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义门感悟(精选8篇)

时间:2023-10-15 03:07:38 作者:紫薇儿 2023年郑义门感悟(精选8篇)

征文是一种传递信息和触发思考的方式,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如何准备一篇优秀的征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征文范文吧,相信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不少思考。

郑义门感悟篇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触碰那口悬挂在宗祠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回望郑氏义门,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

秘诀在于儒家道德中的“孝义”二字。这两个字,也是郑氏家族的凝聚剂。在168则的家族内部法律《郑氏规范》中,概述“孝义”思想的就有6则,而涉及孝义行为的规则有32则。

《郑氏规范》把孝义的实质,归结为“积善”行为。“吾家既以孝义表门,所习所行,无非积善之事。子孙皆当体此,不得妄肆威福,图胁人财,侵凌人产,以为祖宗植德之累,违者以不孝论。”这段话就是将“孝”与“义”融为一体,继承并发扬祖宗的“植德”之心。

《郑氏规范》第47条规定,对年长的父母,应该制作与众不同的膳食,想尽办法提供适合口味的食品,诚心奉养。对待父母,无论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礼;子孙出入祠堂必须恭敬、正衣冠,不得有斜倚、欠身、打喷嚏等不雅行为;遇忌辰不得饮酒、食肉、听戏;祭器不得他用,不得出卖、抵押祭田……不一而足。

《郑氏规范》对家族成员的义行的要求,发挥的是孟子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做力所能及的一切善事。如给贫困的邻里乡亲接济衣食,义务给生病的人施药治病,修桥筑路,在炎夏时节设茶汤于通衢要道等等。

郑家孝义教育从娃娃抓起,教导子孙“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不能偏重辞章,16岁入大学,延请名师训教整顿,必以孝悌忠信为主;对成年男女,每月初一、十五聆听《训诫歌》:“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每日晨起后,要到“有序堂”听诵男女训诫之词。男训主要是孝悌仁恕,积善济人;女训主要是孝顺恭敬,温和慈爱等等。

就这样无论男女老少,每日一次小教育,每月两次大教育,一代代家长笃行孝义而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作为凝聚剂,从而使这个大家族正常运行了几百年。

郑义门感悟篇二

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下面是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400字范文两篇,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在浙江调研时,就围绕浦江县“郑义门”家规家训家风开展廉政文化动漫宣传作出重要指示。根据省委领导的部署要求,集团党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以下简称“《郑义门》”)创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第一时间组建由集团总编室、浙江卫视、蓝巨星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集团副总编辑任组长,集团编委、总编室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集团总编室艺术生产部、浙江卫视、蓝巨星公司的负责人组成。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征寻顶级编剧及制作团队,全面迅速启动“郑义门”廉政文化动画片创制的各项工作,力争把《郑义门》项目打造成国内优质的动画精品工程。

专项工作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廉政文化动画片《郑义门》主要围绕中央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传颂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为全面从严治党、弘扬新风正气、传播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动画片制作15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通过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制作,设计推出“郑濂”、“郑浩”等一批标志性动漫人物,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弘扬“郑义门”的良好家风。

《郑义门》项目启动以来,剧本创作成为项目推进进度和完成质量的关键。在创作伊始无法破题,四大难题横亘在前。一是题材的枯燥。郑氏家规168条,都是具体的条文。而郑氏的故事传说中可以用的并不多。如何用故事来呈现这些家规,一时无从下手。二是角度的选择。全部168条家规,可以说事无巨细,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奖惩规定,极具可操作性。但是作为系列剧,既要有人物的连贯性,又要有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如何从家规中挑出适合动画片表达的内容,是一个煞费苦心的问题。三是叙事的方式。因为是动画片,每集的时间为十分钟,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动画片有自身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规律,如何将动画片这种艺术形式与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既合乎动画片特点,又不低幼化,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四是历史的考据。为了将故事能够连贯起来,只能将郑义门340年的合聚历史浓缩起来,集中讲元末明初。这一时期,也是郑义门声名显赫,甚至受到朝廷和最高统治者垂青的高峰期。但是元明两代的典章制度有许多是独特的,需要做功课进行研究,以免出现史学错误。

