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汇报(优质15篇)

时间:2023-11-18 09:21:43 作者:XY字客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汇报(优质15篇)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发生、传播和流行,保障人民生活安康,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疫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但由于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基础薄弱,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真思考,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1.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一般是在县畜牧水产事业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具体组织实施的。主要对猪瘟、禽流感、猪牛羊五号病等畜禽疫病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其防疫形式,一种是由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带领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村对动物实施免疫注射,结束后由乡镇畜牧兽医站从县级返还经费中支付防疫费;另一种则是针对无兽医人员的村,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协调各村,村干部领队,或畜牧兽医站人员直接逐村逐户的对动物防疫实施免疫注射。

2.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没有固定工资和补贴,大部分时间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疾病诊疗服务,需要进行动物防疫时,由乡镇畜牧兽医站组织他们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3.极少数乡镇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防疫工作,但绝大部分乡镇政府由于财政紧张,从未拨过防疫专项经费,致使畜禽防疫工作开展困难。

二、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各级各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在疫情暴发时才显其特殊作用,加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各级都有重发展轻防疫的思想,认为防疫是业务部门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是畜牧部门在挣钱。

2.农民防疫意识不高

动物疫病错综复杂,一种疫苗只能防止一种动物疫病,有的养殖户注射一种疫苗后,一旦发生另外一种疫病而死亡,则认为防疫没用,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接受防疫注射,甚至还煽动周围农户不防疫。也有部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防不防无所谓,畜禽发病后来得及治,甚至认为生病与否靠运气,防不防疫也是自愿,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导致动物防疫相当被动,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的密度和质量。

3.基层防疫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防疫队伍松散,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一是我县防疫员的`报酬是按各乡镇所收防检费额的一定比例返还,因此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无保障,条件差的每天的工资不足3元(按这样的工资收入,骑车去为农户防疫,连燃油费也得自己贴);又由于当前畜禽疫病免疫种类多,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其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进行动物防疫时敷衍了事,能拖则拖,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而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大部分乡镇站工作经费极度缺乏,县局又没有津贴和补助,下乡开展工作越多,燃油费、电话费就亏得越多,导致干部工作怨气大。

二是防疫工作经费缺乏,保证不了防疫工作的需要。防疫中一旦发生意外,乡镇站就得赔偿,因此,在防疫过程中,不敢对大动物大胆进行防疫,对反应严重的疫苗不敢按量注射。

三是基础设施差,部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部分村距乡(镇)所在地很远,往返要转车,没有冷冻设施,疫苗只能存放于站内,一次防疫要跑几趟才能完成,致使工作经费增加。

4.管理体制不顺,网络体系不健全

一是没有完善的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管理办法。由于乡镇动物防疫经费极度缺乏,防疫员工资低,在防疫期间或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在人员充实或调配方面很难跟上。

二是动物防疫网络体系不健全。相对而言,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网络较为健全、稳定,但村级动物防疫网络是不健全的,有的有村级动物防疫员,有的没有。又由于从事该项技术性工作的人较少,从而导致部分村的动物防疫员发展不起来。

三是疫情监测网络名存实亡。

三、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和疫情监测网络体系

首先是加大基层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建立保障机制。把乡镇动物防疫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纳入县或乡镇财政预算(每个村1名),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和村干部一样。村级动物防疫员平时从事动物诊疗和疫情监测,防疫时又能得到适当的补助,就能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加强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修建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室,配备实验室检测设备,完善防疫设备和疫情上报网络设备。

3.加大对防疫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有计划地增用有知识、懂专业、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青年人,使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出台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其的管理。

畜牧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对防疫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技能水平,增强其服务意识。

4.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力度,确保防疫密度

乡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据麦积区政府披露,为了准确掌握全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今年春季动物防疫各项措施有效落实,麦积区政府督查室、畜牧局组成联合督查组,于4月11日开始,对各乡镇和道北办事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

此次督查采取听取汇报、翻阅资料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宣传动员,责任书签订,免疫注射、耳标佩戴、档案填写及台账建立情况,规模养殖场监管等9个方面进行了督查。督查组每到一乡镇,在认真查看防疫档案资料的同时,随机选择2个行政村,深入到散养户家中,现场检查家畜耳标佩戴、免疫卡填写等情况,并详细询问户主疫苗注射等具体情况。在此次督查中,督查组将规模养殖场监管作为一项重点督查内容,随机选择2-3家规模养殖场,对养殖场的强制免疫,门禁、消毒等制度上墙,免疫、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等档案建立以及告知书发放、承诺书签订等情况进行了逐项督查。督查结束后,督查组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给各乡镇和道北办事处下发了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通过此次督查,全面掌握了全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查找出了各乡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了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总结推广了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深入推进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春季动物防疫目标任务起到积极作用。

