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社区好乡贤事迹材料(案例17篇)

时间:2023-10-31 11:33:39 作者:笔砚 优质社区好乡贤事迹材料(案例17篇)

事迹材料是反映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某个特定事件中所取得成绩和经历的重要文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些令人钦佩的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社区事迹材料

团结里社区党支部在文化路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起点超越、事争一流为工作理念,坚持“为居民服务、帮弱势群体、架党群桥梁、助政府工作”的宗旨,紧紧依靠社区群众,始终把提高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建工作的着眼点,把热心社区服务,心系社区居民作为日常工作的落脚点,创先争优工作围绕“建强组织、发挥作用、优化服务”这一目标,努力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党支部在社区居民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全体党员和居民的广泛拥护。社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特色社区”、文明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建立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党的基层组织,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社区党支部三名成员和居委会干部全部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学历均大专以上,平均年龄35岁。新一届支部成员责任心强、整体素质好、群众基础牢,为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支部通过发放党员调查表、慰问信、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进行了登记、造册,确立了党员分类管理的“三管”模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协管”、对转入党员进行“接管”、对在职党员进行“双管”,建立了党员信息库,完善了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并建立了党员联络工作站,将辖区各类党员纳入到党组织的管理和活动之中,使党员流动不流失、散落不散心,教育管理不断线。

社区党员邓侃长年在外地工作,为了让他及时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社区与他经常进行电话沟通和短信联系,将下岗职工优惠政策、房屋登记、申报社保补贴返还等信息及时发送给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需要,社区充分发挥“共驻共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间的沟通与联系,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六联六共”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共建渠道、搭建共建舞台,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势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区域性大社区、大党建的党建新格局。

为提高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社区党支部以推进“四项工程”(组织工程、素质工程、阵地工程、民心工程)建设为平台,在完善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抓好两项党建创新:一是在网上进行开博建家——团结里党建e家,在网页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开社区服务指南、办事程序,及时更新社区党建活动开展情况,截止日前上传创先争优活动简报55期。在网上架起一座与社区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社区党员和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给社区工作提建议,对社区工作进行监督,社区党支部可以在网上对社区党员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答复,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博客的点击率已超过14450余次;二是开通党建服务新干线——“六式”服务,让党员找到归属感。一是“体贴”式服务。通过为老、弱、病、残党员提供关怀式服务;二是“愉悦”式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愉悦居民的身心。三是“帮扶”式服务。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帮扶救助,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四是“港湾”式服务。不断完善优化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展中心职能,为党员参加活动、学习交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五是“风筝”式服务。

通过为外出流动党员发放活动证、保持书信电话沟通、解决家庭困难等方式,确保外出党员“不断线”。六是“家庭”式服务。主动与流入党员取得联系,让他们有话找组织说,有事找组织办,使其时刻体会到家的温暖。通过开展“六式”服务,唤起了党员的党性意识,让更多的党员找到了归属感,老党员李振声每次在支部去家里慰问的时候,都感动万分,他主动为灾区捐款;环保卫士郭志华利用作废的条幅,亲手缝制了40余个布袋,免费发放给了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优秀复转退军人张士喜、为民服务典范范国成经常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舞台;退休教师刘富君长年帮扶弱势群体,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优秀社区党员中心户王汝森,把身边的党员聚在一起学政策、讲环保、谈心里话,及时反馈社区党员的需求和信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党的红色宣传员”;爱心妈妈王小建,不仅为贫困居民捐款捐物,还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亲手编织毛衣、帽子等。

乡贤事迹材料

xxx,男,xxx83年7月出生,xxx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7年8月选聘为xxx区大学生村官,现任xxx村党支部书记,xxx乡第十三次党代表。七年来,他用认真的学习状态,勤恳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从一名大学生到村支部副书记,再到村支部书记,一路走来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许,也得到多次表彰。xxx3年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xxx4年10月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

一、兢于职守,敬业奉献,开拓进取。

现在农村管理服务事务纷繁复杂,而且大量事务需要有较高知识储备和综合协调才能办好,xxx同志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团结“两委”班子,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农村各项事务,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如: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林权制度改革、村组织换届、扶贫开发、社会服务管理等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本村的人脉关系,依托本乡种植养殖传统,积极招商引资,发展规模养殖业,开拓经济林木种植业。

如今xxx村已经有两个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区xxx忠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xxx市xxx区森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是搞肉羊养殖,另一个搞经济林木和中药材种植。目前为止两个合作社共投资1000多万元。xxx2年该村忠立合作社还申请下xxx2年山西省省级示范社,这是xxx区xxx2年唯一的一家省级示范社。此外还帮助两个合作社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两个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但为xxx村及周边农村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为村民增收;还引领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让村民致富。两个合作社成为当地经济的“双引擎”。

二、贴近群众,扶残助困,温暖人心。

xxx今年43岁,前几年患病后落下残疾,现在仍然单身一人,与父母同住一起。为了看病做手术,家人多年来四处奔走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生活特别困难。xxx自来到xxx村就与其建立了帮扶结队联系,前几年为xxx办理五保,今年又5为他母亲办理了低保,并千方百计帮助他寻求救助,解决生活、看病方面的困难。每逢过节,经常去看望他,与联点单位一起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霍海今年59岁,妻子瘫痪卧床十几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xxx联系后为其办理了独生子女奖励,确立为低保家庭,特别困难家庭,每逢发放救助和慰问金,都首先照顾。

