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的规范性,避免使用口语化、主观化的表达方式,提高汇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工作汇报案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写作灵感。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式需要,更好地为社区老同志办好事、办实事,我们*****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已初见成效,也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调查摸底、健全体系。
1、*****总人口7607人,其中老年人1168人占总人口的***%;在调查中发现生活特别困难的低保老人有两位,有孤老3人,我社区将这类老年人作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服务对象。
2、成立班子:社区成立居家养老领导班子。以社区书记牵头、社区成员作为工作人员,广泛吸纳志愿者,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各居民组长、老年协会会长、退休老干部参加的网络系统。
3、成立志愿者队伍:我们成立了11支志愿者队伍,共100多人。包括文娱活动服务队、残疾人志愿者队伍、老年人服务志愿者、党员服务志愿者等,这些队伍经常性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服务。
员每星期碰头一次。及时总结养老服务经验、丰富服务内容,并记入台帐,以确保经常性地开展服务活动,比较有特色的内容有:
1、争创社区老年示范活动室。在社区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电视。
教学。
图书阅览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活照料等服务,基本实现了老年福利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老年人在活动室娱乐棋牌读书看报看电视。社区为活动室配备5张托老服务床位,并配有体育锻炼器材。社区联合海陵中医院制作卫生宣传展板,全科医生每个季度向社区老年朋友讲解健康知识,受众达***人次。
2、文体活动。社区有文体队伍10支,志愿者近120人,他们跳扇子舞、太极拳、腰鼓队、舞剑,天天活动,逢年过节穿上盛装表演比赛。我社区还多次带领老人参观泰州新景点,丰富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如参观。。。等,同时我社区先后开展了。。。。等文娱活动,更是将欢乐送到社区老年人身边。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深受老人的好评。
了、房子漏了,有志愿者主动上门帮助修理。逢年过节及时送上年货、慰问金、举行新春茶话会,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每年的低保户听证会上,我社区积极协调,落实好老人的低保待遇,尤其是对于符合条件的重残无业的老年人,服务站积极帮助他们办理重残低保,同时在生活上处处关心他们。今年。。进行慰问。。。发放登记工作,为。。。以上老人发放重阳节补助,为4名95岁老人送上重阳节礼物。社区全面掌握7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信息,落实专人负责“电子保姆”的数据库、设立老人日托所,与戴三排档签订送餐合同,为70岁以上孤寡老人免费送餐,提供上门家政、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今年共帮扶困难人员***人次,帮扶资金***元,居家养老服务是我社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于我们社区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还需长期探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更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良好氛围,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家庭养老”转变为“社会养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011年12月。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一、定期参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召开的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二、对辖区内有需求老年人的调查摸底,并适时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建档。
三、及时受理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提出的申请,按照《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程序》进行审批,入户服务。
四、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及时调整或更新服务项目,创造出具有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每周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回访。
六、协调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抓好日常工作,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有责任监督核查或调整服务人口数量。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花开花谢,春去冬来,一回神又是一年的年末了,回顾这一年的“居家养老”工作,我们在钮大姐、老邱等领导的带领下,为我们镇的老人做了相当多的实事,给老人们送去了数不尽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我们也收回了老人子女们的肯定与赞扬以及老人们发自内心的温馨笑容,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回馈。岁末将至,今年对我来说是我进入“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回顾这一年的服务工作,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今年的工作情况。第一方面,做好自身服务工作。
现年83岁的顾有林老伯伯是我服侍了4年的老人,他是个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受了重伤的老同志,战斗中失去了一个手臂,现在生活非常不方便,而且家里的老伴已经85岁了,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疾病,加上他们的子女都在外面工作,长期不在身边。所以对待像这样情况的老人,不管是寒冬还是夏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我基本每天都要到他家里去一次的,看到他们健健康康,我才能够放心。到了他们家里,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天气好的话,我就会帮他们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这个对老人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随后开始打扫卫生,擦桌子,洗衣服,洗被单等等。给老人尽量创造一个舒适暇逸的生活环境,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又如今年85岁的胡杏珠老妈妈,她的身体也十分的不好,患有气管炎和心脏病,平时基本不出门,所以我对她的照顾是特别的细心,基本上天天都要到她家里去一次,平时照顾她最多的是帮她洗头、剪头发、修指甲、挖耳朵、洗衣服,洗被单等等。除此,我觉得像这样的老妈妈精神上的慰籍才是最需要的,因此,我一干完活就会和她聊聊天、谈谈家常,了解了解她的心情、跟她讲讲外面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等等,让她始终保持心情愉快,我觉得这是让她长寿最好办法。除此之外,因为我照顾的老人年纪都比较大,所以我也经常替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他们培育一些菜苗,让他们的田地不至于荒废,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平时帮他们配配药、买买小菜等等,尽最大的力量给他们创造方便,使他们过得开心快乐、健康长寿,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第二方面,做好老人调查工作。
芳姐妹照顾的夏奶妹老妈妈是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所以到她的家里总能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但是周才芳也从来没有嫌老人肮脏,一直贴心贴肺帮夏奶妹老妈妈搞好个人卫生、搞好屋内的环境卫生,对老人照顾的非常到位,得到了老人子女和邻居们的肯定。又如,董来芳姐妹照顾的奚金莲老妈妈是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以前老人身上总是弄的肮里肮脏的,自从董来芳姐妹照顾她以后,老人身上天天是干干净净的了,董来芳诚心诚意的帮助老人,平时一有时间就给老人做棉鞋拖鞋,给老人送点吃的穿的东西等等,给老人生活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改善,同样也得到了老人子女和邻居们的认可和赞扬。还有像董友娟、张宝妹等姐妹们照顾服务的老人当中,有几个是得老年认知障碍的,也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性格古怪不正常,对人是又骂又吵的,但据我们了解,姐妹们都能克服困难,任劳任怨的把工作做的完美出色,我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第三方面,做好敬老活动工作。
人的手里。买重阳糕、送重阳糕,把暖意带给了老人。让老人感受节日的温馨快乐,等等等等。
当然,在这一年的服务工作中,我觉得自身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存在,但请大家相信,我会克服困难,改进不足的地方,向工作中比较优秀的姐妹们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尽量把养老服务工作做到最好,争取在2008年中更上一层楼!我坚信随着我们“居家养老”服务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随着我们的服务越来越到位,我相信老人们在我们的照顾下将活得越来越健康快乐,活得越来越幸福长寿!
瞿玉芳。
2007年12月。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xx社区主任xx。xx隶属xx,位于城市的南端,社区占地xx万平方米,两房面积达xx多平方米,现有居民户xx户,人口约xx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人,其中90周岁以上老年人x人.根据省民政厅的要求,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按照区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相关规定,有关部门投入资金近二十五万元对社区环境进行打造,建成设施齐全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了现代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了电子阅览室、舞蹈房、市民学校、活动中心等功能室,全面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宽领域、高质量地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化”要求,构建居家养老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建设规范化。社区成立了由我担任组长的沁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制度》、《老年人学习活动制度》、《老年人活动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拟定工作计划,并将“居家养老”工作纳入社区基层工作当中,做到与其它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
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个人专长,建立老年人服务工作台帐,对老年人提出的服务需求及时记录。在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了解关心老年人身体状况,及时提供所需医疗服务。
三是阵地活动正常化。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积极为老年人学习活动创造条件。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阅览室、乒乓室等设立老年人专座和优先活动标志,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设置老年人优先通道,力争让老年人舒适安心。
四是服务队伍专业化。动员辖区内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助老服务活动,建立了爱心助老志愿服务队,安排志愿者担任专职助老员,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上门送学、居家料理等日常服务。
二、实行“三多”策略,开创居家养老工作良好局面。
一是多方位开展助老服务,提高社会关爱力度。社区定期上门看望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对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实行重点帮扶。开展亲情服务,制作老年人服务爱心联系卡、开通服务热线、老年人生日送蛋糕上门。动员和鼓励辖区服务部门参与到助老服务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优先挂号、优先诊治、优先检查、优先收费、优先配药的“五优”医疗保健服务。与此同时,我们依托区信息服务中心网络,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医疗、家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升了助老服务时效。
二是多形式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增进友谊,共创社区文明建设。社区整合现有资源,突出辖区特色,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和设施,组织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健康适宜的文化、艺术、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活动中心的棋牌室、乒乓室、健身房等,定时对老年人开放,方便他们活动;组织老年人开展书画、腰鼓、象棋、戏曲、抖空竹、太极拳、气功、健身舞等健康适宜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此外,社区还借助节庆日,组织开展学习报告会、征文比赛、参观考察等活动,增进了社区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多领域发挥老年人作用,实现社区与个人共建双赢。社区借助老年人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担任义务巡逻员、文体活动辅导员、文明宣传员。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老年人建言献策,为创建添砖加瓦。2012年,社区成立了“老娘舅”调解员成了社区联系居民的连心桥。老年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难。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二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老年人消费心理过于保守;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尚没有系统规范的机制;四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需要大量资金。在今后工作中社区将继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好模式,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管理工作,努力扩大服务对象,提高服务质量,建好服务台帐,重点解决好高龄、空巢、困难老人和残疾人员的生活,全面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全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使老人们安度晚年,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再上新台阶。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人家庭日趋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能,社区事物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龄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邮科院社区有居民1218余户、常住人口4000余人﹐6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994余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4%;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6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4%;90岁以上的老人11人。社区“空巢”老人5名。这一年来我社区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关山街办事处的领导下,在邮科院党委的关心支持下,以社区为阵地,坚持党政主导、全民参与、规范管理和科学指导的工作目标,于201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邮科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下,大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立助老管理队伍,5支以上志愿者服务队,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推进社区福利社会化,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统24小时开通。这一举动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应急措施,子女放心,老人安心,在老年人中反响很好。从开通到现在,收到1起求助电话,并及时解决。
我社区为了便于掌握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不同的社会关系、住房状况、脾气喜好、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制做了《60岁以上老年人花名册》,提供人性化服务。并积极组织开展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服务队员进行登记造册,鼓励志愿者搞好服务,并对空巢老人,做到每日电话访问,节假日做到上门看望,慰问。2012年上门看望90岁以上老人48人次,并对12位高龄老人办理长寿补贴。
社区养老服务站充分利用资源,发挥现有服务设施作用,有书报阅览室、棋牌室、日间照料室、全方位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日间照料、代买代购、居家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温情陪伴等多方面服务。通过各医疗机构为社区老年人开办各种养身、健康知识讲座。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免费为社区老人测血糖、量血压。为65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社区开办“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开展代购服务、免费理发,达到资源共享,全方位为老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老年文化活动中心除国家法定的11天休假外,全天为老同志开放,风雨无阻,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社区和辖区单位还组建了邮科院书画协会社区老年书画分会,协会办公室设在社区,书画室每天免费开放,为情趣相投的老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社区等活动场所也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这一年来,我社区与院离退休管理部共同努力,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社区老年同志的晚年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联合关山街在社区举办了两天的“喜迎十八大社区艺术节”,社区的老年舞蹈队也排练了精彩的舞蹈参加社区艺术节。
3、组织参加省老干局举办的“喜迎十八大书画展”活动,有5位老同志作品参展;
4、我们分两天组织老同志550余人到锦里沟“春游”;
5、在“重阳节”,我们成功举办了社区老年趣味运动会,参与人数500余人;有集体、个人等项目14项,每个到会的老同志都有纪念奖一盒纸抽,并每个项目都设了一、二、三等奖。我们的目的就是鼓励老同志走出家门,利用这个活动平台沟通沟通、交流交流。
6、我们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组织开展“老年健康”知。
识讲座5次,参与人数230余人;我们和社区卫生中心联系利用科普宣传周和病防治日在社区举办了两次大的义诊活动。
7、我们还通过各种平台让老同走出去,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组织老同志参加省老干局举办的老年象棋比赛、钓鱼比赛、太极拳(剑)比赛、书画展览活动,参与人数50余人。
8、我们还成功举办“喜迎十八大”社区书画展,展出书画作品40多幅。
9、充分发挥年老同志的余热,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今年春节,社区书画协会自发组织开展了免费为社区居民书写春联并免费赠送活动,当天现场热闹非凡,共送出春联200余幅。此次活动在居民中反映很好。
居家养老是一种切合实际的养老趋势,以消灭“空巢问题”帮助老人安度晚年。社区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受到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通过对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日常服务,社区已与老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是亲人胜似的亲人。
我们将进一步广泛宣传“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形成老人互助及老人的朋友四邻对老人进行日常关照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为老服务格局。
邮科院社区2013年2月28日。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在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在街道民政办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跃进湖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于今年2月份完成组建。经过近一年来的运作,初步构建了“居家养老、亲情关怀、社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五位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开展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项目工作,确保了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下面,分三个方面就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作个简要汇报: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
跃进湖社区总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20人,流动人口1030人,60周岁以上老人192人,80周岁以上老人13人,其中贫困老人7人、空巢老人3人。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工作机制。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1名专职、1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及承诺、服务站工作人员服务制度、白托活动中心管理制度、娱乐活动室管理制度等制度,明确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社区还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台账,为居家养老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完善设施,积极搭建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社区活动场所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专门腾出空间设置了居家养老活动室,添置了健身器材、棋牌桌椅和供老年人学习的杂志和书籍。在居民小区为老年人添置了室外健身器材。同时,社区的阅览室、“心心点灯――心灵氧吧”等场所均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社区还专门开通了居家养老服务热线,辖区内的老人拨打服务热线就能轻松享受到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
寻医问药、陪同聊天谈心、陪同外出散步或娱乐等。在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中,开展了“学校关爱进社区”活动,社区共建单位长沙市第六中学定期组织师生进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关爱。