乡镇动物秋防工作汇报

我乡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自市防疫工作会议召开后,乡人民政府立即召集村干部和全乡防疫员参加的动员会,对2015年秋季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订了全乡秋季防疫时间安排表9月1号开始秋季防疫工作全面开展,10月20号结束。现将我乡2015年秋季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动物防疫保障措施,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全年防疫的意识,进一步加大了对全乡养殖户的宣传力度,使秋季防疫工作由行政推动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目标,2015年我乡进一步完善了《昭山乡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应急预案》,巩固了疫情防治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领导、包村干部、各村,严格实行疫情防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疫措施,切实提高牲畜防疫防治水平,对防疫员、包村干部我们采取包片负责的办法,明确责任,明确任务,要求作好所包片区的疫病防疫工作,为提高防疫质量,要求防疫员做好牲畜防疫档案登记工作,并认真规范填写动物防疫卡,对不能防疫的牲畜要标注清楚补免时间,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使防疫密度达到了100%。

二、分阶段稳步推进防疫,保质保量完成防疫工作任务。

9月12日下午对全体防疫员在防疫站进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防疫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疫苗质量保存要求做好,做到位,把好防疫质量关。全乡141个村民组,养殖户3085户,生猪存栏28053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527头,参保能繁母猪1331头;牛19头、羊243只、家禽28462羽。我乡根据防疫种类和疫苗时间把秋季防疫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猪瘟从9月1日开始,应免生猪26983头,实免26983头。9月10日 开 始 牛、羊、猪 的 口蹄疫、禽流感免疫,9月30日结束;应免牛19头、羊243只、猪26983头、禽27612羽,实免牛19头、羊243只、猪26983头、禽27612羽。第二阶段鸡新城疫、猪蓝耳病防疫10月7日开始10月20日前结束;共免疫鸡15687羽、猪蓝耳病应免26983头,实免26983头,秋季防疫工作截止10月20日已全部结束。防疫卡全部发放到户,防疫档案和各种表册登记齐全,规范完整。动物免疫标识佩挂率达到100%。

三、加强动物流通管理、认真做好养殖小区消毒工作

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好基础。乡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牲畜流通环节的管理,安排联村干部、村干部、片区防疫员,下村入户全面了解掌握牲畜外购情况,坚决杜绝到疫区购买牲畜情况的发生。对全乡牲畜贩运户和养殖大户进行了详细的 统计,目前,全乡共有牲畜贩运户24户,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大户有20户。对于养殖小区和集中养殖区域,我乡采取集中统一消毒和安排自行消毒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全乡重点养殖区域消毒率达到100%。目前,全乡要求各村统一领取消毒药对15个村的养殖户进行消毒,经过乡、村及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我乡未发生任何疫情。动员养殖户做好消毒工作,对进出村内的牲畜严格进行消毒处理,不定期对辖区内进行消毒,确保养殖的安全性。

四、全面加强养殖小区建设,促进规模化养殖。

注册畜牧专业养殖合作社2个。幸福村沈林-海、金屏村刘雷平两个生猪养殖协会。

五、存在的不足和以后的工作打算

1、存在的不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对该工作的认识不够,存在拒免现象;村级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疫苗保存条件效差,无法保证疫苗效价;免疫疫苗种类多,免疫密度未达到上级要求。

2、以后工作的打算: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防疫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动物产品检疫;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逐步完善免疫档案;强化动物免疫接种,该补免的要补免,做到应免尽免。

一、秋季防疫工作进展情况

我镇共有大型饲养场4个,其中猪场2个,鸡场2个。截止现在,共完成生猪免疫1320头,牛口蹄疫免疫注射510头,防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1320头,完成禽流感免疫7000多只,其中笼养蛋鸡4000多只,散养禽类3000多只,防疫密度、免疫手册发放率均达到100%。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村主任负具体责任,并实行镇村防疫人员技术责任追究制,实行镇长总体抓,分管领导和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协助抓,做到层层抓落实,级级有责任。镇政府制定印发了伯阳镇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各村委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乡镇动物秋防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加强了与镇畜牧兽医站、养殖户和村级防医员的协调领导和工作关系,掌握了全镇动物防医工作基本情况,促使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三)建立机制,明确奖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利益机制,每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都与站内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签订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奖惩措施,实现工资与效益挂钩。