为此,5月16日起,集团就安排人员赶赴浦江郑宅镇多次进行实地采风,并由专人常驻金华,与金华市社科联、浙江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对“郑义门”168条家规进行梳理概括,提炼中心主题,进行前期创作准备。在确定由南柯担当《郑义门》编剧后,工作小组先后召开多次剧本研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著名剧作家程蔚东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毛策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最终难题得解,全片通过明朝洪武年间“郑义门”治家的主要事迹,反映“郑义门”以孝义传家的教育思想,和其倡导的“对内严格、对外宽仁”的为人处事方式。剧本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系统展示郑氏家族的重大活动和郑氏家规的主要内容,通过《郑浩拒礼》、《致力为公》等15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以此策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前沿”的指示要求。

在制作方面,《郑义门》是一个政治性、艺术性要求都很高的剧,又面临一个月半赶制四集样片的进度需求,上海河马动画设计有限公司作为动画片制作单位一度认为这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为此,集团安排专家、小组成员盯到制作第一线,给予技术、人力上的支持,在群策群力下,团队克服了难点,还打磨出了亮点:

动画片运用了真实人物卡通化的技法,使得人物更贴近历史,也接地气;设计角端这样一只淘气可人的精灵形象,动画手法使故事风趣且引人入胜;在技术上,大胆尝试了古装衣物的解算技术,整个衣物更趋真实质感;在配音上,动用了上海译制片厂的一线配音明星,有耳熟能详的配音演员加盟,故事更具感染力。在制作中期,由于故事本身矛盾冲突多停留在语言上,动作戏较少,在人物表情上设计花了大力气,电影级别的面部绑定和捕捉使表演更真实。影片整体风格色彩鲜明,人物表演细腻,动画质量达到当下动画的上流水准。

除此之外,主题歌、片头、片尾等各环节逐一打磨,力求《郑义门》整体品质达到上乘。在主题歌制作前期,从《郑义门》题材及立意出发,几经筛选,锁定韩磊演唱、董东东作曲,但因当时韩磊人在国外,董冬冬档期全满,初步沟通未果。项目小组成员数度飞抵北京,与韩磊经纪人、董冬冬本人面对面深入沟通,最终诚意以及《郑义门》所传达的精神促成了本次合作。主题歌《家训》扣合主题、意境深远、传唱度高。

样片初成,省纪委在内部及党员学习班上组织审看,肯定了《郑义门》用讲中国传统故事及动画表现手法来宣传廉政文化的方式,做到了雅俗共赏、并体现中国的价值观及软实力。《郑义门》项目小组效率高,作品有新意、能起到宣传效果。

目前,《郑义门》已完成15集的剧本创作和4集样片的制作。待剧本和样片审定之后,动画制作公司全力投入制作。预计今年9月底可制作完成前10集,到11月底可完成余下剧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19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义门感悟篇三

一个家族,延续整整900年,历经15代,为官贪墨指数为零,真正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彰显出有优良家风的传承。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家是人生的思想启蒙学堂,通过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培育家风,奠定人性品质的基础。

家风是一种思想文化的沉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家教上的延续。

家风正,则人品正,处世亦正;家风不正,则人易怠,处世亦疏。

家风是人品的镜子,也是涵养作风的基石。

把传统优秀品质延续及优良家风的传承,是我们每个家族的.重任,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使命。

家风是酒,而优良的家风更是陈年佳酿,延续和传承会让其愈加香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人精神理想也会在优良家风的循循善诱下成为现实

“家风”听起来似乎颇为遥远,但细想,却是触手可及。

家风是家中先辈对后辈的潜移默化,是家庭信念的隐形传承。

记忆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片段,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全方位地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下一代,这大抵就是普通人家的家风和传承。

《郑义门》中《郑氏家规》有言:言传不如身教、齐家而后国治。

在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民尽责的一路上,与君共勉。

郑义门,被称做“廉俭孝义第一家”,至今已整整闻名了900多年。

此次廉政动画片《郑义门》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国由家组成,治国从治家开始。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

150年间,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竟没有出现过因贪`而遭罢官的现象。

不卖人情、不s贿赂,“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在新时代中,我们更应该以此为鉴,养成清廉为官的意识。

郑义门感悟篇四

这是中华50文明史上的一则大同神话。15世同居,历经3个王朝,长达330多年,最盛时3000多人同锅吃饭。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其为“江南第一家”,宋、元、明正史为其列传,三朝传颂不息。

