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 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论文(优质5篇)

时间:2023-09-22 13:58:26 作者:翰墨 2023年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 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论文(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篇一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这种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各位同学,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论文,一起阅读吧!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论文

摘要:社会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反映的是这个社会的文化特质,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的文化模式决定了现代的经济模式。

关键词:社会发展;经济模式;文化模式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西方民族通过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伦理精神,这对于整个西方社会来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新文化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像中国、印度这样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东方民族,其“儒教”、“佛教”等原有宗教的精神严重抑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韦伯的观点十分具有争议,但也从一个侧面点明了文化底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即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同样,经济行为也反作用于文化选择。

在人类历史中,文化与经济时而相互促进,时而相互阻碍,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文化的形成虽然与人类的经济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在成形之后就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以中国为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人的传统地位不高,《论语里仁》中的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商业活动贴上了道德标签。后来的儒家思想一直秉承这一论点。到了宋代,陈亮与朱熹辩论,认为“义”与“利”并非不能相容,可谓异数。此后,一直到明,“义利双行”还是行不通的。文化上的鄙视大大抑制了人们从商的热情,中国古代的商业社会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但到明朝中后期,这一情况有所改变,我们从明清两代大量的文人所作的商人墓志铭中可以看出,官僚阶层与商贾集团的来往密切。商人需要一定的社会身份充门面,士人也需要经济上的支持,甚至像钱谦益这样的大家在他去世那一年,还出现过因病中无力为文,无奈将到访的黄宗羲反锁于书房,求黄连夜写完三篇文章,解决丧葬费用的故事。到了清代中期,商人凭借雄厚的财力迅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做官这样的事也可以公开用钱来办到,则是此一历史时期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明清以前不太可能,也与商人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有关。

相比之下,在世界其他的农业文明中,发展初期也都不太可能把商业活动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在很多国家的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夏洛克”、“葛朗台”这样的暴发户或守财奴的负面形象。传统的西方社会对于商人的印象也是相对比较负面的,这种思想从《圣经》中很多章节都可以看到,如西方谚语有“骆驼进针眼比财主进天堂容易”之说。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神学更是高于一切,公开标榜自己追求物质则被认为是魔鬼附身。但与中国社会相似的是,经过了15、16世纪宗教改革,商业社会发展得到了促进,商人地位大幅提高。由国家支持的经济贸易行为逐渐成为光荣的事迹,这也极大地刺激了航海业的发展,海外冒险在给别国人民带来血与火的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带来了大量的黄金与白银。西方文化借助强势的经济开始在全世界盛行起来,也是基于此,殖民文化才有了大行其肆的可能。这更加大了东西方社会的经济差距。

文化不仅通过形成文化模式来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走向,有时也会通过间接地方式对经济加以影响。在余英时先生版的《士与中国文化》中谈到明清之际出现的“弃儒就贾”现象,这是文化对经济间接影响的典型事例,他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与科举名额并未因人口增长而相应增加有关。“士而成功也十分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以扬州的现实情况为例,在文化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两淮盐总商江春的经商缘起是“应试不第,遂全力治盐”。对于追求更高文化“价值”的梦想破灭后,使得一部分举子转而弃笔投商。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于扭曲的文化价值的一种无奈的反抗。更有甚者,还主动放弃学业,如另一位两淮盐总商汪廷璋之子从商的因由是“顾见盐务繁重,不欲祖父殚其劳瘁,遂弃举子业。”其他商业巨头也多有离经叛道之举,则是对出于当时文化环境的不认可。这种对重农抑商的文化价值观的反叛,使得原本为上流社会不耻的经济社会活跃起来,使得文化无意中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大,在经济领域中,文化作为商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使得文化本身就具有商业价值,会产生经济利益。同时,经济利益也会诱使文化品位发生改变,例如流行的艺术样式往往会获得巨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利益迅速扩大,一方面经济效益支持着流行文化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获得更大的受众群体会吸引文化精英参与其发展,最终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这也使得每个时代的俗文化都会逐渐适应更多阶层的审美需要,变成雅文化,再产生新的俗文化,看似文化内部循环,实际上是文化与经济互动,间接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的结果。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文化模式正在受到冲击。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这个信息一体化的小世界里,当今的文化越来越类同,像《江南style》这样的歌曲能迅速红遍全球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的文化模式决定了现代的经济模式,现代文化中的公平、民主等有价值的思想也渗透到经济领域中来,这实际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文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势不可挡。我们应该充分把握住这一历史机会,与时俱进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可能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杨豫,赵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桦,主编.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m].黄山书社,.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论文]