(四)健全制度,完善档案。建立健全防疫痕迹追溯制度,加强免疫档案建设,做到填写规范、准确,对动物实施免费佩戴耳标。

三、 存在问题

1、村级防疫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群众对防疫认识不足,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2、重大动物防疫疫苗反应大,群众因存在注射疫苗导致死亡的风险,严重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根据上级秋季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精神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我办牵头负责新厝、江阴、渔溪、上迳四镇的秋季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序、有效地做好禽流感和口蹄疫集中强制免疫工作,9月21号下午市委会议结束之后,我办立即制定工作计划,并于9月22日抽调专职人员下到各镇指导防控工作,使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早部署、早落实。现将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镇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9月21号下午市委会议结束之后,各镇都将疫情防控工作做为当前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召开镇工作会议和村主干工作会议,传达市里会议精神,层层抓落实。各镇都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疫情防控工作,并指派专职人员以包片的方式,开展禽流感和口蹄疫集中强制免疫工作,要求各村对本村所有鸡、鸭等家禽和猪、牛、羊等牲畜全面实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员要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各村两委成员要负责做好免疫档案登记,确保档案健全。各工作片人员负责将每日完成免疫登记卡当天晚上交镇农业服务中心。各镇同时还成立督查组,拟安排根据各村每天上报的完成情况,组织人员进村入户督促检查,力求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各镇还加大了宣传力度,广播站滚动播放秋季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资料,其中:江阴镇还专门配备一部工具车做为宣传车,到各村宣传。 ——人员配备方面。

新厝镇:每村配8个人,2个负责登记,4个负责抓,2个负责打针。

江阴镇:共雇用9名牲畜防疫员、23名家禽防疫员及44名家禽免疫协助人员,牲畜防疫员每片区一名,一片区由2至3个村组成;家禽防疫员每村一名,2名家禽免疫协助人员。 渔溪镇:共雇用27名牲畜防疫员、60名家禽防疫员。

上迳镇:共雇用10名牲畜防疫员、15名家禽防疫员。

以上4镇除了技术员外,还有若干不等的村两委成员、工作片人员进行协助。 ——时间安排方面。

新厝镇:9月23、24日(周六、周日)进行家禽的禽流感防疫,9月25、26日进行家畜的疫苗防疫。

渔溪镇:以全面开花的形式,家禽家畜同时免疫,用3天时间(即23日到25日),全面完成任务。

上迳镇:16个村将以一个村一个村的推进方式,平均每天免疫4到5个村的速度,预计4天(即23日至26日)完成任务。

现这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中,有望争取在一周内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

二、家禽家畜摸底情况

9月22日下午,经过初步统计,新厝镇、江阴镇、渔溪镇、上迳镇等4镇约有家禽8万羽,家畜1.7万头。其中:

新厝镇拥有家禽2万余羽,家畜7千余头;

江阴镇拥有家禽3万余羽,家畜5千余头;

渔溪镇拥有家禽1万4千余羽,家畜3千余头;

上迳镇拥有家禽1万7千余羽,家畜2千余头。

(以上数据统计中,不包含专业养殖户的家禽家畜数)

三、实际进展

至06年9月27日,各镇完成任务指标如下:

新厝镇16个自然村中,免疫了13个村,预计将于9月28日全面完成任务。

江阴镇23个自然村中,免疫了18个村,预计将于9月29日全面完成任务。

渔溪镇有21个自然村,现已全部完成免疫任务。

上迳镇有16个自然村,现已全部完成免疫任务。

四、存在问题

四镇在连续几天的防疫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耳标不好挂是各镇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各镇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做好了各户的档案登记,但挂耳标,因种种原因难免有所疏漏。上迳镇因通知较晚,因而虽已做完免疫工作,但耳标未挂。

除了普遍问题外,各镇还存在各自的突出问题,但经过工作组的努力,已顺利解决。 新厝镇:镇里凤进村换界选举未定,村里负责人难以确定,防疫工作开展较难。因此镇里决定派2个工作组进村,开展工作。

江阴镇:个别养殖户在防疫过程中全家外出,工作组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不得不推迟在各镇补缺补漏过程中,对其散养的家禽、家畜进行免疫。

渔溪镇:在防疫过程中,防疫人员较紧张。

上迳镇:在防疫过程中,家畜在注射完疫苗后,出现全身肿胀,食欲下降等反应,工作组采取紧急措施,注射急救针,缓解了家畜的症状,未出现家畜死亡现象。

乡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日前,笔者从黄平县旧州镇办公室获悉,黄平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于3月中旬全面启动,预计4月底前全面结束。

