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故事演讲美篇 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精选5篇)

时间:2023-10-03 22:01:56 作者:雅蕊 2023年教育故事演讲美篇 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一等奖(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故事演讲美篇篇一

我的心中始终铸刻着这样两幅画面:

月光下.一位老农在用锄头锄地,一锄拉下,松动的只是几寸见方的一小片,可等到天色微明,足足两亩的整块地已经锄完。

——这便是我的父亲,他憨厚的常说:“没有锄不完的地,一滴汗水一粒米。”

夕阳下,一条窄窄的田野小路上走着一个孩子,他正向着远在几十里外的家走去,一小步也许只跨出不足一尺,可他从容地向前走着……。

——这个孩子就是我,倔强的大山的儿子,牢记“没有锄不完的地,一滴汗水一粒米”。

土豆拌炒面走过来的读书岁月,告诉了我求学生涯之艰辛,求学道路之崎岖。但艰苦的岁月砥砺了我的心志,促使我上进。

1997年,我毕业后分配到一所离县城几十里路的镇一中。刚一参加工作,有说不尽的兴奋,但一走进课堂上课,却对教学过程很生疏,有的只是一般性地介绍知识而已,根本谈不上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什么的,与学生的交往倒是很顺畅,师生关系也很融洽。慢慢地照着大家的方法去做,结合教学参考组织上课,能把教参上的资料都理解了,能把学生都讲懂了,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那就算是好教师了。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又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或许是大山锻造了我坚强的性格,不安于现状是我跳跃的风格。明白自己没有潜力改变在农村中学做教师的命运,我能做的就是把课上好,做一个学生欢迎、家长放心、领导信任,同行认可的好教师。

在探索教学之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真正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就要让自己的课堂融入新的教学思想。我认为,思想变了——态度就变了——语言就变了——行动就变了——个性就变了——命运就变了。

一年下来,教学主管赵利军先生就对我说,你的课堂确实别具风格,最赢人的地方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语言有亲和力。几句简短而有影响的评价,竟成了我理想追求的开始——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

2000年10月,市举办了一次电教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参赛条件还不充分的状况下,时任一中校长国建兴先生竟让气盛的我去参加。那次活动留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我第一次闻到课堂沙龙的味道。自那时以后,我感到对物理课似乎越来越有感觉,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学生喜欢。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觉得自己对于课堂教学才算“入门”了,也入迷了。

记不清听过多少节公开课,精读多少本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文章,专著。使我收益最大的是学习、观看课堂名师教学实录。钱梦龙先生灵活机智的引导和行云流水的课堂节奏,宁鸿彬先生对教材智慧的处理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思路,还有魏书生先生对班级学生多维管理思想,都曾碰撞过我的教学思想,冲击过我的教学理念。谈到公开课,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一次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的教研员——崔秀明先生,到一中听课指导教学工作,一天内我上了两节公开课,上午在七年级上一节新授课,下午又在八年级上一节复习课,在当地算是一个小记录了。崔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引导我深入地反思与分析……“要有追求,又不能脱离实际;要灵活,更要有实效;要敢于创新,又要脚踏实地。”真诚的告诫至今还在我的心中动荡。2003年第二次赴市参加全市物理课堂基本功竞赛,虽然只获得了二等奖,但这次竞赛给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全新的改变。应对新课程改革,我要重新整理教学思路,给自己的教学课堂一个全新的感觉。于是,我开始走上了物理教学研究之路,曾大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如作业免做改为办物理手抄报,建立“生先学+师精讲+生再练”仿洋思三段体课堂教学模式……或许是自己的教学做法“不守规矩”,2004年参加县学科带头人评选,我落选了,这次“挫折”给我几乎痴迷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清醒剂,我开始深入地研究教学改革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同时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根据自己的实践又对以前的作法做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逐步走上了理性的课改之路。2005年被评为首批课程改典型教师,我深深地明白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实践型塑造人的艺术,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就要做到多研究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是教师的实验田。实践告诉我,搞活课堂教学,关键是要不断地研究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研究自己独具魅力的教学特色。而教学研究不在于“深”,而在于一个“实”字,不搞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昙花一现”,而是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生路线”。

