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模板20篇)

时间:2023-12-02 13:59:20 作者:灵魂曲

教案模板的不断总结和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教案模板样例,供大家参考使用。

《大铁棰传》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x、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歌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文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2.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幽怨哀婉。

3.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生答:白x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4.主题研讨。

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雨霖铃》微型教案

明确:长亭别离:寒蝉、长亭、都门、烟波、暮霭、楚天(实景)。

羁旅长愁:杨柳、晓风、残月(虚景)。

2离愁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仅仅是写景吗?

明确:气氛——凄清,目的不仅是写景,更多的是烘托情感,情景交融。

为加深体会情景交融诗句的写法,分别展示课内和课外例子……。

好处: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具有把无形的愁绪化为有形的事物,产生生动形象的作用。

请学生举例,并展示相关例子,体会这种写法: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酒: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肮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确:伤感、凄美的离愁。

(三)唱中感悟。

在欣赏并学唱多媒体课件中的古词新唱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强化背诵记忆。

《虞美人》教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王斌。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韵美;

2、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3、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3、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难点: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第一节。

一、导入:

二、词人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为文人的李煜善诗文、能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正如前人吊之诗:“作个才子真绝代”。但作为国君的李煜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封为“违命侯”最后被毒死。也印证了前人吊之诗:“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前半生,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基调欢乐;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基调伤感,成就很高。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包含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行动受人监视,失去自由。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四、词文学习:

1、学生自读词文,弄清词意:

2、教师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五、诵读:

1、指定学生诵读,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个词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2、教师评点并作诵读技法指导: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把握节奏:

重读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一江。(这些词特别。

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六、李煜为什么而愁,又是怎样抒发愁情?我们具体研习诗句: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实际上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春花秋。

月”的美景容易让作者睹物思人,想起过去美好的岁月,令人伤感,所以作者盼望它快点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可能是过去后宫佳丽的簇拥,锦衣玉食的生活,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已经消逝了。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5、“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中,为何只提到“雕栏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权的象征。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

改变的还有生活(锦衣玉食的`生活变为囚徒的生活),地位(由国之君沦。

为阶下囚),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社稷。

7、本词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隔句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

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隔句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腾流淌,一泻千里;又像那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的绵长。大。

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9、我们讲解了全文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思?

有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七、这无限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

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愁情”的呢?

a、比喻:

c、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d、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王斌。

《大铁棰传》

江苏省淮州中学韩维加。

教学目标。

2、研读教材所选文本,分析传记文学是如何化用素材,再现历史,重现形象的;

3、了解学者林语堂,思考在他所写的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教学设想。

2、用一节完成需要六到八节完成的教学内容,只有淡化过程,有侧重的解决主要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同读一本书。

1、导入。

伟大人物的人生经历,对于跋涉于艰难生活的我们而言,或许是一盏明灯,或许是一个路标,或许是抚平创伤的一味良药,或许是得到休息的驿站,正如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序》所言:

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儿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象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为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有象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2、3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讨论后,向大家介绍读《苏东坡传》后,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片断,感受最深的一段哲理性的评说,分别用一句话评说苏东坡和《苏东坡传》这本书。

3、教师也完成与学生一样的任务。

二、讨论:传记的特点。

1、苏东坡不同的描述方式。

1)可以定格在年表里。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1036苏轼降生。

1054娶王弗。

1057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举家前往京都。

1061仁凤翔判官。

1064任职史馆。

1065妻丧。

1066父丧;服孝(1066.4-2068.7)。

1068娶王闰之。

1069返京;任职史馆。

1071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任密州太守。

1076任徐州太守。

1079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谪居黄州。

1084往常州。

1085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1091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北宋亡。

2)可以浓缩在辞书上。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佑进士。曾出知徐州、湖州、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风格豪放,一改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3)也可以如林语堂如此概括: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明确: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应该在回忆录、书信、日记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材料的堆叠,而是一幅完整的画,一件有匠心的作品。传记里的事实,可能不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语、不显眼的行为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择就构成了传记的生命。

2、研讨传记的素材选择。

1)节选的《赤壁赋》,选择了苏东坡的几件事情?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至少有九则材料/享受生活的各种乐趣。

2)同是在黄冈写的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何没有写进这部分的传记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多的是表现人生思考,体现忧患甚至有点消极的人生感叹,与作者要表现的苏东坡此时过着神仙似的生活要义不吻合。

1)从年表看苏东坡生命中的苦难。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林氏说可以用“坎坷多舛”来概括。苏东坡生活的时期为北宋中后期,国力的逐渐削弱,边患的日趋严重,积贫积弱的国家,此起彼伏的社会危机,走上政坛的苏东坡就一直处在这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复杂多变的党争矛盾中。他既不容于王安石的“新政派”,也不容于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后来又因为“乌台诗案”被人陷害而罪贬黄州,可以说黄州时期的苏轼可以说是他人生的最低点。而他垂暮之年还遭到流放岭南的命运。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难得奇迹,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之一。

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具有着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

2)比较:林语堂和余秋雨对待苏东坡人生低谷的不同观点。

在林语堂看来,宦海的沉浮,没有改变苏东坡。显达的荣华富贵,孤独的颠沛流离,历史的剧目不管翻多少花样,苏东坡依然故我,经历过大悲的人才能体验大喜,但大悲大喜都经历过的苏东坡已经完全宠辱不惊了。“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很少有人能如他一样在一连串的打击下,仍保持乐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忘却痛苦,即使李白,浪漫诗情中脱不了苦闷的抑郁,但苏东坡却可以消解他经受过的磨难。于是他练起了“瑜珈术”,寄情于书画,成了“东坡居士”,自得其乐,已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人生,更加真切的懂得了人生。在他的作品中依然保持了天真和淳朴,流露出他的本性和对人生甚至世界的思考,首首诗如仙界飞天袖间散落的花朵,气韵生动,神思逸飞,全是一个心灵流淌出来的智慧,他的诗,你随气拈来,都觉得有不俗之气。“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酣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慷慨纵横。“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苍茫渺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冷静观照,直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深沉,每首诗一个表情,一个风格,千变万化,决不雷同。在苏轼一生最失落之际,他月夜游黄州便写下了千古不朽的两篇《赤壁赋》,林语堂说“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决非别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个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与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如同中国的山水画。”在这里苏轼探讨了物我合一的生命最高境界,瞬间即永恒。所以,当他以精神自由的眼光俯瞰人生时,他的灵魂终于“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宿感。”