为他们提供协调优抚慰问、生活保障以及教育保障等力所能及的服务。

三、热心公益,自愿服务,传递爱心。

xxx8年10月xxx和同学发起成立“xxx区青年爱心援助联合会”,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偏远困难农村村民送温暖。已累计为贫困村困难户捐助衣物40余次3000余件受益村民达600余人。多次经xxx日报、xxx晚报、xxx电视台报导。

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xxx还组织本乡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每逢节假日,他和其他大学生村官同事自掏腰包为困难户送棉衣、棉被,累计为村民提供3000多元的生活必需品。

xxx2年团xxx市委青年联合会成立的xxx市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xxx同志任xxx市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兼xxx区分队队长。召集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团结集体的力量,开展多种活动,扶困助残,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目前已开展各种活动20余次。

四、xxx,创业富民,勇创典范。

xxx2年xxx同志牵头和三位大学生村官为了推广小成本、集约化庭院圈舍肉羊养殖,于xxx2年6月新建了圈舍肉羊养殖推广基地。旨在向农户推广合理的肉羊养殖规模和用青贮草来养殖肉质鲜美的肉羊,从而为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引领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是大学生村官践行“xxx、创业富民”的积极尝试。

大规模的圈舍肉羊养殖投资大,一般农民即使成立农民合作社也难以完成集资,而且养殖规模大管理跟不上羔羊死亡率高,会使效益下滑。圈舍肉羊养殖项目探索一般家庭夫妻两人在自己庭院圈舍养殖肉羊的合理规模。此肉羊养殖项目占地1000平米,目前存栏100多只肉羊。为周边圈舍养殖肉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该项目于xxx2年获得“xxx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大赛二等奖”,成为xxx区八大“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之一,团xxx区委xxx3年五四表彰“创业示范基地”。

为了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xxx同志还带动xxx乡五位大学生村官参与新建葡萄种植园。成立“xxx市xxx区鸿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耕地120亩,成员由大学生村官和农民组成,现已登记注册61人,总股本630万元。合作社主要经营各种葡萄及葡萄苗木,目前已经种植10多个品种,投资100多万元,已初见成效。

总之,xxx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一名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名普通的社会公益爱心人士,一名普通的创业实践者,践行着不普通的价值观,是新时期青年的典范,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模范。

乡贤事迹材料

为了更好地建设“富强青州、美丽青州、和谐青州”,青州镇党委、政府于正月初三(1月30日),邀请部分青州籍在外乡贤,召开2017年新春乡贤座谈会。

座谈会上,镇党委罗劬书记对2016年的党委、政府工作做了通报,让到会乡贤更加了解青州的发展。乡贤们对青州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在青州未来发展的议题上乡贤们也各抒己见,会上气氛融洽、讨论热烈。

此外,与会乡贤还踊跃加入青州籍乡贤微信群,与镇班子成员互留联系方式,表示一定会为青州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贤事迹材料

1月30日,榕城区召开外出乡贤座谈会,邀请在外企业家和外出领导干部,欢聚一堂,畅叙乡谊,喜庆新春佳节,共谋发展大计。

外出乡贤在听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通报去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后,纷纷表达了回到家乡感受到可喜变化的喜悦之情。他们纷纷说,每次回家乡,都能欣喜地看到榕城在变化,经济有新发展、生活环境有新改善、社会事业有新突破。尤其是今年回来,这种感受更加明显了,经过“创文”整治后,榕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美丽、交通通畅。他们表示要发挥自身优势,用反哺家乡的实际行动为家乡助力,为家乡引荐更多人才,引进更多项目,贡献更多的聪明才智。同时,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希望榕城以“创文”整治抓出成效的契机,巩固成效,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加快发展新局面,真正把榕城建设成为揭阳城市的核心区。

该区领导对各位外出乡贤心系故里,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不忘支持榕城,为家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表示感谢,指出榕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的一年,将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宜居创富环境、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确保和谐稳定环境等方面,为发展全面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各位乡贤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为榕城发展出谋献策,携手共创榕城的美好未来。

乡贤事迹材料

赵峰,男,1982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陕西中承建工集团总经理。第十八届榆阳区人大代表,第二届榆阳区十大杰出青年,第三届陕西省身边好青年,第四届榆林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榆林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在榆阳区小纪汗乡,提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有志青年赵峰,老乡们没有一个人不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个后生不简单!沙窝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是年轻一代的好榜样!”

赵峰生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牙世兔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亲的人生打击没有打倒他,却炼就了他坚韧不屈的性格。他把眼泪咽进肚里,挺起倔强的胸膛,在艰苦的环境中自立自强、学习成长。7月,他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终于从陕西省乡镇企业中等专业学校顺利毕业,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那个年代,大专本科生也难找工作,甚至是研究生也难有一碗好饭。赵峰一个中专生要找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从小吃苦的农家娃,什么也不怕,他决心踏踏实实从最底层干起!当年9月,他走进了建筑工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默默地当了榆林市民生建工集团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业务能力,赵峰在同事们中间获得了一定威信,很快就成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虽说小有成就,但他没有自满,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开始不断地“充电”。9月至12月,他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科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文凭,同时通过专业考试取得了注册房建、公路、市政二级建造师资格证;3月,他又参加西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本科学习,并于7月取得了本科毕业证书。同年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评审,赵峰同志获得了工程师职称。

