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通用18篇)

时间:2023-11-14 10:38:52 作者:HT书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境。"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我决定要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共同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如椽巨笔,擘画绿色发展的“千里江山图”,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运用“粗笔”勾勒“布局”,统筹整体规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物种丰富,需要从大局着眼,制定区域治理方案慎之又慎。“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全盘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领导人民在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等方面不懈探索,共同下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盘“大棋”。

运用“工笔”描摹“细节”,对标精准施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环保“四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治气、治水、治山、治城就要相应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青山保卫战和城市环保综合整治攻坚战。“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集中用力,着重从思想认识层面找原因、查根源,从工作推进层面找差距、补短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运用“彩笔”创新“着色”,立足长远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要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要注意地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共促并进。“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正是说明要稳扎稳打、干一事成一事,“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探“深水区”,层进“点线面”,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积极的农业项目财政补助政策,省、市、区都相继出台政策,在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产业扶持、农民增收上推出了许多实质性举措。

(2)抢抓区域融合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xx区不断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xx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产业转移、农业园区合作等新机制,积极推动新四区和三县(市)进一步融入主城区,打造区域一体化格局。要根据不同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一村一重点,推出一项有较大优势的农产品,与科研单位建立合作示范区。要主动出击,做好主城区溢出农业产业的承接,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3)抢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新机遇。

十九大已明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调统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推动多规在空间布局上的合一性。为此,作为空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层政府,要牢牢抓住规划修编的机遇,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城乡建设空间、农业生产空间、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必要支撑。

(4)抢抓本地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各种优势和机遇。

年底,随着xx快速路、xx复线的开通,xx与xx城区乃至xx主城区将实现零距离融合,加上xx已腾挪出的空间资源、天生丽质的山水环境优势、团结向上的干部队伍优势,将会为xx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5)深入理解用美丽经济提升乡村振兴的理念。

一要坚持与周边乡镇发展一体化,统筹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打造精品线路的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区域联动产业,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推动美丽资源保护、美丽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区域产业抱团发展。二要加快美丽资源效益化,秉持“既要好看更要好用”的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美丽资源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引导全镇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特别是要利用好美丽乡村、三改一拆的政策,综合利用拆整结合,整合农村各种闲置资源,向生态环境、特色文化、文明乡风要效益,加快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三要花力气做好“外引”文章。要突出“大好高”项目招引。要主动利用乡贤会、招商组等,加大招商环境打造,点对点地进行项目合作;要积极推动上山村“xx”观光旅游项目再开发,加快xx村xx生态果蔬乐园的群众化推广建设。

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保护与开发、治理与发展有效结合,绿水青山也能成为建设发展的“金钥匙”。打通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的通道,积极探索“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径。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为“共谋绿色生活”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惟有只争朝夕的拼搏,还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实现让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中国梦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职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今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实施“交通大会战”,继续保持超过x亿元的交通投资规模,将加快推动x高速、九绵高速等x个续建项目,新开工建设川九路、叠松路、麦唐路、双江口还建路等x个项目,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交通热点问题。同时还要争取开工一批储备项目,特别是争取开工的x个项目中还有一些是“十四五”规划内的项目,这些项目必须在年内实现开工。同志们,要在一年内实施x多个项目,任务比去年更加艰巨繁重。这一方面是由于项目涉及前期要件、征地拆迁、施工协调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需要大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的推进问题,还要兼顾全市旅游时节的通行保通等压力,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妥善解决。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围绕“交通大会战”实施方案,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不仅要苦干,更要实干,确保交通项目又好又快地建成。特别是各县(市)要认真对照《2021年交通建设项目清单》,专门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挂图作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服务保障要及时跟进、做到位。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的主体责任,落实好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制度,进一步把工作责任压紧压实。从现在起到年底,市交通运输局联系领导都要盯紧一线,经常深入一线,在项目现场督促解决问题,对项目推进情况、前期进展、问题症结等都要做到清清楚楚,及时跟进解决。各县(市)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服务保障职能,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地材供应、治安维护、矛盾化解等工作,突出解决好违法阻工、无理取闹、漫天要价、扰乱环境的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保障工作做得如何,反映的是当地的政风民风,检验的是干部的作风,更体现的是“一把手”的担当。x高速路建设中的问题,我开会协调了x次,之前x常务副市长也开会协调过,应该说,有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有些问题还是久拖未决,今年x高速要实现局部路段通车,这是省里和市里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一些问题影响了通车目标或在局部通车后仍然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到全市发展大局,届时有些干部将要被问责,在这里先给大家提个醒。

