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正错误,并成长为更好的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启发吧。
中国戏曲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一名喜爱戏曲的观众,我有幸接触到了很多精彩的作品,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中国戏曲鉴赏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文化,发展了几千年,深受人民喜爱。在学习中国戏曲鉴赏方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了解戏曲的不同类型、剧种和表演形式,以及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对中国戏曲历史文化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掌握鉴赏戏曲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段:学习中国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讲究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的艺术形式。作为学习者,我们需要掌握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学会欣赏戏曲的美学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戏曲的音乐、舞台布景、服装以及表演手法等方面,了解其艺术特色和表演技巧,领悟其艺术语言和美学价值。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国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特色,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鉴赏戏曲艺术。
第三段: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中国戏曲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文化载体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学习中国戏曲鉴赏,我们需要了解其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涵养我们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剧本的语言表达、文化内蕴和历史背景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也可以推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借助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第四段:加强实践和体验,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学习和欣赏中国戏曲,需要不断加强实践和体验,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演出、听音乐入门,以及参加戏曲学习班等方式,全面地了解戏曲艺术以及鉴赏戏曲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同时,应该多与不同剧种、不同阶层的人接触和沟通,从不同角度的思考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
第五段:结语,乐享戏曲艺术的魅力。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全球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欣赏中国戏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同时,这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能够让我们乐享戏曲艺术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深远意义和无穷魅力。希望大家能够从我的学习心得中受益,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艺术。
大学生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瑰宝。作为大学生,我有幸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深受其影响。通过学习与观赏戏曲,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这段时间里,我对戏曲的鉴赏心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首先,戏曲表演的传统美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美学观念,还承载了人们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认知。在观赏经典的戏曲演出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戏曲的独特魅力:传统的程式化表演形式、精确的动作配合、音乐与唱词的协调统一,都成就了戏曲独特的美学韵味。
其次,戏曲剧目的精巧构思给我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戏曲以剧本为基础,借助音乐、唱词、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展现出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我曾观赏过经典的《红灯记》和《西游记》等戏曲剧目,这些戏曲作品从剧情结构到角色形象都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精湛创造。在观赏这些戏曲剧目时,我常常沉浸其中,感受到剧情的起伏和人物的情感,仿佛与故事中的人物亲密接触。
此外,学习戏曲不仅仅是对艺术品味的提高,还锻炼了我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去领会戏曲表演的内涵和精彩之处。戏曲不同于电影或音乐会,其表演方式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技巧性,需要观众仔细地观察和体验。我开始注意到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音乐和音调变化等细节,这让我对戏曲表演的欣赏和理解更加深入。
最后,戏曲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加丰富了我的人文素养。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社会和人文信息。通过学习戏曲,我了解到了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价值观。比如,《红灯记》中描绘的官场腐败和百姓苦难,以及《西游记》中展现的正义和友情,都让我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综上所述,大学生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是多方面的。学习与观赏戏曲可以提高艺术品味,培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戏曲,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和思考。同时,学习戏曲也可以锻炼我们的专注力和观察力,让我们更加细致入微地领略戏曲的魅力。因此,在大学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戏曲,深入学习与鉴赏,将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大学美育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是指在大学课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与人文素质。而戏曲鉴赏则是美育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文化传承的历史与价值。在经过一学期的戏曲鉴赏课程学习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将就此谈谈我的感悟与体会。
二、戏曲与文化传承。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每种不同的戏曲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背景,反映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文化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发现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观看不同剧种的演出,不仅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也能寻找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从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戏曲与人生哲理。
戏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人生哲理的表现。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戏曲所表达的重要的人生道理。比如《金陵十二钗》表现了一个女性角色在困难面前毅然挺立,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命力,体现出了坚持为自我争取权利,不屈服于外部压力的精神力量;而《白蛇传》虽然是一出爱情故事,但也弘扬了“淡泊名利”“慈悲为怀”“扶危济困”的道德观,这些都是戏曲对我们启迪而有意义的精神内涵。
