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手抄报内容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大全10篇)

时间:2023-10-05 19:48:03 作者:琴心月 2023年春节手抄报内容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春节习俗手抄报内容(大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一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下面小编整理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_春节习俗内容手抄报,欢迎阅读。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各地过彝族年的时间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粮入库后的阳历11月,各村寨择日过年。另外,云南、贵州、广西彝族地区有些地方过去都过彝族年,汉文方志都有记载,但是在清朝时期吴三桂和鄂尔泰统治的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改夷归汉已经不过彝族年了。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每年阳历11月20日为彝族年,法定放假3天,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彝族年。凉山彝族年,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年前的准备阶段、年节的活动阶段和尾声阶段。

1、年前准备

择定吉日、准备年货、节日柴草准备和搞好房内外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过年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毕摩择定。具体选定哪天,要根据彝历计算,除属猪、龙、牛、鸡、蛇等的那些天不宜过年外,属猴、虎的日子最佳,属狗、鼠等日也是过年的“吉日”。

准备年货。凉山彝族过年,对过年猪特别讲究,过年猪的大小、肥瘦,被视为是否富有和勤劳的标志。过年猪不能选用种猪、老母猪、花毛猪和独生猪,并且过完年就立即选定下一年的过年猪。凉山彝族年猪的喂养大多同牛羊一起赶上山去放,放养的时间也较长。若喂养的过年猪肥大,不仅得到众人赞扬,而且可保祖先“过”个好年,祖先便保佑儿孙幸福。

2、彝族年的三天

彝族年要过三天,彝语称第一天为“库施”、第二天为“多博”、第三天为“博基”。

第一天的主要活动是:杀过年猪、祭祀祖先和吃年饭。杀过年猪时有一套规矩,由村寨里的小伙子们从最年长或辈分最大的家里开始杀过年猪,依辈分排下来。若村寨里住有“毕摩”或“苏尼”,要先杀他们家的过年猪,然后再按辈分排列杀猪次序。这是一种对权力、地位的尊重和尊老的传统文化的表现。

每户杀猪前,在院坝烧一堆火,并在火中放两个干海椒,意在吓跑妖魔鬼怪,熏撵凶祸。主人斟一杯酒放在祖先灵位前敬祭祖先。然后各斟一杯酒敬杀猪的小伙子们,以示尊重。

然后,男主人说一声:“伙子们,抓!”于是小伙子们蜂拥而上,将猪压倒在地。杀猪时,调转猪头向东宰杀,随后就去帮助杀另一家的过年猪。主人家留下烧猪打整干净。

猪剖开肚后,取出胆、脾以卜吉凶。再取少许肝、脾、肉放在火塘中烧熟加上生猪的头及整个前肢,由男主人置于祖先祖位前祭献,同时口中念一些祝词,彝语称为“松母吉取”。

午饭主要有酒、坨坨肉、荞粑和大米饭。肉和米饭煮好后,照例先祭献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在火塘旁,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吃年饭。过年三天里,无论是主人家还是来客都可随时食用,不拘礼仪,彝族谚语说:“过年三天没有吃错的,结婚三天没有说错的。”

如村寨里有没杀年猪的困难人户,其他人就会砍一块生肉或煮熟的肉送去。人户多的寨子,有时不杀年猪的人家里的猪肉往往会比杀了猪的还多,这体现了人们的互助和友好。但年年靠人帮助过年,脸面上是过意不去的,所以有的人家即使很穷也尽量想办法自己喂肥猪过年。

过年期间,火塘里不能熄火,要用粗大的柴根烧着,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有说有笑,有吃有喝,沉浸在欢乐、愉快的节日气氛之中。

第二天主要是耍新年。其玩法别开生面,各有情趣。清早,姑娘和小伙子们就起来,各自不声不响地背着水桶到河边、泉旁去背水,或去别人地里“偷”些青菜、圆根回来,不能让人察觉。因此,在途中如遇人碰见了或听到了声响也各自装做不曾看见、听见。凉山彝族年的这种“偷”水或“偷”菜的风俗,按民间说法:一是新年的第二天,有水、菜悄悄地被“偷”进屋,意味着今后财源不断;二是长辈们对后生能力、胆量和智慧的探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玩法。