二是建设方案要优化细化、好操作。今年要启动实施项目的清单已经印发给大家,各项目业主单位要对照清单细化任务,结合项目实际,及早谋划并组织实施。要把每个项目的方案做优做细做实。在工作中,要提前谋划好每个阶段该做什么工作,每个节点该什么时间完成,特别是在项目建设时序上要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效结合起来,系统考虑、统筹安排,避免相互干扰。项目一旦开工,要督促施工单位从一开始就要优化施工组织,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充分利用有效的黄金施工期,激发动力、提高效能,实实在在搞施工、争分夺秒抓进度,迅速掀起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

三是前期要件要加快办理、盯得紧。项目前期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从去年项目推进的情况来看,部分项目就是由于前期工作滞后导致没能如期开工。交通建设项目涉及的要件较多,专业性较强,受政策变化影响的因素也较多,仅靠交通部门去推动,容易出现因政策把握不准、向上对接不畅等问题,从而造成工作反复、延误时间。此项工作迫切需要……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今年,市交通运输局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将建设项目需要办理前期要件任务分项落实给了相关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请各有关方面结合自身工作职责,高度重视抓好要件办理工作,要有钉钉子精神,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汇报协调,加快予以办理,千方百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元旦之前,我和清礼副市长到省林业厅汇报交通几个项目的前期要件办理,省厅都非常支持。所以,关键是我们相关部门要主动去对接,要争取当面沟通汇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是督导协调要抓铁有痕、重落地。今年这么多的项目,如果不加强统筹、不加强督导、不加强协调,是不可能完成的。督导协调绝不是走马观花,是要奔着解决问题去,要有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效果,而且要有定力,持续抓、抓住不放。去年项目之所以推进缓慢,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对项目建设督导协调抓得不紧,对项目推进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解决不及时。各县(市)、各项目业主和市级有关部门都要加强督导协调,要汲取经验教训,牢牢盯紧目标、盯紧进度、盯紧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梳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抓紧解决,该由谁负责的要切实负起责来,能在县级层面解决的及时解决,需报请市政府协调解决的要及时汇报,绝不能让问题在你推我捂中久拖不决。

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我先后就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等典型案例作出指示批示,有关地方和部门严肃查处和追责了一批失职渎职的人员。9年来,蓝天白云重新展现,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耗物耗不断降低,浓烟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能源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多方面对我国施压,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心得体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指明了生态环境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成效,增进了民生福祉。

然而,许许多多生态破坏事件依旧频发,与此同时,继发性破坏事件也接踵而至,沙尘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并强调,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应当时刻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权衡利弊,使我们社会的发展行稳致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得体会

逐步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构建多种形式、广泛参与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向婴幼儿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性、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一)依托现有幼儿园延伸照护服务。积极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在条件允许的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增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增加托班资源供给。

(二)引导单位为职工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采取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形式,积极挖掘现有资源或建设相应规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本单位职工子女照护问题。有条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

(三)引进品牌连锁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国际、国内知名婴幼儿照护服务企业,通过直营或加盟方式落户我县,举办专业性、多层次、多品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四)挖掘社区资源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利用社区用房,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在社区兴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居民家庭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

(五)依托各级各类妇幼保健服务、医疗卫生、婴幼儿照护服务等机构,通过入户服务、亲子活动、健康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婴幼儿健康、家庭抚养和早期发展的科学指导。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入户指导服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我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功在长远、利在千秋,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在“自然”、施力点在“我”。

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古往今来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馈赠与安宁。自然是大地清新亮丽的眼睛,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碧波荡漾、气正风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厚植“绿色”的生态理念入脑入心,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细态度,积极参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动图景。