而林语堂在笔下表现出的苏轼是与林语堂的人生观念是相关的。介绍几则选自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语录: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明确:

选择素材,一是取决于材料的表现力,一是取决于传记作者的主观倾向。

传记文学是建基在事实之上的,是事实的作品,必须和事实严丝合缝,而不是想象的产物。但是,一个真正的传记作家不应该满足于仅仅展示材料,不管这些材料编排得多么精确有序,那样,我们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人的化石,而不是血肉鲜明的原形。

三、漫谈:关于人生的苦难。

1、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参互观照。

同样是写苦难中的苏东坡,当代学者余秋雨是如何认识的?请学生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谈谈他的观点。

明确:在苦难中苏轼成熟了,从苦难中突围出来了。

2、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或不幸?

同样是面对苏东坡在苦难,林语堂和余秋雨有着不同的解读,前者看到的是快乐,后者得出的是成熟,那我们呢?(见板书设计)。

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不幸或苦难的理解。

3、总结:传记能给人生成长怎样的作用。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傅雷《贝多芬传译序》。

四、作业:推荐阅读。

1、周国平的《诗人的执着与超脱》。

2、鲁枢元的《东坡与刚峰》。

3、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

《雨霖铃》微型教案

“送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这些诗词向读者展示了许多不同的送别场面,抒发了深深的离别之情。送别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如选取典型意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等等。本课将以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为例,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境,感悟男女恋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掌握送别诗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培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本课的教学将采用学生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局部研讨-拓展提升-归纳总结”的过程进行。

二、教学i骤:

课前准备:播放歌曲《送别》创设情境。

(一)导入。

由“送别”这个话题回顾曾经学过的与送别有关的诗句,列举送别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引出新课柳永的'《雨霖铃》。

(二)诗词鉴赏。

1、介绍作者柳永。

2、学生诵读词的上下阙,自主疏通词句的意思。

3、欣赏比较《雨霖铃》的两幅插图,从意象与意境上感受本词。

4、学生交流讨论: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教师引导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感受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

(三)拓展提升。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张先的《江南柳》与柳永的《雨霖铃》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

同:都写了别情;都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都写了别后,虚实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自己远行的情景,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

(四)归纳总结。

送别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选取别时的典型意象。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五)作业布置:背诵《雨霖铃》,完成练习。

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

课题《沁园春雪》。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半截塔中学。

姓名马立国。

教材依据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思想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本单元的设置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并让学生从中学会阅读诗歌作品的基本方法”出发,我认为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特别的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因为真正的好诗是经得起诵读的,也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全面理解诗歌;其次是,教师可对其讲解,但讲解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阅读门径,为了提供解读诗歌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骤。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对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理解。同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会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背景资料多媒体小黑板预习:1搜集作者相关的.资料2.学会本诗中的字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正板书副板书。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注重了诗歌的诵读,对于学生来说,诵读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示范朗诵,这样学生才可能找到一些诵读的门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我认为在任何文体的阅读中,都不应当忽略语文最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此,可放到学生的研读中为妙。

《雨霖铃》微型教案

设计思想:

通过本篇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

2、通过意象和情感,体味婉约词风。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创设情景,为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搭建平台,用场景课件和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已有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客体和主体的情感共鸣。将体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一、导入新课。

放《长亭外,古道边》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营造出一种哀婉缠绵的送别氛围,然后和学生一起背诵关于送别的名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给我们描述了一幅幅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送别图,今天,让我们走近柳永,去感受他那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

二、教授新课。

1、师配乐朗诵《雨霖铃》(所配音乐是《梁祝》让学生从友人之间离别的深情过渡到恋人之间的情怀)为学生正音,读准句读。

2、初读全词,整体感知大意。

3、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朗读全词,播放背景《长亭外,古道边》的曲子。使学生沉浸在送别的氛围中。(用熟悉的音乐搭建起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平台)。

4、过关键词语,让学生品味凄清的意境。如:寒蝉、长亭、骤雨、杨柳、晓风、残月等词语。通过关键句子:“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把握诗人对伊人的无限眷恋,和离别的缠绵悱恻的情怀。(合乎“批文入情”的思维特点,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到对情感的把握过渡)。

5、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当时的场面,完成作品的再创造。(以读导写,深化对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同时也训练的学生的写作能力)。

6、生朗读自己的思维成果,然后老师展示课件:“长亭送别”。(阴沉的天气,伏岸的垂柳,话别的长亭,杯盘狼藉的残席,执手相看的恋人、焦急催促的船家)(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画面,对文字的理解更加细腻深刻)。

7、学生表演:用语言和动作再现当时情形。--感言辨体。(由文字转化成舞台形象,通过表演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否深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再现诗歌情景,为下面体味婉约词风作铺垫)。

8、mtv《离别的车站》(《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插曲,)问:同样是送别题材,和《雨霖铃》在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当时正在上演《情深深雨蒙蒙》,学生们都很熟悉,将具体画面和抽象文字进行比较,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9、讨论表演,指出表演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入情得意,运思及物。(注意“此去经年”后面的句子是想象分别后的情景是虚写,从而归纳出虚实结合的艺术技巧。)。

10、播放《雨霖铃》这支曲子,用音乐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学生兴趣,为快速记忆提供良好的氛围。