七届老运会广场舞展示活动中,我们的老年文体队还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还结合首届“敬老月”活动,组织部分老年人到农家乐开展了户外健身活动;组织部分老年参加了“欢庆谢舜华、罗红祥夫妇”百岁寿诞的孝文化公益活动。第四,坚持把发挥老人的社会作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延伸。老年人是社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社区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中,积极为他们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定期组织老年人骨干及老年人代表召开座谈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采纳好的意见建议,实施于社区的工作之中。况且,我们的楼栋长、计生信息员等大部分也是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社区老年人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他们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结对帮扶,对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对家庭贫困的孩子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等。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仅使老年人感到“老有所为”,生活充实,同时也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下一步打算。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跃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整体而言,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们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存在许多不足,在后面工作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有一定专业水平和技能的人才充实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提高服务的层次。
二是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积极性,构建好社会支持网络。
三是进一步加强设施建设。充实完善各类服务设施,打造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硬件平台。
四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吸取兄弟社区服务站的新经验、好做法,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根据省民政厅党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体制机制建设“2+9”行动计划的要求,省老龄办于近期组织力量就我省“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点面结合的专题调研。调查发现,我省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调查,也发现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几点建议。
自2004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工办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意见的通知》下发以后,我省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实施了“3587工程”,开展了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网络”建设。2006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绝大部分市和经济强县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中心城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初见成效,服务的内容涵盖了紧急救助、家政服务、生活护理、日间照料、配送餐、精神慰藉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政府为特殊困难老人购买服务,专门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低偿、微利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居家老人提供无偿服务的工作格局。从2007年起,有条件的地方如、等市的29个县、市(区)还将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截止2008年10月,除15998名老人享受政府买单服务外,其他结对帮扶、志愿者照料和社区、中介组织低偿或有偿等服务也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广大城乡老年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对此,陈加元副省长曾多次批示予以肯定,回良玉副总理也专门对市海曙区的经验作过批示;《人民日报》、《日报》、中央及省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
概括各地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涉老部门协同、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多数设区市和许多县(市、区)专门出台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文件,有的还将其列入政府办实事工程,建立工作机构,制定相应政策,初步形成了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三级联动,分工明确的工作网络。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扶持和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全省共投入居家养老服务经费4167.56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244.13万元(不包括设施建设投入)。如市2006年至2008年,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就投入4000多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400万;2007年和2008年市民政局还下拨本级福彩公益金532万元。各级民政部门及老龄办为牵头单位,各有关涉老部门特别是劳动保障、卫生、文化、体育、司法等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指导和督查工作。有条件的社区(村居)按照就近、方便、经济的原则,新建、改扩建或综合利用社区医疗服务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辖区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室)等多种资源,搭建了一批具有日间托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作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保健、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服务;同时,为行动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居家老年人开展上门送餐、家政、照护等服务。有的地方还依托村(居)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举办老年护理院,为高龄和困难老人提供离家不离村(居)的照护。这些服务实行非营利性运作,向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项目基本采取无偿或低偿形式,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投入和日常运作及管理费用,如水电费等支出,由财政或其他资金补助,较好地解决了部分最困难的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照护问题,基本服务还覆盖了广大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有的地方还积极探索通过中介服务组织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年人提供有偿或微利专业化服务的路子,有效地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
(二)组织了一支由专职照护人员和志愿者(义工)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全省现已组织了一支由2000名左右专职照护人员组成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队伍,人员主要以下岗失业“405o”人员为主。其中,专职人员主要集中分布在和两市,经过一定的基本服务技能培训后上岗,实施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无偿上门服务,并已逐步向自费老人提供低偿和有偿服务;助老志愿者(义工)组织各市均有分布,成员以低龄健康老人为骨干,以志愿服务和时间储蓄的方式,对居家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实施结对帮扶、邻里守望、安全巡视等公益性服务。如余姚市努力实践适合山区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的作用,普遍建立自然村老年人邻里守望互助会,由60岁以上70岁以下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孤寡、空巢、失能老人进行上门结对服务。
(三)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全省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一批符合当地实际、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发达地区有代表性的如市海曙区的“两走”模式,即“走进去”:对少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空巢、病残、贫困等重点困难老人,由服务人员走进老人家中开展服务;“走出来”:对大部分身体尚好、能自我行动的居家老人,通过在社区(村居)设置亲情化、人性化的非营利性服务项目,引导其走出家门,到社区(村居)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接受服务。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村居)老年人协会作用,建立诸如独居老人联谊会、老年健康俱乐部等组织,拓展居家老人的活动空间,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市上城区成立“为老服务联盟”,搭建了“二化四网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e家人”社区事务管理网、电脑服务网、电视服务网、电话服务网,社区事务管理平台、居民互动网络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社会志愿者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民服务联盟平台),初步形成“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对象大众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以及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六化一结合”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下城区实施“金晖送到家、养老不离家”为主题的居家养老金晖工程,建设“五金项目”(即金灵通、金保健、金管家、金筷子、金港湾)模式。拱墅区推出融助老助残服务和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为一体的“一岗解两难”新模式,即由政府“买单”设立助老助残服务站,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助老助残服务;全区共建成助老助残服务站30个,安置“4050”人员、残疾人就业166名,为1250余名高龄、孤寡、独居、残疾、困难老年人提供了公益性养老服务。余姚市鹿亭乡通过老年人邻里守望互助、购买福利性服务、组织志愿者暖巢服务队、拓展敬老院社会化托老功能、整合和调动相关社会资源等途径,构建“虚拟养老院”,初步破解了山区养老难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讲,我省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尚处在初步阶段,一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这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有的已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则比较滞后。如有的市政府至今只投入3万元,有的则还没有任何投入。另一方面,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在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服务设施建设总体还不适应工作需要。特别是在一些城市老的中心小区,大都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作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服务设施原先没有列入社区规划,缺少足够的场地开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与此同时,相关服务资源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分散的现象,造成即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到位了,有时也很难达到实际开展工作的要求。
二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且欠缺规范。各地现有的服务内容大多以家政服务项目为主,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居家照护服务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同时,在服务内容和行为上还欠缺相应的规范,服务供求双方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三是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老年人覆盖面较窄。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和社会参与的不足,真正享受政府购买的服务和社会提供的低偿微利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占特殊困难老人的比例偏低。
四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待遇较差,不利于专业化发展。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且专业培训比较欠缺,其实际待遇和社会认同基本上与一般家政服务人员相似。同时,具有专业素养的居家养老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比较短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五是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各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政府为特殊对象购买或提供公益性服务,行政色彩较浓,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一方面是由于整个为老服务市场还不成熟,缺乏有资质、有诚信、有品牌的为老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无力大量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子女的养老观念有待转变,自费购买所需养老服务的意识尚未确立。
六是相关政策措施亟待健全明晰。一方面,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业的规划、培育、扶持还需在宏观政策层面加大力度,以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发育。另一方面,相关的保障机制,如风险规避机制、护理保险机制和投入激励机制等尚未形成,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照护体系是得民心、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两创”总战略的实际行动。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导,扩大社会参与。居家养老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尤其是市、区(县)政府应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从服务设施建设、中介组织培育、服务主体扶持、公共财政保障、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在政府的主导下,扩大社会和个人的参与,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拓宽思路,采取购买服务、服务外包、项目委托、政策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市场服务主体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生活照料护理服务。同时,要强化社会宣传,充分发挥基层老年人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引导广大老年群体和公民树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观念,培育居家养老服务有效需求,逐步实现服务供应和需求的相互促进和平衡。
(二)规范公共服务,提升照护水平。逐步扩大和提升为特殊困难对象提供的居家养老公共服务,是政府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应着力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对象的综合评估制度、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制度、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服务主体的行为,提升公共服务资源使用的效益。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专门人才,加强对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社工引领,逐步推行专门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及行业自律规范,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整合服务资源,促进部门共建。要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街道(乡镇)社区运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明确具体牵头单位,发挥相关部门优势,整合基层民政、劳动、卫生以及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老年活动、残疾康复等服务设施,建立完善街道(乡镇)、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形成整体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服务,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满足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网络。
(四)推动机制创新,保障持续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和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努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风险规避机制、护理保险机制和投入激励机制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积极寻求突破。要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奖励扶持机制,努力培育和形成市场运行机制;提倡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风险基金,用于补贴超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付限额部分的支出,增强规避风险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设立老年护理基金,并探索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保费的新机制,增强居家养老照护体系建设的基础。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嘉北街道阳光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经验材料汇报嘉北街道阳光社区目前有常住人口6944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652人,70周岁以上的302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9.3%和4.3%。在所有老龄人口中又有80%的老人是经拆迁后由农民转变为居民。2010年10月,在区、街道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阳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式成立,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逐步构筑起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一、整合资源,营造居家养老社会支持网络。
1.成立社区老龄工作室。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起步之初就能规范有序、责任到人,阳光社区专门成立老龄工作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整整一个月的走门串户摸清社区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老人基本情况档案,联合街道社会事业所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服务老年人的家政培训,为有需要的老年人输送既专业化又廉价的专业家政服务。
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资了60余万元,作为专门的养老服务场所,内设老年日托室、老年餐厅、老年康复室、便民理发店、文体活动室、健身室以及阅览室等,购置配备了按摩床、按摩棒、康复理疗仪、电子血压计、体重秤、健康器等康复理疗和保健设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同时增订《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健康博览》、《今日浙江》等报刊杂志,并购置南音乐器、秧歌舞等服装道具,以满足老年人文体活动及精神文化需求。
3.开展“三个一”温情关怀活动。社区特别针对高龄和独居老人推出了“三个一”温情关怀活动,即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一次志愿者服务,传统节日一次老人聚会,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能时刻感受到来自社会、社区以及家庭的温暖。探望由社区干部亲自上门,了解老人需求和身体状况;志愿服务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嘉职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拉拉家常;在2009年的重阳节,社区为两对金婚老人举办了大型的纪念聚会,在2010年的重阳节,社区又与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一起庆祝节日,听戏曲、吃蛋糕,场面氛围非常热闹温馨。
行状况,不至于出现一些空巢老人在家病倒或者去世都没有人知道的现象。
二、共享共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机制。
近几年来合作医疗的全面普及使很多没有进入医保统筹的老年人摆脱了大笔医药费的支付压力,特别是残疾以及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加上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的关爱和帮扶解决了他们看病的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社区还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共建,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机制,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大大方便了老年人就医看病的问题,与此同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能享受医护人员走进家门治疗和护理的实惠。社区还通过与辖区单位朝聚眼科医院的共建,社区先后有50位经济困难的老年人享受过朝聚眼科医院提供的一年一度的免费健康体检,有78位老人得到医院免费赠送的定额医疗卡。
三、创新方式,丰富居家老人文化生活。
为给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社区居家养老精神生活环境,搭建起居家老人文体活动的社区平台,社区先后筹集到藏书10000多册,配有电脑13台,洁净宽敞的棋牌室、器材齐全的健身室等活动阵地每天免费向老年人开放,社区组织文体志愿者义务担任文体活动教练员和管理员,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进行娱乐或健身活动。
成立了“任禾湘越剧表演团”和“张红霞排舞队”。截止目前,“任禾湘越剧表演团”的固定观众在几乎涵盖了社区所有老人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向周围社区的老年人延伸,“张红霞排舞队”的队员也从最初的20人扩展到目前的98人。
四、搭建平台,构建“照料储蓄”新模式。
