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大全9篇)

时间:2023-09-23 16:01:47 作者:琴心月 最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大全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一

今年上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促进步”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增加有效投入,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全力稳定工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推动全市经济逆势上扬,经济运行止跌企稳、逐步回升,发展态势好于预期。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二

现代经济活动中,物流不仅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影响,而且物流环节也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实现内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的重要利润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域间的货物的运输越来越频繁,这种情况下铁路运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运输活动相对来讲时间长、距离远、能源和动力消耗多,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例高达50%,因而,运输费用的节约余地大,发掘的潜力也大,无论在物流领域还是国民经济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分析铁路运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铁路货物运输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三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趋紧,产业限制更一步严格。一是: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提搞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这些举措将对于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需求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资金供应将会更加紧缺。二是: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调控和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土地性质,控制土地需求,提高土地价格,那些成本低、粗放型的“圈地”活动将会得到根本遏制,同时,也给正常生产生活所需土地的报批增加难度。三是:国家大力提倡。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四

(一)从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来看,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桃源经济在内需的有力拉动下,宏观经济继续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运行。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实现桃源县生产总值36.16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8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45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87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2.4:33.1:34.6,调整为30.1:31.7:38.2,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

(二)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社会有效供给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1、农村经济形势看好,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今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国家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一是春收作物喜获丰收。据统计,今年全县油菜籽实收面积69.85万亩,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产0.64万吨,增速8.4%;春粮播种面积3.58万亩,总产量5261吨,比上年增产1123吨,增速27.1%;春茶产量吨,比上年增产300吨,增长17.6%。二是养殖业总体形势良好。上半年共出栏肉猪40.3万头,同比略有下降;出栏肉牛2.78万头,增长0.4%;出栏羊32.4万只,增长1.3%;家禽出笼879万羽,增长0.8%;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19840吨和9900吨,分别增长1.1%和1.0%。由于上半年肉禽蛋价格猛涨,农民从中得到更多效益,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三是粮食生产得到巩固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民“两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对粮食的保护性收购,以及县内粮食加工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粮食的加工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粮食的销路也进一步畅通。桃源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高涨,他们以科学种田为依托,以提高机械化作业为手段,以推广使用高产优质稻为重点,以增加复种指数为突破口,以增产增收为目的,全县粮食生产迎来了又一次高潮。全县夏粮播种面积112.8万亩,比上年增加3.7万亩,增幅为3.3%,预计夏粮总产45.12万吨,比上年增产2.92万吨,增幅为6.9%。桃源县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序推进,主要工作有:一是推进了基础建设。主要是在公路建设、水利建设、沼气建设、安全饮水、农网改造等方面成效显著。二是扩张了特色产业。全县已形成了果、茶、竹、畜4大特色优势产业。今年新发展水果2.2万亩,楠竹0.5万亩,繁育大叶茶种苗160亩(可移栽6000亩),新发展蛋鸡养殖大户120户等。三是突出了示范建设。全县共启动了5个示范乡镇和105个示范村建设。各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按照“十有”、“五通”的要求,有序推进了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四是强化了争项争资。全县已争得国家投资项目19个,落实项目资金3500万元,正在申报的项目有33项,申报资金1.7亿元。

2、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今年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工业兴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上半年,全县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6亿元,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8.0%。上半年桃源县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村工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共完成农村工业产值17.19亿元,增加值4.82亿元,增长19.9%,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二是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桃源县自创元铝业落户桃源以来,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轻重工业比重由的48:52调整为的25:75。今年元—6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94亿元,同比增长11.6%,而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19.3%。三是销售收入、利润、税收同步增长。元—5月全县规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33.0%;实现利润1.37亿元,增长2.2倍;完成税收0.59亿元,增长2.8倍。四是项目扩改的工业企业增多、完成进度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今年来全县先后有创元二期21万吨电解铝、湘鲁万福、林宏锅炉、科辉墙材、洞天竹业、磊鑫科技、杰新纺织等一大批工业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到5月底共完成扩改投入4.5亿元,同比增长1.6倍,这批扩改项目投产后将大大提升桃源工业的发展后劲。

