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 学生资助工作个人总结(优质5篇)

时间:2023-10-06 02:39:09 作者:笔尘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 学生资助工作个人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篇一

一年来,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克服学生资助工作量大、面广、对象复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把惠民工程实施到位。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资助队伍建设

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这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来落实。经过努力,市委编办于20__年7月批文同意,挂靠南平市职成教研室成立南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调剂1个编制,专门从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建瓯市经编办批复确定了3个编制的学生资助机构,队伍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具体工作人员尚未安排到位。其它大部分县(市、区)因编制问题尚未建立由编办核准批复的专门学生资助机构,资助队伍尚不健全。

(二)规范了资助档案工作

为了规范全市学生资助工作,我市出台了资助档案建设专项文件,进一步推进了资助档案建设工作。一是建章立制,规范档案管理,对办理完毕的文件集中管理,及时收集、定时清理、年终复查,保证文件材料收集完整、齐全,严防遗失和泄密;二是注重收存,科学合理归档,分类(综合类、表册类、财务业、声像类)整理装订成册;三是存放有序、方便查找利用;四是以查促建,整改提高,结合资助检查对档案材料进行补缺补漏,自我完善;五是树立档案意识,熟悉档案制作程序,培育档案规范建设典型,以点带面地推进资助工作档案建设。20__年,经研究,确定南平市教育局、邵武市教育局、武夷学院、闽北卫校、南平一中、建阳一中等单位为省资助档案建设试点单位。

(三)实行了阳光操作制度

全市中职学生实行“中职卡”制度,高中学生实行“高中资助卡”制度,实现了“统一办卡,集中支付”;实行“助前”和“助后”公示,确保了惠民政策的“阳光操作”;明确资助工作操作流程,准确掌握学生变动情况,做到“不错报、不多报、无漏报”,确保了统计报表的准确无误。各校都按要求设立了资助咨询电话和举报电话,增加了透明度,保证了助学金发放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建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资助对象认定方面,坚持“三级评审”、“三级公示”制度,确保了公平、公正。

(四)加大了资助宣传力度

今年,我市积极响应省“励志校园-感动海西”公益宣传活动,转发文件、制定方案、精心组织、配合采风、广泛宣传,让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南平市活动组委会评审确定了闽北卫校周诗雨、南平八中吴诚俊、武夷山章丽、建阳吴迪茜;松溪刘义鑫薛亚东、浦城周叶诚、邵武陈慧敏;顺昌雷水平、政和黄文华等13位同志为省首届励志海西先锋人物推荐人选。其中武夷山章丽和松溪刘义鑫获得本次活动的提名奖。武夷山蔡誉儇、建阳林思绮戴远情、南平职专卢建的宣传作品被推荐到省上参评。建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工具,结合家长会、主题班会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定时回访受助学生家长,提高群众知晓度。浦城县仙阳中学“梦圆亦馨”基金会的活动独具特色,获省资助中心推荐到省电视节目进行宣传。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南平市、武夷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浦城的仙阳中学被授予全省“先进单位”称号,南平刘旭森、顺昌卢琴英、政和谢祖旺等同志荣获“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五)落实了资金监管措施

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了一次资助工作大检查。检查组兵分3路,对全市64所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助学金工作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检查,采取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9月份整改到位。下半年又对整改情况进行了抽查。光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月深入所属中职学校2次,对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及自查自纠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定时复查。通过“普查-反馈-通报-整改-复查-再整改”,绝大部分学校整改基本到位,进一步规范了全市的资助工作,提高了资金的监管力度。

(六)推进了生源地贷款工作

为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邵武市主动加强与信用社的联系和沟通,召开了“关爱信用记录”座谈会,农村信用社、高中学校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相关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各校加强了对高三学生的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积极迎考。

