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

时间:2023-07-10 08:40:52 作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篇一

20xx年3月29日,乐东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赴乐东思源高中学习师德师风先进事迹的报告会。

那天匆忙吃完午饭,便与几个同事一块到集合点等待接待我们的车。宝宝原本和我一起前往,但总觉得不妥,最终趁他睡觉之际,交与姐姐帮忙看管。我了解宝宝的脾气,他粘我,不见,会一直哭,至睡为止。只是,我只有无奈。

车一点半出发,抱着担忧的心情与学习的心态忐忑的坐在车上,从黄流到乐东,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如今,漫长得让我心纠结。我安慰自己,身为人民教师,就当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吧。不去想别的,就想想这将是一场精英汇集的精彩的报告会,因为听众是来自乐东县各个学校的5千多名教师。

到达目的地了,阳光白晃晃的,耀眼之极。我忘了带伞,还好学校很体贴的给每位老师发了草帽。没错!真是草帽。我把草帽戴在头上,想象着这会不会是一场草根领导对峙草帽教师的草根会盟报告会?不然,5千多教师就这样在烈日下听报告!

好吧,偶尔我们也该伟大一回。走入大操场,那里有一大片干枯的草,日光下,仿佛能看到弥漫的升腾的热气。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爱的小草,为何春风没把你叫醒呢?草地上摆着的塑料矮凳,似乎也发出梦魇的光。放眼,女老师们,犹如阳光下自由自在飞翔的花蝴蝶,彼此赛着娇艳。糟糕,这等矮凳,会不会,会不会?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大家很快随各自的学校队伍坐下了,等待报告会的开始。烈日炎炎,空气燥热,很多女老师悄悄的撑起了伞。然后,我听到一个不太友好的声音:“大家把伞收起来,带帽子就可以了,就一点阳光,怕什么?”一点阳光吗?我才注意,主席台上已稀稀拉拉的坐了几个领导,遮阴的主席台,又是背向太阳。总算明白了,站着说话不腰疼。每次开会都说老师怎样不负责任,导致乐东教育上不去,一个劲的埋怨教师。那咱们领导以身作则了吗?古人孔夫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是“一点阳光”为何咱们领导不和大家平地而坐,感受这灿烂无比的阳光呢?咱们的领导就不能关心、爱护咱们的老师吗?教育是良心活,教育事业是平凡的事业,教师也只是些平凡的人。即便不能平地而坐,也该说句温暖的话,让这些教师心甘情愿的被晒吧。都说咱们的老师最好哄,总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所以在阳光底下晒一晒也没什么大不了。要的,不就是一句贴心的话。

呀!忘了枯黄的草地上还有蚂蚁兄弟,游荡在我们的脚上,与我们亲密接触。就这样,在蚂蚁的亲吻下,享受着桑拿,痛并快乐着、幸福着……听报告!

报告会结束了,我们又被xx了。那就这样吧,就当是为那些学生们,始终坚信“教师就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着未来的希望,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

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篇二

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感动,让人热泪盈眶;有一种样子,让人永远铭记。

学习两会精神就是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冲锋疫线,关键时刻从未让人民失望过。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战防疫前线,用生命诠释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的8名战士,身患绝症仍坚守抗疫最前沿的张定宇,还有舍弃春节假期、不眠不休奋战在基层疫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你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抗疫第一线,高扬在人民需要我们的任何地方。你的样子是初心使命,我们不会忘记。

一、学习两会精神就是要守护人民的健康

一张张请战书、一次次隔空拥抱、一颗颗滚烫的心,医务人员用行动的坚守,去恪守守护人民健康的铮铮誓言。

二、学习两会精神就是要勇挑重担

敢打硬仗中国军人有骨气、有血性,不怕苦、不怕累,每一次挺身而出都能温暖我们、震撼人心。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部队火线驰援武汉,通宵达旦调运物资,这就是人民军队的雷霆速度。防护面罩在脸上勒出痕迹,双手红肿裂开,你们依旧勇往直前,这就是最美军人。若有战,召必回。各地退役军人们组团投身抗疫一线,这就是退役不褪色的军徽荣耀。你们牢记人民军队宗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只为保护一方平安,守卫人民幸福。你的样子是赤胆忠心,我们不会忘记。

三、学习两会精神就是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小家与大国紧密相连,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一剂良药。春节期间,各地民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少出门、不串门,留在家就是作战,人民合力减缓疫情传播;给白衣天使加一点油的袁兆文,放下存钱罐不留姓名的小女孩,民间小善汇聚大爱洪流。

 

 

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篇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这是报告中让人心安然的一段话,非常确定、非常提气。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例如: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突出我们的“确定”,这是新形势所“发出”的一项新要求。围绕这一新要求,展现新作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在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见了一些难题、遭遇了一些挑战。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

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这个成绩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事实说明,只要树立“尽力而为”的信心,迎难而上,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创造更大成绩。

“不确定性”越是多,越是制造干扰,我们越是要凝神专注、保持定力,越是要科学决策、勠力同心。这是我们勇闯难关的动力所在——2022,我们更确定。与此同时,花更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是激发斗志与豪情,增强社会抗压、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重承诺,字字句句暖人心。

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篇四

尤良英用自己淳朴的行动,在塔里木河河畔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民族团结之歌。她的先进事迹在兵团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各族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争当民族团结模范。

