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通用7篇)

时间:2023-09-28 22:56:14 作者:琴心月 最新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通用7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一

从院党委领导班子到中层干部再到医院每一位职工,大家都不遗余力贡献自身力量。上到制定防疫措施,下到执行防疫方案,大家众志成城、同心抗疫。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一线,但是所有人都是奉献者。

从防疫第一道关口预检分诊,到24小时运转的核酸检测、急诊转运,再到没有周末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上日常医疗工作,医护人员承受着多重考验与压力。

预检分诊,作为防疫的第一道关口,直面感染风险。从20__年新冠疫情发生至今,数百日如一日守护我们。他们积极排查,忠于职守,仔细询问入院人员流行病学史、旅居史、接触史,认真核验行程码、健康码、场所码。截至4月29日,预检分诊已排查发热患者4920人,入院预检人数高达132900人次。

因为来院大多是中、老年人,查验步骤相对他们较繁琐,遇到不配合查验工作的,医务人员依然耐心地解释防疫政策,他们表示,要坚决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将感染风险抵御在院外,为广大群众就医创造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急诊科,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是处理急危重症入院患者的必经场所。在新冠疫情工作中,自然也成为了防疫“排头兵”。急诊科不仅要完成急诊抢救工作,还要面对疫情下的新挑战。

疫情期间,除了日常急救接诊任务,他们还参与接送转运疑似、密接人员任务,救护车司机必须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确保及时完成接送任务。截至目前,医院共接送转运病人984次、1218人。

检验科,是新冠疫情阻击战中的“侦察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探测仪”作用。时间回到20__年8月2日晚九点半,医院接到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的紧急任务,医务科迅速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样,随后检测标本工作一直持续至凌晨一点左右,从7月28日开始,检验科已经加班五天。期间检验科全体人员主动取消调休,每日加班加点,接到紧急检测任务则是通宵达旦,力争以最快速度准确出具检测结果。7月28日—8月4日,医院核酸检测单日高达4000余人,检测总人次达9000余人。同时,医院还承担了进校园、社区等院外核酸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医院已经完成核酸检测大约195852人次。

公卫科,是新冠疫情阻击战中的“防御员”,发挥着“防锁线”作用。自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20__年4月28日,利州区中医医院已累计接种52878人,108587剂次。

这些庞大数字的背后,是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更是医务人员星夜奋战的优异成果。不仅要保障新冠疫苗接种,还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医院最大限度安排人力,医务人员更是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全力满足居民群众的接种需求。

医院还联合社区设立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点,为行动不便等人群提供新冠疫苗接种便民服务,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降低感染新冠的病死率,是抗击疫情的有效手段。在每一剂新冠疫苗的背后,是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日夜坚守,他们磨破了手指,模糊了时间,忍着隔离服里的闷热,在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中做出积极贡献。

“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医护人员初心使命的考场”,情况越是危急,越需要我们发扬不畏艰险的精神。

前段时间,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且上海疫情处于高位运行阶段,各地援沪医疗队纷纷赶往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4月8日晚,医院护理部收到组建中医系统医疗队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护理队伍的通知,陆续有39名护士报名参加支援。4月13日,医院再次收到组建中医系统医疗队支援上海疫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医院预派3名医护人员赶赴上海支援。