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于“我”见言见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无论是治沙防沙的“榆林精神”,还是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精神”,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换来的绿意盎然,是生动践行“两山论”的最好范本。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行”,需要贡献“我”力量,深入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爱护自然为荣,以污染浪费为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细碎到“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覆盖到“衣食住行”的各种方面,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新风尚”,让“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画境,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景象,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美丽家园永续永存。

致力“环保”氛围构建,于“我”聚力聚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无论是云南大象的北上之旅,还是长江江豚再展微笑,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的最美画卷;无论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还是建立国家公园体系,都体现着国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长远蓝图的坚定决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非日月之功,非尺寸之功,需要全社会营造出“绿色”“低碳”“环保”的氛围,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贡献“我”力量,要争做“环保卫士”、争做“监督卫士”,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全力拼搏奋斗姿态守护“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世美景。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心得体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

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

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心得体会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身体力行,为全党同志作出了表率。

一、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进入了快车道”。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当前,我们生态环保人努力的一个方向就是致力于构建上下贯通、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动担当、主动作为,通过不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分类考核制度、“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在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环委会等联席机制中牵头抓总、带头落实的作用;转变工作思路,搭建与企业良性沟通机制,全面落实环评审批与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增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出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动员令,决心信心之坚、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史上最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高潮迭起,一批群众身边的垃圾、噪声、扬尘等污染问题得以解决;大批造作文吧成污染企业受到了整顿、罚款、停产或立案等处理;大量履职不力的干部被问责。在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累计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15万多个,罚款数额达24。6亿元,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

借助生态环保督察这把利剑,我区着实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完成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推动***提标改造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随着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都有很大提高,更加坚定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

三、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找答案。

生态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发展环境除了制度建设之外,生态文明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座生态宜居、绿意盎然的城市,对企业、人才都更具吸引力,能吸引来更多投资和资源。近年来,我区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淘汰关闭污染企业,大力开展小流域整治,昔日被严重污染的***国家4a级景区,景区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达4万人;获评***。生态向好、生活向上、发展向前。我区持续变好的宜居环境,既为城市居民营造了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也让这座城市成为吸引人才和产业的“强磁场”。由此可见,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才有后劲,城市才有活力,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也才更有支撑。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我区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好四川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优势,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将**建成令人神往的“现代生态新城”。

“十四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心得体会

县长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靠前办公,强化现场督办协调力度,这是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各项目业主要紧盯一线施工环节,解决好项目资金要件统筹施工环境等问题,全方位调动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要素支撑。对于问题解决不力的县(市)和单位,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领导进行约谈。

总之,就是希望大家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合力,强化责任担当,更好地推进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共同为x交通的大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心得体会

我看过一个令人深思的谜语:在世界上有一种动物,他们十分残暴,使许多动物灭绝,还让河水污染,使生态不平衡,他们却不知道,其时也在消灭着他们自己。突然间我的血液凝固了,几秒钟后,我的嘴巴里吐出了个字:“人!”

我们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地球,可是我们做了吗?没有。不但如此,有的人还不以为然,继续如此,这是什么人啊!我们既然说了,就要做到,光说没用。

现在大街上的垃圾随处可见,环卫工人们多辛苦呀!我们一定不可以再破坏地,让地球母亲伤心了!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回声问的故亊:有个男孩不懂回声,一天他对大山说:“喂。”他好奇地问:“你是谁?”回声也问:“你是谁?”男孩子又大叫起来,说:“笨蛋,大笨蛋!”回声也回答:“笨蛋,大笨蛋。”男孩生气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是你不对呀!只要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话,他也会和和气气地对你说活。”

是呀,只有你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你只有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你,世界上许多事都是这样的。

再说大自然,近年来人类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随意排放污水、废气,乱砍伐树木,肆意捕杀动物们,大自然也“回报”了人类,每年不是发洪水、就是大旱,地震、海啸也频频发生,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声。如果人类善待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也会对人类和和气气的。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保护地球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会慢慢枯竭;如果不保护环境,人们就会面临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地球也会逐渐走向灭亡!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容易破碎。