四、戏曲与审美素养。
戏曲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还具有高雅的审美价值。学习戏曲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艺术之美。学习戏曲鉴赏让我开拓了美的视野,拥有了更为深刻的艺术欣赏力,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细节和元素所凝聚的情感和意义。何以股份的美,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而戏曲则是这种美的体现。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艺术的多重性,不同的人对戏曲所产生的艺术情感和体验也不尽相同,需要结合自身感受来进行个体性的审美。
五、总结。
在学术过程中,我对戏曲鉴赏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我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味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并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养。而戏曲鉴赏在大学美育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在大学生活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戏曲。通过参加戏曲鉴赏课程,我深入了解到了戏曲的精髓和艺术魅力。在观看戏曲演出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对戏曲的深入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有了新的认知。以下是我对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首先,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在观看戏曲演出时,我发现戏曲的审美追求与现代艺术有所不同。戏曲更注重对情感和人物性格的深入描绘,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等手段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这与现代少有的借助这么多元素来构建情节的艺术形式有所不同。戏曲注重情感的唤起,观众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感受到情绪起伏和角色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审美体验使我领略到戏曲独特之处,也使我对戏曲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戏曲鉴赏中我受益匪浅的一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戏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观看戏曲演出时,我不仅能够欣赏到演员们精湛的技艺,更能感受到剧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比如,京剧中所表现的忠诚、勇猛和孝道,足以触动人心。通过戏曲鉴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和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然而,戏曲鉴赏过程中不仅是欣赏,也是对自己情感世界的一次冲击和启迪。戏曲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情感的展示方面。观看戏曲演出时,我常常会被演员们真挚而深入的情感表达所打动,仿佛自己也陷入到剧中的情感世界中。这些情感产生了共鸣,引起了我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思考。戏曲演出中的喜怒哀乐也使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思考。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表达和情感体验,通过戏曲鉴赏来调节和理解自己的情感。
最后,戏曲鉴赏给了我一个新的艺术追求方向和修养方式。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而戏曲鉴赏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释放和修养方式。通过观看戏曲演出,我能够暂时抛开琐事和困惑,身临其境地感受角色的情感和世界观。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我得到了心灵上的放松和满足。同时,戏曲鉴赏也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演艺事业的向往。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对戏曲的追捧,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和表达中。
总之,戏曲鉴赏是一门综合性高的学问。通过观看戏曲演出,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悟。戏曲鉴赏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次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情感的触动。这种体验给了我对自己情感和人生态度的新认知。戏曲鉴赏还为我提供了一个追求艺术和文化修养的新方向,使我能够更好地调节和豁达自己。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沉浸在戏曲鉴赏的乐趣中,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大学美育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大学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而戏曲鉴赏则是一门专门研究戏曲艺术的学科,包括对戏曲的历史、文化、表演、音乐等方面的探究。在大学美育中,戏曲鉴赏是必修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戏曲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对传统文化、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和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在课堂上,我们主要通过观看演出、听取老师的讲解和阅读相关文献来学习。同时,辅助习练演唱、舞蹈和乐器等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戏曲鉴赏,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音乐艺术,培养跨文化的视野和审美意识。此外,戏曲艺术中的演唱、表演、舞蹈等多种元素,还能够增加我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学习戏曲鉴赏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观看各种不同类型的戏曲演出时,我体会到了古人所留下的智慧和文化,在歌唱、舞蹈、表演等方面,传承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瑰宝。同时,戏曲鉴赏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戏曲的文化价值和现代传承的意义,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戏曲鉴赏作为大学美育中的重要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和培养艺术修养的机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和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戏曲鉴赏课学习心得
11月1日起,由合川区委______、区创建办、区文联、区教委、区文化委主办,区艺术团、五度传媒、区文化馆、区剧协承办的经典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区44所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共惠及学生43772人。
一是戏曲表演。精心____了一台以川剧、曲艺和戏剧小品的戏曲表演,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经典戏曲的精彩演出,为广大的师生们带来了川剧锣鼓吹打《________好》;清音表演唱《见义勇为人人夸》;川剧折子戏《滚灯》;小品《整出来的事》;川剧绝活《变脸吐火》;曲艺说唱《教训》。配合表演的同时对广大师生普及戏剧曲艺知识,弘扬了戏剧曲艺传统艺术。
二是戏剧讲座。采取以讲为主演为辅的方式,举办戏曲基本知识讲座,配合举行戏剧部分片段表演。培养师生对戏剧曲艺的欣赏水__,激发师生的戏剧曲艺兴趣。
三是戏曲巡展。结合____来合川戏曲活动的实际,以普及戏曲知识为主,编制一批大小适中的户外展板,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区进行展览。弘扬戏剧曲艺艺术,提供戏剧曲艺展演__台。
四是戏曲课堂。选择川剧、京剧、曲剧和戏剧小品类经典戏曲及知识讲座,刻录制作成40分钟一部的光碟,安排各学校利用各班级相关课时进行播放,并印制一批戏曲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名师生手中。
豫剧戏曲鉴赏心得体会范文