有前进的车轮,就有坦荡的大道;有攀登的足迹,就有闪光的目标,我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句话。师范三载,几乎每个中午都没有休息过,扎扎实实苦练基本功,“必须要拿个品学兼优双丰收”是我心中的永恒信条。静坐桌前,奈一腔寂寞,尺幅间写下了自己奋战的身影。

我是走在农村教育行列前沿的人,毕业后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文化素质,我继续攻读本科——计算机专业。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我意识到新课程的推进必然会带动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于是我就一心扑在现代教育课堂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工作上,从硬件的配制到软件的安装,从具体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到大众化课件的制作,我都乐此不疲。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几经日出日落,几番奔走解难,最后对电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刻学校搞现代教育技术课例展示课,自然就成了同行们的业余指导老师。

其实在这方面我是早有感觉的,在农村学校电化教学技术手段还很落后的时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将自家的电脑搬进课堂,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现代化技术的展示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梦牵魂绕。电脑走进课堂,我也算是开了先例,走在了别人的前面。能者必然多劳,对于学校的琐事、领导的安排、同事的求助、我都照助不误,从不说半个“不”字。常常为完成求助之事而深夜不眠,第二天晨曦初露时,又会开始奔赴新的一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我也曾因饥一顿,凉一顿地将就自己的胃而落下胃病,但我热情不减,干劲十足。因为热爱,我从来感觉不到什么叫劳累,什么叫痛苦。我常跟同事们说“痛也得过,乐也得过,何不开开心心快乐每一天!”

有现代教育头脑,是时代对现代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仅具此条件,还远远不足以让学生亲近我,我觉得让学生走进我的主要因素就是我的与人交流方式与众不同。我建立的平等、和谐的课堂为许多学生撑起了一片蓝色天空。

“我真傻,前一刻还为挨老师的批评而闷闷不乐,听了物理老师的讲述,我开心的笑了。老师说他在念中学时特顽皮,夏天的一天中午,他和他的一个同学在教室前玩羽毛球,一不留意,将羽毛球投到了房上,正当老师上房去拿时,不巧正被校长发现,结果罚老师在房上晒了一中午。因此,黑色素便沉淀在脸上,从此,他便成了‘黑面孔’,这大抵是我的猜想吧,虽如此,可他依然每日满面春风,总给我们以无限的快乐。我们都很喜欢他,也愿意接近他。”这是出自学生日记的一段话。

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提问题,常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讲课方法力求灵活独特,语言力求幽默简洁,总是把最关键的问题留给学生去说去做,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我经常跟学生说的话就是“不要怀着不会的情绪学习,就应怀着总想学会的情绪学习。”

学生说:“毕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当我们执迷不悟思想滑坡时,他的眼睛会流露出失望的目光,有人在上课时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课,他就用那火眼金睛放射出‘电子’,触击到你身上,然后语重心长的用“严肃+温和”的语气说‘甚矣,汝之不惠。’”

幽默、独特的绿色语言,折射出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护。拼搏进取的敬业精神和终身学习之意识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工作中我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广泛爱好,让我拥有了多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语言。

路,在脚下延伸……

抚桃李,不求名扬天下;育芬芳,只愿花满校园。

人们爱用红烛比喻老师,歌颂那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可我,愿把自己比作是一只灯泡,在自己不断充电的人生路上永远发光。“愿做沙石铺大路,愿做砖瓦筑高墙”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以后的道路,我充满信心,相信“生命浮沉自撑舟”。

纵观教学以七载,一路风雨走来,我总是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追索着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故事演讲美篇篇二

