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18:08:02 作者:薇儿 最新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通用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篇一

为切实加强我社区疫情防控和及时有效处置能力,提高基层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现场配合和协调能力,在石人北路社区疫情防控应急响应队的指导下,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的应急处置与防范能力,为科学应对突发情况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0xx年2月3日上午10:00

磨底河沿街2号景溪园

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疫情突发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小区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疑似病人为磨底河沿街2号景溪园居民,模拟现场疫情报告人员。

各院落党居骨干。

总指挥:周冯曦

副总指挥:陈琳、魏瑶

组员:社区工作人员

(1)立即通报相关疫情情况——负责人:徐小琰(报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办事处疫情应急中心)陈琳(报派出所)

(2)现场急救(防护物资等准备)——负责人:刘琴、孙的丽

(3)现场维护(负责警戒线、隔离室等的架设)——负责人:田野、杨韫琳

(4)现场消杀(物业管理公司实施)——负责人:何桂生、高玙

(5)人员疏导——负责人:周雪、梁洁

(6)总结整改——负责人:魏瑶

1、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2、事故假定

第一步:物业管理公司发现本小区居民有严重咳嗽、头痛、喉咙疼、发烧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打电话通知社区。

第二步:立即上报府南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府南街道办事处:今天上午10:00时有小区居民因出现严重咳嗽、头痛、喉咙疼、发烧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目前该居民病情较严重,烧38、1度。

第三步:总指挥宣布立即启动“石人北路社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全体应急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按应急预案执行;立即向总指挥报告疫情。协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将疑似者送至小区临时隔离室,总指挥立即前往该隔离室询问疑似者,得知与疑似人员有过接触。

第四步:指派徐小琰拨打120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府南金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经询问症状、接触史和旅居史后确认为疑似新冠患者并由救护车转运到上级机构进一步排查。

《疫情应变措施》主要有:

1、派人封锁现场,疏散周围闲散人员。

2、拨打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电话,派专人在路口指引。

3、派人员穿上整套疫情防护服及口罩直奔事发地点,向该疑似者提供口罩,将疑似者带进指定隔离室隔离,并在隔离室门口派人值守。

4、指派对疑似者接触的同事、人员进行隔离、登记信息,并联系送院检查。

5、组织现场全面消杀工作;

6、信息员发布疫情通报情况。

1、参加演练人员应熟悉疫情事件处理流程。

2、对疫情场所的封锁,人员必须到位。

各人员对本次疫情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包括对本次疫情事件对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应急响应过程、调查步骤和方法等。

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加强统一领导,压实四方责任,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成果和底线,根据《省20xx年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市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德防指办〔20xx〕63号)、《市农村疫情防控“八条”》,《市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局实际开展包片督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局包片督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水利局包片督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三个包片督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行政办,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吴俊为办公室副主任。

(一)防控领导小组职责。严格落实《市农村疫情防控“八条”》和《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农村地区防疫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执行区应对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的'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有序、科学周密举措,配合开展好包片督导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二)防控办公室职责。承担局防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联系协调防控成员,贯彻落实防控领导小组有关会议精神和重要指示,建立肺炎防控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并上报有关信息,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向成员通报有关情况,组织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等工作。

按照督导内容和标准,督导包片地区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一是督导是否设立外来(返乡)人员登记点;

二是督导是否厘清外来(返乡)人员登记范围;

三是督导外来(返乡)人员登记管理是否规范;

四是督导强化居家观察人员管理是否落实到位;

五是督导宣传引导是否到位;

六是落实有关疫情防控的其他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做好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履行自身职能职责,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抓实抓细工作。各包片督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指导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对包片镇的网格化管理,入户,上门,假期返乡、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及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导到位。

(三)协助镇村维稳。要积极指导协助包片镇、村、组做好社会稳控,及时疏散聚集人群,全力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舆情正面引导。

(四)做好自身防护。各包片督导小组工作人员均要认真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做到出门戴口罩、归来勤洗手。

(五)强化督促指导。成立三个包片督导小组,按照《市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内容和标准》每周开展督导,并将对各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六)加强信息报送。各包片督导小组要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小组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并将履行职责情况及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篇三

20xx年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加、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加大。根据《xx县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的要求,为巩固我镇疫情防控成果,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策略,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强化重点渠道监测预警、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强化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督导检查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

(一)做好重点人员管理。

1.村(居)委会要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组织人员开展拉网式摸排,紧盯辖区外来人员流入情况,切实做好元旦春节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和14天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串门走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强化就诊、核酸检测等过程的“闭环管理措施。