中国未富先老的现状与阳光社区拆迁居民为主的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家养老朝着“照料储蓄”的模式发展。“照料储蓄”使居家养老走入一个经济实惠的良性循环模式:或者是下岗失业的中年人,或者是身体健硕的低龄老人,都可以加入到“照料储蓄”模式中来,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自己将来“老有所养”储蓄劳务时间。社区居民林建福在附近开了家餐饮店,生意红火,但是他还是主动报名成为社区“照料储蓄”模式签约的第一人,为社区5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在他看来,如果能以时间储蓄的模式来为自己日后的养老早作准备,不仅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让自己心里踏实。55岁的林建福目前已累计储蓄时间180小时。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今后,服务保障、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慰藉将成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三条主线重点推进,并通过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努力构筑一个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以及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精选_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居家养老工作汇报()第一篇:居家养老工作汇报居家养老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们大家园家政服务中心创建于1998年,现有员工1000余人,拥有省内外十余家加盟店。十二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坚持以“信誉质量第一、满意温馨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优做强,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紧跟着政府的步伐以优质的家政服务赢得了社会和民众的赞誉,在国内家政服务市场中享有较高声誉。
国市场投资加盟优选项目”等。
济南大家园家政中心自2014年开始服务居家养老工作,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年开始接管历下区8个办事处的居家养老工作,具体情况如下:实际服务老年人204户,使用员工23人。我们的员工是固定员工,也就是“员工化”管理,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以热情、真诚、亲切、优质的服务态度为老人服务。队伍员工化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工装、佩戴工牌、统一要求、统一调配,确保优质服务。
十几年来公司秉承诚信为本,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以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用我们的关心、爱心、细心、耐心换取了老人的开心、放心、称心和欢心。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2、通过服务情况反馈表和我们管理人员定期走访老人,及时得到一些信息,确保服务质量。
3、通过考核办法奖优罚劣:满意率在95%(含95%)以上为合格;低于95%%每少1%分扣款5元以此类推。
处花园社区马宪周——赠济南大家园家政服务中心,内容是情系居民、服务热情。”当时老人一进服务大厅的时候特别激动,并说:“我一定亲自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由于他们的到来使我的生活改变了许多,我越活越高兴了。”当我把他搀扶就坐后,又看到了我们公司的很多荣誉奖牌和奖杯感到非常震惊。逐一看了一遍,赞不绝口。我们的员工也是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老人,尤其是今年夏天天气闷热,雨水较多,我和员工特别挂着老人,如果去不了就打电话问候没事就放心了。
目前2014年下拨的居家养老经费早已用完,公司已经垫付员工工资5个月。等到条件允许以后,准备组织适合老人参加的活动,让这些孤寡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改善,体验到政府的温暖与关爱。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府的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政府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老人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居家养老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很多不足,要在市局、区局领导和各个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要不懈的努力工作当好政府的助手把居家养老工作做好,给政府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济南大家园家政服务中心2014年10月。
第二篇: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
为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式需要,更好地为社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我社区在街道工委办事处指导下,开展了服务居家养老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摸清底子,健全体系。
1、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社区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信息。据统计,我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638人,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97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0.8%。独居老人45人。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20。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以××新村旧会址做为居家养老服务点,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曾××为组长的领导机构。集医疗、卫生、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生活服务。
二、立足现实,确定重点。
居家养老服务是面向全体老年人。但老年人的需求又极其广泛,包括安全保障、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权利维护、自我价值实现等方方面面。显然,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作。但从当前客观条件来讲,无论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组织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都很不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起步阶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立足当前,分阶段,有重点,逐步推进。为此,现阶段我社区主要以陈×琼(94岁),邹×棋(91岁),2位老人为重点帮扶对象。他们或无儿无女女无人照顾,或患有多种疾病,身体老弱,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或自理困难,我们志愿者对其每月进行一定时间的帮抚办理免费理发卡。对其他老人开设上门理发、生活用品代购、免费体检、上门保洁、志愿者结对等方式开展居家养老工作。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生;每月上门开展聊天等情感沟通等方式进行服务。通过一对一的结对,了解了老人的一些性格和脾气,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通过调查摸底目前我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一日三餐还能自理,不需要服务,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活动的不便这方面的服务必须跟上,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研究。
三、正视困难。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处于起始阶段,各项工作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存在着一些困难。
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二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老年人消费心理过于保守;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尚没有系统规范的机制;四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资金困难。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居家养老的好模式,来解决高龄、空巢、困难老人和残疾人员的生活。
第三篇:东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东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养老工作实施意见,我们东虹社区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推进了居家养老工作,具体体现在:
一、强化软件建设1、注重学习,加强领导。
居家养老工作对社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加强学习交流,增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视与认识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为此,社区在街道统一要求下建立了居家养老工作服务站,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站长的居家养老工作班子,并组织开展内部学习,对现阶段社会老龄化状态及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手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工作思想,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扎实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宣传调查、需求明确。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策,使他们认识到社会老龄化的形势,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主动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或低偿养老服务。其次是对人户一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老年人个性化服务需求,并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发放了爱心服务卡,为切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对已满足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6位老年人我们上门与他们签订了服务协议,向他们告知了社区居家养老各项服务项目,鼓励他们享受服务。我们社区的6位服务对象家庭生活都比较困难并且不是没有子女就是子女残疾,没有亲人的照顾和关心。为此,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及居民小组长定期轮流上门看望,帮助购买生活用品打扫家庭卫生,陪他们聊天看电视,且承诺他们只要帮助和需要一定随叫随到,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孝顺。同时组织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骨干等开展爱心捐款,用筹得的爱心款为服务对象购置换季衣服增添家庭必需品等。
3、筹建志愿者队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了水电、医疗、维修等8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开展打扫卫生、代购物品、读报聊天等家政、精神慰藉服务。
二、加强硬件建设。
我们将依托社区原老年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一室多用和改建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居家养老“12”室的硬件建设标准加强硬件建设,一楼设立康体室;二楼第一间设立棋牌室、餐饮室,第二间设立办公室和谈心室;第三间设立图书室、演练室和阅览室;第四间设立休息室,将原来的男女厕所重新装修改造成洗衣室和洗手间,洗浴室打算利用社区洗浴网店为老年人进行洗浴服务,使有限的服务场所得到高效合理的使用,努力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及我们的服务意识还有待转变和提高。2、社区志愿者队伍人数还有待进一步壮大。3、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的资源还有待挖掘。
4、居家养老工作组织、网点等服务体系运转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不高。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服务理念为宗旨,以热情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举措扎实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力争将我们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做实、做好。
东虹社区居委2014年4月。
第四篇:x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1立足社区实际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xx县xx街道xx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材料xx社区位于县城中部,辖区面积3.9平方公里,社区共建单位32个,居民小组22个,居民3523户、8907人,辖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908人,占总人口的10.2%,其中60至79周岁老年人745人,80至89周岁老年人147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16人。2014年,xx社区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之一。社区认真按照上级部署,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关爱老年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工作思路。本着“为社区老人服务,为繁忙儿女分忧,做奉献的使者”为服务宗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着力构建组织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保证。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二、整合资源,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内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图书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老年学校整合为一体,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通过入户调查对社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情况、收入水平、养老意愿、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问题进行详细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社区老年人信息库,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基础底数。二是布好网点。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情况,我们居家养老服务站分别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理发店、家电维修中心、修配锁、快餐店小超市等10多家服务网点签订了为老服务协议。三是创新载体。社区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了爱心助老服务卡分别提供优惠服务。社区的老年人持爱心助老卡到辖区为老服务商业网点可以享受5-10%的优惠。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的理发师傅就会上门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已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免费服务达635人,开展有偿服务老人51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老人1人。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已投入经费25万元。(其中活动设施3万,装修款22万未付)。
三、完善设施,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20。
迫切的养老服务问题。一是整合社区资源将文化街的书报阅览室进行改造,建立了社区老年人读书室。二是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站。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卫生所,为辖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同时每季度开办一期健康知识讲座,每年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2次。三是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了社区夕阳红闽剧团、社区艺术团,社区老体协分会,组织老年人开展唱歌、跳舞、书画、诗歌、棋牌、读书、看报等活动。成立了老年人拳剑队、健身队、舞蹈队、腰鼓队、门球队、合唱队等多支文体活动队伍。
四、服务联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一次全面核查,并登记造册,分类管理。二是强化队伍。建立了专业服务和义工服务以及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三是分类服务。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组织退休低龄老人志愿者参与社区助老服务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采取派专人上门护理,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服务。四是丰富载体。依托社区“邻里节”等平台,开展“手牵手、互帮、互助、互爱,共建和谐大家庭”活动。五是双促互动。社区在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发动辖区老年人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服务,特别是在社区深入开展实施“168”工作模式以来,辖区老年人积极参与文明新风创建、治安巡逻、未成年教育、社情民意反馈等6个岗位的认领。
通过近一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社会资源得到进一步有效挖掘和整合,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和深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将尊老敬老教育纳入社区教育体系,把尊老敬老作为评定“文明家庭、文明十星户、文明书香家庭户”的重要评定尺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2、增加更多的服务设施,开展有益老人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活动。/20。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3、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居家养老的好模式,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来解决高龄、空巢、困难老人和残疾人员的生活。
xx社区居民委员会2014年11月11日。
第:丰园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2014)以人为本彰显特色努力营造老年朋友幸福家园丰园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汇报(2014年7月)尊敬的各位领导: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服务,在老年人生活保障、困难帮扶、文化娱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一年来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完善配套设施。
应的规章制度。认真制定居家养老工作年度计划;定期召开居家养老、老年人协会会议;大力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如今年3月24日社区组织为老服务志愿者将宣传台摆在了人流量大的丰园广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20份、政策咨询30多人。社区从成立开始就配备了活动室、资料阅览室、休闲室、并联合辖区单位在小区内建成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户外活动活动场所。从机构、制度、场地、资金、功能上充分保证老年人工作软、硬件的落实。
二、认真摸清底数,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也及时跟进服务,帮助其排忧解难。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三、扎实开展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提升工作品质。
为了给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从严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工作严谨细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志愿者服务、协议网点服务、老年人维权,(更多请你搜索)我们都做得有声有色。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门开设了“图书室和老年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看书看报等活动场地,并免费开放。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老年人文艺宣传队,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排练舞蹈,击打腰鼓,锻炼身体,老有所乐。社区将这一支队伍积极向社会推广,周边商家门店开张都可见她们的身影,并多次参加区、街道的各种文艺汇演。一支医疗保健服务队,由洞井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工作者组成,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咨询和上门义诊。
2、服务市场化,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社区的合作服务项目从去年的9项增加到了12项,受到了社区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3、服务典型化,强化老年人的认同感。
利用社区各类平台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教育,扩大社会的影响力。结合党建创先争优,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培养了一批以志愿者王英为代表的先进模范老人典型,并将其事例进行推广;培养了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义务巡逻队,让老年朋友的身影活跃在社区,带动更多的老年朋友发挥余热,利用空闲时间继续为社会、为家园作贡献,作努力。
总之,我们社区居家养老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老年人朋友的需要、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以志愿者工作站为依托,将居家养老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也恳请领导们从严要求,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本着对老年人高度负责、对老年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指导!/20。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沙坪坝区着力创新为老服务模式,在发展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先行一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对策,为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探索新路和积累经验。
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目前,居家养老工作虽然在沙坪坝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进一步深入全面地开展下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社会养老机构或部门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养老需求之间的矛盾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新形势下养老工作如何实现由保障体系为重心向服务体系为重心的转移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仍然认为养老问题是纯家庭、子女的问题,认为通过政府、社会来照料的老年人仅限于“三无”对象,对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做法心存疑虑,对其意义不够明确。
二是承载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的缺乏成了发展该项工作的制约瓶颈。养老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是微利行业,经营必然是艰辛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事这项工作就是为社会做“奉献”,替政府分忧解难。目前由于没有成熟的市场以及有效的政策引导,使得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偏少,层次偏低,甚至沙坪坝区本来就很少的几个中介机构,也表现出独木难支、逐步萎缩,发展前景非常令人堪忧。
提供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服务,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