春季是各类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及时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黄平县要求各乡镇、行政村专业免疫人员分赴村、组、农户喂养现场,为家禽、家畜注射疫苗,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针的应防尽防工作。同时还要求各行政村配备的专业兽医员,实行专人、专帐、专库管理,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防疫及时到位。

抓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全年防控工作的成败,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各乡镇办事处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克服麻痹思想,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春季动物疫情集中防疫工作,为全年重大动物疫情的有效防控开好头、起好步,做出积极贡献。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为实现全镇今年“零疫情”目标,该镇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搞好20xx年动物春防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成立了春防工作领导小组,与所有行政村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村支部书记负总责,对春防工作作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镇村广播,宣传《动物防疫法》、《申报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保障春防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培训,监督到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指导监督防疫工作,提高全镇动物防疫技术水平。镇春防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春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春防工作成效。

四、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要求各行政村以各村养殖重点户为主要对象,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带动全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新台阶。

乡镇推进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我应该意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其实动物防疫才是防疫禽流感的根本。以下小编整理的乡镇推进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为实现全镇今年“零疫情”目标,该镇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搞好20xx年动物春防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成立了春防工作领导小组,与所有行政村签订目标。

责任书。

要求各村支部书记负总责对春防工作作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镇村广播,宣传《动物防疫法》、《申报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群众,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保障春防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培训,监督到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指导监督防疫工作,提高全镇动物防疫技术水平。镇春防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春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春防工作成效。

四、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要求各行政村以各村养殖重点户为主要对象,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带动全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防疫。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为副组长,镇农业中心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专班,负责动物防疫日常工作。及时召开会议,督促防疫员加强空栏户及不在家农户畜禽养殖补针。

二是加强指导,统一行动。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平台,邀请农业专家现场辅导,采取集中学习培训、专题讲座和现场辅导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从技术环节上确保免疫质量和防控效果。实行“四统一”,既:统一开针、统一聘请防疫员、统一发放疫苗、统一注射疫苗到畜(禽)。截止目前,开展防疫培1场,培训人员200余人(次)。

三是强化责任,监督防疫。镇政府与各村防疫人员及规模养殖场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层层落实到人。按照监测方案、监测任务抓好监测抽样工作,对监测不合格的群体及时进行补免,确保抗体免疫监测合格率达80%以上。采取规模养殖场(户)在防疫员指导下自行免疫、农村散养户由防疫员上门免疫的方式,对畜禽进行防疫注射。对畜禽进行免疫标识佩戴,重点对规模养殖场(户)及村寨密集地进行消毒。

为切实做好今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全镇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动物产品供给安全。3月17日,xx县xx镇召开20xx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该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镇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镇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并要求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免疫注射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100%。

该镇组织召开春防工作动员培训会议,对参加防疫工作的行政包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确保防疫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免疫质量达100%。

该镇为确保免疫注射不出现空白村、空白组、空白户、空白畜禽,要求各村(社区)要对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详实的工作日志。示范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防疫制度,行政包村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带队防疫达100%,确保做到“镇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

该镇要求各村(社区)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专栏、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村(社区)不得少于2幅永久性标语和1期以上宣传专栏,组组张贴春防工作告知书、组组召开群众会,确保春防宣传工作做到全覆盖和辖区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该镇在本次春防中将腾溪、营盘两村定为防疫示范村,镇党委、政府将组建专项督查组对本次防疫工作认真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并及时通报防疫工作动态,有效督促防疫工作人员的到岗到位情况及防疫示范带动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防疫工作任务达100%。

该镇要求,各村(社区)要强化服务质量、提高责任意识。因为防疫工作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增收和脱贫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党委政府保民生促发展、保证肉食类供应安全与否的关键性工作,参与防疫工作的人员务必增强责任意识,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创新服务“三农”质量,解决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乡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为扎实推进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三乡镇畜牧兽医站坚持早安排、快行动、严落实的原则,采取多项措施,狠抓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镇畜牧兽医站认真制定春防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并具体安排春防各项工作。要求各村(社区)、各部门集中精力、强化措施、责任到岗、任务到人。通过实行防疫回访制、入户防疫签名制和村级防疫员定期汇报制等制度,开展查漏补缺,全面掌握畜禽免疫率和新增畜禽入栏情况,及时对新进栏畜禽、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畜禽进行补免,切实做好基础免疫,确保免疫质量达标。

