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

时间:2023-07-09 14:58:21 作者:曹czj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一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xx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二

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真正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能力,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无止境,读书似耕耘,通过读书学习收获更丰硕。我想此次远程培训也是因为这个初衷,让我们教师利用网络学习为自己充电,让我们收获并与成长。静下心来听讲座的收获不言可知,对我教育教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科研素养,在以后论文、课题写作时,就可以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

假期认真聆听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巍教授的一系列有关课题研究的讲座,这些讲座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开题论证、如何进行课题实施、如何完美收官等方面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我们这些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实用性强,尤其是典型案例的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能帮助我们一步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改变我们之前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犹如课题研究的指导手册,慢慢翻阅、慢慢学习、慢慢理解。

我的收获:

选择恰当课题。这一部分感触最深的就是选题。选题决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价值和质量等,故选题不可不慎。选好题,起好步,课题研究就会顺利很多。当时选择的课题就《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校本教材研究》是基于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将stem作为学生关键能力提出来,如何推进就成了教研室的重要任务,教师理念的培训、实验室硬件的改造、课例的选择等等就值得研究,而且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可以合二为一,不必另辟蹊径,专门研究,在研究时间、研究精力等方面都更有保障,从而使研究更具可行性。

相关理论掌握越多课题研究运用越好。课题设计主要围绕“为什么做课题”、“该课题做什么”、“该课题如何做”这三个方面。“为什么做该课题”的问题,主要从研究背景、课题依据、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等方面阐述。研究背景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即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课题依据主要解决“依据什么进行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依据通常包括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三个方面。研究者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越扎实,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的越好,这些理论知识就越能够促进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要清晰。开题论证很必要。“课题做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拟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的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具有定向和指导作用。我们课题研究目标当时不是很清晰,目标之间有交叉和重叠。研究内容有些笼统、模糊,在写研究内容时,只是把内容一条条地罗列出来,而对每条的内容没有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在开题论证时厘清了许多概念和问题。

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将行动研究运用于教师的课题研究就是:教师要为改善教育教学的实践而研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展开研究,由教师自己来研究,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展开研究。行动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同时辅之以其他研究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课题的顺利研究,而且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我的启示:

一、要多想

1.“问题意识”很重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路,别人的话,对一些教学现象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小问题,多去和别人交流,去听课,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中不断对比、思考。

2.用心思考很重要。给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些专家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引领卓越,和他们有心、多想,用心去想事情,用执着去做事情是分不开的。“教师成为研究者”不再是口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行动,更谈不上成功,所以作为老师要多想,要不断思考与学习,当然也要把想转变为经过努力的做,才有可能成功。教师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课题研究。

二、要多读

看着大标题和文章小标题,绝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过硬,我想教授肯定是阅览群书,向他们学习,读书,坚持读书。

专业阅读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而专业阅读是教师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有着长期阅读的习惯,其中一条就是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从阅读到悦读,当阅读书籍变成一种习惯后,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生活中的巨大享受时光。在阅读中汲取前人、同行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获取名师、大家的精心研究成果,了解教育行业前沿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三、要多借

边看边勾画,一些好的句子、一些好的思想、一些好的做法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都是可以学习、借用的。将在专业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方法适当的放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向优秀学习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学习案例并在实践中会发现哪些理论、方法适合自己,哪些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最终能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卓越的教师的成长,底层逻辑仍然是建立在对优秀的模仿、传承和创新上。一线教师常常觉得无事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有很多,关键在于平时的时候要有记录的习惯,建立成长档案,让自己的成长有痕迹。一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点不同看法形成一篇文章。二是,在一个研修共同体里,可以聚焦课题进行研究。因为有课题的存在,可以引领学员进行自主研究、探索,分解任务、攻克难点。三是,聚焦课堂案例,听课、评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听讲座,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方法和深度的演讲,陶冶人的心灵,感受到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要勇敢地、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反思,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成长,在磨砺中坚持,在引领中提升。每一个卓越的背后都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不负时光,茁壮成长,坚韧与执着是成就教育的无字教材。但是要想成为有代表性的卓越教师有一些内涵、特质确是相通的,乐于实践、善于反思、勤于笔耕。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三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5.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培训,感到了自己的理论薄弱,理念滞后,思想境界不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放松学习,对教育前沿理论缺乏了解,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

教师:黄安敏

2013年1月篇二:学习课题研究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课题研究理论心得体会 ***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的是 获取信息的能力。显然,数学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它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用心做课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太容易办到了,其实不然,对于老师来说,正常的教学及各项教育工作已经令老师很费心了,还要再用心做好课题并非易事,由于需要多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上,以补充我们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如郑长龙教授对科学探究本质解释,赵小琴、李洪俊老师的观点等等。同时课题主持人夏老师也多次对我们进行了课题方面的培训与讲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无法深入的理解课题的主旨,更无法做到有效有质。

二、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发挥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四、团队合作、交流讨论

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从一开始便千头万绪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各自负责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会上,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个交流会下来,工作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我们经常觉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

五、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时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通过在实践阶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学方法,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数量研究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一点给我在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改善了我在教学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乐于去深入了解学生。