这个庞大的家族就是浦江“郑义门”,它不仅是一片绵延在白鳞溪畔的建筑群,更是中国家族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就是这样一个家族,才让理想之中的“乌托邦”得以真实地展现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一、严规

这是一个有着严密规矩的家族。

南宋绍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193年,75岁的郑绮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这是郑老先生的“死命令”,也是郑氏家族最原始、最粗线条的硬规矩。这些家规逐代严密规范,传至他的六世孙演变到58条,最终发展成168条《郑氏规范》,成为“郑义门”的治家宝典和支撑其家族的精神支柱。

今天走进“郑义门”,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里的规矩森严。大门入口处有一个玄关,木板上赫然刻着:“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怡荒厥事,毋纵奢侈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毋以横非而扰门庭,毋耽曲蘖以乱厥性。”穿过师俭堂,有一条并不敞亮的过厅,两侧立着十多块一人高的木牌,上面刻有168条完整的《郑氏规范》。

当身处于这些法令庄严的条规当中,就会憋着一股无法排遣的情绪,仿佛郑绮那双幽暗的眼光从廊柱、檐瓦处咄咄逼视过来,让人觉得异常压抑。每当郑氏子孙经过此处,必须将内心的杂念一一卸下,让自己的身体和思想都接受家规的检验,然后才迈开方正的步子挺身而过。

这是一个坚守规矩的家族,一代代子孙始终恪守着家规祖训。他们就像是一群高空穿越的行者,坚持以严密的家规为钢索,以忠孝仁义为平衡,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严谨而又从容地穿越了330年的跨度。虽然这三百余年间,有硝烟与战火,也有灾难与浩劫,“郑义门”都得以安然度过。因此,《郑氏规范》对于这个庞大的家族来说,就是一种长效的黏合剂,有股神秘而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将一代又一代的郑氏族人严丝合缝地组建在一起。

假如没有天顺三年的那一场大火,这个家族会怎样延续?这是一场滔天的大火,燃烧了几天几夜,族人眼睁睁看着经营了300多年、耗尽家族资本的宏伟祠堂变成满地的焦炭,化作了天空中的一缕青烟。经此天劫,这个“家”才不得不分开来。

二、有序

“有序堂”是“郑义门”宗祠的主体建筑,可容纳千余人活动,郑氏族人们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在后堂的走廊下悬挂着一口大铜钟,透过大钟上锈迹斑斑的铭文,可以读出此钟名曰“会膳”。对于这个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锅吃饭的家族来说,开饭时自然是少不了这样一口大钟的。然而,此钟却不仅仅用于会膳,它还和另一旁架子上的“听训”鼓一起构成郑氏家族的指挥中枢。大钟总是以一种特有威严的发声,一声声都是不可违抗的命令,所有人一切行动都得听从它的调遣,且须令行禁止。

曾经无数个这样的凌晨,晨曦微露中“当——”的一声,郑义门上空忽然传来一记洪量的钟声,正当它的余音还在整个小镇里隐约回荡的时候,又是“当——”的一声……钟声连续敲响二十四声之后,一扇扇大门“啪啪”地打开了,郑义门在钟声的催促中清醒过来。片刻后,又响起了四下钟声,族人端着脸盆纷纷走向了水井、溪边,蹲下身子开始汲水洗漱。

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男女,排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有序堂。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其他族人只是静默着,当时阳光透过窗棂将影子斑驳地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家规的字字句句也散发出异样的光芒,把他们的内心都照亮了。待童子诵毕训诫,家长略略环视人群,他的脸色有着郑绮一般的凝重,声色低沉地作出重要训示,布置完一天的重要工作,起身退出大堂。族人向家长作一长揖,自然分成两列退出祠堂。

最后一次钟声连续九响,男女分堂用早膳。用完早膳的族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后生耕种,年长者畜牧,女人织布,少儿读书。

郑氏家族,就在这井然的钟声里有序地生活了几百年,一切都是中规中矩的,就像他们中庭的那幅楹联所描述的那样:“翼子贻孙,济济居同九世;规曾矩祖,绵绵义尚一门。”

清廉

“师俭堂”在“江南第一家”里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堂上还挂着一块明太祖朱元璋手书的牌匾“孝义家”。“师俭”,就是崇尚节俭之意,也就是指低调做人、洁身自好、清廉淡泊,自觉抵御金钱和富贵的诱惑。