镇畜牧兽医站推行镇级防疫员包片负责、协调督查和技术指导,村级防疫员包村负责落实免疫密度的工作责任制。具体安排镇级防疫员每人负责4个村(社区)的现场指导,把所有村级防疫员集中起来,统一分组、统一时间进行畜禽强制免疫注射。要求在免疫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上报,逐级解决,确保强制免疫工作顺利开展,做到防疫工作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干、工作责任有人担。

二是狠抓免疫密度和质量。在工作上,采取先大户、后散户,先密集地区、后分散地区,联村联户、整村推进等工作模式认真开展动物免疫。各村级防疫员到达所负责的村(社区)后,指定1名村干部带路,对散养畜禽进行普免或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确保免疫率达100%。

三是狠抓规范操作。对村级防疫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规范免疫操作程序;对较大规模养殖场,要求镇级防疫员每月到场不少于2次,帮助养殖场解决免疫及应对免疫后出现副作用等技术难题。同时,按照“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有免疫台账、散养户有免疫卡、动物有免疫标识、养殖场有养殖档案”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免疫登记制度。

四是狠抓宣传和考核。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宣传、手机短信、微信平台,边入户边宣传等方式方法,宣传春防工作相关政策。同时,制定《三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组织镇级防疫员深入各村各户,检查村级防疫员的`免疫注射、耳标佩戴、档案记录等具体工作情况,并对其进行考核。

乡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为切实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顺化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秋季动物防疫的顺利开展。

按照秋季全县动物防疫会议安排,顺化乡严格履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防疫责任层层签订协议,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群对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舆论环境,形成自我防范、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同时指导养殖户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推进标准化养殖,完善各项防控措施。重点加强畜禽养殖、交易、屠宰加工场所的疫病疫情监测工作,强化各个环节动物防疫及检疫监管,严格疫情报告,完善应急预案和各项应急制度,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力度,杜绝疫病传播。切实加强督促检查,顺化乡畜牧兽医站深入一线巡回检查指导。指导村动物协防员严格程序实施免疫,并做好免疫登记、建立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防疫工作结束后,对防疫结果做好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造成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等重大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报告

在县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xx乡201x年度动物防疫工作全面结束了,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业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乡政府成立xx乡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xx乡重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

2、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状,明确了责任人。

3、兽医站与村级防疫员签订了合同书,约束其规范的动物防疫工作操作规程。

二、定期对各村防疫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和督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

今年在巡查抽检时,对兴隆山、五三、曙光三个村防疫员进行诫勉谈话。

三、工作完成情况。

1、动物防疫:牛口蹄疫三价苗接种**头次,密度达100%;羊口蹄疫双价苗接种**只/次,密度达100%;牛羊布病灌服**头次,免疫率100%;羊炭疽**只/次,在老疫区做到了应免尽免,羊三联接种**只,小反刍兽疫接种**只,免疫率达100%;猪口蹄疫接种**头,猪蓝耳病,猪瘟完成**头,密度均达100%;鸡新城疫完成**羽份,禽流感**羽份,密度达100%。

2、布病防控人畜共患病新朔源灭点工作。

对老疫点进行了全面消毒,按照疫控中心提供的名单,进行流行疫病调查,疑似疫点1个,通过采血化验,对检测出的阳性羊进行了扑杀。

3、档案建设方面,按照工作要求,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收发文存档、动物免疫档案的填报与汇总。

4、免疫效果检测工作,及时报送血清、粪样等,为实验室化验提供依据。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xxxx年度以来,为了进一步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服务好“三农”。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全面开展以动物免疫、消毒和疫病监测为主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为适应新形式下的动物防疫工作,开创所挂联村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在政府和站领导的领导下,立足主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保障了挂联村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面完成了年初站上下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本人主抓动物防疫工作,做到责任的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安排到位;主抓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主抓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外疫不传入我村;主抓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监测,确保无大的疫情发生。各项防疫数量:

(1)疫苗注射。采取了“先免后补,免补结合”的形式,防疫员摸底调查后,我与村防疫人员逐村挨家挨户进行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和猪瘟等病的免疫。首先对新补栏和过免疫保护期的家禽进行全面的免疫,对未在家的农户,及时组织力量多次上门注射,直至全部防疫。秋季两个村养殖户数共87户,禽存栏2621羽免疫2621羽、猪存栏449头免疫449头,其中猪瘟防疫449头次(含仔猪双免),猪口蹄疫免疫449头,猪蓝耳病免疫449头、牛存栏31头免疫31头、羊存栏371头免疫371头、鸡瘟防疫2621羽。免疫密度以及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均为100%。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全覆盖和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目标。并配备防疫物资:消毒药8瓶、过敏反应药物8盒、医用酒精5瓶,生理盐水50瓶,针头75支,登记本2本,免疫证500份。

