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麋鹿(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3 06:42:51 作者:LZ文人

教案的编写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施。小学教案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麋鹿》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激发学生热爱的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1、抓住课文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2、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色彩。

启发式

新授课

讲授课

三课时

听写生词

1、欣赏课本麋鹿插图

2、通过观察图片,大家任务麋鹿可爱吗?生活的地方美吗?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快速浏览。

【讨论交流】

1、指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2、“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大丰自然保护区优良的环境,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气候,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3、指导朗读,读出自由、静谧的境界。

4、为什么说麋鹿是“四不像”?

【明确】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又被称作“四不像”

【过渡】麋鹿的外形这么奇特,它的生活习性和其它鹿会相同吗?

1、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麋鹿的生活习性与众不同在哪儿?它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2、班级交流

【明确】“草食性哺乳动物”、“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自然繁殖力很低”

3、学习写法

1)列数字:“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到250千克左右,……脱换一次”

20作比较:“麋鹿角的各枝尖……指向前方”

1、麋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默读课文第五--七自然段,标记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指名分段朗读

3、梳理传奇经历

1)有麋鹿----销声匿迹----120头----几乎绝迹----400多头----39头(数量)

2)3000多年前----汉朝----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时间)

3)黄河长江中下游----北京南郊----英国----回到祖国(地点)

4、出示:“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新生活”

1)联系前文说说这个“新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2)引读第一段

5、指导朗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麋鹿这一动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它的传奇的经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意识到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能保护它,热爱大自然。

1、课后练习二

2、完成《基础训练》

3、写两条保护动物的标语

《麋鹿》的教案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麋鹿》教案

1、认识麋鹿,了解麋鹿的基本特征。

2、尝试听音乐用简单的动作模仿麋鹿跳舞。

3、萌发幼儿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1、电脑、投影仪。

2、ppt,视频:麋鹿的基本知识;麋鹿跳舞片段。

3、麋鹿妈妈头饰1个,麋鹿宝宝头饰人手一个。

1、观看ppt,了解麋鹿的基本特征。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青墩是这个动物的家,想看一看它是谁吗?

(播放ppt)

师:它是谁?(幼儿讲述)

师:它的名字叫麋鹿。一起跟麋鹿打招呼。

(观察麋鹿的角):宝宝们看一看,这是麋鹿的什么地方?麋鹿的角像谁的角?

(幼儿讲述)

(依次分别从脸、尾巴、蹄几方面引导幼儿观察麋鹿)

师总结:麋鹿的角像鹿角、麋鹿的脸像马脸、麋鹿的尾巴像驴尾巴、麋鹿的蹄像牛蹄,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四不像”。

2、观看录象,进一步认识麋鹿。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麋鹿的录象,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录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虽然它现在不住在我们青墩了,但是我们勤劳的青墩人在青墩发现了麋鹿角化石。

(引导幼儿观察麋鹿角化石)

3、观察图片,讨论怎样保护麋鹿。

(1)(观察受伤的麋鹿):宝宝看,这只麋鹿怎么啦?

师:想一想,麋鹿怎么会受伤呢?

(幼儿讲述)

(2)师:你想怎样帮助麋鹿呢?

(幼儿讲述)

师总结:麋鹿是我国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我们不能让坏人捕杀它们,要保护它们。

4、观看麋鹿跳舞,引导幼儿尝试模仿麋鹿跳舞。

(1)师:宝宝们一起帮助麋鹿,看麋鹿多开心啊,它在水塘边快乐地跳舞呢。

(幼儿观看麋鹿跳舞)

师:你想学麋鹿跳舞吗?

(幼儿自由跳)

(2)个别幼儿示范。

(3)音乐游戏:我是一只小麋鹿。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麋鹿头饰,你们扮演麋鹿宝宝,我来做麋鹿妈妈,好吗?

