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23-09-26 03:13:12 作者:雁落霞 2023年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精选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篇一

对于高分考生,我赞同社会上的主流观点,即在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我们曾经依据学校的综合排名和新生高考成绩两项标准将中国最好的108所高校分为5个档次,不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著名企业招聘和大学录取研究生时,都会更青睐更好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和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而好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是普通大学无法比拟的,在好大学接受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就高不就低,优先报考更高档次的学校。除非个人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性的专业兴趣,不建议为了满足专业喜好而选择低一档的大学。

中国内地好大学的数量,我认为大致在100-120所左右,比如在上海一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有125所(2015年),211高校有112所,我们按照排名来划分的中国好大学是108所,等等,而这些从不同角度确定的好大学名单之间的重合程度非常高,也就是说,广泛认可的好大学有100-120所。按120所计算,好大学占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比例不到5%,占本科层次普通高校的比例也不到10%。因此,实际上大部分考生很难进入好大学,而是要在另外90%的一般大学中进行选择。为了方便分析和论述,在后文中我们界定211高校为好大学,姑且称211高校以外的普通高校为“二流”大学。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维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我们曾经对300多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内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排名,但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公开的渠道可以获取这些就业质量数据,所以也就很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因此,从实际出发,我们选择用国家重点学科作为衡量好专业的标准。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的遴选非常严格,考察的重点是学术队伍和科研成果,能够入选重点学科的都是在该学科学术水平最高的机构,因此可称之为一流专业。至今为止,国家共组织过三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最近一轮评估结果。根据这次评估的结果,可以获知一流专业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二流”大学中的分布情况。

2007年公布的重点学科名单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一流专业还是聚集在好大学里,985高校和211高校占有91%的一级重点学科和76%的二级重点学科,非211普通高校的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分别只占6%和18%。从重点学科的学校覆盖面来看,有一级重点学科的普通高校共计79所,有二级重点学科的普通高校共计165所,也就是说,千余所普通高校中高达80%以上都没有一流专业。

非211普通高校的重点学科主要分布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理科门类。非211普通高校的所有16个一级重点学科都是理科门类下的学科(表1),有关高校主要是理工、石油、农业、医药等行业院校。非211普通高校的123个二级重点学科中,理科门类下的也占绝大多数,达80%,而文科门类的只占20%。文科门类的二级重点学科所在的高校涉及财经、政法、师范、语言、艺术等类型(表2),这些重点学科实际上就是所在高校的特色和传统优势所在。

国家重点学科可以成为考生专业选择的参考,但前提是考生对相应的专业有理性的认知和明确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虽不能达到好大学的录取标准,但是又对某个专业有坚定兴趣甚至有志于在该专业继续深造的考生,了解“二流”大学中的一流专业在报考时就会很有价值。但是,专业方向不明确的同学,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不能盲目追求国家重点学科,更不建议对a专业已有明确兴趣的考生去选择并无兴趣但是国家重点学科的b专业。

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篇二

一流本科专业,简称:一流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篇三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报教育部,当年10月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一并公布。

3.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4.根据、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篇四

在“一流本科教育”基础上再引入“一流本科专业”的概念,专项投资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与投资整体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专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在全国范围或者世界范围内对专业进行比较,才能认定“一流”与否。

建设标准

一流人才培养理念

一流人才培养方案

一流师资队伍

一流教学团队

一流实验实习条件

一流课程资源

一流生源质量

一流就业质量

一流质量文化

一流学生创新成果

一流专业自评报告篇五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李惠子)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的校长23日齐聚北京清华大学出席全球大学校长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共同分享治校管理经验。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演讲中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高等教育的繁荣需要中国的参与和建设。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通过项目学习和借鉴,在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袁贵仁说,中国政府去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他说,中国将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发展理念的转变,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加注重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活动的组成部分,全球大学校长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为主题,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大学面临的责任、使命和挑战。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大学的校长出席并围绕大学治理、教育创新、跨学科研究发展、大学的社会责任、国际合作趋势、校园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