今天早上7:45的时候,我守在电视机旁看了一个叫《感恩教育》的节目,里面的主讲人叫于丹,她是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讲了3个故事和几个道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故事:一个小孩他每天都来到一棵树旁摘果子吃、摘树叶玩,但大树一点也不生气,而且每天都盼着他来。小孩长成少年时,很久没有到大树这来了,这天他闷闷不乐地走向大树,大树问他:“你为什么闷闷不乐?”他说:“别人都去上学了,而且有很多玩具,我就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的果子摘下来卖掉就有钱去读书和买玩具了。”结果那个小孩每年秋天只来摘果子一次。少年慢慢步入了青年,这天他又闷闷不乐地走向大树,大树就问他:“你不是读完书了吗?为什么还是闷闷不乐?”孩子说:“别人都有了房子、娶了妻子,而我却什么都没有。”大树又说:“你看,我有那么多树枝,够你建房子了。”孩子高高兴兴地把树枝砍了,建了一座房子,还娶了妻子。过了一些年,孩子到了中年又闷闷不乐地走向树干,大树又问他:“你有了房子还娶了妻子,为什么还是闷闷不乐?”孩子说:“别人都出去旅行见世面了,我却还在这个地方。”树干又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做成一个独木舟。”孩子就把树干做成了独木舟,漂洋过海去游历了。过了几十年,孩子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走到树根前。树根说:“你为什么还来,我只剩下树根了,没有办法再帮你了。”孩子说:“我只是想陪你一起晒晒太阳。”

故事中的孩子要什么,大树都会想办法满足他,而孩子到了白发苍苍才明白,他拥有的一切都是大树身上得到的,大树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来帮他完成心愿。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赐予了我们生命,又牺牲了很多来养育我们,培养我们成才。可是我们却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爸爸妈妈没有做好,还对他们发脾气。听了于丹老师的讲课让我羞愧难当,想到平时很多不好的行为,让父母伤心难过。从今以后我要多为父母着想,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教育故事演讲美篇篇三

一天要下课的时候,一位女生眼睛红红的递给我一张纸,说有人把它夹在她的书里。我打开一看,上面的内容不堪入目,语句甚至是下流的。当时我的心里非常气愤:班级居然出现这种事情,这还了得,而且语言是那么肮脏!我正准备发火并着手调查时,我的头脑忽然冷静下来,查不出来怎么办?当场查出来又怎么处理呢?是当众狠狠教训那个同学吗,还是让他喊家长呢?沉思片刻,我于是只说了一句话:“我收到一张纸,上面有一位同学写了不该写的话。如果你知道错了,你找个时间和我说一下。我不想上报给学校,也不想喊你的家长。”

晚上,一位男生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很诚惶诚恐地对我说:“老师,那张纸条是我写的。我知道错了,我真的很后悔。如果这件事不宣扬出去,要我怎么做都可以。”我说:“你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好同学,你怎么能那样对人家呢?好好想想,你该做些什么?”他说:“老师,我想向她道歉,请她原谅我。”我说:“你是个聪明人,你的敢作敢为的举动我很欣赏。希望你好好处理这件事,并从中吸取教训。不过,老师以为你私下向她道歉会更好的,你以为呢?”他高兴地说:“老师,我保证处理好这件事。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再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以后少犯错,甚至不犯错!那个写纸条的同学已经知道错了,你们能原谅他吗”同学们都说能。这时,我看到那位女生也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而那位男生则感激地望着我。从那以后,那位男生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与各位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通过这个事情,我觉得老师在处理突然事件时,应尽可能冷静并注意策略。大发雷霆,搞得风风雨雨不一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那样要么让学生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要么伤害了犯错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我悔过自新,不仅是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更在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在犯错中得到教育和提高,反而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育故事演讲美篇篇四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教授人生的道理。而应试教育的根却深深扎进了中国教育的内心,拔会痛,长亦痛。

在新洲,作为湖北省实验高中的新洲一中,内心已经与应试教育融和贯通了,不知道大家可否发现:在一个高手云集的学校里,路上学生昂首挺胸,只看到高空的广阔,却忽略了脚下的艰辛与险峻。当有人迎面走来,他依旧笔直地走着,直至撞个满怀,但嘴上依旧振振有词,他们认为什么都是别人的错。

我认为从高等教育来讲,人才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国家早已开始实施政策,可我们呢?是否是被国家给遗忘的青年?拥有热血拥有理想的青年,但是我们却缺少了素质,缺少了在社会生存的必备条件!