早饭后,各村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穿上新装汇集在山岗或坝子上开展活动。一般有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有的地方,小伙子与姑娘一起玩“磨儿秋”。一些地方,在开展这些活动前,还有一个简单的仪式。斟上一杯酒,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念些祝福的词,其大意是祝愿岁岁平安,人丁兴旺。

年节中,孩子们更是开心。他们各自带上煮熟了的弯猪脚(前蹄)和其他一些食品,由一些老年人主持,用刀切成小块,拾柴加热,分给孩子们,把余下的骨头还给原主带回去。大家边吃边玩,这是年节中孩子们最有兴趣的一项活动。

还有一个搜过年酒喝(彝语叫“支尼播”)的活动。村寨里的男人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搜酒喝,喝了一家又到另一家,直到喝醉不能随队,方送回家里休息。这支搜酒队在村寨里的醉闹、说唱,更增加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第三天,彝语称为“博基”,“博”义为“走、归”;“基”义为“款待”。意思是祖宗们回来和儿孙后代过完了年,这一天该送祖宗回去了。因此,这一天天还没亮,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欢送仪式。鸡鸣时分,把饭炒成油炒饭,煮过的肉再煮热,烧过的再烧一次,和其他食品一起盛在餐具中,再分别放上刀和匙子,斟杯酒,由户主一一拿在手里从火塘上面转三周祭放在神台上,象征着祖宗们离别前要食用;同时在门上挂一个装有炒面的口袋,意为祖宗们准备路上食用的干粮;接着由户主致送别词,主要意思是望他们别带儿孙和后代走,要让后代平安成长,请求祖宗赐给他们幸福;然后取下饭、肉和其他食品,叫醒全家成员,坐在火塘边,人人都要吃点送年饭。送走了祖先,人们带着对未来年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先们的依恋惜别之情,送走了一个年节。

3、拜年

拜年彝语叫“纠姑”。这也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过凉山彝族拜年的时间,多在三天后进行。拜年是彝族年的最后项目,拜年送上一块猪肉或半个猪头、酒和其他一些食品,主要是互致问候。其中以媳妇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最为讲究。过完三天的年后,媳妇们便备好年货带上孩子纷纷回娘家看望父母,给父母拜年。这些拜年货,彝语专称为“克勒莫伙”,是出嫁女儿们对父母尽的一份孝心。拜年走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要打开酒让其喝开口酒。喝后要给点赏钱(物),然后打开背篼里的年货看后赞美一番才离去。到父母家拜年,父母要给女儿和外孙回赠礼品。给钱或物、猪、羊、鸡都可以,也有送衣物的。特别是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第一次带回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们就格外地重视。

彝族历来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彝族谚语说:“为人心坦荡,我友在四方”;“一斗不分十天吃,就不能过好日子;十斗不做一顿饭,就不能招待客人。”因此,彝民族不仅内部有着传统的友爱互助的风尚,而且有和其他兄弟民族友好往来的传统。年节时,他们习惯把附近兄弟民族的朋友请来,尊为上宾,热情招待。主客席地而坐,边饮酒边吃肉,边叙情,亲同手足。彝族年虽然说是过三天,但实际上由于远近亲友络绎不绝地拜年,有的人家直到一个月后,才慢慢过完。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二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下面小编整理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_春节习俗内容手抄报,欢迎阅读。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各地过彝族年的时间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粮入库后的阳历11月,各村寨择日过年。另外,云南、贵州、广西彝族地区有些地方过去都过彝族年,汉文方志都有记载,但是在清朝时期吴三桂和鄂尔泰统治的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改夷归汉已经不过彝族年了。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每年阳历11月20日为彝族年,法定放假3天,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彝族年。凉山彝族年,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年前的准备阶段、年节的活动阶段和尾声阶段。

1、年前准备

择定吉日、准备年货、节日柴草准备和搞好房内外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过年没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为单位,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毕摩择定。具体选定哪天,要根据彝历计算,除属猪、龙、牛、鸡、蛇等的那些天不宜过年外,属猴、虎的日子最佳,属狗、鼠等日也是过年的“吉日”。

准备年货。凉山彝族过年,对过年猪特别讲究,过年猪的大小、肥瘦,被视为是否富有和勤劳的标志。过年猪不能选用种猪、老母猪、花毛猪和独生猪,并且过完年就立即选定下一年的过年猪。凉山彝族年猪的喂养大多同牛羊一起赶上山去放,放养的时间也较长。若喂养的过年猪肥大,不仅得到众人赞扬,而且可保祖先“过”个好年,祖先便保佑儿孙幸福。

