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质5篇)

时间:2023-09-30 00:46:54 作者:MJ笔神 2023年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一

小周,男,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现任巫溪消防大队赵家坝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他凭着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情,对山区消防事业的无限深爱,,刻苦训练,工作踏实,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中队荣誉为重,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训练中,他以苦作乐,精诚务实,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主动地给自己加大训练强度,一遍遍地苦练业务技能,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除了问队友、问干部,他还自己去找来相关的资料进行操作,直到完全弄懂为止。除了每天完成中队安排的正常训练科目之外,他还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过硬的业务本领,为中队训练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事故现场就是战场,每一分每一秒都牵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危,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军事技能,在每一场抢险救援战斗中都冲锋在前、示范在先,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并顺利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的任务。

小周同志在训练中刻苦认真,灭火战斗中勇敢顽强,抢险救援中冲锋陷阵,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一名消防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为中队的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真正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践行着一名消防指战员的责任与担当。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二

6月9日,20岁的山西人刘泽军在杭州临平区火灾中牺牲。小学老师哽咽接受采访:他1岁丧父、3岁丧母,被大家资助长大。70岁的继爷爷无收入,他省下小学发的鸡蛋带回家。

刘泽军的小学老师高永宏回忆,刘泽军1岁时父亲因意外去世,3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70岁的继祖父养大,但是由于继祖父没有经济来源,刘泽军从小被大家资助长大。“小军是个善良内敛的好孩子,也很孝顺,从小就知道省下来吃的拿回家给爷爷”,高老师说道。

高老师还发来刘泽军小时候的各种荣誉:“优秀幼儿”、“优秀少先队员”、“期中考试第一名”、“三好学生”、“知识竞赛优胜奖”、“跳绳第一”等等。

高老师没想到,几年前劝说刘泽军去当兵,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6月13日,小雨淅淅,杭州市临平区殡仪馆。

上午10点,杭州两名消防员毛景荣、刘泽军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一大早,来自杭州消防、公安,以及许多自发赶来的群众,安静地在场馆外等候,见两位烈士最后一面,送两位英雄最后一程。

许多群众都是临平建材装饰城的商户。在那场火灾中,他们见证了消防员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疏散群众,扑救火势的英勇行为。在听说有消防员意外去世,他们也决定来送消防员最后一程,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敬意。

罗大姐是商贸城18幢的商户。她远远望着,忍不住哭了。“刘泽军年纪比我儿子还小,真的太可怜了……他们是英雄,是我们的,也是所有人的。”

退队的消防员听说兄弟出事之后,从外省外市赶来悼念。

早上9点50分,追悼会开始。所有人摘帽致哀。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三

xx,36岁,20xx年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美丽河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工作。8年来,先后参加灭火救援行动600余次,转移和抢救被困群众157人。

在20xx年“3·18”国电赤峰化工综合罐区火灾中,xx在面部和右手被灼伤的情况下,仍然冲在一线,与其他队员一起连续奋战5个小时,成功扑灭了大火,受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灭火救援之余,xx积极参与消防宣传工作。20xx年,他带领30余名热心社区工作者和个体工商业主成立志愿消防服务队,深入各类场所开展志愿消防服务。

服务队成立以来,先后组织消防宣传培训班、消防知识讲座300余场,自费印制消防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超过1万人。

在在平凡的岗位上,xx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进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被凤凰网、内蒙古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个人荣获赤峰市“道德模范”称号,被赤峰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一次。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四

站西社区原来十几条小巷全是泥土路,晴天尘土满天,雨天泥泞难行。xx年,红山区城区进行街路改造废弃了许多旧方砖,x组织居委会全体人员和几位社区党员一起顶着炎炎烈日,到城区起旧方砖,手磨起了血泡、脚砸肿了。一想到这些方砖能为居民铺上一条整齐的小巷,x全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每天从清晨4点钟,一直干到晚上,饿了就买几个烧饼,到路边小店买瓶水就着一吃,吃完了接着干,连续3天,拉回了十几车砖,修了一条长150米,宽2。5米的小巷。第二年,社区又用同样的方式铺了一条长80米,宽7。5米的小巷。今年又铺了一条长210米,宽2。3米的方砖小巷。一位从敖汉来社区的农民残疾人,叫吴国永,他本身残疾,妻子又患了糖尿病,女儿得了白血病,可为“屋漏偏遭连阴雨”。为了方便给妻子、女儿治病,xx年举家来到了赤峰,家里一贫如洗,眼看着就吃不上饭了,全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社区知道后及时召开党支部大会,专门研究帮助他们一家人的办法。社区通过板报向群众介绍他们一家的情况和困难,动员群众为他们捐款捐物。社区支部成员和辖区内的党员、居民、商店、个体户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到三天,社区就把收到的1500多元现金、70多件衣物及一些米、面、粮、油等送到吴国永家里,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为了帮助他们一家能自食其力,让输血变为自己造血,x把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拿出来,帮助他买了一台助力车,运送客人挣钱。现在,他每天出车回来都路过居委会,喊一声“大姐,我回来了。”其实,他年龄比x大很多。群众就信任你、依靠你,他们就会一辈子记住你。

