义,是停留在人内心的冷淡。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终的最终,犹如影子一样存在,时不时地出来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孤独的存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督促我们体验人生,让我们在成功的时候能够清醒,在失败的时候淡然一笑。

抬头仰望星空吧,去审视自我,去认知社会,去拥抱他人,向阳而生吧!

百年孤独读后感

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抽出时间来沉下心思读完了号称“最难读完的世界名著”之一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阅罢全篇,我合上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胸中一时间涌起一鼓浓浓的哀怨,心突然被一种无以名状的的失落与孤独塞得满满的。读完整部长篇浩笔的《百年孤独》之后,我仿佛亲自走进了马贡多小镇跟随着布恩地亚家族一起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陈世变迁。透过书页一步步目睹了整个马贡多小镇从荒蛮未开至逐渐发展,最终又归于毁灭的辛衰变迁,亲历了庞大的布恩地亚家族一代又一代人复杂纠缠又重复且悲剧的一百多年的变幻历程,掩卷深思,我内心最深的感受是:其实人生来都注定是孤独的,谁也无法摆脱。因为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藏在灵魂之中的孤独,是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内心的孤弱感,这种孤弱也正是布恩地亚家族所有成员悲剧命运的源头。

面对百年孤独,面对布恩迪亚上校及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一开始和许多人一样也有点迷失,但是当我不去纠结那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再去刻意读通那段我毫不熟悉的美洲历史时。我似乎又有点明白了,在年轻的季节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孤独,我们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社会中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现在勤于学习与钻研,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乐于在自身及周围世界寻求突破。

那么,当我读了《百年孤独》之后呢?一个家族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了。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地亚这个家族呢?漫长的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知识广博的、有天生聪慧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他们有天才的头脑、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性格,无论是旅途劳顿的南征北战、还是通宵达旦的欢娱。他们都可以用他们特有的魅力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异性。人们似乎无法看出这个家族有什么弱点,但他们最终也不过才存在了短短百余年,然后飓风袭来,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痕迹和关于他们的记忆,很快就那么无影无踪。但却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惋惜后悔的地方。

在这本书上,我似乎理解了陶潜的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不需要刻意钻研,只需要观其大略就能领会作者的意思,他所传达的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用他妙笔生花的文字,再经过范晔先生的翻译,如同流水缓缓趟过,读者一触摸,就能感到一种穿透人心的冰凉。这种冰凉是中性的,冰凉之下,一种不同寻常的孤独感萦绕人心,不是普通的孤独,更恰当一点说是透彻、是顿悟。但其中的故事又很强烈,我们可以通过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悲壮一生、通过美人儿雷梅黛丝的嫣然一笑、通过能预见一切的羊皮卷,通过阿玛兰妲长久无人居住的房子的秋海棠蒙落灰尘、通过家族里每一个人所迸发出的原始欲望……一一窥探,不需理解,只需感受。感受其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这是一种极致的浪漫,没有爱情,没有旅行,是关乎生命、时间的浪漫。感谢马尔克斯,奉献了如此伟大的作品,让我接受了孤独,让我一个人能静静思考,自己是谁。

百年孤独读后感

这是第一本让我读完后依依不舍的书。

当年,有人评价它为“睡前读物、拿过来看一会儿就能睡着”。于是我先入为主地认为它没意思。

再加上网友们说人物关系复杂,我更是怀着畏惧心理打开了这本书并一直画人物关系图。

《百年孤独》本应是我2020读完的第一本书,但是因为疫情缘故,它成了第三本。

刚开始读时,对书中的细节我不断较真:老何在栗子树下绑着,子孙也不管?家里的东西像被精灵乱动一样消失一会又在别处出现?暴雨一下就是几年?如此种种。不禁感叹魔幻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很高。

直到读完全本,仿佛从一场荒诞的梦中醒来,心里也不知从何时起竟然与书中家族产生联系,一阵不舍涌出。

书里的“发展”线与当今主旋律的“发展”二字背道而驰——往昔逐渐衰败、趋近灭亡而不会灭亡。

人类当真是不会反思、不吸取教训的物种,和动物一无二致。重复前人的错误而不自知,不论世界如何变迁,错误只是换了头面找上门来,人就照单全收。

是啊,不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经历情爱总都是第一遭。也无外乎相同的爱恨戏码在书里书外重现。

