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 孟子儒家经典读后感(优质5篇)

时间:2023-10-07 13:31:14 作者:文轩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 孟子儒家经典读后感(优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篇一

你还记得那只会唱歌的猫吗?它不仅仅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猫,还是一只会说话、会唱歌的猫,更凭一己之力,帮忙了许多需要帮忙的人。它就是《笑猫日记》里的虎皮猫——二丫。

在片片黄叶飘零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在二丫的心里悄悄地萌发,那就是——帮忙翠湖公园西门的老人卖报。那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又聋又哑、孤独无依。为了这个小小的心愿,二丫决定要学会说人话。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可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二丫去拜说人话的鹩哥为师,每一天不分昼夜的学习说话。可有一天,二丫因练习过度,嗓子哑了,发不出声音,这可把二丫急坏了,是马小跳的裴帆哥哥治好了二丫的嗓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丫最终学会了说话,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二丫会说话后,每一天陪同老人一齐卖报,替老人吆喝,最终帮忙老人卖掉了许多报纸。

又一次,二丫想要帮忙一个叫依依的小女孩,依依的妈妈因为一场车祸,从此变成了一个植物人,而依依的爸爸就在那场车祸中死去。二丫不忍心看到依依没有爸爸妈妈,就又去找鹩哥学唱《鲁冰花》,二丫用心地学习,刚开始二丫总是唱得断断续续的,找不到调子。这可把二丫急坏了,在鹩哥的鼓励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几天的练习之后,二丫才慢慢渐入佳境,唱的越来越好。那些天里,在依依还没有来医院照顾妈妈之前,二丫就先唱几遍《鲁冰花》给依依的妈妈听。最终有一天,二丫才唱到第二遍的时候,依依妈妈的眼里竟然流出了泪水,依依来了之后,又动情地为妈妈唱起了《鲁冰花》,第一遍还没有唱完,依依的妈妈就流出了感动的泪水,竟然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一个小小的梦想,竟然让虎皮猫二丫学会了说话。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啊!梦想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让植物人恢复了知觉,苏醒了过来。二丫真是一只善良的猫。

二丫告诉我: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创造奇迹;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笑猫日记》带给我们欢笑的同时更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篇二

《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习之初要有美德,学习运用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如开篇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别的星辰都围绕它。就说明了,德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为政之人同样也需要有诸多的美德才可达到,此种效果。

围绕德这个主题,《论语》为政篇讲到何为孝,讲君子不器,讲信之重要性,德是为政之源,使看似散乱的为政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习的名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有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

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篇三

儒家民主主义

发布时间:-2-17作者:安乐哲郝大维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深感骄傲。这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大抵可以分

为两种,第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国家;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华民族自始

至终都在各种各样的束缚之中,人民已经习惯了与锁链相伴的生活。这两种看法都明显有

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虽然第二种看法显得还较有同情味。不可否认,这些人对中国通常很

真诚,但是,他们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看看他们批评中国政府制度和政治实践时

所用的语言就可以了。他们要么从明确的经济利益出发,并不为人民实际的民主利益考虑

;要么含糊其词地从当代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出发,不切实际地加以发挥。

或许我们已经到了抛弃陈旧民主观念的时候了。比如,我们应当认为,资本主义制度

并没有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恰恰相反,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民主的健康发展;我们应

当认为,十九世纪的个人主义不利于任何真正民主的人类社群的建立,恰恰相反,个人主

义是任何民主社群的大敌;我们应当认为,人权不必非要先写在遥不可即的天际,然后才

宣称在地上有实现的可能;我们应当认为,民主作为一种人类社群的生活理想,可以在不

同的文化环境下按不同的节奏与时间表运行;诸如此类的崭新视角都要求西方人不应该再

要求中国人既接受民主婴儿,又接受肮脏的洗澡水。

当代著名学者g.k.切斯特顿(rton)曾经说过,传统同我们先人的民主思

想血脉相系,也意味着对我们朦胧的祖先,对他们曾经作出的努力,以及在今天可能继续

发生的影响表示赞同。今天,我们将做这样一种尝试,也就是,我们打算通过美国实用主

义大师约翰・杜威的眼光,结合他关于人类社群的思想,对中国“先人的民主”