2.积极引导公众坚持非必需不出境,不前往中高风险和有本土病例报告的地级市,尽量减少前往边境陆路口岸城市。

3.省外返乡人员、跨省出行人员一律在返苑后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

4.境外来(返)苑人员实施闭环管理,第一入境点解除隔离来(返)苑后,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7、10和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自离开之日起超过7天的需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5.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返)苑。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苑人员实施闭环管理,自离开之日起,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7、10、14和21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自离开之日起超过14天的需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6.有本土病例报告县(区)旅居史的来(返)苑人员,自离开之日起,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3、7、10和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自离开之日起超过7天的需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7.有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的所在设区市其他县(区)旅居史的来(返)苑人员,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提供的需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并从离开之日起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8.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来(返)苑人员以及在省外从事冷链、物流等重点行业务工返乡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能提供的需24小时内开展1次核酸检测。

9.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二)做好重点场所管理。村(居)委会要督促辖区内的养老院、学校和企业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风景区、民宿、餐馆、文化室、养老院、学校、幼儿园、便民商店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严格辖区娱乐场所管理,尽量关闭容易造成人员聚集的麻将馆、棋牌室等场所,不能关闭的要加强管理,严控人员聚集规模,加强通风和消毒等措施。做好集贸市监,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措施,紧盯生鲜进口冷链食品摊点,可釆取延长集贸市场交易时间、增设交易场所等措施,尽量控制人员聚集规模。

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弘扬节约风尚,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就餐人员落实扫码、现场测温和佩戴口罩等措施后进入就餐场所,做好餐厅的通风消毒工作;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

(四)引导公众加强个人防护。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护,严格遵守“两个主动”:省外返乡人员要主动向社区(村组)提前报备、从省外来(返)泰人员抵苑后24小时内主动开展核酸检测;“两个做到”:做到非必需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做到不举办不参加无防控措施的聚集性活动;“两个必须”:在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必须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倡导健康行为方式: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应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五)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保障工作,春运期间要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走动,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加强对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督促引导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要做好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人员、口岸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等的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重点返乡人员的摸排和网格化管理,相关人员返乡后做好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要根据上级教育体育局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时间,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的安排部署,做好“两节”期间返乡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按要求引导高校或务工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或返岗。

(六)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进一步加强人员摸排和组织动员,利用“两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全力加快推进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确保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应接全接、重点人群应接尽接、其他人群愿接尽接。积极稳妥开展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引导适龄无禁忌人群尽快完成首剂和全程接种,力争接种全覆盖。加强宣传,告知加快疫苗接种的意义和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高加强针接种率。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镇级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三级网格分包体系,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联防联控原则,强化冬春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防控。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员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健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强化村(居)卫生健康治理,组织村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二)落实“五方责任”。镇负责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加强对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新冠防控技术与院感防控培训;主管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强化防控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技术支持;镇直办单位要落实部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村组要落实排查、管控、维稳等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个人和家庭要落实自我管理责任,积极配合村(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减退等症状,或有中高风险地区、境外旅居史,或与发热咳嗽、境外人员等高风险人员接触史等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立即主动向村小组、村(居)委会报告。

(三)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突出公共场所、餐饮单位、医疗机构、学校、村(居)委会等重点单位,针对宾馆酒店,麻将馆,商超市场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监督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一)明确应急责任人员。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专干、包组干部、蹲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各片挂片领导负领导责任。如发生疫情防控履职不力等情况的,将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同时成立xx镇20xx元旦春节期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如因瞒报、谎报、缓报、不报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二)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做好相关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收集药店、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农贸市场等多渠道预警信息,提高信息研判和预警响应的及时性。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分析研判监测信息,评估疫情传播风险,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三)做好应急准备。村(居)委会要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对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发生疫情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做好人员物资准备。各村居、各单位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合理确定防疫物资清单并足量进行储备,建立存储轮换制度。

各村居、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严守值班纪律,有效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两节期间工作不脱节、任务不落空、疫情不反复。

(四)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村(居)委会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镇疫情防控办公室,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镇疫情防控办公室要迅速组织调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环境消杀、村组防控等工作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

(五)疫点管控。在疫情发生后,镇疫情防控办公室要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管控区域范围可精准划至自然村组,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釆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规范设置进村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镇疫情防控办村(居)委会要协助将新发现的核酸检测呈阳者,闭环转运到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规范治疗。

(六)流行病学调查。组建镇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确保常态化条件下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不少于15人,在县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指导下开展工作。村(居)委会和村医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争取最短时间摸清可能的感染来源,判定、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镇卫生院疾控机构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网络报告。

(七)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一律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医学观察,一般接触者、村组管控等重点人员实施居家单人单间隔离医学观察。村(居)委会和村医对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通过发放告知书、悬挂公示牌、每日上门等方式,强化落实单人单间隔离、体温监测等措施。建立帮扶制度,由镇、村两级分别组建爱心服务队,主动问询、及时协调解决隔离人员困难。