四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亟待拓宽。沙坪坝区现有人口82万,60岁以上老龄人口13万,占总人数的15.6%,其中残障老人有3200名,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2.4%。而全区居家养老的对象与范围比较小,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目前,全区享受居家养老护理援助服务的只有76人,其中,“三无”老人35人,子女不在身边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41人,年龄最大的101岁。对于为数众多没有条件进机构养老、期盼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急切盼望政府早日扩大居家养老的对象和范围。
五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从沙坪坝区开展的居家养老工作看,当前开展的困难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政府虽然投入了一部分资金,但是总量明显偏小,投入的力度和规模非常有限,且可持续性无法保证。养老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需要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事业。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扩面增效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有待完善。沙坪区在居家养老网络体系方面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探索,但目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归各自的社区管理,管理制度不严密,基本上还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缺乏统一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在当前服务范围小、服务对象少的情况下运转还可以,如果今后扩大居家养老范围,增加服务对象,这种网络运行起来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服务的水平,就必须进行超前的研究思考,有效整合社区内丰富的卫生、文娱、教育等资源,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服务网络的运行方式,切实为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能的延伸。其主要职责是:建立辖区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监管;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养老服务事项。
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严格的选拔培训,沙坪坝区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具备专业技能,而且尊老、敬老、爱老和奉献精神的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居家养老工作需要,应尽快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会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在工作中,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多渠道落实居家养老补助经费。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区、街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补助经费落实机制。政府拨款应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同时,政府还可与民政部门联合以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的形式作为募集资金的渠道,切实弥补经费上的不足。
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中介服务组织。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的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要结合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规划及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情况,积极培育、规范各类居家养老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城市人防建设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收取义务植树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要研究制定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以及政府根据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的情况再给予一次性补贴的政策,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开展,并为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探索路子。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泰州市海陵区xx社区主任xxx。xx社区隶属泰州市海陵区城南街道,位于城市的南端,社区占地xx万平方米,两房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现有居民户xx户,人口约xx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x人,男:xxx人,女:xxx人;其中60-69周岁老年人xxx人,男:xxx人;女:xxx人;70-79周岁老年人xxx人,男:xx人,女:xxx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人,男:xx人,女:xx人,其中90周岁以上老年人x人,男:x人,女:x人。根据省民政厅的要求,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按照区民政局“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相关规定,有关部门投入资金近二十五万元对社区环境进行打造,建成设施齐全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了现代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了电子阅览室、舞蹈房、市民学校、活动中心等功能室,全面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宽领域、高质量地推进居家养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落实“四化”要求,构建居家养老工作机制。
制度,拟定工作计划,并将“居家养老”工作纳入社区基层工作当中,做到与其它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同步推进。
二是信息采集全面化。建立辖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台帐,认真登记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情况和联系电话及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个人专长,建立老年人服务工作台帐,对老年人提出的服务需求及时记录。在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了解关心老年人身体状况,及时提供所需医疗服务。
三是阵地活动正常化。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积极为老年人学习活动创造条件。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阅览室、乒乓室等设立老年人专座和优先活动标志,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设置老年人优先通道,力争让老年人舒适安心。
四是服务队伍专业化。动员辖区内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助老服务活动,建立了爱心助老志愿服务队,安排志愿者担任专职助老员,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上门送学、居家料理等日常服务。
康档案,提供优先挂号、优先诊治、优先检查、优先收费、优先配药的“五优”医疗保健服务。与此同时,我们依托区信息服务中心网络,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医疗、家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升了助老服务时效。
二是多形式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增进友谊,共创社区文明建设。社区整合现有资源,突出辖区特色,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和设施,组织辖区内老年人开展健康适宜的文化、艺术、科普、娱乐、健身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市、区中心工作,为辖区内的居民创编、演出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丰富了老年人们的文化生活;社区活动中心的棋牌室、乒乓室、健身房等,定时对老年人开放,方便他们活动;组织老年人开展书画、腰鼓、象棋、戏曲、抖空竹、太极拳、气功、健身舞等健康适宜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此外,社区还借助节庆日,组织开展学习报告会、征文比赛、参观考察等活动,增进了社区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之间的友谊,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是多领域发挥老年人作用,实现社区与个人共建双赢。社区借助老年人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担任义务巡逻员、文体活动辅导员、文明宣传员。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老年人建言献策,为创建添砖加瓦。2012年,社区成立了“老娘舅”调解员成了社区联系居民的连心桥。老年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过程中,省、市、区民政部门领导多次亲临社区指导工作,为我们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们也感到,利用社区优势为老年人服务还是个新课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处于起始阶段,各项工作还处于摸索之中,因此,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困难。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尚没有成熟的理论来指导;二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老年人消费心理过于保守;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尚没有系统规范的机制;四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还需要大量资金。在今后工作中社区将继续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好模式,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管理工作,努力扩大服务对象,提高服务质量,建好服务台帐,重点解决好高龄、空巢、困难老人和残疾人员的生活,全面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全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使老人们安度晚年,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再上新台阶。
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青峰社区地处风景优美的阳山以西,是一个农村新型社区,覆盖青峰,树山、辐射华通部分社区,人口1500多人,其中老人为198名,青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中始终围绕尊老为德、助老为乐和满足老年人需求开展尊老、爱老、助老活动:一方面对老弱病残的老年人通过多种途径送关爱、送服务,使老年人深感在社区大家庭里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另一方面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家门、为社会发挥作用(以老助老、以老带小、老少同学等),使老人们在社区大舞台中能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以下是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的简要汇报:
一、领导重视、专人分管,将居家养老工作作为社区工作重点。
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居家养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一是成立了由社区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的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热心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等工作网络;三是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使居家养老工作有人抓、有人问、有章循;四是加强平台建设,设有一站式办事大厅、现代化办公设施,对老年居民实行网络化管理;五是打造专业团队,为老人提供优质的贴心服务:目前服务站有工作人员11名,志愿者15人,其中专职人员1人、社工5人、养老护理员4人、财务1人、厨师1人、其他技能3人。
二、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硬件。
通安镇在青峰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下设青峰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站。日托所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三类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医疗服务,娱乐服务,生活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站现有用房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并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设施,开设了日间托老床位10个,乐龄厨房、健身康复室、图书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在乐龄之家内还安装了空调、电视机,dvd、配备了毛巾毯、棋、牌、饮水机、报架、书橱、吸氧机、足浴桶、按摩机等设备,以满足空巢老人白天在社区休息、养生、娱乐、情感交流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炊事员职责、入托老人守则、入托流程等全部上墙公示,初步建立健全了居家养老网络系统。
三、广泛发动,积极扶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意识。
创造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健康、文明、和谐农村的社区大环境成为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是在组织上加以扶持:在农村里张贴告示,由社区牵头组建各支文体队伍,培育文体爱好者骨干,让更多的老年居民参与进来。二是在运动器材上加以扶持:为方便居民就近锻炼身体,我们先后向通安镇文体中心申请安装健身路径,添置室内文体设施。三是在技术上加以扶持。专门聘请文体专家和骨干,为社区老人进行文体活动辅导。
在通安镇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仅用于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经费就达1万余元。
四、温馨服务、关爱老人,进一步强化社区的凝聚力。
老宣传氛围,在每年的老年节来临之际,在各居民小区悬挂祝福老年节的宣传横幅;二是联系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助老活动,与通安人民医院协商,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开辟就诊绿色通道,每户发放一张医疗优待卡,免挂号费,享受就诊、检查、治疗、配药、住院优先。如病人病情严重,可以免费派救护车接送或优先设立家庭病床,每月不定期安排专业医生来中心开展义诊、心理咨询、健康讲座等。认真做好退休老人体检工作,每年社区除了做好老人体检通知入户送达工作外,还主动征得街道同意,对有体检愿望的异地退休人员也安排在街道所属的通安人民医院进行体检,有效地解除了退休老人老有所医的后顾之忧。三是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春秋旅游,重阳祝寿活动,使老人始终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六是培养学生从小敬老爱老的好传统。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会组织中小学生走访社区中的孤老、困难老人等;七是坚持上门走访,工作站人员自己走访外,还发动志愿者、居民小组长定期对老弱病残老人家庭进行家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社区服务站联系,使服务站能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动态情况,给予及时的帮助。
老为补充,实实在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实施意见的通知。
日
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是现阶段从我省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河南省2008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近年来,我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少地方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有序推进村庄建设和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从整体上看,我省农村面貌仍较落后,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人居环境仍然较差,与迅速发展变化的城市形成很大反差,与广大农民改善生活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反哺农村的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的条件基本成熟。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尽快取得成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努力保证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基础上,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村庄布局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基本目标。
3000—5000元的二类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村庄区划合理,建筑整齐有序,绿化水平较高,环境卫生状况较好,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一大批整洁、优美的村庄;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三类村庄,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对其中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及异地迁建扶贫,使基础设施状况整体明显改善,并做到村庄建筑切实按规划建设,土地利用节约合理,绿化、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村庄管理加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使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观,实现一类村庄上水平、二类村庄上台阶、三类村庄变面貌,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严重存在的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使广大农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新农村。
2008年要加快推进村庄建设和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力争1燉3的村(包括100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按规划标准完成建设和整治任务,其中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5000元的郑州、焦作、济源、许昌4市完成比例超过1燉3;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纳入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村镇要在建设和整治中走在前列,率先达到规定要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主要原则。
一是政府引导,农民为主。各级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组织发动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二是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坚持先规划后整治,按规划调整村庄建设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遗存。
三是积极作为,注重实效。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实行小拆迁、大整治,不搞大拆大建,防止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
四是发扬民主,尊重民愿。认真履行民主程序,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不搞强迫命令。
五是分批实施,整村推进。以县(市、区)为单位,合理安排参建村庄,建立分级负责制,实行竞争激励机制,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确保建设和整治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乡村道路。
在全省实现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质量,构建农村交通良好的骨干网架,提高通达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实行多元化投资,加快实施村村通延伸工程,逐步实现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形成完善通畅的农村道路体系。有条件的村要硬化村内道路,努力实现“村内通”。一类村要率先完成;群众积极性高、资金筹措有保障的二类村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三类村中符合国家扶贫资金及以工代赈资金等支持条件的,要根据所在县(市、区)扶贫和以工代赈目标任务的整体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2008年投资60亿元,修建改造县乡公路7000公里,新建改造通村公路8000公里,改造县乡公路危桥1万延米,改造渡口150道。
(二)农村饮水。
村,2008年要全部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其他一类村要有50%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对于二类村,纳入国家饮水安全规划的,在国债资金支持下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步伐,不在国家规划且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由当地政府和群众自筹解决,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对于三类村,通过国债、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支持,有计划、有重点地改善饮水条件。要充分发挥现有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通过延伸管网尽可能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民群众受益。在水质达标地区,要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水源。2008年筹措资金约10亿元,其中国家和省安排7.5亿元,改善1万个村、1500万人的饮水条件,其中解决2000个村、2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三)农村沼气。
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在养殖集中区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保障已建沼气池正常发挥效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加大“一池三改”实施力度,支持以沼气为纽带建设生态示范村。
一、二类村及纳入整村推进。
扶贫规划的村要根据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建设户用沼气或以大中型沼气及联户沼气为主体的集中供气工程;三类村要结合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扶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分期分批实施农村沼气建设。2008年积极筹措资金7.5亿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0万户;建设各类大中型沼气工程200座;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600座。积极发展农村太阳能,通过典型示范和县(市、区)政府适当补助、实物奖励等方式加快推广普及步伐。
