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的读后感 廉洁故事读后感(精选8篇)

时间:2023-10-07 13:31:10 作者:翰墨 廉洁的读后感 廉洁故事读后感(精选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廉洁的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了几篇关于廉洁的小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毛主席的袜子》。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现在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廉洁。

读了毛主席的廉洁故事,我知道廉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因为主席的生活简朴、工作劳苦,他才成了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他廉洁自律,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这样的好主席,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够像毛主席那样,生活简朴,廉洁奉公,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富强起来。

廉洁的读后感篇二

我读了一个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的一名宰相卢怀慎。他一生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卢怀慎当官后,虽然身份高贵,但他的住宅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子和儿女经常受冻;他却对亲戚十分大方。在担任宰相的期间,卢怀慎病了很长时间。他平时器重的宋璟和卢从愿两人来探望他。卢怀慎叫家人准备饭菜,来招待他们。可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煮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不久,卢怀慎逝世了。他在病危时,曾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当任宰相,皇帝看了报告,非常痛心。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煮一锅粥给办丧事的人吃。一次,皇帝到城南打猎时,来到了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正巧看到了那里在举行卢怀慎逝世两周年的祭礼。皇帝于是赏赐了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不让女儿哭喊,因为平时勤俭的卢怀慎一生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礼物,他一点儿也不肯接受。他的夫人坚信:阴间冥司有三十座火炉,日夜用烧烤的酷刑来惩罚不义横财之人。而卢怀慎是应该去向美好的天堂。

我们一生都要做一个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生活过得勤俭的人。不能做一个贪婪、自私、图名利的恶人。奢侈和勤俭有不同的回报。

廉洁的读后感篇三

一位女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只手表,便藏在书包里,准备带回家。老师发现后,跟这位同学讲道理。没想到,这位同学竟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过,捡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想到这位同学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老师意识到,问题出在父母身上。于是,她特地约来孩子的父母,对他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不能让孩子养成贪图小利的坏习惯。”

老师说完这一番话,夫妻俩没什么反应。可当老师提到孩子最近学习不太好时,父亲马上情绪激动起来说:“小孩子小偷小摸不算什么,长大了会改的,但学习不好可不行。基础打不好,将来要吃大亏的。老师,你可要帮我抓紧点儿!”

听了这位父亲的话,老师心里十分震惊:这对父母明显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廉洁的读后感篇四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心,其中《曾子杀猪立信》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写曾子的妻子有一天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吵着要跟随,而她的妻子则对孩子说:“你别去,回来妈妈杀猪给你吃。”不料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准备杀猪,她制止道自己只是哄骗孩子的,不必当真。曾子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哄骗孩子,教孩子撒谎。”最后,曾子坚持把猪杀了。看到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以前撒谎的我。

记得二年级暑假,我迷恋上了拼装玩具,吵着妈妈给我买拼装。后来妈妈给我钱,让爷爷带我去买。来到玩具店,只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拼装陈列在我眼前。我欣喜若狂,左手一套,右手一套,爱不释手。这时,店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喜欢就多买一套,有折扣哦。”我灵机一动,使出了我的绝招——赖着不走。爷爷看我实在喜欢,只好多买一套给我。带着心爱的拼装,我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质问我:“怎么买两套呢,不是答应只买一套吗?”我只好一边假装摆弄拼装,一边胆怯地说:“店里做活动,买一送一。”我欺骗了妈妈,心里忐忑不安,拼装带给我的快乐瞬间烟消云散。事后,我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则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金钱可以买到拼装,却买不到一个人诚实的品质。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啊!”

细细品读了《廉洁教育读本》,让我更清楚地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我坚信: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廉洁的读后感篇五

我在廉洁教育读本上看到梁颢的少年故事,梁颢是宋朝人,他父母早逝由叔父来收养。梁颢自幼喜好读书,可是他叔父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向别人借并把它抄下来。一个冬天的晚上,他又在抄写借来的书,室内灯光很微弱而且屋子内很冷,梁颢手脚冻僵、硬眼睛发酸,他活动活动手脚放松一下眼睛又抄了起来,这时毛笔冻僵了,他把毛笔举到灯火上融化后又开始他的抄写了。叔父走过来说:“颢儿,你别抄了,他们书很多,明天抄也来得及。”他说明天我要把书还给主人的,接着他又抄了起来。由于梁颢勤奋好学,最后他考上了状元,因守信用被皇帝赏识。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只有有信用别人就相信你。没有了信用那别人永远也不会来相信你,而我们的信用要一直在我们身边,不然的话别人不会相信你。梁颢他很喜欢学习而且讲信用,他讲好明天要还的,手和脚已经被冻得僵硬了他还是继续抄,叔父叫他睡觉明天再写但他还是低头抄写。我也要向梁颢一样,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和讲信用的人。