豫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我有幸近期观看了一场豫剧演出,深受其影响,对豫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鉴赏。通过这次观赏体验,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豫剧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深深被其优美的旋律、精湛的表演和传统的审美观所打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豫剧引人入胜的旋律让我陶醉其中。豫剧以其独特的音调,让我仿佛穿越到古代的豫剧剧场。其声音悠扬高亢,有魄力,又富有情感的表达,让观众可以更好地融入剧情,在音乐的引领下沉浸其中。我曾一度听到一段豫剧的牌子曲,那迷人的旋律令我沉醉,将我带入了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通过这种演绎方式,豫剧唤醒了我对音乐的热爱,也唤醒了我对传统戏曲的兴趣。
其次,豫剧中精湛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豫剧演员刻画角色充满力量和美感,他们眼神的流露、面部表情的传达以及动作的协调,让我对角色有了真切的感受。在豫剧演出中,演员的表演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和声线的运用来唤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在一次豫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艺人表演的凤姐。她的表演让人惊叹,不仅空灵绝伦,而且带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让我感受到了她对角色深入的理解和对戏曲表演的热爱。
此外,豫剧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让我惊叹不已。豫剧通过舞台设计和服装打造,将剧情和角色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舞台布景利用了传统的手法,通过布景、灯光和音乐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氛围和场景感,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之中。服装的设计也是传统而精美,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通过服装的色彩和细节来表达角色的身份和命运。这些细腻的设计让我明白了戏曲舞台艺术的独特之处,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
最后,观看豫剧给我传递了一种传统审美观。通过观看豫剧,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魅力。在豫剧中,我看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痕迹,这种审美注重平衡、和谐、内涵和真切的表达。通过豫剧的欣赏,我更加理解了传统审美追求细腻和内涵的精神,也更加欣赏传统艺术对于审美的贡献。
总之,我对豫剧的观赏体验让我更加喜欢并欣赏这项传统艺术。通过豫剧,我发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和价值,更加坚信传统文化具有独特而难以替代的地位。这次观赏体验让我对豫剧的了解和鉴赏程度有了质的提高,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于传统艺术的热爱和研究的欲望。我相信,通过深入地学习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戏曲鉴赏心得体会
戏曲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我对戏曲一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最近,我参观了一场高水平的戏曲表演,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鉴赏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这些体会,以期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戏曲的魅力。
首先,在观赏戏曲时,我深受古老传统和精湛技艺的震撼。戏曲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昆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艺术特色而闻名。每一场昆曲演出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和传承,演员们的表演功底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巅峰。他们能够将角色的内外在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心境。同时,他们的身姿、腔调、舞蹈等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其次,观赏戏曲也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音乐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戏曲音乐独特的曲调、和声和艺术解读形成了醉人的音乐效果,引人入胜。尤其是戏曲的唱腔,如悦耳的咏唱、高亢激越的念白,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心灵的抚慰。
不仅如此,在戏曲的演出过程中,我还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和美学观念。通过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观众可以深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例如,在一些经典剧目中,戏曲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融入剧情中,通过艺术表达方式,让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深入、更直观。戏曲艺术还注重对伦理道德的教育和传递,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我非常欣赏这种将深邃的哲学思考融入艺术表演中的戏曲风格。
此外,观赏戏曲还能够带来一种跨越时空的体验。当观众坐在剧场中,浸入戏曲的演出中时,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观众可以暂时放下日常生活的琐事,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力量和魅力。这种时空穿越的体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我相信,通过戏曲的欣赏,更多的人也能够获得这样的体验,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也会更深入。
总的来说,戏曲鉴赏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通过戏曲,观众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还能够体味到戏曲艺术的美学享受和情感表达。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保有对戏曲的热爱和敬仰之心,戏曲将会继续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流传,发扬光大。
戏曲鉴赏作业
1.戏曲不属于下列哪种类别(文学)2.属于时间艺术的是(音乐)。
3.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出自哪部书籍(《尚书》)。
4.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戏曲是在多少年前形成的(800年前)5.戏曲是种什么艺术(空间)。
6.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共有多少个(19)7.王十朋是哪个朝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南宋)8.戏曲成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剧本)9.元代的作家属于哪个组织(书会)。
10.碧云天,黄花地,西风景,北雁南飞。是哪部戏剧的著名词句(《西厢记》)11.结清娟丽是对哪部戏曲的评价(《西厢记》)12.中国戏剧史的第二个高峰是什么(传奇)13.《蝴蝶梦》是哪位戏曲家的作品(关汉卿)14.《王粲登楼》是谁的作品(郑光祖)。
15.《牡丹亭》表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南宋)。
16.《琵琶记》在1841年被翻译成了哪种语言版本(法语)17.不属于元杂剧主要代表作家的是(梅兰芳)。
18.《汉宫秋》是表现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王昭君)19.不属于李玉代表作的是(《占花园》)20.《汉宫秋》是谁的作品(马致远)21.《长生殿》是哪个朝代的作品(清代)22.昆山腔又称为什么腔(水磨腔)。
23.“昆曲”是以我国哪个地区的腔调为基准建立的戏曲(昆山)24.弋阳腔是哪个地区的腔调(江西)25.孔尚任是哪个地方的人物(山东)。
26.《张三借靴》属于哪种地方戏(花部乱弹)。
27.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三个高潮是什么(清代地方戏)28.中国戏曲发展过程经历了几次高潮(三次)29.肖桂英是哪部戏中的主人公(庆顶珠)30.《游园》是哪部戏剧中的诗作(《牡丹亭》)。
31.《白蛇传》中哪个人物代表用于反抗,决不妥协(青蛇)32.“剧诗”在哪种文体出现后有了萌动与发展的契机(曲)33.《春望》是谁的诗作(杜甫)。
34.京剧中普通的对白叫做什么(京白)。
35.代言体的“剧诗”也可以称为什么样的诗(行动)。
