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实用16篇)

时间:2023-11-15 20:45:11 作者:琴心月 论文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实用16篇)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小编精心挑选了这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学术交流,其第一原则是“以读者为本”,一切为了读者简明、全面、正确地了解所发布的科技工作与成果。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在撰写科技论文的时候要考虑到该文可能的读者群,或者文章所投期刊杂志的读者群,确定是否进行相关的专业背景介绍,或多少程度的专业知识介绍。

二、发表条件。

关于论文发表的条件,先从科研成果档次说起。科研成果大致划分如下四类:第一类:创造新的理论与方法,发现重大现象与规律;第二类:对已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拓展,对已发现现象有新的解释;第三类:利用现有理论与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细微现象或规律;第四类:重复前人工作。第一、二类论文可发表在国外高水平刊物,第二、三类论文可发表在国内高水平刊物,第四类则不宜公开发表。

三、论文结构。

科技论文可以大体分为两类:理论计算类(数值模拟类)、实验类。

1.理论计算类文章的结构。

(1)引言。(2)理论与方法。(3)方法的验证(若2中所采用的为新方法,则需要验证,若不是新方法,则不必验证)。(4)建模与分析(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边界条件,模型介绍等)。(5)计算结果与分析(如果所处理问题的建模过程较简单,则4和5可以合并)。(6)结论。

2.实验类文章的结构。

(1)引言(与理论分析类相同)。(2)实验的理论方法(实验方法正确性的验证)。(3)实验装置和测量仪器(该部分的介绍越详细越好,保证可重复性,试验装置的理论分析,模型特性的解释)。(4)实验过程(详细说明实验的`步骤,当实验参数有改变时,可列表作出比较)。(5)实验结果分析:正确性如何评价,结果的意义和价值,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四、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

1.组成部分。

(1)题目。命题的原则为“读题知意”,切忌“大而无边”。即读者看完题目后,就知道文章大概要写什么,“大而无边”的题目,不仅文章内容与题目不符,而且由于题目覆盖范围太大,将直接导致后续研究者无法再撰写此类文章。例如某文章题目为《先进反应堆板状燃料元件流致振动研究》,而文章中研究的只是两块平行板在流体轴向流过时的振动,则不仅文不对题,而且如果后续研究者再做此类的研究,例如研究三块板,乃至更多板的振动,就无法再写题目了,这都归根于命题范围“大而无边”。

例如某文章的题目《矩形通道中单块柔性平板流致振动实验研究》,为了使题目更能表明文章的内容,可以将其改为《矩形通道中两端固支柔性单板湍流振动现象》,其中“两端固支柔性单板”表明了板的支撑方式,“湍流振动现象”表明该实验发现的仅为流致振动现象中的湍流微振现象,未发现流弹性失稳现象。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准确,而且能为后续研究者继续发表此类文章留出余地。题目英文翻译不仅需要做到“读题知意”,而且要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该题目相应的英文翻译为“theturbulentvibrationphenomenonforadouble-end-fixedflexibleplateinarectangularchannel”

完摘要,即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对该文感兴趣,则再细看文章的主体部分。摘要也可以看作是题目的扩展,用以说明题目中无法详细说明的部分。摘要的写作思路为:“出于什么目的,研究了什么,使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果”。

(3)关键字。关键字的作用是便于文章的搜索与分类,一般出自摘要中,其采用术语要符合国际通用习惯。

2.具体内容。

(1)引言。引言可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文章的研究价值可以分为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以《窄流道中柔性单板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为例,其应用价值可以大致描述为:先进反应堆采用平行板燃料组件可以提高功率密度(其应用背景介绍到反应堆即可,再大的背景,例如发电,能源等,可不必介绍),但是由于板很薄,流体流速很高,可能引起板的振动(“可能”二字不能省),进而导致传热恶化,最终影响反应堆的安全。其学术价值可以描述为:关于流致振动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有,由于平板很薄,流体高速流过平板表面时,会引起板的微振,从而改变流道,流道的改变又会进一步改变速度,继续改变板的振动,所以该现象是非常强烈的流固耦合现象,然而由于实验测量的困难,虽然该课题吸引很多人研究,该机理还没有完全阐明,很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该部分可着重阐述学术界对此类课题的重视程度以及研究的困难在哪里)。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该部分介绍写作思路是:什么人采用什么方法,干了什么工作,得到了什么结果,存在什么样的不足。研究现状的介绍最好能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在写别人的研究存在什么样的不足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客观地把存在的问题点明即可,千万不要说人家的工作不好。例如可以说:某人的研究未考虑湍流模型,某人由于采用了体积较大的传感器,挡住了流道。但不能说:由于某人的研究未考虑湍流模型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或者某人由于采用了体积较大的传感器,挡住了流道,导致结果不准确。

