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草木篇读后感 人间草木读后感(优质7篇)

时间:2023-10-06 22:34:10 作者:QJ墨客 最新草木篇读后感 人间草木读后感(优质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草木篇读后感篇一

都说草木无情,不解凡忧。在我看来,能在“无情”的草木身上看到有情的人,方才是真正的有爱之人。

苏东坡算一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他说,草木中有时光的无情和生活的无穷。

王实甫算一个: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他说,草木中有爱的缠绵和惆怅。

龚自珍算一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说,草木可敬,自有一种人生的慷慨。

不知什么原因,尽管当代作品层出不穷,作家很多,文章更是海量,但文气充沛的不是特别多,其中能将草木写得风流蕴藉、有滋有味的,数来数去,还就只有汪曾祺等寥寥几人。

汪曾祺出身文人之家,他的父亲和祖父,是乡间的儒士,喜欢吟诗作赋,爱好金石书画。汪曾祺耳濡目染,在传统底蕴上占了先机;后来师从沈从文,尽得乡土抒情散文的精髓;本人又喜欢戏剧诗词美食书画,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晚年似乎全是为弥补世间好文章的匮乏而活。尽管他一家几口挤在湫隘狭窄的两小间陋室里,白天写东西要把桌上的杂物堆到床上,晚上睡觉要把床上的杂物搬回桌上,周而复始,他却怡然自得。每天,汪曾祺在公共区域的过道里烧开水后,提回屋子沏上一杯茶,再点上一支烟,袅袅烟火气中,一篇篇佳作随笔而出。其中描写草木的一系列文章,更是在十分随意中,写出天地人间的一片茂盛和一片澄澈。

“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

“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

“玉渊潭的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而这片草木边上的人间,无论是平淡还是悲苦、飘零或是惆怅,在汪曾祺笔下,总都不乏一种通透——花开花落中,他念念不忘的是有情众生。淡而有味的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他泼洒的澄澈本心。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版本似乎不少了,但我尤爱手中作家社这一版本:精致,内容全、纸张洁白、表里清新、厚薄舒服。里面还有一个汪曾祺手绘的书签,可以让我每天随意翻到哪里,就在哪里随意地一读,自在,清净。

世间再匆忙,每天总有一会儿,我可以在这一草一木中,洗涤澄澈的本心,再读懂一种爱惜,得到一丝精神的放松和欢喜。

草木篇读后感篇二

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七个部分。

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

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联想现在的生活、工作,我们是不是过于匆忙,忽略了生活乐趣了呢?热爱自然,热爱植物草木,这是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精神寄托,古往今来,从来如此。

工作的时候积极努力,休息的时候,就需要有如本书一样的发现的眼睛和心情,如此,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既有向前的飞奔,又有欣赏途中风景的收获。这就是我读过本书的最大收获。

草木篇读后感篇三

感叹自己的无知,汪曾祺,一位著名的作家,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对他是一无所知,真是很惭愧!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终于买到了他写的【人间草木】这本书,可买来之后这本书就真的被收藏了,因为自己总有很多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来读,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上周终于拿出时间拜读这本书,一读便不舍得放下!里面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没有宏大的人生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读他写的植物我感受到的是闲情逸致,读他写的人物我享受的则是诗情画意……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是汪曾祺先生笔下描写的那些植物,仔细读来真是一种享受,如流水般净化着浮躁的内心。

草木篇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来到了胡天宁家。听金老师说,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名叫汪曾祺。说着,还拿出了这位作家的一本书——《人间草木》。

这本书有着淡黄色的封面,封面上画着一丛竹子和一块竹石,看上去与我以前看过的儿童故事书完全两样。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一篇文章——《夏天》。果然,与我以前读过的.儿童文学完全不同。

这本书中的文字简洁、深奥。比如:“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就概括了作者一个早上干的事,就像对联一样,或者是五言诗中的两句。

说它深奥,比如:“此吾乡所未有。”这句话,听金老师解释了我才知道,意思是“这是我们家乡所没有的。”