11、生有感情的朗诵并速背全词,体会全词的意境。

三、拓展迁移。

欣赏《西厢记长亭送别》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同类题材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爱情,历来是人类的高尚而美好的情感之一,在分离的时候,尤其显得凄美感人。要把这种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风格各异,这要和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关,作为婉约派的柳永,就借助了景物的描写,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愿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鉴赏和写作中好好地将这种表现方法加以利用。

五、布置作业。

当你遇到高兴(或伤感)的事,怀着满腹的喜悦(或)辛酸走在回家的路上,用一段文字来表现你此时的感受,恰当运用景物描写,字数不少于400字。

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川端康成的作品及创作风格。

2.通过探讨分析《伊豆的舞女》中的舞女“熏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东方文化中的含蓄美。

3.深入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体会小说自然风景与人和自然融合的表现手法。

4.通过细节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5.理解作品中弥漫是孤寂凄清的氛围。

教学重点:

探讨分析《伊豆的舞女》中的舞女“熏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东方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学难点:为什么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孤寂凄清的情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阅读探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预习安排:

1、由于课文较长,在课堂阅读太费时间,所以宜安排学生在课下自己阅读,并扫除字词障碍。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和作品。(资料链接:作者及作品。)。

一个人世间”。

195月,祖父病重后,他守候在祖父病榻旁,诵读《源氏物语》那些感时伤事的、带上哀调的词句,以此排遣自己,沉溺于感伤,并且决心把祖父弥留之际的情景纪录下来,于是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来。这篇《十六岁的日记》既是康成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9年诺贝尔基金会为了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性,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看惯了把爱情写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认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那才叫爱情。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篇小说,却把爱情写得凄楚柔婉,别有一番情致。这就是我们的东方日本的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川岛康成。同学们仔细阅读,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二、回忆作者简介及作品概况。

三、创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是作者28岁时的作品。小说描写的是20岁的高中生“我”与14岁的舞女--熏子在伊豆相遇而产生感情的故事。这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作者根据自己20岁时去伊豆旅行的体验写成的。川端康成三岁丧父,四岁又失母,从此,他便随着祖父母回到老家--大阪府三岛三郡丰川村过日子。7岁那年祖母也去世,10岁那年,唯一的姐姐又夭折了,剩下川端康成跟他的几乎双目失明的祖父住在一所古老的大房子里,阴郁地过活。15岁时,祖父又溘然长逝,他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19川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幼年的不幸和孤儿生活造成的心理创伤以及性格上的畸形,使他时时感到凄凉、痛苦和郁闷,远离故乡来东京求学,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他更觉难以适从。19秋天,川端刚升入高二不久,怀着一种暂时逃离宿舍,逃离人群,使自己透一口气的心情,作了一次伊豆旅行。在伊豆他与巡回艺人兄妹及一家相遇相识,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受到了大家庭似的温情。这都是他由于孤儿出生在社会上过多地承受过分的怜悯或无端的歧视而不曾得到过的感觉。听到舞女从社会的一般意义上夸奖自己“是个好人”,他第一次感到摆脱了孤儿出身的阴影,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正常的人,第一次感到满足和陶醉。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涟漪。并与熏子产生了一段似有似无模模糊糊的爱情故事。

四、回忆课文,疏理内容。

1.指名学生,来复述故事的情节: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一名高中生在一次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并与之发生了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

2.梳理课文中我眼中的少女的形象(学生可以分组讨论)。

(1)外貌:十七岁,发髻,----东方典雅式的美。

给我端茶,却洒了一地羞涩柔媚。

路上交谈(绯红)----含羞,天真。

裕场裸体跑---天真无邪,纯洁无瑕。同时净化我的灵魂。

和我下棋(倏地脸红,扔飞跑)---天真,可爱,

听我朗读小说----动人、美丽。

同行、给我找水、给我手杖---体贴入微。

(2)学生总结:熏子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思考这篇小说是以什么打动读者的。

第二课时。

明确:小说的重点并不在情节上,作者的重点是注意用敏锐的、纤细的感觉和诗意化的文笔表现爱情本身。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十四岁的舞女熏子的刻画,对女性美的挖掘。熏子朴实天真,纯洁无瑕,无忧无虑,明艳照人。苦难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刻下痕迹。那种纯真的美,消解了“我”的情欲冲动,净化了我的灵魂,转而对之同情、爱怜。作者用精湛的语言艺术,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如比喻、象征等,创造了笔下最完美的艺术形象。(讨论)。

(2)川端又是一位擅长描写人物心理的作家。他特别善于细腻深刻地刻画女性的心理,善于抓住日本妇女的性格特点,精心刻画她们复杂的心理活动。《伊豆的舞女》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小说中,舞女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我”的印象、感觉来描绘的。如:“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作者在这通过舞女在特定情势中表现出来的行动、姿态、神情等外部特征,揭示了情窦初开的她,在自己对之怀有好感的男子面前所表露出的拘谨、害羞和紧张的心理。此类描写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又如“我”与舞女告别时:“舞女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直到船儿远去,舞女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东西。”通过舞女的表情与动作,揭示了舞女随着情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内心,揭示了她对“我”的欲说还休的依恋、离别的哀愁与爱情无果的凄苦。清淡中出奇趣,简洁里寓深意,将舞女复杂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韵味无穷。

(3)从艺术的的角度,川端的作品非常善于刻画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细节描写着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还采用西方文学中意识流等方法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感受。伴随着舞女的相识相遇、相爱相别,我的心绪不断起伏变化莫测,时喜时悲、时欢时时忧,或简洁直接,事储蓄曲折地表现出来。“夜雨闻鼓”部分,作者细腻刻画了“我在短时间内多层次的感情变化。当暴雨倾盆时我立不安,担心天气阻止了舞女的演出团,当暴雨声中隐约传来鼓声时,我焦急地几乎”抓破“接雨板,把身体子”探了出去,渴望将鼓声听得再清楚楚动人些,当黑的夜空中断断续续传来阵阵鼓起勇气声,“惘然呆坐。”|心情紧张,“的我顿时紧张”的我顿时舒畅起来;当热闹欢腾的夜空的洒宴突然静止下来,“我的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害怕舞女会补以人而忐忑不安,心烦意乱……我的心被告“鼓声”牵引,开焦急、或失落、兴奋或忙乱。作者借助生动刻画我一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表达了我对舞女的牵挂和爱恋。

