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时间:2023-08-31 09:49:02 作者:李Y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有效防控此病在我国的传播,相关部门积极展开了一系列工作。本文旨在简要概述登革热防控工作,并呼吁广大民众共同参与,共筑健康防线。只有通过团结合作、全面采取科学措施,我们才能消除登革热的隐患,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防控工作。

长:赖仕鹏 副组长:余祥鑫

员:全校教职工

二、防控工作网络化责任人及其职责: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2、教导主任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

3、班主任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三、防控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1、宣传教育组(由班主任负责)

(1)通过宣传窗、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讲解有关登革热的防控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向全校各班下发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材料,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统一组织学生学习。

(3)学校办公室订做有关登革热预防知识的展板,供学生 观看。

(4)各班级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5)在升旗仪式时,开展“国旗下讲话”,进行登革热预防宣传。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既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又普及科学防范知识。让师生了解预防登革热就是要讲究卫生,不让蚊子有滋生场所,并积极开展灭蚊工作。

(6)学生个人卫生:由班主任负责。全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校园各个区域的卫生整治力度,倡导良好卫生习惯,创造健康卫生环境,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3、晨检登记报告组:(班主任负责)各班主任从9月22日起每天早上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检查,对因病缺勤者要进行追查并做好登记工作,做好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二

为有力地保障我工程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工程稳定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特制订我工程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组长:刘卫杰

组员:肖文洪、洪满海、江开荣、钟阿水

二、应急组织及职责(一)应急组织

组织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检查督促工作小组,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二)主要职责

1.组织制订预防控制等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组织、协调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3.组织评估临床治疗、预防控制疫情的措施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4.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灭蚊喷洒和个人防护等预防控制工作。

三、应急准备

(一)应急通讯交通保障

设立应急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设置应急专车和专职司机,随时待命。

(二)应急相应相关措施和物资储备 1.相关措施:病源监测、灭蚊喷洒。

2.物资储备:药品、诊断试剂、杀虫剂、喷雾器等。

3.资金储备:各级政府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资金储备制度,资金储备数额由各级政府决定。

四、应急处置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在发生登革热重大疫情时,成立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卫生、财政、宣传等相关部门,及时安排落实防治经费和各种预防、治疗和灭蚊药物,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发生疫情时,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人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以 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接到疫情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登革热暴发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卫生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疫情。在处理疫情时,为了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必要时可实施应急疫情报告制度,如疑似病例日报或零报告制度、登革热疫情动态报告等。

1.积极抢救治疗病人: 对登革热患者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应及时送往医院,并给予积极救治。

2.媒介控制:根据不同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人、畜房杀虫剂滞留喷洒或药物浸泡蚊帐。

3.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改变室外露宿的习惯,合理使用蚊帐,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五、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作好现症病人隔离治疗,灭蚊及动物宿主的管理等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

(一)媒介控制

(1)难以消除的积水可采用杀虫剂倍硫磷:乳剂11.3-22.4mg/m2,粉剂5-10ppm,颗粒剂11.3-17.0mg/m2喷洒杀灭蚊幼虫。

(2)对疫区的暴发流行处理:在划定流行区的范围内进行室内外全面空间喷雾(一般使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和滞留喷洒处理,在第一次处理后7-10天应进行重复处理一次,然后根据病情和媒介密度监测资料,确定继续全面处理或转为局部处理。

(3)滞留喷洒常用药剂及用量:溴氢菊酯,用量25mg /m2或氯氢菊酯,20mg/m2 ;二氯苯醚菊酯,用量25mg /m2。

3.个人防护:使用药帐,防止蚊虫叮咬,可采用驱避剂、蚊香、电热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二)保护易感人群

(三)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急性期病人需防蚊隔离,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发现传染源或疑似传染源及时调查处理。对来自疫区的人员,应做好医学观察,及时识别隐性感染者,做好防治工作。