3)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部分的写作思路为:你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与前人所作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你要做什么——与1)中提到的应用价值,学术价值联系起来。一般情况下,文章的研究对象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该部分中要详述你的研究对象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阐述你的研究的阶段性或研究路线。例如在《窄流道中柔性单板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中,可以做如下描述:本文以单板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板状燃料组件流固耦合的第一个阶段,并为以后研究多板以及实际燃料组件的流固耦合做准备,等等。为什么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该部分的组织需要与2)中描述的联系起来,并介绍文章的通篇结构。

(2)理论与方法。如果文章中采用别人的理论与方法,则只需简单描述即可。采用了某某的理论,为什么采用该理论。采用了某某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采用的方程。如果文章中采用了自己的方法,则需要详细说明。本文根据某某的理论,采用了新的方法,并详述推导过程。国外期刊的标准是,能让别人阅读文章后能完全重复你的推导过程。

(3)理论与方法的验证。验证某一理论和方法时需要找一个参考问题,即benchmark,主要有以下三类:1)有公认的理论推导的问题;2)公认的数值模拟;3)实验结果(公开发表的验证性实验)。验证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1)交代benchmark的条件;2)你是如何模拟的,有哪些条件一样,哪些不一样;3)分析结果,哪些结果一致(ingoodagreement),哪些地方存在差异(discrepancy),你的结果比benchmark更为精确的地方,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例如条件没有完全重复。

(4)建模与分析。若该文章是纯理论的文章,则验证后即是结论。若需要将验证后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问题中,则该部分即为application。需要详细介绍建模、简化的过程,每一步的建模过程都要有相应的解释。

(5)计算结果与分析.列出第4部分建模的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有时也需列出计算结果的意义。若第4部分的建模过程较简单,则该部分可以和第4部分合为一章。

(6)结论。结论部分中,不要只是单纯的写结论,这样会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写作思路为:介绍所作的工作,开发了什么模型,分析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或规律,以及这些结论或规律的重要性。结论最好逐条编号列出或者每一个结论作为一个段落。

(7)参考文献。参考格式可根据所投稿的期刊杂志要求来写,大致为: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出处(杂志期刊,书等),出版号(或卷号日期),出版单位,引用部分页码。

五、其它注意事项。

(1)选图。选图的原则为:1)证明性,证明你确实做了;2)关键性,公开关键性的数据;3)炫耀性,炫耀最出彩的代表性数据;4)代表性,对于实验类可选用典型的实验装置图等。

(2)图的规范。规范到什么程度?——读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大致看懂图。明确标注图的坐标,名称,标准单位。必要时可加注图的说明。对于曲线图,不同曲线需要使用不同图形的表示(如实线,虚线,圆圈,三角等)并加注说明。

(3)表格。标题,变量名称,单位。注意书写规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4)公式。每个字符都有说明,且尽量使用约定俗成的字符,必要时还需写出公式的出处。

(5)文采要好,文章语句采用文章体:主、谓、宾、定、状、补。语句通顺,主、谓、宾明确,严格按照写作习惯,例如“地”、“的”、“得”的用法,“的”——定语,“地”——状语,“得”——补语,如“干得漂亮”。

(6)每一句话都要有依据,每一个数据需要表明引文出处,各种系数的取值也要有依据。

(7)句中每一个关键词描述必须准确,且不能变来变去,如“流速和流量”,是一个概念,前后要一致统一,不能指代不明。所有关键词最后使用约定俗成的名词,新定义的词需要加以解释,且一旦定义就不加更改(只需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解释即可)。

(8)不能有错别字。

(9)不能抄袭,originalwork。

(10)参考文献,格式+数量+标记。文章中参考文献的编号要与引文一致。

(11)图、表、公式的编号要和引用位置处的编号保持一致。

(12)图、表、公式的编号方法采用(c-n)的方式,c代表章号,n代表图、表、公式在该章中出现的顺序。例如公式3-2表示第3章中第2个公式。尽量不要把文章中所有的图、表、公式按照1到n的顺序编号。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硕士论文写作方法