七、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我”与舞女的爱情的?试举例。

答:(设置问题,进行引导)作品中对“我”与舞女的爱情,不是直截了当地描绘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情绪来透露、暗示的,特别依赖于人物的感觉。作品中无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颦一笑,动作举止皆是感觉的产物,是人物情绪的表露。因此,作品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充溢含蓄空灵之美。不仅如此,作品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悟觉。如作品的结尾:当“我”与舞女离别之后,纯真之恋已经终结,“我”在船舱里:“脑子空空,全无时间概念了。泪水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脸颊凉飕飕的,只得将书包翻了过来。……就是让人瞧见我在抽泣,我也毫不在意了。我若无所思,只满足于这份闲情逸致,静静地睡上一觉。……产生了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答案):小说中的“我”和熏子的爱恋,没有欢欣喜悦的热烈表白,也没有悲愁痛苦的剧烈宣泄,而始终郁结着一种股淡淡的和绵绵的惆怅。“我“孤儿身世,多愁善感的本性,使我怀着哀伤的心态面对一切。而舞女身份卑微,境遇美女惨,也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悲伤,所以在那样的时代,我和舞女都江堰市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萍水相逢宾结识,带来的注定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最终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惆怅和无奈的忧伤。

板书:

相遇外貌东方典雅式的美。

相识端茶、羞涩柔媚。

路上交谈紧张,羞涩。

裕场裸跑天真无邪,纯洁无瑕。

相爱和我下棋脸红,扔飞跑-天真,可爱。

听我朗读小说--动人、美丽。

同行、给我找水、给我手杖---体贴入微。

想和我看电影---真情的流露。

相别默默相送-----多情、无奈、痛苦。

《合欢树》

生:读过。

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史铁生。

生:从他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乐观。

生: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能发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我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

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到位。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笑容背后到底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这么灿烂的微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找到答案。

评析一: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导语,能让学生趣味兴起,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人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导语设计我就采取了图片切入,情感设问的做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情。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就导学案上的题目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

(学生全体起立,分小组激烈讨论;教师巡视全场,指导解疑)。

师: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课内探究的题目。其他同学思考“我的疑问”中你们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

(四位同学上黑板展示小组讨论后的答案,其他同学独立思考)。

师:好,接下来请a层同学上来点评。同学们给点掌声鼓励一下。(热烈鼓掌)。

生:没有。(齐说)。

生:谢谢大家!

(热烈鼓掌)。

评析二: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我们做过试验:如果设计的导学案学习内容偏难(特别是学困生)、学习内容过于繁琐、学习要求很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会马上消失;反之,如果难度适中, 每次完成导学案学生都感到力所能及而且有成就感,就很容易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导学案探讨第一题,我在设计的时候给了插图提示,学生在完成题目的时候感到既有趣味,又有把握。

师:xxx同学既对这道题的答案做了一个直观又直接的讲解,又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做了一个宏观的指导,非常好!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一题。这道题为“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谈谈你对‘合欢树’所包含的情感和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这道题其实涵盖两个问题,一要回答情感,二要回答象征意义。这个组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把这两个部分混在一起了,答案显得没有层次。情感应该有两层,一是母子之间的深情,二是作者思念母亲又无以为报的愧疚之情。象征方面,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也是“我”个人命运的写照。合欢树和我都是曾经奄奄一息,如今生命力顽强,健康向上。这与母亲对我的深情投入,密不可分。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我觉得合欢树曾是母亲的精神寄托与希望。它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在母亲的眼里,它与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呵护。

师:同学们对这个说法认同吗?

生:认同。(热烈鼓掌)。

师:这位同学是从母亲的角度去思考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很好。还有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想法合理吗?

生:很合理。(热烈鼓掌)。

师:我真的很开心,我们班有同学能够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得出这么棒的答案。我再一次用掌声鼓励你。(师鼓掌)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的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

评析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上课睡觉,也反映出他们对课堂不感兴趣,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自主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行手段,巧妙组织课堂教学,变”苦学“为”乐学“,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多一些精彩!

师:接下来有请下一位同学上台,掌声鼓励!(热烈鼓掌)。

生:大家好!我是来自xx组的xxx,现在为大家点评“课内探究”部分的第二题。这道题为“文中有几处使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来,并试着分析其艺术效果。”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对此,母亲依然坚持奔波,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母亲才对药物治疗“终于绝望”。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儿发疯。文章通过这些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情节对比--残废前的快乐斗嘴,残废后母子二人失望、绝望与悲伤。母亲生活重心的转变,性格的转变。“我”在不同时期对母亲的感情也有对比,之前不理解、不珍惜,之后后悔,愧疚。这组同学的答案找到了“我对母亲态度的前后对比”;“母亲前后性格的转变”都是正确的。但是回答不够全面。我的点评结束,请问大家有没有疑问和补充?(边点评,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那我补充一点。本文还体现了现实与“合欢”的对比,寄托了无限的遗憾。

(生议论了一下,纷纷点头)。

师:刚刚xxx同学的点评思路清晰,表达明确。让我们再次用掌声鼓励一下他到位的点评。(热烈鼓掌)。

生:接下来到我了。

师:这位同学好积极啊。

(全班大笑)。

生:我补充一点。小院里,那个刚出生的小男孩也表现了母爱的深远、延续。

师:点评和补充的同学,都说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他们。

(全班热烈鼓掌)。

师:接下来的环节是处理“我的疑问”。这是同学们初步阅读本文之后提的问题。我特别想问问大家,之前的问题,现在你们心里有没有笃定的答案了。

(生议论)。

师:我们还是发挥一下小组的力量,大家踊跃讨论!