2、彝族年的三天

彝族年要过三天,彝语称第一天为“库施”、第二天为“多博”、第三天为“博基”。

第一天的主要活动是:杀过年猪、祭祀祖先和吃年饭。杀过年猪时有一套规矩,由村寨里的小伙子们从最年长或辈分最大的家里开始杀过年猪,依辈分排下来。若村寨里住有“毕摩”或“苏尼”,要先杀他们家的过年猪,然后再按辈分排列杀猪次序。这是一种对权力、地位的尊重和尊老的传统文化的表现。

每户杀猪前,在院坝烧一堆火,并在火中放两个干海椒,意在吓跑妖魔鬼怪,熏撵凶祸。主人斟一杯酒放在祖先灵位前敬祭祖先。然后各斟一杯酒敬杀猪的小伙子们,以示尊重。

然后,男主人说一声:“伙子们,抓!”于是小伙子们蜂拥而上,将猪压倒在地。杀猪时,调转猪头向东宰杀,随后就去帮助杀另一家的过年猪。主人家留下烧猪打整干净。

猪剖开肚后,取出胆、脾以卜吉凶。再取少许肝、脾、肉放在火塘中烧熟加上生猪的头及整个前肢,由男主人置于祖先祖位前祭献,同时口中念一些祝词,彝语称为“松母吉取”。

午饭主要有酒、坨坨肉、荞粑和大米饭。肉和米饭煮好后,照例先祭献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在火塘旁,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吃年饭。过年三天里,无论是主人家还是来客都可随时食用,不拘礼仪,彝族谚语说:“过年三天没有吃错的,结婚三天没有说错的。”

如村寨里有没杀年猪的困难人户,其他人就会砍一块生肉或煮熟的肉送去。人户多的寨子,有时不杀年猪的人家里的猪肉往往会比杀了猪的还多,这体现了人们的互助和友好。但年年靠人帮助过年,脸面上是过意不去的,所以有的人家即使很穷也尽量想办法自己喂肥猪过年。

过年期间,火塘里不能熄火,要用粗大的柴根烧着,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有说有笑,有吃有喝,沉浸在欢乐、愉快的节日气氛之中。

第二天主要是耍新年。其玩法别开生面,各有情趣。清早,姑娘和小伙子们就起来,各自不声不响地背着水桶到河边、泉旁去背水,或去别人地里“偷”些青菜、圆根回来,不能让人察觉。因此,在途中如遇人碰见了或听到了声响也各自装做不曾看见、听见。凉山彝族年的这种“偷”水或“偷”菜的风俗,按民间说法:一是新年的第二天,有水、菜悄悄地被“偷”进屋,意味着今后财源不断;二是长辈们对后生能力、胆量和智慧的探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玩法。

早饭后,各村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穿上新装汇集在山岗或坝子上开展活动。一般有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有的地方,小伙子与姑娘一起玩“磨儿秋”。一些地方,在开展这些活动前,还有一个简单的仪式。斟上一杯酒,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念些祝福的词,其大意是祝愿岁岁平安,人丁兴旺。

年节中,孩子们更是开心。他们各自带上煮熟了的弯猪脚(前蹄)和其他一些食品,由一些老年人主持,用刀切成小块,拾柴加热,分给孩子们,把余下的骨头还给原主带回去。大家边吃边玩,这是年节中孩子们最有兴趣的一项活动。

还有一个搜过年酒喝(彝语叫“支尼播”)的活动。村寨里的男人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搜酒喝,喝了一家又到另一家,直到喝醉不能随队,方送回家里休息。这支搜酒队在村寨里的醉闹、说唱,更增加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第三天,彝语称为“博基”,“博”义为“走、归”;“基”义为“款待”。意思是祖宗们回来和儿孙后代过完了年,这一天该送祖宗回去了。因此,这一天天还没亮,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欢送仪式。鸡鸣时分,把饭炒成油炒饭,煮过的肉再煮热,烧过的再烧一次,和其他食品一起盛在餐具中,再分别放上刀和匙子,斟杯酒,由户主一一拿在手里从火塘上面转三周祭放在神台上,象征着祖宗们离别前要食用;同时在门上挂一个装有炒面的口袋,意为祖宗们准备路上食用的干粮;接着由户主致送别词,主要意思是望他们别带儿孙和后代走,要让后代平安成长,请求祖宗赐给他们幸福;然后取下饭、肉和其他食品,叫醒全家成员,坐在火塘边,人人都要吃点送年饭。送走了祖先,人们带着对未来年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先们的依恋惜别之情,送走了一个年节。