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篇二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日渐明显而深刻。几乎所有的国家、地区和企业都面临着来自电子商务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抓住并利用好它,就是最好的机遇,能为自己创造竞争优势和赶超机会,可以借此迅速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漠视它,则可能继续落后或丧失优势,结果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距离。在这场激烈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技术上的落后二是在哪些方面它们可能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次模拟分析的出发点是成本节省,假设电子商务可以降低服务成本。由于服务是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投入,它们的成本降低将蔓延到整个经济。在一个局部平衡框架中,成本的降低将推动供应曲线右移,因此达到新的平衡,其中产出将增加,价格将下降。在这次分析中,重点放在成本降低在运输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商业和金融服务业的作用。除运输服务之外,这些部门是在美国运用信息技术和通过电子商务改进商业流程导致生产率增长最见效的部门。尽管目前没有运输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证据(见表1),该部门被包含在内是因为估计传统运输链的转型和其他的电子商务特征将显著提高它的生产率。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国家划分成六个区域:发达国家、东欧、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其他地区。商品也划归13个部门:初级产品/食品、制造业、贸易、空运、海运、其他运输、通讯、金融服务、保险、商业服务、娱乐服务、政府和其他服务。生产因素分成五类:资金、土地、非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和自然资源。

技术滞后是发展中国家的心口之痛

首次实验模拟仅仅在发达国家由于电子商务导致服务成本降低。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当发展中地区在技术上没有跟上发达地区时,电子商务对它们的影响。成本降低通过在发达国家服务部门的生产率增长1%进行模拟。应该提到的是,生产率增长1%等同于单位成本下滑1%,其余情况也是如此。

要重点指出的是1%的技术性变化并不等同于发达国家服务部门技术进步的速率,它仅仅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假设。给定gtap模型的结构,发达国家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首先将扩大服务的输出,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收入影响);其次它将降低服务的价格(价格影响)。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以及一个局部均衡的框架中,贸易条件将受到损害或不再依赖于服务是否能够出口。在一般均衡框架中,考虑到对其他市场的影响--假如收入影响大于价格影响,很可能在相应程度上增加其他部门的价格,导致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提高。既然这样,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进口组成,发展中国家很可能由于它们贸易条件的受损而受损。这解释了下面要介绍的实验结论中的部分。

表2显示了不同的服务部门首次实验的结果。贸易服务的产出主要包括零售和批发贸易。零售和批发贸易的'产出由商业利润的总值来测量。由于这些利润是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服务成本的降低可以代表b2c和b2b电子商务影响的一部分。表2的第一栏中显示了在贸易服务领域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对发达国家,可以观察到这一变化对gdp、工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十分显著。该部门生产率增长1%导致gdp增长0.22%,工资增长0.03%,非技术劳动力和技术劳动力增长0.05%,社会福利为479亿美元(以19的美元计),贸易增长0.01%。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社会福利(-61,400万美元)、工资(-0.12%)以及贸易(-0.02%)下滑。

假如我们考虑物品的运输服务,其产量由运输利润总值来衡量。电子商务导致供应链的改进,从而使运输部门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表2,2-4列显示了仅仅发达国家运输服务生产率增长的模拟结果。例如,在发达国家,海运服务业生产率提高1%将导致gdp增长0.02%,社会福利增加29亿,以及贸易(额)降低0.01%。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海运成本的降低将提高它们的贸易,由此增加发展中地区的出口竞争。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将增加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海运服务进口,并减少它们的产出,由此闲置的资源将被配置到生产率更高的活动中。简单地说,在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提高以及更好的资源配置将使它们的社会福利提高79,700万美元。

