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 和氏献璧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10-06 02:34:56 作者:书香墨 2023年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 和氏献璧教案(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篇一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从课本内容到生活实际,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和氏献璧》这篇主体课文是一贯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我所教学的是《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它的教学目标是:

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在教学前,与学生一起收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初感知。

《和氏献璧》在教学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献”、“璧”的意思,导入新课,并质疑。

然后,在新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献璧。学生自愿起立朗读,知道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

2、学习卞和第三次献璧。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卞和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思考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这时,并引导学生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再读卞和说的话,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是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领悟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让学生审题:“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最后,拓展延伸学习,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关于“和氏璧”的资料,互相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说明玉的珍贵,又衬托出卞和的忠诚之心。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献璧》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各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

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篇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认识本课的生字,包括九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搜集关于和氏璧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重点体会“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学会本课的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生在我国楚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和氏献璧

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献“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关于和氏璧的故事。

问题质疑。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让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学生合作朗读课文。

读后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的声音、生字读音的把握等)

整体感知

提问:和氏献了几次碧玉,献给谁,结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表格:

____次 献给谁 结果

学生读课文后,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课堂检测

抄写生字。

完成表格。

第 二 课 时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理解“献”、“璧”的意思。

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教师小结。

新课讲授

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

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齐读第1、2自然段。

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指名接读3—5自然段。

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齐读第3—5自然段。

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拓展活动

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板书设计

和氏献璧

第一次砍去左脚

和氏献璧 第二次砍去右脚 忠诚

第三次命名“和氏璧”

做人最宝贵的品质流

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篇三

教学中,我从卞和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入手,用“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和“‘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两句话统领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卞和动作神态的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因为整篇课文就那么一句描写卞和神态动作的句子,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然后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反复练读这句话,体会卞和的痛苦之心。学生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问学生:卞和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引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然后我让学生自由汇报,抓住对“坚贞之士”这个词的理解回到课文的前两段,看看卞和前两次献璧的结果,让他们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搞清楚卞和痛苦的真正原因,从而深刻地感受卞和的忠诚。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读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来。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卞和的忠诚。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次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

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做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没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时,做为教师要有梳理、概括学生的零乱的发言的能力,把学生语言中提到的闪光点做一下恰当的结语,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整体的认识。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抓主线  明中心  透析人物内心——《和氏献璧》之教学反思

记得,2005年在观摩窦桂梅、孙双金等名师的现场教学后,我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教学一定要主线明确,而这条主线必须是自己对教材的深读熟思、精心琢磨后的成果,这条主线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就是教材的精髓。此后,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开始这种尝试、摸索,或许有时做的很粗糙,但确实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我就以《和氏献璧》为例谈谈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初读《和氏献璧》觉得这故事如此精短,一读就通,怎么用、怎么讲?当十几遍读下来,感觉这文章有嚼头,最终我确立了以 “献”字为主线,以关键词句为突破口,理清人物内心世界的教学思路。课堂上我从课题入手,先理解“献、璧”的意思,指导孩子们查字典、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何为“献”,它同给是否一样,使孩子们初步感知到卞和对国家的忠心、对楚王毕恭毕敬的诚心,为后面的学习铺路搭桥。再以“卞和抱着这块石头,连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血都留了下来”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反复朗读体会之后比较抱字的表达效果,从而与“献”字融为一体,再次感受卞和的忠心耿耿;接着,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空间,假如你是卞和,在接连两次献璧之后痛失双腿,是否会第三次献璧?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畅谈,“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如果不去献璧,那人们就认为我真的是个骗子,为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必须献璧。”“如果我是卞和,我还会第三次献璧,这样才能让无价之宝的说法得到证实。”“ 如果我是卞和,我不会第三次献璧,因为我不想再让自己的身体遭受痛苦,不值得。”……学生的争议在我的意料之中,课堂上每个学生有所想、有所表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最后,回归整体,回味全文,结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探讨卞和的“献”的价值、意义,从而让学生的学与个性体验巧妙结合。

这堂课我上的激情飞扬,学生热情洋溢,我想正是有了课堂主线的捕捉,才让课堂活起来,今后我想在教材主线的捕捉上继续努力!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的开始,我从课题入手,请学生质疑解疑.在 3-5段的理解中,我抓住三次献璧的不同,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感受,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注意学法的指导.复述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二是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能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通过比较第三次献璧和前两次献璧的不同,找出描写卞和动作,语言的词语,达到积累语言,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记生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使不同学生都有收获.注重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发言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和氏献璧》这课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课文。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效果不错。

生:卞和没有直接将璧献给文王,而是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读了这个句子我感觉卞和很伤心。

师追问: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沉默。

师相机出示对比句式:“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和“卞和拿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痛苦了三天三夜,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仔细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

生一:第一个句子是“捧着”,而第二个句子是“拿着”;

生二:第一个句子是“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第二个句子只是“痛苦了三天三夜”。

师:相比,多了哪个词语?

生二:多了“一连”这个词。

生三:第一个句子是“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第二个句子只是“哭得眼泪都流完了”。

师:你认为哪个好?请你结合一处不同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一:我认为第一个句子好。因为捧着说明卞和很小心,而“拿着”觉得很随便。

师追问:为什么卞和会这么小心呢?