我们经常就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镜头:一位高大威猛的执法人员走着走着,“呸”的一声把一口痰吐在了干净的地面上;一位中年男子抽着烟,xx走了一会儿就把还没熄灭的烟头扔在了地上。我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父亲拉着正喝着酸奶的儿子急匆匆地走,儿子问父亲,瓶子扔哪儿?父亲说随便扔。儿子又说,老师说‘不能随便扔东西!’父亲不耐烦地说,哎呀,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说着,就把瓶子随手扔在了路边。人们往往乱扔东西时,垃圾箱就在不足十步的地方,他们就不愿多走几步,把不要的.东西扔进垃圾桶里。如果每个人都扔一个垃圾,地球就会变成垃圾的海洋。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捡起脚边的垃圾,扔进不远的垃圾桶,让我们的地球母亲重现以前的光彩吧!心得体会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洁净的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它叫百花村,是一个山里的小村庄。村里的经济不好,但这里的人们活得很开心,因为他们的家园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风扫遍全国,这里的人们也开始想方设法地赚钱,幻想着有一天也能过上小康日子。

三年过去了,张家靠砍伐树木住上了小洋楼,李家因为开化工厂搬进了三层别墅……村民们看在眼里,心中羡慕极了,于是每家每户都寻找着自己的“发家之路”。

五年过去了,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是楼房别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再种田,过着安逸的日子。可是邻村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山,小溪成了臭水沟,鸟儿都飞走了,剩下的只有苍蝇、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们也发现土地正在沙漠化,河里漂着死鱼,树林里几乎只剩些木桩子……但依旧没人管,人们想着:过一天是一天,等将来环境坏到不能住再说。

没过多久,这里的情况也和邻村一样,村民们流着泪迁走了。

千千万万个“百花村”的教训使人铭记: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百花村”的悲剧将再次重演!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人们只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昔日的百花村就一定会回来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捕杀动物、吃野味、排污水、乱丢垃圾、乱砍树木等所作所为让地球变得不堪重负,而导致的结果便是地球的一次次“报复”,疫情病毒、臭氧层破坏、海平面升高、沙城暴频发等灾难突如其来。

结合当下疫情大环境和世界地球日主题,龙游县实验小学开展“保护地球”系列活动,实小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争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共建美好的未来!

在此次我们以保护我们母亲河、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爱护动物、参与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保护地球行动。孩子们完成一幅幅关于疫情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绘画,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接着观看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并完成家庭垃圾分类指南。跟家长一起对家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计划和制订实施方案,制订了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便于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

此次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当下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意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并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依靠我们的双手,一定还地球一片蓝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为了宣传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在4.22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船营区第十三小学校开展了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八周线上主题班队会。

他们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人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地球日,让天空更加蔚蓝,让大地更加苍翠,让空气更加清新,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825年,清,道光年间,夏。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无名小村庄。已经,许久未雨,黄土地裂开多时了。河边,有黑压压的一群善男信女,还有一个身披彩衣的法师。他们在献祭。法师在舞,在唱。他用破嗓子大喊:“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

那群人“咚”的一声,跪下了。随即,几个汉子把台上的“礼品”-----许多牛羊,一对童男童女,一个年轻姑娘,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扔进咆哮的黄河,人们大喊:“求河神赏雨!”

不久,下雨了。

那时,人类敬畏自然。

1925年,民国时期,夏。

初夏,江南徽雨。周庄古镇,烟雨微然。孩子们快乐极了,在青砖板路上又唱又跳。小河中的水鸟也与他们一起。小桥上,一个年轻姑娘打着一把红油纸伞,巧笑倩兮。船家们坐在船里,唱着热酒,欣赏这快乐的场景。雨的清冷声,孩子的银铃浅笑,分外动人。

天空是蓝莹莹的,空气是甜丝丝的。

那时,人与自然是好朋友。

1945年,解放时期,夏。

又下雨了。真烦人!我被淋成了个落汤鸡。这雨有股怪味。害得我身上臭臭的,脏脏的。

我打开窗户。咦?天怎么黑成这个样子?