(生热烈讨论)。

师:怎么样?有没有答案了?

生:有!

师:太好了!今天我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学习了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相信同学们收获不浅。好,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

激情在心理学里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兴奋的情绪。课堂激情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参与欲和求知欲。这篇课文阅读起来并不难,怎么能让学生学精、学深,又不感觉枯燥,并且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学习激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调动学困生的学习激情。每个班,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都以一定的比例存在着。学困生总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毫无激情。因此,调动学困生的激情,对整个班级学习情绪的调动尤为重要。在本科导学案编制上,我特意思考了这个问题。让有绘画特长的学困生,在阅读本文后,设计四格漫画,并且把最后选定的作品,印在导学案上。在全班征集关于本课的问题,倾向学困生,把他们提的问题也印在导学案上。这样,学困生有了很强的参与感,上起课来,积极性也高很多。

第二,理性冷静思考的必要性。高效课堂,有一处空白。在部分学生展示的时候,有一些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同学,无所事事。在这堂课上,这样的时间段,我就安排学生就之前他们自己提的问题进行理性、冷静的思考。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调动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激情。

第三,课堂评价的技巧。在问卷调查中,学生都谈到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与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之前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我们通常都会给一个正面的评价,“不错”、“很好”等等,这样的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用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评价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高中生有一定的思想,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表扬的同时,给出中肯的意见。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回答都不错,我在给出正面评价的同时,更多地侧重总结他们的优点,即回答究竟好在哪里。有创造性地运用课堂评价语,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使其产生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王婷。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鉴赏。

大历三年(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

《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抒怀之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

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dd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杨伦《杜诗镜铨》)。明代王嗣]则认为这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杜臆》卷十)。对此二句的推崇,可谓至极。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比较这两联诗句说:“孟襄阳(指孟浩然)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虚写”

(《唐诗别裁集》卷十),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

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杨伦《杜诗镜铨序》),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因此《西清诗话》说此二句“大与诸子迥别”,而别又别在“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黄生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死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

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一、教案设计理念:

从20xx年开始,广州市已经连续两年的中考古诗鉴赏题都涉及到课后的十首自读的古诗。可见,初中的古代文本的阅读、鉴赏已经具有向课外转移的趋势。

古诗本来就是教学上的难点,再加上课外古诗也要考,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都很犯难:如果一课一课讲,没有时间,而且学生死记硬背消化不了;如果完全不讲,学生无法落实知识点,读不懂,自然无法得分。在反复地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与其吃力不讨好地一课一课教,不如教会学生读懂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抓手”,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往上爬”。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堂课——通过一首课内古诗的讲授,概括出读登临类素材古诗的基本方法,从“初读,把握基调”到“再读,赏景悟境”,“三读,探究主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共同指向“读懂”的目标,为下一阶段“鉴赏”奠定基础。在课堂设计中,我还安排了拓展运用的环节。通过类似题材的课外登临诗歌的阅读,学生运用归纳的方法自行解读、学习,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这堂课的内容充实,能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化繁为易,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有效教学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登岳阳楼(其一)》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诗四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陈以义,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经历靖康之难后,他的创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开始效仿老杜,将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写下了系列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

这首诗情境相容,既有登高怀古又有借景抒情,是一首非常典型的登临类诗歌创作。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读诗的感性基础,能通过朗读,找字眼感受到诗歌的感情基调,基本把握诗意。而且从7年级开始通过课内外的诗歌学习,学生也具备诗歌解读的基本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欠缺系统化,缺乏对登临类主题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纳。

五、教学目标:

以《登岳阳楼(其一)》为例,教会学生阅读登临类诗歌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自主解读同题材的诗歌。

六、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的解读方法,能自行解读诗歌。

2、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

七、教学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

2、比较陈与义和杜甫诗歌的特点。

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我们通过文本和古代文人贤达一同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优美风光中,体会文人诗情。这一站,我们一同与他们登高远眺。

登高这个传统自古就有,“高”寓意着国人步步高的美好祝愿,它已经深深扎根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登高则可远望,望远而致深思”,由此也衍生了登临这个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登临诗(展示ppt),今天我们以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为例,共同解读登临类诗歌。

(二)诗歌朗读,把握诗意。

1、朗读《登岳阳楼(其一)》(落实常识: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2、整体感知:感情基调——悲。

1)从何处感受到悲情?——老木沧波无限悲(悲是全诗的“诗眼”)。

板书:方法一抓诗眼定基调。

2)再次朗读全诗的结尾句,体会情感的抒发。

3、梳理诗意,体会意境。

1)登临何处何时?——岳阳楼(洞庭之东、长江西面)黄昏(夕阳、湖山欲暮时)秋天(风霜)。

2)目见何景何物?——帘旌(近景)夕阳(远景)老木沧波。

板书:方法二理诗意悟诗情。

4)这些内容和诗歌抒发的悲情有什么样的联系?

a、时间、地点——触动——悲情。

b、景物(环境)——烘托——悲情(帘旌不动夕阳迟渲染了冷清的氛围)c、联想——诱发——悲情(万里远游,三年磨难)。

d、意象——表现——悲情(风霜:双关;老木:作者自喻)。

板书:方法三抓意象品意境。

5)探究主旨:为什么生如此之思?——知人论世。

指导:可以从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所见、所思中寻找线索。

知人:陈以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经历了靖康之难,北宋灭亡)从万里来游(从北方逃难来到南方)三年多难。

论世:北宋灭亡,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国家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结论——作者抒发的是国家灭亡的.悲愤,自身经历的感伤。

板书:方法四思背景探主旨。

4、拓展运用。

这种历经国破家亡的悲愤和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哪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杜甫《春望》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心系家国的精神是两位诗人共同的追求。也表现出陈以义对杜甫诗风的学习。

学生根据登临诗的阅读方法,自学杜甫《登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登临何处何时——岳阳楼。

2)目见何景何物——洞庭湖的浩大吞吐日月(浩大壮阔的气势)。

生发何感何思——思:国家内忧外患(国)感:悲(涕泗流)。

自己年老多病,亲人音讯全无(己)。

4)主旨: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自己身世际遇的感伤,对亲人的思念。

5)比较两首诗歌主旨上的异同。

6、探究登临的文化内涵为什么生发此感?