正如常青藤联盟大学毕业生中的一个笑话:常青藤联盟大学毕业的人安装灯泡会怎么做?他们只需要拿着灯泡等待即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高材生,因为他们认为世界都会围着自己转,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最强的!

我们的学校正培养着这样的人才,我承认学校的升学率很高,我们在三年中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天拼死拼活的学习,终于熬出了许多的高材生。但是我们这些高材生是有缺陷的,因为在上海出租车上,我曾听到出租车司机抱怨湖北学生的素质很差。

这些也许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吧。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抹黑什么,我只想表达自己的内心!

我想让故乡的学校领导者重视起来,素质教育,是中国人《www.》民最需要且最难得到的东西!

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素质教育正在被我们遗忘。我们需要重视起来,开始重视建设中华人民的精神家园。

教育故事演讲美篇篇五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

很小的时候就会有人问我:“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回答次数最多的就是:“我想当老师!”而且还经常装模做样的给一群伙伴们上课,抄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握着几块黄土片当粉笔,挂上一个铃铛当铃声,就这样开始了我精彩的美术课,把自家的门前门背画了个遍……那种庄严的感觉,那种神圣的感觉实在是让我满足。现在的我已为人师四年了,回想那时侯的我就象现在我身边的小宝贝们一样纯真、稚气、充满幻想!而只有现在的我才真正的体会到,才真正的理解到:儿时当老师只是一种无邪的游戏,现在才真正把教师当成一种神圣的事业!

我很喜欢一句话:“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别人都说,没有哪种职业象老师那样付出得多,更没有那种老师比幼儿教师付出得更多。是啊,不求回报,不求铭记心中,用无私来形容吗?太老套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扛得起肩上的担子,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何以为证?早晨的薄雾可以为证,赶在家长上班之前我们已作好了一切接待工作;夜晚的星光可以为证,孩子们安全的被家长接回家我们方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幼儿园门前的独木桥可以为证;桌子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为证;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可以为证。

记得去年夏天,我们班转来了一个性格十分内向且沉默寡言的孩子xx。刚来班上的他一声不吭,也不正眼看谁一眼,只有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眼神中透露着对周边人的极端不信任。我试着打开他的心扉,经常抱着他讲讲话,聊聊天,及时的给他鼓励,每天都给妈妈打个电话或是发个信息,沟通了解他的生活和发展情况。渐渐的他对我有了信任感,渐渐的愿意与人交往了,性格随之越来越大方,话语越来越多,越来越自信了!上次推荐他去少年宫参加小演员选拔赛,竟然荣幸的被选上了。早几天还在xx卫视扮演了一个故事短片的主人公呢,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现在我们老师孩子家长早已经是一家人了!”

看到这一切,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在我身边变化着、进步着,真的很开心,发自内心的为他们高兴。每天我都被孩子们感动着幸福着。当孩子们说最喜欢xx老师时;当家长告诉我孩子在梦里也会叫着“xx老师”时;当我不舒服时总会有小手在我后背轻轻捶打,耳边响起一声声关切的问候:“老师,你好点了吗?你舒服点了吗?”那份骄傲和自豪让我陶醉:我的爱有回声了,我的奉献有回报了。

“勤勤垦垦,默默无闻”是老黄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甜蜜,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蜡烛的精神,那我们老师呢?也许是这些精神的合一吧。在幼教事业上,暂时的我虽没有傲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是在这平凡和朴实的工作中,我用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爱在时刻关注着、呵护着我的孩子们!象一个母亲般热忱的爱着每一个孩子。朋友们,爱让我们伟大,奉献让我们崇高,为了孩子们,把我们无私的爱奉献给阳光下最灿烂的幼教事业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