朱明王朝有感于“郑义门”的优良家风,给予了郑氏家族一项特殊的恩遇,那就是每年可派代表与孔孟后人同时入朝参拜,且品学兼优者可绕过科举直接入仕。因此,郑氏子孙中做官的有很多。翻开族谱可以看到,仅在明代以德行举荐入朝的郑氏官员多达47人。同居15世期间,七品以上的官员多达173人。这些官员职位差距巨大,他们任职的地域跨度数千里之遥,这些官员的经历也相当驳杂,从七品到二品,从衮衮大员到闲职小吏,涉及到多个时代,却无一有贪渎记录。

明朝以来,“郑义门”的子弟在外做官只由家族俸养,不领取朝廷俸禄。《郑氏规范》对从政族人勤勉廉洁作出了严格要求,86条规定:子孙器识可以出仕者,颇资勉之。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任满交代,不可过于留恋;亦不宜恃贵自尊,以骄宗族。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87条规定: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肯恻,务得其情,毋行苟虚。又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违者天实临之。88条规定: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开除族籍,死后牌位不准放入宗祠,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庭中,这是极为严厉的处罚,这意味着被整个家族抛弃。

当礼义廉耻都融入到他们血液的时候,任何法律条文都不再是框框和束缚,讲规矩、守纪律只仅仅是一种内在的需要罢了。正因如此,郑氏家族才产生了郑铢、郑机、郑祖琛等一批人,或严于律己,或严惩贪官,他们的品德就如同白麟溪一般清澈高洁。“郑义门”,它为后世树起了一个廉洁德治的良好典范!

郑义门感悟篇五

《郑义门》开篇以明太祖登高阅江为切入,引出这以“齐家”闻名的郑氏家族。

“家国天下”,治国与治家密不可分,而落实到人,更离不开每个人对自身的约束与规范。

《郑义门》中郑家家长见明太祖时便提到以“孝义”治家,所谓“孝义”,就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做事先做人,做人必先立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以德为先,以德立身,做到忠诚正直,自尊自爱。

《郑氏家规》以“孝义”为基础,便是教导子孙以立身为根本,严守规矩,孝义为先,方能成事。

放眼自身,奋战在基层一线,更要做到不断学习,规范自我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工作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不陷于浅薄,不流于浮躁。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自己,对自己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严守规矩,保持正气。

郑义门祠堂的第一进,便是“师俭堂”。

“师俭”,就是崇尚节俭之意,也就是指洁身自好、清廉淡泊,自觉抵御金钱和富贵的诱惑。

《郑氏规范》有云:凡郑家子孙,不得与人炫奇斗富。

郑氏的祖先们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168条家规中,有关师俭戒奢的就有17条之多。

奋战在行政执法的第一线,身为基层党员,有时也会面对一些诱惑,小到烟酒、特产,大到红包、财物。

然而,如何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坚守底线,保持自身纯洁,仅仅依靠条框以内的规定未免太显单薄,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节俭自律的意识,摒弃对物质生活过分的欲望与追求,才能真正在金钱和诱惑面前不为所动。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郑义门子弟几百年来出仕者百余人,且无一贪官。

郑沂官至礼部尚书,回家时也从不坐轿,还是一身布衣,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可见师俭尚廉的家规已经融入了郑氏子孙的血液。

“师俭则无欲,无欲则廉。

”作为基层党员,真正要做到廉洁奉公,应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的扎实奋斗,每时每刻严守廉洁之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提升自身的追求和境界。

将严以律己的工作作风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将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责任要求提升为内在的党性品质,始终保持高尚的追求和纯洁的品质。

乍暖还寒,草长莺飞的初春三月,坐落在浦阳江畔的“江南第一家”再一次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

这个以“孝义”相传的耕读之家至今已闻名了九百年,王朝更替,时代变迁,“郑义门”流传的故事与家规始终承载了中华民族最质朴的.传统与文化。

“江南第一家”我早年曾慕名一游,而今央视播出的《郑义门》我也是一气看完。

深入浅出的故事情节,讲述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不流露出一股浩然正气。

168条《郑氏家规》流传至今,其核心理念仍指引后人为善,所揭示的道义仍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身为一名基层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在当代如何借鉴这笔宝贵的人文财富,续写家风,修己安人,值得深思。

