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精选8篇)

时间:2023-09-05 01:38:16 作者:HT书生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精选8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我区城镇新增就业9493人,占年计划4800人的198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9人,占年计划2200人的12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90人,占年计划500人的278%;为125名城乡创业人员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48万元; 2163人就业援助对象符合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条件,发放社保补贴480.0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82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4人;创业培训目标任务数120人,完成180人,完成率150%;创业意识培训任务数100人,完成164人,完成率164%;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000人,占年计划13000人的115%;为535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30.85万元,支付培训补贴58.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本年度为95家困难企业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发放稳岗补贴279.88万元;为我区8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人数102人),发放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18.36万元;为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在去年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年度在全区开展城镇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完善我区劳动力资源库建设。截止20__年11月21日我区农村劳动力登记人数343868人,其中男性188226人,女性155642人,本地转移就业13609人;城镇劳动力录入数据库为7044人,各乡镇街目前正在调查造册导入系统中。

1.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运用市场手段丰富创业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2.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创业的作用,提供创业服务指导和后续服务。

(二)做好重点群体就业

1.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有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继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援助月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2.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巩固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拓展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就业。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就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巡回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创业就业培训。

1.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现有培训模式,发展市场对就业培训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建立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社会化开放式就业培训体系,开展“就业培训进园区、进企业,创业培训进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实现就业培训以“4050”人员为主向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劳动者为主、以初级培训为主向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为主、以低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向以高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的“三个转变”。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3.探索培训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按照属地原则,对本乡镇劳动者培训意愿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下达培训目标。

4.建立在线实时监管信息化系统,依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开班受理审核系统,学员实名制信息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实时视频监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一条龙审批,提高审批效率,防止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直接接触,审批行为全程留下痕迹,实现用信息化手段防控风险。

(四)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水平

1.提高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搭建更加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满足各类就业群体通过市场就业的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要。

2.拓宽区域合作,逐步将区域合作范围扩大到相邻区(市)县,切实缓解我区部分企业用工不足的状况。

(五)完善就业实名制动态监测

1.对我区户籍劳动力、外来劳动力及本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实名制调查,完善全区就业实名制基础工作。

2.建立用人单位招录人员就业登记备案、就业实名制网上登记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信用等级管理、就业实名制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实现全区登记失业人员及单位用工状况实名制的动态管理。

3.通过就业实名制统计分析系统实时掌握全区企业用工情况和变化趋势,预报人力资源市场紧缺岗位或过剩岗位,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理性择业。

(六)做好失业保险发放管理

1.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功能。

2.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待遇的核发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做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医疗保险代缴,价格补贴发放和非本市户籍农民合同制工人生活补助发放工作,保障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就业调研和政策宣传

1.围绕完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开展调研,尤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提高全县公共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2.运用全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宣传现行就业政策,提高广大劳动者对就业政策的知晓度,实现就业扶持政策应享尽享。

3.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我县就业促进的特色亮点工作,鼓舞士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2012年12月26日)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初将这项工作列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县财政预算内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同志任组长,人社局局长盖建林同志为副组长,就业、发改、财政、工信、教育、税务、工商、卫生、住建、金融、残联、商务、工会、团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四次,专题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力的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二、制定完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围绕贯彻国家和省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精神,1

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意见》,对中小企业接收择业期内申请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可申领社会保险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吸纳择业期内申请就业失业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并与之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每接收一名一次性奖励1000元;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助5000元;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实行“零成本”注册,工商部门为高校毕业生入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今年我县有1人符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补贴条件,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三、广泛宣传推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县以电视台为平台,不间断滚动播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使全县人民能够详细了解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政策,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有什么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何补助等。围绕小额贷款、创业项目、创业信息、创业技能、创业优惠政策广泛宣传,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今年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周和招聘会3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就业政策宣传册3500册,组织县内外招聘单位152个,提供就业岗位1025个,达成就业意向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380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报告会1次,宣传就业典型,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介绍就业先进经验,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开展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是开辟就业服务窗口。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设立就业失业求职登记窗口、就业政策咨询窗口、人事代理、就业指导四个子窗口,按照“明确专人,各负其责”的原则配备窗口工作人员。各个窗口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等工作。截至11月底,就业、求职登记总人数126人,其中就业登记110人,求职登记16人,并为他们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接受就业政策咨询16人次;人事代理2 人;就业指导16人次。