“我也是没办法,工作逼着我要不断学习。”说起他的艰苦学习历程,赵峰略带腼腆地笑笑说。就是这样,赵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前进中升华,从一个农家娃成为技术员,又从技术员成长为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203月,他被聘用为陕西承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兼项目经理;1月起,担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兼总工;1月起任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信任。”身为总经理的赵峰,为人更加谦虚谨慎,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他负责公司的全盘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规范科学。期间,高质量地完成了好几个农村土地复垦项目,如小纪汗乡奔滩村土地复垦项目、巴拉素镇马家兔村土地复垦项目、补浪河乡云滩村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公司赢得了效益和信誉,同时得到了项目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他始终把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重点在抓好企业生产质量和信誉上下功夫,为榆林建筑行业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他积极主动承担起公司资质升级的重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公司资质升级。同时,在省造价总站及市定额站考察调研榆林建筑市场,编写定额,为榆林建筑市场提供了有效数据及成本核算依据。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同志:“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生命线,一定要把好建筑质量关!”多年来,他一直依据质量认证管理办法来管理工程项目。在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下,,由他任项目经理施工的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1#宿舍楼工地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评为年度市级文明工地;芹河乡长海则幼儿园工程项目被公司评为先进项目部;由他任项目经理施工的榆林学院多层学生公寓楼工地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评为年度市级文明工地。

赵峰的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曾连续多次被榆林市中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评为先进个人。以来,他先后被榆林市建筑业协会授予榆林市建筑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被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授予创建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五月被授予第二届“榆阳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十二月被授予“第三届陕西省身边好青年”荣誉称号。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勤劳善良是他的本色,自强不息是他的性格,积极上进是他的`追求。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思想情操,坚守着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的成长经历,牢固根植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始终能够发挥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无论在农村还是业界、无论在家里亲族还是朋友圈子,赵峰无可争议地成为人见人夸的上进好青年。

赵峰经常说:“落叶要归根,我始终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家乡父老。尽管我的能力有限,但我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尽管他也不是“大款”、不是“土豪”,但是他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近些年来,他把艰苦打拼后手头仅有的些积蓄,全部花在了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公益事业上。20,为了使榆林一中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个人拿出5万多元捐资助学;20以来,他先后出资了近20万元,无偿支助贫困大学生8名,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想。20,为了让全村老百姓能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健身娱乐生活,个人出资100多万元,在老家修建了14间约2000平方米的室内外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并配备了10多套室外活动器材,方便群众健身锻炼。多次与土地等部门积极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00余亩,争取配套资金100多万元,改造家乡农田。这些看似是些小事,但却是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为家乡父老尽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村上修建戏台、老年幸福院时个人给出资近两万余元,9月个人又给榆阳区慈善协会捐款1万余元。在赵峰的心里,觉得这样活着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认真做人,无私奉献”。这是赵峰的座右铭。作为公司总经理,他除了爱岗敬业就是无私奉献;作为优秀党员和社会公益的热心人士,他除了严以律己就是无私奉献;作为家乡父老满怀期望和同龄青年的榜样与标杆,他除了光明磊落就是无私奉献!这,正是赵峰,在艰苦中淘沥甘甜、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奉献中闪耀光芒的时代杰出青年的色彩斑斓、厚重立体的标准画像。

社区事迹材料

长安新城社区辖区面积0.28公里,4700户,常住人口15000余人;党组织建制为党委,下辖党支部2个,现有在册党员109名;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共5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居委会10人,服务站8人。在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党委起到了领导核心作用,在“一分、三定、两目标”基本思路的指导下,服务站制定了“民生为重、惠民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和谐”的目标,居委会制定了“社区干部工作十则和十点”的双十准则,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各项工作有序地发展。

社区党委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深化社区“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是社区大事,都要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社区实际,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社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领导能力,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得到党员群众的拥护。

社区党委一直坚持把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活动阵地建设好,采用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的原则,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党员、满足党员的需要。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利用图书室和电教室的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社区党委率领全体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自然灾害和重大活动中,多次捐款捐物,在服务平安奥运、国庆安保、两会巡逻活动中参加执勤,高质量的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社区党委不断创新理念,以党建引领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社区党委将社区零散无序的几支文体队伍整合起来,成立了社区全民健身协会,下设老年健身协会,青年体育协会和少儿志趣协会。老年健身协会有舞蹈队、晨练队、腰鼓队、合唱队、柔力球队、老年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民俗活动队、手工编织队、京剧演唱票友、太极拳辅导站等,固定队员450多人。青年体育协会有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台球协会、泳协协会、穿越协会、书画苑和公益文化活动站等,固定队员400余人。社区党委还指导各协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会徽标识,建立协会章程,健全网络沟通平台,参与公益活动,规范自治管理,丰富协会内涵。社区的文体队伍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并多次参加丰台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文体比赛,取得多项优异成绩,展现了居民良好精神风貌,弘扬和培育了“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社区精神。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居民健身达到了多样化、经常化。新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带动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社区居民的自治建设,为社区建设和精品社区创建增添了活力。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长安新城社区党委始终坚持踏踏实实的态度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又努力创新与实践,丰富了党员的生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被北京市评为“首都绿色”社区、“体育先进单位”、“体育生活化”社区、“北京市绿色社区”和“双争创”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日子里,社区党委将继续努力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事迹材料