36.黑格尔说能够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的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动作)37.戏剧发展到什么时候,出现了删繁就简的又一次革新(清代)3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的诗句(陶渊明)39.清代戏剧中的高潮不包括下列哪种(中高潮)40.清代的宫廷大戏可以长达多少出(几百出)41.场上之曲的高标准是什么(传神写照)。
42.情有者理必无,理由者情必无。是谁提出的观点(汤显祖)43.剧诗作家要做到能将思维与什么统一起来(表达)44.剧诗作家要求用什么来进行艺术形象的构思(韵文)45.林冲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水浒)。
46.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包含下列哪个反面(实)。
47.人物形象由性格和下列哪个方面共同构成(行动)48.包公使用什么铡将陈世美铡死(龙头铡)49.欧洲的戏剧更强调突出什么内容(理性)50.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什么时期的一部地方戏《醉杨妃》(乾隆时期)。
51.1960年,文化部明确表示,要提出三种戏曲的并举发展,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剧种(旧编历史剧)。
52.《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什么主义杰作(现实主义)53.宋世杰是哪部戏曲中的人物(《四状元》)。
54.新编古代戏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什么样的手法,来求得历史真实的艺术真实的统一协调(多样)。
55.新编古代戏的古代戏剧是指什么样的戏剧(所有穿古代衣服的戏剧)56.对传统喜剧的改编不包括下列哪种改变(剧情发展)57.《朝阳沟》是描写我国哪个时期的生活(大跃进)58.《秋江》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地方戏(四川)59.元杂剧在下列哪个方面比较薄弱(打)。
60.中国戏曲的“四功”不包括不列哪个选项(走)。
61.1964年,京剧现代化浪潮中涌现的一大批优秀现代秀不包括下列哪个戏曲(《百花醉》)62.中国戏曲的“五法”不包括下列哪个选项(鼻)。
63.元杂剧在歌舞方面对什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做)。
64.元杂剧吸收了什么艺术的技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说唱)65.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程砚秋为水袖设计了多少种动作(几十种)66.甩发功除了运用头发还运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头)67.中国戏曲的“四功”实际上有几种功法(五种)68.三国戏曲中穿白色盔甲的是(赵云)69.戏曲行当中的分类不包括系列哪个(末)70.戏曲中用什么原则来表现虚拟化(虚实相生)71.戏曲中用什么来代替马的存在(马鞭)。
72.我国戏曲的服装基本上是以哪个朝代的服装为基础的(明代)73.不属于昆曲中“江湖十二角色”的是(青旦)74.不属于“净”的分类的是(黑脸)。
75.不列对于戏曲的描述错误的是(戏曲是丧志之作)76.在艺术中要追求虚拟和现实的什么关系(对立统一)77.艺术反映生活要求具有什么性质(可感性)78.戏曲中使用什么来代替马匹(鞭子)。
79.周信芳在表演《四进士》中的宋世杰时更加突出了宋世杰的什么性格(老辣)80.荀慧生主要以表演什么角色为主(花旦)。
8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昆曲中小生的分类(小鸡生)82.戏曲的舞台美术不包括下列哪方面内容(戏曲的剧本)83.“流派流派,有流才有派”是哪位戏剧大家说的(马连良)84.戏曲界的老三鼎甲不包括下列哪位戏曲大家(梅兰芳)85.在塑造人物形象中对戏曲演员提出的要求是哪些(c.a和b都是(a.要设身处地的体验和重温角色的思想感情,b.要理智的对所演的人物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86.中国戏曲旋律声腔三大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个系统(皮黄体)87.京剧麒派创始人是谁(周信芳)。
88.中国的戏曲剧种共有多少种(317种)89.南国戏曲产生在我国哪个地区(广东)90.三小戏不包括哪个选项(小净)。
91.新中国成产以后,中国戏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推陈出新)92.不属于地方大戏的是(丝竹系统)。
93.王骥德是我国哪个朝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明代)判断题。
94.我国的少数民族只有很少的少数民族戏曲(否)。
9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戏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是)96.戏曲的表演当中,舞台假定性是很重要的(是)。
97.周信芳与马连良都演出过《四进士》中的宋世杰(是)98.程式和行当只是作为创造角色的必要的准备(是)99.中国的戏曲重写实而轻写意(否)。
100.在某个表演流派中,各派中都存在着平等的切磋或者协作的关系(否)。
101.在形神兼备方面的体现是处理好演员与角色的关系,用演员的形表现好角色的神(是)102.行当和表演的程式是可以分开的(否)。
103.中国的戏曲在表演当中,采用的虚拟化的表现方式(是)104.戏曲不结合实践去改造,形态上就会发生僵化(是)105.戏曲中武将的盔甲采用金属制作(否)106.盖叫天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否)。
107.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特殊性质的艺术(是)108.艺术一般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是)。
109.我们认同的戏曲形式是在元朝中期形成的(否)110.影戏这个人物是唐代戏曲中领头人物(否)111.中国戏曲有着悠久而骄人的起源过程(是)112.《荆钗记》属于杂戏(否)。
113.婚变成了南戏当中热门的话题(是)114.才人是形容多才多艺的女子的(否)115.元杂戏一般分为四折(是)。
116.元代人评价《西厢记》为天下夺魁(是)117.《窦娥冤》是中国著名的悲剧传统剧目(是)118.元杂剧最繁华时期是在蒙古灭金的前后(是)119.元杂剧直到明代才出现衰落现象(否)120.楔子原本是木工使用的物品和概念(是)。
121.“南洪北孔”分别指清朝的孔尚任和洪昇(是)122.明清传奇的演出样式和数量变得空前繁荣(是)123.花部指的是昆山腔的地方戏曲(否)124.清代地方戏是反对民族压迫的(是)125.孔尚任不是孔子的后代(否)。
126.在吸取艺术凝聚变异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代言体“剧诗”的特点(是)127.花部是对地方戏的褒扬说法(否)。
128.《桃花扇》也反映了孔尚任对于朝代兴亡的感叹(是)129.清代地方戏宣扬了封建思想(否)。
130.“剧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思想和形象得到契合,诗意盎然(是)。
131.代言诗一般都是先写情,后写景(否)132.曲白互相依赖,互相衬托(是)。
133.当代戏剧欣赏主要是欣赏现今还存活在舞台上的戏剧(是)134.诗是词的一种变体(否)。
135.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单纯的描写感情来说透所要表达的感情(否)136.戏剧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简单(否)。
137.文学剧本体制的较大突破是在清代地方戏长足发展之后,实现了改分出为上下场分场的变化(是)。
138.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是)。
139.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是)。
140.枉将他气煞也么哥!抒发的是窦娥心中强烈的愤慨之情(是)141.戏曲的文学特点三是在行动当中塑造人物性格(是)142.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是)。
143.传统的戏曲擅长将观众从感情阶段向哲理和论述阶段转变(否)144.戏曲中的人物性格从多方面进行刻画(是)145.汤显祖是中国清代戏曲家(否)。
146.对古典戏曲名著要不做修改的继承的传承(否)。
147.在戏曲当中,即使是某个段落中的次要人物,也需要突出表现其性格(是)148.梅兰信是昆剧大师(否)。
149.新编历史剧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新创作,演出表现古代人物、古代时间和探索历史规律的作品(是)150.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
151.新编历史剧要求严格忠实于历史事实(否)。
152.《朝阳沟》的问世,无疑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是)153.诗歌还可以发挥叙事的作用(是)。
154.中国戏曲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文戏”与“武戏”的分类(是)155.梅兰芳生平有一个养鹦鹉的嗜好(否)156.王国维是清中期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否)157.戏曲中的诗歌也很强调节奏(是)158.戏曲动作中存在着甩发功(是)。
159.行当的产生与任务的定型是结合起来的,也是历代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创造的一种结果(是)。
160.“念”指的是戏曲中的对白(是)。
161.中国戏曲往往通过演员的虚拟化表演来突出环境和状态(是)162.舞台上一切元素都是为了突出舞台的华美而服务(否)163.古老剧种一般都在野戏台演出(是)。
164.中国戏曲的声腔是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别的一种复杂状况(是)165.环境、背景方面也是戏剧舞台美术的两个重要方面(是)166.