郑氏家族的家规得以沿袭数百年,一以贯之,因其始终坚持以法齐家,教化为先。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第二集《家法如山》中,郑氏子弟违反家规,郑氏家长从严惩处,就可看出其对规范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有法可依的同时,也要坚持违法必究,否则,规定的条框则会变作一纸空文。

时代的话题具有时代的意义,回归现实,作为奋战在执法一线的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应不断强化有法必依的理念。

同时,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其多样性和特殊性,因其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面对着各式各样的执法相对人,则更要求我们在执法的过程中谨小慎微,注意方式方法,甚至需要钻研执法艺术。

面对较为敏感的环节或者突发事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要秉承教化为先,合理规避执法风险,懂得适时转变执法手段,从执法效能的长效性出发,保证执法的优质量与高水平。

翻开历史的长卷,“郑义门”家规传承千百年的背后,彰显着华夏儿女孝义治家,遵教守礼的动人情怀。

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良好社会风气的树立不可或缺,《郑氏家规》的传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就自身而言,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前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相信,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使风清气正的时代精神得以弘扬,定会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

郑义门感悟篇六

导读:动画片《郑义门》里的人物形象严格依据朝代、身份、性格而设计,对白古色古香但绝不迂腐乏味,再加以动画片所特有的神态、动作的夸张化,既不失严谨,又别具匠心地引导观众去了解、感悟这《郑氏家规》当中所蕴含的道理。

曾担任过《大清盐商》、《四十九日祭》等电视剧编剧工作的南柯,这次担当《郑义门》编剧工作,据南柯介绍,为了将动画片这种艺术形式与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既合乎动画片特点,又不低幼化,剧组特别设计了“角端”这样一个精灵的形象,这只淘气可人的精灵,让《郑义门》的故事变得风趣又引人入胜。在技术上,剧组还大胆尝试了古装衣物的解算技术,使得整个衣物更趋真实质感;而在配音上,则动用了上海译制片厂的一线配音明星,有耳熟能详的配音演员加盟,故事也因此更具感染力。

据悉,从3月7日至3月18日,《郑义门》将在央视综合频道(1套)每晚18:40档播出,每天一集。军事农业频道(7套)于3月7日至3月12日20:35档播出,每天两集。少儿频道(14套)于3月7日至3月12日20:00档播出,每天两集,敬请关注。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19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被称做“廉俭孝义第一家”,至今已整整闻名了900多年。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

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而《致力为公》篇,则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收人贿赂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

《郑义门》通过动画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在以明朝“郑义门”为专题的《咱们穿越吧》节目中,以“家风家教”题材,张国立和其他诸位嘉宾以郑氏家族家庭成员的身份感受这一兴盛百年的家族孝义文化。

郑义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十五世同居,历经三个王朝,横贯三个多世纪,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至今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多年。郑氏家族继承了250多年历史,15代人出了173名清官,促使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是它的家规——《郑氏规范》。

目里,于小彤除了和宋小宝等人一起从事收晒谷麦,盘点房间,细数布匹等体力活动之外,还成为家族中的主记,负责掌管家族的钱箱。在担任主记期间,于小彤一直量入为出,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主记应有的职业道德,但是节目组出于制造冲突和增加节目的看点的考虑,再次陷害于小彤:邀请搭档女演员的母亲来到节目里索要五两银子的“穿越费”,宅心仁厚的于小彤不愿意看人为难,最终打开钱箱将银子赠予对方。然而,做了好人好事的于小彤却因为擅自挪用公款而遭到了大家长张国立的杖责。尽管如此,于小彤却并不后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够帮助一位老人完成任务,自己受到一些责罚算不得什么。在最后一次录制中,张国立要求各位成员背诵《家训》,现场却发现许多嘉宾并不能背出,还乱对口型、试图鱼目混珠,张国立当场发飙,他认为大家录制节目太过玩闹,不够投入。总导演发飙后,现场嘉宾终于认识到了严重性,不但马上端正态度,宋小宝还作为兄长替弟妹们承担了鞭子的惩罚。另外金圣柱作为一个韩国人,这对于他来讲真的是难上加难。幸得可以与兄弟杨旭文一起,两人不仅在劳作间隙、亦或是睡前休息都孜孜不倦的探讨起来,杨旭文一字一句的为金圣柱讲解《家规》的要义以便记忆。两人的行为也充分的表现了“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的良好家训。