新冠疫情不知何时会彻底消失,动态清零政策依然是我们现阶段需要严格执行的防疫政策,面对国家政策,医护人员必须挺身而出,闻令而动,时刻奔走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二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年轻干部责无旁贷。年轻干部作为党员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要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当好“护航员”“网格员”“服务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要立足岗位,当好抗“疫”一线“护航员”。立足本职岗位,履职尽责,奋发作为,建功立业是新时代年轻干部承担的历史使命。广大年轻干部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及时成立抗击疫情阻击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绝不擅离职守、绝不临阵退缩、绝不应付了事、绝不自行其是,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管辖区域内护航群众健康、在疫情防控中担当使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要勇担责任,当好抗“疫”一线“网格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大年轻干部要守好“一亩三分地”,以村(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采取全覆盖、地毯式、拉网式等方式,逐户逐家走访,全面做好重点疫区返回人员排查和车辆登记工作。对排查出的重点关注人员,尤其是湖北、武汉等地走亲访友、旅游等人员,要逐一建档造册,尽快弄清弄准相关人员数量,确保“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及时掌握疫情、及时制定措施、及时采取行动,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构筑疫情防线中守好一方阵地、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要铭记初心,当好抗“疫”一线“服务员”。从“学校门”步入“机关门”,从学生跨入公务员行列,作为一名年轻干部首要任务就是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大年轻干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积极发挥抗“疫”一线“服务员”作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通过电话了解、微信联系、群众反馈等形式,帮助隔离人员加油鼓劲、解惑释疑、疏导心理、化解情绪,热情周到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缺米、缺面、缺油、缺菜等实际生活困难。及时联系和配合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询问了解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身体不适症状,要第一时间护送其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三

最近一张照片在走红网络,这张照片拍摄于武汉“太空舱”,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回国探亲的留学生,他也是一例疑似病例。照片中太空舱里的医患们有说有笑,还跳起了广场舞,但是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这一幕令网友惊讶,不少人称他为舱里的“一股清流”。

这一幕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境界,而一个人的境界,则决定了他的成就一个人要想成功不只需要成就,更需要不断触碰更高的层次,自律,决定了他的最终能够到达层次。

在“太空舱”这样的环境里,在得知自己是一例疑似病例后,在其他人都在跳广场舞、刷手机的时候,他仍然能屏蔽周遭的干扰,平息内心的焦灼,拿起一本书安静阅读,仿佛在做一件无比平常的事。在如此喧闹的环境中还能静下心去学习、去阅读,这需要多么淡泊宁静的心才能做到啊。

这是在抗疫一线的真实故事,而身在北京的我们,距离武汉、疫情不知有多远。这次的新冠病毒将我们、老师和学校隔离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我们通往知识殿堂的路阻断。你若问那条路在哪儿,我会将刻在路中间的几个大字指给你看——“自律、勤奋”。

如今我们已经居家学习四周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呢肯定有同学会说:“当然,反正老师也看不到我们在做什么,做做样子,抽空玩会游戏多自在”也有同学说:“只是复习,看看自己不会的,会的还看它干嘛,岂不浪费时间”还有一部分同学会说:“学习可是自己的事,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即使上网课也要和在学校一样认真,不,要更认真”

三种不同的回答分别代表了三种眼界:第一种,鼠目寸光。只知道让当下的自己好好享受,却没有考虑之后会如何,这样的人在开学之时必然十分吃力第二种,他们知道学习,但他们不够自律,也不够勤奋。

这种人虽然短时间看不出各方面有什么下滑,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因懒惰而“堕落”第三种,他们知道为自己学习,对自己负责,网课上得十分认真,每一天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就是我要谈论的重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自律。

这就是自律的力量,看看前面提到的前两种同学,一种不思进取,只想着把自己不熟练的在学一遍,不想着巩固自己会的另一种直接“放弃”了自己,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第三种同学会则好好“感谢”前两种人,因为他们的“帮助”,使得自己成功实现弯道超越。甚至还会有时间去预习一下新知,复习那些不牢固的旧知。这样的差距可不是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可以追上的。这就是自律的力量。

我们的居家学习应该说是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沉迷手机岂不荒废了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有人可能会为此而狡辩称:“我已经努力了,只是我‘不如别人聪明’罢了。”那么我要说:“不自律的人有什么资格谈努力”成功的路上没有秘诀,唯有“四字真言”——自律、勤奋。

日本时装设计界的“大神”山本耀司曾对自律和勤奋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正是靠着这样的自律和勤奋,他终于在世界的时装设计领域打下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律的力量,知道自律的人有多么“可怕”。那么,一起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让我们认真学习,对旧知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基础,同时对新知进行预习,扫清障碍。

