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 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心得感想(精选5篇)

时间:2023-10-09 01:56:32 作者:念青松 2023年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 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心得感想(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篇一

从星空中“闪耀的北斗”看“中国力量”

待长征呼啸苍穹,北斗组网群星闪耀。从北斗二号首颗星算起,中国已成功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离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部署完成只剩“一星之遥”。

据悉,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科技创新”的目标追求。北斗系统的成功源于无数科研人员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用刻苦钻研挺起民族的脊梁。“早在北斗二号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前,我国就开始了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论证研制工作。”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谢军说。今日的北斗工程,流程的优化构成“基因细胞”、新方法的采用锻造“强健肌体”、科技创新则注入“核心灵魂”。可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放眼当下,只有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加速奔跑在璀璨星河中。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数字经济”的时代要求。早在2018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中,“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春风之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奔涌的“后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北斗+5g+智能技术”成功开启了“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北斗系统不仅能大大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建设,更为服务全球迈出了铿锵步伐。

“闪耀的北斗”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中国伟力。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北斗系统为我国国家、社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我国改革开放42年的重大成果,是国之重器,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北斗系统可实时监测和预报库坝、桥梁、隧道及尾矿库等目标的位移,为安全生产和事故救援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也在农田信息采集、农业普查、土地确权、精准农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搭建融合北斗技术的多警种统一作战指挥系统,实施网格化监管,可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等。北斗系统正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生产安全、农业发展、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让“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愈发“熠熠生辉”。

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篇二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北斗系统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保障安全运行;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系统;“北斗+”让生活变得更便利……北斗系统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显现。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服务,属于北斗的“全球时代”进一步到来,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北斗系统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每一项功能都饱含北斗特色和中国情怀。如今,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北斗系统,“中国的北斗”已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诠释,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科技战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是中国精神极其鲜活、极其真切、极具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全体北斗人执着坚守的核心价值。

北斗卫星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李祖洪表示,要把“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发扬光大、落到实处,关键是要解决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好用、用好的问题。下一步,要大力弘扬北斗精神,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做好空间段的各项工作,确保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长期稳定运行,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异性能展现到极致。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做好卫星在轨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支持工作,保证卫星12年工作寿命,确保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卫星以其安全稳定的运行、连续可靠的信号、多样优异的服务接受考验。

“北斗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创新发展的精神也不会停歇。不论走多远,我们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北斗将永远走在‘为全人类提供导航服务’的路上。”杨长风说。

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篇三

精神是无形的,却能够激荡人心、催人奋进,激发出不竭的力量。从北斗一号系统的建成,到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再到北斗三号系统的全球服务,“北斗”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北斗”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中国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从北斗精神中汲取干事创业的力量,不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从北斗人“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中汲取“拼搏进取”的力量。坎坷的过程、巨大的困难,贯穿了研制“北斗”的整个过程。面对责任和压力,北斗人矢志不渝、追求卓越,打破约束条件、推动研发进度,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天都在研制上倾注心血和力量,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工作目标激发斗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究攻关的坚毅品质、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是推动问题解决和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北斗”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员干部要学习北斗人“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在奋进新征程中永不懈怠、拼搏进取,勇当“下山虎”,争当“拓荒牛”,让“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韧劲从一而终。

从北斗人“精雕细刻”的绣花功夫中汲取“细心细致”的力量。航天工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成败,决定整个大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北斗人精雕细刻、精细钻研,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上反复打磨、做足功课,他们是新时代的工匠,用“匠心”铸就了“国之重器”。对党员干部来说,细心细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品质,从耐心为群众解释一次政策到细心为群众纾解心中的忧虑,从贴心为群众办好一件事情到全心为群众铺筑幸福之路,在每一件为民之事上,我们都要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从群众的现实需求和细节着手,让群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温暖和实实在在的成效。

从北斗人“不怕失败”的坚定前行中汲取“勇于挑战”的力量。有多少成功,就必然要经受得住多少失败,通向成功的道路由挫折和失败铺就。“北斗”的研制成功令全体中华儿女感到自豪、受到鼓舞,这背后的过程却充满了波折,凝结着北斗人的心血。一次次的测试、一个个失败的经历让北斗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试验验证和对失利原因的确认,他们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技术,最终实现了技术上的巨大飞跃,北斗系统得以正式开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做“冲得上去”的人,做“甩开膀子”的人,而不做坐享其成、逃避责任的人,要不怕吃苦、无惧失败,在吃苦的历练中和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工作岗位上冲锋陷阵、过关斩将。

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篇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建设、发展和运行北斗系统。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创新没有止境,梦想没有极限。当前,我国的创新事业正逢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也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赢得美好未来,错失机遇、落后一个时代。“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党员干部就要有这样一双源自创新创造自信力的“翅膀”,敢开历史之先河、敢当事业之先驱、敢作时代之先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怀,因势而动、因时而异、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北斗系统鼓励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倡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兼容与互操作。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当改革创新的进程再一次走到了关键的历史当口。“隧道深远,但亮光已然可见”。党员干部要秉持开放融合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就是要以穿越历史的宏大格局、放眼时代的战略眼光和引领未来的雄心壮志,把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坚持高度融合、深度契合、密切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取得良性互动、多方共赢的成效。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之惟艰。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冲锋在前,是党员本色;不畏艰险,是党员担当。无论是疫情肆虐,还是汛情来袭,各级党员干部始终把“为了谁、依靠谁”牢记在心,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定盘星”,并以自己的执着干劲和先进形象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带领群众,再接再厉开创新局面,万众一心夺取新胜利。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使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党员干部而言,从政之路上,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难,坚持一段时间也不算难,难的是如几代北斗人、数十万建设者一般顽强拼搏、矢志不渝、不懈奋斗。敢于追求卓越,敢于赢得胜利,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要求。“干就干最好、争就争一流。”面对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硬骨头”“险水滩”“荆棘路”,党员干部只有敢闯敢试、敢作敢为,才能以理性的行动在大势中抢占先机,于工作上赢得主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闪耀北斗精神,导航奋斗人生。迎难而上,梦想成真;乘风破浪,风雨兼程!

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小故事篇五

从无到有,北斗走过的路殊为不易。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从事“两弹一星”的先驱们就已经认识到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重要性。建设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等,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战略意义。

1994年,研制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这一年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时,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各发射20多颗卫星,已完成了全球组网。

给别人指路,自己要先走出一条路。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始终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遵循“自主、开放、兼容、渐进”原则,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2000年,北斗一号又省又快地构建起兼具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建设航天强国伟大事业的感召下,在异常艰辛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北斗人不断挑战世界尖端科技,牢牢握住了北斗导航的“勺柄”,加快了中国北斗星座在太空组网的脚步。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之一;2017年11月,北斗三号系统首组双星发射;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向全球提供服务;2019年12月,北斗三号核心组网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6月,不到3年时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