戏曲鉴赏心得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而我毅然选择了戏曲鉴赏这门课程。白驹过隙,日月穿梭,短短一学期浅尝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后,感觉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对自身的影响竟是如此的巨大。
仍记得对戏曲的印象最初是在儿时启蒙读本的漫画上,再后来就到了历史课本的只言片句,接着是中学语文课堂上《窦娥冤》的文言文,现在终于又在大学的课堂上闪现了戏曲的迷人身影。从最初“优孟衣冠”的历史典籍引出有关戏曲来源的讲解,到课程中老师言传身教的展示以实化虚,化无为有和以实代虚,无中生有的戏曲特征,再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戏曲行当概述,以及唱、念、做、打四种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手段简介,还有那紧贴教学内容的戏曲视频赏析,可以说这一中国戏曲艺术之旅收获颇多。
《西厢记》、《白蛇传》、《野猪林》、《惠州女人》、《女驸马》、《贵妃醉酒》一幕幕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是一颦、一笑、一嗔、一怒皆成戏。特别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西厢记》,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其无与伦比的语言艺术,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美学的集成。它是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
在上了戏曲鉴赏的课之后,让我感到在这个文化交流、冲击甚至冲突异常激烈的时代,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中国戏曲,历经岁月的沉淀,古老的戏曲艺术必将会被更多人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戏曲小知识鉴赏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1.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2.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3.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是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举例来说,老生就是一个形象系统,其中包容着一系列中年以上的、正直刚毅的男性人物形象。如京剧《空城计》中充满智慧的军事家诸葛亮,京剧《四进士》里的宋士杰等。这些人物的性格气质比较接近,在表演上也有一整套相应的程式。如念韵白、用真声演唱;风格刚劲、质朴、淳厚;动作造型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由于这类人物必须戴象征着胡须的髯口,因此又有一套髯口上的功夫。某些剧种还为戴纱帽的人物创造了一套耍帽翅的特技。再如净行,又是另一类形象,包拯、项羽、曹操等都属于这个系统。这是戏曲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性格造型。它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净又俗称花脸;二是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或豪迈,因而在表演上要求音色宽阔洪亮,动作造型也是粗线条的。由此可见,行当既有性格的内涵,又含有相应程式化的表现方式,是形象类型和程式的统一体。由于戏曲人物思想情感的内在特征必须加以外化,并从程式上对其进行提炼和规范,这就会使唱念做打各类程式无不带有某种性格的色彩。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炼,一些性格相近的艺术形象以及与之相应的表演程式、表演手法和技巧便逐渐积累、汇集且相对地稳定,这就是行当的形成。而当一个行当形成以后,它所积累的表演程式又可作为创造新的形象的手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创造、不断发展,促使了行当体制的逐步丰富和完善。可以说,行当这种表演体制,是戏曲表演程式创造形象的结果,又是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
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都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
整脸: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位有变化,构图简单。如《铡美案》中的包拯为黑整脸、《战长沙》中的关羽是红整脸,《赤壁之战》的曹操为白整脸。
三块瓦脸:也称三块窝脸,最基本的谱式。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花三块瓦脸:也称花三块窝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纹样,将眉窝、眼窝、鼻窝的纹路勾画得较复杂。如窦尔墩、典韦、曹洪等。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门脸”。如《草桥关》中的姚期、汉津口中的张飞等。
六分脸:脑门上的立柱纹与眼部以下部位均画成一种颜色,脑门上立柱纹以外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称“六分脸”。如《群英会》中的黄盖等,《将相和》中的廉颇等。
碎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比“花三块瓦脸”更花哨。构图形式多样,色彩种类丰富,线条复杂而细碎。如《取洛阳》中的马武,《金沙滩》中的杨七郎等。
歪脸:构图、色彩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郑恩)、《落马湖》中的于亮等。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叫“元宝脸”。如徐盛、麻叔谋等。
僧道脸包括“僧脸”和“道士脸”。“僧脸”又名“和尚脸”,一般勾大圆形眼、花鼻窝、花嘴岔,脑门上勾一个红色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入了佛门。色彩分白、红、黄、蓝等色,以白色为多见。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神怪脸用于表现神、佛以及鬼怪的面貌。主要用金、银色,表示虚幻之感。如二郎神杨戬牛魔王等。
象形脸将鸟兽整体或局部特征图案化后勾画于脸上。如孙悟空、白虎等。
丑角脸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其特点是人物脸面中心一块白,形状如豆腐块、桃形、枣花形、腰子形、菊花形等。如《群英会》中的将干、《女起解》中的崇光道、《连环套》中的朱光祖等。
以上是脸谱整体谱式的大体分类,还可以分的更细、更多,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入以上某一类。如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其基本形式是象形脸、又可归入神怪脸,因此就不必再分类了。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有“国剧”之称)、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黄梅戏、评剧、豫剧。采用如此表述的书籍出版物有数十种,覆盖教育、旅游、戏曲、电影、网络、民俗、文化、电视、国学、艺术、漫画等各领域。
亦有表述为“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者,采用如此表述的书籍出版物有数种,即:1997年出版的《文化娱乐通》(郭沫勤主编)、2003年出版的《戏剧影视文艺学》(刘晔原著)等。
而2008年在北京市出版的《黄梅戏》(中国文联出版社)(金芝,杨庆生著)则特意用了“并称”一词。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若要追溯戏曲的历史,恐怕要从尧舜禹时期了。戏曲的文化在中国孕育是相当早的,它在世界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曲文化。
记得小时候,农闲时,院子里的长辈们就聚在一起谈论戏曲,有的兴致高的还会唱上几句,我还会死缠着他们教我唱,多多少少会哼一些。不过却从未系统的了解过戏曲,也基本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戏曲,更别说从戏曲艺术角度看这国粹了。
《曲艺知识》这门课让我们不仅了解戏曲的种类,即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还包括相声、小品等。戏曲是美的集成,通过声乐、舞蹈、神容、服饰、装饰美来让观众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戏曲的观众不是用生活真实美来衡量戏曲美的,所以其形式美立足于传神达意。学会感受戏曲之中的美,能促进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很惊叹戏曲的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它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它完全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大量换舞台背景,戏曲就用一个小小的舞台创造出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把一个个故事表现的美轮美奂。这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它能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吧。
在看《梅兰芳》的时候,电影里梅兰芳要在戏曲里添加新元素而他爷爷却守旧地不肯改变,然后他和那个法官从新开了家戏院演他们的新戏曲,这一情节深深地触动了我。有人说现在的戏曲都是在吃着以前的老本,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吸引不了年轻人的兴趣,戏曲注定要没落了,注定只会留在历史的记忆里。现在对戏曲感兴趣的年轻人的却不多,戏曲的继承人很少,有新的发展也很困难,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戏曲才会得到继续的发展,民族文化才不会没落。弘扬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责任。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戏曲逐渐没落的时代,我们更加要积极的去正视这种文化,使其可以很好地延续下去。近年来,教育部也逐步重视起来,高校也相继开设一些有关戏曲的科目,这有利于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戏曲知识,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多的领略戏曲的魅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在上了《曲艺知识(戏曲)x》的课之后,让我感受到在这个戏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我更加看好中国戏曲的前景。中国戏曲作为世界最早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历经岁月的沉淀,必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钟爱和传诵,永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曲艺是一种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且品类繁多的艺术,而对于像我们这一代的学生来说,对曲艺方面的知识是十分缺乏的。经过十周《曲艺知识(戏曲)》选修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不少,从接触到了解,从了解到产生兴趣。虽然曾老师给我们讲理论知识的时间不多,但是从一些曲目的观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戏曲的那一种艺术,那一种文化了。在课堂上所观看的电影《梅兰芳》、京剧《白蛇传》、黄梅戏《天仙配》,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让我大开眼界,惊叹于演员出色和独到的演技,这也是我们现代很多演员所缺乏的东西。
以后我会多多关注戏曲方面的东西,多了解国粹,虽然我不能作为一个传承者,但我可以做一个关注者!