疫情当前,让我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以学习为重,做到自律、勤奋,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疫情过后重返校园的我们,一定会感谢今天自律、勤奋度过每一天的自己。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四

20__年的4月如期而至,草长莺飞、花开盎然的画面向人们款款走来;当人们正准备去欣赏一场盛大花事之时,随着“固始县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例”一条爆炸式新闻,疫情卷土重来,猝不及防地,这座小城一切按下了暂停键。

一声令下,迅速集结。4月21日夜晚10点半,固始县人民医院高梅护士长和同事们接到医院电话:“有紧急任务,请速到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我们的抗疫之战正式打响了。

抗疫的勇士们接到通知后,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任何一个人无故缺席,他们义无反顾地纷纷从县城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迅速集结在固始县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

亲自挂帅,连夜部署

此刻,已是深夜12点半,在西区方舱病区疫情指挥办公室,李可珍同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负固始县人民医院党委会的重托,受命于危难之际,身先士卒,勇挑重担,连夜赶来为大家召开紧急会议。

方舱病区的抗疫工作千头万绪,李可珍同志认真梳理,安排人员与相关单位有效对接。她负责协调方舱医务人员的职责分工、感控、护理、消杀,以及患者的收治、转归、出院和医护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为了怕延误工作,党员李可珍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唯恐错过任何一条重要通知,唯恐漏接任何一通工作电话,无论多晚、多困她都认真对待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电话。在后来几天里,疲惫不堪的她眼球布满血丝,并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同事在一旁劝慰她说,你要注意休息啊。可是倔强的她仍旧继续工作。从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启动到持续性工作,先后有三十多名医护人员参与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工作,从不熟悉到她能准确地叫出每个人名字,并嘱咐大家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不管谁有需求,她都第一时间想尽一切办法给予解决。在这里,感觉她就像一个大家长,细心地照顾着大家的生活。

临危受命,勇往直前

在隔离病房的'更衣间内,白衣天使们细心地做好个人防护,带上闷热的防护口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然而就是这一袭白色征衣,就像大家的铠甲战袍,装备好立马投入了战斗之中。

在这场“硬仗”中,这位白衣天使,那秀美的长发剪了,脸被口罩勒出了血痕,手被消毒水漂到发白。看到这样的一幕谁不心疼呀?在疫情面前,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她们甘愿放下一切,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来守护全县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作为一名战斗疫线的白衣战士,不但要有全面的医疗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水平,还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高度责任心。4月23号晚,病房里接诊了一位高龄78岁的新冠阳性患者,这位老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行动不便,并伴有右侧股骨颈骨折,当时患者孤身一人,无人照料,医生和护士二话没说当了陪护人员,给患者倒水喂药,抱患者去卫生间,同时不停地安慰患者以消除她的恐惧心理,并鼓励帮助她和其他患者共同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医护人员的全方位服务使患者的身心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虽然这是平凡岗位上最普通的举动,但她们却用真心、诚心和爱心赢得了患者们的肯定和认可。事后,当有人问起满脸沾满汗水的当班护士黄明秀说:“你累吗?近距离接触阳性患者你害怕吗?”她微笑着平静地说:“不累,也没啥,这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不畏艰险,兢兢业业

