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调查报告论文大全(21篇)

时间:2023-11-08 22:36:07 作者:XY字客 食品调查报告论文大全(21篇)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我们应该遵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

食品调查报告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说要带我去麦当劳吃东西,一向贪吃的我竟然对妈妈“sayno”了,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一向被外国人称为“垃圾食品”的麦当劳、肯德基等等的外国快餐店都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人们有一种“崇外迷洋”的心理,认为外国的“垃圾食品”都是非常高级的食品,认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所以,麦当劳和肯德基才如此火爆。不止这样,这些“垃圾食品”背后还有几条“罪名”呢!

一只炸鸡腿=吸六十支烟?!

很多同学都认为吸烟是不好的,是一种危害自己生命健康的慢性自杀。可是你们相信吗?一只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的炸鸡腿,如果你吃了下去,就等于你吃了致癌物质和吸了60支烟,这是多么的可怕啊!!一只烟吸下去,你的血液就会变黑,那么六十支烟吸下去,简直是没想都已经吓晕了。我们班上的同学一去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地方,起码要吃上3——5只,那就等于他们这一天吸了150——300支烟。回想起我以前吃过炸鸡腿,我感觉我的血液就在漫漫的变黑............

引发“富贵病”=慢性自杀!

大家知道“富贵病”是什么吗?没错,人见人怕的糖尿病也是它其中的一种。以前我以为,糖尿病只是一种像发烧感冒之类的小病,其实糖尿病可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杀手”,而且还是在这么多种病当中,排名第二的呢~糖尿病是无法医治的,只能靠药物来控制你的病情,而且一顿饭只能吃两口,面对这么多美味佳肴的菜前,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啊!那你们知道那些“垃圾食品”能让我们的身体营养失衡,导致引发各种各样的病吗?你们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被一些“垃圾食品”所“侵蚀”吗?这无疑是在等于在慢性自杀阿!

各位朋友们,如果你的家人要带你去吃麦当劳,我希望你也能坚决的“sayno”后,和家人到饭馆里品尝一下真正的中国菜。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些菜比“垃圾食品”更加好吃!!!!!

在我的身边有九成的同学爱吃零食,常吃的零食几乎全部是膨化小食品,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而这些“垃圾食品”又多为三无产品。我在电视上看过在“3.15”前夕,就一项学生零食调查结果中,我知道了三无产品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我呼吁同学们告别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因为在“3.15”这个活动中主要围绕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做报道。该校的九成同学都喜欢吃零食,受访的60多人仅一人在最喜欢的零食中选择了蔬菜和水果,其他人则选择了饮料和虾条等膨化食品。从这项调查中,我知道了这些食品大多来自学校周边的小卖部与个体摊贩,大多数学生购买来的零食根本不看食品的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日期,地址等标识,而在学校旁边小卖部检查的部分“三无”食品中,色素和添加剂普遍超标,其中一些小食品大肠杆菌严重超标,个别的小食品中还含有亚硝酸盐。因为这些食品外表光鲜,价钱十分便宜,所以它们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但它们严重的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少先队的大队长,我呼吁工商部门在对此类“垃圾食品”清理整顿的同时,也要对那些小黑作坊清理整顿。我决定和我的队员们对“垃圾食品”做一系列的宣传,使全校的学生不要光顾街边的流动摊点、校门口的小卖部购买食品。要养成购买食品时查看商品标签的习惯,正确食用各类安全食品。我呼吁全校的同学们告别“垃圾食品”。

食品调查报告

沃尔玛(江南摩尔)。

食品历来被认为只具有两种功能:第一,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即营养功能;第二,提供人对食品色、香、味和质构的享受,从而引起食欲上的满足,即感官享受功能。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随之而带来的各种文明病的发生,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因此,近二十年来,功能性食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我国是十分崇尚保健的国家,传统饮食中就有很多具强身健体和阻抗衰老的食品。近年来,功能性食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广告也是铺天盖地,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而做出此次功能性食品调查。

xx、xx、xx。

我们对于不同的年龄层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他形式,如饮料、糕点形式;。

10)群众对功能性食品能否代替药品的认识:1%的人选择了能代替;96%的人选择了不能代替;29%的人选择了不清楚。

2)很多人对功能性食品的认识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很大;。

3)对于功能性食品的作用的认可度较高;。

4)对于功能性食品的适用人群认识不准确;。

5)较看重功能性食品的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

6)功效和价格是影响群众购买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因素;。

7)更多的人更倾向于去药店购买功能性食品,而不是超市或保健品直营店。

8)大多数人知道功能性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目前人们知晓的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主要有:钙尔奇、虫草乌鸡精、脑轻松、血尔、血乐、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长快乐等。同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几乎没有,消费者对起其处于零概念,也导致了虚假广告活动猖獗。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另外,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大的阻力。

1、沃尔玛(江南摩尔)销售的功能性食品大多是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其他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比例太少,甚至没有。

2、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很少,消费者对其概念薄弱。

3、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

4、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响。

1、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识,让消费者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功效,争取消费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价格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5、研究功能因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功能因子,发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提高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科技含量。

6、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学理论,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其有机结合,加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食品体系。

食品调查报告

品流通环节是消费者接触食品的第一道主要环节,同时也是牵涉消费者数量最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工作至关重要。温县工商局围绕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现食品安全长效监管,近期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县共有涉及食品经营的单位和业户445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体食品店(含部分经营副食的百货店)375家,有限公司1家,超市(商场)5家;“食品放心示范店”93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126家,食品统一配送率7080%;无照经营70家。

这些经营单位是全县流通领域的食品经营主体,直接为百姓提供食品来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监督、管理好这些经营单位,就管好了全县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就为百姓创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对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督执法力度,有效促进了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目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基本令人放心,经营单位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不合格食品退货制度、购销台帐制度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基本实现了无缝隙监管。而在农村食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水平仍有待提高。

今年我局组织了10余次食品类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取缔无照食品经营户67户,查处各类食品案件27起,其中无证经营业户84%在农村,食品案件90%发生在农村。检查结果显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较城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我县设立12315消费者投诉站(点)547个,在全县各行政村聘请一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262名,制定了义务监督员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他们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以期达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改进食品安全工作的目的。农村是食品流通环节安全问题的多发地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监管是需要着力破解的难点。虽然县政府每年均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且在食品监管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有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集市散装食品的“两防”设施不够完善。农村集市食品近60%为散装、装,虽然有的业户添置了网罩,解决了防蝇问题,但防尘效果不理想。

二是食品店的散装食品标示不清晰。调查发现,农村商店所售的散装食品多数无原料说明,无加工日期,无保质期,消费者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农村杂货店食品混放严重。农村杂货店规模较小,卫生状况较差,商品类别较杂,洗化用品与食品混放,存在食品被污染的隐患。

四是销售三无产品、超期食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经营业户销售本应淘汰的过期商品,少数业户为牟取利润违规销售三无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五是部分食品质量堪忧。集市和小食品店出售的果冻、汽水等食品普遍存在色素、有害菌超标现象。部分饮料由糖精、色素和水简易勾兑而成,未经杀菌处理,便进入市场流通。

六是部分食品外包装质量低劣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低劣的塑料袋或塑制瓶进行食品外包装,有些企业使用未经充分消毒杀菌的二次包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生产企业和批发商、零售商盲目逐利,形成了劣质食品供应链。一些小企业、小作坊为降低成本,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以低价战略向农村倾销;部分批发商图利润,批量采购低价劣质产品;一些零售商只顾“适销对路”,对食品质量置若罔闻,销售低价“三无”商品。很多劣质食品和“三无”食品,正是通过这一供应链条流入农村市场。

二是农村消费能力偏低,农民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农民购买能力不强,质量过硬的名优食品难以占领市场。很多农民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容易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同时,多数农民辨伪能力不强,在消费时没有查验证照和索要发票的习惯,给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和城市淘汰食品流入农村埋下了隐患。

三是农村市场存在监管薄弱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已呈现出“跨区域流通、多部门交织”的特点,多数劣质食品由外地加工窝点制造并向本地输出,打掉这些加工黑窝点,需要区域合作、部门配合,存在一定难度。农村食品销售网点多、分布散、流动,难以实现集中监管。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制。要有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监管工作高效有力地施行,真正形成各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助、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监管工作全履盖和经常化。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虽然我单位基层执法人员均为国家公务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还要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整体防范食品安全能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鼓励其积极举报违法案件,达到实时监管的效果。

(三)强化食品源头监管。要继续加强农产品源头的监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要继续加强对外来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实现食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把好食品市场准入关,确保食品源头安全。

(四)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监管。要力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要切实落实经销企业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销毁、公布制度,加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流通环节经营秩序规范。

(五)加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加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对餐饮单位食品、餐具等进行经常性检查、监测机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要加对无证经营的整治,开展集中整治卫生不合格现象,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食品清洁卫生。

(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要加对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业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增强企业法人的第一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

食品调查报告

今年2月,一份来自于美国消费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食品标签调研报告显示:

——73%的消费者倾向购买纯天然食品;

——70%以上的消费者会阅读加工类食品包装和标签上的内容;

以上足以说明美国消费者对于食品标签的重视。下文具体说明食品标签的安全标准。

相信gras标准意味着食品成分是安全的。

目前食品企业将新成分推入市场主要是通过gras系统,gras标准(美国fda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代表着一般意义上公认的食品安全。认为gras标准代表fda已经对食品成分进行评估并确认其安全的消费者占77%,认为fda会对新成分的安全性和使用进行追踪调查的消费者占66%,但事实上这些评估和追踪调查并不存在。在71%的消费者看来,gras意味着食品企业使用的成分是安全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usda有机认证是由美国农业部负责的全美最高级别的有机认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均严格把关,保证所认证的产品没有任何危害人体的成分,100%有益。取得usda标志的前提是,该食品必须100%为有机成分。

当消费者知道美国农业部常常允许生产企业为肉类食品设定自己的标准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占94%)提出,所有的食品企业都应该在肉类食品上遵循同样的标准,并在标签中体现,而不是自行设定相关标准。

很多消费者认为对标签中标注“有机”字样的鱼类产品,联邦标准应保证鱼类为百分百有机饲养(占87%),不可使用抗生素类或其他类药物(占82%),不能在饲料或鱼产品中添加色素(占80%)。