——沈约“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孔子家语“登高望下,使人心悲。”

1)登高为了排遣抑郁的心情;

2)登高吊古(《登幽州台歌》);

3)重阳节登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登高抒壮志(如《望岳》)。

《观沧海》、《望岳》、《黄鹤楼》、《登飞来峰》。

九、板书设计:

何时何处——岳阳楼秋天黄昏(触动)——悲。

何景何物——帘旌不动夕阳迟(烘托)——悲。

何感何思——万里磨难(诱发)——悲。

老木沧波(表达)——悲。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具体分析。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悲凉,早就听闻,现在才去,有沉郁之感,应和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感触。也与结尾相合。

2、赏析 “坼”、“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3、第五、六句写什么?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4、第七、八句写什么?

三、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骑桶者高二选修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课前准备。

1、发给学生有关卡夫卡生平介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卡夫卡是(奥地利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那么《骑桶者》表现了现代人的什么困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骑桶者》,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读后感受,你们觉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请学生具体谈谈)。

学生可能答的答案: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二、主题分析。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然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2)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法)。

明确:两者皆可。

听到看到的理由:小说中说“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从中可见,老板娘看到了“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老板娘觉得围裙上有毛线绒想通过扇这个动作把毛线绒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骑桶者的角度:

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虚构分析。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四、改写小说结尾。

下面我们通过改写小说结尾,再来体会一下《骑桶者》虚构的魅力。假设老板娘走上地窖后发现了骑着桶飞翔的“我”,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改写小说结局,然后派一位代表用几句话简述你们组的改写方案,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写。

五、板书设计。

骑桶者。

骑桶者的角度:

表面原因:无煤天冷,“飞”比“走”快。

深层原因: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卡夫卡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冷酷。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我”物质困乏。

“我”畏缩自卑。

缺乏关爱、缺乏沟通。

真诚沟通、互相关爱。

国殇高二选修

1、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背诵几句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写的都跟酒有关。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喝酒想起吟诗,吟诗想起喝酒,所以由酒产生了很多好诗。喝酒作诗最杰出的要首推李白。他号称“诗仙”,自称“酒中仙”,当时人也称他为“酒圣”。有人评价说,李白诗中有浓浓的酒味,若抽掉他诗中酒的成分,色香味都大大减少。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李白咏酒诗中的代表作〈将进酒〉。(板书题目)。

二、解题。

《将进酒》是“劝酒歌”,将,(qiang),请、愿的意思。与“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jiang)意思不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

1、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

2、听朗读带,要求注意节奏。

(二)具体分析全文。

1、李白的诗风是豪放的,那么哪些诗句体现了他豪放的风格呢?

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学生齐读)。

2、这些诗句,你觉得诗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人生”六句的心情是欢乐的。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用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准备“一饮三百杯”。“岑夫子”句,他本是客人,这儿却反客为主,对着好友高声劝歌,将他的洒脱与狂放表现的淋漓尽致。“五花马”句,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是狂放到了极点。

3、诗人的感情是复杂的,除了欢乐、狂放,诗中还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呢?

悲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愤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与尔同销万古愁。”)。

4、为什么说悲伤呢?

“君不见”两句写了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人生易老不过朝暮之间,因而“不复回”又隐含了韶光易逝,青春难再之喻意。雄伟永恒的黄河尚且如此,人生更是渺小短暂,所以开头四句顿生悲意。

5、为什么说愤激呢?

因为他要借酒气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劣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愿醒”--这两句诗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有屈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惋惜,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7、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又是怎样的呢?

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借酒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到结尾更将这种复杂的心情统一为“万古愁”,使抒情达到了高潮。

8、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愤激。诗歌中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豪放只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9、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夸张、比兴。

10、齐读全诗。

四、课外延伸。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提问:同是咏酒诗,找找感情变化上的相似之处。

开头两句显示出诗人郁积好久的忧愤的心情,接着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长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展示出诗人的豪迈的胸襟,然后诗人又自比小谢,极为自信,然后,却又迅速地陷入“不称意”的苦闷中。感情也是起伏变化,也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的气概。

五、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试将《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上加以比较,写一段鉴赏短文。

板书:

将进酒李白。

悲伤明镜悲白发。

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

愤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狂放呼儿将出换美酒。

愤激与尔同销万古愁。

文档为doc格式。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3、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这首诗前两联以写景为主,而后两联以抒情为主。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触景感怀这一手法。

[教学难点]。

如何品味“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    型]  诗歌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探究法。

[教    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它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知道了这一名冠天下的岳阳楼,大家应该记得在范仲淹的文章里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样的句子,范仲淹这里所说的“前人”里就有一个杜甫,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杜甫的那首描写岳阳楼的诗歌《登岳阳楼》。

二、写作背景介绍(2分钟)。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学生齐读并背诵诗歌。(5分钟)。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质疑、探究(8分钟)。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昔闻:渴望向往已久。

今昔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今上:如愿以偿甚喜。

2、赏析 “坼” “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3、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景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4、第五、六句写什么?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5、第七、八句写什么?