在平日的工作期间,病房里随时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除了对新冠患者每天进行咽部采集核酸、诊断救治工作和询问密接史之外,他们还包揽患者的一切衣食住行,比如打水、送饭、拿药,倒垃圾等。他们常常累到腰酸背痛,但从不叫苦叫累;他们常常汗流浃背,但从无丝毫怨言。而且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他们还承担起每日的病房的消杀、终末消毒工作,这无疑又给他们的工作又增加不少负担,但是他们却说,保护患者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面对每日的终末消毒,他们从不敢怠慢,从84液的配制到喷洒,他们都严格按照院感科同事的要求严于律己,生怕有病毒的“漏网之鱼。”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只有在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才发现灌铅的胳膊已抬不起来,冒烟的嗓子已干渴嘶哑,然而身上的汗水,湿漉漉的头发,脸上被勒红的印记都是他们最美的妆容!这一身防护服里还藏着医务工作者不为人知的秘密,因连续7、8个小时工作长期不喝水引起的口腔溃疡,长时间憋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生物钟紊乱生活不规律复发的痔疮……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们逆行者前进的脚步,休整一下又继续战斗。

甘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在这场有硝烟的战场上,同事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超级英雄,有人需要守护,就有人义无反顾;有人需要保护,就有人选择奋不顾身。这世界哪有什么英雄无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在无数个危急时刻,有人站出来、顶上去,勇敢前行。他们只是平凡的人,是为人妻为人夫,是为人父母为人儿女,是每个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固始人民有难了所有的一切都置于脑后,带着行李赶往隔离区,以隔离区为家,顾不得家里的孩子老人。

对于所有的医务人员而言,最苦的不是隔离病房工作,而是每个闲下来的夜晚,抗疫期间因家中老人无人照顾,膝下儿女无人看护,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每次跟家人视频,孩子都哭着找妈妈,每逢那一句我想妈妈了瞬间破防,心疼的无法呼吸,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告诉家中老人们,我们很好,隔离区吃住都很好,不用担心。告诉孩子妈妈就是电影版的吴京,百毒不侵,百战不挠,等疫情结束就能回来陪你,挂完电话已是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入睡。

固始县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护士们说,能为抗疫献上一点爱,尽上一份力,不仅是大家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磨砺。我们的一身战袍,一份爱心,就是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这平凡的微光,都将汇聚成满天星海,照亮漫长黑夜中前进的方向,也终将迎来全县人民的霞光满天、遍地繁花似锦。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五

20xx年的4月如期而至,草长莺飞、花开盎然的画面向人们款款走来;当人们正准备去欣赏一场盛大花事之时,随着“固始县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例”一条爆炸式新闻,疫情卷土重来,猝不及防地,这座小城一切按下了暂停键。

一声令下,迅速集结。4月21日夜晚10点半,固始县人民医院高梅护士长和同事们接到医院电话:“有紧急任务,请速到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我们的抗疫之战正式打响了。

抗疫的勇士们接到通知后,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任何一个人无故缺席,他们义无反顾地纷纷从县城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迅速集结在固始县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

此刻,已是深夜12点半,在西区方舱病区疫情指挥办公室,李可珍同志,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负固始县人民医院党委会的重托,受命于危难之际,身先士卒,勇挑重担,连夜赶来为大家召开紧急会议。

方舱病区的抗疫工作千头万绪,李可珍同志认真梳理,安排人员与相关单位有效对接。她负责协调方舱医务人员的职责分工、感控、护理、消杀,以及患者的收治、转归、出院和医护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为了怕延误工作,党员李可珍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唯恐错过任何一条重要通知,唯恐漏接任何一通工作电话,无论多晚、多困她都认真对待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电话。在后来几天里,疲惫不堪的她眼球布满血丝,并经常感到身体不适,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同事在一旁劝慰她说,你要注意休息啊。可是倔强的她仍旧继续工作。从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启动到持续性工作,先后有三十多名医护人员参与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工作,从不熟悉到她能准确地叫出每个人名字,并嘱咐大家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不管谁有需求,她都第一时间想尽一切办法给予解决。在这里,感觉她就像一个大家长,细心地照顾着大家的生活。

在隔离病房的更衣间内,白衣天使们细心地做好个人防护,带上闷热的防护口罩,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然而就是这一袭白色征衣,就像大家的铠甲战袍,装备好立马投入了战斗之中。