七成消费者认为美国农业部不应该允许在有机食品生产中使用含非有机成分的材料,如果这些成分并不是十分必要。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希望肉、家禽、鱼、农产品的标签上体现产品的原产国(占87%)或原产州(占74%)信息。93%的消费者想在标签中了解动物在哪里出生和长大,以及在哪里被宰杀。相当多的消费者(占33%)希望在食品上看到对此类内容的要求更加严格的标签。如果某种动物在其他国家出生或长大,那消费者可能就会认为源自该动物的食物是该国产品。

在被问到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是否有权对在美销售食品的标签信息提出异议时,消费者产生了分歧。几乎一半(占45%)的消费者不同意最近国会做出的撤销牛肉和猪肉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动物的出生、成长和宰杀国的决议;四分之一的消费者对该决议表示赞同,29%对此不发表意见。

很多消费者称,经常给健康的动物喂食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可能是由于动物身处一种拥挤且卫生堪忧的环境中。68%的消费者对此十分关注,且65%的消费者认为这样的条件可能滋生出大量抗生素也束手无策的新细菌,认有机食品美国认证标志为这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消费者占53%,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促进动物生长的消费者占51%。

当消费者看到食品标签中标有“不使用抗生素”类字眼时,他们中的一半会认为该动物没有被喂食任何抗生素类药物,而这也是事实;但四分之一看到类似标签的消费者则会错误地认为该动物既没有喂食过任何抗生素,也没有喂食过其他药物。

大多数(84%)消费者希望政府对肉类食品标签出台规定,如那些来自经常喂食抗生素的健康动物的肉产品标签中应注明“曾使用抗生素”等字眼。绝大多数(88%)消费者认为,源自饲养过程中使用过激素或莱克多巴胺的动物的肉食品,同样应在标签中予以标注。

还有87%的消费者称,动物不应该被喂食激素、莱克多巴胺或其他促进动物生长的药物。

84%的消费者称转基因食品应贴上相应的标签(86%),或符合政府的安全标准才能在市场销售(84%)。

要求政府强制在转基因三文鱼产品标签中进行标注的消费者占93%,如果三文鱼标签不标注是否是转基因食品,过半数的消费者(53%)表示可能不会购买。

对贴有“纯吃草”标签的肉类产品期望很高。

对于贴有“纯吃草”标签的肉类产品,69%的消费者认为这意味着动物主要是吃草长大,66%的消费者认为动物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只吃草,60%认为动物在牧草生长季以草为生,但其他时候则吃谷物,58%还认为这代表着动物不会被经常喂食抗生素和激素类的药物。

六成消费者提出:如果动物的饮食不是百分百由草构成,那么企业应该对此做出声明。

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理解“无硝酸盐”标签,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无硝酸盐”意味着食品完全不含硝酸盐,不管是人为添加的还是天然拥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一些加工过的肉类会增加人类罹患癌症的风险。但只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对此有所了解,另外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并不知晓。

近八成消费者希望果糖标签上能标注其来源。当被问到果糖的原材料时,选择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消费者占76%,选择甘蔗或甜菜的占66%,选择水果的占53%。

消费者对贴有“公平交易”标签的食品看法不一。认为该类产品涉及到的农场工人能够拿到一份可观的工资收入的消费者占61%,认为农场工人拥有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消费者也占有相同的比例,一般消费者认为这类食品是由小规模独立农户生产加工而成,43%的消费者认为此类食品不会使用有毒农药。

食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卖部食品的调查报告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

:在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喜欢到小卖部去买零食吃。在学校,除教室,小卖部就是同学们第二个“天地。

为此,我对校园素辣食品安全进行了调查。

了解学生对垃圾食品(主要是素辣一类)危害的认识,学生购买垃圾食品(主要是素辣一类)的原因,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否与吃素辣食品有关。

20xx.04.06至20xx.04.26(每天中午12点)。

xx小卖部。

:在校学生。

1.抽取买垃圾食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达87%;)。

2.深入了解小卖部素辣食品包装上的配料及成分,进行抽检。

3.询问小卖部老板销售量情况。

4.采访部分家长,问问为什么反对我们吃那些零食。

素辣食品在小卖部里有一把排,我随手抽检了三包:辣条“麻辣王子”的、素辣片“海苔辣死你”、球形素辣“乌龟下蛋”。单看包装确实很诱人,包装里都是辣油,非真空包装。翻到包装背面,光是“甜蜜素”、“丙酸钙”、“食用香精”“山梨酸钾”、“单甘脂”等食品添加剂就有四五种,而且qs标志有重影。小卖部的零食是绝对不卫生的,配料中我看到了许多食品添加剂,吃多后可能会得重病,现在感觉不到,以后知道就晚了。

老板说每天同学们上学的生意都非常好,特别是星期五。

家长不赞同卖垃圾食品,主要理由是不卫生、对身体不好、配料方面有很多食品添加剂。建议不要吃,同学们以后可以从家里带些饼干等零食,不要在小卖部买。孩子正在长身体,吃这些垃圾食品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没有好处的,建议平时适当给孩子多喝一些益生菌酸奶,多吃果蔬,尽量避免吃上述东西。它们又占据了我们的胃,其他有用的食品必然就吃得少了,最终就会导致人们营养缺乏,妨碍健康。

家长总的认为这些素辣垃圾食品不能发挥应有的营养作用,比如说,要钙没钙,要钾没钾,维生素少得可怜。一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造成孩子的口腔溃疡,或者是咽喉炎胃炎的情况。另外这个卫生也不好,或者是容易造成孩子铅高的情况,注意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是疾病预防的关键。这种辛辣食物长期吃会导致胃病,再就是这些食品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是否含有违禁的食品添加剂尚不得而知。因此,尽量不吃为宜。

从家长口中可得知,平时孩子的零用钱都是自己保管,家长根本那他没办法,教育引导也等于白费,会尽量回减少给孩子零用钱。

1.初步了解,大部分学生还是有按要求在学校饭堂进餐,理由是食堂饭菜较有营养;小部分同学是把小卖部当食堂的,理由是方便、卫生、合胃口;还有些甚至不吃饭,多数为女生,理由是没胃口、当减肥。很多同学是完全不知道三无食品,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是很少很少的。

2.从食堂篇来看,只有少数同学对食堂表示满意,大部分还是认为可以。食堂的餐具每次都是先由学生冲洗一遍后再统一由工作人员进行再一步地消毒,所以有一半同学觉得餐具安全性可以保证的,就餐环境良好,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良好,有佩戴好口罩。对于食材是否新鲜的问题大部分认为一般般,最担心的环节是食品原材料的新鲜度,因有时会在饭菜中发现有头发或苍蝇、蚊子、蟑螂等恶心物,所以大多数人也比较担心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大多数同学还是不喜欢由学校自己煮饭菜。

很多不吃饭而去小卖部买素辣食品吃的女同学,其实是她们对这些垃圾食品不了解,虽然这些食品营养素含量比较低,促进人体发胖的成分却很高。比如说,高脂肪,高糖,大量淀粉,而且吃起来还不容易觉得饱,所谓“好吃你就多吃点“。

食品调查报告

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展开了这一次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实地考察、访谈法为辅。我们对学校的一些饮食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来了解那些广大师生常去的主要餐饮场所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并希望借助我们的问卷调查反馈结果,使他们了解到目前师生们对他们的举措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并且在未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我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一个情况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调查问卷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针对目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学生的消费特点,制作了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表,于2月底3月初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问卷84份。

根据问卷表所反映的内容,有以下一些情况:

1、有74.6%的学生一般选择在食堂就餐,22%的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就餐。对学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学生占53.2%,不满意的占30.7%。觉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占80%,不安全的占10.2%;觉得食堂的就餐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72.9%,不满意的占10.3%;觉得食堂的食材一般新鲜的占65.5%,不新鲜的占30.2%。

2、认为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卫生状况一般的学生占58.7%,认为较差占27.2%。认为学校周边有存在不卫生的餐饮摊点的学生占89.8%。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未关注小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儿有好吃的就坐下吃。许多学生同时还反映学校周边摊点存在碗筷较油腻、不卫生、好像没有消毒等现象;蔬菜没洗干净、有黄叶;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饰等情况也比较多;基本卫生设施不够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饭菜质量不高。

3、对于购买可存放的食品大多数同学会到比较正规的商店购买,并注意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等事项。也有少数学生并不重视商品质量,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图个方便。由于大型超市有着相对比较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所销售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比较好的保障,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首选场所。所以在大超市购物相对比较放心,大部分学生会注意保质期和不去购买“三无”食品,但有部分学生人不知道“三无”是哪三无;对散装食品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疏忽,大多数学生不会注意,说明学生对散装或裸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好在国家已经对散装或裸装食品采取措施(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部门规定,散装速冻食品等十类食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英文简称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这样更能保障食品安全。

4、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很少关注到食品卫生方面的新闻报道,说明舆论的'宣传力度不够。毕竟广播电视和家长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还是主要手段,通过这些媒介虽然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较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有限。足以说明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大,消费维权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1、学校周边小饭店、商店和小杂货摊点屡禁不绝。

部分中小学校的管理不严格,有些学校食堂供应能力不足,默许就餐的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小吃店就餐,这些地方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根本不具备经营加工食品的资质,食品卫生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增加了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的隐患。还有些学生课间到校外的杂货摊点购买一些三无食品,这些摊点的食品卫生情形极差,食品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

2、进货渠道混乱,食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货渠道主要有自购和配送两种形式。从食品来源看,有的是从小食品市场批发的,甚至还有个别经营者直接从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厂购进“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卖,食品质量难保证。

3、部分学校食堂承包后管理不善。

目前,我市学校食堂均为市场运作,承包给个人经营。个别承包人受利益驱动,在采购食品原辅料时追求,忽视食品卫生问题,特别是在购买食用油、调味品时多为无商标散装的不合格产品;采购索证意识不强,大部分学校食品采购三证不全,即: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出厂合格检验报告不齐全,个别采购人员对食品索证有关规定甚至一无所知,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食堂。有些学校食堂操作设施陈旧,餐具配备落后,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容器混用现象时有发生,不规范使用甚至不使用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还存在原料随意堆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有损坏,操作人员卫生意识不足等多种问题。

1、学校周边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少经营户为了获取盈利,购进一些三无产品,以鲜艳的外包装或附带小卡片、小玩具吸引学生购买,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

