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环境问题整改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09-25 17:58:36 作者:JQ文豪 2023年环境问题整改报告(大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境问题整改报告篇一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当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18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19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19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为认真做好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根据《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暨“抓六保、促六稳”专项巡察“回头看”第十一专项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责任分工》文件要求,按照县委整改工作部署,结合统计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成人员

组长: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局长

党组成员、总统计师

党组成员、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

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

(一)部门“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有短板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局领导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二)眼界不够开阔,进取精神不强

整改措施: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机制完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分层分类分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统计改革要求。三是加大激励奖惩。修订《县统计局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用好用活考核“指挥棒”,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三)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责任心欠缺

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力聚焦兴城市强工业,实施统计精准服务。二是强化重点指标动态监测和高质量发展指标预警,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分析”。加强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测,精准掌握企业实情。三是及时编报统计信息,提高各类信息上报质量,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和分析研究,提供及时、准确、客观数据信息,当好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做优施政“助手”。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四)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群众缺乏耐心、细心

整改措施:一是建章立制,明确“制度优先、制度管权、制度管人”工作理念,修订《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等,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建设一支规范、透明、高效、廉洁的统计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普法宣传。依托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统计法治宣传,让更多人走进统计世界,感受统计魅力,支持统计事业,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环境。三是搞好统计服务保障,围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全面抓好农业、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等各项常规统计,认真做好粮食产量、城镇化监测等统计调查,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此次集中整治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2021年11月23日-12月1日)。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安排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开设问题专项整治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广泛征集问题线索。

(二)自查自纠(2021年12月1日-12月10日)。局机关各股室要结合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整治重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形成工作台账,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限,逐项落实。

(三)监督检查(2021年12月10日—12月15日)。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督查暗访组,在全局开展明察暗访,对问题严重、治理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股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章立制(2021年12月15日--12月31日)。针对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总结,从主要现象、主要环节上认真梳理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健全制度,完善相关细则,从制度源头上纠正和防止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成立工作专班,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确保专项整治落实落地。

(二)主动自查整改。各部门要迅速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将我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传达贯彻到每名工作人员。要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根据整治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可为、不可为,做到心存敬畏,切实增强自律意识。要认真查摆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工作清单,针对查摆的问题,拿出具体措施予以防范。

(三)严肃督查问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将监督检查、案件查办、通报曝光作为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发现问题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件,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通报曝光,充分发挥协助、监督、督促、查处作用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环境问题整改报告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带着推动发展的强烈使命,带着为民服务的浓厚感情,切实抓好营商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旗委关于对营商环境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针对通知中涉及到我局营商环境的相关问题,及时按照责任分解内容进行自我梳理。现将我局整改措施情况逐条报告如下:

一是优化提升统计效率和方法。深入推进统计服务便民化,不断提升“互联网+统计服务”水平,推进统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给企业降本减负。

二是加强统计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分析市场,提产提效。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三是不过分干预企业数据,同时要严把数据质量关。在职能范围内尽可能提供优质统计,协助企业积极发展。

四是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统计法治环境。通过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统计法制环境。

五是强化实施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和督查考核,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动形成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

营商环境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形象,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统计局要切实增强尊重企业、关心企业、支持企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投资形象和招商使者”的理念,携手打造“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品牌,以开放包容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环境问题整改报告篇三

为认真做好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根据《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暨“抓六保、促六稳”专项巡察“回头看”第十一专项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责任分工》文件要求,按照县委整改工作部署,结合统计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成人员

组长: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副局长

党组成员、总统计师

党组成员、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

社会经济调查队副队长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

(一)部门“一把手”抓班子带队伍有短板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局领导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二)眼界不够开阔,进取精神不强

整改措施: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机制完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业务培训。分层分类分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适应新形势下统计改革要求。三是加大激励奖惩。修订《县统计局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用好用活考核“指挥棒”,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三)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责任心欠缺

整改措施:一是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力聚焦兴城市强工业,实施统计精准服务。二是强化重点指标动态监测和高质量发展指标预警,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分析”。加强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测,精准掌握企业实情。三是及时编报统计信息,提高各类信息上报质量,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和分析研究,提供及时、准确、客观数据信息,当好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做优施政“助手”。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四)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群众缺乏耐心、细心

整改措施:一是建章立制,明确“制度优先、制度管权、制度管人”工作理念,修订《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等,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建设一支规范、透明、高效、廉洁的统计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施普法宣传。依托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统计法治宣传,让更多人走进统计世界,感受统计魅力,支持统计事业,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环境。三是搞好统计服务保障,围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全面抓好农业、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等各项常规统计,认真做好粮食产量、城镇化监测等统计调查,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提升统计服务能力。

责任领导:

责任部门:各股、室、队、中心

责任人员:局全体干部职工

完成时限:立行立改

此次集中整治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2021年11月23日-12月1日)。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安排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开设问题专项整治监督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广泛征集问题线索。

(二)自查自纠(2021年12月1日-12月10日)。局机关各股室要结合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整治重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问题清单,形成工作台账,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限,逐项落实。

(三)监督检查(2021年12月10日—12月15日)。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督查暗访组,在全局开展明察暗访,对问题严重、治理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股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章立制(2021年12月15日--12月31日)。针对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总结,从主要现象、主要环节上认真梳理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健全制度,完善相关细则,从制度源头上纠正和防止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成立工作专班,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确保专项整治落实落地。

(二)主动自查整改。各部门要迅速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将我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传达贯彻到每名工作人员。要教育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根据整治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可为、不可为,做到心存敬畏,切实增强自律意识。要认真查摆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工作清单,针对查摆的问题,拿出具体措施予以防范。