廉洁的读后感篇六

这天,我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关于青少年修身养性的书。读后,我深受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一名好少年务必具备的基本品质: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让、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其中,最让我感悟深刻的是:诚实、守信、节俭。因为我觉得这三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

说起诚实,这本书中《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知识渊博还精通音乐,律历,天文等。这篇故事讲的是,有一天,司马光想把他的马卖了,还把马的老毛病告诉买主。说到那里,大家可能会觉得他很傻,因为这样,那匹马就不能卖个好价钱了。但是,他说的一句话使我万分敬佩他,他说:“一匹马卖钱多少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做人务必诚实守信,这是很重要的。”听了这句话,难道你不会对司马光佩服得五体投地吗我就会。司马光这种诚实的品质多么可贵。我们要学习司马光这种品质,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我们都要有这种好品质。

但是,我发现周围还是有许多人没做到。例如,在我们班上,老师在评讲练习题,询问同学们是否做对时,有某些同学明明做错了,却说自己做对了来瞒老师,为的是使自己不会没面子,就连我偶尔也会。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再也不会干出这种愚蠢的事了。可不是吗,为了面子而回避错误,是多么虚伪好笑的行为。你们呢,是不是跟我一样,再也不会干了,再也不说谎了谎言再美丽,总是谎言,终究还是会穿帮的。所以,我们要养成诚实的好习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表里如一,做一个诚实的人。

说到那里,我不由地想起我们班一些同学借了另一位同学的东西,说好明天还,但那些同学却拖了一天,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说什么守信,严重失信了!同学们,我们不但要诚实,也要守信。宋代词人王安石曾说过“一言为重百金轻。”这一句话,意思是说,言重金轻,诚信为本,说明遵守诺言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做到言而有信。自觉践行诺言。

作为一名好少年,节俭也是就应具备的品质。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们要懂得节俭。此刻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是使人感到高兴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但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我明白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养成节俭的好品质。

总之,读了《廉洁修身》这一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我们从小起,要诚实、守信、节俭……做一名知荣辱,树新风的新时代好少年,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

我们要把传统美德记在心!

廉洁的读后感篇七

在最近几天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廉洁教育读本》。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些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例如《唐太宗的诚信之道》中的唐太宗,他相信用至诚之心来治理天下。《李四光勇摘“贫油”帽》中爱国的李四光,他决不相信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石油勘探,最终结束了我国依靠“洋油”的历史。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篇《晚上19时的太阳》。

大家一定都知道徐虎这个人物吧,你们可能都记得那三个小木箱,上面写着:“凡是居民遇到夜间水电急修,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有人愿意为您服务。”落款:水电工徐虎。多么朴实而令人感动的一段话呀。

一年春节,一位居民家的马桶堵塞了,顿时异味扑鼻,主人突然间想到了徐虎,徐虎马上就赶了过来,二话没说就埋头干了起来,三下五除二就被他修理好了,当主人想感谢他时,却发现他早已悄悄地离开了。

还有一天傍晚,徐虎的女儿发着40度的烧,妈妈和姐姐带着她去看医生,徐虎为什么不去?难道他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他说:“我不能因为家中的事而影响为人民服务,这是信用。”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感到徐虎真是一个平凡而崇高的人啊!

在晚上19点时,正是人们休闲的黄金时间,可以在家听音乐、喝茶、看电视,或者和家人相聚在一起聊天,但徐虎可不行,因为他开3个木箱的时间正是晚上19点,所以人们尊称他为“晚上19时的太阳”。他为人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从不要求得到回报,获得了居民们的信任和爱戴,我们都应该向徐虎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一个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正义、诚信、勤俭和乐于奉献,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廉洁的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读《廉洁教育读本》诚信类中的一篇,短文的题目是《诚信的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大家肯定认识吧!他是18世纪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曾经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国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他家里孩子多,,父母靠打铁、坐蜡烛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后来,他的哥哥在城里办了一家报纸,富兰克林就去当学徒印刷所有学习排版,为了哥哥不常毒打和责骂富兰克林,他就到别的的城市里去寻找工作,他找了一家报纸,这家报纸是凯谋经营的,当时就收留了他,富兰克林早就知道凯谋不是一个好人,只是想让他去教他的工人,因为他的工人不熟练,到后来,真的被富兰克林猜对了,凯谋知道富兰克林教好了工人,凯谋就想逼他走,而且一直骂他。

读了这篇小小的短文就给人一个启示:做人要讲诚信,就象富兰克林一样知道凯谋不是好人不是诚心诚意的让他留下,而是让富兰克林把他的工人教熟练,虽然他知道,可是他不马上离开而是做下去,你看,富兰克林他这么讲诚信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