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3-09-29 16:59:41 作者:雁落霞 2023年苏州园林导游词 苏州园林教案(优质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一

【知识与能力】通过领会文章思路,把握行文创作意图,提升说明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重点】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难点】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一)导入新课

图片激趣:(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导入语: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开学时的大家反馈的假期旅行游记吗?老师今天为大家展出这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其实这些照片只是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更多的美景,走进今天的课文《苏州园林》。

(二)初读感知

(解决生字词,大致理清课文思路)

1、大声朗读,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自主借助工具书完成,重点强调“镂空”的读音。

2、听名家示范朗读音频,找出文章围绕“苏州园林”主要写了哪些部分的美景?

(学生回答并总结)

学生反馈: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层次。

教师总结:讲究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深入研读

小组探究:作者为何在开篇就以总述句开头,这样写有何好处。

学生反馈:

a、先总述课文内容,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景象。

b、行文上,脉络会很清楚。

教师明确:作者先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全文的中心句,四个“讲究”构成排比,四个“讲究”又照应接下来的几段行文,从总到分,这是我们说明文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结构形式,总是对说明对象整体性质的概括,分是从对象的几个方面、部分分别进行说明,这样使文章脉络分明,结构严谨,且具有某种艺术色彩。

(四)巩固提高

活动“我喜欢的句子”

学生反馈: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结合了诗句。

教师明确:用诗把景物的内容表达出来,让严谨的说明文增添了艺术气息。

学生反馈:b、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教师反馈:“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小结作业

搜集祖国其他富有工匠艺术的景观,下节课展示交流。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二

1、感知苏州园林的画意之美

2、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希望自己的东方馆中能有一处表现中国园林的景观。他们专程派人来到中国,当时我国的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推荐了苏州园林。

1997年12月,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现代作家、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在游历了各地园林之后,对苏州园林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苏州园林为何能得到如此的青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

二、听录音朗读

1、初读感知:

听读课文以后,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三、研读体会

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呢?

——亭台轩榭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的配合突出艺术价值、凸现布局巧妙

花草树木的映衬园林四季常青、景色优美如画

近景远景的层次层次多景致深、几乎翻了一翻

提问1:文章扣住亭台轩榭的布局写出了苏州园林建筑物怎样的特点?

提问2: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和池沼的布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假山的堆叠,突出艺术价值。是技术更是艺术。以堆假山为例,辨别技术与艺术的区别,苏州园林假山的艺术价值在于追求自然,使游览者如在山间。正如古诗歌所说的那样: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池沼的布局是如何追求入画的效果的?

——引用活水,使园林拥有生气,池沼的安排因地制宜,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追求的是自然之趣。在池沼里养鱼植莲,莲开时节,万柄摇风,鱼戏莲叶,美不胜收。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看看是不是这种感觉?

提问3:苏州园林注重花草树木的映衬,在树木的栽种和修剪上有哪些做法?

——着眼画意,主要体现在栽种注意了高树与低树,落叶树和常绿树,花时不同的树相间。而在修剪上也注意了不求规则整齐。这样做使得苏州园林四季长青,景色如画。

提问4:苏州园林中有不少花墙和廊子,有的园林还有镜子,你知道她们的用途是什么吗?(花墙和普通的墙壁有什么不同?)

——借助有镂空图案的花墙和无所依傍的廊子及镜子,使园林层次更多,景致更深。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

b、文章第六、七、八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去掉这一部分,对文章有没有影响?

——这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苏州园林的角落美、门窗美、色彩美。这些写可以说明苏州园林即使在细小的地方、次要的地方也都注重美的设计。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三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

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

(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

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

(四)拓展延伸

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四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可以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两层:

(1)(3―6)从小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7―9)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2)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发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4、指导学习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2)逐句分析。

(3)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插了描写和议论。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与“深了”紧密呼应。

1.齐读第三层;

2.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细部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3.讨论第7段首句的作用;

――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小结:

――这一段紧紧围绕第一段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主体和重点。

1.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这段文字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愿望,也使行文缜密。

1.归纳中心:

――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当安排说明顺序,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2.试就议论、描写、记叙三方面的语言各抄几句。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五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位于苏州古城西北的园林名胜艺圃游玩。走进艺圃,迎面看见的是一片大池塘,池北有大型水阁——延光阁。延光阁横跨在水面上,厅堂在它的后面。池南以假山景为主,假山土石相间,小亭古树,高低相呵。假山下东西两面各有一个水湾,石板石桥,地平贴水。全园景色自然开朗,亲切可人,具有明代江南园林的.风貌。其中,最美丽的就要数乳鱼亭和响月廊了。