3、拜年

拜年彝语叫“纠姑”。这也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过凉山彝族拜年的时间,多在三天后进行。拜年是彝族年的最后项目,拜年送上一块猪肉或半个猪头、酒和其他一些食品,主要是互致问候。其中以媳妇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最为讲究。过完三天的年后,媳妇们便备好年货带上孩子纷纷回娘家看望父母,给父母拜年。这些拜年货,彝语专称为“克勒莫伙”,是出嫁女儿们对父母尽的一份孝心。拜年走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要打开酒让其喝开口酒。喝后要给点赏钱(物),然后打开背篼里的年货看后赞美一番才离去。到父母家拜年,父母要给女儿和外孙回赠礼品。给钱或物、猪、羊、鸡都可以,也有送衣物的。特别是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第一次带回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们就格外地重视。

彝族历来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彝族谚语说:“为人心坦荡,我友在四方”;“一斗不分十天吃,就不能过好日子;十斗不做一顿饭,就不能招待客人。”因此,彝民族不仅内部有着传统的友爱互助的风尚,而且有和其他兄弟民族友好往来的传统。年节时,他们习惯把附近兄弟民族的朋友请来,尊为上宾,热情招待。主客席地而坐,边饮酒边吃肉,边叙情,亲同手足。彝族年虽然说是过三天,但实际上由于远近亲友络绎不绝地拜年,有的人家直到一个月后,才慢慢过完。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三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节诗词】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四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x;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五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六

广大市民朋友们:

燃放烟花爆竹是污染空气、影响市容环境、引发火灾事故、噪音扰民的重要因素。全国各大城市相继采取立法形式发布了“禁燃令”,我市也于2016年出台了《xx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地方法规。当前,我市禁燃的意识深入人心、禁燃的习惯逐步养成、禁燃的效果初步显现。2018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推动“禁燃”工作,共同促进“美丽xx·幸福家园”创建,让xx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城区更宁静。我们倡议:

一、遵规守法,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xx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不违规购买、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违规运输、存储、寄递、销售、携带烟花爆竹,积极爱护市容环境,维护城市秩序,争做文明市民、守法公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英雄城市民的.良好素质、良好形象。对违法行为,将由执法机关依法处理并公开曝光。

二、倡导新风,从现在做起。进入新时代、崇尚新风尚,坚持“厉行节约,告别陋习”,以电子爆竹、喜庆音乐、悬挂灯笼等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燃放烟花爆竹,喜迎佳节,大力营造文明、守法、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新风尚。

三、宣传劝导,从身边做起。积极宣传和倡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理念,劝导家人、邻里和亲友响应倡议,不销售、不购买、不储存、不燃放烟花爆竹,坚决抵制违法违规行为。对违反“禁燃”法规的行为,主动劝阻,积极举报,共同保护环境。

xx,我们美好的家园,需要每一个市民来共同呵护、人人参与,我们倡导全体市民积极行动,爱护环境,文明生活,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平安。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七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春节的传说二:贴春联和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后来就形成了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习惯。

春节的传说三:争花治天下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传说故事。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帮忙探查。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主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稠,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他借弥勒佛合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彩烈的过了一天。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八

1岁岁三春得意年年万事开心

2桃符窗花瑞雪柳浪布谷春风

3桃红复含春色柳绿更带朝烟

4桃杏春季争放杜鹃夏季吐香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熬年守岁

守岁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九

2.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叶颙《已酉新正》

3. 天上风云庆会时 —— 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4.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5.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 苏轼《守岁》

6.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 苏轼《守岁》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8. 蜡鹅花下烛如银。 —— 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9.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薛道衡《人日思归》

10.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

11.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 瞿佑《屠苏酒》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13.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 戴复古《除夜》

14.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 戴复古《除夜》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17.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18.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陆游《除夜雪》

春节手抄报内容篇十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