(听音乐,带领幼儿听音乐跳舞)

5、活动结束:引导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舞。

《麋鹿》教案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一、激趣导入。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

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麋鹿》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多媒体课件。

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外形。

习性奇。

经历。

国标六年级语文教案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幻灯】诗人冯至的十四行诗《鲁迅》中这样写到——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4比人生观,比价值观。

5两种人的不同命运。

6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师:小结: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幻灯】其中有这样一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师: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幻灯】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生:动笔写。(2分钟)。

师:写好以后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师:同组的同学交流过了,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同学或老师评点)。

再请一组同学,我们来打擂台,能不能比上一组说得好。

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是: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沽名钓誉之徒大公无私之士。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以下内容形成板书】。

生:生死(人生价值)、言行(对人民的态度)、追求(人生境界、人生觉悟)、作用(社会影响、人生观、)、结局(“下场”感情色彩不宜)。

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永生。【板书】。

师:下面,我们一齐朗读这首诗,再次体会一下诗人对危害人民的人的无情揭露,对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热情赞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

生:朗读。

师:很好。现在能背吗?有感情地背诵。

小学教案《麋鹿》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理解部分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学生学习课文,除了了解课文内容,还要用自己的话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传奇色彩。因此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课件设计上我没有过多的花哨,只是出示一些麋鹿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认识麋鹿,导入课文。再利用教学软件突出重点段(第二、三小节),再配上相应形态的麋鹿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探讨、交流,帮助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我预定三课时完成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设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检查学生学习生字和课文的预习和朗读情况,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麋鹿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引导深读、理解课文--我是小小解说员”等环节来学习理解课文、巩固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最后我布置“送一份美好的祝愿给麋鹿”的作业。

第三课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热情,精心创设“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情景,让学生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色彩。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麋鹿的图片.

说说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他们想了解的知识)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麋”字的构字结构。(复习形声字的构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

第二步:“初读感知”。第一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这样做考虑到每位学生阅读的方式不同,尊重他们自己的阅读方式,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检查初读情况。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时让他们先自由读如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地方问问最近的同学,然后点名读。检查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落时,让学生试着说说这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如麋鹿角、尾巴等,同时也取得更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第三,在了解课文在向我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色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段。

第四.学生在初读后能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了,然后引导学生去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三步:“细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解决的问题来过度:原来麋鹿俗称“四不像”,它的经历也充满了神奇色彩,这让我们越发想深入的了解它,跟它去交个朋友,是吗?想要了解它,首先就必须知道它所处何地,环境如何。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交流时要引导学生体会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最后引导学生齐读。

第四步:最后为学生留有五分让学生抄写本课的生字或认为自己值得抄写的词语。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抄写,激发学生抄写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外形特点。

麋鹿黄海滩涂生活习性。

(理想场所)传奇色彩。

《麋鹿》教案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我国的珍稀动物麋鹿的特点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课文先介绍黄海滩涂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作者开始描写在天色微明时,江苏大丰自然保护区麋鹿出没的情景,目的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引出下文。黄海滩涂之所以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是因为这片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因而黄海滩涂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课文接着介绍麋鹿的特点。

麋鹿外形很奇特,表现在“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从“四不像”的俗称以及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故事,可以看出它的神秘色彩。雄麋鹿和雌麋鹿的外形有所不同,雄麋鹿体形较大,有角;雌麋鹿没有角,体形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的“蹄子宽大”。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课文在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时,穿插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它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喜欢在沼泽环境中生活。

麋鹿的繁殖力很低,既是它的特点,也表现了它的珍贵。

课文最后介绍了麋鹿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作者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的,条理清楚。

3、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群麋鹿惨遭厄运,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5、1967年那里的麋鹿已增加到四百多只,并向各国输出;

6、1986年8月,三十九只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

7、如今,这群珍稀动物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从课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三千多年来,经历过濒临灭绝的危险。特别是在近代,被盗、被杀、被抢,在海外过着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可见,麋鹿的经历的确“传奇”。

