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 恩施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大全6篇)

时间:2023-10-09 03:45:47 作者:QJ墨客 2023年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 恩施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大全6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一

恩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作为恩施市重要的文化场馆,恩施博物馆于1984年开馆,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文化机构。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博物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体会。

第一段:博物馆的文化氛围

步入恩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重、严肃的文化氛围。展厅内环境整洁、高雅,从展品的布置,到参展者的读者,都散发着一股肃穆而庄重的氛围。馆内清一色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等名家字画,在完美的展示着中华民族优美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到场的参观者。正如古人所言,古今中外,文化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恩施博物馆就以这种氛围,通过文化交流,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段:展品之美让人瞩目

恩施博物馆藏品众多,展品种类划分为历史文化长厅、自然生态陈列馆、中药植物馆等等,所以无论主题档案品质、保管条件还是展陈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博物馆内展品集史料、艺术、技术、考古、民俗等文化现象的精华,又以动人之美、高尚之美为特点,充分展示了恩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貌。其中,清至民国时期徐悲鸿、齐白石等巨匠的画作、砚台、碑帖、唐、宋、明、清时期的青铜器、花梨木双层画框、瑰丽的紫砂陶艺,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精品。

第三段: 博物馆的内涵

恩施博物馆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文化殿堂,这里不仅有历史文物、艺术品,还有自然科学和民间文化等多重文化元素。通过对各类珍稀文物和艺术品的收集、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搭建平台和开展活动等,方便人们深刻领悟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文化积淀,了解到我国各地自然地理、民俗风情、科技发展和文化盛衰。在此过程中,也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第四段:馆内服务质量

作为文化服务场所,恩施博物馆除了需要具备优秀的展览品质外,其服务质量也十分重要。在馆内,一应俱全的设施与方便的服务真正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完美的观赏环境。志愿者们热情的讲解赢得了多数参观者的信任和赞许,馆内的音响导览和多媒体讲解也让游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观赏,这些都成为了馆内佳话。

第五段:总结

总之,博物馆是能够让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价值得到完美结合,更好地彰显出各个时期文化的精粹和特点,让人们在历史中了解、感受、认识、学术与艺术交相辉映的展馆和信息故事集中区域。所以,我们需要深入认识文化的特点,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开发更多更好的文化场馆,通过文化创造更多的奇迹。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二

5月3日,我院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勇担青年责任”主题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前往中国航空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一路上,我想大家都是和我一样:带着一份沉重,怀着一份忐忑,揣着敬重,来到了这一神秘的地方。

上午九时许,我们赶到目的地,首先参观了运输机、直升机、特种飞机、伟人座机、轰炸机和高炮等系列展区。通过参观,大家加深了对中国空军和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接着,在航天碑刻前,面对鲜红的团旗,进行了集体宣誓,重温了入团誓词。

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中国航空历史的了解,我要用航空精神筑牢“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知与行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青年检察干警要注重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注重检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把大胆创新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致力于研究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检察工作,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到推进昌平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创先进位上。

二、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奉献是一种境界,在检察机关奉献是一种常态。为事业、为他人我们常常要付出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多的责任、爱心和义务。因为为公平正义奋斗的事业是崇高的,选择了崇高就选择了奉献,检察机关是行使国家法律监督权的机关,工作在这个机关内的人都掌握而不是拥有一定的国家权力,权力是人民的,我们不过是代表他们在行使而已,权力的不正当使用可以带来利益,如果以索取心态,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利益,就不仅仅是对权力宗旨的背离,而且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社会主义法治而奉献”,不仅仅是口号,是理念,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汗水、心智,甚至热血。我们的付出换回的不仅是薪酬,还有公信和崇高,这其实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回报。

三、组织需要与个人理想的关系。青年检察干警要在服从组织需要中实现个人价值。牢固树立“以检察事业为上、以长远利益为重”的思想,使个人的志向服务、服从于检察事业的需要,与检察事业共成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优势和聪明才智,出色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要把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当作是多岗位锻炼自己的机会,去努力实践提高;当作是对自己党性修养的考验,去正确对待和把握,尤其是当个人志愿与检察事业需要发生矛盾时,要有舍小我,顾大局的气魄,勇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宽广的胸怀,超然的态度,服从组织的安排,扎扎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以检察事业的成功赢得理解和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远大的目标是一个人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作为青年检察干警应该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目标,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能否正确把握目标和现实的关系,既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青年检察干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年检察干警既要确立宏伟的人生目标,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去追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陷于“空想主义”而无所作为。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就一行。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对自己一次难得的砺练,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次人生的积累,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用勤奋和智慧筑起通往理想的康庄大道。

作为检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成长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检察官。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三

校史博物馆是一所学校用来展示自己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场所。它通常集结学校的发展历程、校训、校歌、校徽、校风等一系列与学校有关的文物和档案。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校的校史博物馆,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了学校的历史底蕴。

第二段:了解学校根源

参观校史博物馆,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学校的根源。通过古老的文物和珍贵的图片,我了解到学校的创办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物和图片向我展示了学校从一个小小的初创学院发展到今天的蓬勃发展,不但增加了我们的认同感,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精神。

第三段:感受学校文化

参观校史博物馆还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学校的校训、「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等校风学风优良,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为我校的文化底蕴增添了光彩。通过了解学校的校史,我更加明白了学校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学校文化根基,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让我倍感幸运能够来到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学校。