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硕士论文的选题。这是由于作者多数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难以把握;同时,二三万字这个条件也对选题有很大的制约,如果题目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有人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或者叫“文献检索”

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在我国,多数中文学术资料目前没有上网,需要手工查找,因而这个步骤中查找中文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拉丁文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条件,相对好查询。但是不少资料即使找到了目录,真正能够阅读到,仍需要作者不懈的努力。

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研究“人”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其接受信息时的状况,这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研究本身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规模较孝给予作者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论文一般包含以下5部分:

1、序言。

序言应该表明做该研究的原因,目前外界的研究状况,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框架结构。语言上注意简明清晰,给读者加深印象与结论相呼应。一般,专家从序言部分就可以判断出作者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2、相关知识背景的阐述。

如果论文涉及其他学科或者专业的知识,需要预先做介绍。介绍器件时,要将用到的数据、性能做重点介绍。还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工作,两者尽量结合在一起,做到合理自然。

3、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这部分是重点,作者要将自己的研究内容阐述清楚,可能会分为2~3个章节,划分章节时,根据研究工作性质来定,最好根据模块来划分,模块的划分可以按任务划分,可以按性质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划分。例如作者研究的是一个测试系统,就可按结构划分为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又有若干个子模块,硬件中涉及器件选择、结构涉及等,软件涉及结构设计和算法设计等。在介绍自己研究工作过程中,有的部分是利用现成技术和结果的,有的是自己设计、推导或创造的,一定要描述清楚。不少论文对这一部分介绍的很详细,分不清那些工作是作者做的,那些工作是引用他人的。也看不出来特色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该细的部分粗略带过,该简要的地方太过冗长。同样,章节不能多于4个,否则造成论文论点太分散,并且自身的工作量也太大,不太可能在一年内完成。

4、验证结果。

研究生做课题时要结合实际(纯理论研究除外),最好能完整的参与课题的全过程,所以最后的结果应和实际对比,接受实际检验,鼓励学生完成实验验证,要通过对比数据说明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充实的实验验证数据无疑增加了论文的价值,也可给读者提供应用的范例。在这一部分应该有分析和结论,那怕是不十分完美的验证结果也是有意义的,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探讨的过程。目前,许多研究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用来模拟、仿真、或数据处理等。所以,验证系统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结论部分。

对论文起总结作用,通过阅读全文,读者基本了解了作者所做的工作,结尾主要是再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要将主要内容再提纲携领的复述一下,特别要注明论文的创新点。同时,要自己指出研究工作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实际上,专家在阅读完论文后,可能已经在脑子里对论文的内容、意义、价值、不足有了基本的印象,通过作者自己的叙述,说明作者对本研究工作还是比较透彻的,成绩和不足是心中有数的。另外,结尾部分和序言部分应该有一定的对应性,作者对结尾部分也应充分重视,不要给读者匆匆收场的感觉。就象一顿宴席,开头、中间过程都很丰盛,最后一道果盘清淡乏味。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你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xx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论文进行分类会有不同的结果。从目前期刊所刊登的科技论文来看主要涉及以下5类:。

第一类是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材料、工艺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具体指标的确定,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从事专题研究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二类是科技报告型——科技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专业技术、工程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从事工程设计、规划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三类是发现、发明型——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等的文章。从事工程施工方面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稿件多些。

第四类是设计、计算型——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或材料的设计或调制和配制等。从事计算机等软件开发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多些。

第五类是综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如文献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基础上,提出在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它的写法通常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写这方面的科技论文较多。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

3.1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3.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3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3.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3.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7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8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选题确定后,就要定题目了。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

比如,编辑部收到过这样一些来稿,有的基层作者写的题目很大,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等,这类稿件题目很大也很泛,从他们所掌握的资料,很难做那么大的课题研究,写的论文很空,东抄西拼,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见解缺少理论的依据,因此这类稿件很难被采用。还有一些行业外人士写黄河的裁弯取直,所写的稿件缺乏对水利知识的了解,研究的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缺乏理论基础,这样的稿件也很难被采用。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

科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摘自《河南水利》20第9期,原文:“怎样写科技论文”作者:韦凤年《中国水利》杂志社副主编)。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思路

关键词一般为3—5个。

目录一般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论文正文序号:

第一级:一、二、三、……;第二级:(一)(二)(三)……;。

第三级:l.2.3.……;第四级:(l)(2)(3)……;。

第五级:1)2)3)……。

常用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研究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注:两个责任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举例:

[1]刘小龙.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37.