百年孤独读后感

马尔克斯因这本书获得“二十世纪文学标杆”,是名副其实的。通过叙述布恩迪亚家族从发迹、兴盛到衰亡的演变过程,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七代家族成员的生活和感情历程,同时也影射着19世纪殖民扩张中南美洲的历史进程。绝妙的是,这本小说的命名——百年孤独,不知多少人仅凭这四个字便拿起了这本书,因为这四个字直接戳中了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感觉——孤独,这是人性的底色,非褒义也非贬义,就是一种无法逃避、抑或是不自觉的依赖。

读完一遍,感觉这本书和《红楼梦》有点相似,更让人觉得马尔克斯的伟大。都有一个推进家族发展但终究徒劳一场的女性:乌尔苏拉vs.贾母;都有男性角色对左右家族命运一筹莫展后的无奈和遁隐:奥雷里亚诺做小金鱼vs.贾敬修道;都有着情欲纠缠交错的畸形恋情。历史的洪流当初怎么将好运投递给一个新兴家族,将其推向光辉灿烂的顶峰,也会以种种方式将一个家族推向覆灭。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以这条客观规律为主线,这本书中一代代的人物性格,可以理解为对第一代家族创始人性格的衍生和放大,在生活、生意、战争、爱情、欲望、求知等几条线索上演绎着家族性格中内敛和奔放的对抗,对抗中的无奈,无奈之下的孤独。

领跑者的孤独。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马孔多之王”,他带领20多户人家从无到有缔造了马孔多。从他对科学疯狂的好奇和实验,就能看出身体里流淌着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的血液,对财富的欲望驱使他钻研炼金术,在吉普赛人将外界新鲜玩意儿带到马孔多时,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为自己的好奇心买单,但乐观进取的开拓精神丝毫不减。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贤内助乌尔苏拉对她的提醒,在他带领村民尝试走出马孔多失败后,乌尔苏拉以死反对他的“不务正业”时,“他一直凝视着孩子们,直到双眼湿润。他用手背擦干眼睛,深深地叹息一声,接受了现实。”探索科学、财富、新世界的领跑者,就这样被某种神秘而明晰的力量拉扯到日常生活中,在实验室里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和经验的间歇,他能感到心里一种按压下去的精神在马孔多的袅袅炊烟炊烟和湍湍河流里显得孑然而又乏力。这种感觉表面上是乌尔苏拉压给他,实际上来自于他意识到被科学发展抛在了时代的队尾,他的才能与时代的步伐脱节了。他能从一个简单的罗盘和观星记录就推断出地球是圆的,足以证明他的聪明,然而他接触到这些的时机太晚了,滞后于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两三百年,这加剧了他的无奈和失落。这份孤独,与林则徐号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时的感觉,或能找到共鸣。

建立城镇后,外来势力逐次登场,里正、教会、内战军队,让老何塞倾注心血的马孔多渐渐失控、旁落、糟践,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改变马孔多的厄运,只是比别人提前感受到了绝望。因此他比马孔多其他任何人更早、更多地承担着忧虑和歇斯底里,直到从众人的“正常”中脱颖而出——“他疯了”。一个历史进程对一个小城镇所有的摧残,都被他一眼望穿,跳过了殖民者处心积虑、潜移默化式的演变,一下子让他怎么能承受得住,不疯才是不正常的。

2.信仰加持的孤独。

乌尔苏拉,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创始人老何塞的妻子,她总是在家族命运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发光发热,即便是迟暮之年也是孜孜不怠。她前半生仿佛没有孤独,因为她没时间感受这些,从创建马孔多的那天起,要承担老何塞丢给她一人的家务劳作,后来的小动物糖果生意她也是尽心尽力,在晚上睡觉前还不忘检查是否有小动物没有用蓖麻油点上的眼珠。她身上有一股劲,如同家族的引擎,有她在家族就有向前推进的动力,就有收入的来源、就会有人打扫院落、收拾虫子不受侵扰,有她在家族子嗣们就不能胡作非为、不能在马孔多制造独裁恐怖。然而,上帝给她的这股劲终究要收回去的,当她逐渐向衰老低头时,一辈子该感觉到的孤独才像雪崩一样扑面而来,在弥留之际她重新认识着家族的每一个面孔,宽恕着每一个灵魂,但还是保留着一份对生命不公的愤怒。

“乌尔苏拉又不禁自问是否应当索性躺进坟墓让人埋土,并毫无顾忌地质询上帝是否真的认为人心如铁足以经受这许多痛苦的折磨。她问了又问,愈加惶惑,并感到无可抑制的强烈欲望涌上心头,想要像外乡人一样破口大骂,想要让自己最终能放任片刻,那是她渴求已久却又反复拖延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她不再逆来顺受,而要痛骂一场,把整整一个世纪忍气吞声压在心底的无数污言秽语一吐为快。”