金融服务部门包括金融服务及其辅助机构。该部门的产量由间接和直接收费总额来衡量。电子商务通过降低其传统机构的成本,可以对该部门的生产率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表2,第5列显示了仅仅在发达国家金融服务生产率增长的模拟结果。对发达国家来说,1%的生产率增长会导致gdp增长0.06%,社会福利增加121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将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13,600万美元)以及工资的下降(0.05%),但是其贸易没有变化。

商业服务部门包括商业机构、房地产和租赁。由于商业机构活动包括专业″知识″服务,电子商务可以降低它的边际成本,例如通过电子化服务传播。表2,第6列显示了对商业服务部门所作的模拟结果。对发达国家,1%的生产率增长将导致gdp增长0.16%,社会福利提高3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在东欧、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将经历工资和社会福利的下降。亚洲和非洲将会导致工资的下降,但是它们的社会福利和贸易不受影响。

概括地说,分析的结果表明:一旦发展中地区在技术上滞后(例如,当它们与发达国家相比,经历较低的生产率增长),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差距将增加。仅仅亚洲地区出现正面影响,并且主要是在运输部门(尤其是海运)。因此,电子商务可能成为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的又一因素。

必须指出的是,分析中的数字结果只能作为一种警示,并非定量的、绝对的,而是定性的、相对的解释说明。这一分析的目的并非预测,而是通过对许多服务部门生产率增长进行模拟,确认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的总的影响趋势。同时也应该注意该分析仅仅涉及服务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并没有考虑商品库存的降低和中介服务竞争的加剧所产生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

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由于欧洲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超过美国的生产率增长速度,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生产率差距将迅速靠拢。这一过程称为生产率趋同,生产率的趋同一般发生在当落后于技术前沿的国家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领先的国家时。

,(3)海运,(4)其他运输,(5)金融服务,(6)商业服务,以及(7)((1)到(6)的综合)进行模拟。结果应该作为相对于其他地区,在服务部门生产率额外增长一个百分比,对一个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影响的解释说明。这些服务部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决定了弥补领先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所必需的时间。

单独在一个发展中地区服务领域的技术性进步的结果在表3-11中显示。它们表明在服务领域生产率增长1%将导致价格降低,并增加经济活动、工资和社会福利。例如,在亚洲地区(表3),所有综合服务(第7列)生产率的增长估计将使gdp增长0.43%,工资增长0.42%,社会福利增加120亿美元(年的美元)。该结果也表明贸易服务的产量和出口将增长,而增值(valueadded)和进口将减少。对单个服务部门的模拟(第1-6列)表明贸易服务(包括零售和批发贸易)生产率的增长,伴随着其他运输和商业服务,导致在亚洲国家增加的社会福利最高。其他地区如果获得类似正面结果的话,其社会福利的增加相对低于亚洲。

结论

概括地说,通过削减成本,提高效率,以及缩短时间和距离,电子商务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工具。发展中国家对电子商务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追赶领先国家的潜力。因此,对部门生产率的趋同的讨论可以作为对经济发展文献资料的经济趋同的讨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较为贫穷的国家的增长快于富裕国家,结果,在生活标准上逐渐趋同这样一种趋势。尽管存在许多缺乏经济趋同的解释,sachs和warner最近的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适当的经济和法律制度赋予发展中国家赶上领先国家的潜力。

实验结果还表明服务部门(被设定模拟电子商务的直接影响)生产率增长的总体影响对采用电子商务的地区的许多宏观经济变量是有正面影响的。然而,它们也表明,一旦发展中地区在技术上滞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增加。结果显示,除了运输服务,发达国家服务部门生产率增长可能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社会福利和工资的下降。服务部门生产率的趋同有助于加剧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外部竞争,并减少国家贸易和运输利润的边际利润。该结果暗示,通过提高服务生产率,电子商务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社会福利提供可能性。