(四)疫情监测: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小组人员重点监测,发现疑似病人、发热病人依据诊断标准进行检查核实,防止误诊和漏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五)媒介监测:加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监测,建立蚊虫密度预警机制。

(六)卫生宣教

根据各地实际案例,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组织卫生人员到重点疫区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群众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使用蚊帐、驱避剂、蚊香等防止或减少人-蚊虫接触机会,出现急起发热、头痛、眼球痛、肌肉与关节疼痛、出疹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做好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三

一、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邱xx校长主持召开了行政工作会议、班主任和各场室负责人的会议。要求各相关责任人高度重视防控登革热工作,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定总务处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和环境整治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德育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和校内爱国卫生运动,关注师生健康情况。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师生开展灭蚊防控登革热宣传教育,做到灭蚊常识人人皆知,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卫生习惯,使学校没有卫生死角,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地。我校还利用电子屏幕、家校通平台,通过大课间操时间动员、学生宣传栏、家庭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致家长的一封信、布置家庭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家长意识到预防登革热工作的重要性。让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到预防登革热工。张贴灭蚊防控登革热宣传海报20多份,派发家庭灭蚊手册xxxx多份,发放致家长一封信xxx多份,通过互教通平台向家长发送xxx多条。

三、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总务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校园各公共场所、生物园、办公室、教师宿舍、饭堂及商铺的可积水的器皿杂物和储水容器、沟渠进行检查,拔除杂草,清除花圃、园艺角的积水、填平凹陷地面以防积水,对卫生死角、水栽植物、洗手间等容易孳生蚊蝇的地方进行特别清理。

2、德育处、团委迅速组织学生学习《如何预防登革热》《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预防》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宿舍逐一进行检查,对水生植物花瓶、储水桶及时清理;国庆节假期,告知学生放假期间尽量避免到蚊虫密集的场所游玩,减少被传染的几率;各行政领导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3、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定的灭蚊时间,聘请社会有资质专业除四害卫生消杀队和组织全校师生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环境卫生治理行动,进行校园消杀,及时清理各类各地积水、垃圾和卫生死角,疏通沟渠10条,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地;对生活水池、排水沟等地域抽水排放、定期投放药物等,校园周边进行清扫,有效控制蚊虫的孳生,切实降低学校内部成蚊密度。本次行动由邱榕基校长亲自带队,共出动师生和工作人员一万多人次,出动手推车40多辆,运输车26台次,共用药水30多瓶。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大限度控制蚊虫的滋生,为广大师生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4、校医室认真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和病因追踪制度。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确保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5、主动配合爱卫办、城管、卫生等有关部门开展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邀请创卫办、爱卫办等部门的领导到校现场指导,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虽然我校能够认真做好灭蚊除害工作,但学校围墙外周边的部分村民灭蚊意识不够强,对灭蚊工作不太配合,如果周边的村民不配合,不清理好自家的下水道、清理积水、垃圾和卫生死角等潮湿的地方,就无法从源头对蚊虫进行有效的灭杀,为此,学校建议上级部门与周边的村民联系,让他们共同做好灭蚊除害工作,人人动手,灭蚊从每个家庭做起,方能利己利人。

xx中学

xx、10、16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四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一、学校成立登革热疾病防控工作小组。学校成立由范文兰校长任组长,曾健洪、朱心刚、陈善明为副组长,后勤主任、班主任等组成的登革热疾病防控工作小组。指定主管后勤的覃绍桃主任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国庆前夕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八)冷气机的托盘有积水;

(九)竹洞或树洞;

(十)生物园积水有蚊虫生长。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校医或卫生兼职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如床底、门背、柜背)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五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3年已来我省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调查高于安全区,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引入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则有可能引起登革热本地流行的风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我项目部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加强卫生运动

对各类排水沟、食堂、厕所、餐厅、冲凉房、宿舍、(下水道、房前屋后阴沟)等卫生死角开展全面的卫生整治行动。做到无卫生死角、无积水积留、无暴露垃圾、无蚊蝇孳生,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加强消杀蚊虫