二是开展定向推荐活动。做到登记一人宣传一次就业政策,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了解国家、省、市、县相关就业政策;登记一人开展一次就业指导,指导毕业生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准自己的就业愿望;登记一个人推荐一次培训,对有培训愿望的推荐到创业培训机构、技能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登记一人开展一次职业推荐,使其尽快实现就业。按照“先就业尽量专业对口”的原则,及时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建立了高校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台账,并及时向市定期报送推荐就业岗位情况。我县今年有16名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已全部推荐就业。

三是开发见习岗位及社区基层管理岗位。见习岗位主要面向规模大、效益好的优质企业,见习期满,对考核合格的见习人员在高校毕业生自愿的前提下,企业予以留用。我县今年开发16个见习岗位,涉及3个单位,企业均已按规定享受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出台了《高校毕业生社区基层管理岗位招用工作实施方案》,开发社区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服务、社区主任助理、低保协管、残疾工作协管等社区基层管理岗位23个,分布在我县15个乡镇。

就业实名制信息,做到底数清。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登记台账。至11月底,我县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信息数据库中有345人,已调查摸底,其中307人安排就业,38人因多种原因未能摸清信息。经多方调查,这38人12月10日前已调查清楚,并且均已就业。按照市局要求,每月10日前及时上报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监测报告。今年,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组建了2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员,积极主动搜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截至11月底,共征集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53个,其中中小企业36个、民办非企业17个。

五、加大资金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金融危机以来,大批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我县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倾斜,尽量简化高校毕业生自助贷款发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4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扶持。

尽管我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市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县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工程,了解项目投资额度、用工数量和所需工种;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以及国内各大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尽快实现市场贯通、资源贯通、服务贯通。

二是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高校毕业生,以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加强人才供求信息库建设,构筑人才供求日常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积极进行就业引导。

三是在落实扶持就业政策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各类企业招聘使用高校毕业生,对按规定使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适当给予资金补贴,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完善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为未就业但有就业愿望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基地,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是在强化创业综合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作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务。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向社会公开征集科技含量高、投资小、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及时公布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信息,使创业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石台煤矿____社区工作站专管员在____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政策文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创造“和谐社区”,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社区群众的不同要求,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____社区工作站取得了稳定成绩。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和政策,努力配合落实

社区专管员是政策的宣传员,因此准确把握好政策和文件精神,是每个专管员的必修课,专管员经常向社区群众宣传政策,让他们都能了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关心和爱护,组织大家参与,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传达下去,把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反馈到上级,上传下达,确实让社区工作站充当好了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细致落实。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团结,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关心的事情,社区专管员积极配合上级有关政策,努力开拓就业渠道,积极搜集各方用工信息,____社区专管员不论节假日,只要在哪看到合适的信息,立即抄下,并且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上网查询招聘信息,并张贴到宣传栏内,对于工种比较对口的,我们逐个打电话通知,同时对有一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人,专管员们鼓励他们进行创业,并且帮助他们选项目,找门面,办理免税手续,经过我们的努力,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已基本上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重新找回了自信。

三、社区每月对流入、流出的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婚育证明》检查,并作了细致的台账,通过检查,做到了每一位人员证件齐全,没有发现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

四、对社区内的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按时按质完成《退休人员问卷调查》____社区专管员冒着酷暑,登门入户,逐一对退休人员进行调查,耐心的指导退休人员填写问卷,对于地址变迁的退休人员,我们就像左邻右舍打听,直到弄到新地址为止,在专管员的汗水和努力下,把____社区的问卷调查率高达85%以上,真实全面地反映了退休人员的情况和想法。

同时我们专管员对退休人员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并输入了微机。

____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不足,例如,就业介绍成功率低,一方面失业人员对就业岗位比较挑剔而又没有相应的技能和学历,造成了经常到用工单位面试却常常不能上岗,怎样平衡这种关系,找出最佳的结合点,这也是我们明年工作的重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上有质的突破,更上一层楼。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一、领导重视,各部门协作,实施全院全员参与

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协管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小组。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每个院领导联系一个毕业班班级,每年四月起,在周一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公布各班级就业数据。五月起,在每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公布各专业未就业学生信息,要求相关导师指导论文的同时协助指导学生就业,特别是很多与企业之间有横向合作的老师,主动向合作企业推荐学生,努力形成全院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院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每年九月起,负责学院就业工作的老师赴省内外各地调研,了解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同时广泛联络各地校友及就业同行,巩固就业市场。十月,院领导分工分片走访省内各地方的化工企业及人事局(见附图),介绍毕业生信息,邀请企业来学院参加十一月的学院专场招聘会。来年四月,针对考研未录取同学的需求,联系相关企业举办小型推荐会。

