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汇总9篇)

时间:2023-10-11 00:53:00 作者:灵魂曲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传统文化手抄报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汇总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一

徐铎铎是清朝时期人,家中世代做豆腐,他做的豆腐全村人都爱吃。有人一时无钱,徐铎铎就在他的豆腐账本上划一笔。莫看他一本正经地记豆腐账,其实,笆斗大的字也识不到一船舱,因为他没进过书房门,靠平时偷偷摸摸学了两个缺腿少脚的大字记账。

一天早上,徐铎铎出门卖完了豆腐百页,遇到一个过路客,与他攀谈起来。一打听,此人原来是去京城赶考的书生。徐铎铎就随便问问:"哎,你说考试难吗?”

"不难。”

"考几天?”

"一天头,考上就能做官。”

"考不上打板子吗?”

"没有的事。”

听了这些活,徐铎铎心里盘算起来了:嗳,如此说来,考试不也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何不跟他一起去碰碰运气?考上,捞个一官半职;考不上,再回来卖豆腐。主意拿定,他把豆腐担子存在路边卖烧饼的沈六家,随着考生一道赶考了。

一到考场,其他人拿到试卷,哗哗直写。徐铎铎呢?是大眼瞪小眼,把个试卷横过来竖过去。哎,眼看太阳快落山了,总不能一字不写啊!徐铎铎绞尽脑汁,想到的也不过是两斤百页、三斤豆腐这些小账儿。于是,他用尽吃奶的力气写了下来:"赵大爷欠百页一斤,钱二妈欠两斤茶干,孙三哥还豆腐账三十三个铜板......"徐铎铎画画塌塌写满了一大张。嗬嗬,考试结束,徐铎铎跟着别人把考卷往上一交,兴冲冲离开考场回到住处。

第二天,主考大人批阅徐铎铎的试卷,一看满卷豆腐账,气得眉头紧皱。刚准备甩掉,可转念一想,又觉不妥,还是等我找这个考生了解了解再说。于是他把试卷一折,塞进了自己的靴筒里。谁知道,这位主考大人去看望考生时,走着,走着,靴子里的豆腐账掉在地上了。主考大人没有发觉,考生们如获至宝。大家猜想:这大概就是录取名单吧。

主考大人前脚一走,考生一齐拥上去抢,人多手多,豆府账被抢得粉碎。徐铎铎也抢到一片碎纸,一看是自己的试卷,便大吵大嚷:"这是我的文章,主考大人准备录取的,你们抢撕了,我去禀报主考大人。”

众考生慌了,这怎么吃罪得起呀?于是大家又是打拱,又是作揖,求他不要声张。

徐铎铎说:"赔礼又有什么用?文章怎么办?”

"我们赔,我们赔!"于是,他一句,你一句,把自己最好的词句献出来,写成一篇文章。徐铎铎趁主考大人躺在睡椅上睡觉的时候,又偷偷地揣进了他的靴筒子里。

主考大人一觉睡醒,穿靴子时发现了试卷,他展开一看,吃惊不小:啊呀,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雄鸭,豆腐账变成了好文章!是我吃醉酒,还是这个考生有神人相助?接着又复看了一遍,不禁拍案叫绝:"好!好!天下奇才者,徐铎铎也!"于是朱笔一挥,点为进士第一名。呈报皇上,皇帝封他到山东做官。徐铎铎又喜又愁,喜的是应考这样容易;愁的是肚子里没货,就是头朝下,脚朝上,也倒不出两滴墨水来,这个官怎么当下去喃?他苦思了半天,决定以母亲迁坟为借口,请丧假在家,专找老师补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真有点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三十六岁那年,竟读完了全部课程。一年后,他出任山东巡抚。由于刻苦攻读,他的学问越来越大,后来,还当了皇太子的老师哩!

从此以后,在民间就传开了"盐城有个徐铎铎,三十六岁念《大学》"的趣话。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传统文化手抄报(二)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三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恢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四

1、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2、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3、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中国历史渊源流传。

4、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墨家行游侠,韩非是法家,张弛有度,文武兼备,深入研习,如痴似醉。

5、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6、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7、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

8、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9、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0、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蓝色大海是贝贝的家,广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欢欢的家,绿色草原是迎迎的家,辽阔天空是妮妮的家,五个福娃齐声喊:中国3月我们共同的家!

13、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4、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15、万里长城是因为不让外国侵略而建造的。可是有好多悠久的历史呢,它是一个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万里长城就像一条龙卧在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山上面。永远保持着它的尊严和地位。

16、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7、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紫砂陶器,质地细腻,特殊陶土,精心烧制,宜兴紫砂,壶中极品,誉名第一,天下闻名,祖辈传承,堪称绝品。

18、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19、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

20、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21、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22、闻名中外的八达岭长城,它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工程之一,它规模大,工程艰巨,耗费人力之多,被称为3月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3月。

23、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造,她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2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25、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6、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

27、大棚菜,遍地花,科学种田靠文化,绿色食品进万家,蔬果宝宝长得壮,全民健康你我他,我要游遍全中国,祖国文化顶呱呱!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五

1.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6.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4.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6.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18.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2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2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2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7.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2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29.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30.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3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3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4.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35.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6.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39.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4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4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4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4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4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48.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4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5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53.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4.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56. 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57.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58.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59.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60.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6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6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6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6.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六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实或传说。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语。典故一词,出现在《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如“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山海经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从这则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至今几千年来,到底发生过多少故事,没人能够说得明白。《尚书序题目》:“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确实是“俱往矣”。

大部分典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韩非子》中有“心不在马”的典故,是说:赵襄主向王于期学驭术,不久与于期比赛,换了三次马都落在于期之后。襄主说:“先生教我驭术,没有教尽吧?”于期答:“驭术已尽,使用有错而已。凡驭驾,贵在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才可以加速致远。您落后则欲追上臣,领先则恐被臣追上。赛车非先则后,而您领先落后心都在臣身上,又何以调于马?此君为何落后也。”本来也是个好典故,无奈《礼记》中的一句“心不在焉”就使得极富哲理的“心不在马”湮没于书海之中了。即便是“心不在焉”本身也变得与本义完全不同了。《礼记·大学》原文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本义是说:修身在于正心,身有忿恨、恐惧、好乐、忧患则不能正心。只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这样修身才能正其心。如此看来,“心不在焉”已与原始本义南辕北辙了。

历代画家以绘画的形式反映典故,但由于画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同,美学修养不同……所以同一典故,即使用同一的绘画形式表达,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因而出现主题相同的不同画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文人出仕后,仍以绘画作为雅趣,创作了一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有人认为文人画是题材绘画中造诣最高的。众多画匠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往往靠耳濡目染、道听途说,凭理解用炭条在宣纸上形成草图,经定稿再用毛笔勾画。好画一经脱稿又引得许多后人临摹、修改……于是产生了一个典故有众多派生故事的现象。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七

1.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龙须沟》

4.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5.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7.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7. 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18.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19.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2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2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2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2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2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2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2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2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2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32.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33.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34.《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35.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36.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37.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38.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3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40. 三代: 夏 商 周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八

春节的传统文化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不知道的话,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传统文化手抄报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1

春节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2

春节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3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璜,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龙灯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冲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外华人那里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他们就会舞起狮子,耍起龙灯,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篇九

1.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5.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6.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7.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8.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9.继承中华优良传统,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10.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1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2.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13.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4.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新。

1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7.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18.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19.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20.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