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1 10:35:57 作者:笔砚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优秀19篇)

优秀作文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我的家乡不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这里食物不及城市丰富,而我却钟爱家乡的风味食品——酿豆腐。

酿豆腐的制作材料很简单,只是炸豆腐皮、青菜、炸肉和一些调味料。制作酿豆腐的第一步是制作馅料。首先把洗净的青菜和炸肉一起放到一个大盆里,剁成七分碎,之后撒上适量的玉米粉,加上水,把三者揉成团,再配上一些你喜欢的调味料,馅料就大功告成了!第二步是把馅料装进豆腐皮里,使其成型。我们通常先把豆腐皮的一边用小刀划开一个口子,把豆腐皮弄得跟个口袋似的,再把馅料装进“口袋”里,这样一个挺着“大肚子”,头长翠绿的“胖将军”就诞生了。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如果馅料太多,把口袋撑破或划口子的时候把豆腐皮划破就会影响它的美观。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蒸。蒸酿豆腐的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刚开始的时候用较大的火,然后用适中的火,最后用小火,直到出锅。当酿豆腐出锅时,一口咬上豆腐里面的馅和汁,热乎乎的,从喉咙流到你的胃里那叫一个暖呀!再告诉你一个蒸的小秘密,蒸的时候削几块苹果放在豆腐里,削几片放在水里。这样蒸出来的酿豆腐还有一股淡淡的苹果香和甜味儿呢!酿豆腐还有几种吃法,一般时候会有三种,第一种是醮着辣椒酱吃。第二种是醮着酱油吃,第三种是伴着蒜蓉吃,逢年过节时还会有番茄酱,酸辣青瓜一起吃,很合人的口味,更令人喜欢的是,我们吃着豆腐时还能听酿豆腐的来历呢!

清代时期,客家人还是居住在北京,华北一带的。后来成吉思汗入侵中原,将客家人逐出北京,客家人只好移居南方。因为客家人还带着吃饺的习惯,而当时南方还不生产小麦,客家人弄不到麦粉。于是有人根据包饺子的方法变通一下,以豆腐做面皮,把馅料塞进豆腐皮里,做成形似饺子的酿豆腐,后来便在民间传开。家乡酿豆腐和北方的饺子一样是节日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过年过节全家围着桌子吃豆腐,一片欢声笑语,它变成了南方团圆的象征。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同学们一定有听过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听过欧洲的番茄节,但你有没有听过我家乡的豆腐节啊?我的家乡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有一个奇特的节日——豆腐节。

奶奶告诉我:“传说,古时我们这里常闹出虫灾,弄得大家颗粒无收,有一年虫灾特别严重,观音娘娘派了燕神前往吃掉害虫,为了不让燕子离开,我们的祖先就把做好的豆腐掷在屋檐下,让燕子筑巢,永远地帮助他们除害虫。后来,就演变成为互相投掷豆腐的豆腐节,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壮力健,生活富足。”每年元宵节正月十三那天下午,远远就听到连绵不断的鞭炮和欢笑声,阵阵豆腐清香扑鼻而来。祠堂里,去年“添丁”的叔叔正在上灯;而祠堂门口,领到豆腐的一群叔叔伯伯和我的同伴们正严阵以待。鞭炮声停,锣鼓声起,添丁的新父亲刚从祠堂出来,立即就成为我们掷豆腐的对象。新父亲们并不示弱,亦掷豆腐回击。霎时间,参“战”者越来越多,禾坪、田地、村巷处处都是“战场”。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追逐嬉笑声,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欢的人群间飞舞,打在脸上、身上。一阵掷打、涂抹之后,个个变成大花脸、小白脸。看着自己身上,脸上,头上的豆腐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因为那是同伴送给自己的祝福!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必备的传统名菜。记得每年回老家吃年夜饭,最早一扫而光的总是这醇香的酿豆腐。虽然平时常吃,但却永远受欢迎,永远吃不腻。

别小看了客家酿豆腐,这小小的一块豆腐,却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据说,客家人当年从中原南迁到岭南一带的时候因在中原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惯,迁居南方没麦子包饺子,便想出酿豆腐的吃法,以延续包饺子的传统。

