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简报(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21:14:16 作者:雨中梧 端午节活动简报(大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端午节活动简报篇一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中国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小孩子手脚上还要扣五彩线。这些都是纪念屈原和驱邪的必要。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插艾叶在门上——因为艾叶能僻邪,这一天插艾叶在门上能保平安。上山采青草——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草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今天,外婆来我们家包粽子。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小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在塞上一个大蜜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一点也看不出来里面还有一个大蜜枣。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了,心想:包粽子那么简单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气的我脸红的像一个西红柿。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关键时刻外婆替我“解了围”把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了。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放心的交给了外婆。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的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活动简报篇二

疫情席卷全球,端午节临近,让今年的端午节变得格外不同。在严格的疫情防控下,各地的端午节活动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这样特殊的节日氛围下,我的心中涌起很多观点和感悟,尤其是对于疫情期间的端午节活动。接下来让我一一道来。

一、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更重要

在各个城市的端午节活动中,不同的来源在通过展板、微信公众号、各种媒体,向市民提供丰富而充实的疫情防控知识。通过这种形式,是更易于接收者接受,如果放在实际的活动中,效果不一定如此好。此外,设置手消区、观察区、诊疗区等是各大城市端午节活动的独有卖点。以此来充实了当地居民的防疫意识,从而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更创造一个安全环境。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更显效果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举办端午节化妆、插艾草等活动形式,为市民提供了独特而有趣的庆祝方式。疫情之下,居家隔离是主题,企业、团队也在尝试通过云端贺卡、线上分餐送礼包等方式互相问候。与此同时,各种舞龙舞狮、打马球等线下活动,将人们的生态环境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提高了活动质量。

三、公共服务更贴心

在各个城市的端午节活动中,政府部门为居民提供了一系列宣传、车站温馨服务、防护物资分配等一站式服务,以线上线下整合的方式将政府优质服务推入人们社交渠道,让市民感到更贴心、更贴近。如在重庆,借助多媒体展示和歌曲推广,为居民提供美食秀、文艺节目、街头艺术、展览等,满足了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丰富了活动内容。

四、民众参与度更高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各地的端午节活动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在这样的氛围下,民众对于参与活动很有热度,热门景点甚至出现了大排长龙的情况。然而,由于疫情仍未结束,居民们参加大型活动时,也需要注意规范口罩戴法、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以保证活动的顺利举行。

五、提升城市品质

疫情虽影响到了今年端午节庆典的举办,但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城市品牌建设、历史文化活动重现、缤纷多彩的文艺演出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以良好的城市品质形象,迎接新一轮发展和挑战,为全体市民带来更平衡、更高效、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总的来说,本次端午节活动让我体会到了细致入微的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品质,并且丰富了市民的生活。相较于以往,本次活动更加全面、更贴心,值得我感受与享受。再次提醒大家,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保持对疫情的警惕,并严格遵守防疫措施,让我们共同跨越这个特殊时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端午节活动简报篇三

自2020年起,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改变和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传统的中国文化节日——端午节。在疫情期间,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和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控制,使得节日氛围和活动方式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无疑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礼俗习惯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考验。

第二段:述说节日活动的新模式和趋势

虽然疫情对节日活动造成了限制,但我们发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人们也会创造新的方式和模式,来庆祝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例如,通过网络直播、线上文化活动、云端晒粽等方式,人们可以在家中远程共享节日气氛,互相传递端午问候和祝福。这些新举措让端午节在疫情阴霾下也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温馨的佳节。

第三段:表达自己参与节日活动的情况

今年的端午节,我也尝试了不少新的庆祝方式。比如,我利用一些手机应用程序,制作自己的节日视频,记录下了自己制作粽子的全过程,并把视频分享给了我的家人和朋友;我还参加了线上朗诵比赛,讲述了自己对端午节的感悟,以及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此外,我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一场云端文化讲座,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活动以及社交网络的互动,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浓浓氛围,也让我明白了一种新的庆祝方式。

第四段:谈论疫情下继续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虽然疫情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限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要传承、继承中华文化和传统节日,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这样,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能感受到节日的纷乱和社交交流的乐趣。在过去的疫情期间,许多传统活动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但是这也提醒着我们,不只是端午节,其他节日和活动,我们需要从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元素和创新特点。

第五段:总结节日活动,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今年的端午节活动结束了,但我们需要保持持续的文化热情和责任心,让中华文化和节庆文化因为我们的努力和传承而更加具有活力和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文化呼吁和社群热情,来保护好我们的人类灵魂和文化遗产,这样,才能够在未来更加明朗的时光里,迎接更美好的文化康养和传承的长远发展。

端午节活动简报篇四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文化,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使幼儿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和体验。

活动开始前,我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准备了相关的材料和道具。我将幼儿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指导老师。首先,我给幼儿们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用简单的语言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并向幼儿展示了一座精美的端午节民俗展览。我注意到,幼儿们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提问。在回答他们的问题的同时,我逐渐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接下来,我展示了一些传统的端午节食品,如粽子和艾叶。同时,我带领幼儿亲手包粽子,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的制作过程。包粽子时,幼儿们非常认真,小手巧妙地操纵着糯米和竹叶,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鼓励幼儿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回家和家人分享,一方面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让家长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过程中,我还组织了一场传统龙舟竞赛。幼儿们在我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手持精美的龙舟模型,排成长队。我告诉他们龙舟竞赛的起源和意义,并教他们如何协作和配合。然后,我让幼儿们根据我的指令,用歌声和舞动的姿势模拟龙舟竞赛的场景。幼儿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积极参与,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我组织了一场粽子品尝活动,让幼儿们亲尝到传统的端午节食品。我引导他们细细咀嚼粽子的味道,梳理出粽子所承载的文化和记忆。我还鼓励幼儿们写下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并倡导他们与家长一同制作粽子,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所传递的美好情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为后代传承的宝贵财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中,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我深入了解了幼儿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幼儿是非常活跃好动的群体,他们喜欢亲身参与,喜欢动手动脑。在活动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也注意到幼儿的情感需求,在活动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尊重和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端午节的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继续努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端午节活动简报篇五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曾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今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吃着姥姥送给我们的粽子,心里惬意极了。可是,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据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民,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却遭到坏人的陷害,去除官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他乡。在流放途中,他得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绞,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他的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江。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非常难过,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等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20xx年端午祭被韩国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我国是一次深刻的教训,所以从20xx年开始我国也开始把端午节列为法定节假日,让大家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的家乡,就有端午节吃粽子、菜饺、糖糕、麻叶和鸡蛋的习俗,还有大人会做香囊和五色彩线给孩子佩戴在身上,说是辟邪;家家户户的门上也会插一些艾草。

怎么样,我的家乡就是这样,你们的家乡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