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连除教学目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3 17:05:24 作者:碧墨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篇一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点点的改动,就比如我觉得想想做做的第2题放在课上给学生练习,学生很容易用12去乘6,因为这里的笼子学生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到12,根本无需去计算。在这节课上,在例题出示并将借完毕后,我小黑板出示了3辆车4天运水泥得这样一道题目,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里我这样设计的用意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这道题目的理解,能够真正的理解连乘的题目的形式和解决的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在体育商店买乒乓球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善思维。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良好心理体验。但我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语言不够精确,到位,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了除法算式的计算,还有的同学用了30个乒乓球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解答。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也有时间白白花掉的地方,在例题的讲解后,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概括,但或许由于引导不当,学生一直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去,这样就关系到我让学生总结课题,根据学生说的并不能完全的概括出今天的课题,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在进行一次总结。在紧接着的环节中板书课题,我就没有能写完整,只写了一个“两步连乘”。

在课前我就在思考了,这节课怎么上出新意出来,但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节课要上好最要把我的地方就是要有效,学生是否能掌握了,碰到这样的问题以后都能够解决了。或许,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方面还要加强学习。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篇二

本课主要教学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条件进行不同组合,不仅需要学生去搜集信息,更要学生去选择信息,去分析信息,找到有关联的信息,从而确定可以先求出什么,再去求什么。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材一开始以现实情境呈现问题,学生根据“6袋乒乓球”、“每袋5个”、“乒乓球每个2元”,提出问题“买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在讨论中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可以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还有的说可以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出每袋乒乓球多少元。鼓励学生在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列式解答,并反馈。最后再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找出两种方法的异同。由于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对于计算的结果我并不是很看重,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他们能否将自己的思路表达清楚。

在回顾解题过程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对两步连乘实际问题的'一些感受,自主归纳方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是重点要求学生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先算出什么,怎样算。一共可以找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另外,在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含义,如果说不出实际含义,那那个算式就没有实际意义。在一系列题目的训练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提升,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路,在说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课堂氛围活跃。通过练习,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的体验,体会了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篇三

此课内容是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它只有两个已知条件,两个量之间有倍数关系(习题中也出现出现了相差关系),数量关系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材要求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本课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要求,力求从以下三方面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材安排了解决一套衣服价钱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明确解决问题要找相关条件,渗透解决问题基本思路的训练。

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是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体会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合理性,重视借助线段图理清解题思路;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注重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此类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逐步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的第1、2题是看图列式计算,练习时首先安排看线段图说条件、问题及思路的针对性练习,再通过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不仅巩固了例题中学习的基本解题方法和策略,而且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道习题中说问题的环节比较重要,因为学生习惯算了第二条线段的长度就认为是两条线段的总和了。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是:

1.线段图是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学生在认知上由直观具体的“图”文,向较为抽象的“线段”过渡是一次,将重点放在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教师先亲自示范画图,再让学生尝试画图,使学生充分感知,能很好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2.算法的实际生成情况。学生还是先想到算上衣的价钱,然后加上裤子的价钱。在我的追问下,我还是向学生“讨”到了第二种方法。联系线段图,学生对1+3=4的解释也比较到位。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篇四

1、了解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运算方法的过程。

2、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能解答三个数连乘计算的简单问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经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

难点:

掌握连乘运算的运算顺序,应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7×9+3

49-3×3

2、三年级植树234课,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3倍,六年级植树多少课?

一、情景导入

师:

现在家里安装固定电话的少了,但在十几年前,固定电话可是我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当年西王庄固定电话安装情况。

二、师生合作,学习新课。

(1)题意分析

1、图中的老伯伯在干什么呢?

1、小组讨论:要求20xx年固定电话数量,首先得计算出什么?

2、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师:

题中给出20xx年固话数量吗?看来还是要先求出20xx年固话安装数量。它是一个“中间量”,起桥梁的作用。我们借线段图来分析下各年份安装的固话的数量关系。

3、自己试着计算,然后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4、揭示课题含义

师:

像这样的两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这样的综合算式叫做连乘(板书)。

师:

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从左向右。(板书)

师:

我这有两道连乘的计算题,谁来说说计算顺序,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4×15×9

12×4×35(板演)三、深度探索:师:刚才同学们帮助算出了固定电话安装数量,学习了连乘的计算顺序,大家表现的都很棒。老伯伯对你们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有一个新建楼房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一下。

试一试:

住楼问题。

1、自己先计算,然后小组交流2、组内代表汇报四、课堂练习:

1、25×2×45

19×3×24

27×9×8

5×13×11(板演)2、练一练:3题、2题五、课堂总结:

1、连乘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用连乘解决问题,应找出“中间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六、课下练习:

练一练:第1题、4题、5题。

七、板书设计:

连乘

关键:确定先算什么(中间量)

例:

24×6×2

试一试:

12×5×8

5×8×12

=144×2

=60×8

=40×12

=288(部)

=480(户)

=480(户)

连乘计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连乘连除教学目标篇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出示图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师逐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题。

出示例题。

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

5乘2=10(元)

10乘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二:

6乘5=30(个)

30乘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乘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乘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乘6=12(元)

12乘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乒乓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一下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现4个小动物,推着小车。出示图如书本。

你们看了图知道了什么?那你们能用自己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

指明解题:

(板书:)方法一:

4乘2=8(筐)

20乘8=160(千克)

方法二:

20乘2=40(千克)

40乘4=160(千克)

分别请学生说说每一种方法求的是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方法一:3乘4=12(个)(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笼子)

12乘6=72(只)

方法二:6乘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

24乘3=72(只)

方法三:6乘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

18乘4=72(只)

3、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

(板书)方法一:4乘5=20(个)(我先算一共有几个教室)

20乘6=120(盆)

方法二:5乘6=30(盆)(我先算每层放了多少花)

30乘4=120(盆)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