二、三年级学生暑期必须到企业内实习,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和专业需求。学院以各专业实习基地为依托,建立起一批实习、就业、创业综合基地。如扬州石油化工厂、扬子乙烯、扬子江药业集团等,尤其是启东、姜堰、金坛等地区性化工工业园区数百家企业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签订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化工园区布局调整的新形势,主动联系新企业,挖掘新需求。

学院为提高研究生就业层次,先后在姜堰科技创业指导中心、仪征化工开发区、常州亚邦集团公司等建立了教育实践、项目孵化等基地,每年举办项目推广会,推进“教学+模拟+实践”“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大力提高研究生就业平台。每年七月初,学院召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论坛暨研究生创新工作站建设经验交流会,参会的大型化工制药企业数目连年递增,多家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及进站研究生对企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学院积极联系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每年12月均举办院企联谊暨项目洽谈会,邀请企业到会商谈招聘学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事宜,全面推动学院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此项活动作为学院特色工作,已持续举办九年,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每年参会企业百家左右,有多家企业通过本项活动和学院达成了科研合作意向并合作完成横向课题。同时到会的各大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岗位和机会,多方面深层次增进了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

三、加强指导,提升职业技能,提供全面服务 针对学生身处校园,对社会缺乏相对了解等情况,学院充分利用“职前教育网络学堂”资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学院邀请南京久吾高科、上海药明康德等国内知名研究型企业技术主管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对专业相关领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明确专业学习方向;邀请上海得高实业、先尼科化工集团总经理来为学生讲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和要求;给毕业生制作了《就业手册》,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每年举办10多期专题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活动,定期开展各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会。

学院20xx年开始引入技能考证体制,引导在校生积极考证,经过两年的努力,我院已有43名学生取得化学分析工证书,在增加就业法码的同时提升了动手操作技能。每年四月举办师范生技能比赛,包括实验技能、三字一话、说课等环节,要求三年级师范毕业生全部参加,提高师范生技能,促进就业。联系发布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学校的硕士招生简章,为部分有出国意向的同学提供雅思、托福考试信息,从多个层面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激发创业意识,树立成功典型,鼓励就业创业联动

作为创业教育示范学院,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学院制定就业创业工作条例,统筹学院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注重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明确创业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去开店办工厂,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气和坚持。提出“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的概念,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后为自己打造一份事业基础的过程就是“创业”。同时学院依据学生个人情况,结合性格测试结果,分类指导,有针对性的指导创业。每学期,学院均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学院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创业计划大赛,引导学生科技创业。通过开放大型仪器室,仿真智能实验室,给有创新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浓郁氛围。我院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副院长朱爱萍教授关注学生就业创业,除亲自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并获得一等奖(20xx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并吸纳多位在校生和毕业生到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开展各种活动,模拟就业创业,举办模拟人才招聘、化学技能竞赛、创新工场赞助计划、设立学院科技创新基金,对申报项目进行资助,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提前感受体验创业就业,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近几年我院有多位校友创业成功,这部分成功的校友是学院不可多得的资源,通过邀请他们担任创业导师,回校讲课、作报告,将它们的先进事迹制作成展板展出等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五、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增强人文关怀 学院及时更新完善学生资料管理系统,对困难生给予关注,并优先推荐优秀贫困毕业生就业。安排班主任、院领导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困难”毕业生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如发放免费的简历制作券,为考研的困难生提供牛奶等营养品,为到异地应聘的双困生提供部分交通费资助等。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学工办突出“服务”两字,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效率,科学规范准确地为毕业生做好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建立就业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开展就业调查和研究,发放《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问卷》、《毕业生就业需求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创新提高依据。学院大学生就业协会开展系列活动,设立爱心企业库,发放结对就业服务卡,举办“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针对就业困难的同学开展“简历会诊”工作坊、“模拟面试”工作坊等;帮助他们学习、生活、就业全面发展,将就业援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院就业工作坚持从社会需求出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市场调研。注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加强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感觉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构建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统筹、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代表国旅学院,从“工作成效、主要做法、总体感悟”三个方面,汇报我院201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工作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推动实现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就业形势的严峻、学校事业的发展、家庭和学生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更大的责任、更高的热情、更强的措施,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我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共有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四个专业共计375人,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13人。较2011届毕业生人数增加近12%,男女比例也进一步增大,全年就业任务增加。