(2)消毒畜禽圈舍及环境消毒:对农村畜禽圈舍开展统一消毒2次,使用消毒药物8瓶;督促规模场进行定期消毒;消毒面达到100%。消毒畜禽圈舍198间,共5490平方米,环境消毒面积3993平方米。

(3)防疫工作建档建卡。认真落实了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和以免疫为基础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组织防疫员上门服务,免费实行四季防疫、月月补针,坚持“五统一”(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佩戴免疫标识、统一评价免疫质量),做到“五不漏”(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拒绝免疫的农户坚持户主和防疫员签字认可,同时村委会加盖公章。确保“五到位”(物资到位、宣传到位、质量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严格按照规定保存使用疫苗,建立了免疫档案。做好养殖场和零散养殖户的免疫档案,做到“一村一本,一户一卡”,细化了防疫登记项目。详细登记防疫情况。

1、养殖户分散,涉及面广,专业防疫员缺少;

2、是村级防疫人员劳务报酬太低,防疫面积辽阔,出现无人

做事的现象;

5、狂犬疫苗注射工作滞后;

6、防疫工作缺乏村、组干部的配合,增加了工作难度。

1、加强与防疫员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防疫员工作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对养殖户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对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确保我镇动物防疫工作更好的开展。

乡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秋季气温多变,是各种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为防止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产生,永兴镇政府组织镇畜牧兽医站,对全镇9个村社的家禽动物实施了全面的防疫工作。

据了解,今年入秋以来,永兴镇高度重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强化责任、创新方式,镇、村、组三级联动,采取统分结合、分片包干、集中免疫、逐村逐户、整村推进的方式,对全镇牲畜实行强制性免疫,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坚决杜绝发生“三漏免”和“三不免”现象(即“户主不在漏免、畜禽放出去漏免、防疫员本身没到户漏免”和“怕应激反应不免、怕影响产品质量不免、怕影响产蛋不免”)。

此外,还通过广播、标语、宣传单等方式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提高村民的疫病风险意识。“我们还要求各村居加大监控和巡查力度,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及时处理,从源头杜绝各种疫情的发生。”永兴镇畜牧兽医站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共发宣传单3000余份,累计免疫鸡63421只、鸭24315只、鹅1015只、猪8546头、牛305头、羊3539头,补疫狗853只,并按规定发放免疫证明,全面完成了秋季防疫工作,有效遏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全镇畜禽产业安全。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报告

2010,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畜牧局的关心、支持下,我镇各职能部门互相协调、配合,在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汇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动物防疫工作,根据市上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全镇的动物防疫工作。

二、精心组织,积极行动。为搞好动物防疫工作,由领导小组牵头,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配合,组织防疫人员对全镇的猪、牛、鸡、鸭、狗等家畜、家禽进行了免疫防治工作,在免疫过程中严格按照预防操作规程操作,保证了免疫质量,达到了免疫效果,控制了疫病流行。

三、加强检查。在春防、秋防、狂防、血防工作开展,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总之,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全镇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圆满的完成,全镇无重大疫情发生。

县是一个农牧结合的人口大县,辖20个乡镇尝141个村,41多万人口,总面积6150平方公里,农区养殖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牛、羊、猪育肥、蛋禽养殖,活畜、禽蛋交易十分活跃,每年通过本县调出的牲畜超过200万头、家禽300万只、禽蛋3万余吨,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11.5亿,占大农业的比重达43%,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214.7元。作为伊犁河谷重要的活畜交易集散地之一,我县高度重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开展整改,强化工作力度,动物防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防疫先行的方针,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重大疫病防控机制,调整充实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完善了政府保免疫密度、畜牧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按照县、乡、村、户,局、站、防疫员等层次,层层签定了防疫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义务,严格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追究制。同时,县财政也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动物防疫物资、畜禽免疫抗体检测、产地检疫工作经费及村级防疫员生活补助费全部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安排了87.8万元畜禽防疫预算经费。

二是狠抓强制免疫注苗工作。结合整改工作,开展了牲畜补免工作,通过入户排查,补免牲畜48950,补免鸡34794只。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及防疫人员全面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由于目前正值产羔季节,且大部分孕畜处在妊娠后期,无法进行免疫,影响了防疫进度。截止目前,全县牲畜免疫率达到91%,其中口蹄疫达到88%,猪瘟达到93%,猪蓝耳病达到95%,禽流感免疫率97%。