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篇三

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整个市场经济依赖需求跟供给的调节机制不借助任何外界以便达到均衡状态。然而美国的经济大萧条证明了微观经济学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中不适用,所以宏观经济学才引用到各种经济体制下实施。运用宏观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确保国际收支平衡和持续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顾名思义是指在市场自身没有办法进行调节的基础下,借助政府等外界力量对市场进行调整。以下将要讨论到宏观经济学对于市场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在调整物价稳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百分比进行调息,以便控制市场的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应与居民有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统计出来的有关物价变动的指标。一般8%被视为正常的通货膨胀范围,任何高于或低于这个百分比的情况下对市场经济都是需要调整的。高于这个百分比称之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而远低于这个百分比并且居民消费指数的百分比为负值被称为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一种测量在一定的时间内平均市场价格的改变有多快,通货膨胀率是通过每年价格水平差的百分率来测量,比如说价格水平可以利用居民消费指数来衡量。居民消费指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居民测量日常生活成本的改变,并且可以调整经济数据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例如,的居民消费指数是2.15,而居民消费指数变成了2.18,那么这两年间的通货膨胀率是(2.18-2.15)/2.15=1.4%,属于正常的通货膨胀范围内。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例如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从而市场价格就会降低以刺激人们的需求,反而言之,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市场价格就会增长从而减少居民的需求,从而达到完美的供需平衡的状态。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通货膨胀百分比越高代表了市场内货币购买价值的降低,例如二十年前一百块人民币可以购买的物品和服务远远多于现在一百块人民币可以购买的物品和服务。一位数字增长的通货膨胀率是民众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率,这时候大家信任货币。然而急剧和恶性的通货膨胀率会对市场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时候政府就起到了控制货币急剧膨胀的作用,在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的时候,政府需要收紧货币流通例如增加利息等方式应对通货急剧膨胀;然而利息增长幅度过大也会影响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从而产生货币紧缩的问题。所以政府需要对整个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从而实施适当的方案应对市场产生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问题。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现状对货币流通进行适当的控制,适时的刺激经济增长(如四万亿刺激计划)比如增加了货币的流通从而在短期可以缓解失业率的问题;通过借贷货币的方式从而平衡汇率以防止人民币贬值。政府可以通过一系统宏观经济学的措施对整体市场经济进行调整,从而保持一个为何良性的通货膨胀从而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2、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宏观经济风险具有潜在性、隐藏性和累积性。所谓宏观经济风险的潜在性,指的是宏观经济风险总是与宏观经济系统相伴而生的,宏观经济发展和运作本身就蕴涵着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的隐藏性,指的是虽然宏观经济风险总是潜在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是隐藏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宏观经济风险的累积性,指的是宏观经济风险会随着社会经济矛盾的不断加深而日益增大,当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宏观经济风险的潜在性、隐藏性和累积性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特征,一方性,也是累积到一定层面说明宏观经济风险有经济风险形成和变动趋势跟预测,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因此,有必要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来分析宏观经济风险问题。并且宏观经济风险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因素不可能导致经济体系的波动和动荡。当然在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因素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当经济的计划性程度相对较高的时候,政府进行干预和管理的经济的程度相对较高,这时候宏观经济的风险是有限的。

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开放性较低的国家,国际经济影响因素也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宏观经济风险。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相对较高的国家,国际宏观经济波动对国家市场经济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各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波动也牵连到别的市场开放性较大的国家的经济,在各国经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事也面临着宏观经济风险也相对增大。例如二十一世纪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而导致了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了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破产,这就是全球经济开放性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风险程度也相对较大。

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篇四

天池公司的产品市场定位,上述三种方法均得到了充分运用。目前天池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贫瘦煤,主要用途是动力用煤。通过对市场进行认真分析,再考虑到煤炭运输以公路为主,仅有部分上煤站,公路运输费用较高,而且道路以山路为主,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等因素,对于这种贫瘦煤的使用者主要定位在周边300公里以内,与山西交界的河北中部和山东西部的电厂等企业,主要客户有河北涉县龙泉电厂、邢台的151电厂、邯郸码头电厂和聊城电厂等。