她付出的一切,最终也没有换来晚辈们对她晚年该有的照顾,甚至当作孩子们的玩具。如果说老何塞的孤独是源自内心的失落,乌尔苏拉晚年的孤独则是对终身信念的疑惑,她迷失在自己一生奉行的信仰和现实生活的反差中,彷徨不堪。一方面来自她对家族的热爱和晚年被冷落的反差,另一方面来自她对上帝的忠贞和家族承受苦难的不公,一刻得不到答案,她便多承受一刻的孤独。

3.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孤独与生俱来并且超凡。

奥雷里亚诺上校,二代轴心人物,在母亲腹中便会哭泣,乌尔苏拉觉得这个孩子以后注定是不懂得爱与被爱的。与生俱来的内向、孤僻,继承了老何塞的远见卓识,对自己的追求多了几分沉稳冷静。从马孔多为正义带领村民起义开始,戎马半生,16次战争均以失利告终。当他感觉到被人利用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翻滚,便失去了继续作战的意志,战争的血腥已经让他对生死麻木。当他准备以自决了结一切时,却被医生设计的小诡计拣了一条命回来,最终将自己沉浸在做小金鱼的工艺中回避现实和回忆。

如果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是可以继承的,那么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孤独叠加着和老何塞一样的无奈感,老何塞屡次想要走出马孔多但最终放弃,奥雷里亚诺带领马孔多的人民出战,结果屡屡受挫最终被人利用还加以土匪的罪名,于是他第一个感觉到战争的虚无。战争的麻木让他可以剥离普通人的孤独感,他被拥戴过、被批判过,没有什么失落和疑惑是能让他感到孤独的。反过来,孤独是他内心唯一的避难所,他专注于周而复始的小金鱼制作和消融,那是一份连自己都忘掉的专注,直到临死的一天。

“从年轻时代起,他第一次让自己有意落入怀旧的陷阱,仿佛回到了吉普赛人到来时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神奇下午。”

4.美人儿蕾梅黛丝不孤独。

美人儿蕾梅黛丝是第四代的长女,有着漂亮的容颜,和令男人无法忘却的气味。她超脱凡尘如圣女,全身不穿衣服,套着一个布袋,最后神奇地抓着一个白床单随着漫天黄花飞雨升天了。之所以说她是布恩迪亚家族唯一不孤独的人,是因为她本质上不属于这个家族,甚至不属于人类。她天真烂漫,没有一丝邪念,即便是对屋顶偷窥她洗澡的人,也善意地提醒小心掉下来,而不是考虑自己被别人偷看的窘迫。她的结局有点像庄子齐物论里的物化,化为满天飞舞的黄花瓣随风而逝。

从她身上,我猜测马尔克斯或许想表达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达到忘我的境界,就没有孤独了,因为孤独本身就是个体的感受,这可能是这本书对布恩迪亚家族式孤独的一个活口,但显得那么缥缈虚无,非现实所能接受。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马尔克斯是想用这种方式,更进一步地关闭小说人物们逃离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出口,现实世界中摆脱不开的,认了吧!

5.狂欢驱走不了寂寞,人潮退去后狼藉的街道更空荡。

奥雷里亚诺第二,第四代次子,与情人厮混,因畜养的牲畜繁殖惊人聚敛了财富,喜欢狂欢和餮食。南美洲的狂欢节是一大特色,期间人们纵情于喧闹和美酒佳肴,是一种传统。从第一代马孔多人就是,乌尔苏拉买来自动钢琴让老何塞鼓捣坏了,“然而,那二十一位当年深入山林西行寻找大海的无畏勇士的后人,执著地绕过错乱乐声的暗礁,翩翩起舞直到天明。”可见,狂欢派对玩得并不是音乐而是氛围,激情被喧闹点燃再传染开,短暂、奔赴、狂野的,这是纵情酒色的奥雷里亚诺第二喜欢的,但这些不持久的快乐如划过长夜的流星,留下的只有漫长而深邃的寂寥。

“让一让,母牛们,生命短暂啊!”