麋鹿奇特的外形,以及它被盗、被杀、被抢,濒临灭绝危险的经历,让我们体会到麋鹿非常珍贵,因此,要加强对它的保护。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柏、沛、衍”7个生字,会写“涂、蹦、榜、敏、捷、惨、输、基、涯”9个字,掌握“滩涂、敏捷、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生涯”等词语。

了解麋鹿的特点和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1、让学生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7个生字,可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在文中圈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认记字形。也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从而熟记这些字。

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要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如“捷、输、涯”等几个字笔画较多,比较难写,教学时要注意笔顺和笔画的指导。“涂”可以和“除、徐”进行比较,“榜”和“傍”进行比较,“输”和“偷、喻”进行比较。

(三)朗读感悟、理解

1毕热醚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或说说读完课文后知道了有关麋鹿的哪些知识。

2蔽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画出写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再观看关于麋鹿的图画,有条件的可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在朗读和观察中了解麋鹿外形的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至于麋鹿的生活习性及繁殖、生长规律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3笨挝慕樯荀缏沟摹按奇经历”这一部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得条理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历的“传奇”。可先让学生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默读这部分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经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学生体会到麋鹿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后,再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部分课文后的感受。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麋鹿这种珍稀动物,几近灭绝的危险,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四)拓展学习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珍稀动物给同学介绍介绍。

(五)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教学资料

1、词语解释

滩涂:海(河)近岸之处的滩地。

姜子牙:《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名尚。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八十岁时在渭水边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武王起兵伐纣,统帅许多道术之士,经过与纣军的激烈斗法,终于完成了兴周大业。最后又奉命发榜封神。

敏捷:(动作)迅速而灵敏。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本课指不见了麋鹿的踪影。

八国联军: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

厄运:困苦的遭遇。

杀戮:大量杀害。

公爵:古代贵族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繁衍:生物繁殖。

2、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喜鹊》和《蜜蜂》。

《麋鹿》教案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麋鹿》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多媒体课件

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四、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七、板书

17麋鹿

外形

习性 奇

经历

《麋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小学语文《麋鹿》高效课堂实录

活动三:听歌曲,做律动。师:让我们来庆祝一下。(放音乐)。

生:《春天在哪里》。

师:对,今天我们用《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唱一唱《秋天在哪里》,我们看着歌词边唱边做律动!(歌词: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美丽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呀,雪白的棉花,还有那仰起头的红高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秋天在美丽的田野里,还有那仰起头的红高粱。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果园里,黄澄澄的梨呀,紫色的葡萄,还有那咧开嘴的大石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秋天在丰收的果园里,还有那咧开嘴的大石榴。)。

活动四:拓展延伸,留住秋天。

师:歌中的秋天好美,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生:想。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秋天的美景图片)。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生:秋天真美啊!

生: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生:秋天红红的枫叶真漂亮。

生:我想把秋天留下,不想让它走。师: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

节,一个丰收的季节,我们都不舍得它走,你有什么方法把它留住?小组里商量商量。

(学生讨论)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可以把它画下来。生:我们可以去照一些照片,保存下来。

生:也可以把秋天的美景编成一首小诗。

生:还可以去农田里劳动。……。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个个都是金点子,看,这是老师用落叶做成的一幅叶画,你也可以做一幅来保存啊。课下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秋天,下节课一起展示。

四年级语文《麋鹿》教案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二课时。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麋鹿》第二课时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看图片增强学生对麋鹿的感性认识。

(2)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通过读与议,感悟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4)指导学生自读、合作学习,感悟麋鹿地传奇经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多媒体课件。

搜集麋鹿的相关资料。

一、复习导入。

放幻灯片,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二、通读课文,大体感知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生初步感受麋鹿外形、习性、经历的奇。

三、细读第二段,在谈话和品读中体会麋鹿外形、习性的奇。

1、读文后,生交流。

a、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四不像。生说想法、品读句子。

师引读(麋鹿是鹿的一种),它还成为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b、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体形也叫小。生读文、谈想法。

出示图片,补充角型的资料。师生合作读文。

c、麋鹿的尾巴是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指导朗读生评价。

d、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才发育完全。

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评。

2、渗透说明方法地运用。

师:作者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这些特点,列出具体数据,再与其他鹿作比较来写的,使麋鹿的奇特形象和习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小结:方案a我们把2-4自然段连起来读,再次感受麋鹿的.奇!