_x,男,194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10月退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现任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香河园街道和谐促进员协会名誉会长和街道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常务委员。

退休来,_x先后被党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北京市委评为“百位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北京“万名孝星”,先后荣获“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北京十大志愿者”、“北京社区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医者仁心,情注社区,志愿为百姓治病。

1970年初,_x响应周号召,参加卫生部医疗队,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援藏31年。20刚退休回到北京时,有人说,您在西藏辛苦了多半辈子,回来后,好好享福吧;很多医院听说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医疗专家时,都愿意高薪聘请。但是,当叶老看到社区里的老人年龄大了,看病就医需求多,社区又缺少医生,他谢绝了高薪返聘,决心把爱继续传递下去,留在社区,志愿作一个社区志愿者和社区保健医生,无偿为社区居民看病,让医疗专长就近发挥作用。叶老说干就干,主动到社区居委会说出自己的志愿,将党组织关系从原单位转到了社区,认领了志愿服务岗,没事就在社区、楼宇巡逻。有一次,叶老刚从外面回来,就有人上门来找:“汪老爷子不行了,昏迷了,你去看看吧!”这位汪老爷子八十多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前列腺癌。叶老顾不得休息,赶到汪老爷子家,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和对老爷子的日常了解,检查断定是低血糖昏迷,他马上取出一瓶含糖饮料给老爷子灌了下去,15分钟后,老爷子慢慢醒了过来。看到此景,老爷子的儿子激动地对叶老说:“多亏您对我爸爸的病情这么了解,抢救及时,否则送到医院一项项地排查,肯定会耽误抢救时间,是您挽救了我爸爸啊!”像这样救人助人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在叶老身上发生。为支持叶老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朝阳区委老干部局、朝阳区红十字会和街道党委的鼓励和帮助下,叶老成立了“_x团队工作室”,每周定期为社区居民义务看病,把家里的电话在社区里公布,成为咨询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并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老人很受益,觉得比电视台上的“养生堂”节目讲的还好;定期上门走访空巢老人,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护理等服务;与相关院校配合设计了“西坝河西里社区老人健康档案”软件,每次为老人看病咨询后,就把老人的健康状况收录到软件里,全面掌握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为准确诊断、合理地控制当事人的病情提供了依据。社区居民纷纷把“_x团队工作室”称作“爱心小屋”,称医生们是“家庭医生”。他家的咨询热线电话每天都响个不停,连广西、贵州、山东和黑龙江的患者也给他打来电话向他咨询。

二、大爱无疆,执着奉献,志愿传播健康知识。

叶老的志愿服务不仅是在社区里为居民看病咨询,而且还将服务延伸到整个朝阳区、北京市,甚至到全国各地。而他服务的手段,也由义诊、电话咨询扩展到举办健康讲堂、急救培训等方面。因为,几十年救死扶伤的经验让_x明白,使居民掌握健康知识更为重要,他在社区开办健康大课堂,传播健康知识,讲授地震、火灾等各种条件下的急救与自救等医学课程;制作近千张各类慢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的ppt课件,向居民传授相关知识;利用社区召开居民大会等时机讲课答疑,使居民了解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方法;叶老不仅在社区讲,还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讲,每年讲座近百场,受益人群达数万人次;在《朝阳老干部报》“_x养生讲堂”、香河园街道《拾香》“叶老每期健康一谈”专栏上,叶老把平时看病咨询时发现的有关健康问题,写成科普小文章刊发在专栏上,很受读者欢迎。

三、弘扬美德,言传身教,做一辈子的志愿服务者。

这些年来,叶老的公益行动早已突破了医疗领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远近闻名的志愿明星。他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毛主席纪念堂”做志愿服务,参加了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活动,在新疆为援疆干部和少数民族作报告等;他曾作为市、区培训团首席讲师,培训了一大批急救员;,叶老高票当选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后,他更感责任重大,每天也更加忙碌了。他以自己在西藏31年和退休后的10余年的志愿服务为基本材料,以“爱心、知识、奉献、坚持”的主题,制作了题为“让信念随着党旗飘扬”等200张党课幻灯片,积极参加朝阳区老干部宣讲团,社区老党员先锋队,在“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市老干部党校”、“朝阳区党校”、“朝阳老干部党校”等机关、学校、社区,讲党课200多场;他担任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讲党课,带领新老党员宣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在每年国庆等重要节点,都走上社区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岗;叶老的志愿精神感染了年轻人,叶老的服务团队发展很快,团队成员越来越多,继中央财经大学志愿者加入了他的团队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也先后加入他的团队。团队的每位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给社区居民看病和咨询,为老人提供关爱活动。现在,到“爱心小屋”就诊的人越来越多。

退休后的14年里,_x以始终不渝的职业操守,把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化为博大的爱,无私地奉献给百姓,奉献给社会,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的座右铭是:_x——做一辈子的志愿者。

社区事迹材料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张继微与陌生的他见面了,那是一种羞涩而陌生的感觉,在他的面前,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他(戴超)却羞涩地倾听着。张继微面带微笑轻轻地说:“我的家乡很远,母亲身体不好,看病欠了很多钱,还有家里的房贷十几万要还!你的条件不错,应该可以找一个更合适你的人,而我……”张继微的善良腼腆令戴超充满了继续探研的期待:“其实……其实我们可以从朋友做起。”说话间内向的戴超已经涨红了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戴超牵起了她的手,拜见了双方的父母,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两个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为了不让双方父母多花钱,一切从俭,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电视机,婚后两人开始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办了个补习班,虽然收入微薄,但两人还是相互扶持着往下走,由于劳累张继微病倒了,戴超独自坚持着经营。出院不久之后由于劳累,饮食不规律,张继微胃出血再次住院,戴超一边照顾爱人,一边经营补习班,其中的艰辛不言而说,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四年风风雨雨,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张继微总笑着说:“感谢公婆为我生了这样的好老公!”