家乡的酿豆腐的做法与其他地方的做法有些不同。相同的是,将豆腐切成一块一块的,把猪肉、香菇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入香油,放在锅里煎,直到香气四溢;不同的是,在煎好后要放上红曲,然后再放进瓦煲里煲。放红曲为的是让豆腐红彤彤的,保佑家里的所有人健健康康,气色红润;做生意的人生意兴隆,红红火火。煲好之后,揭开盖,哇!只见香喷喷的热气直扑脸上,一块块水嫩嫩的豆腐直冒热气。那因红曲而染上一片深红的酿豆腐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于是,每当这时,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夹一块酿豆腐,咬一口慢慢品尝。吃酿豆腐时,要豆腐和肉馅一块吃,豆腐的清香和肉馅的浓香会让人回味无穷,并啧啧赞叹这就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精华。

客家酿豆腐,就是这样让大家在不经意的品尝中,领悟到客家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哪儿的豆腐最好吃呢?那当然是宁溪豆腐了!你也许会半信半疑地问:“宁溪豆腐真有那么可口吗?”别急别急,听了我对宁溪豆腐的介绍,保你会翘起大拇指,对这宁溪豆腐啧啧称赞:“啊,果然名不虚传呀!”

做宁溪豆腐的主料呢就是大豆,大豆曾在欧美等地方被称为“东方神豆”。大豆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成分,十分有益人体健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一块豆腐,颜色是乳白色的,给人一种清纯的感觉。在豆腐的表面轻轻抚摸,柔柔的,嫩嫩的,滑滑的,这种舒服的感觉好似摸着满月小宝宝的皮肤一样,让你摸了还想摸。那你会问:“那宁溪豆腐的味道怎样呢?”

这豆腐可以烧成很多种:麻辣豆腐、花生豆腐、芝麻豆腐、鸡蛋豆腐、清蒸豆腐,还有皮蛋凉拌豆腐,真是五花八门呀!在锅里倒上油,把豆腐切成一块一块放入锅中,然后弄一根红肠或香肠切成丁放入锅,接着拿来几根碧绿的葱切成一小段撒在豆腐上点缀一番,再放上一根根嫩黄色的姜丝和倒入几粒亮晶晶的味精,盖上锅盖再焖煮几分钟,这时把锅盖揭开,哇,太香了!一股香味直钻进你的鼻孔,让你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就来吧,用筷子夹上一块放入嘴里,慢慢嚼着,又鲜又嫩,可谓极品呀!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了?那就快来尝尝吧!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味道的!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我的家乡青阳美丽富饶,人杰地灵。这里有很多传统美食,有陵阳豆腐干、陵阳三品锅、干笋子、梅干菜、酶豆子、毛豆腐……可我最喜欢吃毛豆腐了。

毛豆腐是在豆腐的基础上加工的。即将豆腐切成长方形小块,让它发酵出一层毛茸茸的白绒毛,洁白美丽。没有吃过毛豆腐的人,一定会被它的毛吓得一跳,以为是发霉了,不能吃。殊不知,这正是毛豆腐的特色呢!可你别忘了,它就是毛豆腐名字的来历呀。

烧毛豆腐的方法是很讲究的,跟烧豆腐的方法相似。先要把一块块的毛豆腐用食用油煎,火不能太大,等到表面呈金黄色时,加些辣椒酱,和佐料,如:葱、姜末……再洒点水。只听到“丝啦”一声,就会有一阵阵香味扑面而来。一盘“吃了毛豆腐,打你嘴巴都不吐”之说的毛豆腐就新鲜出炉了。吃一口,外脆内嫩、香脆可口,金灿灿、软绵绵,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多咀嚼几下,甜而不腻、脆而不硬,味道鲜美极了,真是妙不可言啊。有天晚餐,我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块又一块毛豆腐。不一会儿,一盘我爱吃的美味俱全的毛豆腐,就让我吃完啦,哈哈!

“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作池州人”。此物只应家乡有,人间能得几回尝。你快来尝一尝吧。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奶奶在磨“豆腐酿”,我带着好奇心,走到奶奶身旁问:“奶奶,磨豆腐酿需要什么材料?”奶奶边磨边说:“首先把黄豆在水中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取出来,这就是材料。”奶奶接着问我:“涵涵,你知道磨豆腐酿的那个东西叫什么吗?”我胸有成竹的说:“知道呀,是磨台。”你们一定不知道吧,这个磨台,不是机器哦!它可是我的爷爷用石头砌成的,外形漂亮,形状像两个大饼,它们分别是上磨盘和下磨盘,两个盘面都刻有一道道的小槽,和在一起用来碾碎豆子,下磨盘固定,上磨盘装有一个手柄,可以绕着下磨盘旋转,黄豆在两个磨盘之间被挤成粉末,粉末是比较粗的,奶奶说豆腐酿太细的不好吃。要细的.话就是少放黄豆,多转圈,水冲慢些。我迫不及待的想试一下,奶奶手把手的教起我来,刚开始我还磨不来,后来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就飞快的磨了起来,临近半小时,我把豆腐酿磨成了一桶。