2、一些流动摊贩由于经营场所不固定性,常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工商部门执法、监管造成一定的难度。流动摊贩经营设备简陋成本低,执法部门即使没收了经营工具,短时间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长效整治和彻底取缔难度大。

3、学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某些学校领导对学校食品卫生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能有效地履行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二是有的学校没有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没有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对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不能做到有效监控。三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不健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无法进行及时、有序、有效的处置。四是未建立完善规范的食品留样制度。

4、学生消费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据“某文具店”店主介绍,该店内出售鸡翅、麻辣豆干、膨化食品等各种小食品,每袋只卖5角钱,极受学生欢迎。在检查中,看到几个小学生拿着刚买的麻辣小吃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当问及“这个是不是很好吃”时,孩子们笑嘻嘻地说:“可好吃了,辣辣的香香的,我们班的同学都爱吃。”当问到这些是不是卫生时,他们一脸茫然说:“不知道。”由于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又贪图便宜和好奇心,往往都是买很便宜的食品,经营者往往投其所好,这也是流动摊点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

5、政府的治理和处罚的力度不够。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综合整治。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牵涉到卫生、工商、教育及学校等部门单位,单一部门、单一手段的整治很难有明显的成效。甚至很多部门在相互推委责任,不履行本部门的职责,更谈不上各部门联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6、社会、学校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没有开展经常性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多数学生不具备食品安全自我保护常识。

1、加强消费安全教育,提高守法经营意识。一方面,要加大法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与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卫生知识、消费常识等内容,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另一方面,要开辟维权法制课堂,要让工商执法人员走进校园,大力开展消费维权宣传,开辟校园“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指导师生科学饮食、营养消费,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食品安全人人讲,食品安全人人防”的良好氛围。

2、落实食品安全培训,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由基层卫生部门牵头,要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测试不合格者坚决不予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同时对学校师生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组织专业人员走进学校,采取讲课、传单、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齐抓共管,加大联合整治力度,形成整治合力。加强与质监、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不断规范校园周边的食品摊贩的经营,各部门加强联系和协调,开展联合整治和统一治理,对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商店、餐饮店进行专项整治,对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的经营者,对情节严重的进行立案查处,违法轻微的责令改正,对无证照的责令限期办理,取缔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净化校园及周边消费环境,共建安全、和谐的校园消费环境。

4、学校应加强学生在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维权法律等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学生们若在校内外发现不卫生的食品,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若物品发现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权益协会举报。

5、完善“三位一体”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合力。要建立学校、经营者、相关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监管机制,促进监管职能到位。

一是学校负责日常监督。学校主要领导为食品消费安全第一责任人,成立校园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品经营者的日常经营行为负责监督,发现经营者违法经营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及时制止食品消费安全隐患。

二是经营者强化自律监管。积极开展“诚信经营户”及优秀“校园放心店”评比活动,引导校园食品经营者树立“文明诚信光荣、欺诈失信可耻”的经营理念,树立经营者自我监管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用活职能平台,铸造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利器。要加大与教育部门的协助,形成工商、校园共建形式,强化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

食品调查报告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有义务和责任去抓好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彰显大国风范。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有很多,错综复杂。但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本小组展开了此次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在中国愈演愈烈,受到了愈来愈多的人的关注。通过调查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老百姓面对如今的食品安全形势和问题有什么反应;如何面对不安全食品;面对侵害时如何应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食品安全又该注意些什么。

法律贯穿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交际,它让我们理想思考、公正判断和正确选择。通过这次调研,希望人们能够多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在面对社会上的众多问题时,要有清醒的认识途径,同时还要具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在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现象、解决问题。

实发问卷110份,实际收回105份,有效问卷100份,无效问卷5份,问卷回收率95.45%,问卷有效率95.24%,问卷无效率4.76%。

2.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样本数据,统计各项选项的数量及所占百分比,并结合实际,以此分析其中的现象和原因。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1.您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怎么样?

2.您了解《食品安全法》吗?

a.了解b.听过,但不了解c.没听过。

3.你有没有买到过不安全食品?

a.经常遇到b.有,但很少c.几乎没遇到过。

4.您购买食品时,经常留意食品的哪些信息?

5.下列各种不诚信的食品生产或经营现象中,您遇到最多的是?

6.在您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a.自认倒霉,就此作罢b.与生产经营者协商c.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d.其他途径。

7.若您不投诉,主要原因是?

a.不知道如何投诉b.投诉了也不能解决问题c.投诉需要太多时间和精力。

8.您觉得目前最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保证食品安全?

a.国家立法b.严格执法c.舆论监督d.提高国民食品安全意识。

9.您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力度的看法是?(单选题)。

a.很到位b.一般c.不到位。

10.在国产货频频出现问题后,您是否更倾向于购买外国货?

a.是b.否c.无所谓。

11.你在流动摊贩处购买快餐的频率一般是?

a.每天吃b.每周2-3次c.每月2-3次d.从不。

通过调查显示,有78%的人认为中国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太多,令人失望。可见中国当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使太多的人失望,这也是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但是有88%的人表示听过,但不了解《食品安全法》,8%的人连听都没听过,只有4%的人表示比较了解《食品安全发》。可见,大多数的人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不甚了解,甚至参加问卷调查的人中不乏是相关法律专业人士。由此可见,很多时候我们即使权益受到了侵犯,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运用哪些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有62%的受访者在遭遇食品安全的问题时,会自认倒霉,就此作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多数人不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的情况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宣传力度不够到位。法律离国民好像是比较的远,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法律的宣传力度不够到位。首先,我国尚未完全普及法律知识,对法律的宣传力度不够,因而人们对《食品安全法》了解比较少。其次,人们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旦遇到了什么事情,第一想到的不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运用自己的人际网和一些所谓的“关系”来解决问题。最后,还因为《食品安全法》出台不是特别久,人们对其了解比较少。

1.人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就是因为人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才会有这种问题。第一,人们遇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不会想到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而是运用之前谈到的“关系”去解决。第二,就算是想到了要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但是却不知道运用哪些法律去解决,去怎么解决。

3.追究也不一定能有结果。目前中国法律尚不健全,人们对法律并没有该有的畏惧的态度,政府部门也是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即使有人想要去讨个说法,但也不一定有结果。忙忙碌碌、跑东跑西,到最后却什么结果都没有。这种例子其实已经到处都是。正是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表示,即使碰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也就自认倒霉了。

那么,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加上大多数人不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而且人们对此也不想多去追究,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外国货。这是国家食品业的悲哀,是中国食品业行业的信任危机。

在这里还要提下的是,人们喜欢去购买流动摊贩处的快餐,原因可能如下:第一,人们可能认为在流动摊贩处购买快餐比较方便,比之去食堂用餐节约时间。其次,人们可能会认为小摊贩们制作的快餐的味道比食堂饭菜更鲜美。再次,小摊贩制作的快餐的价格比之食堂饭菜低廉。最后,毕竟吃了多年的食堂饭菜,购买小摊贩的快餐可能会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那么,既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到底该如何去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呢?

1.加强国家立法。在调查中,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有必要加强国家立法。可见,我国在食品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所幸在09年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又有了刑法最新修正案中加大了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罚力度,在这方面的法律有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的法律还是远远不够、不完善的。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做到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2.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的监管体制。在调查中,多数人认为目前最应该采取来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是加大执法力度。而且,多数人表示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的工作不到位。可见,在执法力度这一方面,执法部门有待提高。比如,目前好多的城管去执法,一般都只是过过场子,走走形式而已。并且,这些执法的方式粗暴、不合情理。所以,在加大执法力度以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还要规范执法方式。必须记得,问题食品确须“坚决查处”,姑息养奸必将使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长效的监督体制。只有完善、长效的监督体制,才能真正的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加深舆论监督。当今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新闻、网络网民等舆论监督的方式已经日益展现出其强大的威力。加深舆论监督,不仅可以监督国家政府机关,也可以监督食品生产企业。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的社会舆论环境,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

4.呼唤道德的回归,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知道食品生产也有着相当多的潜规则:板栗要用工业桐油起光、鸡蛋要注水增重、豆芽要用尿素和漂白水催胖、馒头要用大白粉来增白、油条要用面团和洗衣粉发泡等等,可见那是多么的没有道德。道德的回归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没有道德的回归,即使我们今天在三聚氰胺上下足了功夫,就能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吗?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否则我们就会落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困境。所以,我们有必要呼唤企业、人民道德的回归。

食品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绿色食品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总量快速扩张到结构明显升级,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所以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主流。

作为承德本地人对承德绿色食品是比较了解的,对于承德地区的绿色食品的共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绿色食品市场应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产品或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抢占市场。下面我们就来对消费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没有经济收入。

2)追逐健康、质量、价格的选择。

3)消费者和容易受到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的影响。

1、选购要求为健康、实用和低价。

要大部分学消费者选购自己真正喜欢的绿色食品是不现实的,所以消费者只能选择的产品价格低廉和外观较差的产品上。既要营养、实用又要便宜,对于消费者和绿色食品来说,这种条件的筛选都是极为苛刻的,要求在各个方面寻求最佳结合点。

2、由于营养性而购绿色食品。

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真正目的在于绿色食品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据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对调节人体机能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行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在流行着送礼就送健康,这也表现在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选购上。

3、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目的;

消费者买绿色产品一般是为了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所以绿色食品就是养生产品的首选。

(三)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品牌和功能的要求;

1、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品牌的选择;

根据调查75%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品牌必有刻意的要求。

2、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功能的要求。

消费者主要对绿色食品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很高。

比如:绿色食品是否具有抗癌物质、能否降血糖、降血压、改善亚健康。

(四)近年来绿色食品市场情况。

1、近年来绿色食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品牌、品种多样化,市场结构比较单一。

绿色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只能放在绿色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上、以过硬的质量来赢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所以绿色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只有在绿色食品的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上寻求发展和突破。

(五)目前调研绿色食品市场反应的问题。

1、大部分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没有严格的品牌要求。

2、消费者在选择绿色食品的方向上比较看重营养价值、质量。

3、绿色食品市场缺少规范化、品牌化。

食品调查报告

自古就有人们以食物为第一要务。,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接连发生毒奶粉克伦特罗有毒黄瓜增塑剂和其他事件一样,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然而恶性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状况,科技大学关注食品安全和国家的未来。赞皇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石家庄市黄北平乡芳村和石头头村当地村民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农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研究人员的地方性知识形成的。