(七)贯彻了国家惠民政策

据统计,今年全年发放中职助学金1485余万元,免学费资金882余万元,惠及8566名学生;发放高中助学金800余万元,惠及5387名学生;发放少数民族中学学生助学金20.76万元,惠及173名学生;全市幼儿“低保家庭”学生发放80余万,惠及660家幼儿园的儿童;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374人,“授信金额”达4831万元。此外,今年市教育局和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密切配合,开展了南平市济困助学活动,收到匿名企业捐助200万元爱心善款,资助了闽北139所学校130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当然,在资助政策的实施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助队伍规模太小、资助人员不稳定,效率不高;资助机制不完善,运行不畅;资助工作难协调,配合不力;宣传形式较单调,影响不广,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篇二

秦岭中学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自查报告根据(陕教贷办〔〕23号《关于开展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检查调研的通知》)精神,我校对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资助制度

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孟超举为组长,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赵鸿军为副组长,校办、政教处、总务处、财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另设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2名,其中,专职工作人员1人,兼职工作人员1人,计算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齐全。各种资助制度齐全并且悬挂在墙上。

二、建立困难生档案库,完善资助评定程序

根据咸政教保字【2017】271号文件,我校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申请、审核、评定、公示、入库的步骤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库。各班由家庭困难学生提出申请,把申请书交到了班主任处,然后班级成立了由班干、学生代表及班主任组成的4人以上评议小组进行公开、公平评议,按照下发比例由班级民主评议小组选出符号条件的人选,公示无异议后入库。今后申请资助和助学贷款的学生从档案库中产生。

三、国家助学金及校内资助发放管理情况

2017~第一学期我校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人数为912人,资助金额为596000元;2017~度第二学期我校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人数为693人,资助金额为466500元。享受学校校内资助(奖学金)学生为94人,金额为14900元;2017~20第一学期减免学费的学生为183人,金额为146400元;2017~20度第二学期减免学费的学生为125人,金额为100000元。

学校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助学金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校领导监督、受助学生签字的工作制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学校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受助学生在助学金发放表上签字。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

四、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的建议

随着高中助学金资助面的不断加大,我们的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以前由于高中电子学籍还没有建起了,有时需要查个学生信息很不方便,他们的身份证、学籍号、联系电话等很难查到。

总之,我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达到了预期效果。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这项工作更好地落实下去。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篇三

为巩固“普九”成果,使全体适龄儿童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省、市、县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投入大量资金救助贫困学生。现就我乡一年来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乡作为贫困县里的一个重点边远贫困乡,贫困生人数之多。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巩固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心学校校委会一班人首先认识到: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普九”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各校成立了贫困生资助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抓,总务主任负责具体抓。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乡各校形成了贫困生资助管理网络,此项工作日益步入正轨,向经常化轨道发展。

二、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1、安排全乡各校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全面的家访,各校建立学生家庭状况档案。对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家庭收入将全乡学生进行分类,让学校、班主任准确掌握贫困生状况,每学期初要做好贫困生资助计划。

2、拓宽贫困生资助渠道。各学校在认真落实省、市、县免费发放教科书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各团体对贫困学生予以救助,今年桂坪小学在县妇联的支持下,争取了《楚天都市报》报社的大力援助,每学期资助桂坪小学36名贫困学生入学;全胜小学号召全校教职工捐资捐物,资助贫困生;大庙中学为挽救一名身患阑尾炎的贫困生,号召全校教师一次性捐款1200多元。同时,各校都在不断向外界宣传我乡乡情,呼吁更多地爱心援助。

3、实行资助活动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全乡统一对贫困生资助行动实行阳光操作,采取先公示名单,审查资格,再落实资助的办法,对无异议的资助对象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困难程度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学校组织教师直接将资助现金送入学生家长手中。学校并监督其开支于学生学习费用。

4、建立贫困生资助监督机制。为了进一步让贫困生资助活动增加透明度,学校成立了贫困学生资助行动监督小组,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部分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代表为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评价学校的贫困生资助行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总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的贫困生资助活动开展效果显著。截止目前,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总数已达到1270人,占全乡在校学生总数的78%,这一行动得到了全社会性的关注,被全乡人民誉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篇四