这是奥雷里亚诺第二在狂欢派对的口头禅,最终也成为他葬礼上朋友们恶搞的致辞写在了棺材盖上。随着精力的衰退,他后来逐渐对狂欢失去了激情,任何喧闹的聚会和歌舞宴饮也填满不了他内心的空虚。一场持续四个月的大雨,卷走了他所有的牲畜和财富,他和情人又回到了走街串巷推销彩票的窘境。和情人的激情消失殆尽后,彼此逐渐成为了朋友般的陪伴和依赖,他仿佛才刚开始体验人间真挚的感情,却又更觉得空虚难以填补,最终在病痛中郁郁而终。

6.排除孤独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第二代阿玛兰妲,终身未嫁,贞洁一生。曾经和丽贝卡同时喜欢上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在丽贝卡退出后,皮埃特罗因追求她被拒绝最终殉情。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直到死去也没解下。在漫长的岁月中,在寂寞的驱使下与侄儿暧昧,荒诞的经历让她警醒,最终在无法摆脱的孤寂中足不出户,开始为自己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阿玛兰妲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她在不该爱的时候爱得那么深,在该爱的时候却把自己藏起来,乌尔苏拉最后说她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女人,或许是温柔到了极点就表现出来一种让人无法接受的爱情。

畸形的开端,必然如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预言,会在畸形的结尾中收场,随着一场暴风雨将一切卷走,如同“白茫茫一片真安静”的结局。存在即合理,首先被时代选择的应该是正确的,否则在被抛弃的进程中置身其中的生命会有坠落失重的孤独和飘零感,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如果马孔多足够强大,不受外来势力的入侵和摆布,即便是孤独存在,也是一种桀骜不驯的坚持。但是,没有那份支撑孤独的强大,孤独就成了折磨人的毒气,不论是否出卖倔强,最后灵魂都会被扔到孤寂的角落,被时间耗尽。

不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纵使历史长河荡涤着多少喧嚣和寂寞,也要有一颗敢于面对孤独的心,化孤独为力量,砥砺前行。

百年孤独读后感

刚看完时觉得跟以前看过的《活着》有点相似之处,写着家族的衰落。

这本书的人名重复率很高,假如不去记下的话,可能很容易忘记往前面去翻找。在这七代人重复的名字中,都带有着相似独特的性格。所以在书中乌尔苏拉说后代都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

而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预言布恩迪亚家族最后会消失,“家族的第一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关于研究羊皮卷这一线索持续了七代人,看到最后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书中多次提到的冰块与家族第一人的梦境所联系,百年的马孔多从繁荣走向衰弱,也印证了羊皮卷的预言,马孔多是一座“镜子之城”,在世界上消失。我想了想,镜子在外人看来反射的是外面的世界,而不能看到镜子里面的世界。所以“镜子之城”永远无法被世人所知,以至于被遗忘。

书的开头写了吉卜赛人将外界的新发明带进不发达的马孔多,这更像是在反映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用新事物改变旧事物,随后导致社会的变迁。在这百年里,我们也看到战争,殖民,种植园,宗教的影子,还有布恩迪亚家族的各种奇闻异事。这些事件让人有想读下去的冲动。

另外,“孤独”在每个角色的晚年生活逐渐表现了出来,他们更多的是“自愿孤独”,让人有点想不明白。可能是旁人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

我常常自矜自我喜欢读书,爱好书籍,却又常常在读书时极为偏好,兴起试读名著,却又为那其中的晦涩难懂而撤退。事实上,于我而言,《百年孤独》正是如此。

读过一遍,心头复杂感情简直无法形容,最多的想法是:天哪,这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奥雷里亚诺,乌尔苏拉,阿尔卡蒂奥,本就对各种又长又拗口的外文名敬而远之的我,更是读起来费力的将人物与身份对上。最要命的是,父亲跟儿子常常会起同样的名字,让我毫无头绪,一遍读下来,脑子里好像有浆糊,真是一点感想也没有了。

不客气的说,我实在是想着自我还有阅读笔记,才硬着头皮读了第二遍。这一遍,我依旧不懂,却感受到了内心有了什么,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

它看起来那样荒诞,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终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读书之前教师介绍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正是由此影响。此时我也是切身的体会了。

《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礼貌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他的拉丁语,在家人心中只是疯言乱语,几十年后他才在那棵树上死去。

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

就像奥雷里亚诺,不断的战争,他甚至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目的,而是在杀戮,血腥中度过。他的结局停留在小金鱼中。

孤独是感受,孤独又无法感受。

当奥雷良诺参透了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卷的奥秘,一阵飓风将马贡多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书中如是说。

百年孤独读后感

一个人待上一百年,不叫孤独。拒绝把心敞开,哪怕一天,就是孤独。

这是一个传承着孤独血液的家族,不断的死亡和绵延的恐惧连接了整个故事:“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孤独像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佩戴着它。他们的孤独千奇百怪,作者马尔克斯曾这一切说归根到底只是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不懂爱。