中国戏曲鉴赏
1.白蛇传: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2.锁麟囊:登州富户薛氏门中之女薛湘灵许配周庭训,嫁前按当地习俗,薛老夫人赠女锁麟囊,内装珠宝甚多。结婚当日,花轿在中途遇雨,至春秋亭暂避;又来一花轿,轿中为贫女赵守贞,因感世态炎凉而啼哭。问清缘由后,薛湘灵仗义以锁麟囊相赠,雨止各去。六年后登州大水,薛、周两家逃难,湘灵失散,独漂流至莱州,偶遇娘家老奴胡婆,胡婆携湘灵至当地绅士卢胜筹所设粥棚,恰巧卢员外正在为其幼子天麟雇保姆,湘灵应募。一日,湘灵伴天麟游戏于园中,触景伤情,百感交集,顿悟贫富无常。天麟抛球入一小楼,要湘灵上楼为其拾取,在楼上,湘灵找球时猛然见到六年前自己赠出的锁麟囊,不觉感泣。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见状盘诘,才知面前的这位“薛妈”便是六年前慷慨赠囊的薛小姐,遂敬之如上宾,薛湘灵一家团圆并与卢夫人结为金兰之好。
3.二进宫:明穆宗(隆庆帝)死后,太子(万历帝)年幼(时年10岁),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图篡位,定国王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于龙凤阁严词谏阻,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甚剧,不欢而散。李良封锁了昭阳院,使内外隔绝,篡位之迹已明。徐、杨二人于探皇陵后,二次进宫进谏。此时李妃已悔悟,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发动人马,卒斩李良。
4.桃花扇: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结识李香君,并与其“梳栊”(和妓女结婚非正式叫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坚决不从。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
5.单刀会: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军在江边接应。席间二人言辞交锋,鲁肃不能取胜。关羽智勇双全,震住鲁肃,令他不敢动用埋伏的军士,最后安然返回。
6.望江亭: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7.祖杰:元代初年,温州乐清县僧人祖杰勾结官府仗势欺人的故事。祖杰私蓄美妾,藏于俞生家中,俞生不堪邻人嘲诮,携家逃避,祖杰以弓刀藏其家,诬俞私藏军器,以致俞生全家惨遭杀害。乡人不平,申告官府,未得受理。于是有人编撰了这个戏文,广事宣传,官府最后以众言难掩,乃将祖杰处死。这是发生在温州的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
8.赵贞女蔡二郎:蔡二郎中状元后弃亲背妇,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家乡独立奉养公婆,饥荒年岁,公婆双双饿死,赵贞女罗裙包土,自筑坟台。后来,空中降下一面琵琶,赵贞女身背琵琶,上京寻夫。找到京中,蔡二郎不仅不认赵贞女,反而放马踹死了她。最后蔡二郎被雷劈死。
9.琵琶记: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10.赵氏孤儿:以战功起家的晋国贵族赵氏家族,权势和声望不断膨胀,遭到了晋灵公的不满,心高气傲的将军屠岸贾一直遭受赵氏的轻视和排挤,在晋灵公默许下将赵氏一家诛杀。赵氏孤儿被医生程婴救出藏到了药箱中,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但韩厥深明大义,只会程婴将孤儿带了出去。屠岸贾知道赵氏孤儿逃出后四处搜寻,程婴本想将自己的儿子献出去承担窝藏的罪名,但被公孙杵臼所承担了所有的罪责。20年后,程婴告诉了赵氏孤儿这一切,孤儿最终打败了屠岸贾,为赵氏家族报了仇,程婴搞到事情已经办完,遂自杀。
11.西厢记: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等人护相国灵柩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书生张珙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经过诗歌唱和,彼此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12.牡丹亭: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其后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复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还魂记。
根据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丽娘,生得十分美丽。杜宝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一心一意想把丽娘培养成严格遵循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他请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但杜丽娘不甘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一日,丽娘和丫环春香到后园游玩,这里满园春色、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使长期生活在沉闷闺阁中的丽娘心情非常愉快。可是,美景不长、青春易逝,丽娘触景生情,忧上心来,感到身心俱困倦,回到房中伏几而眠。在花神的帮助下,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邂逅,两人心心相印,结下良缘。可惜好梦不长,她被母亲叫醒。丽娘苦于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忧郁成疾,自觉寿命不长,决定自画其容流传人间。中秋之夜,丽娘病危,嘱咐父母在她死之后,将她葬在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丽娘病逝,杜宝升迁别地。书生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住在梅花观。一天,他去后花园散步,见园中景物似曾相识,顿觉纳闷,又见太湖石畔一幅画轴,带回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不禁大为吃惊,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说衷情。当天晚上,丽娘芳魂前来见他,两人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的爱情。丽娘要梦梅次日去后花园梅花树下太湖石畔掘墓相会。第二天黎明,梦梅不顾陈最良的劝阻,不顾擅掘别人的坟墓有被处死刑的危险,勇敢地挖掘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在一片阳春美景、百花盛开中,慢慢苏醒过来。丽娘与梦梅幸福地结合在一起。