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还清了房贷,还先后买了两辆车,日子好过了,他们的目标没有落在挣钱上,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得为社会做点贡献才对!于是夫妻俩一商量,开始了二次创业,2013年注册了“浦口区爱心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他们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社区的老人和儿童做服务,买玩具和康复仪器,当时他们的行为招来很多人的费解,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什么拿去补贴别人,为他人服务?然而夫妻俩依然我行我素,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执著,这一对80后的小夫妻树立了新一代的创业者形象。

一路风雨,一路扶持,爱的路上再现靓丽彩虹,在阳光的暖暖里,呈现了爱的奉献,敢于用青春直面人生的人,愿你们一生平安!

社区先进事迹材料

李xxx,男,41岁,居住在阳明里xx,本人患言语四级残,妻子外媳无业,孩子在学,在社区享受低保528元,本人是社区志愿者,多年来以维护和支持社区工作,无论是楼内还是邻里他都是居民的调解人,特别是下雪天气,他都很早带着工具和主任们一起清理积雪,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居委会每次号召募捐,他都积极献出爱心,捐出善款,截至目前共捐出人民币1000元左右。

今年7月12日本楼内涂鸦问题很严重,已经看不出墙面的本面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自己掏腰包花了60余元,买了一桶塑料浆把楼内墙壁粉刷的.干干净净,楼内居民看到此情况后,非常感激,都纷纷表示一定向他学习,人人维护楼道卫生,争做和谐楼门。

社区抗疫事迹材料

今年34岁的小刘是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副护士长,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立即向医院护理部递交了请战书。她向组织保证:定不辱使命!

时刻准备着。

08年参加工作的小刘,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她深知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她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严谨、严肃、严格”的工作态度,处处以患者为中心,无论是在医疗护理行为方面,还是思想观念上,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患者,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请战后,经过了医院的体能测试及防护训练,成绩合格后,她时刻准备着,在2月7日,她接到了通知:2月8日8:00进入呼吸重症隔离病房,得知这个消息后,她非常自豪,她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她为自己有幸进入临床一线工作而自豪。”

坚强后盾,全力以赴。

2月7日接到通知后,她将此事告知了公婆,公婆虽然非常担心,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她“你自己在医院里工作了10多年,工作性质和风险你比我们懂,我们只说一句话,不用担心家里,我们会做你坚强的后盾”。

面对家里的一双儿女,小刘说:“真是感觉他们突然间长大了。”三岁的小女儿在她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一天晚上,和她说:“妈妈,我吃菜,我吃馅,我喝水,我不吃糖,我不给哥哥捣乱……”她听着,眼眶瞬间湿润了。

医院虽通知她2月8日八点报道,但她早晨六点趁着家里人还在熟睡中就出门了,因为她不想面对与家人分别的场面,更不想与孩子们分别……“我们肯定能战胜疫情,平安回家!”这是她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

精心护理,共度难关。

初入重症隔离病房,小刘也感到了些许紧张与不适,虽然经过了培训及考核,但进入实战状态,穿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透过护目镜、面屏为患者护理治疗,几个小时下来,竟觉得比在外护理一天病人还累。小刘没有退缩,看着患者信任的眼神,小刘的心渐渐踏实下来,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且优秀的完成护理任务!

在重症隔离病房内,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危重,有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需要靠呼吸机来维持。小刘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查看病人病例及医嘱,把十几个病人的病情做到了然于胸,心里有数。面对重症患者难免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小刘凭借着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各位战友的帮助,每次都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

“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日子好像一转眼就过去了……”小刘回忆说,她感觉在这个特殊时期,自己有幸进入临床一线工作,不仅是医院各位领导对她信任,更是一份感恩,一份责任——信任她,才能同意她的请战,才能同意她进入隔离病房工作,毕竟这是一场硬仗。感恩,感恩国家和医院对她的培养;责任,因为“我是白衣天使”。

社区事迹材料

_自_年任_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以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始终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对党忠诚;牢记一个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一条戒律,那就是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一身正气。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积极推动_社区居委会两个文明建设工作,她胸怀超前意识,放眼于未来,积极带领两委班子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扶贫济困,她埋头苦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党组织领导和居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临危之际,舍小家顾大家。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可谁又知道她的儿子这时正在四川科技大学的重灾区绵阳市读书,当听到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学校教学楼倒塌有师生伤亡,儿子心肌炎复发的消息,丈夫又肋骨骨折卧床需人照顾的危难之际,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的心如同刀割一样难以承受。而就在这时,当闻讯许多上访群众想继续围堵_铁路道口时,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将可能遭受严重损失的时刻,她把18个小时无法与儿子联系通话和丈夫卧床待人照顾的悲痛心情却放置脑后,这时她毅然出现在_道口,与政府工作人员和派出所的民警维持治安,向围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一名钢铁铮铮的巾帼共产党员用入党宣誓诺言,用时刻不忘一名党支部书记职责实际行动,舍小家顾大家高尚品格,向党庄重实现了可歌可敬的共产党人形象。当围堵群众撤离后,主动提出由她一人守候在道口值班,就这样在_道口又看守了近两个小时,当围堵群众全部撤走后,她才回家照顾卧床不起病重两顿没吃上饭的丈夫,她对丈夫说了声:对不起。眼含泪水才拿起电话与绵阳大地震下落不明宝贝儿子联系。