我坐在阳台上,突然一阵凉风袭来,好像在奖赏我、夸我,爱劳动的好孩子!我觉得磨豆腐酿虽然累,但我也很开心,因为能帮奶奶干活,也了解了豆腐娘的制作过程,接下来老家宣平的一道美食“豆腐酿”在午餐时刻就要上桌了。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我的家乡活龙坪地处神奇的北纬30°,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世居于此的土家人民心灵手巧,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

说起家乡的美食,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既有香甜可口的包谷粑,还有酸辣多汁的臭豆腐,更有滚烫美味的油茶汤,然而,我情有独钟的却是让人垂涎三尺的豆腐乳。

豆腐乳俗称霉豆腐,风味独特,制作工序较为复杂。先是用本地出产的优质黄豆,用石磨精心磨制成大概1.5厘米的豆腐胚,置于铺有从山上采摘的“豆豉巴叶”的竹筐中,再找一个温暖的角落,进行28至30天的发酵。待豆腐胚上长满白色的霉菌后,就要进行调味装瓶。一般用竹筷夹着一砣一砣的豆腐块放进优质包谷酒里消毒,然后放进辣椒粉里滚一下,让豆腐裹满调料。最后将豆腐放进干净的坛子或瓶子里继续发酵并入味。一星期后,夹出豆腐乳,浇上木姜油或香油,就可以做餐桌小菜或夹在馒头里吃了。

家乡的豆腐乳是继承咸丰县唐崖土司传统工艺打造,精选优质原料和名贵天然香料精心配制,产品地质细腻,香醇可口,味道鲜美,回味悠长,是居家待客,馈赠亲友之传统佳品。

如今,这一独具地方特色食品,正随着家乡唐崖土司皇城申遗工作的开展而声名远播,相信终有一天她会香飘九州。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真正的好豆腐,必须是手工的,从开始就得虔诚。一定要颗颗黄豆滚过手心,粒粒得坚实饱满。它们睡在水里,酿夫就得睡在一旁,豆子一个气泡吐出来,酿夫的梦就要拐上一拐。得趁着豆子喝足水睡的正香,把它们赶到石磨上,一粒一粒榨出浆。什么豆腥味,挡不住,酿夫正逍遥这鲜活里。直到三番五次翻腾浇进模,点上火,酿夫再披了豆腥睡去,等天亮起。

这样的豆腐架上车,蒙层晨雾到市上,布一掀就亮了人的眼,那些机器做的,根本瞧不上,必须是这样的,冒着热气,忍不住要拿起刀切上一片生着吃。

酿豆腐,不可谓不是大师。

若拿着这份“酿豆腐”的专一劲儿说别的事,让我很难不想起被称为“豆腐大师”的小津安二郎。小津的电影就像豆腐,入口无味,吞下去再回味却满口生鲜,他的电影大多是在拍家庭,儿子长大离家,女儿长大出嫁,或者干脆在拍家庭的日常,并且大部分坚持用胶片拍摄,老式剪辑,色调平和,声音也坚持用现场的,他从来不管外面的数字电影发展到了哪一步。对角色更是“顽固”,一场戏要演员演上几十次,直到脸上浮现出厌烦,他才会开机去拍,这才有他要的`生活质感。和别人一样长的片子,单是拍摄就要花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这样“酿”出来的电影,让人看了初觉无味,但日后在想起又觉得妙不可言。单是这“酿”的精神,已然是大师了。

那我自己何尝不是一块豆腐。我既是豆腐,又是虔诚的酿夫,这一天一天,便是一颗一颗黄豆,帮我便以万事为磨,把这一天天生榨成汁水了去,马虎不得,不虔诚不得,自己的时光塞进磨里,豆腐酿得好不好全在我。只能够“酿”,才酿得出一块自己的“好豆腐”。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太好了!阿婆来了!又可以吃到酿豆腐啦!”阿婆是客家人,她的拿手好菜是客家传统美食酿豆腐,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

从我三岁起,阿婆就去带堂弟,没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一直想念着阿婆和她做的酿豆腐,每次给阿婆打电话,都会和阿婆说:“我想吃您做的酿豆腐了!”就因为这句话,这不,阿婆又大老远地跑来深圳,给我做酿豆腐吃。

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听见“哆哆”的剁肉声,走到厨房门口一看,是阿婆正在做酿豆腐的背影,出于兴奋和好奇,我扔下书包就跑去厨房,看阿婆怎么做。