孤独开始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他年轻时热爱科技、天文与地理,曾将家中最值钱的一头骡子和一群山羊换了两块儿吉卜赛人的磁铁;年老后意志模糊,被家人捆绑在栗子树上才能活着,最终老死。不被理解的孤独就像一只手,慢慢地一寸寸深入喉咙将他掐死,家人都以为他痴迷于吉卜赛人不着边际的理论和科技,以致于发了疯,从头至尾,甚至连他的妻子都不曾理解他一丁点儿。

第二代老大何塞·阿尔卡蒂奥在家中被枪杀:“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了他,血液在大地上流淌,穿过了整个马孔多,避开了所有人的眼睛,绕过容易被弄脏的地毯,一直流到正在厨房忙碌的乌尔苏拉面前”。他在书中是个冷酷、霸道、甚至有些呆滞的大块头,曾与丽贝卡有着情感纠葛,不知是他杀还是自杀,但这场死亡一定源于情感问题。

第二代老二奥雷里亚诺是一个在娘肚里就会哭,睁着眼睛出世,赋有预见事物本领的少年,他像父亲一样沉默寡言,整天埋头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做小金鱼。他一生遭遇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枪决,均幸免于难,当他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时候,便于政府签订和约,停止战争,然后开枪自杀,可他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曾与17个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个男孩。这些男孩都不约而同寻根,却被追杀,无人幸存。奥雷里亚诺年老归家后,每日炼金子做小金鱼,每天做两条,达到25条时便放到坩埚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亲一样过着与世隔绝、孤独的日子,一直到死。他的寓言能力本身就是个奇迹般的标志,好像预示了他一生历经灾难却总大难不死,被对蕾梅黛丝的爱所困直到老死。他不能放下这深沉的爱,不能就这样忘记暴毙的妻子,以致于他的爱越来越趋于畸形。

父子三人是孤独的源泉,他们的孤独感染了后代、妻室和旁系亲戚。

有无法融入布恩迪亚家族,在内心充满渴望与孤独时疯狂地吃着泥土,最后孤独终老的丽贝卡,书中说是“她深爱之人在远方脚踏土地,而她将土吃入腹中,就会获得心中的救赎”这是由多么极端的爱所导致的奇怪现象;有年老时预感自己将被死神带走,于是开始为自己织寿衣,织成后死亡的老处女阿玛兰旭第二,她一开始极度渴求被爱,嫉妒到甚至误杀蕾梅黛丝,而此后她又是多么冷漠的拒绝爱人,背负着无限愧疚直到死亡。这个家族的后代也逃不过孤独和死亡的感染病,而其中唯一一个叫人觉得温暖,像秋初的太阳一样带来了一丝丝希望的阿玛兰旭第五,一个活力十足热爱生活的较小美人,可她最终也与外甥结下不伦之情,生下带有猪尾巴的奥雷里亚诺第七后大量失血而死。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不同性格角色的人,例如一个小孩,一个垂死的老人,一个情敌,一名伤患,叛徒、胖子或哑巴,诗人,奸商,可能还有许多失业的游民。

但只要有人肯伸出双手给予一个小小的拥抱,这个孤独家族的命运也许会有那么一点不同。然而,这个家族生于孤独,死于孤独,一场飓风抹去了所有能证明他们生存过的痕迹。作者马尔克斯以夸张怪诞的人物形象,一直灰暗阴沉的情感基调来讲述了这个离奇的家族。布恩迪亚家族所拥有的孤独不是灵魂高洁所带来超常智慧和人格孤独,而是人心之间不愿拆去隔阂,是一种“不懂爱”的孤独。

“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作者马尔克斯曾说。

愿无人再经历这样冷寂的一生,愿人人团结一致,愿拉丁美洲的历史不再上演。

《百年孤独》读后感

诺贝尔文学奖给《百年孤独》的颁奖词上写道:这本书映射了一个大陆人民的贫穷与富足。不可否认,《百年孤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社会角度上来看,它的确可以称之为“拉美的圣经”,但于我而言,它只是一本“孤独”的书,仅此而已。

书中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孤独而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似乎的确如此,我们赤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精神混沌,唯一能感知的或许只有自我和孤独,等到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归于黄土,唯一能知道的未来或许只有孤独。

小说中布恩迪亚尔族的每一个奥香里亚诺和阿尔卡蒂奥的.存在好像都是为了印证这一点。他们都继承了布恩迪亚家族奇特的吸引力以及莫名的孤独,或疯狂、或执着、或暴力、或独裁。他们凭借着这股吸引力获得异性以及一切的物质和享受,仿佛这些都是武器——抵抗孤独的武器。

他们或翻越荒岭,建立新乡;或发动32场内战,屡战屡败;或欢饮达旦,暴饮暴食……但最终都失败了。他们终于深陷孤独的泥沼,一切都与梅尔加德斯的预言一般无二——“家族中的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

