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游记类散文(精选9篇)

时间:2023-09-28 09:07:43 作者:HT书生 老舍游记类散文(精选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一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儿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二

老舍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凉城县,是一处拥有高原牧场、草原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等多个景点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老舍草原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游客们的喜爱。老舍草原也是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最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是环保教育和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

第二段谈论游览老舍草原的感受

我有幸游览了老舍草原,感受到了这里自然风光的壮美,也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当我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一片青青的草原,阳光温暖,微风轻拂,虫鸣鸟誉,远山近岭,一派田园诗般的景象。我兴致勃勃地走进了草原文化博物馆,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展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手工艺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也明白了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段探讨老舍草原的环保教育

老舍草原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处环保教育基地。这里致力于推广和宣传环保意识和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积极性。在游览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环保标语和宣传板,了解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保护草原生态所做的努力。这些举措,以及老舍草原本身的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使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第四段谈论老舍草原的未来发展

老舍草原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区,肩负着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使命。未来,它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老舍草原需要持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避免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我相信,在老舍草原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老舍草原一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游客提供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也为保护自然生态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段总结

老舍草原作为内蒙古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来到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壮美的自然风光,领略多样的文化内涵,以及体验全新的环保教育。同时,老舍草原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关爱,为其保护和发展尽一份力量,让它成为更加美好的地方。我相信,未来的老舍草原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也将更加深入人心。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三

自古道:今儿个晚上脱了鞋,不知明日穿不穿;天有不测的风云啊!为留名千古,似应早早写下自传;自己不传,而等别人偏劳,谈何容易!以我自己说吧,眼看就快四十了,万一在最近的将来有个山高水远,还没写下自传,岂不是大大的一个缺憾?!

可是,说起来就有点难受。

自传不难哪,自要有好材料。

材料好办;“好材料”,哼,难!自传的头一章是不是应当叙说家庭族系等等?自然是。

人由何处生,水从哪儿来,总得说个分明。

依写传的惯例说,得略述五千年前的祖宗是纯粹“国种”,然后详道上三辈的官衔,功德,与著作。

至少也得来个“清封大夫”的父亲,与“出自名门”的母亲。

没有这么适合体裁的双亲,写出去岂不叫人笑掉门牙!您看,这一招儿就把咱撅个对头弯;咱没有这种父母,而且准知道五千年前的祖宗不见得比我高明。

好意思大书特书“清封普罗大夫”,与“出自不名之门”么?就是有这个勇气,也危险呀:普罗大夫之子共党耳,推出斩首,岂不糟了?!英雄不怕出身低,可也得先变成英雄啊。

汉刘邦是小小的亭长,淮陰侯也讨过饭吃,可是人家都成了英雄,自然有人捧场喝彩。

咱是不是英雄?对镜审查,不大像!

自传的头一章根本没着落。

再说第二章吧。

这儿应说怎么降生:怎么在胎中多住了三个多月,怎么产房里闹妖精,怎么天上落星星,怎么生下来啼声如豹,怎么左手拿着块现洋……我细问过母亲,这些事一概没有。

母亲只说:生下来奶不足,常贴吃糕干——所以到如今还有时候一阵阵的发糊涂。

第二章又可以休矣。

第三章得说幼年入学的光景喽。

“幼怀大志,寡言笑,囊萤刺股……”这多么好听!可是咱呢,不记得有过大志,而是见别人吃糖馅烧饼就馋得慌——到如今也没完全改掉。

逃学的事倒不常干。

而挨手板与罚跪说起来似乎并不光荣。

第三章,即使勉强写出,也不体面。

没有前三章,只好由第四章写了,先不管有这样的书没有。

这一章应写青春时期。

更难下笔。

假如专为泄气,又何必自传;当然得吹腾着点儿。

事情就奇怪,想吹都吹不起来。

人家牛顿先生看苹果落地就想起那么多典故来,我看见苹果落地——不,不等它落地就摘下来往嘴里送。

青春时期如此,现在也没长进多少,不但没作过惊天动地的事,而且没有存过惊天动地的心。

偶尔大喊一声,天并不惊;跺地两脚,地也不动。

第四章又是糖心的炸弹,没响儿!

以下就不用说了,伤心!