阿婆麻利地和好肉馅,一手拿着豆腐,一手拿着筷子,身旁放了一个装满肉馅的碗。阿婆轻轻地把豆腐托起,用筷子快速地夹开一个小口子,轻轻捏开一个更大的口子,再夹一大坨肉馅往里一塞,一块酿豆腐基本就做好了。

阿婆做酿豆腐的速度很快,十分钟就做好了三十多个。然后,阿婆从柜子里拿出煎锅和锅铲,开小火,先往锅里倒油,不一会儿油就冒起小泡泡,再把酿豆腐有肉的一面放入油中。我站在阿婆身旁,饶有兴味地看着。豆腐刚放入油中便发出“滋滋”的声响,煎了大概十多分钟,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酿豆腐绵绵密密、浓浓郁郁的香气。

光有了酿豆腐还不够,还要有浓香的底汤。阿婆从购物袋里拿出两个西红柿、三个墨鱼干和一把香菜。先把西红柿仔仔细细地洗干净,切成薄片,再把墨鱼干放入沸水中泡软,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最后洗净香菜,切段,配料准备好了。把西红柿和墨鱼干放在煲底,再把酿豆腐摆放在配料上,加水,水不没过豆腐,放一点儿鸡精和适量的盐,开中火慢慢煲。

煲大约十分钟,厨房中弥漫着西红柿与豆腐夹杂在一起浓郁的香味儿,汤汁“咕嘟咕嘟”地冒着,这时阿婆在面上撒了一些红曲――一种配料,用来提味儿和调色,关火前再撒上事先切好的香菜。

“酿豆腐来喽!”阿婆用家乡口音说道。阿婆给我盛了一大碗饭,白米饭压得密密实实,上面有豆腐,青菜,墨鱼还有煮得快融了的西红柿。我大快朵颐,阿婆看我吃得那么香,在旁边笑眯眯地说:“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边吃边吧唧着嘴说:“好吃!好吃!”我把每一颗饭粒都扒得精光,还满足地舔了舔嘴巴。

这样朴实无华的一道菜,也许没有牛排那么西化,豆腐也不赖呀!也许没有燕窝鱼翅那么名贵,墨鱼也别有一番风味呀!在我的人生中,这不只是酿豆腐,还藏着的是阿婆对我的爱。这份爱是谁也夺不走,谁也无法改变,因为它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家乡的豆腐作文

我们学校附近就有一个卖臭豆腐的摊子。每到傍晚,那个摊位所在的十字路口,便飘满了炸出来的香味和煮出来的辣味。每当我放学时,那架着的两口大锅旁便挤满了使劲咽着口水的人们。一波人买到了,欢天喜地地走了;一波人还在勾着头望着沸腾的油汁以及翻腾的汤水。

我呢?也是这种食品的爱食者。每到这时,我总要在摊子前“探头引颈”地观望一阵。每当看得口水“泛滥成灾”时,总会心疼地掏出零花钱,买它一些吃一吃。炸的、煮的买回家,一通饱嗝后,总觉得钱花得并不冤。

唔,说到这儿,还是让我来提供一套“吃经”给你吧——这可是我多年以来吃出来的经验哦。

那油炸的,下锅时白白嫩嫩,出锅时黄黄脆脆。别看它闻着有些臭,可当你沾着特制的调料吃时,却是香喷喷、麻丝丝的。真是吃了放不下,吃了还想吃。那煮的,连汤带水的,撒上点青青的蒜花,保准你吃得连汁水一点也不剩。啊,那干子汤汁入味,那豆芽脆香极了,那汤汁麻麻辣辣。吃完之后,你定会抹抹嘴儿、拍拍肚子,心里想着啥时再吃点儿。

真的这么香?不信?瞧,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赶紧和我一起去买一点儿吧。

来到摊子前,只见那儿早已围着一大群像我这样的“好食着”,主人正不紧不慢地给人们装袋。利用这个空闲,我正好观察一下四周。只见,那炉子里红色的火苗正欢快地舔着大锅,无论是油锅还是汤锅都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在未入锅之前,臭豆腐白白嫩嫩、四四方方的,闻着,臭得很;可是,当它顺着锅沿,“哧溜”一声滑入锅中,在油汁中翻腾一阵之后,“噼里啪啦”,随着轻微的油爆声,小小的臭豆腐已膨胀至火柴盒大小,立刻变得金金灿灿、脆脆香香的,顿时,锅内外油香四溢。此刻的人们,早已等得“望眼欲穿”了。可是,在未曾出锅之前,即便如此,也只好强咽口水,忍住馋性喽。油干炸好之后,摊主开始装袋了,人们便抢着说:“我先到的!”“我先给的钱。”“我也给了的。”……嚷嚷声中,摊主忙得不亦乐乎。这时,主人背后正坐着几位食客,大家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在吃,轮到自己买着了,便飞也似地跑回家“受用”去了。

