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实用5篇)

时间:2023-10-08 15:32:14 作者:LZ文人 2023年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篇一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上了一个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我是以小兔过生日来引出课题的。我带上小兔的胸饰,向幼儿做自我介绍。“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兔乖乖,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的好朋友送给了我许多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礼物吗?”幼儿大声地说:“想”。我就出示背景图,“他们把礼物都藏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呢!”“汪汪汪、叽叽叽”是谁送我礼物了?幼儿通过叫声知道是小狗和小鸡送我礼物了。他们把礼物藏在了草丛里,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小狗送给了我一个蛋糕,一个蛋糕用一个圆点表示,我连忙出示圆点卡让幼儿认识,并贴在一个蛋糕的下面。小鸡送给了我什么礼物?(气球)小鸡送给我几个气球/(2个气球)那么两个气球用几个圆点表示呢?幼儿异口同声地说:“两个圆点”我就出示相应圆点的卡片贴在相应数量物体的下面。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感知数量是3、4的物体。由于3、4相对数量较多,幼儿一下子不能目测,我就逐一点着,让幼儿数。

小动物的礼物都被我们找到了,今天我很高兴,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我要请我的好朋友吃好吃的东西。我让幼儿说一说小狗喜欢吃什么?我为小狗准备了几根肉骨头?一根肉骨头用几个圆点表示?于是我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到相应的圆点卡片。以这样的形式让幼儿找到两个圆点、三个圆点、四个圆点的卡片,进一步让幼儿感知了4以内的'数量以及找到相应的圆点卡片。

最后一个环节是我还有好多小兔朋友今天生日,请小朋友送礼物给小兔。“小兔喜欢吃什么东西?我们送胡萝卜给小兔吃吧!”幼儿每人有一张卡片,卡片上胡萝卜,要求一只小兔的送给她一根胡萝卜、两只小兔的送两根胡萝卜、三只小兔的送三根胡萝卜、四只小兔的送四根胡萝卜。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萝卜数量,找到相应数量的兔子。

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和我有着很好的互动,特别是孩子们融入了情境中,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当我说到我的好朋友送我生日礼物的时候,她总是提醒我,他们送你礼物,你要谢谢他们的!我笑着回答她:“我要邀请他们到我家来玩,我当面谢谢他们,并准备好吃的东西给他们吃。”这位小朋友这才满意得点点头。通过活动,幼儿不但感知了4以内的数量,而且学会了与同伴交往,懂得了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当朋友送礼物的时候,我们要表示感谢,也可以回赠一样小礼物。

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篇二

本次活动重点是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难点是能按指定的数词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为了突破重难点,设计了此次活动。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为孩子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分发了作业纸,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教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引导幼儿点数的时候,我按照由易到难的规律,逐步出示了两朵花的花盆、三朵花的花盆、四朵花的花盆和分别有2红、3黄、4蓝的九朵花的花盆。但是我出示的花盆图片太小,孩子看不清楚,而且主体物应该是花,图片上花要大,花盆要小,但是我却刚好相反了。

幼儿操作纸的难度与前面摆放雪花片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多,递进性不明显。在设计幼儿操作纸的时候,我虽然考虑到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但是操作纸的难度与前面一个环节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操作纸的设计还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在画点点的时候进行颜色的区分,如四个点点,可以画两个黄色的点点和两个蓝色的点点,请孩子们黏贴相应颜色、相应数量的`花朵。

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p57例题,“想想说说”习题。

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2.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了。

(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

(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演示,聪聪来到小河边,河上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在小桥只剩了半边。只有让两块石头的数字相加等于10才能拼好小桥,快来帮帮聪聪吧!学生看屏幕,聪聪拼好小桥。

2.小游戏:找朋友。

3.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学生同桌交流,作为兴趣题。

文档为doc格式

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篇四

本次我执教的是一个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重点是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难点是能按指定的数词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就考虑到了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为孩子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我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分发了作业纸,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这个教学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在引导幼儿点数的时候,我按照由易到难的规律,逐步出示了两朵花的花盆、三朵花的花盆、四朵花的花盆和分别有2红、3黄、4蓝的九朵花的花盆。但是我出示的花盆图片太小,孩子看不清楚,而且主体物应该是花,图片上花要大,花盆要小,但是我却刚好相反了。

幼儿操作纸的难度与前面摆放雪花片的难易程度相差不多,递进性不明显。在设计幼儿操作纸的时候,我虽然考虑到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但是操作纸的难度与前面一个环节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操作纸的设计还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在画点点的时候进行颜色的区分,如四个点点,可以画两个黄色的点点和两个蓝色的点点,请孩子们黏贴相应颜色、相应数量的花朵。

求未知数的教学反思篇五

糖果是小班孩子们最喜爱的零食,其实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如:各种豆类、果实、石头、树叶(通过游戏拟人化)等。

注重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我仔细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鼓励、指导。第一个导入环节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会这个手指游戏,但一遍基本没学会,个别胆小的不敢做,于是我进行了两次,第二次,所有的孩子都做了。第二个环节的游戏一是让幼儿学习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物取数。孩子们掌握得较好。游戏二是点数,说出总数,我发现有一小部分幼儿数完后就马上忘记总数了,经过多次操作及每次老师都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幼儿也较快的掌握了。第三个游戏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幼儿要点数包括自己在内的点数,在活动中因这个班的孩子平时没玩过类似的游戏,有部分幼儿不会主动找朋友抱在一起,而是站着等,还有2个幼儿表示不愿意再玩。于是我预计玩4次的游戏,在玩了2次之后就结束了。并建议本班的老师继续带幼儿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进一步巩固这个环节。最后一个游戏是按数取物,因对这个班的孩子不太熟悉,就没有按孩子的能力分数字卡,但孩子们都掌握得比较好。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