池子东南的乳鱼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建筑。走进亭子,就能看见一块大理石碑立在亭子的中央,石头上刻有一条大鱼,大鱼的四周可有许多浪花。石碑上的画面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看见一条鱼腾空跃起。站在亭边向池中望去,清澈家底的池水里有许多金鱼在向乳鱼亭游来,好像在和我打招呼,真是一个观鱼的好地方。

响月廊是园主赏月的地方。晚上,园主常常来到这里观赏月亮,同时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响月廊四周翠竹环绕,月光倒映在池中,水面银光闪闪。我坐在响月廊里,闭上眼睛仿佛听到园主低呤地念诗,借助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也仿佛感受到园主内心的无比惆怅和孤独。此时,我想起来汪琬写的诗句:回廊何窈窕,所釿夜景情。

艺圃真是名不虚传,令人留连忘返!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六

七月,趁着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趁着天空的云卷云舒,一季的葱茏,趁着秋风还没有疯狂的肆虐。约上心灵,带着文字,邂逅一场流火的烂漫,采收夏季满笺的繁华。

一一题记

放下平日里紧张忙碌的工作,城里喧嚣的车水马龙。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到苏州观光旅游。我早就仰慕苏州的大名了,早就想去苏州旅游了,正好这个暑假空闲,我如愿以偿的踏上了苏州之旅。素来以山清水秀,园林风格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有的外地人了解苏州,都是从[苏州园林]和[枫桥夜泊]开始的,我也不例外。

苏州,属于四大园林之首,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园林很多,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等十多处大小不一的庭园,每个园内的的建筑,山水,花木都很自然和谐的揉合在一起,淡雅的格局,使园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资深幽远的意境。恰似心灵流动的小河,吟唱着一首穿越四季的歌。在这里,走进自然,赤足森林,感受不一样的风光,满眼的苍翠,不仅是一抹风景,还是一种心情,一个梦想,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到期许。

苏州园林是江南的灵秀,小巧玲珑,景色布局精致,风格独特,虽然小巧,但却极富内涵,虽无南京的大厦林立,却能让人看到苏州未来的发展,整个城市规划的有形有色,特别是道路两旁的绿化,行走在苏州的人行道上,让人赏心悦目,舒胸润肺。

苏州小巧别致的园林格局,更是风景幽奇,山水如画。同时又可以感受到作为古城的韵味十足,寺院建筑更是古色古香。尤其是西园寺特别显得含蓄隽永,到处散发着文化气息。西园寺始建于公元五百零二年的梁天监年间,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黄墙青瓦,红柱彩绘,寺里有四大天王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和五百罗汉堂。其中五百罗汉堂特点最为突出,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三进四十八间,以四大名山: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塑座为中心,沿四壁排列五百罗汉金身佛像,堂内还有可爱的大肚弥勒佛像,寒山像,关公像,韦驮像,疯僧济公像等。各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光彩照人。佛像的传神与妙趣横生的姿态令人赞叹唏嘘不已,为之醉心倾倒。寺内古木幽深,梵语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一季葱茏在这里尽显妩媚。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的枫桥边,始建于公元五百零二年的梁天监年间,到了唐代,相传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唐贞观年间改为“寒山寺”。这座寺院历经数百年的烟火风雨,现在的建筑是清末重建的。大雄宝殿里的两侧墙壁内镶嵌的是寒山寺的诗牌,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八罗汉像,殿内有两个石刻和尚寒山与拾得。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擅长诗词文章,写下诗章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封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这两座石刻把他们二人刻画的满面春风,拍掌而笑的神态生动逼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寒山寺的古铜钟闻名遐迩,始铸于唐代,历经几代风雨,后来被毁,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由本寂禅师重铸铜钟,传说此钟声音洪亮,声闻十里。然而不幸被人盗走,现今这口铜钟为光绪年间铸造,仍然悬挂在寒山寺大殿右侧。我情不自禁的走进它,抚摸它。听说每年的除夕,都会有好多海内外人士专程来寒山寺撞钟,聆听寒山寺的钟声,他们认为听了寒山寺的钟声可以消灾免祸,在辞旧迎新之际能够得到上苍的保佑,以次来清除一年的烦恼与不顺。在数不尽的明寺古刹的钟声里,最教人陶醉心驰神往的莫过于苏州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了。