许多方面,中国更接近杜威的社群主义民主理想,而杜威自己的国家却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我们相信,在未来东西文化进一步交往的过程中,美国与其他北大西洋民主国家很有可

能因为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接近杜威的社群主义民主视野。

一、民主化的动力

儒家民主主义的中心是关于人类社群的民主思想,而不是政治或政府本身。我们和杜

威一样,认为贯彻民主的主要障碍在于,将民主理想与政治制度混为一谈,尤其是当这种

政治制度很虚伪地声称它体现了民主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政府是几乎无法充当民主的领

头人的,尽管政府总是卷入民主化的进程。每当政府试图充当迈向民主的领头人时,在这

种特定情况下设计的民主模式几乎无一例外地迅速流产。

在当今世界上,许多人期望中国国内出现重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在西方,持

这种观点的大多数是具有使命感的资本家,还有主张进行自由式民主改革的人。在他们看

来,民主制度的变革理应沿着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继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要说,

其实民主制度的改革并不见得存在非要这么做不可的充足理由。

在儒家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发展亚洲民主模式的思想资源。在提出儒家民主主义时

,我们并不将其限定为仅仅具有“亚洲特色”的民主。我们认为,发展儒家民主主义不仅

有益于亚洲的民主化倡导者,而且有益于西方社群主义民主的倡导者。正是由于儒家民主

主义必使双方受益,所以提倡儒家民主主义可以提升中国民主的希望。可以这样说,儒家

民主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且在今天还很有希望实现。

二、中国民主思想的典籍资源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国民主思想的典籍资源,从探讨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有

关的社群观点入手,我们将要看到,在儒家思想传统中,有许多思想与美国民主包含的社

群主义原则是一致的。

纪后半叶美国民主的重建。在界定何谓“公善”(commongood)时,桑德尔提出以小“r”

因为共和主义自由的前提正是一个成形的公民社会。在这一公民社会中,公民都努力培养

为达到自治所必需的个性和品质,在此过程中,个人对社群的归属感不断加强。由此可见

,在共享的自治社群里,自由(liberty)是通过个人对社群的完全参与表现出来的。

在共享的社群中,个人对自由的认识绝不仅仅停留在“不受拘束”(theabsence

是自治的精髓所在。

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这样一种社群主义自由概念已经不再对美国的民主起推进作用。

由于企业文化与国家政府的双重扩张,曾经缓冲于个人与政府之间的组织机制被削弱了。

曾几何时,象家庭、居民区、学校、工会、社区俱乐部和教区都曾经在教育公民遵守社会

文明公德方面起过较大的作用。可是今天,就公民自由而言,个人自由身份已经成了公民

选择自己目标时的单一能力。

现在,美国民主变得越来越程式化和中立化,其目的仅仅在于确保一种权利框架,在

这一权利框架中,人们有选择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的自由。原则上说,政府既不鼓励

也不阻止人民对任何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概念化的自由给社会留下一个真空,使得形形

色色的带有偏狭性质的说教迅速乘虚而入,比如,自卫组织,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激进的

反堕胎主义,新纳粹主义,白人优越主义,有组织的恋童癖,等等。

桑德尔的分析表明,有两种观点通常被认为与公民对自由的理解背道而驰。第一种观

点认为,世界已经变得极为复杂,地方自治的理念已经不合时宜;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

公民遵守社会公德就必然要牺牲个人自由,而且这种个人自由的牺牲常常是在强制状态下

实现的。

针对第一种认为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观点,桑德尔提出,我们仍然应当坚持地方自

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原因很简单,不管遥远的政治实体有多么重要,人民不可能真正

对这些庞大而又遥远的政治实体宣誓效忠。即使有例外,那也是由于这些组织机构及其政

治安排跟参与者有或远或近的关系。

桑德尔非常悲观地认为,目前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基于自由主义的民主概念是没有长

