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9 11:31:49 作者:QJ墨客 大明史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明史读后感篇一

前一阵子,看刘哲老师微信转发的马伯庸新书《显微镜下的大明》的有关介绍,觉得挺有意思,就在京东上买了一本。最近读了该书的第一个故事《徽州丝绢案始末》,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触。

故事发生地在南直隶下辖的徽州府,该府管理着六个县,分别是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一天,歙县一名叫帅嘉谟的学霸,闲来无事算起了徽州府历年的税粮账册。就这么一算,发现了问题,他认为本应该有六个县分摊的“人丁丝绢”税目,却只有歙县独自承担,这怎么行,不公平嘛,于是乎,正义感强的帅学霸决心要为歙县老百姓讨个说法,就这样一场前后持续近十年的“丝绢案”开始了,在马伯庸的妙笔下,各地百姓、乡绅、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等诸多利益集团各怀心思、算计妥协的博弈之局跃然纸上,十分有趣。

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多是规模宏大的历史叙事,多是王侯将相的荡气回肠。而那些贩夫走卒、市井无赖,真正构成社会一血一肉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喜怒与哀乐,他们的心思与想法,往往会被史书忽略。这些人,在史书中的记录不过寥寥数笔,在历史上或许毫无地位可言,可他们生命中的喜与乐、悲与欢、离与合对于普通人的意义不亚于时代大势。

在《徽州丝绢案始末》中可以看到,小人物也可以创造大历史。当故事的主人公帅学霸在呈文上写下第一个字的瞬间,这一切就像齿轮上的链条,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下,不管初心如何,裹着所有人向前走,不管前面是一马平川还是万丈深渊,都已由不得自己。许多事情,一旦开始,可能再也无法回头。.。

大明史读后感篇二

一部很棒的历史书,从最开始的丝绸絹案到最后的诬告案,每一个故事都是从民开始,逐渐了解了大明那时人民生活状态,以及明朝这部机器的运转状态。人民税役的苦不堪言,乡绅豪强的狼狈为奸,胥吏的徇私舞弊。可以说最根本源于不同阶级之间利益争夺。

明朝的历史除了这本书以外,我读过的一个是《明朝的那些事》,的更偏向权力斗争,各种争权夺利的事件都有描述;另一个是《万历十五年》,从繁碎小事开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角度揭示着明王朝的崩溃。这两部也是很不错的,但让我很难产生共鸣,更像是看电影或者小说离我们日常生活还有些距离;而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给我一种更真实的感觉。因为那时人民发生的事情,有些现在也能看到。经过了几百年,人性的本源还是没那么容易改掉。

整本书里,最喜欢的要数大明第一档案了。本身就是搞数据方面的,自然对这种原始人工孵化大数据十分感兴趣。即惊叹于明朝人的智慧,又惋惜于人性的贪婪。也对分类汇总这么多户籍藏卷很好奇,居然能这么快在浩如烟海的文书中找到要的资料,应该自己会去再查查更多细节。

读完这本书还是有一点点不舍,大明几百年的历史,这小小一本完全不能概括,还有很多想去探寻;也感谢亲王,在微博上也一直有关注亲王,作书查阅资料的艰辛看在眼里,最终整理成这么优秀的历史史诗书。

大明史读后感篇三

《明史》记载崇祯帝朱由检出生那天北京城天气一片阴沉,天空中飘落着雪花,正如这天气一般,他的一生似乎永远没有晴天,我对他的一生始终抱有一种同情的态度,虽然生于帝王家,但是崇祯帝的原生家庭并未给他的成长带来过多的光环,他接收的是一手似乎永远打不好的乱牌。

无意中翻看到这本《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晚上入睡前,昏黄的台灯下却也一页页翻完了,一场明末清初的惊天巨变浮荡于心胸中间,所谓丰功伟业、王朝兴衰不过过眼烟云,于其间顿觉人生之渺小。其实直到今日我们每个人又何曾逃脱出历史与时代的漩涡,只不过剧本不一样罢了。

作者并非历史学科班出身,起初对本薄薄的书甚是有点怀疑的态度,读完后真是为自己之前的妄自猜测而感到无地自容。算上参考书目介绍、注释总共不过两千多页的这本小书引用的各类文献达130余种,台海两岸的文献均有应用可见作者是下了十足的功夫,是一本引述有理有据的好书。

一直以来“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的观点深入我的大脑。初高中时,观看了基于这个观点拍摄的由李强出演的崇祯帝、王刚出演的王承恩、唐国强的皇太极,陈道明的天启帝等等,一部《江山风雨情》让我对甲申年这一中国历史上风云跌宕的时节有了初步的了解,电视剧终归是一种演义,历史纰漏之处实在太多。

真正的历史宛如我们每个人普通生活,有一个主基调,却也有多方面的因子构成,这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也应当多方面看待,看事情太片面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通病。

太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读过却也忘记。只是深深的记住那个吊死在槐树下的皇帝。去年在故宫参观完毕后,出神武门一路向北到景山公园即原先崇祯帝自缢而死的煤山寻找那棵歪脖子树,行至树下,有两通石碑,其中一通石碑上书有“明思宗殉国处”六个大字,处于深冬时节,景山上仅剩的树叶也凋零殆尽,松柏虽然长青但也不如夏季油绿,定睛看那棵歪脖子树更是只剩几个光秃秃的枝干伸向天际,加固树的铁丝不由分说紧紧的箍在树身上,更显几分苍凉。