在这场“硬仗”中,这位白衣天使,那秀美的长发剪了,脸被口罩勒出了血痕,手被消毒水漂到发白。看到这样的一幕谁不心疼呀?在疫情面前,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她们甘愿放下一切,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来守护全县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作为一名战斗疫线的白衣战士,不但要有全面的医疗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水平,还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高度责任心。4月23号晚,病房里接诊了一位高龄78岁的新冠阳性患者,这位老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行动不便,并伴有右侧股骨颈骨折,当时患者孤身一人,无人照料,医生和护士二话没说当了陪护人员,给患者倒水喂药,抱患者去卫生间,同时不停地安慰患者以消除她的恐惧心理,并鼓励帮助她和其他患者共同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医护人员的全方位服务使患者的身心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虽然这是平凡岗位上最普通的举动,但她们却用真心、诚心和爱心赢得了患者们的肯定和认可。事后,当有人问起满脸沾满汗水的当班护士黄明秀说:“你累吗?近距离接触阳性患者你害怕吗?”她微笑着平静地说:“不累,也没啥,这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在平日的工作期间,病房里随时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除了对新冠患者每天进行咽部采集核酸、诊断救治工作和询问密接史之外,他们还包揽患者的一切衣食住行,比如打水、送饭、拿药,倒垃圾等。他们常常累到腰酸背痛,但从不叫苦叫累;他们常常汗流浃背,但从无丝毫怨言。而且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他们还承担起每日的病房的消杀、终末消毒工作,这无疑又给他们的工作又增加不少负担,但是他们却说,保护患者的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面对每日的终末消毒,他们从不敢怠慢,从84液的配制到喷洒,他们都严格按照院感科同事的要求严于律己,生怕有病毒的“漏网之鱼。”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只有在脱下防护服的时候,才发现灌铅的胳膊已抬不起来,冒烟的嗓子已干渴嘶哑,然而身上的汗水,湿漉漉的头发,脸上被勒红的印记都是他们最美的妆容!这一身防护服里还藏着医务工作者不为人知的秘密,因连续7、8个小时工作长期不喝水引起的口腔溃疡,长时间憋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生物钟紊乱生活不规律复发的痔疮……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们逆行者前进的脚步,休整一下又继续战斗。

在这场有硝烟的战场上,同事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超级英雄,有人需要守护,就有人义无反顾;有人需要保护,就有人选择奋不顾身。这世界哪有什么英雄无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在无数个危急时刻,有人站出来、顶上去,勇敢前行。他们只是平凡的人,是为人妻为人夫,是为人父母为人儿女,是每个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固始人民有难了所有的一切都置于脑后,带着行李赶往隔离区,以隔离区为家,顾不得家里的孩子老人。

对于所有的医务人员而言,最苦的不是隔离病房工作,而是每个闲下来的夜晚,抗疫期间因家中老人无人照顾,膝下儿女无人看护,心如刀割却无能为力,每次跟家人视频,孩子都哭着找妈妈,每逢那一句我想妈妈了瞬间破防,心疼的无法呼吸,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告诉家中老人们,我们很好,隔离区吃住都很好,不用担心。告诉孩子妈妈就是电影版的吴京,百毒不侵,百战不挠,等疫情结束就能回来陪你,挂完电话已是泪流满面,久久不能入睡。

固始县人民医院西区方舱病区护士们说,能为抗疫献上一点爱,尽上一份力,不仅是大家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对自己意志的一种磨砺。我们的一身战袍,一份爱心,就是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这平凡的微光,都将汇聚成满天星海,照亮漫长黑夜中前进的方向,也终将迎来全县人民的霞光满天、遍地繁花似锦。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六

疫情当前,济南市先后组织一批批党员、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核酸检测机构、建筑工地以及部分基层社区(村居)合力完成核酸检测、静态管控、居民服务等防疫重点任务。让我们透过他们聚焦抗疫一线的生动故事。

“妈,接紧急通知,我现在要立刻前往集中隔离点执行疫情防控任务”,济南市历城区妇计中心的孙嵩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跟家里告别。