一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87%,较上年增长约2个百分点;专业对口就业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师范类专业95%以上均为相关专业升学、专业教学和管理等;非师范专业80%以上就业于相关企业,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另外,在我院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程序规范、统计准确、上报及时,文明离校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践行一个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就业工作理念。 以领导主抓,辅导员、系主任统筹,教职工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全员就业工作体系为保障;以“丹桂飘香”新生教育、“国旅风华”专业拓展、“桅子花开”毕业离校等品牌素质教育为载体;坚持就业工作整体推进与个性化指导的服务观念,从市场开拓到就业援助,再到校企合作、家校协作的全方位就业策略为抓手,实现毕业生全员就业。

(二)秉持两个目标: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就业工作理念指引下,努力完成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考研率、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稳中有升的工作目标。

(三)完善三项制度:

院领导靠前指挥,分工联系毕业班制度:切实履行“一把手”工程,明确责任,领导分头联系各专业,重大活动直接参与,重点工作亲自布置。

教授、专家“三业”指导报告制度:鼓励教师全员参与,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毕业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业、就业、创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互助帮扶制度:充分发挥推免研究生、学生党员骨干作用,成立20个毕业学生自助服务团队,做到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服务指导、就业动态跟踪全覆盖。

(四)巩固四大成果:

以应用型、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就业基础:以应用型为主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的招生计划、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立足点的专业实习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以“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三双制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习、就业“双基地”建设,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和“学历学位+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增强毕业生市场竞争力。

以品牌化、特色化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丹桂飘香”迎新教育活动到“栀子花开”毕业生离校活动,从强化专业观念“三业”指导到“明日之星”专业技能大赛,从创新性实验项目到 “国旅之星”十佳大学生评选等活动,切近学生、切近实际,全程设计、全程育人,有效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

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保障就业的安全稳定: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制订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有步骤开展生源统计、课堂考勤、考研指导、就业推荐、方案编制、毕业鉴定、文档管理、文明离校等工作,专门制订《毕业班第八学期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使整个毕业班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有章可循。

(五)推进五大创新:

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形势,积极鼓励学生面向旅游休闲、房地产、土地评估、地理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就业。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背景,充分动员学生根据考研、考编、考证、选调、支农、支边等政策,实现多元化就业。紧紧抓住学校上下合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环境,动员我院教师积极为毕业生联系用人单位,全院先后有12位老师联系提供了37个就业岗位。紧紧抓住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合作的大平台,挖掘实习、就业基地潜力,为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打牢就业技能基础,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苦练内功,提前打响就业战役,是我院今年的一大特色。比如:从2011年9月起,开展师范生技能大赛,职业经理人论坛,组织土地、地信、旅管非师范专业近300名同学在实习基地见习或兼职,以过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让自己在就业前就拿到一份不可多得的职业阅历。

谋求校企深度合作,设法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千方百计与用人单位联系,邀请中学和企业召开招聘会。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我们与开元酒店集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毕业班学生在开元集团以管理培训生的形式就业,以“5年培养出总经理”为口号,其旗下100多个酒店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与提升的空间,今年的首次合作就达到了22名学生顺利在该集团就业的好成绩,2013届开元集团管理培训生面试已经结束,目前又有40余名同学入选,这对于我院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完善工作保障体系,提升工作科学水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院的就业工作还存在不足,一是考研率各专业不平衡,旅游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明显低于其他两个专业。二是少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增加难度。对此,我们将在2013届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努力研究、解决。

三、总体感悟

第一,增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动力。面对家庭的重托和学生的信任,面对就业工作新的形势和任务,只要我们尽可能地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进展。

第二,统筹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各方面布局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方法。坚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坚持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我们始终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把日常培养和就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挥学校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团结而有战斗力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整个就业工作中,毕业班辅导员给予我的支持和感动无处不在。刘雪梅老师在家庭、科研和学生工作之间,用一名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找到平衡点;杨立辉老师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班级工作;张正重老师以一身军人的气质带动装载218人的航空母舰走过四年,该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已达到100%。

没有什么比昨天更远,没有什么比明天更近,2012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级领导精心指导和全院师生的顽强拼搏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我代表国旅学院感谢学校领导和兄弟学院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尤其要感谢毕业班辅导员的辛勤付出。2013年就业工作已经开始,展望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力做好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六