(四)农村电力。
以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农村电网建设,提高低压电网供电保证率,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扎实搞好“盲点村”电网改造,开展农村排灌电网建设试点,推动有条件的村实现村内主干道亮化。2008年投入资金28亿元,新改建配电台区2000个,建设10千伏及以下线路4500公里,完成剩余303个行政村、涉及22万户的“盲点村”改造任务;建成132项县域内110千伏主网建设(改造)项目,新增线路1532.1公里;完成1000个电气化村建设。
(五)连锁超市。
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农村经营网点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条件好的村要建成主要日用品及农资商品齐全的便民超市,实现农民购买必要的生活生产资料不出村。2008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新建1万个以上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全省2燉3以上的村。切实抓好家电下乡补贴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家电消费,力争试点期内彩电、冰箱、手机三大类家电产品销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六)垃圾污水治理。
以治理村内垃圾、秸秆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为中心任务,重点搞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逐步实现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进行处理。组织清理积存垃圾,积极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条件的村要建设垃圾站,实行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其他村庄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设施,就地进行分类,能利用的进行资源化处理,不能利用的进行安全填埋。2008年争取筹资2亿元,建设村庄垃圾站(池)1000个、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100个、乡镇垃圾集中处理设施50个。积极规划完善村庄排水设施,搞好农村河道、沟渠、坑塘综合治理。推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城郊乡村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支持工业、旅游强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村庄可采取沼气池、氧化池、坑塘等适当方式集中处理。全面实施秸秆禁烧,控制施用化肥和高残留农药,减少面源污染。要扎实深入地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七)卫生设施。
以向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大力推动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覆盖面,资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和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对困难群体因大病住院进行医疗救助。2008年投入资金58亿元,其中省筹措14.5亿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提前实现合作医疗覆盖全省农村居民的目标,建设80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八)文化设施。
着眼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乡风民俗,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重点完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网络和农村体育设施。搞好乡镇文化站建设,加快实施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发展有线电视入村进户,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采取政府补助、群众参与、对口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加快村级文化大院(活动室)建设。2008年在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保证60%以上行政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建设7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扶持1万个村开展体育健身工程。同时,加大送书下乡和文化下乡工作力度,新建2000个“农家书屋”,开展“百部流动舞台千场演出送农民”活动。
(九)村庄绿化。
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村镇街道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对不同类型的村镇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和绿化模式,采用混交、多层的树种配置模式,形成多样化、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俱佳的村镇生态植被系统。通过补助林木种苗款等形式,并结合国家扶贫及以工代赈等政策性资金的使用,积极发展高效经济林木,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全面启动林业生态省建设村(镇)绿化工程,计划筹措资金1.83亿元,其中省级投入资金4300万元,完成1万个村(镇)的绿化美化。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镇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协调安排好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区域共建共享。要尊重村民意愿,统筹规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文化、卫生、商业、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等布局。强化建设规划的基础性指导地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村庄建设规划、农房设计等所需经费。结合“空心村”治理,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管理,严禁村民违规沿公路建房。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逐步清理一户多宅。对分散、易发自然灾害、不适宜居住的村庄,实施易地规划,稳步推进整体迁建。各地要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技术服务,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
(二)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筹资方式,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省、市、县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增长的幅度要确保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省政府从2008年起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各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现有各部门、各专项的涉农资金,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投向的前提下由县级政府统筹协调,按照农村建设和整治规划要求,集中用于整村推进的相关项目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金融、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创新管理机制。
进行监督。要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配置和综合利用,有条件的村庄可将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超市、体育健身场所等相对集中,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实行村民自主管理,使群众广泛参与农村各项管理工作,巩固建设和整治效果。切实抓好村庄整治的技术指导工作,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
(四)明确建设主体。
农民群众既是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主要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要把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工作的全过程。要加强舆论宣传,不断提高认识,赢得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参与;要善于组织发动,依靠群众科学制定规划和方案,依靠群众踊跃出工投劳,依靠群众广开筹资渠道,依靠群众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依靠群众加强民主监督、改进各项管理。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激励外出创业成功者为建设美好家乡开展多种捐资助建活动。切实克服“等、靠、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用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双手改变农村面貌。要把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村级两委班子作为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提高村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领导作用。各县(市、区)在确定今年任务时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先行安排,以确保这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见实效。
(五)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推进。省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为召集人,省发展改革、建设、财政、交通、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商务、环保、卫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电力、扶贫、供销、畜牧和共青团、妇联等为成员单位,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协调农村建设和整治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也应建立相应机制。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县(市、区)要按照省确定的一、二、三类村的标准列出各类村庄的名单,并制定分年度建设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由各省辖市汇总后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抓好典型示范,采取先易后难、集中突破、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等方式,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导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建设和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周密部署、及时检查、认真验收、科学。
总结。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新时期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强水利建设,如何高标准、高质量解决好农村饮水问题,如何完善农村灌排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利工作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同时,中央又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水利工作而言,当前,就是要坚持四个立足点,扎扎实实地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立足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大力推进甘露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
一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二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三是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抓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完成1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水质,发展和扩大供水市场。
二、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突破性地发展“五小”(即小井、小塘、小库、小渠、小窖)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查看)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建设好五大万亩灌区。把灌区生态林网与农村路网相结合,力争把各灌区打造成“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人水和谐,洪旱无虞,环境优美”的山区水利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区,逐步构建“以水为线,依林铺路,小镇连景”的生态水利风景区,实现农业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经济水利和旅游水利的根本性转变。
三、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保护生态安全。
一是抓好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二是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治理为辅,达到涵养水源,拦沙固土目的。同时实施保土耕作措施,因地制宜采取等高带状耕作等高沟垄耕种、横坡栽种、间作套种、轮作或少耕免耕等生产方式。三是加强排污口的管理,严禁垃(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查看)圾倾倒河边,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四是切实抓好农村河道清淤清障和生态建设,改善农村水质状况,建设“碧水”工程,创造生态乡村,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是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把“以电代燃料”工程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林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四、立足于解决水患问题,大力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利防灾工程体系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把病险水库加固与改善库区周围生态环境相结合,使每座水库在充分发挥其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当地的人文风景;加强堤防建设,基本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使重点乡镇集镇能达到防御10年一遇洪水能力;整治河道,加快中小河流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努力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分期分批对重点地质滑坡险点进行根治,消除隐患。二是加快完善各项防汛非工程措施。建立完善山洪灾害水文、气象、地质监测站网,构建预警预报及信息发布系统;尽快完善省、市、县三级防汛通信专用网,并逐步延伸到基层乡镇防汛指挥机构,早日实现信息传输自动化和资源共享;加强防汛及科技应用知识培训,提高基层防汛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防汛抗灾工作需要。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1、镇党政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镇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领导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的水管人员,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村组了解水利工作情况,解决处理问题,水管人员能够专职从事农田水利工作,及时落实办理上级水利主管部门布置的农田水利各项工作。
2、农田水利工作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明显,专职水管人员经常深入农户宣传国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针政策,收集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我镇农田水利动态,编制了镇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做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我们还积极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工作建设管理规范,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落实了工程见后管理,建立了农民水协会,农民用水管理制度规范,水利工程长效持续的运转。我镇用水秩序良好,没有发生群体争水纠纷,也没有发生用水上访事件发生。除此之外,我镇还组织群众自筹资金兴建了xxx以上的集雨工程。
二、农业生态建设方面。
1、沼气池建得好,各项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试压验收合格,所有的进出料口都已加盖了水泥活动盖。
2、改栏舍已到位,已经按照规划拆除了破旧的猪圈改建了部分猪圈。改厨房较全面,所有的沼气灶均使用水泥预制块筑建,灶面贴上了瓷砖。
3、改厕所较彻底,实现了无害化厕所与沼气池相连通,并按装了蹲便器,厕所蹲面贴上了瓷砖。
4、植树造林完成较好,按照赣州华劲公司验收结果,我镇已完成丛生竹种植任务,同时还完成了火烧迹地的更新造林、“四旁”以及其它山上造林工作。
三、农机购置补贴方面。
2、完成了农机购置补贴任务,实现了补贴机具购置零的突破,有2台机具享受到了购置补贴。
四、农业灾害预防方面。
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得力,机构健全,队伍稳定,防控密度达到了100%,防控经费已落实到位。我镇还成立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并配齐了村级协防员,防控密度达到了100%。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红河州着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全州共建成各类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584所,建有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活动室)911个,设置养老床位1.8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达28.5张,居全省前列。
一是政策引领,完善养老服务发展制度体系。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医养结合、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等内容的11项政策文件,着力破除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规范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机制,拓展养老模式,创新经营方式,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优化管理,引导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严格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政府服务,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准入条件。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改革,整合注册审批流程,让申请登记注册、餐饮服务、药械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办事只进一个大厅、最多跑一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社会力量新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备案登记,民政部门不再审批。维护养老服务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对价格水平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等信用管理制度,努力构建“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局面。
三是质量提升,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发展。建立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环境公园化、设施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的公办养老机构。认真落实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对37个养老院进行提质改造、47个进行消防改造。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为契机,规范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内部管理方法和措施,以制度管人、管事,坚持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四是龙头企业引领,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强劲发展。红河州利用自身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一批以社会力量兴办、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制定实施建设、运营补贴和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红河州公建民营发展模式成效明显。20xx年,红河华山医院创办个旧市老年人公寓,云南省首个民办养老机构在红河个旧落地;2012年,开远市创办朋阳敬老中心,在云南省率先开展“公建民营”养老模式试点,20xx年9月被列入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得益于优质的管理服务,该养老机构已满员收住200名来自开远和周边地区的老年人,“一床难求”;20xx年,引进全国知名养老连锁品牌上海洪天养老有限公司,在弥勒、泸西2个县市创办养老机构;20xx年,开远市在全省率先探索ppp养老项目建设模式,投资1.32亿元建设旅游与养老相结合的凤凰谷养老养生项目,目前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国内外许多养老集团纷纷到红河考察,对参与红河州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兴趣浓厚。目前,全州已引进民间资本投资新建27所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5731张,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1所,设置床位3299张,实现了以政府为主承担向政府、社会共同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转变。
五是多元化发展,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立足社区现有资源,按照就近方便、功能齐全的原则,大力开展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精神慰藉、上门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如,个旧市、开远市城市社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全力打造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老年教育、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成为红河州城市居家养老的示范品牌;又如,石屏县、建水县等县市的老年协会组织筹集资金,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探索出一条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新路径。
六是推进“银发经济”、融入健康生活目地产业布局。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推进“候鸟式养老”“银发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名片,以金平县首家“中国长寿之乡”为契机,进一步激活红河两岸的“长寿基因”,推进红河州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养老等产业集群,促进“医、药、健、养、游”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新业态发展。