五一前夕,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附近很多小区被管控,看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被困家中,各个核酸采样点、集中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孙嵩主动请战,与妇计中心20余名同志一并加入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到达隔离点后,历城区隔离点总负责人郭德芳开始为大家进行了新一期的“云培训”,又重点就隔离人员和驻点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核酸采样、点外就医、物资储备及终末消毒、接收及解除工作流程、防护用品的穿脱、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很快,孙嵩便在隔离点进入了忙碌的状态。

5月1日中午,孙嵩正吃着饭,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医生,我家孩子刚才从床上摔下来了,请尽快过来看看!”一位年轻妈妈略带哭声说。“好的,老师,您不要着急,我现在就上来看看!”放下手中的筷子,孙嵩立马冲出去,迅速做好防护措施,赶往现场对孩子进行检查,“这位妈妈,我刚才给孩子做了初步检查,从目前的情况看问题不大,您不要太担心。只是有点起包发青,您可以用冷的湿毛巾给孩子冷敷,注意观察呼吸、脉搏、心率、体温等,如果出现不舒服及时联系我们,半小时后我会给您电话回访。”“真是谢谢你了,我们不懂医疗知识,遇到事情就慌了,还好有你们,辛苦了!”孩子的妈妈连声感谢道,“您客气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医护人员,24小时都在!”

其实,自3月份以来,孙嵩便主动参与到早高峰的核酸采样任务中。每天5:50前准时到岗,连续5、6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不敢吃喝,不敢上厕所。作为中心为数不多的男士,他干活灵巧、善于总结,推广了很多采样小妙招,还屡次创出个人采样新高,曾一上午完成1080人的任务。他说:“虽然很辛苦,但每次采样,想到自己就是守护大家健康的‘大白,也有着一阵充实和满足。”

疫情防控工作还在进行,孙嵩只是历城区妇计中心一线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历城区妇计中心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冲锋在前,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每个平凡的他们怀揣着勇气和信念,共同托起这座城市的希望。

医生抗疫工作个人总结篇七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每一天都生活在被疫情折磨的恐惧中,全国上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生活都被这场疫情搅得痛不欲生。在危机面前,基层党组织更要发挥作用,早早带领人民渡过这场劫难,绝不认输。

要进行有效指挥、有序管理。领导者的安排部署决定了下级的行动方向。对于一定量的工作人员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窃以为,应当征求工作人员的意愿再考虑是安排其外出入户还是待在办公室搜集材料、统计数据,以兴趣为前提方能干事有劲头。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工作往下推。要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而不是多人做一件事或无人处理某件事,造成工作的不及时、管理的混乱。

应按照属地原则、守土有责。偌大的.辖区仅凭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亲力亲为、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强调属地责任,将各自的一块辖区管理好,整个体系才能有序运转。需要充分发挥分工与合作的效用,将合适的工作分派给适合的人,明确遇到问题时请教的对象,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手足无措、耽误时机,保持信息畅通,能联系到彼此,而不是大家都在忙别的事而唯独没有人处理这件事。

一项任务最好由至少两人来做,这样方便及时响应,两人之间互相配合,将负责的事有序落实、互相监督,在任务繁重的当下也好互相加油打气,不至于绝望的发现只有自己孤单作战、满目苍凉。属地原则也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要多向周围表现优秀的村(居)学习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提高效率、规范工作流程。

得强调责任担当、任劳任怨。我常常觉得自己不怕吃苦,直到面对真正的考验时才发现自己的不堪一击。疫情防控期间,全员全时在岗、随时待命、经常性加班让我心态崩了,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简直是如临大敌。不仅要从外部激励,还要时时树立一些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典型人物、突出事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带领大家学习效仿,让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愿意干活,愿意担责,外化为实际行动。不仅基层工作人员得勇担责任、追求卓越,领导者遇事也要冲在前头、做好表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