[3]吴海霞,沈剑平.电视论坛[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56.

[4]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摘要: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对英文科技论文的各部分内容的撰写方法,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进行了总结,用以同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交流。

关键词:科技;数据。

一、引言。

目前在大学中,专业英语课程开设已经相对普遍,但课程设置一般将专业词汇,语法,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并重,这样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课时或者更少,相对得到较少的重视,单独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院校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对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发表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意义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英文的科技论文写作是以科技词汇,语法,熟练阅读方法为基础的,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中高级的内容,所以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必须是在整个英语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技论文写作的专项内容之前,基本的英语能力应该首先打扎实。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课,科学研究工作中,沟通主要是靠科技论文,所以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论文的发表情况。科技论文不能不得到重视,科技论文不像其它文章的写作,不需要过多修饰,只需要严谨和清晰,要简洁无累述。

从古时起,人类便通过各种文字符号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这便成为科学与文明的主要传载者,也是科技论文发展的前身。当今,科技论文写作即是以规范的形式,通过规范的审核及流程,正规发表在期刊上的过程。所谓正规发表即是,有可以被评估的原始资料,可以被重复的实验过程,可以被评估的推导过程。

科技论文写作应该分为: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讨论和参考文献几大部分。

科技论文的标题位于第一行正中,不用加标点,常用动名词的短语代替完整的句子。如有要加副标题,用冒号隔开。作者的姓名和地址写在标题的正下方,中国人的姓名和地名均按照汉语排序用汉语拼写书写即可。

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概括,使读者可以通过它迅速了解全文。摘要一般要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要说明论文的资料来源或者研究方法和过程,要陈述研究的结论以及意义。摘要所用时态为一般现在时或者一般过去时,在陈述一般规律和给予的建议时用一般现在时,在陈述过去所做的研究和实验时,用一般过去时(这在整个论文写作中都是时态使用的原则)。

引言是引出研究内容的陈述。引言一般从本论文论点的研究历史开始叙述,讲述本文所属学术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的近况,从而引出本研究分支和本论文的研究点。引言的内容由广泛到具体,逐步引导,让读者不必再参考相关文献就可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的来龙去脉。

引言之后就是正文,正文要详细的写出本文研究内容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原始资料以及研究的方法。正文要充分详细的给出所有使用的原始资料及数据,正规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叙述,要可以使得读者通过你的描述还原推导过程,重复实验。正文要足够详细和具体,是整个论文篇幅最大的部分。

结论是整个文章的核心部分。结论必须是由正文所给出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用正文所描述的研究方法进行推导和实验引出的。所以结论部分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要描述得出此结论的直接推导方法或者最终的成熟的实验方法,第二要将得出结论用到的所有数据表达清楚,如果使用的数据不多,可以直接列举在文章中,如果需要大量数据,则需要使用图表的方法进行表达。

结论之后应该是讨论部分,讨论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从你的原始数据资料和推导方法中,仔细分析它们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第二,指出所有疑点。包括缺失的数据以及不确定的方法等。

第三,指出所有不一致的地方。

第四,指出你研究方法的缺点和不足。

第五,给出以上四点的一个总结。

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的写法应该包括标号,引自的文献,作者,出版或者发表日期等,具体格式一般如下,但是也要根据期刊的要求有所调整。如:

[1]geemz.w.,kimj.h.,loganathang.v..anewheuristicoptimizationalgorithm:harmonysearch.simulation,,76(2):60-68.

科技论文中的图表分为,表格,图和照片。表格主要用于表示大量精确的数据,不是所有数据都要以表格的形式表述出来,如果数据量较少,或者可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都可以写在文章中。图是图形化的表格,图和表格一样,都是用于表达数据的,但是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出数据的变化,如果所表达的数据变化可以提供较好的效果,就可以选择用图来表达,如果仅仅是大量数据,选择表格比较合适。照片是真实的实验现象或者原始资料的呈现,能给予有力的证据。但是选择照片要注意,要选用同类型中最典型的,最能反映效果的,还要注意印刷出来照片的效果是不是满意。