终于,我买到了。路上,我拎着炸的、煮的,手不停地往炸豆腐的袋子里伸。就这样,我一直走到了家,也嚼了十来块炸的。回到家,爸爸妈妈早已等不及了——原来,他们也是臭豆腐的“爱食者”。

虽然,他乡也有臭豆腐,但我独爱家乡的臭豆腐,爱它那“说香闻来臭、说臭闻来香”的风味。啊!家乡的臭豆腐,我爱吃它!

家乡的豆腐作文

我的家乡——寿阳,虽然没有什么稀世珍品,但因为有豆腐干而自豪,而远近文明。我爱家乡的豆腐干。

家乡的豆腐干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豆腐干的外皮说软不对,说脆也不对,它是在软和脆中间的一种味道。当你咬下一口时,里面的豆腐便露了出来,乳白色的豆腐质薄如纸,和不软不脆的外皮结合在一起,那可真是天作之合。

豆腐干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腐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被誉为“素火腿”。

做豆腐干的方法也很简单:先准备好大豆、大茴、小茴、甘草、肉桂、公丁研成粉末成为五香粉,精盐或酱油,栀子水。然后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选择优秀大豆先用豆磨干磨,除去豆皮,再通过水浸、磨浆、开水冲浆、过滤、煮沸、点卤,然后将豆腐脑放入木方格内,四角复包,压榨至干,成白豆腐干。第二步,将白豆腐抹上五香粉和精盐,腌制后,用清水洗干净,把将其下面磨至光滑,景干后抹上栀子水染成黄色。第三步,将豆腐干微火烘培。做成的豆腐干,甜、香、咸、鲜四味俱全,令人回味无穷。

豆腐干还是物美价廉的一种食品。在市场上,会经常看到一些卖豆腐干的小商贩,你只要去问一问价格,就知道“一文价钱一文货”其实并不真实。豆腐干在我们寿阳县城里,一斤只卖几角钱,在其他城市,也最多卖几元。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人,都对我们家乡的豆腐干啧啧赞叹,当他们要回家时,也要买上好大几袋子。

不仅是外地人,就连我——吃豆腐干从小到大,可还百吃不厌。每当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总会闻到一股香气扑鼻的豆腐干味,而每每闻到这股味,我都会缠着妈妈给我买几袋。

我的家乡——寿阳,虽然没有什么稀世珍品,但因为有豆腐干而自豪,而远近文明。我爱家乡的豆腐干。

家乡的豆腐作文

哪儿的豆腐最好吃呢?那当然是宁溪豆腐了!你也许会半信半疑地问:“宁溪豆腐真有那么可口吗?”别急别急,听了我对宁溪豆腐的介绍,保你会翘起大拇指,对这宁溪豆腐啧啧“啊,果然名不虚传呀!”

做宁溪豆腐的主料呢就是大豆,大豆曾在欧美等地方被称为“东方神豆”。大豆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成分,十分有益人体健康。你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一块豆腐,颜色是乳白色的,给人一种清纯的感觉。在豆腐的表面轻轻抚摸,柔柔的,嫩嫩的,滑滑的,这种舒服的感觉好似摸着满月小宝宝的皮肤一样,让你摸了还想摸。那你会问:“那宁溪豆腐的味道怎样呢?”

这豆腐可以烧成很多种:麻辣豆腐、花生豆腐、芝麻豆腐、鸡蛋豆腐、清蒸豆腐,还有皮蛋凉拌豆腐,真是五花八门呀!在锅里倒上油,把豆腐切成一块一块放入锅中,然后弄一根红肠或香肠切成丁放入锅,接着拿来几根碧绿的葱切成一小段撒在豆腐上点缀一番,再放上一根根嫩黄色的姜丝和倒入几粒亮晶晶的味精,盖上锅盖再焖煮几分钟,这时把锅盖揭开,哇,太香了!一股香味直钻进你的鼻孔,让你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那就来吧,用筷子夹上一块放入嘴里,慢慢嚼着,又鲜又嫩,可谓极品呀!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了?那就快来尝尝吧!