生一:因为和氏璧很珍贵,他怕把璧弄坏了。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下一个同学也能像他一样抓住重点词来谈体会。

生二:我也认为第一个句子好。因为“一连”这个词语说明卞和一直在哭,中间没有停过。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伤心。

生三:我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因为第一个句子说明了卞和哭的程度,不仅眼泪流完了,而且血都哭出来了,更体会出他的难过。

在这个小片段中,我就通过对比的方法,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学会在对比中找准关键词,从而通过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篇四

一、直接导入    (交代课题)

2、师板书“献”,理解意思、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带问题默读: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

2、指生交流:生1:两次, 生2:三次。

师:意见不同,我们在学习课文中找答案。

3、师:自读第一次献璧。(生读)

师:第一次献壁成功了吗?玉匠怎样处理的?

生:没仔细看,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

板书:一次     厉王      欺君之罪      砍去左脚

4、出示玉匠句,指导有语气的读。

5、生带问题读第二次献璧:献给谁?成功了吗?结果怎样?

生:献给武王,没有成功,又被砍去了右脚。

师板书: 二次   武王   故意欺骗    砍去右脚

师:此时卞和怎麽想的?

生:生玉匠的气、遗憾。

师:卞和还想不想献璧?(不想)

师:那麽读4—6段,有疑问说出来。

6、解疑明确:卞和献了三次璧。

7、质疑:武王、厉王都死了,为甚麽卞和还没有死?(出示资料解疑)

8、指生读卞和哭句(屏幕出示)。

师:你感受到甚麽?

生:可怜。

师;卞和为甚麽哭?

生:没有人认识玉璧。

师:带着卞和此时的心情读。(指导感情朗读)

三、解决课文重点

屏幕出示:“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指生读)

出示有关“玉”的资料(师读)

师:看了资料你认为卞和怎样?

生:对君王忠心。

师:为什么卞和哭的那麽伤心?

生:卞和心痛的是宝玉没有得到承认,他要为宝玉讨回公道。

生:感情朗读……

师总结过度:这是不是第三次献璧呢?

板书:  三次    文王

屏幕出示:玉匠第三次的表现(生说第三次献璧成功的原因:文王贤明)。

师总结:  文王被卞和感动所以命名“和氏壁”。

出示:“和氏壁”的资料(师读)。

师:这麽珍贵的宝物,卞和仅仅献出的是宝吗?(是忠诚)

师板书:忠诚   命名“和氏壁”

四、扩展延伸

师建议:课下多读历史书籍,丰富历史知识。

和氏献璧告诉我们道理篇五

师:相传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王手里的一块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氏璧。那么,这个绝世珍宝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这里边蕴含着一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和氏献璧》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过渡:那第一次献璧的情形是怎样的?

1、学习第一次献璧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想想卞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高兴、信心,满心欢喜)指导朗读。

卞和满心欢喜地去献璧,结果却被鉴定为(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师:此时的卞和,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急切)请你用急切的心情来读一读卞和说的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师:卞和的急切解释顶撞了厉王,厉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失去了左脚的卞和,心情是怎样的?(失望、伤心、难受)为什么? 过渡:虽然失去了左脚的卞和伤心、失望、难受,但是他没有改变献璧的决心。

2、学习第二次献璧。

师:于是在武王登上王位后他又去献璧,玉匠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玉匠不屑地说:“这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

师:“不屑”是什么意思?谁能带着不屑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师:就是玉匠这不屑的一句话让卞和失去了右脚。

师:失去了双脚的卞和,(生接读: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

他想:(生接读: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3、学习第三次献璧。

师:请你默读课文5、6、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句子: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

指名读这句话,找出表示卞和动作的词。

师:请你做一做“捧”的动作。将“捧”换成“拿”可以吗?为什么?师: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请你来读一读。

师:哪个呢?(痛哭)“痛哭”说明卞和哭得怎样?(哭得十分伤心、伤心到了极点)那哪些词句表现了他伤心到了极点?(一连、直、三天三夜)

师:是啊,他是多么地伤心啊!直哭得(生接读: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那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呢?(指名读句子) 过渡:读到这,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卞和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吧。 课件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师:谁会读这个句子?(指名读,齐读)你能告诉我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没关系,老师给一点提示,你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谁找到了?(生读)这是卞和说的话。

课件出示: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师:现在你知道卞和悲伤的原因了吗?(生答)那坚贞之士指的是谁呢?(卞和)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句话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伤心)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引读:是啊,事实被扭曲,是比砍去双脚更令人痛心的事啊!卞和悲伤地说:(生读)

师引读:忠贞被诬蔑,受到侮辱和残害,内心的痛苦无人诉说,卞和无比悲怆地回答:(生读)

师引读:双脚被砍,内心早已被割碎,心痛不已的卞和,泣不成声地回答:(生读)

师:(课件出示)文王听到了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石头。经过仔细打磨,玉匠把一块温润澄净的美玉呈献上来,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将这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

三、 总结、升华。

师:卞和冒着生命危险三次献璧,他的故事确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卞和这种可贵的精神吗?(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忠心耿耿、坚贞)

师:卞和献出的仅仅是一块玉吗?还有什么?(忠贞)这也是人最宝贵的品质啊!

课件出示:

卞和献出的不只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他献出是更是自己的_______。

四、拓展延伸

师:学到这儿,课文中的那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话想对他说吗? 指名同学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1、收集带有“玉”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同学间互相推荐有关和氏璧的故事读一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