3、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桃源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长速度达14.3%,高出上年1.6个百分点。桃源县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措施得力,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调度力度。县三产办对全县第三产业工作进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并对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随时调度;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将全县三产业发展指标进行量化、细化,纳入全县年度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三是增加资金投入。首先是政府增加对三产业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工作经费;其次是鼓励引导金融部门为三产业发展提供低息贷款;再次出台优惠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三产业实体。另一方面,得益于有一个良好的三产业发展环境。既有硬环境的改善,又有软环境的优化。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交通运输电信业、批发与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

(三)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观察,内需主导作用继续加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投资需求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以来,桃源县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元—6月,共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46亿元,同比增长1.5倍,其中,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5亿元,增长1.6倍;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亿元,增长1.4倍。

2、消费需求稳中趋旺,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逐步更新,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居民消费由过去的传统消费向多元消费转变,休闲消费、时尚消费、保健消费等已逐渐为人们所推崇,桃源各大超市、商场、娱乐场所及餐馆酒楼等生意火爆。尤其是以住房、汽车、通讯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现代化消费已经形成,消费不断升级。上半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5亿元,增长15.7%。

3、外贸出口稳中有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一些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政策对外贸出口有诸多制约,但作为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出口10强的桃源县来说,今年外贸出口仍然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势头。元—5月,全县完成外贸出口9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达8家,比去年新增2家。

(四)从经济运行质量来看,经济运行质量较高,经济景气呈良性状态。

在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依然较高,经济景气呈良性状态,真正体现了桃源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1、财政收入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来,桃源县财政收入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收入增幅快。上半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7533万元,同比增长28.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011万元,增长19.7%;二是税收比重大。从前6个月入库的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3%,高出上年同期9.2个百分点;三是重点企业贡献多。创元铝业自落户桃源后,对桃源县的财政收入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该企业元—5月入库税金7957万元,其中县级收入2200万元,占县级税收的比重达38.8%。

2、税收入库全面飘红。元—5月全县共完成国税入库12493万元,占年度计划的54.6%,同比增长167.0%,提前1个月完成过半任务。

3、工业企业效益明显上升。今年来,全县工业企业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元—5月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亿元,增长2.2倍,应交增值税5728万元,同比增长2.9倍。

4、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桃源县农民收入在去年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今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26元,同比增加110元,增幅为7.2%。农民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劳务输出人数有所增加、务工行业有新的变化及本地工价有所提升所致,另外,种植业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养殖业由于肉禽蛋等价格上涨也给农民增加了部分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随着全县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就业人数的增长以及股票、基金升值和社会保障坚强有力等原因而有较大幅度上涨。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8元,同比增长15.7%。

(五)从影响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来看,经济运行的支撑条件进一步完善。

1、银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桃源县金融运行形势良好,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条件。到6月底止,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53.94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26.14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增长9.6%;金融部门实现利润1150万元,真正做到了银行企业双赢的局面。

2、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来,桃源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办了很多实事,虽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的环境还是比较优化和宽松的。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趋紧,产业限制更一步严格。一是: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提搞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这些举措将对于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需求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资金供应将会更加紧缺。二是: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调控和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土地性质,控制土地需求,提高土地价格,那些成本低、粗放型的“圈地”活动将会得到根本遏制,同时,也给正常生产生活所需土地的报批增加难度。三是:国家大力提倡。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五

1.从厂商角度来说,达到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之一在于厂商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因为产品很难被替代,所以,厂商如何定价自己说了算。而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或者是对产品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特点区别定价。

2.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也是价格歧视的受益者。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在垄断市场上,价格是由少数的垄断厂商所决定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价格的接受者。就拿肯德基饮料来说,一杯饮料普遍的价格是九块钱,消费者也普遍接受这个价格。但是厂商为了薄利多销提高利润,转而实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实际上是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了同质的产品。