自传呢,下世再说。

好在马上为善,或者还不太晚,多积点陰功,下辈子咱也生在贵族之家,专是自传的第一章就能写八万字。

气死无数小布尔乔亚。

等着吧,这个事是急不得的。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四

作为北京的一名城市居民,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草原这样的大自然生态景观。然而,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老舍草原的旅游活动,深深感受到了草原的伟大和壮美,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初次涉足草原,感受如何

我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老舍草原的激动心情,那里的壮美让我叹为观止,仿佛被包围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中。温柔的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柔和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让我感受到了草原带来的舒心和平静。在这里,我也经历了不少农牧民族的生活文化和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了草原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第二段:草原的美景和生态价值

除了感受到草原的壮美之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草原的科普知识。草原是地球上最大的绿色平原,也是生态系统最为完整、优美的地区,其中夹杂丰富的草原动植物种群,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觉,而且草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水源涵养、土地保护等方面。对于草原的保护和利用,更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完善保护措施、推动草原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老舍草原中,我也更加地与大自然亲近。和马儿一起奔跑,体验了真正的草原风光。漫步在满目疆疆的草原上,仿佛一部缓慢流动的画卷,令人神清气爽。而细心观察草原生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舞的蝴蝶、跳动的羚羊、守卫自己领地的雄鹰,无不是大自然奇妙的工笔画。

第四段:了解中国草原文化

在老舍草原上,我还了解到了中国草原文化的深厚历史。在民族文化展馆里,我看到了许多珍稀文物和展示,真正了解了草原民族的魅力。另外,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还有现场演奏的民族乐器,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草原气息。同时,草原上还有草原歌舞、马术表演等文化活动,让我体验到了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情。

第五段:心灵感悟

走过草原、欣赏草原,我领悟到了许多东西。草原教给了我感恩、尊重、包容和乐观的心态。感恩拥有自然赐予的美好生活,尊重大自然和牧民、农民的生活方式,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习俗,乐观自信面对困境和挑战。这些品质和思想内化于心,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感动和鼓励。

总之,老舍草原真正的教育了我们体验草原的壮美、了解草原的文化、认识草原的生态价值和发现自己的缺失和潜力。草原上的一切广阔开放、无限包容、自由自在,有机会的人们一定要亲身体验,去体味它的魅力和思想。希望我们大家一起爱护和保护草原,让草原保持着它独特的美好。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五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他的作品涉及戏剧、小说、随笔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他的一篇随笔作品《养花心得体会》深受读者的喜爱。这篇文章通过对养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老舍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养花心得体会》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

首先,老舍通过养花来反思人生的有限与无限。在文章中,他以养花的经验启发了对人生的思考。他指出养花是一种无止境的事情,无论是品种的选择、土壤的调节还是日常的护理,都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心思。这让他想到了人的一生,无论在学业、事业或家庭中,都需要付出努力和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老舍通过养花将无限的人生与有限的养花经验相比较,暗示了人生的终结和对无限的追求。

其次,老舍借养花之事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他说养花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并批评了那些只把花养到开花那一刻,便扔掉了的人。他认为人生如同养花,可以从栽培到孕育,经历整个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养花需要定期浇水、修剪和施肥,同样地,人生也需要精心呵护和经营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通过养花,老舍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

第三,老舍谈到了养花带来的心灵愉悦和思想启示。他认为花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他指出,在养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无私和奉献的喜悦,他用“忘我”来形容这种状态。养花让人感觉到自身的微小和自然的伟大,从而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和世界的深入思考。养花不仅可以增添生活情趣,还可以提高人的思考能力和情感升华。

第四,老舍探讨了养花的需要和忍耐力。在文章中,他写道,“养花就是对别人的投资,最后会有收获。”这表明他对养花的投入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养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忍耐,只有耐心地等待和不懈地付出,才能收获美丽的花朵。这也启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相信付出终究会有回报。

最后,老舍在文章中给了读者一些建议,希望他们通过养花来感受生活的美好。他指出养花并不需要昂贵的花盆和特殊的土壤,只需要一颗爱心和一点耐心。他鼓励人们相信自己可以养花成功,也正如人们能够在生活中克服一切困难一样。养花不仅是一种充实的爱好,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对美好的向往。

总结而言,老舍先生的《养花心得体会》通过对养花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花与人生的类比,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体会。不仅仅是养花,他一直在思考人生、追求美好。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对人生追求无限的思考和思索,以及对爱与付出的认同和理解。这篇文章启发了人们坚持不懈、珍惜生命、追求美好的信念,是一篇值得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文艺作品。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六

段一:老舍养花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其写实主义的作品闻名。老舍养花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他业余爱好的体现,更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表达。养花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心灵寄托。通过养花,老舍体会到了自然的纯真和生命的无奈,同时也触发了他对生活和人性的思索,使他的作品更加深刻和生动。

段二:养花中的观察与关怀(250字)

养花对于老舍来说不仅仅是照料植物,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表现。他通过观察和照料每一株花草的成长历程,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强大。他对于花草的细致观察,使他更加敏锐地把握到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从而得出了一些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用心去照顾植物,同时也发现了每一朵花的独特之处,并把这种独特性转化为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段三:花与人生的关联(250字)