文档为doc格式。

家乡的豆腐作文

“涯系客家人,涯爱客家菜……”这首歌说出了很多客家人的心声。没错,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女孩。说起客家美食那可是让人数不胜数啊,但一想起就让我流口水的还是这道菜——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酿“三宝”之一,久负盛名,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我们客家人过年时的必备菜式。

酿豆腐前我们要先把肉剁成馅,并加上剁好的配菜。接着,将豆腐对角切成两半,用小勺在豆腐中间挖一个小坑,注意哦,不能太用力去挖,不然会把脆弱的`豆腐弄烂;力度太轻也不行,挖的坑太小,放进去的料自然不会太多,应该适当地挖,放的馅适量也就好吃了。把馅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放入豆腐的中心,这项技术我跟妈妈学了几年也没学会。把肉放在挖好的坑后,就可以放到煎锅里煎了,煎的过程需要轻轻地翻炒,掌握好火候,大概1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以我们家的口味,这个过程中会习惯性的在汤汁中勾芡。这样就会使豆腐更入味、更好吃。

看!煲好的酿豆腐看上去金灿灿的,闻起来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豆腐与馅的香味融合在一起,让你回味无穷。

关于酿豆腐还有一个传说呢!以前有一对兄弟到一家饭馆吃饭,哥哥想吃肉,弟弟却想吃豆腐,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饭店老板想出了办法,建议将豆腐和肉合二为一,客家酿豆腐因此诞生。

听完我对酿豆腐的一番介绍,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了?那就赶紧来一饱口福吧!

家乡老豆腐作文

我们家乡的老豆腐气味浓香、味道独特、远近闻名。

关于家乡的老豆腐,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古时候有个小女孩,她的家里是世世代代做豆腐的。一天,她帮爸爸做豆腐,可是不小心把做豆腐的一种工具弄丢了,眼看着即将做好的豆腐变成了豆腐汤,她的爸爸又急又气,于是把她赶出了家门。正巧被路过的刘备看见了,刘备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买走了那些豆腐汤儿,并给了小姑娘几个银元。

刘备回到家中,看着这又白又嫩的豆腐汤,丢了实在可惜,当时只是为了那个可怜的孩子,不再继续受到爸爸的责备,也没想那么多。于是他灵机一动,在豆腐脑上点上几滴香油,吃了一口,觉得很好吃,随即取名为老豆腐。

就这样做老豆腐的手艺一代一代传下来,它的做法也一步步得到了改善,选豆、(对于豆子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饱满的,色泽鲜亮的,)洗豆、打豆浆、过滤、沉淀,白白嫩嫩的豆腐脑就做成了。再点缀少许的韭菜花,麻汁酱油各几滴,美味的老豆腐就做好了,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老豆腐是一种老幼皆宜的小吃,对于老年人来说它是一种最好不过的.食品了,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也是我们小孩的最爱,如果几天不吃的话,就会馋的直流口水,拿起勺子细细的品一品,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我们家乡老豆腐做的最好的,要数王记老豆腐,它远近闻名。每逢我们这里赶集,十里八村的人都会来尝一尝,出门在外的游子回到故乡时,第一件事也是去王记老豆腐店喝上一碗老豆腐,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怎么样,听了我的讲解,你们是不是也开始馋老豆腐了呢?快来我的家乡喝一碗老豆腐吧!我们时时刻刻欢迎您的到来!

家乡的豆腐作文

说起小吃,我们中国人可是最自豪的了。中国的小吃数不胜数,如: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绍兴的臭豆腐……真是举不胜举。可在这些小吃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绍兴的臭豆腐。

每当我走过华联美食广场的时候,听见那几位卖臭豆腐的小贩的吆喝声:“快来买哦,正宗的绍兴臭豆腐,刚出锅的臭豆腐,快来买哦……”我就会垂涎三尺,今天我和妈妈去华联买生活用品,回来时妈妈看见我那就眼馋的样子,破例给我买了一份臭豆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要知道,平常在家妈妈可是严禁我乱吃零食的,说是不健康。妈妈带我来到了一个小摊前,说是要一份臭豆腐。小贩爽快的回答说:“好嘞。”只见小贩熟练地把一块块正方形的豆腐放入油锅中炸,炸了大约5分钟后,用一个漏勺把它们捞上来,这时,那一块块白嫩嫩的豆腐已经被炸成了金黄色,散发着诱人香味儿。小贩把它们放在板上晾一会儿,然后装进饭盒里,撒上香菜,放上辣酱,再插上牙签。就这样,一盒色、香、味俱全的臭豆腐就做好了。从小贩手里接过饭盒,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呜哇,好烫!”由于我吃的太急,嘴都快烫出泡来了,没尝出什么味道,接下去慢慢品尝,才刚刚感觉到辣,又辣又咸。可细细品尝,你就会发现豆腐外酥里嫩,十分可口,让你吃了一个还想吃,一直到吃完为止。

绍兴的臭豆腐,真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美食啊!