七是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实施高龄津贴制度,20xx年发放高龄补贴5284万元,惠及8.6万老年人;积极推广“互联网+智慧养老”系统的应用,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养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驻养老机构,依托医疗机构打造养老产业,走医院+医养(康养)路子;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拓展日间照料、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精神慰藉、上门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助餐为突破口,新建了13个“老年幸福食堂”,解决居家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吃饭难为问题;加大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特别是今年争取到了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在蒙自、个旧、开远、建水、弥勒先行开展2500个养老床位建设,上门服务5000次以上,为以后在全州失能半失能和低收入老年人提更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新经验、新模式;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全州实名注册志愿者达68.3万人,共组建志愿服务队2706个,实施志愿服务项目2.1万个,志愿服务记录时长达945.9万小时。
养老服务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老年人工作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现将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我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医”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和赞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机构建设,优化集中供养。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中供养“硬环境”。全区现有的中心敬老院和福利院等,共有养老床位1290张。今年正在继续加大机构建设力度,重点放在加大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扶持力度,将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张;对区福利院和中心敬老院,通过健全功能、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升级为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总数将达200张以上。同时##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也正投入建设中,已完成一期土建工程。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改善集中供养“软环境”。统一编制《##区敬老院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规范敬老院章程、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等,实现民主管理;落实敬老院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保障院内老人的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加强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五保供养质量。三是加强老人审核,扩大集中供养受益面,按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区农村和“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分别是98%和96.7%。农村“五保”老人进敬老院供养,不宜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实行户院挂钩形式供养;城区户口需要供养且符合条件的“三无”老人由市福利院供养,其他有条件的老人可进市福利中心、社会办敬老院及社会办的市管、市开发区管的福利机构供养。
22.探索居家养老,提供多方服务。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在已建成1家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13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今年正在重点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建成集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又具有同时提供20位以上老年人午餐、午休、康健、活动、上门照护服务功能的城乡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0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配臵棋牌室、多功能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康复室、日托、食堂等必需的功能设施,因地制宜设臵服务项目,提供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各类服务。二是扩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覆盖面。在原有7个平原乡镇开展的基础上,将安福、康乐等6个乡镇(不包括山区村)85周岁以上的老人列入我区第二批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乡镇,力争全区享受服务的城乡困难独居老人达到2000户以上。为他们提供保洁、精神慰藉、联络沟通等服务。三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库建设,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请政府购买服务的协管员对所有享受服务的对象定期进行逐户走访、核查,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人得到帮助。
3.实施困难救助,保障基本生活。一是在低保、边缘等救助方面,对困难老人给予适当倾斜。全区农村低保对象6618人,老年人占40%,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可以叠加享受低保;农村边缘困难群众6074人,老年人占31%,救灾救济、临时救助中老年人比例也达到近一半,困难老人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二是通过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等安居工程,有效缓解农村困难老人住房难问3题。到2011年底,已解决了964个农村困难户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将再解决安居工程300户。三是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力争全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困难老人以及85周岁以上家庭中失能、失智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补贴,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摸底调查之中。
4.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质量。发挥社区、村的服务功能,积极为老年人搭建活动平台,解决老年人精神贫瘠问题。一是全区建有农村“星光老年之家”195家,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康健等活动场所。新增的60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也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在农村建有老年大学分校及老年电大。
教学。
点70个,在校学员人数2100余人。三是组建老年体协、老年文艺团队、体育团队等800个,参加人数近2万人,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四是制发老年优待证116627人次,办证率达99%以上,让老年人在商业、交通、水电、通讯、邮政等行业中享受到优质、优惠、优先的服务和照顾。五是积极开展老年维权,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来了巨大压力,对我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等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也给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机构薄弱,机制不够健全。养老服务涉及面广、部门较多,目前养老服务工作各自为政,部门分割,难以形成合力,主要还局限在民政部门。虽然区有老龄委,在乡镇(街道)有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和社区普遍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初步形成了基层老年人工作网络,但是由于在区、乡镇(街道)缺少强有力的养老服务领导力量,加上专职人员少,以及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造成工作指导力度不够,基础工作未能理顺,各级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5政府财政困难,相关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滞后等问题,民间资本不能有效引导到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四是老龄工作经费不足,老龄工作经费和专项活动经费虽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仅有5万元,与老年人口人均2元(即18万)的最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设资金也仅靠省里补助的每家1万元,地方配套困难,很难建起具有基本功能的老年活动场所,更谈不上维持具有一定质量的正常运行。
3.场所规划缺陷,养老用房短缺。在当前工作中,在小区建设规划时没有前瞻性,对用于养老服务场所往往考虑不多,导致用于为老服务的场所、基础设施不足是很普遍的。首先我区所属的城市社区大多在老城区,特别许多建设年代较早的老社区,公益用房十分紧张,不能满足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托老所等需求。由于社区经费困难问题,个别社区还存在着将原本可用于公益用房的场所进行出租的现象。二是许多新建的小区,因开发商利益驱动,可用于为老服务公益用房预留的设施严重不足,只有物管用房,如果有房屋多余,也不肯用于为老服务用房,往往商业寻租或出售。如柳湖花园等小区。三是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没有给养老机构建设预留场地,不能应对未来社会化养老的压力。
6较为突出。目前,由于区级财政困难,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等需求,子女晚辈培养负担也仍牵涉和影响着许多困难老人的生活,2011年我区贫困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左右,只能解决家庭基本温饱问题,低收入成为农民养老和医疗问题的头号问题。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98%以上的老人选择的是居家养老,所以家庭养老仍然是老年人的首选模式,因此做好居家养老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四、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设计规划。按省、市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市、区一级建立社会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并按“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的要求设臵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强对养老服务的领导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养老服务工作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关部门在审批房地产开发、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能合理安排,给养老服务留足一定的空间,省里规定是新建小区每百户要规划15至20平方米用于养老服务。
2.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开展。经费是困扰我区老年人工作及养老机构建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市、区财政投入,7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加强敬老院、福利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公寓建设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将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和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增加投入;三是增强困难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救助标准;四是拓展老年人活动平台,新建区、乡镇(街道)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生活,并扩大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
3.加快体系建设,创新养老模式。一是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民政、残联、劳动、卫生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老年活动等服务设施,增加服务功能,建立乡镇、村(社区)运作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形成覆盖全区、满足不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支持现有社会福利机构和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尚未建有敬老院的乡镇、街道原则上都要建设1所以上以护理为主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敬老院提档改造,向社会开放,转变运作方式,鼓励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模式和非营性性养老服务机构连锁运营模式,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同时,积极为有需求的其他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引导开展“社会化养老”事业。出台和贯彻用地、税费优惠减免、资金补助等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求。四是探索建立“老人互助食堂”,老人只要花少量的钱或者不花钱,就可以解决老人的用餐困难问题。
84.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监督管理。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建立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积极探索有效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积极倡导和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慈善助老、志愿者结对服务、邻里互助等,探索义工服务新途径,形成敬老、爱老和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5.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爱老氛围。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加大社会养老服务宣传力度,逐步转变老年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的敬老、爱老美德,扩大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市位于山西省的中部,背倚吕梁山脉,西俯晋中盆地,我市市域面积945.8平方千米,我市60岁以上老人78396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6%,现阶段老年人口仍然处于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人口老龄化增速快;二是高龄老人不断增多;三是老年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为全面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安排部署下,坚持以实现“六个老有”为工作目标,严格落实惠老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安排,现将“十三五”期间所做的养老工作及“十四五”工作规划总结如下:
(二)坚持以实现“六个老有”为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安排。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惠老政策,老年优待水平逐步提高,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开展敬老院改造建设提升整合。2018年起,入住不足10人的敬老院一律取消。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建、改造敬老院7所(市级1所、乡镇6所)村级老年公寓1所。民办养老院1所(紫玉山庄养老院)。在建敬老院有三所:下栅敬老院、大孝堡敬老院、综合福利中心养护院。其中:
下栅乡老年公寓项目位于xx市下栅新区西南角,中和路东侧,梧桐街北侧。总建筑面积为13429.13平米,建筑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10层,裙房3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包括、餐厅、活动场所及附属配套设施等。其中设计床位300张,可满足300名老年人居住。项目总投资4219.7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655.83万元、其他费用362.98万元、基本预备费200.94万元。现正在准备内装璜工程。
大孝堡乡敬老院建设项目位于大孝堡乡大孝堡村北,项目占地面积29亩,总建筑面积为8000m,建筑结构为地上五层砖混结构。建设内容包括老年公寓、餐厅、洗浴室、医疗保健室、健身房、活动室等。其中设计床位280张,可满足280名老年人居住。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该工程于20xx年开工,截止目前到位资金1802万元,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目前正在内装潢。
xx市综合福利中心养护院建设项目概算投资9000万元,建筑面积21250㎡,建设床位500张,于20xx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xx年底竣工。该项目总体设计一栋综合服务楼、六栋老年公寓楼,其中:综合楼地下1层地上3层,1、3、5号公寓楼为四层,2、4、6号公寓楼为三层。综合楼设置接待室、健康体检中心、活动室、多媒体体验厅、小超市、办公室、护理中心、开放式书吧、手工制作室、乐器活动室、美术训练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厅等服务空间。1至6号养老公寓楼布置厨房、公共餐厅、老年活动用房、浴间、活动、值班室等服务空间。该项目在5#、6#公寓楼三层房间设计了护理、氧气及一些必要的医疗设施,以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提供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务,秉承“尊重、朴诚、平等”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总体目标。截止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屋面及室内施工。
2、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20xx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对照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我局开展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整改效果明显,全面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20xx年年度我市为养老机构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向消防部门咨询政策要求及相关技术,全面开展消防设施的建设、维修、改造,降低养老机构安全风险。对存在人员住宿和主要活动场所使用易燃可燃装饰材料的养老院,按照有关政策要求严肃查处、限期拆除。对没有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演练的养老院,落实每日防火巡查要求,对所有员工每半年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并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规范消防台账管理。2018年我市11所敬老院安装了消防器材和微型消防站,经过检查验收,已进入使用。
3、高标准建设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指导做好我市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工作,对申报的44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严格按照“四室一厅”建设标准设置,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等内容,建立财务台账,为服务对象建立档案,签订服务合同,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
(一)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全养老服务制度。
一是加强对各类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把乡镇敬老院建设管理抓在手上,逐步完善,增强服务能力,让农村特困对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二是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有识之士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20xx年建设1所200张床位以上的护理型敬老院。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
三是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在全市所有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逐步形成覆盖区、街道和社区的居家养老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居家养老服信息系统,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四是推进老年文化体系建设。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尊老、敬老、助老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创建“老年宜居社区”、“全民敬老月”活动,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推进文明城区建设;完善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平台,发挥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老年志愿者人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
五是根据上级要求,各乡镇、街道要为易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乡镇所在地和千人以上村先行配置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到20xx年底,新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4所、新建幸福小院32所;互助小院45所;20xx年底新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4所、新建幸福小院31所;2022年底新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3所、新建幸福小院31所。我们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闲置的学校、医院、村委会、村民屋舍等设施建设或改造,有条件的村要把养老服务设施与村卫生所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养服务。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党中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要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20xx】48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我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建立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模式,遵循“合理选址、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方便老人”的原则,现我市正在申报两所20xx年城镇养老幸福工程项目。