经过这期节目,宋小宝等演员纷纷表示深有感触,在沉下心按照家规行事之后,他们都深刻感受到了“郑义门“的传承精髓,感觉经此一事,成长颇大。我想不止对于他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虽说那是明朝时期的家规,但就现在来说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后就以《郑氏规范》来结尾吧:

听,听,听,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

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

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

毋纵奢侈以干天刑,毋用妇言以间和气,

毋为横非以扰门庭,毋耽曲蘖以乱厥性。

有一于此,既殒尔德,复隳尔胤。

眷兹祖训,实系废兴。

言之再三,尔宜深戒。

听,听,听!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92019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为《郑义门》的廉政动漫片登陆央视,上演家规里的经典故事。

片子不长,一集十来分钟,共12集。《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创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

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干惩治贪官……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规范》一大特色。

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腐而遭罢官的现象。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新时代中,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更拥有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

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干惩治贪官……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规范》一大特色。

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污而遭罢官的现象。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新时代中,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更拥有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

郑义门感悟篇七

廉政文化《郑义门》,执法保清廉,历史上的许多戒贪戒奢的忠告、鞭策后人的家训、流传千古的良好家风,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也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廉洁家风的宝贵借鉴。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100字范文,欢迎阅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19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奉贤区认真学习贯彻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抓住制度约束、意识提升、作用发挥三个关键,着力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将奉贤“好家风”的培育和建设工作作为塑造优良党风政风民风的重要基础。

加强制度规范,

建设“好家风”严字当头

建设“好家风”,制度规范是关键。奉贤区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制定和实施《区管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为抓手,有效开展干部家庭美德考评工作,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安好家庭成长摇篮。

一是细化量化考德标准。细化正向指标,把“模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抵制各种不文明行为”,“诚实守信、品行端正”,“孝敬长辈,严格要求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作为评价内容。细化反向指标,选择当前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负面现象作为评价指标,设置“有违章搭建”,“邻里关系紧张、群众有反映”,“有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反映”等12项反向指标。根据每项指标的评价等次量化相应分值,赋权相加得出相应总分,使干部家庭美德表现显性直观、外在具体、便于考评。

二是建立“考德链”。对干部家庭美德实行全方位、多角度考评,形成相对完整的干部“考德链”。一为个人诺德,拟提拔考察对象签订《德的承诺书》,对家庭美德情况作出承诺。二为民主测德,参加测评人员根据干部家庭美德日常表现,对干部遵守德的情况进行测评。截至2019年底,先后有 4783人次对155名拟提拔干部进行测评。三为民意查德,对干部进行家庭美德民意调查,居委干部、楼道组长、物业管理员、志愿者、小区邻里等相关人员都列入参评范围。四为联动审德,书面征求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纪检部门、党支部意见,征求区纪检部门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八小时内外”的表现。

三是加强考德结果运用。把家庭美德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德表现好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品质不好的干部坚决不用,作风不正的干部坚决不用。同时,从去年12月开始,干部评先评优都要到所在居民区党支部了解12项反向指标情况,问题突出的干部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今年换届考核也将到干部所在居民区党支部了解家风情况。去年,已有1名干部因在遵守社会公德、小区秩序上存在不文明行为,居住地德的民意调查负面反响大,最终德的考评不过关被取消提拔资格。

从古至今,家风与廉政都紧密相连,家风、干部作风、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之间都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礼记·大学》中说过:“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假如在家庭中,贪念占居上风,邪气就会上升,家庭就会面临坍塌或倾覆的危险。

纵观古今,大凡清正廉洁的官员,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建设和管理,其身后大都有一个家风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之人,家风则大多堪忧,对于家庭的治理往往也很失败。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家族式腐朽”的活生生案例。许多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家风恶性循环,有的为了满足家人无度的物质需求,大搞权钱交易;有的在自己坠入腐朽深渊的同时也影响到家人,直至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有的家族式窝案,全家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有的通过子女纳贿数千万元,结果东窗事发把孩子也送进了监狱……这些“一人腐朽,全家出事”的案例充分说明,惩治和预防腐朽,必须重视反腐朽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家庭”和“家风”。

