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班数学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大全(19篇)

时间:2023-11-02 23:23:19 作者:灵魂曲 专业大班数学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大全(19篇)

在大班教案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他们的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些来自于教育界的专家对大班教案的评价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2、小星星若干。活动过……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小星星若干。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大班数学34的组成和分解教案

幼儿集中度不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1、学习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的分解和组成。

桃子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头饰、彩笔。

一、复习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记歌曲导入。

2、指名一名幼儿扮演孙悟空,老师扮演猪八戒,并戴上头饰。

3、教师在树上贴桃子图片,并讲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4、指名幼儿填空。

5、让幼儿用手势比划2的分解和组成。

二、新授。

1、教师讲解并板书课题:3的分解和组成。

2、教师讲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儿用彩笔代替桃子分一分。

4、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3的分解和组成。

三、延伸活动:游戏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几的分解?它一共有几种分法?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

1、感知6的分解和组成,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对数的组成感兴趣,积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和结果。

各种练习卡雪花片。

1、在教室四周布置一些可供幼儿自由探索分解方法的6以内的实物、图片,每类物品可有大小,颜色、形状不同,请幼儿根据其中特点分成两份,并把分解的结果记录。

2、提供幼儿雪花片,让幼儿分成两份,记录结果。

3、引导幼儿发现位置互换规律。

4、分组:翻瓶盖画线看图补漏。

5、游戏:鸭子跟着走碰球对数。

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并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糖果若干,记录卡每人一张,小猫头饰一个、手偶一个,两个圈,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

一、导入活动找朋友复习2的组合(在寝室)。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小猫的好朋友在哪呢?跟我一起去找找吧。(去活动室)。

二、帮小猫分糖。

小猫的好朋友是谁?(小猪和小兔)。

2、出示记录卡,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动动小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

幼:我把3颗糖果,1颗糖果分给了小兔,2颗糖果分给了小猪。我把3颗糖果,2颗糖果分给了小兔,1颗糖果分给了小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你说的真好听奖励一个大笑脸娃娃。

5、你们看看自己是这样分的吗?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不一样的再分一分。

6、在请幼儿说自己是怎么分的奖励2个大笑脸娃娃。

三、去小猫家,游戏学习3的分解。

2、幼儿商量过河并实践。

3、有二说过河办法,老师梳理小结。

小猫家到了,门上有数字3,这个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教师检查)。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与幼儿小结: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五、到了小猫家(延伸)。

小猫说:“欢迎小朋友来我家做客,由于我家椅子不够,请小朋友4个人坐2把椅子。”请你们回家想想办法,下节活动我们一起解决它。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幼儿园的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该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说出6的五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并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同时我把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与组成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索发现6的分合规律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数学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猫图案圆片,背景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绿色,每人6个。

3、“撒圆片游戏”记录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中游戏法、多种感官参与法和自由讨论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对于这三种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以启发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6的分解组成。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法、探索法来获得知识,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第二环节,游戏:撒圆片,帮熊猫分家。

1、每名幼儿取6个圆片,引导幼儿玩撒圆片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把6个圆片轻轻撒在桌子上,看看有几个是红色的,几个是绿色的,把不同的发现记在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并记录撒圆片的不同结果。

3、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讨论,熊猫分家一共有多少分法、以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出以数字方式表达的6的分解组合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整理。

第三环节是探索观察6的分合规律为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声音变化的方法进行结束部分,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本次活动。

观察左边是12345,右边是54321,左边的数越大,右边的数越小。

教师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的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总数不变。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8的分解组成教案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888。

1726354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能较熟练的掌握6的分合规律,进行数学和游戏活动。

教具:黑板上画上两个小盒、、6个雪花片、6的分合式需要的数字、扑克牌6张,雪花片若干,印有6的分合式的作业纸每个小朋友一张。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4和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

教师:xxx,我问你,4和1合起来就是几?