本方案执行时间为印发之日起到20xx年3月15日。本方案的措施是基于当前总体平稳的疫情形势,若发生局部较大规模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并存在异地扩散的风险,要在做好疫情应急处置的基础上,对人员跨区域流动和风险人员排查等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

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篇四

20xx年“春节”、“元宵”即将来临,为营造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确保节日期间的环境卫生质量,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节日期间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高卫生质量的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为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我区环卫系统的干部职工要把节日期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具体内容来抓,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我区环卫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环卫工作,确保我区的环卫质量进一步提高。

从1月28日起至2月17日为迎“春节”环境卫生整治阶段,要确保“春节”前的卫生质量,对辖区内的城乡结合部、出入口、及各单位管辖的各条次干道等经常出现垃圾、废土堆放的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理。从2月18日至3月10日为巩固提高阶段,要确保“春节”、“元宵”期间全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1、确保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质量。各单位要继续发挥环卫队伍的作用,保持路面的卫生质量。“春节”、“元宵”期间,清洁工人要坚持对道路进行认真巡查,清扫过程决不能把垃圾、沙土扫入下水道和隔离绿化带;对南滨路、府前路、沿江路、河浦大道、河中路等重点清扫保洁的路段和各居委管辖的内街小巷,要确保责任落实,加强路面的保洁力度,特别是道路两旁的小堆垃圾,要加强收集清理,确保道路整洁美观。

2、加强公厕管理。要以“文明卫生达标公厕”为榜样,加强全区公厕管理,提高和巩固卫生质量,特别是青云岩公厕、城内公厕和中心市场公厕,要根据节日游客较多的实际,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要坚持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公厕内及周边环境卫生的管理。

3、及时吊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环卫中心直属车队要合理安排人力、机械车辆,要根据节日垃圾量剧增及相对集中的特点,适当增加吊运班次,确保垃圾无积压。及时冲洗各垃圾转运站(点)和清扫周边环境卫生。重点加强对濠江桥下临时转运点周边的巡查,确保垃圾、废土及时得到清理。

4、加强垃圾堆场的日常管理。节日期间垃圾量增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做好青洲垃圾堆场平整覆盖,并加强蚊蝇的消杀工作。

5、加强余泥渣土处置运输的管理,加大巡查监管力度,防止出现路面废土漏撒及乱倒现象。

6、区环卫中心要督促检查各街道各自清扫保洁的管理范围的卫生情况,确保全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7、各司其职,确保整体质量的提高。各单位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环卫工作和巩固“创卫”成果,确保节日期间的环境卫生质量。

1、各街道办,环卫中心各队(所)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广泛宣传,认真贯彻《汕头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节日”期间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克服困难,振奋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节日环境。

2、节日期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值班加强巡查。区余泥渣土所要加强对全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杜绝垃圾、废土乱倾倒现象。

3、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节日期间的安全作业管理,要加强车辆的日常保养,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同时要管好本单位、临工宿舍的用电、用气,要加强节日值班,防止偷盗,确保环卫工作稳定协调地开展。

4、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负责的道路和各工种工作的管理,认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环卫中心质检组在“节日”期间将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及时督促做好全区的环卫工作。

社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方案篇五

各单位、部门针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在假期期间举行的各类活动,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加强疫情防控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广大师生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绝不放松。各单位要加强留校学生的管理,提醒师生出行要严格遵循学校相关要求,对跨省出行的师生做好报备工作;提醒师生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对校外人员按照“非必要不进入校园”的原则进行管理,确实因业务需要的,须提前预约,凭访客码经门岗核验身份及体温检测后方可入校。各单位本着“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外人员进行审批。

各单位、部门在放假前对师生员工做好安全教育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醒师生在假期中自觉遵守各项疫情防控制度,尽量不跨省出行,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证“黑车”,不酗酒、不酒后驾车。提醒师生要自重自爱,不参与邪教、宗教的非法活动;不参与传销活动;不涉足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对留校学生,尤其是留校学生(含境外留学生)、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要加强安全教育,做好留校学生生活保障,确保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

各单位、部门要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原则,在放假前对本单位所辖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自查,重点对教学楼、图书馆、会堂、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在建工程等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杜绝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私拉乱接电线、堵占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等行为。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各单位要及时整改。假期期间若有师生要在校进行实验研究的,请各单位按照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发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落实相关工作。

各单位、部门要认真落实值班工作,保持信息畅通,强化预案管理。各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在岗在位,不间断地进行巡查,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置,确保安全。

望各单位、部门接此通知后,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稳定工作,并将落实情况在平安校园精细化管理平台中填报。平安办将组织人员对全校各单位进行检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