无论图,表格还是照片,都需要有标号和名称,还必须在正文中对此加以一定的解释。

科技论文只有在发表之后才能算是真正完成,所以科技论文在按照以上内容撰写完成之后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发表。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不仅仅代表了作者的较高水平,更能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国际专业性刊物主要分为期刊(journal),学报(actta),公报(bulletin),快报(rapidcommunications),评论性刊物(review),论文集(proceedings)等。

在投稿之前,要选择合适的刊物,如果选错刊物,可能会影响发表论文的层次甚至被拒稿。选择刊物时,要反复了解刊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刊物的名称,种类,刊物的性质,水平,出版周期,通讯地址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领域的刊物,才能正确投稿。获取刊物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可以通过专门提供各个刊物简明信息的相关书籍进行查阅,也可以直接通过刊物本身获得,在互联网发展甚是普及的今天,在网上查询也是很好的方法。

选定刊物之后,就可以投寄论文,在收到刊物的收稿涵后,经过相关专家及编辑人员审稿之后,就可以确定是否可以发表。但是,通常还要根据每个刊物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才能正式发表。在投稿过程中,投稿信也十分重要,一封礼貌得体的投稿信可以帮助你的论文发表,所以在投稿信中,一定要注意英文信件的格式和礼貌用语。

以上所述是英文科技论文各个部分相关内容的撰写以及注意事项,其实科技论文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信息越发国际化的当今,科技论文的各部分内容也相对规范和标准了,所以,以上内容对于用中文或其它语言撰写的科技论文,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学生来讲,除了要了解以上内容外,要想撰写出专业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相关学习,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方法,希望对于相关教师有帮助。

(一)化整为零教学。

如果想针对性的对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进行教学,比较有效果的方法即把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拆开分别进行教学并且练习。比如,在摘要部分的教学,可以先讲解摘要的内容,摘要的长度,摘要的分类,然后讲解摘要的时态,总结各种表达常用的相关句式。然后通过让学生阅读优秀摘要来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撰写一定数量的摘要进行巩固。如果对于科技论文的各项内容都扎实的掌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会更加标准,进步也会更快。

(二)用写作集成英语能力。

很多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都了解,但是仍然无法写出满意的文章,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英文基础不够扎实,其实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英语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对于科技论文的写作掌握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在各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练习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词汇,语法,长句的阅读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快,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调学生对写作的重视。

因为科技论文写作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所以对于写作往往比较欠缺,甚至有的同学不够重视。这使得学生对于此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首先以身作则,说明科技论文写作和其他种类写作不同。首先,写作目的不同:文学性写作的目的是感染读者,陶冶情操,而科技论文写作是用于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写作方法不同。文学写作属于艺术创作,需要作者的文学天赋及修养,而科技论文只需要准确,清晰,简洁的表达出相关研究的内容即可,文章的组织和内容都是规范化的,无需任何修饰。

科技论文写作无关生死,但是却比生死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表达了科技论文写作对于科学研究者的重要性。古代哲人说过这样的谚语:无人见到的森林里飘落的树叶,它是否真的落下?这句话形象的描述出那些只会埋头做研究,而不注重撰写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而我们的高校学生,是以后科学研究的后备军,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在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就充分了解到科技论文的重要性,更有责任让他们掌握专业的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而不仅仅根据以前所学的“作文”的写法来撰写专业论文,或者仅仅模仿自己的老师来撰写。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戴,巴巴拉?盖斯特尔.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朱月珍,英语科技学术论文――撰写与投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摘自《河南水利》第9期,原文:“怎样写科技论文”作者:韦凤年《中国水利》杂志社副主编)。

政论文写作思路

申论政论文:针对某一个政策、方针、观点、领导意见展开论述——观点-重要性-落实的建议。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200字)。

论述材料反映的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3-4个)——如果有明确的大政方针了,不在材料里,靠自己对大政方针的把握进行提炼概括;中央领导刚刚提出来的观点,重要性在材料里,则在材料里找出来即可;有时可以从先进事迹中提炼,材料围绕某种精神给定事迹,提炼出精神,然后展开论述。找出重要性,再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400字)。

提出落实建议或学习的措施并加以论述:为什么要用这条建议?达到什么效果?结合材料具体做法有哪些?)分3-4段,400字左右。

第四部分:结尾(100字)。

照应材料、照应问题、照应开头。通常使用“总之...只要...就”句式收尾。

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资源紧张和浪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且实行打造节约政府、落实节能减排的政策,这以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资源占有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人均淡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45种战略资源中,有9种严重短缺,10种短缺。同时,我们对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够,粗放型的经济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大量高耗能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也宣告了高能耗的持久性;人们的节能意织不强,现实生活中“常流水、常明灯、过度包装、奢侈消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对资源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可再生资源浪费。