久活力的。他的这种看法特别接近杜威所坚持的一个观点,即民主是表现在态度上的,而

不是表现在组织机构上的,而且民主的态度是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并得到加强的。桑德尔认

为,个人主要特征的培养应当是地区性教育的结果。这些个人特征首先在一个非强制性的

、自主的社群中形成,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更为复杂的生活领域里去。

桑德尔没有否认,独立自由的自我是一种个人解放,个人洒脱的理想,他们不受外在

道德或社群关系的约束。但是,仅仅追求独立自由的自我并没有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事实上,已经阻碍着美国的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那些表面上看似不民主

的概念其实都有一定的价值,例如,礼仪制度下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级制度,服从

,互相依赖等等,我们先前都把它们与儒家哲学相联系而认识不到它们的民主价值。在当

今世界各种文化日益相互依赖的情形之下,借鉴儒家思想资源对于美国民主来说,是暗示

着一个新的、更有活力的方向。最起码,当代美国的问题对一些亚洲文化可以起警戒作用

。我们注意到,一些亚洲文化有抛弃儒家思想的倾向,却没有认真研究儒家思想对亚洲特

色的民主可能作出的贡献。

对中国而言,显而易见,支持民主的思想资源与个人自由主义民主形式大相径庭。为

了论证儒家思想与民主相兼容,许多学者从典籍中寻找与当代民主能够发生共鸣的材料。

这样做必然会出现问题,因为解释以往的事件,几乎都可以跟当今的事务有所共鸣。然而

,还有无数偶然因素,特别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当今这种或那种生活形

着矛盾性的政治潜能,如果中国领先于欧洲实现了民主化,那么历史学家们可能宣称,整

个中国文化都是民主的,而且这种民主是独一无二的。

赞成这种说法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中国的传统里,确实存在支持民主化的传统资源

。最起码,这些资源在帮助中国人消化外来民主思想的同时,可以将民主的概念转变为与

中国传统更加吻合的思考方式。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思想方式为提倡民主的人们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帮助他们与自己社会中试图阻碍民主化进程的更保守、甚至更顽固的敌人

进行论战。

在《尚书》中,我们读到这样的话:“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

《孟子》那里,我们发现一句更为人熟知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

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作为人类社群的“民”是天下国家的根本。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先于

刑罚,而这正是任何社群主义民主价值观的基石。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中之所以长期有效

,是因为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对于法律的优先性,并将道德作为确保社会和谐的主要手段。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希望人民的诉讼越少越好。应该说

,这一立场与法制并不矛盾,一般来说,儒家解决争讼的方式是,先尽可能使用非正规的

和解办法或进行道德规劝,实在不得已才使用法律手段。一个社会,如果诉讼很多,维

秩序又不靠社会公德,却主要靠法律和制裁手段,那样要想建立社会和谐几乎是不可能的

。法律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当然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必要运用法

律手段来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在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时,更

多地使用法律。可是,中国社会一直更依赖道德。

在中国,理想社会是一种“人治”社会,理想的“人治”社会的统治者是道德极为完

美的君主。在一定意义上,孔子既是精简政府职能的倡导者,又是建立自治的人类社群的

积极支持者。在他看来,成功的君王既能将社会治理得井然有序,又同时能够保持“无为

”的状态。比如,《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在儒家思想里,甚至说在更为宽泛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思想中,有足够多的命题与西方

民主思想相协调一致。由此出发,我们不难反驳任何对杜威式儒家民主主义可能产生的怀

疑。如果我们把杜威的民主思想和儒家民主主义二者都设定在一个社群主义模型中,那么

这一立场就更加毋庸置疑。当然,我们仍然需要更加详细地对这些线索和观点进行论证,

有价值的(plausible)。

《论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象好的实用主义者一样,孔子强调紧密的、内心自发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孔子强

调协调个人与家庭、进而协调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力图建立一个繁荣昌盛、自治的人

类社群,并将其视为保障个人自由的最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这样的人类社群才能确

保个人与社群的理念共享以致完全融和。儒家民主主义模式靠两个强大的却又是非形式化

的力量来维系,一个是“耻”字,一个是“礼”字。虽然,强迫作为维系秩序的一种手段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细胞。个人首先是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先要