天池公司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市场定位中采用了跻身战略和取代战略。公司通过实地调研,认为在与山西交界的河北中部和山东西部的电厂等企业,煤炭需求量较大,而且对于煤炭的品种要求较多存在很大市场潜力。加之这些地区周边没有大型煤矿,产品需求主要来源于山西境内的小煤窑。由于小煤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煤炭质量不稳定,供应量以及供应价格起伏大,信誉等级不高。天池公司建成投产以后,充分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优势,利用兖矿集团的品牌信誉,在市场定位中采用了取代战略,与上述用煤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逐渐取代了小煤窑在这些地区的销售市场。

产量及销售价格决策

按照管理经济学的原理,按照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特点以及能够超产的最大限额来进行生产量的决策和产品价格的决策;同时还必须通过对市场供求机制的分析来实现产品产量的决策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的决策,以达到避免产品积压或脱销,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天池公司生产的煤炭产品,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对于生产量以及产品价格的决策,首先必须考虑自身的生产能力以及超额生产的最大限度,同时还必须考虑市场对于煤炭产品的需求量以及销售价格,来决定生产量以及煤炭产品的销售价格。

4月末,天池公司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结合对周边地区煤炭市场的实地调研,对此后几个月的煤炭市场状况作出了如下分析:该年1-4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建设项目施工条件较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以及建材行业的水泥产量均转降为升,电力用煤继续较快增长,在三个主要耗煤行业同时增长的拉动下,1-4月份煤炭消费量继续小幅增长。而且生产和运输状况持续看好,煤炭产运销呈上升趋势。煤炭价格在运输以及生产季节等多方面因素拉动下,将会继续保持略有回升的态势。从此后几个月煤炭市场的走势看,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运行,建材、冶金以及电力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将成为煤炭市场回暖的一个重要因素。

天池公司自投产后,即具备了达产能力,即年产原煤120万吨,月产10万吨,并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超产能力在50%以上的能力。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天池公司决策,在此后几个月内,煤炭产量维持在月产原煤15万吨左右,价格在1-4月份平均价格的基础上略有提升。

生产成本决策

通过对决策成本的控制,企业能把其单位产品成本,降到其所在行业具有可比性企业的产品成本以下,那么,它就可以在创造利润方面,取得主动权―――它既可以通过按与其竞争者的产品价格相同的价格出售,而取得较大的差额利润;也可以通过按较低价格出售,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天池公司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按照管理经济学有关成本控制的'原理进行成本决策,将生产能力定为年产销原煤120万吨,按照周边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400元/吨(按平均价格,不含税),每年实现的销售总收入为48000万元,固定单位成本约计为160元/吨(含固定期间费用),若按照这些数据,山西能化公司若想实现10000万元/年的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含变动期间费用)应该控制的最高限额应该为:目标销售量=贡献毛益总额/单位贡献毛益120万吨=(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60×120万吨+10000万元)/(400元/吨-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56.67元/吨。

在产销量不变的情况下,若要实现更高的利润总额,单位变动成本要通过加强管理,将单位变动成本降到156.67元/吨以下。天池公司在年产120万吨时,实际已将单位变动成本控制在150元/吨以下;与其竞争者的产品按相同的价格出售时,取得差额利润明显高于竞争企业。通过对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山西能化有限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已经在自觉地运用了管理经济学的部分原理;随着对管理经济学的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管理经济学的更多的原理将会在山西能化公司的管理中得到更多的运用。

经济学思想思想史史思维导图篇五

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萨伊的经济学说,供参考学习,欢迎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萨伊经济学说的性质和特点

萨伊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用简单概括的方式介绍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同时,又适应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二)萨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主张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分开,变为“实验科学”和纯粹的精确的科学;且主张政治经济学只需研究财富的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