资源是有限的,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人类的生存是长期的,我们这一代人不但要保证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更要关注子孙后代的发展和进步,那种“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发展模式是万万要不得的。要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证人类的发展需要,就要在全社会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搞好宣传教育。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建设节约型社会首要是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胡主席在政协讲话中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要求,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与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在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体公民都要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使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每一名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要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从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方面加强对投资结构引导,对那些高耗低效的产业从政策上卡住,加大对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壮大的环境。改进绩效考评内容,引导干部跳出靠高能耗增加gdp的思想怪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发挥科学技术的强势支撑作用,依靠科学创新,构建起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用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代替那些高耗低效的企业,运用新的科技成果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形成循环使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回收利用成本,通过资源再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强监督管理。各级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检查监督,对那些高耗低效的企业要督促进行技术改造和整改,特别是对那些片面追求产值而大量浪费资源的单位,要严肃查处。各级政府对高耗能企业都要逐步制定出节能降耗的任务指标,并认真督促抓好落实。同时,各级要从自身做起,从节省办公用品,规定冬夏办公室内温度等入手,使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强法制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国家兴衰,要通过国家立法和完善出台有关法规来加强规范和引导,从而进一步强化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确保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到实处。

建设节约型社会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真正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申论政论文和申论策论文的判断标准。

第二,看作答要求。要求就问题,原因,反面影响,危害,教训,警示论述的,就是策论文;要求就意义,重要性,观点,措施,指示,精神,事迹论述的,就是政论文。

第三,作答要求结合实际问题的,一律写成策论文。

第四,正面和反面材料差不多,针对论述的时候,一般写策论文。

论文写作方法

写作是语文的半边江山,我们都很重视它,也在不断地探讨提升其水平的方法。但就具体操作和实际效果来看,可谓各具千秋、难分伯仲。我也曾想过:语文的写作教学能不能总结出一种实际可运用的模式呢?现实告诉我,那是可能的。写作教学,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方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曾经走过的困惑之路。

一、不知该让学生写些什么,临阵随便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写。

平时总是觉得没有话题可供学生写,因为选个学生感兴趣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真的很难,即使选了一个觉得不错的话题给学生写,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又不合己意。快到写作课了,对写作的内容,没有预想的系统的构思,“临上轿了现包脚”,匆忙找几个话题,上网查查,有没有例文范文,有的话就用,没有的话就放弃另找。因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立意怎么写,所以就借助于网络,网络上怎么说的自己也跟着怎么立意、怎么讲评。

二、不知道作文该怎么指导。

大多数情况下是给学生一个话题接着就让学生写,而且因为按照课标要求,高中生45分钟要写600字,高考对作文的要求则是800字左右,所以学生每次正规作文练笔大约要60分钟。我上作文一般是两节连堂,这样带上课间一共是100分钟。全给学生觉得有些浪费,所以就在一开始的半个小时里进行点其他内容,然后再给学生六七十分钟的时间去写作,要求当堂上交。可想而知,当堂上交的往往只有少数。

这样的写作课,让我很疲惫,让学生很厌倦。我觉得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想一想,老师疲于应付的课,学生又怎么会感兴趣呢?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学生感兴趣呢?于是一直想改变这种写作的窘态。

实际总结出的方法。

一、写作要有系统性。

临时才确定话题的方式,使得学生完全没有规律可循,老师在讲解时也缺少连贯性与层次性,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写作是需要打好基础、逐步提高的。比如我们高一一般会先训练学生写记叙文,那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写“母亲”、“老师”、“同学”等等,分层次引导,学生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我在实际教学时,在第一阶段会先让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的刻画,提前让学生细致全面地观察自己要写的人物,做好准备后再进行课堂限时练笔。这样学生课前有了一定的准备,课堂上也就不会再愁眉苦脸了,而且有了目标性,他们的作文写得也的确不错。接下来,我依次训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刻画。学生逐步把握了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后,我再统一确定话题,让他们运用学过的所有方法来全方位刻画一个人物。就实际效果来看,比随意给个话题就让学生写要好很多。