身怀爱民之心,倾情为民服务。

怀着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_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把为人民服务、帮助弱势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上。眼里望着居民,脑中想着居民,心里装着居民。

20_年6月末一场特大暴雨洪水泛乱,给社区居民带来灾难性后果,有的居民房屋倒塌,有的家中进水半米多深,暴雨越下越大,在这人命关天的紧急关头,她趟着半米多深的洪水,一边指挥抗洪,一边帮助居民和老弱病残人员撤离家园,当把受灾居民一一转移到一中安全高岗后,已是晚上9点钟。她又买来食品、衣物等物品逐一发放给受灾群众,就这样工作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眼未合,第二天早上她看到居民群众全部脱离了危险,她拖着劳累颇备的身体,才离开现场。

居民_家庭贫困,父母都已80多岁还有残疾,小孩得了急性脑瘫,要去哈尔滨治病危难时,_主动从家里拿出一千五百元,交给了病主,受感动的_连给她鞠了三个功说不出话来。

_80岁无儿无女,_把有限的工资钱给老太太买水果等物品,还经常去看看她。

_老人家里极度困难,_自己拿钱给老人送去小米、挂面、大米、衣服。

事迹材料

20xx年以来,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赛虹桥司法所认真贯彻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倡导人性化管理思维,在探索中求规范,在实践中求发展,在使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容入社会生活,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努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夯实工作基础。

1、截至目前,我街道在册服刑人员共19人,19名服刑人员全为缓刑,其中男18人,女1人,严5人,普14人,宽0人,定位14,当年接收19人,当年解矫23人。全年重新犯罪率为零。

2、充分利用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平台,利用社区信息平台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输入平台,做到“三清”“一迅速”,即人头清、监改类别清、矫正时间清,谈心家访,联系迅速。通过网络平台有效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行踪和思想动态,提高了矫正工作的综合能力,有效的控制了重新犯罪率。

二、因人施矫,抓好六环节。

突出重点,抓好六个环节,一是抓好谈话环节,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他们心理负担和思想顾虑。二是抓宣传环节,按市区统一程序,准时通知服刑人员,由司法所所长告知监督人,签订帮教协议。三是抓好走访工作,掌握服刑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确保矫正成效。四是抓好教育环节,组织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矫正须知教育。五是抓好公益劳动环节,对公益劳动表现定期讲评,作为司法奖惩依据。六是严抓请假审批环节,对因重大家庭变故和就医需要外出的服刑人员,司法所报请上级给予批准,由司法所进行外出前思想教育,并提出行为要求和每周电话汇报及思想汇报活动,工作情况。

三、探索四个结合,丰富教育形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区防汛事迹材料

吴xx是普丰村一名普通的党员,51岁,中等身材,看起来非常普通,然而就是这名普通的党员,却成了抗洪抢险一线最矫健的身影,农民心中最伟岸的背影,他在实践中践行了“两学一做”,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

2016年6月下旬至七月上旬,连续强降雨,各大山塘水库高位运行,各大圩口险情不断,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洪水肆掠,农民受苦。其中普丰村因保庆圩的漫破,灾情最重,涓桥镇党委迅速行动,调集全镇技术骨干及邻村的党员先锋队火速驰援普丰村抗洪抢险救灾。

7月3日夜18时保庆圩漫破。4日晨,吴xx不顾前夜整宿未休,回家换过湿衣服后又积极参与到保庆圩被困群众的解救工作中。经报告协调,区防指派来一艘冲锋艇予以救援灾民。吴xx在陪同救援队深入灾区成功解救一批灾民后,深感救援时间紧任务重,立即向镇党委、政府申请用他的民用船帮助解救灾民。经镇党委、政府报上级批准后,吴xx带着4名识水性、熟情况、驾驶技术好的应急队员投身到救援队伍中。经过区武装部救援队和吴xx民用船的通力合作,下午19时许,被困灾民全部被安全救出。

就在这彻夜不眠的抢险救灾中,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普丰圩,不让更多的村民遭受损失,在8.7公里长的堤坝上不知留下了吴xx和同伴们多少脚印和汗水。

4日凌晨3时,普丰圩出现跌涡塌方,情况十分危急,经请示区水务局,专业技术人员指出当务之急是减慢水流速度,尽快打外障,51岁的吴xx奋不顾身扛起沙袋跳入齐颈深的水中压实土方,在他的带领下其他突击队队员纷纷投入抢修。至5时30分,跌涡塌方填补完毕。是夜,普丰圩全线出现多处漫埂,吴xx和大伙儿齐心协力,成功在堤坝上筑起了1500余米长的30-60公分高的子埂,有效防止了决堤的可能。