1.建立消杀队伍。成立灭蚊队伍,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培训上岗、统一规程消杀、统一编队管理。

2.落实灭蚊工作。严格消杀蚊虫,确保灭蚊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安排专人清理积水容器等蚊子孳生场所,对成蚊越冬栖息场所、孳生地如窖井、各类管道、垃圾站、各种水体、绿化、重点部位,定期组织成蚊消杀,做到不漏死角角。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培训

1.医疗机构门诊监测。要加强医疗机构发 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或)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病人的筛查、诊断,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并及时联系县疾控中心报告和采样送检,并对病例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对往来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云南、珠江三角州、台湾等登革热易发地区的人员进行监测,督促其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就诊或体检。发生疫情时,严格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粤卫[2007]31号)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由疾控中心对消杀灭蚊队伍进行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登革热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四)加强知识宣传活动

利用发放资料、张贴画报等手段宣传登革热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有计划开展登革热防控知 识讲座,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巩固知识深入人心,以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五)落实专项经费,做好应急准备 尽快落实防控专项工作经费,并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施统一灭蚊行动。制定并完善应对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方案。做好应急消杀物资准备,加强消杀队伍、医疗队伍的建设,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迅速地作出反应。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4月12日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惠州市政府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防控内容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登革热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建筑工人的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引导工人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普及蚊虫孳生、繁衍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清理蚊蚴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和组织统一灭蚊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之一。

坚持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环境为主要内容,落实结合化学药物灭蚊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三、防控成员小组名单

组长:王超

副组长:郑华勇

小组成员:时其军 吴俊坚 陈浩委 李振河 具体分工如下:

施工现场:时其军 吴俊坚 办公区:陈浩委 生活区:李振河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环境治理。办公场所、施工区、宿舍区、食堂等全面清除积水、杂草,定期对工地开展全面的环境清理;对工地现场及生活区的塑料薄膜、一次性杯、饭盒、水坑等容器积水进行清理,贮水池每星期清理更换一次。

(三)对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宣传登革热疾病的病征,如出现发烧及时报告项目安全部。

(四)现场配备应急药品及体温计等,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医院线路如下:惠台路-和畅东六路-仲恺大道-中信惠州医院。

天健阳光花园项目部

2014年9月30日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七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一、学校成立登革热疾病防控工作小组。学校成立由范文兰校长任组长,曾健洪、朱心刚、陈善明为副组长,后勤主任、班主任等组成的登革热疾病防控工作小组。指定主管后勤的覃绍桃主任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国庆前夕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八)冷气机的托盘有积水;

(九)竹洞或树洞;

(十)生物园积水有蚊虫生长。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校医或卫生兼职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如床底、门背、柜背)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

登革热防控工作简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篇八

任务要求 我校的灭蚊工作,既是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当前登革热控制工作的关键措施。要继续坚持点面结合,预防与控制结合,清除蚊虫孳生地与化学消杀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的原则,广泛组织发动市民群众和专业杀虫队伍,认真履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义务和行业服务职责,抓好环境治理和灭蚊措施的落实。蚊虫孳生地,把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相关重点地段除按一般要求实施外,加强防制工作: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场所要彻底检查清理。

通过持续的灭蚊行动,大幅度减少蚊切断登革热传播媒介,有效防止登革热在 清除孳生地。实行化学防制。疫点楼宇及周边场所要立即组每月发动学生教室内熏蚊一次,公共外环境专业人员消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落实技术措施,清除各种蚊虫孳生地,特别是生物园地、秋季开学前一周,各学校要组织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周,各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上各校园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不留死角位。

革热预防主要的措施: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管理卫生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篇五: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天河区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工作人员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达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要求。

2、总务处周静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负责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

3、教导处王偶偶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

4、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瑞丽市户育乡班岭小学

2017年9月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