三是积极开展了畜禽免疫抗体监测,用免疫效价评价防疫水平。今年我县计划完成养禽专业户采样15000份,大畜采样2000份,为此县财政还专门安排了13万元畜禽免疫抗体检测工作经费。4月份,已率先开展了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现已完成7个乡、219户养禽专业户的检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和零抗体户将依法进行强制免疫和处罚。

四是规范了疫苗保存、配送制度,确保了免疫质量。今年又为每个乡畜牧兽医站配置了冷藏、冷冻冰柜、冷藏包,提高了乡站的疫苗保存条件。实行了强制免疫疫苗逐级供应制度,由县兽医站统一配送,乡兽医站负责发放,常规疫苗由通过审核确定的30家个体家禽疫苗代理发放。

五是积极完成了疫病监测检验任务,完成牛脑送检7份,猪瘟、猪蓝耳病送检130份,禽流感送检300对,新城疫送检200对,小反刍兽疫送检80份,a型口蹄疫送检130份。同时,每月通过网络定期向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信息中心传输有关疫情监测数据,截止目前,共报送信息4次,报疫情信息400余条,工作汇报《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二)严防外疫传入,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县生猪养殖户多而分散,目前猪存栏7.72万头,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时下发了防控文件及监测措施,细化了防控工作职责,并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组织人员深入乡村指导养猪户对圈舍内外进行了全面消毒,落实了猪场定期消毒制度和定期巡视制度,要求乡站猪禽专干定期对辖区内的猪场进行排查,发现疫情及时上报。结合当前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口蹄疫、蓝耳病及其他常规免疫的接种工作,通过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防止猪流感的发生。同时,严把入口关,对调入、调出的生猪进行严格检疫,严防疫病通过运输环节流入我县境内,目前尚未发现异常。

一是从科学划分职能入手,不断深化基层兽医站改革。我县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对乡站及技术员管理进行了改革,实现了20个基层兽医站三权归县,分步推行了风险工资责任制、三定三挂钩和全员聘用上岗措施,建立起服务业绩与技术职称评聘挂钩,与工资待遇挂钩,与效益挂钩的管理机制,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营造了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鼓励乡站创收,推行技术人员多劳多得的工作机制,解决了基层三站无钱办事,技术员干好干坏都一样等一系列问题。为一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我县从提高基层站监督执法和技术服务水平入手,积极探索和推进基层站职能转变,结合兽医体制改革,基层站挂动物防疫、检疫站,设专职检疫员,负责动物执法管理工作。

二是充实村级防疫员队伍,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根据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我县通过公开招聘,扩增了聘用防疫员和协防员,实行村级防疫员包村负责制,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处动物防疫点,根据牲畜数量,配备1-2名常年防疫员和一名季节性协防员。现全县有防疫员363名,其中在编防疫员116名,聘用防疫员100名,协防员147人,县财政每年拨付64.8万元用于村级防疫员生活补助费,除县财政每月补助400元外,乡站从收入中根据防疫员的技术、业务能力,酌情补助每月100元左右的生活费,鼓励聘用技术员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拓宽服务、增加收入。

(四)以防检整改工作为契机,不断规范产地、交易运输各环节的检疫监督。

我县针对防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防检整改方案,积极开展了全面整改工作。

一是成立了县、乡两级防检整改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整改时限,实行了定期督导制,县防检督导组分片区对各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和验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全县通报。

二是加大了《动物防疫法》宣传教育力度,县、乡、村利用广播、电视全文播放宣传《动物防疫法》,组织各乡分管领导、活畜、畜产品销售市场从业人员开展了宣传培训,同时畜牧系统召开了动物防检疫整改动员大会,举办了检疫员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培训,掀起了学习贯彻《动物防疫法》教育活动热潮。共发放宣传单20000份,宣传教育人数达7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产地检疫工作力度,规范了出村、进市尝进屠宰尝出县境等环节的检疫、出证程序,实行了动物产地检疫票证目标管理,规范了乡级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设立了20个乡级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公布了报检电话、防检员姓名、地址等,统一了检疫程序,严格了动物报检制度和临栏检疫出证制度,产地检疫率大大提高,截止目前全县产地检疫牛羊21.21万头,生猪1.51万头,家禽52.05万羽,检出并处理病畜8头,病禽13羽。