13.窦娥冤: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太守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被判斩刑。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灰阑记。
关于一则包公断案的故事。
讲的是马员外家的妻妾二人争一孩子,包拯复审时,命人用石灰于庭阶中画一个栏(阑通栏,即圈),将孩子放置其中,宣称谁将孩子拽出来了谁即为生母。妾张氏不忍用力拽扯,大浑家马氏则将孩子用力拉出。包公据此判定张氏为孩子生母,并为之伸冤。该剧主要歌颂的是包公的智慧,作为断案的逻辑前提则是,若心怀真情真爱,是宁可放弃所有权,宁可自己蒙受冤屈,也不肯伤害孩子,孩子的利益高于一切。
《灰阑记》的故事在欧洲有法语、英语等多种译本,而影响最大的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布莱希特于1945年改编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高加索灰阑记》讲的是格鲁吉亚总督在**中被杀,总督夫人仓惶出逃时将亲生儿子小米歇尔遗弃;善良的女佣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辛将他抚养成人;叛乱平息后,总督夫人为了继承遗产索要孩子,法官阿兹达克采用灰(粉笔)栏断案:心贪性残的总督夫人不顾死活使劲往外拉扯孩子,而女佣则不忍心孩子被拉伤„„故事的结局是,小孩没有判给其生母,而是判归养母女佣。显然,在布莱希特心中,真爱高于血缘关系,故事的逻辑合乎历史进程地升华了。
白兔记。
写五代十国,战乱岁月,来自沙陀国的牧马人刘知远入赘李家为婿。妻子李三娘以聪慧的眼光、善良的秉性和坚韧的意志,关爱着这位一时失意的丈夫。当李三娘的父亲一去世,刘知远立即遭到自私贪婪的李家兄嫂的煎逼,被迫投军出走。从此,李三娘跌入痛苦的深渊,因不愿改嫁,受到非人的遭遇。分娩之夜,三娘孤身在磨房里咬断脐带,产下爱子。狠心的兄嫂趁她昏迷之际,竟将婴儿扔进鱼塘,幸被一位善良的老人暗中救起。三娘含泪给孩儿取名“咬脐郎”,又将丈夫留下的玉兔信物挂在孩儿身上,托老人千里送子,寻找在军旅中的刘知远。老人不幸中途身亡。孩子辗转送到知远手中。正值两军交锋之际,身负重伤的知远托人去探望三娘,兄长谎称三娘已改嫁远走。从此一别16年。三娘在兄嫂严监下日担水,夜推磨,靠着希望和信念支撑着苦难的岁月。一个风雪天,三娘在井台边,偶然发现一只带着箭伤的白兔,进而遇到一位围猎的少年将军刘承佑。母子井台相会,各自不知对方身份。刘承佑无限同情三娘,愿为她传信寻夫。临行之际,承佑解下身边玉兔,命人送给三娘,以补无米之炊。三娘见到玉兔,百感交集,期盼亲人早日团聚。大元帅刘知远收读李三娘一封情意深长的亲笔书信,犹如晴空霹雳,此时他已娶了患难与共的岳氏为妻,悲喜交迸,进退无路。刘承佑无法面对这一切。幸深明大义的岳氏为三娘的精神所动,要求丈夫以最高礼仪迎回三娘。然而,重病中的三娘在风雪天已被兄嫂赶走。满腔热望的刘知远赶至李家,只见一座为三娘虚设的灵位。绝望中见跌落在雪地上的玉兔,指点了三娘的行踪。三娘蹒跚在风雪弥漫的茫茫苍原,忽然寂静的山野传来震撼人心的马蹄声,无数火把,照亮夜空,照亮迎面走来的李三娘。阔别的夫妻、母子终于团圆。
长生殿。
(宝剑记)林冲夜奔。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经典喜剧漫画本。讲述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该剧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虽以爱情为题材,却别具一格。
倩女离魂。
张倩女与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灵悠然离体,追赶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宝剑记。
林冲的妻子为丈夫鸣冤,得到京城高官的帮助,林冲免除了死罪,但仍被发配沧州。流放途中,押解的差人根据高俅的指令,准备暗中害死林冲,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及时赶到,将林冲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安全护送到沧州。高俅见阴谋再次失败,又派人到沧州纵火焚烧林冲看守的草料场。面对步步升级的迫害,林冲忍无可忍,他杀死高俅派来的人,迫不得已投奔梁山,借来军队攻打京城。最后皇帝下令赦免林冲的罪过,提升他的官职,同时将高俅父子捆绑起来交给他处置。全剧借宋代故事曲折反映宋代社会政治状况,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雪簑渔者在《宝剑记·序》中评价此剧,“足以寒奸雄之胆,而坚善良之心”。《宝剑记》问世以来,一直传唱不衰。《夜奔》一出,更是成为百年来常演的昆曲著名折子戏。
紫钗记。
《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其他三梦:《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其主要情节为:才子李益元宵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随后以小玉误挂梅树梢上的紫钗为信物,喜结良缘。不久李益高中状元,但因得罪欲招其为婿的卢太尉,被派往玉门关外任参军。李益与小玉灞桥伤别。后卢太尉又改李益任孟门参军,更在还朝后将李益软禁在卢府。小玉不明就里,痛恨李益负心。黄衫客慷慨相助,使两人重逢。于是真相大白,连理重谐。该剧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著,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赤桑镇。
十八相送。
“十八相送”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草桥结拜”的情节;英台被逼下嫁马文才,前往马庄又必经梁山伯坟墓,因此才能有“哭坟化蝶”事件。在汝南,梁祝故事中人物、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合,恐非偶然。
天仙配。
长篇神话小说《天仙配》,主要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七仙女爱上了朴实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从天庭下到凡尘,冲破重重阻挠与董永结为夫妻,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为了不使董永受到伤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荫树下与董永泣别的故事。从本质上说,小说颂扬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们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一面,也鞭笞和抨击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丑恶与黑暗,同时,也刻画了傅员外的儿子傅官保这些卑鄙小人的丑陋,而且,傅员外的儿子还有几份喜剧色彩。这部神话小说表现了天上人间的真爱与真情,可以说,主题思想积极,内容健康向上,人物性格鲜明,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好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极强的好作品。