1、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有待完善;二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松散,联动性不强。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购买服务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3、缺乏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培训,专业化程度低工资报酬低,导致许多专业人士不愿进入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和文化程度较低“4050”人员,这些人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不具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素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和专业化素质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水平,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家庭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坚持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家庭为主体的服务模式。政府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供给渠道和运作机制。采取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多种投资渠道,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提高社区服务资源利用率。建立居家养老的规范管理和规范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平治理,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参照市场化标准,强化服务的多元化和针对性。在提供养老服务时,要参照市场化标准,强化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与针对性。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医疗服务、聊天解闷、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的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个体差异化,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层次的不同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购买服务、社区集体服务等多样化服务。通过实现服务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三)强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是保障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大多是“4050”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服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标准,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实现养老服务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吸引专业化程度高的专业服务人员,引进优秀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鼓励年轻人在空闲时间加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行列,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弥补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的缺憾,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总结
州水利学会在州科协的科学指导下,在州水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体会员,积极工作,开拓创新,忠诚服务于水利建设和水利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地方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成绩。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局领导对学会工作非常重视,在年初就将学会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定了学会的考核目标,使学会工作有序的开展。局里安排车由学会财务人员到各分会收取会费,解决了经费紧缺问题,保证了学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积极参加州科协的各种活动。203月6日至7日,湘西州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吉首隆重举行,州水利学会精心制作宣传展板,宣传学会工作。积极参与州科协科普短信活动,10余条科普短信得到科协的采纳。参加科技列车湘西行,与省水利厅一起积极宣传学会工作。
年6月在我会联合州水利局人事科教科在乾州人事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了水利继续教育培训班暨中级工程师任职岗前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余人。
科技创新是水利发展的迫切需要,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设立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年初我局田军同志凭借“湖南省风能资源开发研究”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我局防汛办、科教科联合申报的“重点流域动态监测系统”科技推广项目,2017年已组织实施。
会员是学会的立会之本,发展会员、联系会员、服务会员是学会的基础性工作。一年来,学会确立以会员为本的理念努力为会员服务:进行了会员普查,建立会员库,加强了学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的双向联系。我会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党和政府水利水电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水电动态、技术发展为重点,为会员间技术交流和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平台,加强了学会与会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供信息,组织会员参加省水利厅和省级水电学会开展的科技活动。
二、工作计划。
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创新学会体制,开展科技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探索建立“经营性”学会新机制,逐步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咨询机制,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监督执行机制和有序高效的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学会的工作质量。切实加强学会理事会、办事机构和会员队伍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学会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学会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学会专委会与兼职人员的水利科技素质以及服务水利建设的能力。
坚持突出特色,积极构筑学会精品活动。积极开展各个层次和不同深度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活动的“社会化、精品化”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学会跨行业、跨部门的.优势,主动联合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兄弟学会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坚持年会制度。富有创新意识地组织和开展一年一度的学会工作与学术年会,切实将学会年会办成水利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充分发挥各级学会的优势和特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决策建议,进一步拓展水利科技人员与决策部门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科技建议的呈报制度。组织水利科技工作者加强对水利重大科技问题的相关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形成可操作的决策咨询报告,提交决策部门研究决策。对经过检验、技术成熟的新工艺、新方法和管理经验,协助相关部门、单位加大推广力度,应用于实践,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如我州凤凰的封闭式取水设施技术、古丈的人饮节水窖技术、泸溪的塑管代替内膜技术等。
协助相关科室精心办好水利网站、简报及宣传窗,充实内容,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州水利局关于加大水利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对水利信息、科技论文等给予奖励的政策作用。积极配合州、县科协,认真抓好一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和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点,提高宣传质量和效果。
一、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备汛工作高效率。市防汛办直接督办温州城区防洪堤11处码头开口隐患,20天完成整改工作;成功举办全省首次多地市联动的防汛机动抢险演练;创新工作方式,制定下达《xx市防汛防台形势分析报告》和《重点部位安全度汛工作指引》。
(二)责任落实有辣味。多次开展值班抽查,对不到位的立即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和责任人约谈,促进基层应急值守。
(三)应急处置保安全。有序有力有效做好应急工作,夺取梅汛期强降雨和10号台风“麦德姆”防御工作胜利。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自然气象灾害趋多趋重,五水共治后社会期望高,防汛防台舆论压力大;二是6项隐患督办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视线外的隐患点多面广;三是村干部换届新手多,基层基础有待加强;四是防汛防台决策支持能力偏弱,超强台风对策研究滞后。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抓主汛期应急工作,实现汛期值班、水库调度、预案启动等工作“零差错”,重要水利工程在设计标准内“零失事”。
(二)抓防汛责任制落实,完善防汛防台督查制度。
(三)抓隐患再排查再落实,约谈责任单位,确保整改到位。
(四)抓防台对策研究,开展超强台风风险评估。
(五)抓防汛信息化工作,提高防汛决策支持能力。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摘要: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今年年年初在华北地区以及年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严重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现状。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1、具体工程。
a.蓄水工程状况。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有大型水库36座、中型水库168座、小型水库5590座,加固新修水库1254座、塘坝3590座、新打机井54008眼,修复水毁工程6723项,采取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等形式新建水利工程10834项。
b.灌溉与节水灌溉工程。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实有耕地面积678万公顷,现有灌溉面积548.97公顷,占耕地81.14%,有效灌溉面积507.43万公顷,占耕地74.98%。
c.河道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先后对洙赵新河、梁济运河、泗河下游8千米河段、小清河河干等进行治理,使这些河道恢复了行洪、排涝的功能。
d.水土保持。2009年以来,投资14.5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7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防治率达到了79.04%。e.农村供水。截止2010年底,全省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9.76%。
2、不同类型地区灌溉条件情况。
重为70.7%,滴灌和渗灌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和1.7%。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灌溉方式存在差异,机电灌溉是目前山东省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但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平原地区机械灌溉比重远高于丘陵地区和山区,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19倍和5.08倍。喷灌灌溉方式近年来有所发展,丘陵地区水平最高,但也只占平原地区的19.6%,山区所占比重略高于平原地区。而代表灌溉技术先进水平的滴渗灌目前发展水平很低,只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7%。
山东省在正常年景下用水有保障的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93%,但不同发达程度地区之间也有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越是发达地区用水有保障的村所占比例越低。与这种差异相联系,拥有机电井设施以及排灌站的村庄在发达地区低于中等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又低于落后地区。这种差异性,与发达地区主要地处山东东部丘陵地区的自然特点所决定的灌溉设施结构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农业在不同类型地区所处的重要性程度从而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是需求程度有关。而能够使用的灌溉有枣庄、青岛、烟台、临沂。
山东省农村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在建设与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困扰和阻碍了农村水利的发展。
a.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田间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工程设施不配套,灌溉排水保障率较低,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另外,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省耕地的73.3%,还有许多地方没有灌排设施,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导致有些地区仍然靠天吃饭。b.中小型、特别是小型河道防洪标准偏低。由于防洪洪标准偏低,导致汛期重要河道防洪能力较低,存在严重的防洪隐患;主要易涝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洪涝灾害损失严重,防洪标准有待提高,河道管理尚需加强。
c.个别水利建设项目程序不规范。由于农村水利工程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经营效益差,有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政绩,盲目上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d.节水灌溉发展不平衡。节水灌溉由于受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向,特别是受资金投入的影响,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节水灌溉发展缓慢。另外,有些地区由于农民还没有从节水灌溉中得到实惠,所以对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节水灌溉的发展。
三、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地区,要统筹规划,旱涝兼冶,综合治理,讲究实效;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地方,应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益运行。
2、强化政府行为,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引导力度。在农村取消”两工”以后,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更要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引导力度,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其他公益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关系。通过各级政府和水利、财政、规划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综合调度和科学安排,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
3、加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也要按照国家有关制度规定,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要从源头上控制住不合要求的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进入水利工程。
4、扶持民营水利。民营水利是农村水利建设的有益补充,国家和地方应当予以鼓励。建议在民营水利发展初期,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从而营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投资者打造发展平台。
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改制回收资金的管理,实行滚动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管水用水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王任强年7月。
2010。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助推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县政协就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深入11个镇村、3个社区,走访了县民政局、卫健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县敬老院、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老龄人口现状: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增速快,。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近6.5万人,占总人口的17.8%。其中:60-64周岁老年人1.8万人,65-69周岁老年人1.6万人,70-79周岁老年人2.2万人,80-89周岁0.75万人,90-99周岁700多人,百岁老人13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五保)2070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把发展社会养老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全县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政策,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按照《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榆政发〔2018〕13号)等文件精神,县、镇两级设置了养老工作机构,制度、机制健全。15个镇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对“五保”老人实行免费医疗。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及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积极投入,着力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新(改、扩)建了1所中心敬老院,3所区域敬老院,1所“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中心,集中安置农村特困老人1000多人。全县建成农村幸福院180所,运营的120所,累计服务老人3000多名;在城区建成名州镇上郡路、东街、文化路、朝阳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服务老人800多人。投资150万元在朝阳路社区新建老年人服务中心1个,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午休和生活用品代售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和帮助。
3.创新思路,多渠道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从20xx年底起,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城区7个社区、3个城中村及城郊24个自然村的5000多位老年人购买了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呼叫上门服务。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新建田庄养老服务中心1个,配备床位24张夕阳红养老院1个,配备床位80张。
4.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866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55人。全县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80796人,其中60周岁以上发放基础养老金人数为61160人,5433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被列入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干部职工参保人数为1957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06997人。
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县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养老能力减弱,社会养老任务加重。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迫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大部分子女不能专门留在父母身边对老人进行周全的日常照料,“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养老已成为发展中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养老机构运行单一,补充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全县敬老院总体上规模小、床位少,功能不全,服务能力有限。目前,入住敬老院的主要是“城市特困”、“农村特困”等民政救助对象,覆盖面偏窄;如中心敬老院设计床位150个,现集中供养特困人员70人;义合区域敬老院设计床位65个,现集中供养特困人员35人;两个民办养老机构田庄养老服务中心和夕阳红养老院入住不到50人;新建并运营的3个区域敬老院为我县异地移民搬迁安置点,配备床位888张,集中安置人员865人,长期入住人员240多人。二是敬老院的设施、设备仅能为老人提供吃、住和日常看护等基本服务,生活比较单一,休闲娱乐、医疗康复等服务还不到位。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市场运行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农村互助幸福院缺乏运行资金支撑,幸福院在运营过程中每年支出水、电、暖、数字电视费及管理人员工资约为3-5万元,而市、县财政给每所幸福院每年补助运营资金2万元,剩余资金依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捐赠或集资,很多幸福院因资金不足只能低成本运营,有的为节省成本时关时开,给群众带来了很大不便。五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低,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及运行困难,社区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没有专项的养老服务工作经费。因此,完全依靠社区自筹资金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开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基本上不能实现。六是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刚刚在区域敬老院实施,起步晚,水平低,服务没有形成合力,服务能力不强。
(三)社会养老氛围不浓,爱老敬老宣传不到位。在调研中,提到养老的问题时大多数群众干部都能侃侃而谈,但是真正坐下来思考,行动上推进,口头上宣传的很少,养老问题依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一是对养老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群众对政策了解不够,影响了群众参加养老保险的主动性。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优待政策宣传不到位,创业氛围不浓。很多企业家近年来只看重了项目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很少有人动心思参与养老事业。三是传统养老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新型养老模式宣传不到位。据业内人士介绍,就我县目前敬老院的水平,即使腾出一部分床位用于其他群众的有偿养老服务,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住进来。