若是平时看惯了山林溪谷,看惯了季节的繁叶葱茏,倦了世,厌了尘,就来寒山寺淡泊清心吧。于岸堤湖边,聆听几声随风而来的钟声,会让你的心得到超俗的静幽。

我手握遮阳伞,信步而游,一路走走停停,拍照留影,怀着一颗对古人,古诗,古韵绝对崇拜的心里游览了寒山寺。寒山寺,寺庙并不大,但是香火却很旺,我明白,好多的游客都是冲着寒山寺的知名度而来的,到了这里,我也在寒山与拾得的塑像前,俯首虔诚的膜拜,为自己和家人许下美好的祝福。

寒山寺的闻名于世就要归功于唐朝诗人张继了,当年张继进赴考,名落孙山,郁郁寡欢,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令苏州的寒山寺闻名海内,吸引无数文人骚客和成千上百万的游客。出了寺庙,回望枫桥,再度领略古人的情怀,内心无限感叹!忘了一路疲倦,园内的风景处处蕴藏着美。在繁华都市里生活,始终都是快节奏的忙碌,只有把自己安放在自然的怀抱里,才能看到返璞归真后的自己,欢畅地奔跑于园林间,览尽一季风光,漫步在园林内,放下身心的疲倦,听听渐远的钟声。远处的枫桥依然怀念。穿过了人生的山,趟过了岁月的河,疲惫的身影再也没有了清扬的歌,怀着满心的惬意,慢慢穿行在园林内山石草木间,边走边停,唯恐错过季节里任何的美,担心看不到最后的绮丽。抬眼看蓝天给园内的草木山水披上了蓝色的羽翼,白云在园林的上空轻舞霓裳。鸟儿们欢快地在摇曳的树枝上跳舞歌唱。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好喜欢这样清浅舒惬的日子。轻嗅夏风吹着草木的幽香在空气里弥漫,还能听见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此刻的心情心情无比舒爽,怡然自得,这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淡泊了我的心志,宁静了一颗久居尘世的心。在山花林泉之间,感觉一次做隐者的乐趣。鸟鸣,花香,泉响叮咚,凝聚着一颗淡泊的心。在这个流火的七月,带着心,带着文字去旅行,记下一路所有的美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满笺葱茏。

苏州园林,亭阁别致,山水秀丽,时而曲径通幽,时而豁然开朗。至于花墙,亭阁檐廊,镂空雕刻的图案,树木的俯仰生姿,阶砌璃瓦,假山池沼更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错落有叙,富有层次。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我对她产生了莫大的喜爱,爱她的山清水秀,爱她的温柔典雅,爱她的花鸟鱼游。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人间世外桃源。我完全被这里的湖光山色,百花齐放,满目葱茏所吸引,所有的花仿佛在这里进行花魁的竞选。多多绽放嫣然,朵朵娇艳欲滴,令人回头百媚,留连忘返,乐不思归。你若不去看看,就有可能错过它们的挽留,错过它们最后的盛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用文字纪录这一次苏州之旅,一路带着文字随行,以此留下对苏州美好的怀念。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七

我爱风光秀丽的苏州园林。它把自己打扮得如同仙境一般别有天地!

特别吸引人的是严家花园的奇石,有的像任重道远的'骆驼;有的像体态笨拙的大象;有的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千奇百怪,个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还有清香四溢的花草来点缀苏州园林,让它更引人注目。

旁边有个古色古香的凉亭,它典雅美观,是人们乘凉、休息的好地方。

夕阳斜下,一天的游览要结束了。但那芳香的花草,奇异的石头,苍劲的松树却都历历在目。

这时,我抬起头,望着苏州园林,它被阳光照得像一张红润的笑脸,变得更加迷人了!

苏州园林导游词篇八

一、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的重点。

二、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就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三、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这是教学难点。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一、知识与技能:查字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具准备]:

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1、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一、布置预习: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起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三、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鼓励学生运用诗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看看叶圣陶先生跟你们有没有同感。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3、作者分项概括,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是哪四个方面?

4、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5、结合是上述问题,标明全文说明顺序。

(电脑播放课件: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原文文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由发言。)

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结合图片,用语言再现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音乐,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2、文中优美的句子很多,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六、质疑问难。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寻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七、拓展训练。

[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试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总印象:标本影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