这棵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大,一代帝王却终于此,其身后享有国祚276年的明帝国的大厦也就此轰然倒塌,驻足于此,令人于这历史的时空中颇有感慨,不知道长眠于南京孝陵的朱重八于泉下又作何感想。

后人大多同情他不无道理。但是这本《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让我们对崇祯帝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

简而言之,崇祯帝的确勤政,但他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可以这样说,他大概是一个刚愎自用、多疑、小气,善变,却也洁身自好的年轻人,是一个“爱国青年”,当然这个国是他的“封建政权”不是人民群众的国,因为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对百姓也是极端的苛刻的,世间没有救世主,当下所谓的“历史正剧”中刻画的那些“仁君”、“圣君”终归是一种假象,学点历史,这些“带着面具的仁义之君”就会不攻自破露出真面目。

观历史,品人生,有的人靠金钱活着,有的人靠信仰活着,而有的人靠真相活着,慢慢的,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也就知道自己依靠什么活着了。

大明史读后感篇四

近年来,有关朝鲜在古代“心向大明”的概念已经随着网络平台的宣传而逐渐为人所知。在直观感情上,这种历史事实为大部分人对“外夷远服”的心理安慰,而尊崇明而非清本身,则给皇汉为代表的小圈子增加了溢于言表的自信,佐证了他们对清“衣冠沦丧”的鄙夷。

然而,从萨尔浒之战乃至更早之前的文禄庆长之役来看,朝鲜国内头脑清醒的人,对于明这个宗主国到底强盛与否,其实早就是心知肚明的。在日本侵略期间在一线蹲过的光海君,即位后屡次对明阳奉阴违,拖延的心态,就可见一斑。

然而,同从未真正被纳入朝贡体系的日本,乃或是经常反复的越南不同,朝鲜王朝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对明(至少是抽象的明)王朝进行尊崇。这种尊崇主要出于两点:1.李成桂推翻高丽之后的合法性和在东亚体系中“小中华”的地位均来自于明帝国的认可。2.李氏朝鲜所打加吹捧的华夷秩序和儒家伦理来自中原。

这种形而上的道义支撑,相比壬辰倭乱的影响更为决定性。与其说朝鲜需要一个事实存在的明帝国作为爸爸,不如说他们更需要一个形而上的宗主,作为法理来源,才能维系自家的一整套制度。而在清取代明之后,在现实中消失的明就更容易为朝鲜体现这种法理依据了:

对明的长期追捧,一开始是君主和上层有意为之的郑智戏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转化成了一种道路自信式的信仰,到18世纪,朝鲜人已经发明出一整套鄙夷清代汉人的话术,在出使北京或者漂泊江南时都屡试不爽:

此种心态下,原先被通古斯征服的屈辱,逐渐被对清国的鄙夷替代。朝鲜沉醉在隐世之国的儒家幻梦中迎来了19世纪末的巨变。但另一方面看,这种新罗之后从未出现过的自大和自信心态,也为许多朝鲜本国的民族神话和后世的构建提供了素材。甚至檀君朝鲜之类的神话,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受到重视的了。

大明史读后感篇五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是第一次读作者的非小说类历史纪实文学,对作者文字功底的实力我就不赘述赞誉了,只极力推荐。

我不排斥阅读规模宏大的历史叙事,帝王将相,荡气回肠。现代电视剧改编的大部分也都是深宫六院的皇家琐事,夹杂着一些野史与情爱来吸引观众。

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社会底层民众的心思与想法,往往会被史书忽略。即使提及,也只是诸如"民不聊生""民怨鼎沸"之类的话语概括,而更细致的描写则少之又少。可能就连当朝的记史官都认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蝼蚁般存在。

而在《显微镜下的大明》一书里,没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没有烛照天下,明见万里的大人物风骨,只有小人物的地气。这种地气是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看国家的政策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多交一份税等于少吃了几顿饭,就这么简单。

历史,还是要从纷纷扰扰的细节中看去,才更显滋味。

当把全书看完之后,这里面的勾心斗角,人心百态,官场和民间的各种潜规则,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朝:一代代官员林立法度迭代而新,一页页沾满尘土的书页静默无声。

文中所写之事,都藏着平民百姓最深刻的苦难,更也显露着历史中最闪耀的光芒,这不是庙堂之高黄钟大吕的震耳发聩,而是江湖之远起于青萍之末的长风呼啸。

更多的,好像也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现在。大概是我想太多吧,以为历史就是用来喻今的。你看那大明朝的恢弘之下藏着多少不可言说的螽蟁蟊蠹,又有多少地与民、民与官、官与官、官与皇权、皇权与地循环往复的错综缠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各种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只是每个当事人所面临的"经济基础"。

在《丝绢案》中可以看到,所谓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在于每一个人的私心,每一个人的利益之争。事件的"始作俑者"在他提笔给上级领导反映问题的奏文纸上落下第一个字的那个瞬间,这一切的链条像带上了一个巨大的齿轮,在各方的利益驱动下,不管初心如何,它永不停歇的裹挟着所有人向前走,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辽阔平原,都已由不得他自己。

许多事情,一旦开始,便再也无法回头。或许,历史也就只能带给人这些吧。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