方案b根据板书小结全文。

三、自主、合作学习麋鹿的传奇经历。

师过渡:麋鹿外型奇特,就连他的生活习性也与众不同,不仅如此,麋鹿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1、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让我们自学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划相关句子,也可以作简单批注。

生自学文,师巡视。适时指导自学方法: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很会自学,他们边读边划语句,有感触的地方还作了批注。

2、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学成果拿到小组里去交流交流。看看麋鹿究竟奇在哪?生交流师巡视。

3、谁来当讲解员给我们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师评价。

(中等:谢谢你精彩的讲解,条理清晰,声音响亮。

优秀:你的讲解真有感染力,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4、小结:麋鹿在中国出现又几乎在本土绝迹,然后在欧洲繁殖。1986年8月,麋鹿结束了它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家了。来,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第7自然段。

四、写话练习。

这是一群多么自由自在的麋鹿啊!它们在黄海滩涂上幸福的生活着,对我们,对麋鹿来说,这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同学们,在麋鹿历史博物馆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在了解了麋鹿这种奇特的精灵以及他的传奇经历后,都不禁要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想对麋鹿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的笔,想说什么就写下来吧!

生伴着音乐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让我们和麋鹿共同在美丽的地球家园快乐的生活吧!

六、板书。

17麋鹿。

外形。

习性奇。

经历。

小学语文麋鹿的评课稿

《麋鹿》课文的特点是结构清晰明显,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堂课庄老师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的,条理也很清楚。这堂课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读。读是语文课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这堂课读的分量很足,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自由读、引读、指名朗读、齐读等。比如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带着“外形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细读课文,在学生了解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后能把两段穿插起来读,读得很好。学生从读中知道了老师引读的语句是概括性的,自己接读的是具体的相关描绘,从读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也感悟到了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第5自然段中,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指导朗读,由麋鹿销声匿迹的惋惜到被盗被掠背井离乡的悲伤、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再到回归的喜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读得较有层次,直至推向高潮。

课文后的习题中有一复述训练,在这一训练点上,老师抓住其中的“麋鹿的传奇经历”为复述点着重指点,出示了一张表格,以填写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读书。在展示图表中,学生述说自己填写表格的思考,学生既能感受到麋鹿历经的磨难,又能领悟到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叙的特点,既得到了学生自学后的反馈情况,又为课文后的复述奠定了基础,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堂课的整体轮廓很清楚,某些细节上面如果能再精雕细琢,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学生能从怀孕期长、仅产一仔等关键词句体会到麋鹿的繁殖力很低,老师也能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日常生活中狗的产崽与麋鹿进行区别对比,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个个畅所欲言。而最后一句中“6岁时*角方发育完全”中的关键词“方”说明麋鹿发育缓慢,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既要面对凶猛野兽的袭击,还要面临人类的捕杀,长大后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繁殖力方很低,方会“物以稀为贵”,方会导致它传奇的色彩、坎坷的经历。学生对这个重点词“方”没有领悟到,如果老师这里能适时点拨一下,学生对麋鹿的繁殖力低的印象会更深刻了。

小学语文《麋鹿》高效课堂实录

活动一:“猜信”游戏。

生:秋姑娘。师:哦,原来是秋姑娘的信,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秋天到了,树叶就落了。师:说得真好!你是一个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秋姑娘会在信中写些什么,想一想?生:告诉我们秋天到了。生:告诉我们多穿衣服,别着凉了。师:原来秋姑娘是用落叶当信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活动二:秋天信息发布会。