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历史上的许多戒贪戒奢的忠告、鞭策后人的家训、流传千古的良好家风,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也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廉洁家风的宝贵借鉴。一个家庭,如果能够汲取传统家庭道德的精髓,用良好的家规家训来影响家人,鞭策家人,切实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家风,无疑将有效地帮助家庭成员自觉遵纪守法,廉洁用权,守住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亲情和血缘,也往往可以构筑起最强大的反腐 “家庭防线”。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常吹家庭“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算清家庭“廉政账”, 督促亲人对家庭的幸福负责,自然会帮助他们自觉顶住诱惑,坚持党性,将腐朽拒之于门外。因此,帮助领导干部搞好家风建设,对于深入开展反腐朽斗争,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变“不敢腐”为“不想腐”,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人心所向,更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各级妇联组织要对党中央在反腐朽斗争上的决心有足够自信,对反腐朽斗争取得的成绩有足够自信,对反腐朽斗争带来的正能量有足够自信,对反腐朽斗争的光明前景有足够自信,更要满怀信心,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与开展好妇联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妇联组织要根据中央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要求,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探索在党政机关和公务员群体中开展廉洁家庭建设,通过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领导干部自觉重视家风建设,带头正家风、严家风,从严律己,从严治家,用优秀的文化筑牢抵制腐朽的坚强阵地,用良好的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斗争的深入开展。

郑义门感悟篇八

没有对他进行严厉的惩戒,而是在族人们面前承认自己力有不逮,挂一漏万,没有对家族族人困难尽到责任,希望族人责罚自己的错误。

郑氏家族的家长以身作则教化族人,得到族人的认同和支持,使得家族更加凝聚。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事必躬亲,虽不说话,但自己的行为本身已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和证明,所以能取得人们的信任。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一次战争中,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他亲自带领部队下山挑粮,战士们看到朱军在装满两个箩筐后,又加了两大袋上去,不由得感动和敬慕,也都干劲十足,军中势气倍增。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应该把正确的思想理念融入工作中,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要从我做起,调高工作态度,自觉严格要求,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在自己的团队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孝义传家九百年的传奇家族“郑义门”,通过一部形象生动的动漫片穿越到现代,从荧幕中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平素里枯燥乏味的教条式反腐倡廉教育瞬间变得鲜活有趣。

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

郑家有168条家规,家规森严,又执法如山,于是乎,整个大家族虽15代人不分家,3000多人共吃一锅饭,仍礼法秩序井然。

家长郑濂严格奉行家规,致力为公,向世人展现了郑氏家规的强大约束力和族人对家规的自觉遵从。

郑浩初任知县,粮长们不但送柴送菜,还送来黄金、如意等“硬货”,胥吏在边上屡屡劝说,“小的们又不会多嘴,大人大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接受粮长们的好意”,遭到郑浩严词拒绝,实属难能可贵。

正像郑濂所说,有人监督时恪守规矩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也能抵制诱惑,坚持操守。

郑浩在家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已将规矩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才能方寸不乱,百毒不侵。

我们在税收征收岗位上,难免面对各式诱惑,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如何把规矩化为严以律己的自觉,做到不忘初心,不失公心,值得我们思考。

以仁德教化,用法纪规范,督促党员干部严以修身,讲规矩,守本分,认识到为官不是权力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不忍为非。

让规矩内化为心,外化为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才是廉政教育的真谛。

《郑义门》以古装动漫的形式讲述了名冠天下的浙江浦江县郑氏家族的传奇历史,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干惩治贪官等小故事,真实还原了郑氏一族勤勉清廉的家风,也印证了郑氏家族传承了15代人出了173名清官,并且无一人因贪腐而被罢官的廉政传奇。

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郑氏家规中“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这种严苛的家族式规定,但对于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严以修身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只有自身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修养才能更好地为民办事。

“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作为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严以律己,以国家利益为先,不贪一丝一毫,不搞利益交换,才能真正对得起纳税人的信任与重托。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则是要求我们要严以用权,只有公正廉明地执法,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才能使执法有公信力、使人心得以安定。

《郑义门》使廉政这颗种子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发芽并茁壮成长——这些浅显易懂的动画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努力将“三严三实”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