五、整体赏析(6分钟)。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开了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中一般。只10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画了出来。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壮阔相同而心情各异。

尾联凭栏遥望北方,忧国忧民。作者开阔的胸襟与颔联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上下衬托。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想的仍是国事,为之流涕。

六、比较赏析:将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分别与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15分钟)。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七、课堂延伸(5分钟)。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第10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八、作业布置(2分钟)。

1.完成“探究讨论”一。

2.背诵并默写诗歌。

九、板书设计(略)。

十、学生情况估测及应变方法:

通过前几首诗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在质疑、探究部分,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考虑到课内诗歌的分析是为了服务于高考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这里选取了20福建省高考试题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让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考试形式有所了解。

教学反思:

《合欢树》

教者:半截塔中学   郭军。

预习目标:

1.搜集作者有关的常识。

2.阅读课文,积累字词,理请课文的结构,层次。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

一.导入:。

录音《烛光里的妈妈》导入课题并板书,共同交流作者及其相关常识。

二.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读文 ,说一说本文讲述了哪些事?并简要概括。

三.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

四.教师整合问题布置精读课文。出示以下问题。

1.说一说本文描写了怎样的母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交流,辅导阅读)。

2.作者写合欢树与写母亲有啥关系?

3.你觉得用“合欢树”作题目合适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后小结:合欢树虽没有在第一部分出现,但是,通过母亲对合欢树的照料,通过写合欢树的生长,母亲的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展示,母子的情结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母亲的形象随着合欢树的生长而凸现出来,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深深的情愫也伴随着合欢树的生长而升华。

五.学生试写,母亲去世了,作者非常思念母亲,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致的关怀,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和爱戴……请你替作者抒发此时此刻的心情,并给作者写几句话,来安慰他。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2、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便对诗歌的意境美有更深入的品味。

3、比较阅读。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杜诗的意境和创作风格,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特色进行比较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作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难点“坼”“浮”字妙处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活动及时长安排二次备课。

第1课时。

一、导入:

【回顾导入】。

告别张若虚笔下那美轮美奂的春江月夜美景,走过孟浩然那心驰向往的鹿门,翻越李白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天姥山,今天,让我们跟随“诗圣”杜甫一起登上岳阳楼,感受那里别样的风采。(板书:登岳阳楼)。

【图片导入】。

以岳阳楼图片(见ppt)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师生共同回顾)。

(二)写作背景: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三)诵读感知(以读带悟,把握感情基调):

1、生自由读;

2、抽生读,给出相应评价;

3、师范读,并指导。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读出气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4、生带感情再次诵读。

三、赏析内容:

(一)初知意象:

【参考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主要意象】。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二)置身诗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方法点拨】。

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参考画面】。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三)品诗(缘景明情):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2、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1、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坼”、“浮”。

2、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景色特点: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过渡】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品味其中的情感(生探讨,自主发言。)。

【明确】。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总结: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忧国忧民。)。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世纪金榜25~26页预习部分。

第2课时。

一、导入:

检查背诵以导入。

二、诗歌小结:

1、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三、课外拓展--感悟杜甫: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结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四、迁移训练(二选一):

(一)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明确】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2、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明确】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

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二)比较阅读: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明确】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

1、默写;

2、完成世纪金榜27页《为农》。

六、板书设计:

景: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身世之感国事之忧。

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反思:姜睿艳。

骑桶者高二选修

1、领悟小说的多重主题。

2、了解小说的虚构和情感的真实的有机结合。

教学重点。

1、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

2、骑桶者的形象。

课前准备。

1、发给学生有关卡夫卡生平介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卡夫卡的《骑桶者》。卡夫卡是(奥地利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那么《骑桶者》表现了现代人的什么困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骑桶者》,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读后感受,你们觉得卡夫卡描写骑桶者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请学生具体谈谈)。

学生可能答的答案: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二、主题分析。

明确:家里无煤,天气寒冷,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显然“飞”着去比“走”着去要快。

(1)如果拎着桶走着去赊煤,情节走向必然是怎样的?

明确:“我”拎着桶去赊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的态度都是同情主人公的。

(2)卡夫卡让骑桶者骑着桶飞着去赊煤,情节走向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3)小说中“我”认为老板娘看见了自己,老板娘说“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那么老板娘到底有没有听到“我”的呼喊看到“我”这个人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理由。(讨论法)。

明确:两者皆可。

听到看到的理由:小说中说“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从中可见,老板娘看到了“我”。

没有听到看到的理由:“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老板娘上来后,不可能朝空中看,因此她看不见“我”。如果她看见“我”了,发现“我”骑着桶在空中飞翔,应该会惊讶新奇,说不定会用煤换“我”的会飞翔的桶。而老板娘解下围裙扇可能是老板娘觉得围裙上有毛线绒想通过扇这个动作把毛线绒抖掉。而“我”的喊声和钟声混合在了一起,老板娘以为“我”的喊声就是钟声。

明确:“我”尽管贫穷,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时那种鄙夷的神色。因为贫穷“我”已经变得畏缩自卑了。

明确: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小结答案:创作意图的角度:

拎桶走去,作品内涵单一。

骑桶飞翔,作品内涵丰富。

骑桶者的角度:

自尊心强,畏惧交流。

明确: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缺乏沟通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明确: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互相关爱的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虚构分析。

明确:小说中“我”的飞翔,老板娘用围裙把“我”扇走,“我”浮生到冰山区域,不复再见,这些情节是虚构的。“我”的处境,老板伏案写字,老板娘织毛衣,老板和老板娘的对话,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让“我”的飞翔也显得像现实中发生的一样合情合理。虚构嵌入现实,就和现实浑然一体了。

小说还展现了“我”的心灵的真实。小说开头写“我”家里没有煤时,“我”眼中的景物都带上了悲凉的色彩。“火炉里透出寒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这都展现了“我”内心的悲凉。“我”骑着桶只是在空中呼喊,不敢冲进店里,展现了“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害怕看到老板娘鄙夷神色的畏缩自卑心理。老板娘没有借给“我”煤时,“我”喊着“你这个坏女人”,表现了“我”对老板娘的憎恨。小说借助飞翔这一虚构情节真实地展现了“我”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也是更为深刻的真实。

四、改写小说结尾。

下面我们通过改写小说结尾,再来体会一下《骑桶者》虚构的魅力。假设老板娘走上地窖后发现了骑着桶飞翔的“我”,那么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改写小说结局,然后派一位代表用几句话简述你们组的改写方案,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写。