7月10日16时55分,吴xx和伙伴在普丰圩南埂查险时发现一处跌涡险情,情况紧急,他立即报告镇指挥所,并带领闻令紧急驰援的涓桥村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队员,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火速抢险。吴xx冲在最前,和队员们以迅捷的动作完成开挖导渗沟,灌沙袋,铺石子等规定动作。现场的'灯光拉长了大堤一个个忙碌的身影,1小时,2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襟,在长达近乎3个小时的高强度劳作中,险情终于被排除了,松了一口气的吴xx和队员们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就地坐在潮湿的地上,扒拉起早已冷了的盒饭。

天气好转后,吴xx依然没有回家休息,他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对乡亲们的热爱、对重建家园的渴望,他带领20多名民工迅速进行生产自救。他深入灾区配合供电、供水部门及时恢复供电、供水,同时,他组织民工在保庆圩漫破的决口处搭建起了一座临时便桥,解决了灾民摸水出行的难题。

无论是暴雨期间的抗洪抢险,还是雨后的巡查、救灾、重建,吴xx始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xx,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他的勇敢、真诚、朴质、勤劳践行了“两学一做”,用满腔的热情印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勇往直前。像吴xx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默默的坚守在防汛一线,默默的守家护堤,默默的支援邻村,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证明了每一名中共党员的初心。

社区先进事迹材料

为提高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社区党支部以推进“四项工程”(组织工程、素质工程、阵地工程、民心工程)建设为平台,在完善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抓好两项党建创新:一是在网上进行开博建家――团结里党建e家,在网页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开社区服务指南、办事程序,及时更新社区党建活动开展情况,截止日前上传创先争优活动简报55期。在网上架起一座与社区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社区党员和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给社区工作提建议,对社区工作进行监督,社区党支部可以在网上对社区党员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答复,方便了居民群众,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博客的点击率已超过14450余次;二是开通党建服务新干线――“六式”服务,让党员找到归属感。一是“体贴”式服务。通过为老、弱、病、残党员提供关怀式服务;二是“愉悦”式服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愉悦居民的身心。三是“帮扶”式服务。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帮扶救助,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四是“港湾”式服务。不断完善优化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展中心职能,为党员参加活动、学习交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五是“风筝”式服务。通过为外出流动党员发放活动证、保持书信电话沟通、解决家庭困难等方式,确保外出党员“不断线”。六是“家庭”式服务。主动与流入党员取得联系,让他们有话找组织说,有事找组织办,使其时刻体会到家的温暖。通过开展“六式”服务,唤起了党员的党性意识,让更多的党员找到了归属感,老党员李振声每次在支部去家里慰问的时候,都感动万分,他主动为灾区捐款;环保卫士郭志华利用作废的条幅,亲手缝制了40余个布袋,免费发放给了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优秀复转退军人张士喜、为民服务典范范国成经常活跃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舞台;退休教师刘富君长年帮扶弱势群体,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优秀社区党员中心户王汝森,把身边的党员聚在一起学政策、讲环保、谈心里话,及时反馈社区党员的需求和信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党的红色宣传员”;爱心妈妈王小建,不仅为贫困居民捐款捐物,还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亲手编织毛衣、帽子等。

社区抗疫事迹材料

许海峰同志是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职工,是一名退役军人,抗击疫情下沉一线的志愿者。寒风凛冽,疫情来袭,他主动请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突击队。当他穿起红马甲,红色志愿者徽标贴在胸前的那一刻,作为来自部队培养的一名共产党员,心中奔涌着一股热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是我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战士,退役不褪色,顽强拼搏是部队对我的培养;我是一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疫情在即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语言坚定且无畏,行动勇敢且无惧。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许海峰同志给自己下了一份抗疫请战书,毫不犹豫地赶赴抗击疫情志愿者的服务中,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服从组织安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抗疫决心。

在抗疫中,他是一名充满活力的志愿者,作为年轻的志愿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始终冲在前沿。他在门岗卡口值守不分昼夜,劝返外来人员耐心细致,“疫”不容辞、凸显担当,用行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化身“卫士”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激情点燃战胜疫情的信心,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危难时刻的贴心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一代市政人吃苦耐劳、敢于守护,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志愿“红”。

许海峰同志在抗疫一线接到所紧急抽调加入到雁北街道雁园路、雁滩家园核酸检测点志愿工作任务,报到后听从社区统一安排,维持检测队伍秩序,喷洒消毒灭菌、核查人员登记信息、帮助老年人安装手机二维码扫描,特别是22日从清晨到黄昏,他就在人群中逐一询问还需要帮助的居民,一天下来嗓子都有一些不适,还是默默坚持一遍一遍在队列里问询,社区工作人员对他说,小伙子别急,别太累。他说,没事,我年轻,做这些工作有意义,我喜欢做。许海峰同志就是用实干担当为人民群众健康筑牢生命防线最美的一道抗疫“红”。

面对疫情,许海峰同志所在的社区成立了青年党员突击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作为队员,严格按照要求参加志愿者服务队抗疫,坚守退役不褪色,尽显军人担当。搬用抗疫物资运送,我年轻我来;夜间卡口值班值守,我是党员我上;负责“一测二验三核四询问”工作,做好“一米距离”秩序维护,我精力好,我干。作为共产党员,许海峰同志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上,怀着责任,带着担当,把筑牢抗疫一线使命扛在肩上;作为退役军人,即使脱了军装,依然发挥着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坚信不放弃,为打赢,时刻准备着。许海峰同志就是这样以星星之火散发自己的光和热,时刻准备着用实际行动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贡献力量。