在家庭内部关系中认识自己,然后才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去。正如儒家经典《大

的延伸,对国家的认识是在修身过程中逐步加深的,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在人与人的角色和

关系中逐步深化的。儒家民主主义同意这种以家族为核心的思想,因为这一出发点为“公

统更加合理的解释。

在西方,最早思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哲学家之一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看来,民主体制

公共生活。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人就将家庭生活看成是同公共生活根本对立的,此后

,西方社会私人与公众领域的明确界线就固定下来了。

在传统的儒教社会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离开过家庭。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庭

,或者说儒家思想对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是跟西方大不相同的。在这点上,美国

实用主义鼻祖杜威关于社群主义的思想有利于理解传统儒教社会中的个人概念。

三、杜威与孔子对话的成果――儒家民主主义

很大程度上,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是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的:个人与社会,私人与

公众,自然法与成文法,权利与义务,国家的强制力(即权威合法性),正义观念,等等。

中国儒家思想关注的内容显然不同,如个人修养与社会公德,传统礼教的功能,以及礼教

调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树立文化典范,提倡劝谏,等等。

从杜威关于民主的思想入手,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儒家民主主义”。在杜威看

来,民主的基础是沟通的人类社群。在沟通的人类社群中,那些出于个人目的刻意求新和

哗众取宠的做法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这种情况是肯定的,因为抑制个人出风头有利于

保持人们的共通性,更好地确保社群的沟通。通常,这种抑制不可以来自外部,既不可以

来自法律,也不可以来自压制性的“公众舆论”。只要人与人之间还有可能进行交流,他

们就会尽量容忍分歧。同时,他们为了能够继续沟通,通常还会尽量避免刻意的标新立异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确立儒家民主主义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化和信仰的多元论

面上,可以容忍那么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形态呢?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不少西方人总是怀疑这一事实,他们认定

亚洲文化是单一的,这是一种极端可笑的老观念。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与美国以

及大多数欧洲社会一样,存在种族和语言的同一性,在某些领域甚至表现得更加明显。也

许,整体地说,中国要比大多数西方社会更容易达到某种真正的“共识”(consensus)。

西方人往往难以理解儒学何以能够在多元文化中取得一席之地,他们在使用西方意义

往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概念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其实是和西方大不相同的。例如,一个

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很可能既是儒家,同时又是道家和佛家,这种说法会令大多数西方人迷

惑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个人必须忠诚于自己的哲学立场或宗教立场,就象对自己

乐于接受的宗教信仰忠贞不二那样。

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在中国文化里能够和谐共处,不但体现在单一文化中,而且更

重要的是,三教合一能在特定个人身上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对于西方人来说,就有必要

里,文化的共识性往往表现在美学和实践层面上,而不表现在思考或理性层面上,这点跟

的宗教信仰忠贞不二的立场,跟儒家思想和杜威实用主义的美学意义完全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文化形态多么多元化,传统都力图使不同的文化形态达到和谐统

一,并且将此视为社会公善;相比之下,西方自由主义提倡包容各种不同声音,兰迪・皮

核心。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是我们最为珍视的权利,思想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石

。”追求思想自由必然追求合理的信仰多元论,也必然因此反抗一切教条的保守主义和正

统观点。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这个术语在儒家思想里,意味着各种不同成份

的和谐相处,这层含义可以说是非常强烈而且清晰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儒学对社会和

谐追求的前提是,默认各种不同的成分,并力图使之和谐。一方面,儒家思想在共同的理

性模式里,隐含着相同的信仰;另一方面,从美学的角度,预先设定了强度和比较的标准

的不同。中国人不认为思想与行动既可以合为一体,又能够彼此分离。在中国传统中,思

想、性情与行动是相互关联的,这与西方传统的主导意识形态截然相反,西方人认为,思

维、行动与情感都是各自独立的。

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传统西方哲学家在哲学关怀上的不同。我们引用葛瑞汉(angus