2013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四

__年x月x日我参加了未央区在大明宫小学组织的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在培训会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杨老师作了题为《课题研究的实施》精彩报告,受益很多,感受颇深。

杨老师的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研究中的误区讲解的非常清楚,把我们在日常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失误做了总结说明,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疑惑中行的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杨老师的整个讲解过程幽默生动。例举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实际情况,用实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把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了,更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际操作。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简单写出来。

一、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要切合实际,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对象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研究课题,切忌空而大,没有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研究。用杨老师的话说,课题研究就是对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处方”,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期是“脚踏实际”。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三、培训使我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杨老师就我的《中学政史地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其中他以我的研究重点讲了研究的方法,对我的课题研究触动很大。如:杨老师倡导的第一个研究方法是:同伙中的辩论。他认为就某一个研究课题提出后,课题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展开辩论,提出问题,寻找研究的侧重点,在大家的讨论中拓展思路,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行一个课题研究不要着急着动手,要“认真的思考”、“深入实际中去调研” 。如 :杨老师很快对我的课题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和合作学习”“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的看法”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我们犯了一个最初级的错误:拿到课题就立即开始动手操作,没有找到实际的操作点。

四、把杨老师的培训和我自己的实际课题研究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己的研究差了许多的环节,甚至还有一些环节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如:在结论方面,杨老师提出“你的研究是否推广”,这个问题我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想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课题研究当做了一项任务没有真正从教学中去落实研究。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我认识到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教学者。我也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组织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调研 ,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脚踏实际、认真思考、深入调研、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五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5.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培训,感到了自己的理论薄弱,理念滞后,思想境界不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放松学习,对教育前沿理论缺乏了解,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

教师:黄安敏

2013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与其口语表达能力关系研究”,作为国家课题“阅读习惯的养成”的子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我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学会自己选题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存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教育教学情境,寻找具体问题。

1.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特长爱好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2.在反思中提炼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可以为自己提供研究材料的有效途径,反思每天中自己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

3.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自己的研究意识,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

1.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是前提。教师的研究意识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熟视无睹,错失提升教育教学的认识深度和研究能力的大好时机。当然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除了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之外,还要真正体验到课题研究带来的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基础。一个总感到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并能很好地进行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教师。教师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则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海港区首届教师教育科研素能大赛

萃文中学 刘向红

海港区萃文中学 刘向红

2006-2008年我校开展了国家级子课题《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活动,经过两年的不断思索、反复实践和及时的分析总结,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而我也从中获益匪浅,既加深了对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认识,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魅力。以下我主要从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课题研究的体会。

一、课题研究需要甘于寂寞、踏实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一些老师认为搞课题研究既苦又累,很难搞出名堂,一些老师为了名利在课题研究中弄需作假,而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 “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自我管理是课研究有序、扎实进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们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组,对我校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历史与社会作业创新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拟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并讨论确定了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目标。

2、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并集中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创新教育和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内容,使课题组人员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过程。

4每学期初根据自己的教学班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制定研究计划,每学期课题组确定一个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再进行了进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点。

5、课题组每学期定期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历史与社会作业的态度和完成效果,使课题研究有的放矢。

6、课题组成员每周研讨一次,共同探讨遇到的困惑,集体设计历史与社会作业,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在不断的反思与借鉴中,拓展作业革新的新思维新空间。设置作业时特别注意了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延伸性、挑战性、层次性特点,而且形式多样。如:听新闻、听报告、听歌曲;说故事、说感想、说一句话;读书;编剧本、编谜语;画画、画板报;猜结果、猜谜语;写启示、写前言、写倡议书;演讲、演历史人物等等。

例如初三的叶维老师在讲述《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时.内容较多、较难、枯燥且理论性强,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专业学术性较强,相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经过课题组集体探讨,我们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准备了一个历史短剧,学生扮演希特勒、罗斯福、银行家、工人和农民,这一历史短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剧情的理解和演练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在该剧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同学们都体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所缺乏的。短剧的演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使同学们增强了自信。这次作业的设置也使我们相信:作业的设计的确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善于积累、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1、积累资料

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都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让自己的研究留下轨迹。原始资料既是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资料,也是将来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

课题研究开始的时候,我都会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此课题过程资料的文件夹,所有与此课题有关的电子资料都署上名称、日期归并到这个文件夹中,另外,我还准备一个档案盒,存放与课题有关的纸质资料、音像资料等。我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学习资料、听课记录、研究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学生的调查问卷、作业设计、活动资料、学生日志等。

我经常从网上搜索下载最新资料,学习整理,记录在资料学习卡,将最有价值的资料保留进档案盒。

每次听完课后,及时写下听课记录,并特别关注课堂内外的作业设计,保留所听课的作业习题纸,并在旁边附上自己的想法,保留进档案盒。

每一次参加集体或个人课题研究活动时,都认真做好研究记录。

每次对学生进行访谈后,认真分析,将访谈记录和分析结果保留进资料盒。时时刻刻有意识地撰写相关个案研究、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教案、教学日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课例报告等,记录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保留电子文挡和纸质资料,同时不忘反思,撰写经验总结。