四师七十一团组织团场的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尤良英先进事迹的新闻,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先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合力。学习、阅读了尤良英的故事后,各族干部职工表示要从个人做起,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奏响兵团"团结奉献,创造美好生活"的强音。

"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今后我会努力向尤良英同志学习,学习她的先进事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八十一团机关干部马东旭说。

"将学到的技术技能,教给我们少数民族职工,一起多元增收,带动周边的乡镇村民致富。"一八三团清河独立营职工努尔依顿说。

"民族团结是生长在新疆大地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新疆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刻刻做民族团结工作的楷模。"五家渠二中老师刘宝宝说。

2023年学习尤良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报告精选篇五

今年46岁的尤良英,自1995年参加土地承包以来,19年来累计为团场上缴籽棉15万公斤、红枣3万公斤,创产值600多万元,个人盈利 150余万元,她曾多次评为师团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致富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谐家庭、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1991年9月尤良英从四川来团场投亲,在团场拾棉花看到兵团团场广袤的土地,她想,老家人多地少,干活肩扛背挑,一年下来,只够吃饭。而这里土地宽广,土地肥沃,都是机械化,只要踏实肯干,在团场这块土地上是大有可为的'。1991年3月给别人管地,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管地的尤良英,平地放水、定苗打顶什么都不会,再加上蚊虫叮咬,起早贪黑的,身心疲惫,但是尤良英看到连队领导同的关怀,连队职工的热情,兵团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尤良英,她决心不气馁,战胜自我,咬咬牙挺下去。40亩地在各阶段的农活都是尤良英自己干,到年底管理费加上拾花费收入5000多元。第一次挣到这么多钱,尤良英坚定了在团场干一番事业的信念。

1998年在团场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工作中,尤良英承包3号条田。面对曾经熟悉而又发愁的土地,尤良英还是犹疑过,但她有着川妹子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年管理实现棉花单产400公斤、500公斤的风都目标,经过几年的种植管理,总结经验,尤良英坚信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改善土质结构,3号条田首先要治理碱斑,从2000年 - -2008年人工挖碱斑12亩多地,利用苞谷杆、稻壳、树枝、杂草回填,改善以前成片光秃秃不出苗的情况;其次是人工补种、移苗,尽可能对缺苗地块最大限度的补救,对小面积不出苗的地块,采取人工移苗共计6亩地投入8000余元。

为了掌握棉花种植技术,尤良英自费订阅了《棉花栽培高产技术》农业科技等书籍。连队也及时选派她参加"绿证书"和"棉花栽培的专项技术培训班".学习中,她总是把老师讲的技术要点一条一条规范的罗列记录,场场不落。为进一步提高棉花田管的实践科技水平,她悉心求教,时常把连队技术员,连领导请到她的地里现场指导。每个生产环节地认真的看,悉心的学。管理中,严格按照棉花优质高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冬天,她积极拉运优质农家肥,进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为了广集农家肥,不管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还是大雪纷飞,她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个推着拉拉车出入羊圈、猪圈、厕所,一锹一锹将肥料挖出来,衣服脏了,满身臭味,但她硬是坚持下来了。就这样,以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屈的斗志,每年集优质农家肥300多方。勤劳的努力,使她的土地肥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每个生产阶段,她都能及时按照十三团农业科的要求不辞辛苦,抢时勤干,吃住在地里,干活在地里,每一棵棉花就像照顾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呵护着,照料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尤良英每年承包的棉花单产呈阶梯状攀升,尤其是近三年的亩单产平均递增50公斤,2012年达430公斤,2014年490多公斤。 2010年 -2014年连续5年获得团先进生产者荣誉,四次获得"植棉公关状元"和"植棉能手"称号。她所在班组获得师工会"基层先进班组"称号。

3号条田有223亩地,有3个承包户,而且都是女同志,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当好班长,在工作中,各项工作,尤良英始终走在姐妹的前头,晚班犁地她24小时坚持在在地头检查质量,加肥料。在平时工作中,谁家有困难了,她都前去帮忙料理。连队职工刘佳品今年52岁了,身体多病。每年春播的时候,上肥料、加种子都是由尤良英来承担;放水的时候,垮渠跑水都是尤良英冲在第一个;拾花期间,每次自己的一遍花拾完后,就组织雇工给刘佳品拾花。尤良英同志为人热情、助人为乐的事迹在连队有口皆碑。

邻居刘晓华患有心脏病、胆囊炎,经常发作,丈夫一直在外面打工,不能及时照顾。去年6月初的的一天,尤良英在地里安装好地面管已经中午两点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家门口,当看到邻居家的门敞开着时,一种不详的预兆在她脑海里出现,她连忙叫了两声没有人答应,急忙到家里到看刘晓华躺在沙发上,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尤良英毫不犹豫背起刘晓华往连队医务室跑。尤良英憋住劲背到医务室后,由于劳累过度,她自己也晕倒了。

尤良英有一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丈夫袁华明在连队从事农机工作,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大儿子虽然有先天性智障,却能生活自理,并参加土地承包,小儿子在团场中学上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婆婆今年 70多岁,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尤良英从来和婆婆没有红过一次脸,经常去老人那里问寒问暖,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尤良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团青年农工,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一颗挚热的心,在十三团广袤的土地上,用自己的事例去影响身边的职工科学致富,诚信做人,用勤劳的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了平凡的伟大,展现了一个新时代军垦儿女的新风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