故事的最后,马孔多这个蜃景般的乌托邦,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而“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陆上第二次出现了”。

我想,马孔多早已被迷惘所笼罩,被欲望所吞噬,才会降下《圣经》中所提起的飓风,而这一次的根源,或许还在于“孤独”二字吧!人们寻求着各种方法企图消灭孤独,却最终在欲望之中迷失了自我,直至“长着猪尾巴的怪物”诞生,一切也都成了过眼云烟。

诚然,我在自以为最孤独的时候,读了这本“孤独的书”。正如马尔克斯所说,“很多人选择了向虚拟现实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这纵然不切实际,却更能给人安慰”,但安慰终究只是安慰,孤独仍需面对,而我们能做的,不是因为它斗争,而是学会与它相处。曾听过一句话:“人生总有些黑夜只能独自通过,如果实在没有热闹,不必悲伤,无须盲目,一个人也要灿烂地穿行。”

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唯一的出口。

百年孤独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时不挑外国作家,主要是本身外语也没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翻译者没有仔细调查过,一些书勉强啃下也是浪费时间。但是,学生时代无意瞥见的一句话一直在脑海中徘徊“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于是,在去完超市的夜晚,我拆了塑封,开始了第一句——“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很久之前,就有人告诉我,写文章要描述细致,比如一杯马提尼你就要写一杯蓝色的马提尼,任何文字都不该干巴巴,正在这本书中,一切都被发挥到了极致——“她镇定自若地把纸牌摊开在一张旧木工桌上。”

前几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阿尔卡蒂奥的大男子主义真是太糟糕了,第一次固执地不和任何人打商量,把家里用于维持生计的牲口去换了磁铁。第二次强行地挪用妻子的钱,去和吉普赛人换了放大镜。他孩子似的好奇心是建立在家庭的痛苦之上的。

即使他没日没夜,单靠遥望星空就得出结论,地球是圆的,像个橘子一样,也无法改观我对他的看法。即使他是个天才,在小村庄里孤独地无人应和,我也不会有半分同情。要做研究,就要有觉悟啊。

二十几岁的牛顿在沉思中把姑娘娇嫩的手放入滚烫的烟斗中,他就明白,他不是会是一个好的家庭经营者。

这家人虽然不着调,也努力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这根维持他们平静的纽带,就是孩子们的母亲,乌尔苏拉,她用她的无知勤劳地操持着这个家。少女时代的她,尚能用天真烂漫来形容。为了拒绝和表哥生下猪尾巴后代,每天穿着由她的母亲精心缝制的粗大铁扣扣住的帆布衬裤睡觉,有一日,丈夫终于忍受不住流言蜚语,冲动让他杀了人,一鼓作气回到家,他把长矛深深cha入地下道:“如果你生出猪崽,咱们就养猪崽。”当她成为母亲后,无视于儿子们的成长,过分相信巫术,让吉普赛女郎占卜,竟然把孩子们心思恍惚以为是蛔虫作祟,逼迫他们喝下奇怪的药水。

魔幻现实主义,是挺魔幻的,现实主义嘛,也挺现实的,仿佛看到了很多人的缩影。

《百年孤独》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的力量是可怕的。书中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都在孤独中死去,他们的经历大致是相同的,在马孔多这一片土地上,没有进步,没有创新,每天重复上演同样的剧情,生活在那里的居民注定是不快乐的。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不断重复着的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荷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孔多的繁荣。因为马孔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一条道路,把马孔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他曾向妻子抱怨说道:“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地过日子。”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颗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荷塞死去了,连同马孔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也重复上演着同样的悲剧,导致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到最后整个马孔多就被一阵来历不明的风刮走了,从地球上消失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情是压抑的,因为整本书几乎没有向上的积极气息,有的'只是孤独和颓废。才发现自己是这么地害怕孤独,讨厌孤独。我们每天都生活再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我们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是不是节奏太快了?是不是步伐太仓促了?是不是该停下来,寻觅一份安静,让心灵歇歇脚?可是只有停下来才会发现,原来我们不停地往前赶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只有不停地创新,不断地进步,我们才会快乐。

当我读到: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看到被蚂蚁吃得只剩下一小块儿皮的儿子时,他终于破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手稿卷首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北蚂蚁吃掉。”原来,这手稿记载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马孔多从地球上刮走了,从此这个村镇就消失了。

有什么东西在我内心深处轻轻地爆炸了,一朵一朵小小的淡白色的云朵炸开了,就像花朵不得不绽放一样。我多么希望,所有人的孤独都能消失,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热闹的表象,而是一个真实的未来。