2、不断反思

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我常常进行反思。

我们注重细节反思,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反思,处处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

我们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例如在中期阶段性论证中我们发现,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我们后期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作业设想-反馈-再设置-再反馈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逐渐把握了历史与社会创新作业“放”与“收”的关系。

放,要放而有据即在学生分析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思维导向,否则,学生就会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与要到达的目标背道而驰。放而有度,作业应考虑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认识水平。放而有序,每一课作业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是一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链。收,要收得及时。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收得如果及时,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理解速度快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鼓励,而对于那些思维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及时的解惑。收得要准确。教师的归纳综合,要恰如其分地提示知识要点,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课文有关内容。

3、在不断的反思中取得了突破

首先,建立“作业超市”――让学生去选择。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选题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二)选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三)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有所收获。我将为此而好好努力。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六

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真正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能力,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无止境,读书似耕耘,通过读书学习收获更丰硕。我想此次远程培训也是因为这个初衷,让我们教师利用网络学习为自己充电,让我们收获并与成长。静下心来听讲座的收获不言可知,对我教育教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科研素养,在以后论文、课题写作时,就可以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

假期认真聆听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巍教授的一系列有关课题研究的讲座,这些讲座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开题论证、如何进行课题实施、如何完美收官等方面方面进行了全面阐释,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我们这些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实用性强,尤其是典型案例的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能帮助我们一步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改变我们之前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犹如课题研究的指导手册,慢慢翻阅、慢慢学习、慢慢理解。

我的收获:

选择恰当课题。这一部分感触最深的就是选题。选题决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价值和质量等,故选题不可不慎。选好题,起好步,课题研究就会顺利很多。当时选择的课题就《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校本教材研究》是基于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将stem作为学生关键能力提出来,如何推进就成了教研室的重要任务,教师理念的培训、实验室硬件的改造、课例的选择等等就值得研究,而且可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可以合二为一,不必另辟蹊径,专门研究,在研究时间、研究精力等方面都更有保障,从而使研究更具可行性。

相关理论掌握越多课题研究运用越好。课题设计主要围绕“为什么做课题”、“该课题做什么”、“该课题如何做”这三个方面。“为什么做该课题”的问题,主要从研究背景、课题依据、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等方面阐述。研究背景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即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课题依据主要解决“依据什么进行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依据通常包括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三个方面。研究者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越扎实,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的越好,这些理论知识就越能够促进课题的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要清晰。开题论证很必要。“课题做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拟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的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具有定向和指导作用。我们课题研究目标当时不是很清晰,目标之间有交叉和重叠。研究内容有些笼统、模糊,在写研究内容时,只是把内容一条条地罗列出来,而对每条的内容没有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在开题论证时厘清了许多概念和问题。

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将行动研究运用于教师的课题研究就是:教师要为改善教育教学的实践而研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展开研究,由教师自己来研究,对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展开研究。行动研究特别适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同时辅之以其他研究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课题的顺利研究,而且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我的启示:

1.“问题意识”很重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路,别人的话,对一些教学现象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小问题,多去和别人交流,去听课,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中不断对比、思考。

2.用心思考很重要。给我感触很深的是这些专家之所以能够走向成功,引领卓越,和他们有心、多想,用心去想事情,用执着去做事情是分不开的。“教师成为研究者”不再是口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就不会有行动,更谈不上成功,所以作为老师要多想,要不断思考与学习,当然也要把想转变为经过努力的做,才有可能成功。教师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课题研究。

看着大标题和文章小标题,绝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过硬,我想教授肯定是阅览群书,向他们学习,读书,坚持读书。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而专业阅读是教师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有着长期阅读的习惯,其中一条就是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从阅读到悦读,当阅读书籍变成一种习惯后,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生活中的巨大享受时光。在阅读中汲取前人、同行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获取名师、大家的精心研究成果,了解教育行业前沿的思想和教育方法。

边看边勾画,一些好的句子、一些好的思想、一些好的做法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都是可以学习、借用的。将在专业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方法适当的放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实践,实践的过程就是向优秀学习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学习案例并在实践中会发现哪些理论、方法适合自己,哪些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最终能形成自己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卓越的教师的成长,底层逻辑仍然是建立在对优秀的模仿、传承和创新上。一线教师常常觉得无事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有很多,关键在于平时的时候要有记录的习惯,建立成长档案,让自己的成长有痕迹。一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点不同看法形成一篇文章。二是,在一个研修共同体里,可以聚焦课题进行研究。因为有课题的存在,可以引领学员进行自主研究、探索,分解任务、攻克难点。三是,聚焦课堂案例,听课、评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听讲座,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方法和深度的演讲,陶冶人的心灵,感受到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要勇敢地、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反思,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成长,在磨砺中坚持,在引领中提升。每一个卓越的背后都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工匠精神,教师也需要工匠精神。不负时光,茁壮成长,坚韧与执着是成就教育的无字教材。但是要想成为有代表性的卓越教师有一些内涵、特质确是相通的,乐于实践、善于反思、勤于笔耕。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优秀篇七

20xx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xx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