二、写作方式多样化,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

新课改后我们语文一周才四节课,我们一般两周(有时还会更久)才上一次两节连堂的大作文课,仅仅依赖于此,作文是很难提高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要坚持随时随地练笔。学生们每天的生活可谓大同小异,可人是一个有情感的主体,每天的所思所想是不同的,而且有些奇思妙想会稍纵即逝,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及时地把这些“灵感”写下来。写的多了,思的多了,写作水平必有提高。鉴于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要求他们每周的'周记必须写,而日记则可灵活处理。而且我对他们的这些随笔不做统一要求,字数、体裁都不限。可能有些老师会质疑:字数不限,那学生岂不偷懒,能少写就少写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发自内心、经过精心润色的一句话,也胜似搜肠刮肚、硬生生地凑起来的一篇文章。在这方面,我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学生的日记、周记,老师要定期批阅,并给出贴切的评价与修改意见,这是对学生比较有效的认可鼓励措施。

三、巧借新闻大事,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语文的课堂是需要激情的,作文课尤其如此。虽然我们的训练是系统性的,但偶尔我们也不妨变换方式,吊吊学生的胃口。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我们语文学习的媒介其实很多,我们不一定非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固定内容与要求。学生们每天只能在校园内过着比较封闭单一的生活,他们还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外界每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大事,其实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拿出点时间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学生只有有了说的冲动,才会诉诸笔端,写出更好的文章。记得前段时间日本发生事件时,我便搜集了一些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就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开始,有些学生还有所顾忌,在几个学生的带领下,大家都放开了胆量,畅所欲言。结果本来准备用时十分钟的,到了二十分钟,学生的情绪依然高涨。于是,我临时调整教学计划,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说过的话写成文字,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大多数学生当堂就把文章写完了,而且写作水平都高于平常的一般练笔。在这方面,也必须明确一点,口头的表达必须与笔头的落实相结合,效果才能显现。

未尽的路。

论文提纲思路,论文写作思路和提纲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

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论文写作方法

(一)两个“依托”

1.依托老师的学术专长或当前学术兴趣点。

我们是研一的学生,没有什么知识体系,也不像老师们都有自己的投稿渠道,所以我们要依托老师研究专长或当前学术兴趣点。依托老师的擅长的领域,你自己就要知道导师和学习老师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写作与导师的研究专长结合,往往前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案例、文献等素材,学生在论文写作或调查研究中能够依托以上优势进行较为深入、扎实、系统的研究,亦能得到老师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是老师不擅长,就可能没法给你指导了,或者指导的效果就会降低。法学院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得很细,他不熟悉就没办法给你指导。

2.依托老师的研究课题。

以老师课题中的某一块研究内容为切入点,作为自己写作或者研究的方向,将个人的写作与老师的工作相结合,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发文章可以挂老师的课题,通过这个方式,老师一般都会比较乐意的。

(二)五个“关注”

要关注社会各类信息,尤其是掌握全面高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没有资讯就没有灵感,就没有办法找到选题的方向。

1.关注时政报纸。

(1)《环球时报》的评论。评论的栏目虽然不一定和法律有关系,但是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

(2)《参考消息》的“问题与建议”。参考消息把一些信息原汁原味地展现,文科生必须有所关注。《参考消息》的“问题和建议”栏目,很有前瞻性,新的东西,文章没写过。比如关于“达芬奇家居”事件的建议,比较热,就是结合法律来提出的,谁先写出来谁发表。这个栏目一般在后面的版面,不起眼,但一般每天的报纸都有(不是每次都有)。

社会上的新事件和新事物往往最先出自媒体记者的眼光,学者写的东西往往是旧东西、老东西,如果你想用学者眼光把新东西写出来,就必须紧紧跟着媒体记者的脚步。

2.关注专业领域内的重要报纸。

《法制日报》(“视点”栏目)。这个栏目的评论文章不错,值得大家看。例如关于今年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公务员就业歧视的报告的评论、动车问题等,根据这些评论的观点,扩充加工可以写成发表论文。《法制日报》比较权威,有新意,是川大认定的c类文章,1500以上文章就视同发表一篇cssci来源刊物。《检查日报》和《人民法院报》也值得关注。