百年孤独读后感

这个城市的夏天漫长而闷热。随手翻开同学送的一本书——《心是孤独的猎手》。

无数次的打开,又无数次的放下,几乎没有办法连贯地读下去,只因为其中那些凶猛的孤独比闷热的天气更加令人无法呼吸。

这是一本像洞一样的小说,既清晰可见,又深不见底。五六个人物,若干种生活,若干个深深的隐藏着的自我,却都有着相同的孤独。同样做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想到她23岁就写出这样的小说,自己难免有些绝望,但是有些东西是文字意气以外的东西。我合上书,久久的凝视着封面上麦卡勒斯那双清洌而孤独的眼睛,一个身患残疾的又瘦又高的有着一张娃娃脸的女人,一个双性恋者,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女人,她所有的故事,描写的都是四个字:永远孤独。

谁能画出孤独的样子?这是阅读麦卡勒斯之后,久久在我心里徘徊的一个问题。孤独原来总是有着不同种的颜色:梵高的孤独是流光四溢的灿烂星空,马尔克斯的孤独担负着的是一个民族,海明威的孤独总带着硬硬的壳。而麦卡勒斯的孤独却是木质的,仿佛我心中的孤独,它早已随着我的年华老去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笔直的冲向天空,向着那虚无生长,什么也无法将它阻挡,直到有一天,我们和死亡相逢,它使你强大,但它和任何人无关。它深深的扎根在你的生命中,永远不会退场。

辛格飞快挥舞着的双手,闪闪发亮的眼睛,最终的沉默。而在他的阁楼里,醉鬼和医生却无止境的诉说着。那些话语和情绪那么的悲伤、沉重、热烈,却在说出的瞬间就完全消失,没有得到任何理解,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是的,倾诉,整本书里的人都在发疯般的渴望着倾诉。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的这样的孤独。我们的灵魂像一团火,生发出无数的想法和念头,却只能在黑暗中说给自己听,而在那种自我倾诉之后,却只有更深的孤独。从何时开始,我们变的如此的暴烈,我们的心像饥渴的猎手,四处捕猎着一双倾听的耳朵,我想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变的无比脆弱。可能只因为一点点的理解,一点点的倾听,就可以投靠一个完全不爱的人,甚至,爱上他。

辛格之所以被大家所爱着,正是由于他从来不向他们倾诉,永远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唯一不爱他的人,就是他的倾听者安东尼,这几乎是一个悲伤的讽刺。更悲伤的讽刺在于辛格是个聋哑人。据我所知,能够读唇语的聋哑人所能读懂的只限于极慢的语速和夸张的口型。因此他们那些飞快热切的倾诉,其实辛格是完全不可能听懂的。但他们却认为,他在听,并且懂了。其实他们的倾听者,从来只有他们自己。

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和喧嚣的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疏离。

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别人的痛,即使是一位很优秀的倾听者。毕竟,伤口在别人身上。所谓感同身受,我是不大相信的。只是身世相同者抱在一起互相哭泣诉说,究竟是还是只有自己在揭开自己的伤疤给自己看。

网络时代给了我们倾诉的契机,于是我们更加滔滔不绝的,翻来覆去的申明自己的主张,描述着自己的灵魂。有时,我们甚至挖空心思的去想个绝妙的标题,千回百转的用一些华丽的词句,来捕猎着读者的目光,渴望着人们的倾听。整个世界像一张喋喋不休的大嘴,无止境的倾诉着。而那些文字和话语,字里行间那些真挚的孤独和热情也许始终没有人能理解,甚至没有人愿意倾听。每个人,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孤独。

曾经读到过一个故事:一只受伤的小猴,伤心地把自己的伤疤给朋友们看,朋友们也都很关心它,关切的问它伤口是怎么来的,并告诉它怎样处理伤口,可是后来还是死掉了,死于伤口发炎感染溃烂全身。它不停地展示伤口不顾一切地诉说痛苦,赢得朋友们的关心,而不去抚平它。溃烂是迟早的,害死他的是他自己。

即使得到了别人的倾听,得到了别人的关注,那又能怎样呢?伤口终究在自己身上。怎样才能不孤独,怎样才能不受伤?或许,我们的孤独是和我们的存在一样与生俱来,这是宿命。这种感觉无论在谁身上总是能找到的。或许,我还是抱有幻想,最亲最爱的人,我们是在一起的。我们的心可以贴得很近,我们可以很快乐,可是孤独不会因为你爱或被爱,倾诉或者倾听减少,只是那些东西能让你有孤独减少的幻觉。