(四)宏观政策执行不力,养老政策落实不到位。2013年至今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养老服务业新政策,涵盖了行政许可、市场准入、规划布局、设施用地、融资政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而我县跟进不力,没有形成合力,也未见到有关贯彻文件。再如榆林市两办出台的《榆林市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榆办发[20xx]46号),我县也未见相关文件落实。
(五)农村养老基础薄弱,留守老人养老压力大。虽然近年来我县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并运营幸福院老年餐桌,日托型“朝至夕归”养老模式已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亮点,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更大,目前农村幸福院覆盖面小,还存在主体关系不顺、管理职责不明,运行体系有堵点,服务供给不到位等问题。
(六)养老从业人员不足,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一是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少。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养老护理员是每天负责老人吃喝拉撒的下等工作,许多中青年人都不愿从事此项工作。目前我县敬老院服务群体近400人,而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仅有50人,缺口很大。二是养老专业人员匮乏。现有服务人员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学历为初中以下,且绝大多数未经专业护理培训,专业执业人员寥寥无几。加之养老护理员面临的压力和风险诸多,待遇却较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养老机构工作。三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选拔、管理、激励与评价机制,缺乏相互配合和协作发展的纽带。四是缺乏规范培训。政府、社会、部门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业人才规范培训少,且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操现象,缺少医疗康复、心理疏导、精神关怀等专业规范培训。
(一)加大养老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养老氛围。
一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及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增强全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二要加大对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规的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县群众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三要加大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到应保尽保,多渠道,全覆盖的目标。四是全县镇村(社区)要继续组织开展评选“敬老好儿女”、“尊老孝亲模范”等活动,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家庭和谐。五要积极组织初高中学生进社区开展爱老敬老活动,解决老年人家中卫生清洁等问题,掀起全民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运营监管模式。
一是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县公办敬老院承担着城市特困、农村特困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的养护、康复、托管等任务,发挥着托底保障与基础支撑作用。农村幸福院承担着农村留守孤寡老人吃饭等日间照料任务,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使分散供养的老年人能够自愿到敬老院、幸福院安度晚年。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公建民营”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通过免租金、提供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建民营”。同时加强监督管理,明晰权责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增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全县应建立光伏扶贫资金与农村困难建档立卡老人户居家养老协助机制,解决村级幸福院运转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出台参与养老事业优惠优待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物业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事业,为在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和家庭中安度晚年。四是继续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扩大城乡光彩智慧居家养老覆盖面。五是将城乡养老事业纳入城乡发展规划中,结合扶贫集中安置房建设、危房改造项目、镇村闲置资产整合等,将农村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同步建设。六是加强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智慧养老事业。智慧养老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传统养老服务行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我县要抢抓机遇,在绥德县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绥德县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对智慧养老的目标、原则、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做出明确规划,尽快建立更新全县老年人信息动态数据库,推进全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三)创新养老工作思路,多渠道发展养老事业。
一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等模式,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带动全县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充分挖掘农村闲置资源,利用闲置学校、房屋等设施,采取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单位帮一点的思路,将其改造成为幸福院,使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就近得到居家养老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入农村幸福院为老年人服务,将农村幸福院进行资源整合,逐步转型提升为集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是镇政府积极引导以村民委员会为依托,结合公益岗位开发,成立村老龄服务协会,组建老年人服务队,每天定时上门照顾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住在家里安享晚年。四是充分利用各镇中心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加强对各村60岁以上老人日常护理、康复服务,缓解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同时建立老年人健康诊疗档案,做好预防保健干预,使疾病得到及时治疗,降低因病支出负担,减轻养老支出费用。
(四)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医养合作共享机制。
在现有医养结合试点的基础上,继续鼓励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以签约、托管、对口支援、合作共建等形式开展合作,进一步整合医疗、养老、护理和康复资源,扩大“卫生服务+生活照料”养老模式覆盖面,实现双方深度融合,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消费群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五)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素质。
一是抓职业培训。将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及其他各类从业人员纳入政府培训规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抓专业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鼓励医疗机构的优秀执业医师和护士到养老机构中进行轮岗服务,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三是抓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在养老机构和社区设置必要的公益岗位参与社区养老工作,力争在社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社工、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队伍。
(六)优化公共养老服务,提高全县“适老化”水平。
县乡各单位应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应用,保障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需要,主动开展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的服务应用,在车站、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建立“无码绿色通道”,采取替代措施,保留现金支付及线下办理渠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操作指导,改善“面对面”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
一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尽量将任务指标化,纳入县乡部门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各镇应将村级幸福院的运营管理纳入村干部工资绩效考核指标中,切实夯实村级负责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幸福院正常运转。二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要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规则,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三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认识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来部署的重大意义,结合县情实际,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主体参与的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切实补齐养老服务短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政治情怀,全面完善和推进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确保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效的工作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战略部署,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民生实事项目的通知》(嘉政发[]17号)的要求,确保污水治理工作这一民生项目的完成,扎实推进我市的污水治理工作,有效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目标。
根据《xx市污水处理“十二五”建设规划》和《xx市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水环境治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延伸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全市年内新建污水管网220公里以上;同时逐步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使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均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年内完成xx市崇福污水处理厂和独山港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提标改造工程,启动其余11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
三、实施方案。
计划编制阶段(1-2月)由各县(市、区)住建局根据xx市污水处理“十二五”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治水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污水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情况,排定年度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计划。
任务下达阶段(3.1-3.30)以各地上报年底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计划为基础,结合全市“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总体要求下达建设任务,并将该任务纳入市政府和市建委年度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目标任务。
具体实施阶段(3.1-12.31)各地根据下达的建设任务,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做好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与改造任务。
督查考核阶段(次年的1月)对各地建设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对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的,通报表扬。对建设完不成的,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作为责任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对所在地政府有关领导进行行政问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主体要将污水设施建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部署的首要工作来抓,作为改善水环境提高环境竞争力的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
2、加强协同配合。市治水办做好全市污水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建设部门做好污水管网建设的牵头工作;环保部门做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牵头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污水出水水质的监管,对污水超标排放、偷排直排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国土部门要做好污水泵站、管网建设用地保障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补助。各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污水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3、加强资金保障。各地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补助,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积极吸引民间投资进入污水处理领域,确保污水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4、加强监督考核。污水设施建设工作作为“五水共治”的首要任务,纳入市综合考核体系,实施年度考核。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办法,定期组织自查,建立工作台帐,保障污水设施建设工作进度,巩固污水治理成果,同时,市治水办将不定期进行建设进度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
(2006.11.06)。
隆回县地处湘中稍偏西南,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县。全县26个乡镇、1005个村(居委会、社区),总人口112万人,农业人口98万。总面积2866平方公里,耕地77.6万亩,其中水田58.1万亩。现有各类水利设施5.8万余处,其中水库24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4座,小二型水库199座),山塘2.7万口,河坝4800座,电灌713处,渠道4300条7100公里,蓄引提总水量4.07亿立方米,境内有长5公里以上、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1条。去年全县实现gdp41亿元,县级财政收入1.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
三、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如何?农民筹资筹劳的情况如何?
1程和农田灌溉工程,现在无法做到组织农民筹资筹劳。民营水利主要是小水电开发,近年来掀起了热潮,每年增加装机达0.5万千瓦左右,投入在1500万元左右。至于“一事一议”几近一句空话,很难操作,尤其是群众的抵触情绪大,普遍认为现在国家认为现在国家连皇粮国税都取消了,并且还发种粮补助,搞水利更加要上面投资,哪里还要集资投劳。加至农民确实不富裕,在家的青壮劳力极少,都在外面打工,在家的都是三八六九部队,都是些小孩、妇女、老人。年轻的妇女都少。所以现在的水利设施老化加快,病患严重。
答: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跨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对村内、小组内的小微型的水利投入,要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器材费。另外,制定民营水利的优惠政策,保证民营水利的健康发展。农民对村内、组内的小微型水利应该通过“一事一议”适当筹点资和筹点劳,对人畜饮水工程,农民可以筹资筹劳。
八、水利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对搞好当前农村水利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
础设施建设,一是应当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的投入又要以以奖代补为主。政府投入又要以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为主,要给市、县两级政府每年有一定的水利投入以奖代补基金,每个县级政府每年如果有500万元左右的以奖代补基金,那么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明显起色。二是上级政府和部门,不能把投资全部带帽下达,不能完全凭关系安排投资,要让基层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三是出台政策,拨乱反正。建议将分散于以工代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局、发展改革局、国土局等单位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集中统一安排使用,节省国家财力,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面子工程、有水利技术人员的单位没事干、有资金但没技术人员的情况发生,如果能尽快做到这一点,那将是国家水利建设的大幸。四是探索民营水利之路。五是切实让农民休养生息,国家切实补助农民,帮助农民致富,民富则国富。只有农民也富裕了,国家才能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没有8亿农民的富裕,就不能说我们的国家真正富裕了;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也没有中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也不可能有国家的和谐。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工作安排,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秀芳带领调研组,深入到百善、孙疃等镇养老服务机构,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县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智慧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了一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1个镇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8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实现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一)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全县还没有一所功能完备的养老服务机构,大部分镇、村没有老年活动场所,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21.9张,没有达到小康社会数据指标要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还很突出。
(二)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我县各镇养老院、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都是临聘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专业技能不高,均未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薪酬待遇偏低、劳动强度较大,队伍不稳定。
(三)养老服务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部分农村敬老院基本设施配置不齐、维护管理不到位,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不便。养医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缺乏。多数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仅能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关爱、紧急救援等体系建设不充分、不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一)完善并落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文件要求,落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系列办法,制定实施有关扶持政策,放大政策驱动效应,推进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加大对农村敬老院的`改造提升力度,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学校、医院等资源,尽早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符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积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成为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养医结合的新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配备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基本诊疗设备,配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方便大部分老人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到医疗康复、紧急照护等基本医护服务。加大力度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有效形成合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注重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行业管理制度,针对我县实际,制定出台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和监督,推动我县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依托职业学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提高工资待遇和补贴奖励标准。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搭建志愿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各种为老志愿服务。
(四)切实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为有需求的其他农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和个人利用空置房或空闲地,建立小型互助式老年集中居住生活区、小型托老所等,实行规范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力度,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内完善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有效保障。加快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相关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