在学年的就业工作中,日语系学工办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帮助下,在日语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届108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截至6月3日,日语系108名学生全部顺利就业。其中91名学生成功签约,工作地点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苏州、宁波、无锡、嘉兴、广州、深圳、大连、沈阳、长春等多个城市,工作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教学单位等,工作岗位涵盖了日语翻译、日语外贸业务员、日语语音支持、日语教师、bpo专员、文员等,专业对口率达到78%;16名学生出国,其中8名学生目前在日本山梨英和大学交换留学;1名学生自主创业。

毕业班辅导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技能课程在第七学期安排一部分,以更加有利于就业。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七

在学校领导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为工作目标,一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适用新型人才为目的,全面落实学校提高的工作任务,狠抓制度整顿和制度建设,严格实习教学管理,不断改善实习教学条件,狠抓就业质量工作,搞好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为学校“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做出贡献。将招生实习就业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措施

1. 建章建制,规范并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2. 严格执行实习大纲,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场地,结合校外实习工厂搞好实习实训教学3.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积极对外承揽加工业务,主动创新。

4. 加强学生就业安置和跟踪调查工作,巩固已经建立的校企合作。劳务输出关系,积极开辟新的合作及就业途径。

5. 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创业教育。示、培养学生就业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为适应市场要求奠定基础。

6. 积极与安监等部门举办电工、焊工等培训、认证工作。组织好学生的有关考证工作。

7. 组织第七届专业技能大比武。

8. 做好阳光工程及扶贫培训工作。

三、工作安排

九月

1、 召开处室管理人员、专业教研组长会议、落实有关制度,做好新制度的执行落实工作。

2、 召开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会议,安排布置工作任务。

3、 新生调整编班。

十月

1、 配合阳光工程,举办电工、焊工等级证,操作证、培训及认证考试。

2、 对本年度就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3、 邀请企业领导来校进行就业指导讲座。

十一月

1、 为二年级就业班学生举办职业指导系列专题讲座。

2、 组织相关专业校外见习。

3、 实习教学工作督促。

十二月

1、 各年级各专业的专题实习。

2、 专业技能大比武。

3、 幼师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考评。

元月:处室工作全面检查、总结、评比。

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报告篇八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这个会议先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毕业生规模已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半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二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来说是严峻的,而且将会长期的,而特别严峻的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到**届毕业生离校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是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1号),要求大家紧急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抓好。今天的会议是一个高职就业工作的紧急动员会议,要求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今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高等职业教育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00万人,在校学生480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2.3%和在校学生数的42.3%。目前,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么快,实际上是适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烈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这个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正在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在毕业生人数比2002年增加35万的情况下,截至****年12月,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由2002年的67%上升到****年的72%,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成绩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地、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困难是非常严重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关系重大,意义也很重大,但是难度也比较大。今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147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增幅达到53.1%,增长幅度相当大。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大压力。从去年、前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仍相对偏低。因此,我们要深切地认识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的147万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现在距离毕业生离校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显得非常紧迫,刻不容缓,需要我们把这个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把它抓好。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当前的三项紧迫任务

第一,要千方百计地帮助高职毕业生找到工作岗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已经走上了双向选择的正确道路。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到****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70%,其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要超过****年同期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职院校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逐级落实,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完成今年就业工作任务。我再次强调一下,毕业生就业是一把手工程,各省市的教育厅长和分管副厅长,以及高职院校党委书记和院校长要亲自挂帅,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河南机电高专孙怀玉同志的经验介绍,我听了之后很受感动,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抓这项工作,我们的书记和校长们都要主动地、认真的把学生就业的担子挑到自己的肩上来。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学生离开学校的第一步,走得好不好,跟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书记和校长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抓这项工作。

应该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主要是在最近几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社会非常需要这些由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所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要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但是在另一方面,从整个的人事体制、用人体制,包括产业的发展,都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个需求。同时,高职院校真正要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也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矛盾就在就业工作中集中体现出来了。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本身也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能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能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这个紧急工作会议,就是要确定在今后三个月里我们要做哪几件事情,我想第一件事就是要调集足够数量的就业指导人员来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刚才西安外事职业学院介绍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们有47人来专职做这件事情,在沿海一带还聘请了一批兼职人员来帮助学生找工作,而且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每周组织一次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这样的办学和管理,真正地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了,这种做法值得其它高职院校认真学习。学校的人事改革,别的方面都可以大大精简,但是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加强。这就跟我们以前熟悉的企业的情况一样,在计划经济时候,我们的企业是橄榄型,进入市场经济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变成了哑铃型,开发和销售人员的比重明显增加。真正办得好的企业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真正把市场作为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发展下去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的.企业家开玩笑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产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他们把市场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看咱们高职院校很快就要向这个方向发展,要把毕业生的就业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考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出口畅进口才能旺!学生和家长看到你的学生受欢迎,就愿意到你这个学校来学习。以前搞销售的同志有一句话,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就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市场经济就是这个样子。我认为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工作就得这样做,学校要把就业工作当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把我们的毕业生送到工作岗位上去。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前几天启迪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也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在这方面,民办院校比公办院校做得好,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深刻,这也是人才市场竞争的需求,他们的危机感更强一些,所以对这个问题抓得也更紧一些。