四是对全县各类活畜交易市场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活畜交易市场设立了入口、

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热烈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xx镇就动物防疫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不正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今年我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狠抓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全镇动物疫情稳定,已基本完成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我镇动物防疫站有专职动物防疫员6名,村防疫员19名,负责个村、个社区和原种场的动物防疫工作,共涉及个组,户,人口总数人。我镇有养殖户户,其中养殖大户户。全镇共存栏猪头,其中能繁母猪头,牛头,羊只,鸡羽,鸭羽,鹅羽。

按照县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方案的进度要求,我镇春防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3月8日至3月10日在各村、社区和原种场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动物防疫工作氛围,并完成了牲畜存栏情况的摸底工作;第二阶段是3月11日至3月31日完成猪瘟,猪、牛口蹄疫的免疫,4月1日至4月25日完成猪蓝耳、禽流感的免疫;第三阶段为4月25日至4月底,查漏补缺,自行检查验收。

目前猪瘟、口蹄疫的免疫率达100%、挂标率1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的免疫率均达98%、挂标率100%。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镇党委、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高度重视,成了镇畜牧疫病防控领导小组,并于3月8日召开了全镇三级干部会议,在认真研究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做好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的要求,镇政府与各村、社区,镇动物防疫站与村防疫员,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全面落实责任任务,从制度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严格落实。

2、强化督查,确保防疫进度。为了保证春防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成立了防疫工作督查小组,对防疫工作全程督导检查,重点对春季防疫工作进行了3次督查,并协调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拒绝接受动物防疫的养殖户进行劝说引导,增强广大群众动物防疫意识,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培训,促进科学防疫。我镇除了安排3000元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外,还为每名村防疫员安排500元的劳务配套资金,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镇动物防疫站于3月7日对全镇19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业务培训,对免疫接种、疫情巡查、病死动物的处理等重点课题进行了系统学习,切实充实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水平。在防疫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防疫人员从严遵守免疫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做到“消毒严、部位准、剂量足”,杜绝了防疫注射中“打飞针、打跑针”的现象,提高了防疫密度和质量,保证了防疫效果。

4、强化免疫,夯实防疫基础。一是以本站人员为主,实行分片包村、责任到人,继续推行“乡免疫周、村免疫日”制度,每个月的1日到7日为下乡免疫周,确保每个村、社区每月都有一天的免疫日安排,以此开展常年补免工作;二是统一时间,集中免疫,充分集中利用卫生资源,扩大活动声势,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强化成本效果;三是在防疫过程中,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头头注射、头头免疫,彻底清除了免疫死角,确保了免疫全覆盖、高密度。

1、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亟需对现有人员进一步系统的培训和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充实。

2、乡镇动物防疫员和村级防疫员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也易导致基层防疫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工作的进度和持续性。

3、动物防疫经费偏低,办公经费不足,防疫设备、物资跟进滞后。

四、今后要抓的重点工作。

2、坚持常年补针、杜绝重大疫情发生。

3、强化疫情监测措施,严把检疫关。

4、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确保一方平安。

我镇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努力向先进兄弟乡镇学习,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宣传,强化责任、创新机制,圆满完上级布臵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我镇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乡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连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下皇村,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下皇村是岩滩镇计划摘掉贫困村帽子之一,到年底要脱贫127户467人,其主要措施就是通过养殖大户的带动,大力发展山羊、牛、猪、土鸡、土鸭等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促进该村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5月初以来,该镇组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组成疫情防治小分队,深入该村各养殖示范点,开展地毯式防疫工作。此外,工作人员还积极向农户宣讲动物防疫的好处,并提供一些科学养殖合理化建议。

通过此次工作,不仅有效地预防禽流感等牲畜疾病的传播,还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早日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

乡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简报

近日,达川区严格按照统一药物、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规范技术规程、行为准则的“两统一、两集中、两规范”原则,对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畜禽散养农户、畜禽定点屠宰场、畜禽及产品交易市场、历史疫点、重要交通沿线等场所开展了防疫集中大消杀。

达川区各乡镇高度重视此次工作,组织建立了消毒灭源队伍,共出动防疫消毒人员7192人,消毒面积共达3409930㎡,其中:畜禽散养户圈舍消毒面积2869652㎡、畜禽规模养殖大户消毒面积354598㎡、市场消毒119330㎡、屠宰场消毒面积52200㎡,使用消毒药物共7.5吨。

为确保此次春季动物防疫集中大消杀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达川区政府共派出了3个春防工作督查组分赴各片区乡镇(街道)开展工作督查。同时,达川区畜牧食品局驻各片区防疫指导员也分赴各乡镇(街道)开展防疫消毒技术指导,切实保障了集中大消杀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