3.从营销策略上讲,价格歧视也是一种良好的促销手段。之所以不同的商品实行不同价格是因为消费者群体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厂商可以很好的对不同消费市场进行划分,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制动不同的消费策略。

4.从资源调配角度来说,价格歧视发挥了价格杠杆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依据市场分割理论,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获取最佳效益。比如,对一些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基础资源,如天然气、水、电等,国家利用对这些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对资源的消费者区别对待,实行同物不同价,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总之,通过价格歧视,厂商获得了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消费剩余,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价格歧视作为具有一定市场力量竞争策略,可能损害同一商品厂商正常竞争,也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机制。

然而,我们不能对价格歧视唯恐避之不及,将其单纯理解为一种贬义的歧视性行为。价格歧视同时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做到双赢。价格歧视对于市场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可以发挥其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实现行业优良发展。当然,实施价格歧视,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正确进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六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大投资力度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旅游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6月份,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59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旅游业总收入498.3亿元,同比增长13.6%,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xx年经济运行情况与20xx年预测分析。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强调,今年全行业要保持全行业经济运行平稳,防止大起大落。同时,在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八

20xx年,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xx年,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我们认为:20xx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写法篇九

(一)全省情况

20xx年1-8月,全省累计进出口14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比全国水平高7.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7.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全国水平高16个百分点;进口61.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比全国水平低2.4个百分点。

8月当月,全省累计进出口21.16亿美元,同比增长31.5%,环比下降1.2%。其中出口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47.8%,环比下降13%;进口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环比增长21.2%。

(二)全国及中部六省情况

20xx年1-8月,全国累计进出口27043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14293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12750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同期,中部六省合计进出口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出口88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进口488亿美元,同比增长8.2%。

(一)对香港、欧盟、美国等主要市场出口保持平稳,对东盟出口今年来首次实现增长。1-8月,我省对香港出口19.0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占全省出口的21.7%;对欧盟出口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46%,占全省出口的12.4%;对美国出口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全省出口的10.5%。对东盟出口1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系今年来的首次同比增长。其他主要出口市场中,对非洲、拉美、中东、俄东出口增幅在12%至49.8%不等,对日本和韩国则出现16.7%和11.1%的同比降幅。进口方面,我省资源类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如南非、巴西、秘鲁、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均保持增长,增幅均在9%以上,而以机电、高新技术类产品为主的进口来源地大多出现降幅,如日本和欧盟,降幅分别为53.1%和12.2%。

(二)电子电器类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有色金属产品增长较快,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大幅下滑拖累全省进口。1-8月,我省机电产品出口3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机电产品中,受手机零部件带动,电子电器类产品出口增速达到50.9%。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陶瓷、鞋类、烟花爆竹、纺织品、箱包、打火机等合计出口18.9亿美元,大幅增长70.2%,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1.5%,除打火机小幅下滑1.1%外,其余商品均不同程度增长。有色金属产品出口7.24亿美元,同比增长47.6%,其中未锻造银和未锻造锰出口增速分别达到76.8%和205.2%。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6%,农产品出口增长23.4%,钢材出口下降21.9%。进口方面,我省机电产品进口20.06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3.14亿美元,同比下降65.8%。铁矿砂共进口16.58亿美元,同比增长21.2%。

(三)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快速增长。1-8月,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111.03亿美元,增长14.9%,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4.4%,其中出口65.86亿美元,增长34.4%;进口45.17亿美元,下降5.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5.76亿美元,增长20.3%,占24%,其中出口21.58亿美元,增长5.9%;进口14.18亿美元,增长51.6%。

(四)民营企业对全省出口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1-8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7亿美元,增长41.5%,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5%。民营企业出口52.21亿美元,大幅增长73.8%,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59.5%。此外,三资企业进出口41.58亿美元,增长6.9%,占27.9%;国有企业进出口37.62亿美元,下降7.3%,占25.1%。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