现在这三个月怎么办?就希望我们的厅长们、处长们到第一线上去,我们的书记们、校长们真正把这副担子担起来,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来抓这件事情,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老师们也要动员起来,同时要把各方面的关系动员起来,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毕业生就业与研究生、本科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要研究和分析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我国新兴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在很多用人单位的观念还没有转过来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

第二,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学好本领,迎接挑战。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坚决实施高职毕业生双证书培养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其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去年,我们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启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全国共有16.6万名高职学生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5.8万名学生取得了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关于双证书制度,我们去年已经对这件事情做了部署,但据我们了解,很多学校很多省市对这件事情还是抓得不是很紧。不要把双证书看成一种形式,它本身就是我们培养方向的一个标志,我们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拿到了这个证书,实际上就表明了一种资格,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模块式教学平台实行双证书制度,使该校汽车专业98%的毕业生取得高级工证书,学生全部被大中企业一抢而光。为继续开展这项工作,今年要继续实施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两部委共同签发的文件近日将发出。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要迅速地和当地的劳动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该培训工程,力争使可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领域中,80%以上的毕业生能够拿到双证书。通过这件事,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会有大的推进。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 的实施会需要一些经费,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筹措,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此外,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校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促进学生就业。比如学医的学生进医院很难,但是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后就可以转到全国公共卫生平台的服务体系中去。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专业情况进行认真研究,采取紧急措施。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就向用人单位承诺,只要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毕业生不满意,都可以退回来,学校重新培养,缺什么就补什么,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这样的回炉制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学校的声誉,值得我们借鉴。

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短期实习,加快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切实做到按需施教;高职院校还要主动出击,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全国60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确保了该校出口渠道的畅通,毕业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

第三,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

针对目前一些毕业生有业不就的情况,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高职毕业生健康成长的良田,也是锻炼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沃土,更是年轻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广阔天地。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自觉、主动地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和创业。同时要更加关心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顺利完成这次人生的转折。例如西安外事职业学院帮助学生进行就业设计和思想转变,工作成效明显。东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采取人盯人战术,在全面了解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这个阶段是学生思想动荡最激烈的时候,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使之实现一次思想上的升华。

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实际上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本科毕业生还多一点,高职生在小的企业创业是很有特色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促进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要尽可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积极的氛围,帮助高职学生能够用比较低的成本、比较小的风险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很多院校定期邀请一批往届毕业生,回校做就业、择业、创业事迹报告,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国务院还要发一个文件,进一步给予毕业生创业更多的支持。

另外,要认真开展毕业教育,严格实施毕业教育的每一个程序,完成最后的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学生毕业时,每所学校都应召开隆重的毕业典礼,使学生受到一次终生难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三,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要从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走进校园,督促各个高职院校实施组织、经费、人员三落实,主动帮助各个高职院校发现、解决问题。动员各个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行动起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细致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迈好走出校园的第一步。同时,每个省市都要树立一批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6号)精神,将就业工作与院校的事业发展、专业设置、评估结论相挂钩,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就业状况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专业,要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要予以撤消。我们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慎重一些,但对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我们要在今后三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高职学制从三年到二年的过渡。二年之前就要研究专业设置,根据市场的要求来调整我们的专业,培养一批面向市场的、用得上、有本事的高技能人才。

今年即将在全国范围开展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也要强化就业的导向作用。****年我们已经对26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从今年开始,所有的高职院校每五年都要接受一次评估。在试点的基础上,教育部近期即将出台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就业率低的院校不能被评为良好和优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办学水平高、评估结论为优秀的院校,在跨省招生和灵活设置专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我们对就业工作搞得好的学校,我们和学生司、规划司联合支持他们跨省市招生。跨省市招生的部分要实施二年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