什么是真理?”葛瑞汉揭示了中西文化问题意识的明显区别,那就是,中西文化面对在自

然和人类社会中,人应该怎样来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方向这个问题时,答案完全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基本问题是“事物是什么?”,“世界是怎样构成的?”简而言

发,西方哲学家对事实和原则作了区分,并发明了一套范畴来认识世界。古代中国知识分

子对“如何得道”的追问,导致他们不断追求合理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也是一种文

化方向,这种文化方向使他们能够在“道”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并使他们在所生活的世界

中施展才华。

有不少人这样认为,每当中国全社会开始反思的时候,道德和政治秩序便容易被破坏

,很自然地,中国人就会特别关心社会和谐。这些人还认为,中国人特别关心社会道德秩

序,因为他们认为社会道德秩序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可见,中国知识分子主要追求的是“

道”。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好象总是在自由而冷静地寻求真理。这无疑是

人”

似乎比西方文化更加重视社会与政治和谐。

其实,中国与西方社会都非常关心如何维持社会稳定。在语言多种多样的多民族社会

,比如古希腊社会里,要在不同的语言、神话、风俗与礼仪之间找到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

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保障社会和谐的原则和标准一开始就是抽象出来的,而后又

能普遍适用。无论从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来说,在西方,对大写“t”打头的真理

种标准,这种标准为共同的价值观与实践奠定了基础。从消极方面来说,它意味着我们应

当容忍那些不同意现有真理的人。可见,这两种含义都是发展民主制度的应有之意。

在比较了“追求真理的人”和“追求道的人”之间的区别以后,我们发现,如果一个

社会对思想和道德行为有明确的区分,那么提倡多元论就会更容易。如果人们不能将思想

付诸行动,那么其思考的自由也是有限的。象中国这样的文化传统不对思想与行为加以区

别,认为思考就是一种行为。在西方,是我们对思考和行动的区别才让我们得以彻底自由

地思考。倘若西方思想家也认为思考就是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悠哉游哉地享受现

有的自由。

可以这样说,儒家民主主义将来的发展要借助于实用主义多元论那样的形式,这就必

须以中国人接受信仰与行动多元化的能力为前提。这种信仰与行动的多元化总是和民主相

伴的,尤其在它采纳了社群主义形式时更是这样。

幸运的是,从整体上说,儒家思想并不缺乏实现儒家民主主义的资源。为了促进真正

的社会和谐,儒家思想强调情感方面的默契,这种默契通过合乎礼节的社会角色和行为来

表达,这种礼节在意识层面上掩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人们在使用礼节进行交流的过程

中,重视的是具有很强道德实践意味的“道”,而不是去发现某种客观的“真理”,在这

样一种道德实践中,人们不再简单地流露自己的情感,那种过分随便流露感情的方式一般

不为接受。由此可见,在礼仪背后的统一性是很难用言语加以表达的。由于对礼节的实践

发生争议。

毫无疑问,思想与信仰的多元化将会挑战中国一以贯之的儒家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也

有可能无力应战。在美国,人们每天都在质问,我们的公民文化明天是否还能存在。对中

国也一样,今后,无论中国遇到多少困难,都别无选择,唯有以自身丰富的传统资源来迎

接现代化的种种挑战。

在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关系方面,中国儒家社群模式与西方自由主义大相径庭。西方人

关心如何限制国家权力,并尽可能保留个人自主性。从许多方面来说,中国传统中对个人

和社群关系的学说接近与杜威的观点,比如说,在杜威看来,人类社群的凝聚力有助于确

立个人的价值。

无论是孔子还是杜威都认为,人是“具体环境下的人”

国实用主义那里也无迹可寻。儒家思想既不象自由主义民主模式那样,把“手段与目的”

做严格区分,将社会作为实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也不象团体主义模式那样,将个人作为

社会的一种手段。儒家思想与杜威都认为社会群体的广泛目的产生于个人的而且是社群的

目标,他们在这点上几乎完全一致。儒家思想中,家庭模式的特权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扩展到家庭以外的范围,就成了合理的政府统治基础。