为进一步做好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学生资助体系的认识,创建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确保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4月15日至5月15日,我县在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以“筑梦、成长、感恩、奉献”为主题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大新县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成立了以局长梁军科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农美兰为副组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体人员为成员的大新县教育局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各校开展好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制定下发了《大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方案》,并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二)各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资助办公室人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做到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到位,学生资助管理程序不断规范,确保学生资助资金按政策、按时、足额、准确发放,使贫困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安心学习,立志成才。

(一)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大新中学、民族高中、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签订责任状,并指导、督促学校校长与本校所有年级的班主任签订责任状,做到责任明确。

(二)各学校以校园网、宣传板报和学校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出版了资助政策宣传专栏,将《崇左市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免费发放给所有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人手一份,并让学生阅读后进行信息反馈,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对资助政策有所了解。各校积极向学生宣传资助政策的认定条件、申请程序、资助的形式及学校学生受资助的范围、对象、可得到的资助金额等。

(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利用展板、编印宣传资料到街上进行宣传,并为群众解疑释难。宣传月活动中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先后下到桃城镇、雷平镇、下雷镇、宝圩乡、榄圩乡等大乡镇上街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为群众解答疑难1000多人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了解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

(四)各学校利用“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和双休日时间,让学生把资助政策宣传资料带回家里,让其父母也知晓国家资助政策,从而把资助政策宣传到农村千家万户。

(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大新电视台、《今日大新》报社将国家资助政策向公众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解读,并开通热心资助电话,设立资助政策电子邮箱,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资助政策交流平台。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孤儿、单亲、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分类施教,并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健康成长。

(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普通高中学校举办一场针对毕业生关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以及银行开户、手续办理、支付宝使用等业务知识的宣讲活动。并在普通高中学校举行“励志、诚信、感恩”的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感受国家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惠民政策。

(三)各学校利用学生晨会和师生座谈会,把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感恩、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将感恩意识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激发家庭困难学生自强不息,培养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良好品德。

我县在此次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中,工作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如在各校开展活动中,未能真正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这是在开展形式主义的教育,应该在宣传方法、技巧上多加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今后,在宣传效果上要再次升华,通过举行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及征文比赛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资助政策方面的知识,更让他们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自强,把贫困的压力化为奋斗的。动力,在成长的道路上自强不息。通过开展活动将在学生中初步形成了“讲诚信,讲文明,比节约,比成才”的良好风尚。

资助工作的个人总结篇五

(一)加强资助机构队伍建设工作,增强资助工作的使命感和职责感,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想方设法成立市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协调市编办充实市本级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督促县(市、区)成立由编办确认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加强对资助人员的培训,提高资助队伍的工作水平,增强使命感和职责感,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和战略,使资助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落实、科学管理、提升水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资助工作。

(二)继续做好学生资助档案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适时召开全市资助工作会议开展资助档案建设专项培训,指导各级资助中心建立资助档案库,并透过档案专项检查以进一步规范资助档案工作。

(三)继续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创新资助宣传形式,加强资助文化建设,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收集丰富多彩的主题摄影、征文和艺术创意等竞赛活动,努力营造资助育人的环境,创办资助工作期刊,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强化学生的履约意识,提高公民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四)继续做好国家助学金发放和监管工作。完善市属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支付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各种免学费对象的评定与公示工作。今年继续按省上文件要求,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把握资助免学费的条件,定期抽查资助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状况,严防套取和骗取现象的发生。

(五)协助中教科做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严格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461号)文件精神,加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高中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

(六)协助初教科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413号)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学前教育资助工作,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公平理解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七)进一步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拟召开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资助的领导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加强教育与农商行(农信社)的合作,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

(八)进一步开展资助工作的课题研究。明确目标、调整思路、调动力量、深入调研、用心思考、宏观研究,努力完成省资助中心申报的教育规划专项课题《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任务,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引导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