《骑桶者》全文阅读。

所有的煤都用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炉子散发着凉气;屋子里充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因此,我现在必须快马加鞭,到煤贩子那里去寻求帮助。对于我一般的请求,他一定会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非常清楚地表明,我连一粒煤渣都没有了,而他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空中的太阳。我必须像乞丐一样前去,——当那乞丐由于饥饿无力地靠在门槛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主人家的女厨师才决定给他喂点残剩的咖啡——煤贩虽然很气愤,但他一定会在“不可杀人”的戒律光芒的照射下,不得不把一铲煤扔进我的煤桶里。

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抓住桶把手,——一个最简单的辔具,费力地转下了楼梯。但是,到了楼下,我的桶就上升起来,了不起,真了不起!那些伏在地下的骆驼,在指挥者的棍棒下晃晃悠悠地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如此而已。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了冰冷的街道,它的高度好极了,有几次我被升到了二楼那么高,但从来没有下降到门房那么低。我异乎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贩的地下室门前,那贩子正蹲在地下室的一张小桌子边写着什么。为了放掉屋里多余的热气,他把门敞开着。

“煤店老板!”我急切地喊,低沉的声音刚一发出便被罩在呼出的哈气中,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混浊。“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我都能骑在它上面了。行行好,一有钱,我马上就付给你。”

煤贩把手拢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得对吗?有一个买主。”

“我什么都没有听到。”那妇人说,她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靠着炉子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一个老主顾,忠诚老实,只是当下没有法子了。”

“老婆,”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

“你这是怎么了,老头子,”妇人把手中的活贴在胸脯上,停顿了一下,说:“谁也没有,街道是空的,我们给所有的顾客都供了煤,我们可以把煤店关几天休息一下子。”

“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没有知觉的眼泪冷冰冰的,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向上面看一下,你们会立刻发现我的,我求你们给我一铲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会高兴得发疯。其他顾客确实都关照了,但还有我呢,啊,但愿能听到煤在桶里发出格格的滚动声。”

“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可那妇人抢先一步站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呆着,如果你坚持要上去的话,那就让我上去吧。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桩生意,而且是臆想出来的生意,就忘了老婆孩子,也不想要你的肺了。好,我去。”“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好吧,”妇人说着,上了街道。当然她立刻就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煤,一铲最次的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拉回去,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但现在还不行,现在不行。”“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

“他想要点什么?”煤贩问道,“什么都不要,”妇人向下面大声喊,“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除了6点的钟响。我们关门吧,天太冷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赶走。遗憾的是她成功了。我的煤桶具有骑乘动物的一切优点,它没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

《骑桶者》是卡夫卡一篇现代派小说,在“虚构”这个单元话题之下。《骑桶者》教学活动的失败,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单元话题对课文教学的干预。

为了紧紧扣住单元话题,这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虚构的内容。目的在于了解小说情节。很容易,没有任何难度。

第二、虚构的内涵。即对小说内涵的解读:沟通的无效造成人的孤独和异化,无法逃避。

第三、虚构的意义。小说为何有如此的魅力,是因为虚构手法的运用。目的在于了解虚构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的用处。

教学活动进行中,我发现,如果紧紧扣住单元话题“虚构”的话,有以下几个问题无法解答。

第二、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最起码,都有虚构的成分。虚构是小说的灵魂。哪怕是现实主义小说如《白鹿原》,也是虚构而得。那么虚构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手法,如何说它对于《骑桶者》这一篇的意义?虚构对于《骑桶者》的意义是否与对《白鹿原》的意义无甚差别?相对二者,我想,荒诞才是《骑桶者》特色吧。

由此看来,单元话题过多干预课文教学,很容易导致讲话题而忽略文本特色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应加以注意。

望月怀远高二选修

1.了解张就龄的生平。

2.注意诗中的用词。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重点教学诗歌的境界。

板书设计。

诗意:首联.望月怀远自然浑成。

颔联.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

颈联.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构思奇妙,意境幽清。

教学过程设计使用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简介:。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之。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三、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四、意境赏析。

首联: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颈联: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

《合欢树》

教学目标:

1.体会无私的母爱,把握母亲的形象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从而体会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 课文分析。

(一) 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默读《合欢树》。

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惊喜,有活力。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叹息,不放弃。

三十岁         小说发表       去世,没看到。

三十多岁       事业有成       已死多年。

(聊起合欢树)。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2、通过行文思路可以看出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

母亲       合欢树。

主题--母爱。

(二) 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学生一起诵读此两段)。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生找出原文相关句子)。

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3、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句子(略)。

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全文还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坚强、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儿子对母亲。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句子(略)。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

(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1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

合欢树与母亲、与我的关系:

“合欢树”   “我”             母亲。

误种花盆    作文获奖        惊喜,有活力。

没有发芽    两腿残废        叹息,不放弃。

茁壮成长    开始写作        高兴,常侍弄。

花繁叶茂    事业有成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明确: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 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2、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运用的是象征的手法,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手法。(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3、你认为合欢树象征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

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总结:

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再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由父母亲精心呵护成长起来的树呢?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也倾注了心血寄托着深切的希望。

所以不管母爱是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都应该珍惜,感谢史铁生,他提醒了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爱,用理解去培养一棵爱与被爱的合欢树ジ惺馨,用理解去培养一棵爱与被爱的合欢树,为了不要失去后才感?nbsp;“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爱 你们也需要懂得,希望大家做一个懂得爱别人,也懂得回报别人爱的人。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史铁生的文章,体会其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板书:

(感情)感激、内疚  (性格)乐观 坚强 执著 聪明。

合欢树象征 母亲。

作者  误种花盆   十岁      作文获奖        惊喜,有活力。

没有发芽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叹息,不放弃。

茁壮成长   三十岁    小说发表        去世,没看到。

花繁叶茂   三十多岁  事业有成        已死多年。

(聊起合欢树)。

母亲的恩泽。

聂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