家乡的豆腐作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吴城人,对吴城的美食一清二楚:美味的锅盔,红烧肉,爽口的豆腐……我最喜欢的是人们经常吃的豆腐。

美味豆腐人人都爱吃,但是你知道吴城的豆腐为什么这么好吃吗?听我给你们道来。这里的豆腐用的都是农户自己种的豆子,这样的豆子不一般,不打农药,都是自己除草,消灭虫子,是纯绿色无害的。它的制作过程更是细致:先把精选的黄豆洗淘干净,然后把洗好的大豆浸泡在水中,直到黄豆涨大至一倍时,用笊篱把泡好的黄豆捞出,放在干净的小桶里。用石磨把黄豆磨成浆沫,之后把浆沫倒进锅中,烧开,之前的浆沫变成了大块的有嚼头的豆腐脑。把豆腐脑笊出倒进一块大笼布中,大笼布对角相互系上,放在大的正方形木框中,再用特制的正方形石块压上一段时间,美味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可以做成很多美味。如白菜炖豆腐,再加上吴城的锅盔,那好吃的没法说。过年时炸豆腐块,黄焦,还有筋道。饺子馅加上豆腐,味道鲜美。炖鱼时加些豆腐那就更是美味了。还有做豆腐剩余的豆腐渣,做面条也不错。豆腐最简单的吃法——用辣椒等调料调成,人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不是有个俗语嘛,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看来豆腐很受人们欢迎啊。

我家乡的豆腐真的很不错,欢迎来吴城品尝美味哦!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吴城人,对吴城的美食一清二楚:美味的锅盔,红烧肉,爽口的豆腐……我最喜欢的是人们经常吃的豆腐。

美味豆腐人人都爱吃,但是你知道吴城的豆腐为什么这么好吃吗?听我给你们道来。这里的豆腐用的都是农户自己种的豆子,这样的豆子不一般,不打农药,都是自己除草,消灭虫子,是纯绿色无害的。它的制作过程更是细致:先把精选的黄豆洗淘干净,然后把洗好的大豆浸泡在水中,直到黄豆涨大至一倍时,用笊篱把泡好的黄豆捞出,放在干净的小桶里。用石磨把黄豆磨成浆沫,之后把浆沫倒进锅中,烧开,之前的浆沫变成了大块的有嚼头的豆腐脑。把豆腐脑笊出倒进一块大笼布中,大笼布对角相互系上,放在大的正方形木框中,再用特制的正方形石块压上一段时间,美味的豆腐就做成了。

豆腐可以做成很多美味。如白菜炖豆腐,再加上吴城的锅盔,那好吃的没法说。过年时炸豆腐块,黄焦,还有筋道。饺子馅加上豆腐,味道鲜美。炖鱼时加些豆腐那就更是美味了。还有做豆腐剩余的豆腐渣,做面条也不错。豆腐最简单的吃法——用辣椒等调料调成,人们大快朵颐,酣畅淋漓。不是有个俗语嘛,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看来豆腐很受人们欢迎啊。

我家乡的豆腐真的很不错,欢迎来吴城品尝美味哦!

家乡的酿豆腐初三作文

我的家乡是葛藤村,村里以酿豆腐为主菜,几乎顿顿离不开酿豆腐。因此,酿豆腐就成了家乡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酿豆腐做法很简单,按照我家的做法,豆腐选炸好的煎豆腐,肉馅用韭菜猪肉馅。肉馅剁成七成碎,韭菜切成末,混合在一起,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先在炸好的豆腐上划一个口子,再盛一勺馅放进去,最后把肉馅抹平。整块豆腐金黄金黄的,像身上挂满金牌似的“将军”就做好了。一块块酿好的豆腐一字排开,就像要出征的军士一样。把一块块豆腐放进锅里焖十五分钟左右,放入一些调料,再焖五分钟左右就大功告成了。一口咬下去,汁从肉里喷射出来,溢满口腔,非常好吃。隔壁的邻居闻香而来,称赞道:“你家又做酿豆腐啦,真香!”这么远的距离还能知道是酿豆腐,鼻子真灵!

我来介绍一下酿豆腐的来历吧!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两个好朋友,他们约着一起到饭店吃饭。五华人想吃猪肉,兴宁人想吃豆腐,两人就发生了矛盾。厨师看他们纠缠不出吃哪个好,就对他们说:“你们等着,我有办法!”他把肉和豆腐做在一起,上菜了。两人吃饱后,厨师问他们:“好吃吗?”他俩异口同声地说:“好吃!”厨师听后,就把这道菜取名为酿豆腐,从此流传下来。

虽然这道菜很普通,但是我很喜欢吃酿豆腐哦!