汉宫秋。
《后汉书·南匈奴传》是这样记载的:“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由此可见,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这其中没有提到任何画工、画像的事情,更没有提到毛延寿的事情,在《汉书》、《后汉书》的其他章节中也没有提到此事。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在《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中开始被提及,然后在诗词、传奇、戏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描绘叙述,但在正史中却一直没有记载,因而所谓昭君被毛延寿所害之事并不可信。
那么昭君出塞的原因就只能是因为受不了汉朝宫廷的束缚和压抑了。中国古代的宫廷生活是十分残酷变态的,成千的宫女在青春年华中苦苦煎熬,等待有朝一日得到皇帝的垂青,但这种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绝大多数宫女只能在深宫大院中守着妆镜慢慢老去,青春年华就在深深的寂寞中慢慢枯萎。而且宫中秀女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栽赃陷害,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王昭君正是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而宁愿出塞。宋代王安石对此事是这样评价的:“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正是道出了这层原委。
浣纱记。
根据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而改编的昆曲剧目。原名《吴越春秋》,共45出。作者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它借中国春秋时期吴、越两个诸侯国争霸的故事来表达对封建国家兴盛和衰亡历史规律的深沉思考。写吴王夫差率军打败越国,将越王勾践夫妇和越国大臣范蠡带到吴国充当人质。越王勾践战败被俘后,忍辱负重,奋发图强,听从范蠡的建议,定计将范蠡美丽无双的恋人浣纱女西施(施夷光),进献给吴王,意图用女色来消磨他的意志,离间吴国君臣,以彻底归顺的姿态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果然为西施的美貌所迷惑,废弛国政,杀害忠良。三年后被放回越国。越国君臣苦心经营,终于打败吴国取得成功,夫差自杀。范蠡功成名退,下定决心远离政治是非,携西施泛舟而去,寻找地方去过隐士生活。
中国戏曲小知识鉴赏
京剧是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的传统戏剧。京剧,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在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遗产目录。
(1)五大行当:京剧主要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生是男性又分为老生、小生、红生、娃娃生等等;旦是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净俗称花脸,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主要分为文净、武净两大类;丑是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成为四大基本功。唱——是指歌唱,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演员的声乐艺术感染力,表现剧中人的心曲;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与“唱”相互配合、补充,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做——指表演技巧,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通过手、眼、身、法、步表现任务的不同的心理状态;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戏曲鉴赏作业
3120503034。
代明君。
作业题目2:以京剧《小宴》为例,谈谈京剧小生行当的艺术特征。
《小宴》本是京剧《吕布和貂蝉》中的一折。《吕布和貂蝉》原来是以旦行应工的并以貂蝉为看点的戏,叶少兰在1946年对该戏进行了整理和加工,进而突出了小生吕布在剧中的分量,使之成为了一出叶派小生的代表剧目。1958年叶少兰先生与京剧杜近芳合作排演此剧,广受好评。
叶少兰先生设计的这段唱腔能受到众多演员,票友的广泛欢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运用了小生声腔中“西皮导板”接“三眼”娃娃调这一最为普遍和熟悉的板腔结构。“娃娃调”是京剧娃娃生,小生和武小生行当的专用唱腔,其唱腔结构,调式,唱词节奏等基本特点虽与西皮唱腔相似,却又与一般西皮唱腔在结构上又有着明显区别。西皮娃娃调旋律起伏大,音域宽,高亢明亮,棱角突出,刚进挺拔,是一个板式齐全的唱腔系列,在剧中常以成套的板式组合唱腔出现。
小生作为生行的一个分类,在表演上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初接触传统京剧的人,对小生的唱念最不容易接受。其实小生表演里面的学问很大,研究起来也颇有意思。其特点是刚阳气和卷气奶油气很浓。由于角色的人物身份不同,表现的气质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英武豪迈;有的桀骜不驯;有的才气横溢;有的朴实厚道;有的胆怯怕事,唯唯诺诺;有的满八种特征:即书卷气,才气,英气,傲气,傻气,娇气,酸气,怨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根据角色,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气质形象神韵兼备,才不失为难得的好演员。所以小生很难演,要求更高。我们一般人接触京剧很少从小生入手。老生,青衣的唱腔似乎更容易入手,小生的难度较大。小生给人的感觉很年轻,很活泼,很讨喜的人物角色,是我在京剧中所有的人物行当中最喜欢的行当。
看了《小宴》之后,我深深地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突然会觉得身临其境,仿佛亲身走进了剧院,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他们的表演,听到了他们的演唱,亲身的感觉到了走进了京剧的故事中去了,体验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亲身体验到京剧的伟大魅力和我们传统艺术的不朽。我觉得京剧并不像有些人觉得的那样,他并不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恰恰相反的是,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和精神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