《论语》还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这就看出基于礼教的社

群不是单纯的,而是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精神意义上的持久性。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国社会

的“宗教”性时,必须把建立在礼教之上的社群看成是“宗教”修行的现实基础。

在儒家思想里,基于被礼教化了的人的角色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西方意义上的超

越含义。与西方精神超越尘世的意义相反,儒家思想中的人的角色和人际关系所指的是具

有社群生活形式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是精神发展和宗教生活生生不息的源泉。要想了

的,而且应当了解能够将社群统一在追求公善目标之下的礼教,了解礼教之上的社会角色

和人际关系,也就是说,“礼”是了解中国精神的重要范畴。事实上,礼仪制度正是“天

”与“道”两个范畴在社群生活中的具体内容。“礼”、“天”和“道”这些概念充分表

达了渊远流长的历史延续下来的儒家文化精神。

杜威也曾经表述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原因和结果构成的社群,是我们以及我

们的

后人生存其间的无限之网,它是那么广阔无边,深不可测,充满着各种神秘的存在,这个

社群是我们被织为一体的象征,我们的想象力只好将其称为宇宙。这个社群是我们感觉和

思想的体现,浩淼无边,广阔到知性无法把握……这个社群正是这样一个源头,在它经过

伦理道德的塑造之后,成为了一整套指导个体行为标准以及个人修养目标的聚合体。”

不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还是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文化价值观都是人类社群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积淀下来的成就。那种设定旨在容纳这些价值观的某种超自然领域的

立场是站不住脚的。那些具有很强理念意味的宗教所珍视的价值观念,是将和自然有关的

事物特征理念化。为了避免这些理念化内容在世俗层面上被伤害,这些文化价值观被塑造

成为了一种超自然的存在。

中国人尊崇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基督徒对上帝很依附,这显得有些旗鼓相当。但是,

尊崇祖先与文化英雄的儒家民主主义真正是一种“先人的民主”。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人世

,但是“他们的民主”仍然很有生气。正是这个道理,当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子贡回答谁是

孔子的老师时,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

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一个哲人的意义在于他所创

建的价值和思想为人传颂。中国人重视葬礼,重视家族的延续,重视孝道,重视落叶归根

,他们对祖先的尊敬可以说是一种“宗教”习惯,而这也是活生生的社会记忆。

总而言之,在传统儒家思想中,许多观点是关于社群生活的,它们强化了儒家民主主

的民主之间徘徊不定,我们应当寻求某种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一思路可以说是一语

中的。如果希望中西文化交往能更富有成果,我们必然期待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日渐深入

。但是我们知道,儒家民主主义和西方的社群主义民主跟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民主是

不相容的,尤其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因此我们希望,儒家民主主义是这场深入的中

西对话的成果,它是中西信仰融合的结晶,它主要是在中国儒家思想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对

话中形成的。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篇四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

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读儒家经典的读后感篇五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百家争鸣,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儒家可谓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个,而它的核心著作,就是这部由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编辑而成的《论语》了。

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小学,似乎不能算作是“接触”吧,不过是鹦鹉学舌地复述几句,至于它的意思,用“一窍不通”形容倒是丝毫不为过,想想那时都是这样,不论是现代文、古诗还是文言文,只需要把作者和背诵内容记住,就足以应付考试了。步入初中,我又一次“遇见”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论语》,同样是在课本上,学习方法却大相庭径,原本主要的背诵成了次要,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这时我才知道,原来《论语》中的每句话都包含着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那是孔子毕生的思想结晶,也是君子基本的道德素养。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对亲人仁爱,对朋友仁爱,对敌人亦是如此,看似简单的三点,能做到的人又究竟有多少呢?一、二两点很好理解,第三点就不尽然了,敌人是伤害过自己的人,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仁”呢?敌人,换个角度谈就是对手,一个人,即使他再优秀,没有一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那他面临失败也就不远了,这样去理解,孔子的“仁”就更容易接受《论语》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任凭我们从中打捞着智慧的甘露,即使我们从中提出上千、上万桶,却依旧取之不竭。了,感谢那些曾使自己进步的人,这是应该的。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