(a)性别比例。

在随机调查中,40.16%的受访者为男性,59.84%为女性。

(2)年龄分布。

在随机调查中,3.15%的受访者年龄在18岁以下,31.50%在18-30岁之间,23.62%在31-40岁之间,21.26%在41-50岁之间,12.60%在51-60岁之间,7.87%在61岁以上。

(三)家庭月收入分配。

(4)教育背景。

在随机调查中,28.35%的受访者具有小学及以下学历,64.57%具有中学学历,5.51%具有大学学历,1.57%具有本科学历,0.00%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在随机调查中,28.35%的受访者非常关注食品安全,55.12%的受访者更关注食品安全,16.54%的受访者不关注食品安全。

(二)对当地食品市场的整体感受。

在随机调查中,9.45%的受访者对当地食品市场感到非常舒适,45.67%的受访者对当地食品市场感到更舒适,40.94%的受访者对当地食品市场感到不太舒适。此外,有些人非常担心当地的食品市场。

(一)关注当地食品安全问题。

只有28.35%的当地人对食品安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生活着女性;购买食品时,45.67%的人总是看自己购买的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厂名、地址,也有少数人说根本不会看这些内容。这与当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和教育背景密切相关。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历越高越受重视,家庭收入越高越受重视。同时,数据还显示,31岁至50岁之间的人比其他年龄的人更关注食品安全。

(2)地方美食渠道。

在日常生活中,当地居民的大部分食物是在小超市购买的,而相当一部分食物是自己的家庭种植或养殖的。大多数当地人在购买食品时会选择塑料袋,而有些人会选择密封或真空包装、纸质包装或无包装食品。其中,家庭食物渠道与家庭月收入、成员年龄密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会选择在正规的食品销售市场购买食品,同时倾向于选择包装良好的食品。

(3)当地食品安全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当地居民经常遭受散装食品、无标签食品、标志和假冒产品的卫生问题。而大多数人认为导致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处罚不明确、买家识别假冒产品能力低下;同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对不诚信的工厂和个人缺乏处罚,执法部门缺乏配合。

(4)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3.39%的当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会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而86.61%的人选择不投诉。只有一小部分选择投诉的人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在选择不投诉的人群中,37.27%的人不知道如何投诉,32.73%的人认为投诉解决不了问题,30.00%的人认为投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同时,也有少部分人表示会投诉食品安全问题,但尚未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说明农村部分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水平较高,非常关注。

(五)食品安全信息。

当地居民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和亲友了解,但缺乏报纸、海报等平面媒体。而当地居民也想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尤其是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营养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渠道让自己了解食品安全等信息。

(一)存在的问题。

1.日常食品多采用小超市散装和塑料袋包装,卫生条件差,来源不明,质量无保证。此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不力,导致当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2.消费者识别假冒产品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信息来源少,当地居民无法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关部门职责不清,食品检验检疫不严格。

5.相应的消费者投诉部门工作力度小,投诉程序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很好地解决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

(2)一些建议。

1、加强监管,完善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定期检查食品超市和网点,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增强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2、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科学消费知识和日常法律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当地居民识别食品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加大农村信息宣传投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广播、海报、海报、横幅等媒体的应用,积极拓宽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积极组织文艺下乡向当地居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4、强化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各方面的监管工作。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管理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强化企业责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5.在乡镇公开设立投诉点,简化投诉流程,合理安排,积极帮助当地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配合相关部门彻底消除此类食品安全隐患。

6.整合资源,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首先要整合监控资源。整合分散在各监管部门的监测资源,建立市食品监测中心、县食品检测办公室、乡镇投诉点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及时处理问题。第二,要检测资源共享。制定全市食品抽检计划,由安委会牵头对食品市场进行抽检,做到结果互用,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抽检和检测。第三,完善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机制,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遏制违法犯罪。

食品调查报告

为了充分了解我县食品加工、生产、经营及流通各环节的基本情况,切实打好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今年年初,我局对我县食品加工、生产、经营及流通等各环节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的情况,我局做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我县的食品安全状况形势严峻,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主要将xx县食品生产企业的调查情况向上级报告如下。

我县共有各类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共548户(不含躲藏生产加工者),其中:食品生产、加工171户,其他食品摊点夜市摊58户,凉粉摊57户,鲜肉摊95户、冷饮88户、其他食品摊(胬肉、凉拌菜、饱子、豆腐摊)75户,上述企业均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我县卫生监督所上报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报表列示的食品生产企业有45户,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6户,包括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各1户,其他3户;食品制造业6户,包括焙烤食品制造3户,糖果蜜饯、液体乳及乳制品、调味发酵制造业各1户;饮料制造业33户,包括酒精制造1户,食用酒制造24户,软饮料制造8户。

我局到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查了解的情况显示:同时持有《生产企业许可证》和《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只有30户,分布在全县7个乡镇,主要集中在城区,共16户,占企业总数的53.3%,其他6个乡镇共14户,占企业总数的46.7%;上述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4户,占企业总数13.3%,包括制糖、饲料加工各1户,其他2户;食品制造业5户,占企业总数16.7%,包括糖果蜜饯制造4户、调味发酵制造业1户;饮料制造业17户,占企业总数56.7%,包括酒精制造1户,食用酒制造14户,软饮料制造2户。

上述30户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共计293人,占我县的总就业人员比例不清;职工总数在10人以上的食品企业有4户,共213人,占全部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72.7%;职工总数在10人以以下的食品企业有26户,共80人,占全部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27.3%。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产值14857万元,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不清。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是云南翰泰食品有限公司,固定资产1500万元,职工人数160人,主要生产食用糖和糖类综合产品,产值14076万元;最小的企业南门酒厂,固定资产数千元,职工总数2人,产值1万元。达到百万元产值的企业2户,产值14526万元,占所有食品生产企业总产值的97.8%;其余28户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总值仅占总产值的2.2%。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显示,持有《生产企业许可证》企业的环境、生产设备、监测设备和人员资质均基本达到开办的条件,在日常监管中产品质量一般能得到保证。

1、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确保监管到位的难点。在我县171户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企业占绝大多数,隐匿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尚未计算在内。我县有大量的食品小作坊很多是前门销售后门生产加工、即做即售的小食品加工企业,基本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严格的生产标准,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管理落后,市场准入门槛低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设施陈旧,一些小作坊粗制滥造,以质次价廉的食品投入市场,谋取利润,是我县食品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的主要因素。

2、未取得《生产企业许可证》而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全县各地。据调查,家庭式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只需凭卫生监督所发放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就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无《生产企业许可证》也可以“合法”的生产、加工食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部门对其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未能进行查处,仅从产品质量方面进行一些监管。

3、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相对薄弱。农民是食品消费的最大群体,假、劣和过期食品往往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小卖店,由于接触、学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少以及基本上无假劣食品的鉴别能力,是最容易蒙受损害的群体。

4、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陈旧、落后,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3号)精神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各监管部门依然沿用以前的监管模式,监管工作仍然存在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监管重叠的现象,没有较好的贯彻落实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

1、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23号)和《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云食安委〔20xx〕1号)文件精神,该文件对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作了明确的指示,对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也作了明确的要求,是近期食品安全工作的大政方针,各部门应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2、要制定食品生产的行业准入标准和产品标准,严格准入关口,具体要对小作坊的环境、设备设施、检测手段和人员严格要求,对不符合标准的,坚决停业整顿或取缔;加强产品检测,铲除小作坊生产食品过程的隐患。

3、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提高监管效率。对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食品加工小作坊必须从严监管,从源头上遏制粗制滥造的食品流入市场,威胁群众的饮食安全;要对食品批发企业加强监控,掌握“问题食品”的流向;提高农村集贸市场、小卖店的监管频次;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的处罚力度。通过上述工作,始终保持对制售假、劣食品者的高压态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4、要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惩次扬好”,依法对违法的食品生产企业和违法食品进行曝光;加强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和假劣食品的鉴别知识的宣传;发动群众提高饮食安全的警惕性,转变饮食消费观念,让全社会对违法食品企业和违法食品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根除非法食品生产企业和小加工作坊存在、滋生的环境和条件。

5、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6、要保障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构的经费投入,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案件进行查处”的职能,是一个常设机构,其开展工作的经费应纳入政府的财政年度预算。

食品调查报告

根据威食安办发【20xx】12号文的要求,我局对照考核及讲话的要求,落实责任,制订计划,逐条落实。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品安全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为了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确保食品安全,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调控科、监督检查科、产业科、军粮供应站、粮食储备库负责人组成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并对领导小组开展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粮食执法小组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狠抓落实、保证人员、经费、责任、措施到位。

二、对食品安全整治情况。

1、抓日常监管。一是从源头抓起,加大对面粉加工企业采购小麦的管理,帮助建立粮油经营台账;二是抓好粮食经纪人的监管,监督收购粮食质量,保障原粮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三是加强对所属粮油经营企业的监管,杜绝不合格粮食的入库,定期对库存量是进行质量检验,保障库存粮食质量。

2、抓集中整治。在“春节”“五一”前期,积极布置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向主要领导汇报检查的内容和范围,召开专题会议共四次。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和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密切配合,检查了坐摊收购粮食的业户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份。

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

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根据方案开展工作,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积极配合上级各职能部门开展滥用食品添加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工作检查,未发现违法行为及滥用添加剂现象。

四、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情况。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经xx市粮食局考评,评选出“放心粮油店”7家,“全国示范加工企业”1家,并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向全市粮油经营业户推广。

五、明确职责分工情况。

我局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拟定了《xx市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了《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和《20xx年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并根据计划合理安排监督检查工作,对我市从事粮食购、销、加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摸底调查,与工商局配合举办了400多人参加的粮食经纪人培训班,发放了食品安全资料,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使他们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确保粮食购销质量。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情况。

制定宣传方案,积极组织宣传,把《食品安全法》贯彻到各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贯彻到人民群众中去。

二是以事故为教训,召集所属企业负责人加大对安全生产以及食品安全的宣传,本着对他人负责,对自已负责的态度,提醒大家吸取教训,高度重视,加大督查力度。

食品调查报告

某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改善经营现状,进行了一项关于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市场调查,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来自消费者的信息。现已将调查的来的信息资料进行了编码并整理,形成了绿色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集,调查报告如下:

我们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5份,学生发放25份,回收25份,回收。

率100%,调查主要涉及。

管理系,覆盖1201级,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11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态度、品牌、购买习惯和价格等方面的调查。

xx年6月7日下午。

(一)、对绿色食品来源的认识。

1、消费者如何辨认绿色食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辨认61.9%的人是从商品包装的标识上分辨的,还有一小部分人是靠感觉,因此,商家再生产绿色食品时,应该在包装上注明。

2、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定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定义,85.71%的是依靠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71.43%的是认为食用安全,52.38%的人则认为是营养丰富,还有少数认为是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商家可根据这一结果来对于自己生产的绿色食品进行标示。

3、绿色食品只是和信息的获得渠道。

在这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广大消费者中,71.43%的人是从电视报纸广告获取信息,51.38%的人是从网络获取,这两项宣传渠道是消费者最注意的,所以,在对绿色食品的宣传上,商家可以多从这两方面入手。

(二)、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考虑因素分析。

1、选择绿色食品主要考虑哪些。

这是一项排序调查,在此项调查中,消费者把自己觉得越重要的,排在越前面,而调查显示,安全无污染和健康都有33.33%的人的觉得最重要,其次有19.05%的人会考虑产品的品牌。

现在的人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对于饮食都是越来越讲究无污染的健康,所以,目前的商家再生产绿色食品时,应该着重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2、在购买绿色食品时,是否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再此项调查中,说明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并不是很在意购买的是否为绿色食品,而大家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也不是很高。

3、购买绿色食品时,对品牌的选择。

在此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中对于绿色食品,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至于市场上以低价销售的绿色食品,消费者不太愿意接受,所以商家对于自己的绿色食品品牌可以进行品牌包装,让消费者形成一定的品牌忠诚度。

4,购买绿色食品的地点选择。

通过此项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程度最大不超过139元,通过题目的假设,我们也可以看出绿色食品较非绿色食品的价格涨幅不是很大,以100元为基础,最多不超过39元,但根据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绿色食品也会越来越受欢迎,其价格也会有所增长。

(四)、是否长期购买绿色食品。

食品调查报告

xxx年xx月xx日。

沃尔玛(江南摩尔)。

三、调查目的:

食品历来被认为只具有两种功能:第一,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即营养功能;第二,提供人对食品色、香、味和质构的享受,从而引起食欲上的满足,即感官享受功能。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随之而带来的各种文明病的发生,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因此,近二十年来,功能性食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现如今,我们已迈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着。而物质生活充裕了以后,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健康长远意义上讲并不是说你病了然后予以治疗,而是从平时就开始防病,可是通过药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现代人看来显然是极其不可行的,常言说是药三分毒嘛。我们最容易实施和控制的,我想应该莫过于食疗了。只有平时注意营养的科学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长寿。食品业和医学在不断进步着,于是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了。功能性食品誉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我国是十分崇尚保健的国家,传统饮食中就有很多具强身健体和阻抗衰老的食品。近年来,功能性食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广告也是铺天盖地,为了解人们对功能性食品的了解程度,并在社会上普及功能性食品而做出此次功能性食品调查。

xx、xx、xx。

我们对于不同的年龄层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他形式,如饮料、糕点形式;。

10)群众对功能性食品能否代替药品的认识:1%的人选择了能代替;96%的人选择了不能代替;29%的人选择了不清楚。

2)很多人对功能性食品的认识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很大;。

3)对于功能性食品的作用的认可度较高;。

4)对于功能性食品的适用人群认识不准确;。

5)较看重功能性食品的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

6)功效和价格是影响群众购买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因素;。

7)更多的人更倾向于去药店购买功能性食品,而不是超市或保健品直营店。

8)大多数人知道功能性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目前人们知晓的市场上销售的品牌主要有:钙尔奇、虫草乌鸡精、脑轻松、血尔、血乐、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长快乐等。同时,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几乎没有,消费者对起其处于零概念,也导致了虚假广告活动猖獗。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另外,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大的阻力。

六、结果分析:

1、沃尔玛(江南摩尔)销售的功能性食品大多是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其他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比例太少,甚至没有。

2、社会上对于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识的介绍很少,消费者对其概念薄弱。

3、中国的功能性食品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存在标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功能性食品市场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虚假、夸大广告问题严重,造成消费群体视听混乱,判断失误等。

4、保健食品的价格普遍偏高,对于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响。

七、综合建议。

1、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功能性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市场。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识,让消费者增强自身保护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稳定性,提高其功效,争取消费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价格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5、研究功能因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的功能因子,发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提高我国功能性食品的科技含量。

6、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学理论,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其有机结合,加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食品体系。

食品调查报告

食源性疾病现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食源性致病菌[1]。不同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不同,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特色食品不同,导致不同地区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为了解大连市金州新区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该地区部分食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20xx年7月—8月对大连市金州新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农场出售的食品进行集中采样,抽样的食品包括猪肉、牛肉、禽肉、卤肉、散装食品、凉菜、活体海产品、鲜冻海产品、生拌海产品。每类食品采样数为85份。

1。2方法按照《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实验室操作技术手册》中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对所有的样品采集后,分离培养鉴定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

2。1不同食品中致病菌的总检出率猪肉、牛肉、禽肉、卤肉、散装食品、凉菜、活体海产品、鲜冻海产品、生拌海产品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9。4%,17。6%,3。5%,1。2%,3。5%,16。5%,3。5%和71。8%。

2。2不同食品致病菌的种类分布猪肉中致病菌以沙门。

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分别为12。9%和10。6%;牛肉中分离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2%,4。7%,2。3%,1。2%;禽肉中分离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11。8%,2。3%,1。2%,2。3%;卤肉中检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株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2。3%和1。2%;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最低,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凉菜中分离出致泻大肠埃希菌3株,检出率为3。5%;海产品致病菌均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生拌海产品致病菌检出率最高,达到69。4%。见表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以及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连市属于沿海城市,具有丰富的食品资源,发生的食物中毒及食物食用不适的投诉事件主要是由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引起[5,6],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可导致一系列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该地区居民健康构成威胁。

本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金州新区主要食品受致病菌污染较为普遍,检出的致病菌包括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共5种。检出的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少数食品如牛肉、卤肉、凉拌菜中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禽类食品中还检出了2株产单核李斯特菌。这种食源性致病菌分布主要是由大连金州新区自身的地域特点和食品构成有关,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但本研究采样食品范围较广,同时由于采样数量差异,致病菌分布及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本调查结果显示,猪肉致病菌以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分别为12。9%和10。6%;三类海产品致病菌均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生拌海产品致病菌检出率达到69。4%,与文献报道的70%相近[8]。沙门菌是引起食源性疾患常见的致病菌,其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是我国主要的食源性疾患之一[9]。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当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其极易污染食品[10]。

产单核李斯特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家禽和家畜为主要宿主,且很容易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和李斯特菌病暴发。食品业应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副溶血弧菌主要存在于海带、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本研究调查显示,生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特别严重,是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主要病原菌之一。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金州新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针对这一现状,食品安全部门应该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食品销售市场加强监督和管理;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食品监测力度,定期进行食品风险评估。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范围和力度,提高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意识,自觉做到少食或不食生拌海产品,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调查报告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和上海进口商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xx年进口食品行业调研报告》。报告对百余家食品进口流通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对企业关注的进口食品产地、品类、渠道等作出分析。

报告显示,在进口食品在我国的品牌力尚未完全建立之际,产地成为消费者最看重的标签。对于进口食品产地,进口企业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关注度分别为58。2%、43。0%,主打有机、健康为特点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20xx年6月,中澳两国签署了自贸协定,目前超过85%的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产品享受零关税。20xx年,零关税比例将升至93%,协定完全展开后将达到95%;20xx年4月,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第一轮升级谈判在北京举行。中新自贸协定是中国同发达国家达成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的启动也为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欧美产品因为执行严格的产品标准,其安全性也深受企业信赖,欧美国家的关注度均在35%左右。

在细分品类中,45。6%的企业认为进口葡萄酒前景明朗,在排名中领先优势明显。有数据显示,从20xx年开始,法国、西班牙、智利等进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进口量与进口额都在提高。国民消费能力逐渐提升,对葡萄酒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在旅游的带动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葡萄酒的饮用习惯也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澳自贸协定明确体现,高达20%的葡萄酒关税将在4年内削减至零关税。仅20xx年,进口瓶装葡萄酒共进口4。8亿升,即约6。4亿瓶,较20xx年上升22%。总体价值22亿美元,上升17%,约合3。42美元/瓶。另外,散装葡萄酒进口量为1。4亿升,起泡酒为0。12亿升。

乳制品及生鲜食品的关注度均超过30%,是企业关注程度最接近葡萄酒的大热品类。在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中,健康优质的乳制品、进口生鲜在国内拥有众多粉丝,前景可期。6月,中国和美国fda达成了谅解备忘录,这表明在短期内可能有200多家美国奶制品出口商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将大大激发国内食品进口流通企业的热情。另一份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和江苏是进口生鲜消费者最多的`省份,其中最受欢迎的进口海鲜品类,包括阿根廷红虾,南美白虾、巨型淡水虾、进口三文鱼、鲍鱼和鲟鱼等;热销的进口水果包括太平洋东岸的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和美国新奇士橙等。乌拉圭牛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肉等也很受欢迎。

在渠道关注度中,全家从电商的围攻中脱颖而出,达77。2%,紧随其后的是京东、天猫、一号店,企业关注度分别为69。6%、67。1%、62。0%;华润ole、city'super、g—super、d。i。g。等精品超市的受关注程度也都超过45%。便利渠道大受欢迎并非偶然,一是国内零售渠道竞争已趋于饱和,便利渠道成为行业新通路;二是进口食品已非昔日高端奢侈品,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篮中日常消费,且向便利包装发展。

在上海,便利店密集,诸多社区便利店,满足了一些居民日常的进口商品的需求。而商务楼便利店,则更多地针对一些商务a的日常需求:中午的白领午餐、平时零食还有一些日常生活需求。因此,这也导致了很多进口商品商,纷纷将目光聚集到了便利渠道。

从20xx年开始,进口食品市场增长迅速。根据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xx年,上海关区进口食品累计金额达1626。85亿元,同比增长15。6%,而20xx年仅增长0。6%。