幼儿:孙老师,我告诉你,4和1合起来就是5.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有什么?有几片雪花片?(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片)出示“6”的数字卡。

师:孙老师要把6片雪花片分到两个小盒里,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我分分。

1、请幼儿来分雪花片。

幼儿将6片雪花片分在两个小盒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幼儿每分一次的结果用数字记录下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出6的5种分法,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幼儿进行调整,总结出“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的有序分解式。

3、引导幼儿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游戏猜猜看:

1、教师出示6张扑克牌,分在两只手上,请小朋友看一只手中的扑克牌数,猜出另一只手有几张牌,猜出后点数验证。

2、幼儿两两结对,玩猜雪花片的游戏,方法同上。

幼儿人手一张作业纸,进行填写,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策略:

1、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雪花片,让幼儿操作填写。

2、完成快的幼儿,教师准备另一张6的加减法作业纸供幼儿练习。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1、游戏:对对碰(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刘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四、延伸活动。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公开课8的分解组成教案

1.学习的组成,初步知道对一个数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2.初步学会归纳一个数分的组数与总数的关系。

幼儿材料:房子图、铅笔、4个花片、小杯子;幼儿人手一份练习:操作一填分合式、操作二涂爱心、操作三根据图片填分合式。

1、复习3的组成。通过游戏"拍手对数""举卡片对数"复习3的组成。

2、认识房子图。

(1)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观察。

(2)请幼儿用摇花片的方式,边操作边记录4个花片分出的数量,看看有几种分法。

(3)幼儿摇花片,教师指导幼儿在房子图上记录。

(4),引导幼儿根据房子图上的记录共同归纳4的组成方法并理出有顺序的.分合式。

3、分组操作。

(1)操作一:摇双面花,填写4的分合记录。

(2)操作二:用水彩笔填涂爱心,记录4的分合。

(3)操作三:根据图片实物特征,记录4的分合。

4、师生共同:4的不同分合方式,了解4的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5、游戏:找朋友。

幼儿根据老师指定的总数,找出和自己所挂卡片合起来是2或者3、4的朋友,并说出组成它的两个数。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1.使幼儿能灵活地掌握序数知识,同时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一)自由探索:

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购物。

师:今天,我们来玩超市游戏,你们想买一些什么东西?

幼:自由讨论准备买一些什么东西。

幼儿参与活动。

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

幼1:我在红颜色的格子里买的是娃娃,请大家猜一猜在第几个格子?

幼2:第二格。

幼3:第九格。幼儿争论。

师:启发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二)交流讨论:

1.师:为什么买同样的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幼1:我是从左数到右的。

幼2:我是从右数到左的。

师: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幼儿再次思考。

幼1:老师货架有高有低还可以从上往下数。

幼2:从下往上数也可以的。

2.师:引导幼儿发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3.幼儿分组交流。

幼儿讲讲自己是在从左到右数第x格,从右到左数第x格,从上往下数第x格,从下往上数第x格中买的东西。

4.集体交流: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买东西的序数位置,请大家猜一猜他说的东西是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的。

(三)游戏巩固:

1.幼儿分成两组,根据老师要求,依次把不同的物品放回两个货架,比一比哪一组放得又快又对。

2.相互检查放得是否正确,如有放错请幼儿自己改正。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

过去,在学习序数的时候,我们在教学中会告诉幼儿应该怎样数,其结果是,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努力贯彻《纲要》精神,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1、学习9的分解,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3、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重点: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

难点: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1、教具:小猴9只、绳子两条、算式卡片。

2、学具:小猴若干、记录卡、操作练习。

(一)复习8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积极动脑)。

2、幼儿动手操作。

(1)介绍操作要求。

(2)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记录卡,。

师: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种分发更好?引出递增递减。

4、做小小训兽师,指导小猴爬绳。

(1)教师说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之间互相说互相操作。

5、通过操作练习巩固复习9的分解。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强调幼儿的坐姿以及书写姿势)。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爸爸妈妈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使幼儿懂得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对9进行有顺序的分合。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物质准备:人手铅笔一支、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8以内数的组成;指导要点:

2.学习9的组成;3.幼儿人手一份人手一支笔放中间、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桌上,看看笔左右分别有几片、并记录。

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5.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整理记录结果7.用同样的'方法学习10的组成。

8.幼儿分组操作。

9.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10.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1.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19竹编成一组密码:4-3,7-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5+2-3,5-2-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1.操作。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根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六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游戏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

大班数学活动《10的分解组成》教案

1、在探索中学习10的分解组成,能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洞洞板、白纸、笔。

一、游戏导入,复习8、9的分解组成。

1、总数是8。

师:我的大鼓敲1声“咚”。

幼:我的小鼓敲7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请幼儿在记录纸上写出9的分解组成并进行讲述。

1、教师出示10个黄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几个什么颜色的棋子?”

2、“把这10个棋子分别分给两个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呢”?

三、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你是怎么分的?有几种分法?

四、教师进行记录并小结。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2、共同进行归纳整理。(按递增、递减的规律记录)。

3、共同小结:“把10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

“除了递增与递减的`规律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

《10以内数组成》大班数学教案

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