第四段:展现学校精神

参观校史博物馆,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精神。在学校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足迹。他们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攻克了一个个困难,实现了各自的梦想。他们为了这个学校付出了太多,留下了无数令人敬佩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成为了学校精神的最好诠释,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不断追求卓越。

第五段:发掘自身价值

校史博物馆参观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学校对我们的期望和对自己发展的责任。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珍视学校提供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任。通过认识和了解学校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目标和追求,并且为之奋斗。我决心要在学校这片热土上努力学习,积极发展自己,不辜负学校的栽培和期望。

总结:

通过参观校史博物馆,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底蕴,感受到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加深了对自己成长的责任感。参观校史博物馆的体验给了我很多启迪,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只有在这个底蕴深厚的学校内,我才能够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我要把学校所传承的文化与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且有责任感的人。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四

清晨,睡眼朦胧地从校车上下来迎着微风,我们站在了朝晖的校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漫步在在喧嚣中仍保持着自己韵味的老城区里,怀着对博物馆的期待,一路笑着、聊着。终于,我们到了。

钢架结构的外形,和边上建筑物毫无违和感的时尚感。第一眼的博物馆,最先让我感受到的是科技感,可一进馆,它的气质就变得不一样了。简洁的白色大理石墙壁、做旧的墙壁、墙上刻着的古文,一股书生气迎面而来。

一进入正馆,便被那厚重的历史气息所感染,可能是对许久未碰的历史重燃兴趣,又或者是单纯得满怀学习之心,大家出奇得都对馆里的各种石器、青铜器、瓷器等古老器具充满了兴趣。

在美丽志愿者小姐姐的带领及讲解下,同学们对着那些认不出名字的文字有了新的认识。石器虽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观精致,甚至还略有点粗糙。但古人们可以用它狩猎、切割食材,对他们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由石器时代步入青铜器时代表明人类的历史更进一步了。

历史的古朴——于心间荡漾,而这时,浙江正处于战国时期的吴越之地,馆中陈列的大量的戈,矛,剑等冷兵器,虽然经历了时间的冲蚀,有些已生锈,有些已氧化褪色,有些甚至残缺破损了,却能依旧泛着亮光。用青铜制成的酒杯,大方鼎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享受生活的意识的加强。

再往前走,便是一件件光滑有色泽的瓷器,上面有着不同的花纹和不同的图案,又或是不同的烤漆,不同的烤花,这让我们感慨古代人们强大的智慧和细致的想象,即使放眼于现代,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墙上精美的壁画把我们从现代拉回了古代,让我们感慨壁画精致的同时,感到了南宋时期浙江的繁华,只是统治者偏安一隅,让这繁盛只是昙花一现。

而现在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正视现在的处境,经历了高考浪潮,来到了大学,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为踏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做准备。欣赏着东晋书法大师王羲之刚劲有力的兰亭序字迹,读着山水派诗人谢灵运所作的名句,不仅对他们那种一丝不苟,入木三分的精神所敬仰,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而深感惭愧。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五

去年开始陕博的门票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规定的开馆时间来参观。门票免费的政策,不光节省了外地游客的费用,提高了陕西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更提高了本地居民参观的热情,从而使得每一个市民都可以见证三秦大地的辉煌历史。

办理好门票,我顺着喷泉径直走入陕博的大门,来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展览馆面前。从门口的介绍词得知,陕博的展览馆展出面积5051.64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分三个展厅,集中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

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三个小时转眼间过去,陕博也快到闭馆的时间了。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正如陕博门票上的宣传语一样“给我一天时间,还你一万年历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西安又作为十三朝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遗产。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

参观廉政教育馆心得体会篇六

中国国家博物馆装修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很期待。今年春节后终于开馆,又适逢德国的启蒙艺术展也在那儿开幕,于是今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了。

进去之后感觉这博物馆被整得很巨大很现代,但半天看下来,德国人的启蒙艺术展非常好,我们自己的东西却很令人失望。

启蒙艺术展分为9个部分:启蒙时代的宫廷生活、科学的视野、历史的诞生、他乡与故乡、爱与感伤、回归自然、阴暗面、自我解放与公共领域、艺术的革命。共有500多件展品展出,有许多名家名作,是迄今为止国外博物馆在中国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个人感受是:与其说这是一次让人陶醉的艺术展览,不如说是一次给人以启迪的历史重现。这个展览从以上9个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人对人的价值、人的权利的发现和回归,对理性的追求,对科技的热衷,对世界探索的狂热,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观的改变等等。内容丰富而不凌乱,条理清晰而富有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期间我偷拍了几张pp与大家共享,因为没用闪光灯,又是偷拍,难免有点虚,将就着看吧。

这是柏林街景的画,明快的色彩,休闲的行人,让人深切地体会到18世纪那种光明、自信社会心态,也反映出当时各阶层相处融洽、各得其所的社会氛围。

这幅画既表现出和谐生活的场景,又表达了当时欧洲人对大洋远处未知世界的憧憬,对世界探索的激情。

这幅画描绘的是英国人第一次热气球试验成功时的情景,观众们欢呼雀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整个欧洲社会对科学、对航天、对创新的探索的无比高涨的热情和勇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