(三)严肃督查问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将监督检查、案件查办、通报曝光作为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发现问题要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件,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通报曝光,充分发挥协助、监督、督促、查处作用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环境问题整改报告篇四

关于第31条反映的一般干部学历偏低的问题。中江县干部队伍的全日制学历情况为:全县5499名干部职工中,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1485人,占27%,全日制专科学历1143人,占20.79%,全日制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871人,占52.21%。

一、中江县干部队伍学历偏低的原因

1.统计口径的原因。此次巡察组对干部学历以全日制学历为统计口径。但是根据《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的通知》(川人发〔2006〕9号)文件精神和上级招聘要求,国家认可的学历符合条件者都可以报考。按照不限全日制的统计口径,中江县干部队伍学历现状应为:全县5499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274人,占59.54%,专科学历1843人,占33.52%,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409人,占7.44%。

2.单位需求的原因。公开考试招聘岗位的学历、专业等要求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申报,县人社局审核汇总后报市人社局统一审定发布招聘公告。2018年之前我县因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差距,为解决“招人难”问题,设置的学历条件多为专科及以上,所以招聘的人员中有部分人员的学历不是本科及以上。

3.上级招聘要求的原因。根据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招聘工作的通知》(德人社〔2013〕5号)文件要求:“公开考试招聘不再设置学历是否为普通高等学校或全日制之限制”。所以招聘的人员中有部分人员的学历不是全日制大专及以上。

二、下一步提升干部总体学历的措施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改善学历结构。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以公开招录(聘)、人才回引、公开选调、高校招聘等方式引进人才,尤其是多渠道引进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县委重点工作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加大从双一流学校、双一流学科招录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和考核招聘研究生力度。统筹拟定补员计划,优先考虑重点部门、重点专业,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学历要求提高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不断改善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层次。

二是加强分类培训,提升干部素质。通过加大对在职学历教育的奖励力度,鼓励学历较低的干部职工通过函授或网络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加大主题培训,采取县内分期培训、外出培训等方式对领导干部、优秀年轻干部、重点部门和岗位干部针对性培训,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和热爱中江、建设中江、发展中江意识。加大业务培训,由牵头部门对相关领域业务知识开展专题培训,采取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讲座或请专家授课等方式,了解国际国内行业形势和发展大势,开拓眼界和提升业务能力。

三是完善人事政策,确保队伍稳定。修订《中江县“情归中江、团聚兴业”实施办法》,提高学历要求,制定人员流动管理办法,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

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调研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优化营商环境心得体会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环境问题整改报告篇五

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按照《全市开展“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顽瘴痼疾、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凤岐茶社”事例,现将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公示如下:

一、查摆问题情况

1.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少数审计人员还存在审计是监督部门,“优化营商环境”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偏差,对重大、重点项目主动服务、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不足。

2.走访基层、帮扶企业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具体,主动宣传和服务的意识不足。

3.“优化营商环境”与审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审计工作中,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放管服”“一次办成”“减税降负”等改革推进情况关注不够。

二、整改措施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审计促改革促发展”,根据全市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重大政策落实、重要资金使用、重大项目落地的跟踪审计,提高审计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以高质量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监督、优化环境。紧紧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改善情况审计调查,同时在财政审计、经责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投资审计中,认真查找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督导解决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进。

三是严肃纪律、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照法定内容、权限、程序、范围和操作规范进行审计,依照法律规定,报告、通报或公布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努力塑造公平正义、公开透明的良好审计形象。

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2按照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和《联动监督工作问题清理及典型案例》的精神,我县经梳理汇总,现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存在问题梳理汇总:

1、行政审批局建设仍需大力推进,尚未做到全部“一趟清”和“不见面”审批,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2、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不够,一些小微企业资金短缺,运营困难。

3、政务大厅和税务大厅运转仍需规范。

4、优化营商环境公示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5、营商环境评价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人力资源供求指导目录、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优化营商环境机制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6、政务大厅应该进驻的审批事项还没有完全进驻,税务大厅窗口办事效率仍需提高。

7、还没有在政务大厅、宣传媒介等平台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投诉方式和举报电话。

二、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我县结合“双创双服”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把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一)行政审批局建设仍需大力推进,尚未做到全部“一趟清”和“不见面”审批,一网受理仍有局限问题。

与金融机构合作,正在跟软件公司定制自助一体机,自助一体机将整合身份验证、人脸识别、资料填报、电子签名、提交审核、证照打印等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完成市场主体全程注册申请操作。 自助一体机的运用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的创新举措,自助一体机上线运行将实现线上线下咨询不见面,受理办理不见面,取件不见面,凭身份证就近打印营业执照,推动政务服务更加智能、透明、便捷,从而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了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便利化程度。

(二)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不够,一些小微企业资金短缺,运营困难。

严格按照项目申报通知要求,协助多家企业共完成8个技改项目录入“省千项技改项目库”工作,积极协助工业企业申报技改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三)政务大厅和税务大厅运转仍需规范。

一是投资700余万元,实施了四级便民网上审批服务建设,利用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公开等信息化手段,推进“网络审批服务进农村(社区)”新模式,构建了一个上下联动、层级清晰、便捷高效、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打造一条便捷、顺畅、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大通道。共纳入网上审批服务的事项82项,涉及18个审批服务单位,7个乡镇便民服务站和197个村实现了接入运行。截止目前,已在网上受理办件3269余件。二是开发了网上微信办事大厅,实现了网上办件预约和查询,以及有关政策和信息发布。并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行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政务中心入住单位12个,入驻行政审批事项112项。按照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调整规范了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实施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受理范围等要素,依法科学合理地减少申请材料。三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对受理、办理审批服务情况实时在海兴政务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乡镇便民服务站和村便民服务室实现全覆盖,为197个村专门配备了代办员,并将工作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