3.关注全国两会法律提案。

关注全国两会的法律提案,可以写立法方面的论文,立法涉及法学的各个学科。

4.关注权威的时政分析参考读物。

(1)《半月谈(内部版)》。《半月谈(内部版)》我建议每个人都要看,考公务员很有帮助。这个刊物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办的,它把我国的大政方针和国内外时事热点的评论都涵盖,既代表官方主流的观点,又融入一些新的思路。我有个政治学院的博士师兄(已经毕业),他考公务员分很高,同时考上中央统战部和四川省发改委。他说他养成一个习惯,喜欢读半月谈。现在工作了,有时还让我帮他在川大买。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有,读这个对写申论很有帮助。

(2)《新华月报》等。《新华月报》是新华社办的,很有前瞻性,里面的素材写论文都是好东西。里面有一个专门的法制栏目,详细介绍近期我国各地的立法动态和热点事件的法律评论,很有参考价值。

5.关注理论性、思想性、启发性兼具的学术网站。共识网是我经常看的。共识网的东西比较有前瞻性。我了解到,这个网站是思想相对不是那么保守、比较超前的一些人推动的,许多知名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上面都有(这些其他渠道是发表不了的),比如华东政法大学的童之伟教授、北京大学的张千帆教授、贺卫方教授等。

小建议1:建议硕士生同学养成每天保证不少于1个小时的读报、读新闻习惯。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思路

学位论文的写作,一般经历初稿、修改、定稿几个步骤,还在苦恼不知道怎么写好”毕业论文”的同学们看过来咯,下面为大家介绍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1.初稿。

1.1.主题:通过资料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作者头脑中会产生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这时,便形成了写作主题,可以开始学位论文初稿的写作了。

1.2.提纲:写作前要拟定提纲,画出论文蓝图,设汁写作框架,以便围绕主题思想恰当地安排材科,使主题和内容能够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拟好的提纲,在写作过程也可以根据论文各部分的逻辑安排或布局评估加以适当修订。

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除了要有新颖、正确、深刻论点,还要具有较强的论证力量,而论证力量首先就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中,表现在论文语言各部分的逻辑布局中,一定意义上讲,提纲的优劣决定着论文的质量。

2.修改。

论文定稿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反复地断续完成的再创造过程。要使学位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随时反复修改是必经的途径。可以通过征求专家、指导老师的意见,也可以把初稿当做自己的对立面,或者把它想象成他人的作品,严加剖析,无情挑剔,毫不护短。才能看到自己论文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加以修改。

3.定稿。

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的学位论文要以统一的规范的形式与格式表现出来,在写作时,同学们应遵守国家学位条例和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各项具体规范。

3.1.基本要求。

3.1.1用中文撰写,字数一般为1-2万字,毕业设计少于8周的字数可在0.6万字以上,艺术专业的可在0.4万字以上,外语专业的可在0.6万单词以上。

3.1.3.图表应有序号和名称,名称应简洁、与内容相符。序号按章节顺序编排。

3.2.摘要和关键词。

3.2.1.摘要论文要点,含有学位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字数以300左右为宜。

3.2.2.关键词应有3至5个,中间空一格,置于摘要下方。

3.2.3.有与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3.3.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

3.3.1.参考文献标注,正文中引用文献内容之处以上角标形式标注。

3.3.2.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目录,按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排列,可列的参考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请同学们注意标注规则。

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1、标题 思路标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思路的制订单位名称、适用时间、内容性质及思路名称。视思路文本的成熟程度,有可能出现第五个部分,即在标题尾部加括号注明:草案、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等。如《××市19××年再就业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2、引言 思路通常有一个“前言”段落,主要点明制订思路的指导思想和对基本情况的说明分析。前言文字力求简明,以讲清制订本思路的必要性、执行思路的可行性为要,应力戒套话、空话。

3、主体 如果说引言回答了“为什么做”的问题,那么主体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

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出总目标和基本任务,随后应根据实际内容进一步详细、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质量指标。必要时再将各项指标定质、定量分解,以求让总目标、总任务具体化、明确化。

办法与措施以什么方法,用什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这是有关计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一环。所谓有办法、有措施就是对完成思路须动员哪些力量,创造哪些条件,排除哪些困难,采取哪些手段,通过哪些途径等心中有数。这既需要熟悉实际工作,又需要有预见性,而关键在于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唯有这般,制订的措施、办法才是具体的,切实可行的。

时限与步骤工作有先后、主次、缓急之分,进程又有一定的阶段性,为此在思路中针对具体情况应事先规划好操作的步骤、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及责任人。这样才能职责明确、操作有序,执行无误。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