许海峰同志连续数日奋战在抗疫一线,闲下来才能与家中父母视频,爸妈在通渭,只有他退役后居住在兰州,疫情期间忙起来就少了对爸妈的问候。与爸妈视频只要接通就能听到爸爸急切的话语:兰州冷不冷?疫情控制住了没?晚上还去值班吗?你是年轻人多干多动,谁家有需要就多帮;母亲使劲搓着手叮嘱着穿暖和,天冷了记得吃饭!看着爸爸妈妈,听到爸妈担忧且疼爱的唠着家常,一天的劳累顿觉舒缓,此时许海峰就是一个爸妈疼爱的孩子。

许海峰同志作为身穿红马甲的市政人,用行动默默坚守着对抗疫的决心,从他的行动中可以看到共产党员的坚定,退役军人的刚毅,青年人的勇敢。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我们一起勇于向前,同舟共济、凝心聚力,决战疫情;让我们一起为冬日里的兰州增添温暖再接再厉,抗疫到底!

社区先进事迹材料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裴春亮,扎根太行山,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不仅让一个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还以“1+n”扶贫模式,让11个村11800多口人实现搬迁脱贫,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群众脱贫致富。

2005年,裴寨村换届选举,乡亲们把希望寄托在裴春亮身上。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和乡亲们渴望脱贫的眼神,他暗下决心,发出“乡亲不富誓不休”的誓言。他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做起,捐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让全村153户595名群众住进了功能齐全、整洁美观的裴寨新村。他带领党员群众打深井、建水库、修水渠,让乡亲们吃上干净水、种上水浇地;拆除老村复垦土地600亩,兴建钢架地温大棚、玻璃日光温室等750余座,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50余户1250多名群众发展高效农业,使每亩土地年收益从五六百元提升到五六万元。裴春亮引导村民家家入股,筹资5亿元创建了拥有多元产业的春江集团,裴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5年的不足千元增长到2019年的1.8万多元。

裴寨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与周边村的落差就越来越大了。裴春亮提出,以裴寨村为依托,整合全乡11个行政村1万多人,成立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裴寨社区。为了缓解裴寨社区群众的就业问题,裴春亮先是把7米宽的老街扩建成25米宽的商业街,建起1000多间门店。又把村边的荒沟整理成建设用地,采取免费提供厂房、减免水电费等措施,引进3家服装企业,打造了可供2000人就业的服装产业园,群众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太行山区一带盛产红薯,2016年,裴春亮倡导举办了“中国太行首届红薯粉条文化节”,销售了10多万斤粉条,乡亲们大呼想不到,裴春亮也感到异常振奋。从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规模化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到注册“裴寨村”特产商标,让红薯等土特产变身高端商品。裴春亮的“红薯革命”,让当地的“土蛋蛋”变成了“金豆豆”。以红薯粉条酸辣粉为主打产品的河南九月天食品有限公司,代加工的品牌达178家,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近万人就业。郭三苹、裴有红、冯贵花等贫困户月工资达到4000多元,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因红薯而改变了生活。

要想富,先修路。裴春亮说,现在,他要修的是“网上之路”。他推动形成了“乡党委政策引领、裴寨村硬件支撑、公司网上经营、贫困户参与其中”的四方联动机制,筹建电商扶贫大厦,3000家淘宝商户在裴寨落地生根,带动贫困户实现家家“网上淘金”、户户“线上脱贫”。井南洼村31岁的贫困户代艳萍,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成为淘宝店主人,月收入5000多元。越来越多的“裴寨”新农人,通过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不仅自己走出了贫困,还成为助农脱贫的带头人,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后,裴春亮的劲头更足了。他了解到,辉县西部太行山区的西沟、东寨、平甸、潭头4个村453户1798口人,还散居在海拔900多米的深山中,脱贫能力很弱,决定发展旅游把群众带动起来。他捐资8000万元,配合当地政府实施“宝泉花园”扶贫搬迁工程;筹资5亿多元开发建设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安排搬迁村民在景区就业,并带动景区周边西沈庄、东沈庄、周庄等村600多个家庭,从事农家乐餐饮、民俗纪念品开发、土特产销售等旅游服务业,带动山区群众直接就业2000余人,间接就业1万多人。2017年,宝泉景区被评为“河南省旅游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在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脱贫路上,裴春亮像扎根太行山的崖柏,正在用“最美奋斗者”的初心坚守、使命担当,唱响“乡亲不富誓不休”的奋进之歌。

社区先进事迹材料

裴春亮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1970年3月出生,2009年4月入党,研究生文化。

裴春亮同志是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率先致富的青年农民企业家。致富之后,他用实际行动感恩乡亲、回报社会,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致富。他从1999年开始默默地资助十里八乡的困难家庭和贫困学生,10多年来用于慈善捐款资金累计达500多万元。为结束当地群众种地靠天收的历史,他先后出资900多万元为村民打深水井、修建引水灌溉工程;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个人出资3000多万元,不占一分耕地,削平荒山建设了配套设施齐全的裴寨新村,让村民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为让群众共同致富,他带领乡亲拓宽公路、拆除老屋,规划建设了1500米商业街,平整治理出600亩良田,建设温室大棚200多座,发展300多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埋电缆、铺水管;让村民家家入股份,筹资10亿多元建成春江集团水泥厂,安置300名村民在企业就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2010年10月,裴春亮担任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将周边11个村纳入建设范围,把一个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裴春亮同志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