家乡的豆腐作文

中国的美食数不胜数,从南到北,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各种各样的风味美食吸引。而我却唯独喜爱我们家乡随处可以遇到的——豆腐花。

有人要问了:“不就是豆腐吗?有什么好吃的。”你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光是看了也会让你垂涎三尺。米黄色嫩软的豆腐花浸在鲜美的汤里,加上一些嫩嫩的榨菜,鲜红的辣椒,碧绿的香菜,再加上一些白芝麻浮在汤面上更是一种别样的艺术品……只要抿上一口汤,那飘散其间的味道就都会在你的嘴里“荡漾”,让你回味无穷。

豆腐花不仅看相好,而且它的香和味道也十分特别。拿起碗,还没看见豆腐花就先闻到它那别具一格的香味,那香味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而那味道就更不用说了。爽滑的豆腐在嘴里“滑动”。“滋溜”一下子就入肚了。再尝尝那些配料,清爽鲜美,喝上一碗,真是美好享受。而那味道会在嘴里徘徊让人回味。

如此美味的豆腐花,其实做法也非常简单:来客人了,随手舀一勺准备好的豆腐花放在碗里,再把佐料辣椒、香菜、榨菜、白芝麻撒在豆腐花上,在点上一些酱油、麻油,轻轻吧它摇晃一下。片刻,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就完成了。

有一次,我和妈妈刚出图书馆门口,我就看到门口有一个老婆婆在卖豆腐花。刚浇完最后一点点麻油,我就迫不及待地端着碗细细闻着那扑鼻的香味,那香味诱惑得我再也忍不住了,拿起碗就往嘴里送。我的舌头刚碰到豆腐花就被“融化”掉了。我急急地吃上了几口豆腐花,“天哪!太好吃了!”不一会,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瞬间只胜下一点点了,我很舍不得的咽下了最后一口豆腐花。可我的嘴巴里还留有豆腐花的清香,就连牙缝里也留下了麻油的味道。

每次,我外出旅游,会在外面看到豆腐花。可我总是觉得我家乡的豆腐花最好吃,最美味。因为,那是一种家的味道。

家乡的豆腐作文

好香啊!一回家,我丢下书包直奔到厨房,原来妈妈又在炸臭豆腐了。看着妈妈手持漏勺,全神贯注地盯着油锅里翻滚着的臭豆腐,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了一丝丝期待,感动和心疼。

从我记事开始这道菜就常常出现在桌上,在各种美味的氤氲中,这丑丑的臭豆腐显得格外不同。你瞧,方块形的灰黑色的表皮,被妈妈炸得略显金黄,都说咱们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可这色真的是其貌不扬,闻一闻,一阵奇怪的味道,香似乎也不大谈得上,味嘛,每次我的妈妈都吃得津津有味。

说到这里,妈妈突然陷入沉思。其实我似乎知道她在想啥:每次回老家她都会缠着曾祖母做这道菜,边吃边和曾祖母谈笑,感觉那时的妈妈像个天真的孩子,无忧无虑。妈妈经常说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也不在身边,她就跟着曾祖母一起在湖南老家生活,那时候不像我们现在有那么多好吃的,每次想吃零食时,曾祖母总会笑着喊她小馋猫,然后乐呵呵地为她做一道臭豆腐用来解馋,臭豆腐是妈妈同年最美好的回忆,夏天坐在竹椅上边吃边听曾祖母讲故事,冬天围在灶前边吃边听故事,带她一起做农活……但是自从曾祖母去世以后,她便开始自己做,每一次做臭豆腐,妈妈总会特别专心,特别入神。我知道那一块一块鼓鼓臭豆腐里包裹着全是她儿时的回忆,承载了她对曾祖母的思念!

一块臭豆腐混和着曾祖母对妈妈的爱,现在又传递着妈妈对我的爱,我突然觉得这丑丑的豆腐格外好看。听着妈妈的话,我不自觉地夹起一块臭豆腐,豆腐一入口,香酥可口,咀嚼时酱汁顺嘴流淌,刹那间嘴里充满微妙的臭香,配上绝妙的汤汁,撒上芝麻,真是人间美味!

哎呀!说了这么多,不好意思,要失陪了,因为又有臭豆腐出锅了!我这个小小品尝家要去品尝的佳肴了!先不跟你们讲了,下次再见!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