1、师:其实美丽的秋姑娘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长什么样?昨天我们都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了,从你亮亮的小眼睛里,潘老师知道同学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这样吧,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秋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并参与交流。

2、师: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搜集到的资料与信息,现在要开一个秋天信息发布会。老师作为主持人,同学们是发布员,台下的老师是观众。下面,我宣布:秋天信息发布会正式开始。师: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秋天信息发布会”。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天参加发布会的四个小组。师:这是“金稻穗”小组,给大家打个招呼。生:秋天是黄黄的,黄黄的是那遍地的稻谷。大家好,我们是“金稻穗”小组。

师:自信满满的“金稻穗”小组。这是“红苹果”小组。生:大红苹果圆又圆,我们是“红苹果”小组。师:这是“菊满园”小组,做一下介绍吧。

生:秋天花开谁最美?我最美!师:这个打招呼的方法真有创意。最后是“雁南飞”小组。生:大家好,我们是“雁南飞”小组。

师:观众朋友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3、师:首先有请“金稻穗”小组发布信息。

生:秋天到了,稻子成熟了。这就是稻子。(图片)师:真有心,提出了图片。瞧,秋天来了,稻子变黄了,沉甸甸的稻穗把它的腰都压弯了。稻子是一种在秋天成熟的农作物,你还知道哪些农作物也在秋天成熟呢?生:玉米。师:对啊,老师这儿就有一张玉米的图片(出示图片),到了秋天,玉米粒饱满起来成熟了。还有吗?生:老师,我画了一幅画,是秋天的田野。师:咱来看看他的画,你都画了什么?生:

稻子,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师:是啊,大豆、棉花和花生也在秋天成熟。(出示高粱图片)大家看,你认识这种农作物吗?生:高粱。

生:小松鼠开始准备过冬的食品。生:青蛙找食物吃得饱饱的,准备去冬眠。

师:大家发现了吗,平常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小蝴蝶还有吗?蜻蜓呢?你还能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吗?生:天气冷了,它们怕冷。

生:不怕。师:同学们都是勇敢的孩子。我们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小心着凉,而且还要多喝水。师:从“雁南飞”小组发布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秋天动物的变化。

(师板书:动物)师:观众朋友们,四个小组信息已经发布完毕,我们成功地找到了秋天。我宣布: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他们。

小学语文麋鹿的评课稿

章老师第二板块教学:深入研读,辨别形象,互动交际是颇费心机的。如果我来教,一定是让学生读课文,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而章老师先巧妙地给学生一个参照物——驯鹿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文字”中求证: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等于给学生一个“诱饵”,“诱”他们去观察,“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

“这种发自学生内在的需要”——“我”要弄清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种“需要”驱动他们去读书——“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要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老师建议你们不要讨论,自己独立观察、寻找、辨析。”章老师的提醒,意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考的“场”,可以想象当时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场景:孩子们时而睁大眼睛盯着“驯鹿图”,时而一字一句地读课文,蹙眉凝思。这样的“静”定能生“慧”:学生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学生的论证是有理有据的。

四年级语文《麋鹿》教案

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7个生字,可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在文中圈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认记字形。也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增加生字的复现,从而熟记这些字。

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要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如“捷、输、涯”等几个字笔画较多,比较难写,教学时要注意笔顺和笔画的指导。“涂”可以和“除、徐”进行比较,“榜”和“傍”进行比较,“输”和“偷、喻”进行比较。

(三)朗读感悟、理解。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或说说读完课文后知道了有关麋鹿的哪些知识。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画出写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再观看关于麋鹿的图画,有条件的可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在朗读和观察中了解麋鹿外形的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至于麋鹿的生活习性及繁殖、生长规律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3?课文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得条理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历的“传奇”。可先让学生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默读这部分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经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学生体会到麋鹿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后,再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部分课文后的感受。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麋鹿这种珍稀动物,几近灭绝的危险,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四)拓展学习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珍稀动物给同学介绍介绍。

(五)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麋鹿》教学设计教案与教学反思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