那时,人类开始破坏自然。

2105年,科技时代,夏。

电视台在放一则消息:

“近日,我市频频大雨,雨是有酸腐性的!观众朋友们切勿出门……。

自然,开始报复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文

地热能是地球对人类的一大恩赐,也是我省的一大优势资源。今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地热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科学开发、共同努力下,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宜居生活、促进低碳发展方面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16日,位于西安市周至县的锦华苑小区地热井开钻,“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战疫情、保民生、防雾霾、促发展,见证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在周至的地热能源开发迈入新征程。”在当天的开钻仪式上,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献喻在开钻仪式上讲到。据了解,随着该地热井的开钻施工,未来一两年该小区及周边将有1500余户家庭使用该井热源进行取暖。

正如张献喻讲的,今年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绿源公司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抗疫情、保供暖两手抓,做到了不让疫情踏入半步,百万百姓无一受冻。据初步测算,刚刚过去的采暖季地热供暖可节约燃煤27万吨,减少co2排放70多万吨,so21.5万多吨,相当于年植树近300万棵。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宏大的恩赐。

地热能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火山爆发、温泉、间隙喷泉及岩石的热传导等形式不断地向地表传送和散化热量。按照空间分布和赋存状态,地热资源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岩地热资源等三类。

地热资源储量巨大。据科学家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相当于我国煤炭消耗的50%,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相当于我国20煤炭消耗的19%,埋深在4-10km的干热岩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据有关科研资料显示,陕西的地热资源在全省广泛分布,单位面积热储量关中盆地位居全国首位,仅关中盆地地热热储的总热量,可供暖面积为8.84亿平方米。

地热能,是有效减少气候污染的新能源。

目前,大气污染造成了大家难以躲避的雾霾天,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谁是造成雾霾主要原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多数观点趋向认为燃煤采暖锅炉和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的重要诱因。据测算,1吨散煤直燃的污染物排放量是1吨工业燃煤经集中减排后污染物排放量的十几倍。相较与其他新能源,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

在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热资源不受环境影响,热源连续稳定,利用效率高,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平均73%),可作为基础载荷。地热资源co2减排优势明显。与传统的锅炉供暖相比,基于热泵技术的地热供暖其co2排放量减少50%;若热泵所耗电力来自清洁能源,则没有co2排放。

总之,地热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安全优质的可再生能源。

绿源地热,致力于低碳宜居生活。

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所属的从事地热开发专业公司,是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地热开发利用示范推广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分布于陕西、河北(雄安新区)、山东、山西、江苏、天津等地,建成供暖规模5000万平方米。其中在陕地热能开发利用业务覆盖咸阳、西安、西咸新区、宝鸡、渭南等地,形成了中深层、浅层以及余热利用于一体的多种清洁能源互补供热格局。其中咸阳地热供暖面积已占咸阳集中供暖面积的30%,受益人群已达10余万人。武功县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地热能供暖“无烟城”。据悉,地热集中供暖替代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可节约燃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今年绿源公司在陕地热供暖可节约燃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多万吨,二氧化硫1.5万多吨,相当于年植树近300万棵,为北方城市清洁供热难题提供了地热能解决方案。

地热开发迎来发展春天。

国家颁布并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首次强调优先推动地热能的发展,之后又从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筑节能、地源热泵系统推广应用等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条例,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中国地热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带动下,各省市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内容以推进建筑节能和促进地源热泵的发展为主。其中我省将大气治理列为环保工作的“头号工程”,出台《关于发展地热能供热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关中城镇地区清洁取暖专项行动方案》等多项支持地热能措施,对地热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日前,地热能“十四五”规划初稿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根据业界专家论证意见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总报告的统一思路不断完善。据国家地热能“十四五”规划研究组有关专家介绍,地热能“十四五”规划构想将通过实施“一点、两带、三区、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以此带动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点”是打造雄安新区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占领全球行业制高点;“两带”是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两个流域的地热能产业发展潜力带;“三区”是重点发展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制冷)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热发电;“国际化”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地热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布局与推广,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我们相信随着地热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全国供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地热供暖企业—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将为促进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