3.方法:主张用实证分析方法。他说:“政治经济学,要成为有实际效用的科学,就不应当教导人们,什么必定发生,尽管这是从适当的推论和无可怀疑的前提演绎出来,而应当说明,实际发生的一个事实,怎样是另一个同样确定的事实的结果。政治经济学应当确立把事实联结起来的链条,并根据观察,在两个环节的连接点确定这两个环节的存在。

(一)萨伊的生产理论

1.生产的性质:“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生产就是创造效用;二是生产也是创造价值;三是生产性劳动的含义:一切能创造效用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一切创造服务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

2.生产的三要素:萨伊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是生产中三种必要的要素,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因而也就共同创造了价值。

(二)萨伊的价值理论

1.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因此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2.价值的来源: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

3.价值的尺度及衡量:

(1)价值量由效用量来决定,但效用要依估价者主观判断为转移。

(2)价值由效用决定,效用包含了三种要素的收入,即生产费用或说工资、利润和地租。

(3)价值由价格来衡量,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

总之,他在价值论上提出了效用论、生产费用论、价格论和供求论。

(三)萨伊的分配理论

1.分配理论的实质、分配论的核心

萨伊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基础上阐明了分配论。他认为既然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那么这三种要素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就应该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根据这种观点,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自己独立的源泉。马克思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1)工资:工资是工人劳动所生产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也是对工人劳动支付和服务的代价和报酬。工资和利润不存在对立。

(2)利息:把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是“对于资本的效用或使用所付的租金”;企业主收入是对企业家的事业心、才干和风险的报酬。

(3)地租:地租是土地生产性服务的产物,是地主“实行节约和发挥智慧”的工资。

(四)萨伊的销售理论(实现论)

1.萨伊定律的含义:买卖只是商品之间的交换,货币只是便利商品交换的转瞬即逝的媒介,另外,商品的供给会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萨伊定律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要否认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鼓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萨伊根据上述原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下不可能出现普遍商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供求总是一致的。不一致仅仅是偶然的和局部的比例失调,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会自动调节这种情况,达到平衡。因此:

(3)国外产品输入的发展并不会损害本国的生产;

(4)对商品生产最有利的办法是扩大供给,而不是单纯刺激消费。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状况。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必须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已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没有展开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

德国历史学派的发展时期;

(1)初创时期,以弗里德利希·李斯特为主要代表人物。

(2)历史学派时期,w.罗雪尔是奠基者,希尔德布兰德为向下一阶段过渡的中间继承者,卡尔·克尼斯为其主要骨干。

(3)新历史学派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施莫勒。

1.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强调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否认经济规律在各国间的普遍意义。主张以研究各国特定经济问题为对象的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古典的政治经济学。

2.强调国家和精神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

3.在经济学研究方法方面,他们反对古典学派倡导的抽象演绎法,而主张以历史性归纳方法代替之。

4.在经济学研究中,否认理论概括的意义,强调对于具体经济问题的资料收集、统计和初步整理工作。

5.他们在阶级立场上,既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也为涉及既得利益的封建残余辩护,千方百计论证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在阶级利益上的一致性。

概括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历史学派是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适应德国

资产阶级需要的经济与社会学说。该学说的最大特点是否定普遍规律的存在和抽象方法的可靠性,片面强调历史方法的意义;其政策主张是对内提倡经济自由,对外力主保护主义,从而为后起的.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该学说对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影响。历史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到70年代称为旧历史学派,70年代以后称为新历史学派。

李斯特是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贸易保护主义的倡导者,是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初期,德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最积极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其主要著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1.李斯特经济理论的核心:生产力理论

2.李斯特经济政策的核心: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

3.李斯特的方法论立场: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

4.李斯特关于保护关税政策的论证:他以历史事实证明,自由贸易政策只对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有利,而对经济后进国家有害。经济先进国家都曾在发展之初也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过保护关税政策。

5.李斯特关于保护关税政策的理由:

实行工业保护关税政策,反对自由贸易,以建立和发展德国的工业,是李斯特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也是他的经济学的宗旨。在他的著作中,首先论述了欧美各国发展工商业的“历史教训”,而且提出自由贸易政策只对现今国家有利,而保护关税政策对后进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1.国民生产力的含义:

李斯特提出的“生产力学说”与古典学派的价值学说相对立。他指责古典学派只研究交换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以及把财富本身和财富的原因混淆起来。在他看来“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李斯特又把“国民生产力”分为四类

(1)人的生产力,包括精神和肉体的生产力;

(2)自然的生产力;

(3)社会的生产力;

(4)物的生产力。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是不可分离的,否则无法发挥作用。另外,这两者发挥作用时,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秩序条件下,即第三种生产力。

如果社会的生产力混乱,其他因素就不能发挥作用,国家也不会富裕。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中最受强调的是第四种,即物的生产力。他认为,主要是“物质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资本”的生产力。其中,“工业是国内外商业、海运以及改良了的农耕的基础,从而也是文明和政治权力的基础。”

针对斯密强调物质资本,李斯特强调了精神资本,并指出二者是因果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他认为斯密只把体力劳动看作唯一的生产力,其实,脑力劳动、管理、教育等都应包括在内,这是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资本”。

他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其自身的分工、协作和协调为条件。“精神的生产者越能提高道德观念、宗教虔诚、增进知识,越能普及自由和健全政治,保障国内的生命财产。

他又指责把价值的源泉仅仅归结为劳动,而忽视了一系列社会的、政治的和精神的因素。一夫一妻制、奴隶制与封建领地的取消,王位的继承等都看成是生产力增长的丰富源泉。他特别把发展生产力的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他强调,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发展,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扶植,是使一国经济顺利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认为历史证明各国经济发展都先后经历过五个阶段:

(1)原始未开化时期

(2)畜牧时期

(3)农业时期

(4)农工业时期

(5)农工商时期他认为,只有处于第五个阶段上的国家才要求自由贸易,第四阶段的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实行保护政策,德国就是如此。前三个阶段则不存在实行保护政策的必要性,而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他认为,德国和美国正处在需要保护关税的农工业时期。

3.农地制度论:李斯特在《农地制度,小农经营及国外移民》(1842年)中,与其“国民生产力”论和国民经济中农、工、商业保持协调发展的主张相联系,提倡推行中等规模的农场经营,以形成中产阶级的农民。建议德国建立50万个农场,让富裕而有教养的农民居住进去,并从事经营。国家要制定法律,防止农场解体。

他认为,“保护关税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而且,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他的保护关税政策并非一般反对自由贸易,实行闭关自守。他是把保护关税作为促进和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所以,他主张实行对外保护关税与对内自由贸易的统一,暂时保护关税与将来自由贸易的统一。

有人曾根据李斯特主张保护关税政策而称他为“重商主义者”,这是错误的。李斯特主要是为本国产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考虑。事实上,他的确也起了巨大的作用。这对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取得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具有启发意义。

德国历史学派直接继承了李斯特的理论和主张,也接受了李斯特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统。这主要表现在:对外经济政策上,他们反对自由贸易政策,倡导贸易保护主义和保护关税政策;在国内经济政策上,对抗英国自由主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便为解决德国社会和阶级矛盾,提供社会改良主义政策。

德国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雪尔、卡尔·克尼斯以及希尔德布兰德。其中,罗雪尔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奠基人,克尼斯为最典型的代表。

(一)罗雪尔的经济方法论特征

主张采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

他反对“哲学的方法”或“理想主义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普遍概括和规律,反对绝对真理。他所看重的唯一规律是历史的发展进化,因而着重于各国国民进化的类比性。

(二)罗雪尔关于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1.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从经济方面说明本民族的要求,说明其遵循的目标和获得的成就,说明其目标选择的理由及成功的理由。

2.关于国民经济学的任务:任务是说明一种经济制度在当时为什么和怎样是合理的和有益的,而现时为什么会逐渐变成不合理的和有害的东西。

他认为,历史上还没有对各民族各文化发展阶段完全有益或完全有害的制度。因此不要轻易赞美或诅咒一种经济制度。他还认为,国民经济学应当研究各国人民对于本国经济的想法,要求、感受、所作的努力和结果。