养花使老舍得以产生对生命的感悟,他通过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发现了人生中的诸多共同点。他通过花草的枯萎和凋谢理解到生命的无常,也通过花草的成长与盛开明白了生命的韧性与希望。老舍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与花有关的意象,他通过花来寄托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形象。养花让老舍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他通过植物生长的回归和复苏,找到了生命中的力量和动力。

段四:养花与人性的辩证关系(300字)

在养花的过程中,老舍也无法回避地发现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他发现,养花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有时候并非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而是受到环境和天然条件的制约。这让他对于人性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养花也让他意识到,有时候为了个体的生长与繁衍,需要进行一些摒弃和舍弃。这种对于生命的深入思考,让他对人性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洞察和剖析。

段五:老舍养花的启示(200字)

老舍养花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他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追求。在他的生命中,养花是一种寄托和净化的方式,也是他对于生命和自然界的敬畏之心的体现。通过养花,老舍悟到了生命的无常与坚韧,对人性的矛盾与复杂更加有了新的认识。他的养花之旅不仅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新的灵感与创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用心去感受生活、关怀自然、思考人性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老舍养花既是他对弱小生命关怀与理解的体现,更是他思索人性与生命的途径。通过花的生长,老舍领悟了生命的无常与坚韧,也发现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养花让他更加用心地感受生活,更加敏锐地观察世界。通过老舍养花的经历,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用心养花,感悟人生的真谛。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七

15、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过程:

一、课前活动(配乐赏读诗歌)

猫儿猫儿真古怪,猫儿猫儿真有趣,爱贪玩来爱睡觉,又可爱来又淘气,漆黑夜晚满屋跑,爱到院子做游戏,听见老鼠吱吱叫,什么都是好玩具,便把身子轻轻跳,枝折花落人不气,抓到老鼠尾巴翘。

生气勃勃主人喜。

师:课前我们赏读了诗歌----《猫》,现在我们就来学学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猫)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师:目标清楚了吗?(生:--)大家有信心完成吗?(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老师特制定了自学指导。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自学任务。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3分钟后比谁读得准。)

1、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检测词语认读(个人比读)乖巧

任凭

尽职

抓痒

淘气

开辟

生气勃勃

枝折花落

没完没了的确

3、哪些段落在写小时候的猫?

(2分钟后比谁完成的最好。)a、生自学。b、交流、汇报。自学指导三:

小组合作: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什么?

四、说一说 :

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 这是一只()。

《猫》教 学 设 计

安定中心小学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八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

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紫塞,紫塞,谁说的?

这是个翡翠的世界。

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公社了。

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

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

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

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

碧草话斜阳!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

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杆作成的,为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

看那马群

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

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

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象小缸。

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

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

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

老舍游记类散文篇九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文风和笔法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中常常探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从中显露出对生活的深思。其中一篇以养花为主题的作品,展示了老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视。通过阅读和思考,我深深感受到了养花的方式不仅可以带来美丽和喜悦,也能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更深层次思考。下面将从受养花启发的善待生活、品味自由与坚韧、用心感受平凡、追求和谐与包容以及放飞心情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通过养花,我学会了善待生活。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他以养花为媒介,表达了对生活的欢愉和对花草的倾注。他将植物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要用心去照顾、呵护。同样,我们也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应该被珍惜和善待。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都有可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感受,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其次,养花还教会了我品味自由与坚韧。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花草们以其傲然挺立的姿态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和韧性。他们在冰雪覆盖和风雨袭击下,依然能够生生不息地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这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需要学会坚守信念和追求自由。不论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我们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便是风雨交加,我们也能够在逆境中迸发出自己的光芒。

第三,通过养花,我发现了用心感受平凡的重要性。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养花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却要求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瓣,都有着属于它们的生命和美丽。只有用心才能真正领略到它们的美妙,才能体味到生活的价值。正如老舍所言:“生命在细处有趣,厚度越大,价值也就越大。”往往就是那些平凡而微小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本质,让我们体会到平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第四,养花也让我明白了追求和谐与包容的必要性。花草们在同一个花盆或同一个花坛中共同生长,彼此依存、互相扶持。这个过程精确地展示了和谐与包容的意义。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包容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当我们真正能够与人为善、处事圆融,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家庭。

最后,通过养花,我学到了放飞心情的重要。看着花朵绽放的过程,我不禁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舒心。那一抹鲜艳的颜色,那孕育出生机的植物,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和活力。同样,我们也应该学会将自己的心情放飞,放开束缚。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只有当我们真正把内心的情感和欲望表达出来,才能真正活出自己,享受到生活的精彩。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和养花的过程,我领悟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的道理。养花教会了我善待生活,品味自由与坚韧,用心感受平凡,追求和谐与包容,放飞心情等方面的价值。希望通过这些领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