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02:46:16 作者:XY字客 最新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篇一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绘画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够深,学生普遍创造性不够,在本学期将加强训练。

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册教材共13课,每一课即为一个单元。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造型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色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欣赏等,这些美术活动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加强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术无处不在。

1、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准备。

2、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价值。

3、在课堂上运用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5、教师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6、推荐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一周:1、教室一角(一)(二)

第二周:2、花手帕(一)(二)

第三周:3、纸品乐陶陶(一)(二)

第四周:4、时间告诉我(一) 补充教材(一)

第五、六周:4、时间告诉我(二)

第七周:5、蔬果的联想(一)6、玻璃水彩(一)

第八周: 7、窗口(一)补充教材(二)

第九周:7、窗口(二)8、剪纸故事(一)

第十周:8、剪纸故事(二)

第十一周:9、新年吉祥(一)

第十二周:9、新年吉祥(一)10、拼泥板

第十三周:11、雪花飘飘(一)(二)

第十四周:12、色彩abc(一)

第十五周:12、色彩abc(二)

第十六周:13、乘风破浪(一)(二)

第十七周:复习

第十八周:考试

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篇二

1、以“手绘线图”解决“形”,以“色彩搭配”解决“色”。

2、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

3、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评述。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

2、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间接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篇三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美术教研组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了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9册。

五年级共有18个班(龙洲校区6个班),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有一定的想像力与表现力,并有较强的欣赏能力。班级、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部分学生上美术课没有激情。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4课,其中有欣赏课2课,绘画课8课,工艺美术课4课。本册绘画课中安排了中国画练习。

1.调查、了解社区或小镇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

2.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学校设计制作标志。

3.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平面舞台或模型。

5.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8.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9.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10.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的中国画知识和技法。

5.学习的手工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3.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5.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6.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1.加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是评价方式趋于更完善,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使评价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不断地改变教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培养。

3.创设空间,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重点研究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如: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等。

5.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正确地处理好双基与创造力的关系。

6.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广泛地的探究性学习。

8.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象、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篇四

市七小廖卢艺

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二)难点:

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1、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2、从教师教中分析,每一个班的优劣情况不同。

经过半年来对该年级段的了解,每个班级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五(1)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但在手工方面还缺乏创意与自我体现。五(2)班是一个美术基础特别好的班级,班内美术爱好特多,优秀作业常常出现在他们班,因此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1、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班级,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段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班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备课方面:

(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做到落实双基。

(2)贯彻“少、精、活”的原则。

(3)备课及时,讲究实效,保持超前一周备课。

上课方面:

(1)教学时采用启发式,积极创新教学摸式。

(2)教学面相全体,积极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进一步

(3)课后及时写下“课后反思”。

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绘画练习,进行思想情操陶冶。

后进生方面:多引导、辅导技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 工作计划, 教学

浙美版三下美术教案篇五

本学期总课时 共22课时

新授课21课时 期末考查1课时 机动0课时

本学期教学

重点、难点

及分析 1、学习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能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因为认知的因素开始转入写实期,对绘画及制作的内求增加了,急需美术知识和技巧的补充,教师应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指导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并加强技巧的指导,评价方法也要以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主。

本学期提高教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自由的氛围,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展示美术课的独特魅力。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调动学生绘制的内驱力和需要,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研小专题

及研究策略 如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学内容 备注

一讲述常规、纪律,注意事项等

二1、追寻文明的足迹 2、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3、我的书包 4、画故事

四5、装饰画 6、装饰色彩;

五7、彩球的设计 11、装饰柱

六8、奇思妙想 9、添画人像

七12、动画片的今昔;13、拟人化的卡通(合二为一) 14、发现老房子的美

八15、留给母校的纪念 16、我的成长记录

九17、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18、绣在福州上的故事

十五一节休假

十一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19、复制与传播

十二19、复制与传播 期末考查

春季, 教学计划, 进度表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