(三)罗雪尔的民族主义倾向

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的主要课题就在于表达一国的经济如何,为何由理性变为背理,由幸福逐渐变成灾难。

他否认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只看重一个民族一个时期的经验性规律,只注重收集资料,加以描述,而否认理论概况和抽象分析的必要性。

他说:“一种经济理想不能适合每一个国家人民的不同种类的欲望,正如一件上衣不能适合一切人的身材一样。”

(四)罗雪尔的历史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他从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提出国民经济的发展,像动植物一样,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机体,有它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要经历幼年、青年、成年和衰老四个时期,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罗雪尔认为,这就是可以从历史描述中发现的自然规律。

此外,他还认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受自然、劳动和资本这三种主要经济因素的支配。可以分为自然支配阶段、劳动支配阶段和资本支配阶段。

(五)罗雪尔的经济理论的辩护性他依据“经济发展阶段论”指出,德国社会已经发展到资本阶段,贫富阶级对立的时代到来了。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社会躯体上的疾病”,建立公有制必将是“摧毁一切文化的可怕的革命”,必须加以反对。但社会矛盾又需解决,这就只能实行“人工治疗”。

他认为,只要政治上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阶级相协调,经济上各阶级利益相协调,就能给德国带来永久的繁荣。

(一)希尔德布兰德的方法论特点:

历史语言学的方法运用于经济学。

(二)希尔德布兰德的民族主义立场及观点

反对普遍规律。他批判斯密经济学的普遍性。认为,人类的欲望、性格、财富以及人们的相互关系,总是由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它们是随社会的演进而发生变化的。

主张国民经济学不可能将人类的利己心作为自然的理论基础,而必须是一种“伦理的科学”。

(三)希尔德布兰德的强调经济学的伦理和精神因素

认为,经济规律完全是人类意志的规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完全是受“利己心”的支配。一切时代,都要由道义的动机、宗教、国民的习惯势力、法律以及公平等概念所规定。

(四)希尔德布兰德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论

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时期: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

(五)希尔德布兰德对社会主义的攻击:

他认为,社会主义者轻视历史和传统。历史的基本教训在于,私有制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最有力杠杆,它是符合历史传统的。侵犯私有制就是破坏历史规律。

从现实来说,他主张发展信用经济,普及国民在信用经济中的力量,就可增大无产者参加大企业的资本,就可消除阶级矛盾了。

在历史学派中,希尔德布兰德是最关心社会问题和劳动问题的学者,也是最接近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

克尼斯的主要经济观点及方法论

1.经济学的“相对主义”和“相对性原则”。

他称自己的经济学为“相对主义”或“相对性原理”。他不仅反对古典学派,甚至反对李斯特、罗雪尔和希尔德布兰德等提出的历史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各国国民经济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研究并确立国民经济生活的发展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课题。他认为,首先必须分阶段地把握运动着的国民经济的历史的形成,然后探求其成为这种运动的基础性原因。但这并不是构思每阶段的理想状态。他认为不能用单一的公式来规定一国国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因果关系。

他否认规律,只承认各个特殊的具体发展进程。而这种“共通的与差别的东西,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予以论证。”经济理论的绝对主义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因为它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所以,他强调经济理论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反对经济理论的绝对主义。

他认为,经济学必须是与时代、地点、国民性等一起发生、发展、进步的科学。“一般规律”也只是对真理的历史的说明,只能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认识真理。由于古典学派采用了空间上的“万民主义”和时间上的“永恒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阐明各国的经济现象。

克尼斯认为,经济学既不是精神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以第三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克尼斯的第三种分科的科学包括国家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它们的研究对象是许多单独的个人或一国国民在一定社会制约的条件下共同生活时的行为,其行为的动因是精神的作用,其表现则属于感觉的世界。这种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时,必须与各种文化现象相结合。

2.研究方法:历史的统计分析,主张采用归纳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