《百年孤独》读后感

第一,如很多人所说,文章里面的名字实在是太类似,甚至完全一样的。当然理解这是一个家族几代人,但是还是想吐槽南美人的名字真的太贫乏了。这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

第二,故事性缺乏。读了半本,几乎没有觉得有什么精彩的故事情节。也许是文化差异,总觉得故事的逻辑太简单,或者说里面人的逻辑太简单。两个人遇见对上眼,之后没有铺垫,没有逐渐的升华,两个人就至死不渝了…再比如,吉普赛人和那家人的感情也让人觉得不能理解。总之就是大家做事的因果关系都让人觉得简单到不能相信。有人说,这书是南美的红楼梦,我实在不能苟同。红楼梦里面那么多复杂的关系,每个人说的话,掕出来都能细细的品半天,细腻又含蓄的感情也比这本书里那些简单粗暴的感情更加抓人。

第三,文学性的角度好像也没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描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读了半本,对我而言,整个村子的情形还是很模糊,或者说只是一个素描。而红楼梦读完,大观园的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几乎跃然于眼前。

哪怕同样拿翻译的书对比,每当读到基督山伯爵的出海的时候,地中海蓝天白云,孤舟白帆也能马上在脑海浮现。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自始至终都在一片朦胧中看一批人来来回回的做一些逻辑简单的事情,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当然了,最后再次强调,这只是我浅薄的读后感。有几乎百分百的可能性是我没有看懂,然而我却实在提不起兴趣再去看了。谨以此文做个了结。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题材,被称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百年孤独》,乍一听,你肯定以为这是一本哲学书,其实不然,这是一本记录拉丁美洲动荡年代的小说,但我更倾向于将其看作寻找自我的小说。我尝试过很多次向别人介绍这本书,但很难全面概括此书要传达的思想和历史故事,因此,我放弃那些深刻的道理,忽略掉沉重的历史背景,只从寻找自我角度,简单介绍此书。

如果能忍受开篇略微无厘头的寻找新家园的故事,那恭喜你发现了一本宝藏。全书围绕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展开,混杂了现实故事、神话故事和宗教故事,很多地方都充满玄幻色彩。马孔多小镇是一个社会缩影,形形色色的人生活在这个没有边界的小镇里。小镇经历了初代人民的辛勤劳作,见证了中期社会的奢靡无度,最后随着了无生机的建筑消散风中。马孔多从有至无,都是一个传说,没有人找得到不存在地图上的城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伊瓜兰是马孔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第一代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也是男权统治和女权统治的核心人物。当然,《百年孤独》并不着重于讨论男权社会和女权社会的优劣,但却通过两人的性格和思想深刻揭示了两种统治状态下社会发展趋势。马孔多历经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传承,其兴衰也是家族兴衰。

每一代布恩迪亚家族成员各有特色,但都有一个“与孤独为伍”的人。不论是奥雷里亚诺,还是阿尔卡蒂奥(这本书最难记住的大概是成员名字,特别是男生的名字基本就是创始人名字的排列组合……),他们一生中都有很长时间,在家中的炼金屋里度过,可能是炼制金鱼,可能是钻研吉普赛人留下的宝藏,可能是破译梅尔基亚德斯的手稿……孤独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奥雷里亚诺,却创造出了荒诞的将军、迷途的智者,甚至还有无尽的财富,老死在树下的曾曾祖父。或许,你会从这些人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也很容易在马孔多找到自己的位置。来去自如的杂货店老板、埋头苦干的工厂工人、“客栈”(以防屏蔽)里寻欢作乐的年轻人……马孔多的每一个人都不多余,但都有相同的结局,不过是注定被遗忘的历史长河中的一小粒沙子,这种遗忘自然而然,这种遗忘就是“百年孤独”。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刻开始,或许是工人革命之后,或许是战争之后,马孔多陷入消亡的漩涡无法抽身,即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朝气、热情与生命力,也没能改变马孔多被虫蚁占领、被尘土淹没的命运。

如果问书中哪一位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那必然是乌尔苏拉·伊瓜兰。她就像个永不疲倦也不知疲倦的发动机,推动着家族向前奔跑,她不是最有智慧的人,却是最有生命力的人。这股生命力是支撑马孔多的强大力量,可惜没能坚持到最后,是一种遗憾的美吧。但如果问书中哪一位人物最让我感同身受,我不会回答你,这一定是个秘密,是保持内心孤独的必要条件。

孤独的人创造了世界,最终也会孤独地走。享受孤独,或许能看见生命的另一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