20xx年1—5月,进口食品累计金额为747。51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进一步明显。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进口食品的最大市场之一,来自世界1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在5万—6万种左右,品牌超过15000个以上。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xx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进口食品消费,已从之前的礼品和炫耀性质消费,发展到到个人的品质性、犒劳性质消费。

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了上海糖烟酒茶商业行业协会进口商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将推进国际食品产销对接平台建立,推动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建设。

食品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利处一:对健康有保障。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就会减少玉米身上的伤口,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就不能去侵犯它,这就减少了微生物侵害的几率,对我们的健康是一个保障。

利处二:拥有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素。和非转基因相比,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尤其是未来一些转基因食品,增加了一些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很多是我们身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对我们大有好处。利处三:减少了农药残留。在抗虫或者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栽培和种植的时候,可以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残留。

虽然转基因食品研究历史只有短短几十年,但其提高产量、增强自身抗病抗虫等优点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其潜在的风险,如过敏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也令世人关注。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

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我国政府为了鼓励支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规划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我国今后十年大力发展的六大高新技术领域,被认为是21世纪技术核心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被列为其中之一,具体包括基因工程、转基因动植物、药物疫苗、生物芯片等。科学界人士认为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及其产品是当今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我国独立研究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被五百名两院院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首。转基因水稻不仅解决了杂交稻制种和生产过程中纯度不高难题,而且对防治直播稻田草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优质高产抗病转基因马铃薯的已经进入开发中试阶段,这种转基因产品产量高,薯块大,薯形好,并且有抗病毒功能。

在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的专家运用遗传工程技术成功了抗芜菁花叶病毒的十字花科蔬菜,解决了北京地区因芜菁花叶病毒感染大白菜,致使病害流行,影响产量,并且破坏了白菜品质的问题。

袁隆平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在世界上也享有美誉!

我对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反对: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转基因食品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国际众多科研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会带来众多对人体健康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争议,转基因不等于进步!其背后甚至隐藏着事关国家安全的阴谋。

当然,生物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质疑转基因食品并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本身,我们反对的是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滥用。

食品调查报告

近年来,国内相继披露了“地沟油”、“毒胶囊”、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美白类化妆品汞超标、“速成鸡”等事件,这些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时专门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较多”, 并要求“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最近,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食品监管职能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些都体现出党和政府对食药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对食药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做好食药监管工作,保障民生,护航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全市目前共有餐饮服务单位1457家,其中,大型以上餐饮企业41家,中型餐馆247家,小型餐馆432家,快餐店108家,小吃店397家,饮品店48家,机关、学校、企业食堂184家。

涉药械单位共有1021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家、药包材生产企业5家、药品批发企业2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8家、医疗器械零售专营企业12家、零售药店217家、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14家、持证个体诊所97家。餐饮食品药品监管覆盖全市35个乡镇(包括开发区),614个行政村。

近年来,在兴化市委、市政府和泰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保障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这条主线,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不断提升工作效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以健全体系为核心,全面夯实监管工作基础

1.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局充分发挥餐饮服务放心工程创建办的组织协调作用,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及餐饮服务单位签订创建责任状和食品安全承诺书,进一步完善了一级抓一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负责的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乡镇(社区)协管员54名、村级信息员614名,建立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出台了《兴化市乡镇餐饮食品安全协管员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了基层监管力量的工作积极性。

2.药品质量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区零售药店诚信星级管理和农村零售药店安全信用分级管理机制,提高运行质态。二是奖惩结合,狠抓药师在岗管理。一方面,我们树立先进典型,评选出19名“爱岗敬业好药师”,予以公开表彰;另一方面,坚持实行药师“黑名单”制度。20xx年因被列入“黑名单”而被拒绝聘用的药师增加了6 名,对挂证经营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三是强化对医疗单位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辖区内一、二级医疗机构开展了药品安全信用等级现场检查评定,就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20xx年共有53家医疗机构通过信用等级评定。

3.药品远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已安装“药管家”远程监管软件的零售药店,通过强化督查促进其规范使用和维护;对新开办的零售药店,以安装“药管家”软件为硬性要求,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全面规范零售药店的经营行为,实现了零售药店药品质量远程监管100%全覆盖。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涉药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以人员培训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和水平,20xx年共收集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41例、药品不良反应830例,其中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254 例,在线呈报单位98家。

(二)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全力解决食药安全难题

1.开展餐饮食品重点品种和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以食品添加剂、肉类、酒类、食用油等为重点品种,以学校食堂、小餐饮等为重点行业,共检查餐饮单位20xx多户次,发放承诺书、张贴公告和宣传画报共1000多份。先后联合市教育局、建工局组织开展了两次学校食堂大检查和工地食堂集中检查,其中对全市学校食堂的检查率大于200%。

2.开展餐饮单位无证经营专项整治。20xx年共查处以无证经营为主的违法违规案件 50多起,累计罚没金额达18万元。督促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334份,培训从业人员4000多人次。通过整治,全市餐饮单位持证经营率由原来的47%提高到85%以上。

(三)以科学防控为关键,大力提高日常监管水平

1.严格审核抓准入。加强对拟新办药店的准入管理,把好“两关”。一是把好“资格关”。凡是新开办企业的负责人以及质量负责人必须通过培训考试,不及格者不得进入下一程序。二是把好“现场关”。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现场验收,逐项检查,确保把关严格,不留死角。全年依法办理药品各类许可73件、医疗器械许可9件、餐饮服务许可312件,发放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4142份、小餐馆小摊贩备案证569份。所有许可事项无一起被提起复议、诉讼,群众满意度达100%。

2.量化分级抓基础。在餐饮食品监管方面,一是对城乡1400多家餐饮单位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占各类餐饮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其中中型以上餐饮单位,企事业单位、机关及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同时,督促各餐饮单位将量化等级结果及时公示上墙,引导公众树立寻找笑脸就餐的消费理念,强化社会监督。二是着力抓好重大活动保障。先后对两会、小高考、菜花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实施全程餐饮安全监督保障,实现了零失误、零事故和零投诉。三是加强对食品摊贩餐饮服务备案管理和农家宴备案管理,分别实现了100%和98%的覆盖率。

3.抽验监测抓案源。一是积极开展餐饮环节食品抽检。以凉菜、熟卤菜、食用油等为重点品种,实施抽检100多批次,全面完成了泰州市下达我市的抽检任务。二是积极开展药品和保健食品抽检。完成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120批次、药品监督性抽验120批次,通过抽验发现假劣药品24批次。先后对大型超市、化妆品店、保健食品批发单位、药店进行保健食品监督抽样,通过抽样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8种次。三是加强违法违规药械广告监测与移送。20xx年共录制非法药品广告22个、非法医疗器械广告6个、保健食品非法广告5个、其他类4个,所有非法广告均已依法移送工商部门。

4.典型示范抓提高。积极开展餐饮食品示范创建工作,创建成1家省级餐饮示范单位、3家泰州市级示范乡镇和8家泰州市级示范单位,并建成14家达标乡镇和106家合格单位,顺利完成了餐饮放心工程第一周期的创建任务,有力促进了我市餐饮食品行业安全水平的整体升格。

近年来,市政府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运行较为规范有序。总体看,药品好于食品,大餐饮好于小吃店。但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餐饮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和体制的新变化, 食药监部门监管理念、监管能力、监管方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监管执法队伍势单力薄

我局虽然整合成立了监督稽查大队,但餐饮监督核定编制仅16人(目前仅8人到位,还有8人待招录)。基层餐饮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体系尚未形成。(原卫生系统在各乡镇都有防保所,而食药监系统在乡镇未设办事机构)我局承担着全市城乡20xx多家餐饮服务单位,近千家涉药单位和近千家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专项整治和每年一系列重大活动的餐饮监督保障任务,监管力量明显不足,难以实现监管的全覆盖。

(三)餐饮安全经费严重不足

与过去我局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相比,餐饮环节监管执法半径长,监管工作面广量大,执法成本明显提高,更需要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支撑,因此,我局在监管执法车辆与经费上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有心无力。

(四)监管对象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监管对象“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缺失,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差,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存在主观方面的隐患。另一方面,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有待提高,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存在客观能力方面的隐患。

(五)技术装备支撑明显不足

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检测技术落后且资源分散,不能为食品药品监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一)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建议市政府能在将餐饮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基础上保证逐年增加,以便今后的各项食品监管工作举措能够在必要的经费保障下得以顺利实施。二是尽快配齐配强餐饮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同时要对现有的执法人员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三是完善监管网络。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步伐,建议在各乡镇配备专职的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切实使现有监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真正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二)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进一步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的支持力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创建成效。在新一轮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到位之前,由市政府牵头,定期召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切实加强食品各个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空白,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大力扶持食品医药产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将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标准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食品龙头企业,逐步提高名牌产品企业和质量认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要坚持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理念,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支持食品、医药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充分利用泰州医药城的辐射效应,发挥我市医疗器械及药包材生产的优势,以张郭镇药包材特色生产园区为依托,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办厂,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形成医药规模经济。

(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

食品药品监管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共同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要加强对餐饮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之熟悉并掌握必要的餐饮食品药品知识和技能,知晓本行业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要加大媒体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教育,让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药品,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餐饮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食品调查报告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15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学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调查。一种是网络调查(在爸爸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进绣山公园进行随机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 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这周,本校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作为本校学生的我和三名同学在一天时间内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市6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时间: 2016年11月15日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的男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55%;女生27人,占总人数的45%。一年级学生有15人,占总人数的25%;二年级学生有7人,占总人数的11.67%;三年级学生有3人,占总人数的5%;四年级学生有11人,占总人数的18.33%;五、六年级学生都是12人,各占总人数的20%。

从早饭吃的地方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小学生多数是比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国为少数(9名)男生爱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爱在路边吃,而女生只有少数(3名)爱在小店吃,并没有人在路边吃。其次,男生较爱在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只有少数男同学不在小店里买食品,女生多数不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只有极少数爱在小滩小贩购买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数在小店里购买一些属于三无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个别去购买零食,可以说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为罐头食品较为好吃,就误以为罐头食品是卫生的,这可以说明全市可能会有极个别同学把好吃食品当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从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及其他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是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顾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结论与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 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 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3、 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 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 同学们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高的,不过请个别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低的同学引起注意。

引言:

当今社会,健康无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古谚云:“民以食为天。”然而,食又以安全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和社会和谐与稳定。无论是导致国内乳制品市场混乱的的三聚氰胺事件还是骇人听闻,令人作呕的地沟油事件都印证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案情介绍:

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犹如一记重拳,击中了全国最大的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双汇集团。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全国轰动,人们将目光转向这个国内肉制品加工的明星企业。新闻中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其公司宣称的 “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中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的检验,以至于卷入这起食品安全犯罪的丑闻之中。随着欧典地板、三鹿奶粉等名牌企业在市场的检验中应声倒下,通过采取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一系列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剥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今,双汇“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企业信条如今就倍显尴尬了。3月16日,双汇集团在网站表示:“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双汇将责任锁定于旗下子公司个别员工,对此报告只字不提,另一方面事件曝光至今,双汇始终没有对作为直接受害人的消费者做出任何承诺或采取任何补偿措施。

那么,瘦肉精为何物呢?医学资料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昏、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而近年来,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还是时有发生。

类似案情简介:

1.“大头宝宝”事件:2003年底,安徽阜阳劣质奶粉的情况,立刻震惊全国,问题由不法厂家生产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奶粉引起,造成幼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据部分省公布的“毒大米”样本检验结果,所抽检样本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均严重超标。

3.“三鹿”奶粉事件:2015年9月11日,《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一文将三鹿牛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顿时轰动了全国,引起广泛的关注,次日卫生部通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品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4.地沟油: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

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

5.“万能牛肉膏”:在市场上广泛流传着“万能牛肉膏”这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将鸡肉、猪肉加工成为牛肉,不仅在校肉松作坊里,然而在一些小吃店里也是“公开的秘密”。

原因分析:

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这是国内企业存在大量不诚实现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部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目前中国经济体制面临转型,过去粗放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迟早会遭遇滑铁卢,企业早一点觉醒和发现问题,可为品牌再造达成好的基础。目前,我国食品产业组织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低,食品产业技术、工艺水平、产业链条和管理水平落后,有关食品质量安全带制度和机制设置也远落后于实际问题出现的速度。

2.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此基础上,2015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其中,食品安全标准内容如下:

(一) 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

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质量的根本好转,有赖于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在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明白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这在当前尤为重要和迫切。

3. 执法力度不够强硬

为什么食品市场“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在央视特别行动曝光的一些养猪户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猪,每头能多卖出几十元钱。”然而,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背后,流通监管体系疏漏和品牌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也难逃其责。虽然早在2002年国家监管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检测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没有纳入常规的检测。一位权威消息人士证实,各地都会检测盐酸克仑特罗,但莱克多巴胺只有在个别地方有检测,因为其检测成本高。所以,尽管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4. 监管工作不严密,以抽查取代普查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恰恰是在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硬性规定不利,以抽查取代普查,每月一次,每次千分之二的比率进行抽查,如此小范围的抽查范围怎么能够的了不法分子保证不存在侥幸心理。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制定和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世界各国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障。只有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为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强化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一方面是加强立法, 另一方面是严格执法而且还要受到刑事制裁。通过这些严厉措施,确保有关法令、标准能得到严格遵守。

2.加强监管力度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企业自律,但绝不能单单靠企业自律,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有力的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统。政府应加大协调监管力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监管,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一、监管严明高校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的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打击力度,提高整治效果,并且要督促监管人员走入生产一线,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表面上看是企业自律不严而导致,但深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够,制度流于形式,促使监管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一线实行动态监管。

3.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实行多头管理,一方面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另一方面则出现模糊或真空地带,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出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都管但都管不好"的局面,也为一些部门权力寻租制造了借口。

4.全民强化教育,提升商家的专业水准和商业道德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在追求商业利润时,几乎将道德置诸脑后,中国自古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道德,而今许多生产和销售劣质食品的人,对劣质食品的危害性却非常清楚。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所以进行全民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在4月18日公开发表的讲话中,温-家-宝痛斥近年来祸害百姓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指出“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启人深思。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定,“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至……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里?我们还能吃什么?食品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种种假冒伪劣食品不断被揭露,被曝光;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制假售劣案件被查处,被打击;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残害,被扼杀,一颗颗善良的心灵被愚弄、被震撼。广大群众不禁要问:“究竟,我们还能吃什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已到亟需下达决心,用大措施,凭铁手段,到彻底解决的时候了。

法律制度,切实有效加强监管力度,拥有一个和谐的、安全的食品行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学生姓名:许国松

学号:201101081052

专业:高速铁道技术专业

班级:11181班

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辖xx区内食品安全状况及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更好地监管餐饮服务行业,确保群众饮食安全,今年我对全市食品安全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内容汇报如下:

(1)食品安全监管状况。

经过一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们分析研究辖区内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有效整合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每逢“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我们精心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规范整顿市场秩序,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对市场调查了解,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存在着一定隐患。蔬菜等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国家要求,质量管理意识不强,产品不精不细,特别是熟食加工、豆制品加工烧饼馒头等面食品加工都为小作坊式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粗制滥造,卫生环境差;一些企业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差,经销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餐饮业中大型企业和学校食堂基本能够达到卫生标准,但一些小吃部、小饭店多数卫生环境差,餐具没有按要求消毒,80%配置的消毒柜未使用。

(1)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堪忧。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和夜市大排档日益增多,在我市约有上百户。绝大多数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是一个病从口入的隐患。

(2)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划分了各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较好的解决了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

(3)农民在种植上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许多蔬菜上残留农药,而小餐饮饭店只是进行简单的`清洗,许多农药仍残留于蔬菜上,为消费者饮食带来很大的危害。

(4)小食品生产加工作坊无证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所生产的产品不能检测,卫生条件比较差,对所生产的产品的安全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5)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针对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统一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加大食品综合监管力度。整合现有执法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使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问题。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督察督办力度。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继续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二是构建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

(3)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烈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掌握鉴别假劣食品知识,了解食品监管的有关政策,把健康的消费观念植根于群众心中,倡导消费者的绿色有机消费行为,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关爱生命和健康”的浓烈社会氛围。

(4)加强对食品安全源头监督管理,把监管关卡前移。一是严格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登记审批,购进、销售实行登记备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加强源头污染治理。二是提高餐饮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市场准入标准,实施资格强制认证制度。对新办经营企业发证时必须达标,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把小作坊式食品企业逐步淘汰出局。

(5)进一步加大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实打假责任制。一是加大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树立执法权威,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窝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但要从经济上对制假者处以重罚,增加其制假售假成本,而且对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按分工负责制的原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察督办工作,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评考核。

食品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酸奶这一健康饮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市场上的酸奶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而消费者对酸奶的包装和质量也越来越关注,消费者到底会购买那个品牌的酸奶呢?消费者更看重酸奶的哪个特点呢?一般会去哪里购买酸奶呢?本次市场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伊利酸奶在烟台南山学院的消费状况、品牌形象、包装、价格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群体对酸奶的消费意向、消费偏好。

本次调研历时10天,调研范围是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被访对象是烟台南山学院在校生。根据调研计划采用定性研究(二手资料研究、访谈)和定量研究(街头拦截式访问)相结合。

本次问卷共发放65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93.8%。

本次调查实施自始至终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完成的问卷进行了100%的当场检查,并对验收后的问卷进行了30%的复核。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相关图、表的`制作主要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整个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共有65人参与调查,有效问卷为61份,其中男女生比例较均衡,男生占45.9%,女生占54.1%。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早饭后,参与调查的人员多为大二人员,比例高达68.85%,其次为大三学生,比例为19.67%,大一与大一四学生比例较小,分别为9.84%与1.64%。

(一)大学生对酸奶喜爱程度较高。

据报告统计,61人中喜欢喝酸奶的人数达到45人,比例占73.77%;对酸奶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有15人,占24.59;仅有一人态度为不喜欢,比例为1.64%。这说明大学生的对酸奶的态度趋向积极,多为喜欢态度。被调查者喝酸奶的频率在2次以下/周和2-4次/周的人数各占总调查人数的45%,而每周五次以上的人数较少,占10%。

(二)大品牌更受欢迎。

被调查者喜欢的酸奶品牌主要是蒙牛跟伊利,人数各占总体的63.33%和61.67%;其次是光明牌选择人数多,占18.33%;三元牌的酸奶不太受欢迎,仅占6.67%;另外,有8.33%的人选择了其他品牌。因此可见,大品牌如蒙牛和伊利比较受大众欢迎跟信赖。

(三)消费者购买的心理价位。

调查显示大众最能接受的每袋酸奶(150ml)的价格是2-3元,有3/5(约占63.93%)的大学生认为每袋酸奶的合理价格为2-3元,其次是3-4元,占总体的19.67%,1-2元的占总体的14.75%,最后是4元以上,占总体的1.64%。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认可,每袋的价格在2-3元之间最为适宜。

(四)包装形式----大学生最喜欢利乐砖。

(五)益生菌牛奶比普通酸牛奶更受欢迎。

被调查者喜欢的酸奶品种,选择益生菌酸奶的人数最多,其占比例为53.33%;紧跟其后的是选择普通酸牛奶的大学生,占48.33%;还有人选择了大果粒,占总调查人数的30%;只有一人选择了其他品种占1.67%。由此可见,益生菌酸奶和普通酸牛奶相对而言是比较受欢迎的,喜欢人数较多的。

(六)大学生一次性购买的酸奶数量在六个以下并且选择酸奶时最注重保质期。

调查显示,过去三个月内每次购买酸奶的数量为三袋(盒)以下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36.67%;四到六袋(盒)的占43.33%;六袋(盒)以上的有只占20%。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人购买酸奶的数量在六袋以下。另外,经统计分析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选择酸奶品牌时会考虑的因素,保质期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口味、营养、价格、包装。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在选择酸奶时比较注重保质期。

(七)影响大学生购买酸奶的因素----品牌、价格、亲友影响、电视广告、明星代言。

影响大学生购买酸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品牌”提及率为65%,其次为“价格”为51.67%,“电视广告”影响的占25%,另外购买酸奶时受“明星代言”影响占18.33%,受“海报宣传”影响的,占11.67%。

此项数据表明,伊利酸奶要想成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畅销的品牌除了建立品牌效益外还要考虑增加产品层次性,对于除了家庭供给外基本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讲价格也是相当重要的,另外必须重视电视广告的宣传推广作用。