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问题,紧接着孩子病情好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孩子渴望上学,那双渴望求助的眼神,就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艰难的`争着阳光和甘露。x的心颤抖了,如果她是我的女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和他们一样渴望得到社会上的帮助呀?x作为一位母亲,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又会有什么理由放手不管呢?她开始奔波,因为站西辖区没有学校,就到临近的八里铺小学和铁路二校联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去学校,和校领导讲述他家的情况,讲述孩子渴望上学的眼神,靠着一张磨不破的嘴,跑不断的腿,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铁路二校同意接收这个孩子,当x把他们一家三口带到校长面前时,亲眼看到瘦弱的妻子挽扶着拄着双拐的丈夫艰难的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的女儿怯生生的看着他时,校长呈现出一付即吃惊又同情的表情,当即拍板收下了这个孩子。并减免了小学1—5年级的全部费用,还要在学校搞一次捐款活动,一家人当时就激动的哭了,说不尽的感激话,x也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她又给孩子买了新书包、文具等,孩子终于圆了上学梦。

菜窑家属院有一个居民住户叫马忠民,由于夫妻二人双双下岗,妻子患重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到他家走访时,看到他一家人寒冬腊月没有一件像样的御寒衣服,家里因为没有取暖用的煤,一家人蜷宿在一床被子里取暖,而被子又是用破布块缝成的。见到这种情况,x心里非常难受,就让马忠民立刻到社区居委会推3推车子煤取暖,其实社区的煤也是这一车、那一车要来的。社区几个人又凑钱买了一袋大米、一袋面;x又回家里把不穿的衣物收拾干净送给马忠民一家。他一家人被感动的失声痛哭,直作揖感谢,说等病好了一定回报社会,回报党。

消防中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篇五

启工消防救援站始建于1965年,现有指战员33人,担负着沈阳市铁西区13.7平方公里的灭火救援和西部484平方公里的水域救援任务。

他们是一支功勋队伍、英雄队伍、铁军队伍、模范队伍,“唯旗誓夺、英勇善战、一心为民、永不褪色”是始终未变的队魂。

建队55年来,共成功扑救火灾4万余起,抢险救援6700余起,抢救遇险群众6800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9亿余元,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180余项,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2012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勇善战的消防铁军”荣誉称号。

改革转隶以来,被沈阳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沈阳”十大人物集体,先后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荣记集体三等功1次、被评为“改革转制教育整训先进中队”,始终称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坚持政治强队

一颗红心对党忠诚、永葆本色

在启工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就是一座坚强堡垒,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改革转隶以来,启工消防救援站党支部坚持不懈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建队育人,把践行训词精神作为建队之魂、治队之要、兴队之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积极创新开展研训微课堂、课后微研讨、思想微交锋、学习微语录、畅谈微感想“五微”活动,与蓝天救援队、红十字会等党组织建立“联学创新理论、联建先进组织、联带共产党员,创建一流党组织”的“三联一创”模式,形成以党建促队建的铸魂育人新格局。

恪守“两严两准”

一以贯之纪律严明、铁令如山

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足整纲纪。启工消防救援站始终把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持之以恒地狠抓经常性管理工作,从严从实规范“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将纪律严明变为常态、形成自觉、养成习惯。

改革转隶后,从“橄榄绿”变成“火焰蓝”,启工消防救援站按照“两严两准”建队标准,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创新提出“严明章法,方方面面有遵循;严明责任,时时处处有人管;严在经常,点点滴滴有养成;严之有度,合情合理有分寸”的新管理理念,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严格落实基层队站“三个必须”要求,制定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实现预防预警预控。

建队以来,启工消防救援站没有发生一起严重违纪、责任事故和刑事案件,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双争活动先进中队”和“训练工作先进消防救援站”,始终是全省基层建设的样板标兵。

淬炼过硬本领

一声号令赴汤蹈火、勇战善战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基因与本色始终在启工消防救援站代代相传,指战员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能打仗是靠“打铁”得来的,敢打仗是靠“研究”得来的,打胜仗是靠“洗礼”得来的。转隶之后,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历次岗位练兵坚持干部组训、从严治训、科学施训、竞赛比训、奖惩励训、督考促训、保障助训,坚决做到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时刻做到“练就过硬本领”。

树立岗位即是“战位”的理念,研究出“123”训练模式,并积极创新制作数字化预案和“社区一张图”预案,总结提炼新“五熟悉”工作。转隶后启工指战员在sr新城高层建筑火灾、棋盘山森林火灾、抗击“利奇马”台风等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中发挥着“尖刀奇兵”的作用。

始终心系百姓

一心一意竭诚为民、热忱服务

启工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始终牢记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褒奖作为最高荣誉,把人民需要作为最高指引。

改革转隶后,启工指战员与“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王雅雯建立捐资助学对子,资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2020年启工消防救援站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示范点”,郭明义亲自授旗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启工分队,为服务人民搭建更广阔平台。

传递平安中奉献社会,启工消防救援站将辖区鳏寡孤独群体作为消防宣传重点,与8个老旧社区结成共建对子,定期上门开展防火检查和宣传服务活动,新建的队史馆成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网红打卡地”,近万人学习了消防常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