(八)伊利酸奶的优势品种----安慕希。

(九)大学生最容易接受伊利酸奶的促销方式----购买时送赠品。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大学生对酸奶喜爱程度较高大品牌更受欢迎2~3元的价格水平(150ml)最易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最喜欢的包装形式是利乐砖益生菌牛奶比普通酸牛奶更受欢迎大学生一次性购买的酸奶数量在六个以下并且选择酸奶时最注重保质期。

明星代言。

食品调查报告

目前在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量在90公斤左右,西欧约50公斤,日本为23公斤,而我国仅为1公斤,这说明我国罐头市场尚未真正启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国内消费者对方便、美味、营养、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罐头食品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种消费需求,可见罐头食品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食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我们于20xx年3月20日至23日对北京罐头食品做了一次专项、深入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调研部对调研问卷的专业设计和对被访问消费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科学配额,本次调研共访问罐头食品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306人,其中女性占53.5%,男性占46.5%。

在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的访问员问及消费者,您认为最好的罐头品牌是哪个时,该项调查结果也有点超出了我们调查前的预计。被调查的消费者一致认为罐头市场现在还没有最好的品牌,消费者普遍存在对罐头产品的认知度不高的现状。

在北京超市里销售的各类罐头品牌有数十个之多,不仅有古龙、梅林、甘竹、林家铺子和真心等这些知名罐头品牌,中小罐头品牌更多。但不管是知名罐头品牌还是中小罐头企业在消费者心中都没有形成最好罐头品牌的形象。这对于罐头食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的机遇是罐头市场并没有像方便面和液态奶市场那样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罐头市场还处在完全竞争状态,没有领导品牌甚至没有特别强势的品牌,几乎对于所有罐头企业都有足够的发展机会。所谓挑战指的是消费者对罐头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很低,罐头企业要想成为市场的强势品牌必然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近几年来罐头食品被“不新鲜”、“不营养”、“含防腐剂”等种种误解笼罩而越来越淡出了国内消费者的视线。特别是多数国内罐头企业近年来一直热衷于国际市场,在产品定位和销售上重外轻内,国内罐头市场出现了真空,乘虚而入的伪劣产品泛滥,罐头身价有逐渐走低的迹象。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六个月中只吃过1-2瓶罐头的消费者比率最高,达到34.9%;在过去六个月中没有吃过罐头的消费者比率排在消费者选择的第二位,比率也高达27.5%。在过去六个月中吃过3-4瓶罐头的消费者占11.0%,吃过5-6瓶罐头的占12.8%,吃过7-8瓶罐头的比率占7.3%,吃过9-10瓶罐头的消费者占2.8%,吃过10瓶以上罐头的消费者只有3.7%。以上调研数据表明罐头产品目前消费量很低。罐头生产企业只有让消费者知道罐头食品是安全的、健康的、美味的和方便的才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逐步做大罐头产品的市场容量。

在所有罐头产品品类中水果罐头的市场需求最大,最喜欢吃水果罐头的消费者比率高达70.9%,远远多于其它罐头产品类别。最喜欢吃肉罐头的消费者比率为14.5%,排在消费者喜欢吃的罐头类别的第二位。水产罐头和蔬菜罐头分别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5.5%。喜欢吃禽类罐头的消费者仅有1.8%。可以看出在罐头行业中水果罐头的消费者喜好度最高,其次是肉罐头。生产这两类罐头的食品企业市场需求量要远大于其它罐头类别。

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水果罐头是桃,占选择比率的24.9%;其次是橘子罐头占21.1%;排在第三位的是菠萝占16.2%。往下依次是梨罐头占11.9%,草莓罐头占11.0%,荔枝罐头占6.4%,桂圆罐头占3.7%,其他水果罐头类别合计只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4.8%。可见桃、橘子和菠萝是消费者更喜欢吃的三种水果罐头。该项调研数据可以为水果罐头食品企业特别是中小水果罐头食品企业规划产品线提供参考依据。

口味好是消费者喜欢吃水果罐头的首要原因

消费者喜欢吃水果罐头的首要原因是水果罐头的口味好,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77.5%;其它原因如有营养、甜品、爱吃水果、去火及其它原因合计占的比率也只有22.1%。吃过水果罐头的多数人都会感觉到,吃水果罐头往往比直接吃水果口味要好的多。比如糖水类水果罐头的制作就是把经分级去皮(或核)、修整(切片或分瓣)、分选等处理好的水果原料装罐,加入不同浓度的糖水而制成的罐头产品。如糖水桔子、糖水菠萝、糖水荔枝等罐头。 口味好几乎成为消费者喜欢吃水果罐头的唯一原因。

消费者吃水果罐头的首要顾虑是担心产品是否新鲜,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40.0%;担心水果罐头产品质量问题的占28.0%;担心产品是否卫生的消费者占16.0%;担心水果罐头里是否有防腐剂的比率为10.7%;有其它顾虑的消费者比率合计为5.3%。从该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水果罐头整体质量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水果罐头产品的购买频次。

其实罐头食品的长期保存主要依赖于真空、密封和杀菌。食品装入罐头瓶中后,经过排气,处于真空状态,造成无氧环境,容器完全密封后,在高压条件下充分杀菌。因此,罐头食品绝对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现在绝大多数罐头生产企业普遍都使用低温杀菌工艺。低温杀菌工艺有助于提高水果罐头的口感和品质,罐头产品中并没有含防腐剂。出现上述消费者误解的主要原因还是罐头生产企业品牌传播工作做的不到位,引导消费需求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在专业的消费者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专业的品牌策略和市场策略是罐头食品企业做强品牌和做大市场的前提条件和未来的市场机会。

通常大家认为罐头产品主要的消费人群是儿童、妇女,特别是孕妇和产妇,再一个就是老年人。但精准企划本次对罐头产品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21-40岁是罐头产品的主流消费群体。从以上调查图表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有34.9%的消费者认为罐头产品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食用。但除此之外认为罐头产品更适合21-30岁消费者吃的比率最多,占选择比率的23.6%,其次是31-40岁的选择比率为16.0%,两项合计达到39.6%。而认为罐头产品更适合60岁以上老人吃的占9.4%,更适合41-50岁消费者吃的比率为7.5%,更适合11-20岁消费者吃的占3.8%,更适合51-60岁消费者吃的只有2.8%,更适合10岁以下儿童吃的选择比率仅为1.9%。我们并不否认儿童、妇女,孕产妇和老年人是罐头产品,特别是水果罐头产品的重要消费人群,但以上调研数据表明21-40岁的消费者才是罐头产品的主流消费群体,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妇女和孕产妇。

通过对肉罐头产品消费者的实地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不考虑罐头产品重量的情况下消费者认为每瓶肉罐头的零售价格在7.1-11.0元最合适。其中选择7.1-9.0元的消费者比率最高,达到26.2%,紧接着是选择9.1-11.0元的占25.2%。认为每瓶肉罐头定价在5.1-7.0元的消费者占19.6%;往下分别是5元以下的为16.8%,11.1-13.0元的占8.4%,认为定价在13.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率最少仅有3.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北京市场销售的肉罐头产品每瓶定价在7.1-11.0元的是最为合适的。

在本次市场调研中精准企划也对每瓶水果罐头的价格定位做了消费者测试。调查表明,消费者认为每瓶水果罐头的定价在3.1-7.0元最适合,远低于消费者对每瓶肉罐头的7.1-11.0元的价格接受程度。消费者选择3.1-5.0元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价格区间,达到42.3%;认为每瓶水果罐头价格在5.1-7.0元的消费者占所有被调查对象的25.0%;选择3元以下的为16.3%;选择7.1-9.0元的为10.6%;消费者选择比率最少的是9.1-11.0元只有5.8%。该项调研结果为水果罐头企业制定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价格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市场依据。

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现有肉罐头产品的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肉罐头产品质量问题,二是认为产品不新鲜,三是肉罐头开盖难。如图所示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的消费者最多占所有被调查对象比率的27.1%,其次是认为肉罐头产品不新鲜的占23.7%,觉得肉罐头产品开盖难的消费者所占的比率为18.6%,以上三项比率合计达到69.4%。除上述三项不足外,消费者认为现有的肉罐头产品的不足方面还有口味不太好占10.2%,价格高、担心产品卫生和其它不足分别为5.1%,认为肉罐头品种太单一的消费者为3.4%,认为产品包装不足的消费者仅有1.7%,这些方面的不足与消费者对肉罐头产品的前三项不足相比选择比率较低。

可见绝大多数肉罐头生产企业还缺乏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其实肉罐头有许多相对于新鲜肉制品的优点,如口感好、营养、方便等;肉罐头产品生产工艺成熟,质量是有保证的;而且肉罐头的开启其实也非常方便。这项调查结果也表明肉罐头市场竞争壁垒小,存在巨大的品牌提升机会。谁能够准确了解消费者对肉罐头产品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顾虑和潜在的消费需求,抢先竞争对手发力,进行精准的品牌传播和有效的市场推广,谁就有更多的机会成为肉罐头市场的强势品牌。

在我国罐头市场,不管是水果罐头还是肉罐头都还没有领导品牌,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消费者心智资源中甚至还没有强势品牌。罐头市场还处在完全竞争状态,对于大的罐头企业和中小罐头企业机会基本均等,只要品牌策略和市场策略精准完全可以打破现有的品牌和市场格局,在较短时期内一跃成为罐头市场的强势品牌。在此精准企划为有志成为中国罐头市场强势品牌的罐头企业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营销建议:

1、在准确了解消费者对罐头产品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抢先发力,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

2、通过品牌传播逐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罐头生产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壁垒。

4、在水果罐头或肉罐头产品中分别研发出1-2款消费者认可的旗舰产品,支撑企业品牌的拔高和拉动其它产品的销售。

5、产品的口味首先要做到自己喜欢吃,企业的员工喜欢吃,口味好才能形成重复购买。

6、北京市场销售的罐头品牌,每瓶水果罐头定价在3.1-7元最适合;每瓶肉罐头定价在7.1-11元最适合。

7、在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中要向消费者介绍罐头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打消消费者吃罐头产品的顾虑。

8、要成为罐头市场的强势品牌,企业最终需要同时生产水果罐头和肉罐头这两类罐头产品,成为这两个重要罐头品类市场的领先品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