其实,简洁和深奥是相辅相成的,简洁了就会深奥,而深奥的文字都会很简洁。

慢慢地,我开始读出一点意思了……

我最喜欢蹲在草地上看小虫子吃东西,跳来跳去,听它们唱歌。

有了这些虫子,夏天就变得更有趣了。我想如果汪曾祺也看到了这些虫子,一定会写一篇更精彩的文章。

汪曾祺笔下的夏天是有情有趣的,而我生活中的夏天也正是如此有意思。

草木篇读后感篇五

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我经常听老师提到汪曾祺的文章,却一直未曾读过。一次老师将这本《人间草木》借给了我,甚是惊喜。

书中写的却是些生活的小事或很平常的景物。第一大章《人间草木》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花园、儿时的风景与美轮美奂的四季轮回。“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在作者笔下,小到一只是天牛,大到一朵冰心蜡梅,都是那么柔美,那么可爱。真没想到,原来作者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快乐。这让我不禁想到写《呼兰河传》的萧红,在两个不同的作者笔下,有同样幸福的孩提时代、快乐的童年时光,更同样有着浓浓的思乡情。

《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则写了他在西南联大生活的七年。作者曾在西南联大被日军的飞机轰炸过,失去过一个母亲、一个继母。面对这一切,作者用生动、朴实的笔调写下《平淡人生》这一章,他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只是做了一个讲述者,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说得“平平淡淡”,这一从容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四方食事》,则收集了作者所品尝过的各地美食中的上品,读了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还有汪曾祺的文笔。他的文笔很“奇”,奇在他总是很细腻地描写一件事,却并不怎么写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几乎没用过“激动”、“高兴”这一类词,可作者的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这,就是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一本触人心弦的散文集。

草木篇读后感篇六

三尺讲台,红绿操场,奋斗的少年,热血的青春,这是我将一生铭记的一全。在这里,我遇见了让我受益终身、印象深刻的老师;在这里,矗立着让我寄予深情、依依不舍的校园。今当远离,思绪万千之中,最是感恩之情盈溢满怀。

回首在一全的三年,最难忘怀的是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与担当。

语文课上,张爽老师年轻热情,板书娟秀漂亮,总能妙语频出。每当我们考试受挫时,张爽老师的宽慰与鼓舞总能让我们如沐春风,即使失败也能马上重振旗鼓。她的温暖与从容来自于对教学真挚的热情。“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这本是我们考卷上一首普通的诗歌,但我注意到,当张爽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诵读此句时,她的眼底折出了光。那一刻,在她微扬的嘴角与坚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她作为语文教师的职业自信与骄傲;那一瞬间,我亦突然发觉,教师这一职业,不是时代瞬息万变背景下的被动选择,而是一份热爱,是一种责任。她就像是一束光,带领我走出阴霾,指引我走向光明。

课堂之外,亲爱的老师们还充满了“童真”与活力,和我们成为了朋友。

“不要说我现在在挖苦你啊,我一会儿还会打你呢!”王博老师手持戒尺,“张牙舞爪”地“威胁”我们,却总惹来我们的一阵阵笑声。这种对付小学生的手段,早就被我们“识破”了!甚至有时,我们还会偷偷的`把他的戒尺藏起来。他是我们的“大朋友”,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博儿”老师。虽然物理知识很难,可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物理的魅力与学习的欢乐。而我的物理也确实在高三这一年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言万语道不尽师恩难忘。在一全,我遇见了太多有趣的灵魂。

数学学科刘建秋老师与我们平等对话,她对数学的深入研究、她的专业素养让我折服。生物学科尚小双老师最是宽和温柔,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小天使”。化学学科常海老师外表很“佛系”,却最是“心机深沉”,话不多说,却会在成绩单上把我的名字画上十来个圈。还有最与众不同,我最亲爱的“老班”――英语学科张丽老师。课堂上,她讲课直击重点,且善于引导;生活中,她时刻陪伴,对我们有求必应。作为班主任,她最重视对我们的思想教育,能洞察班里的一切动向,侦察能力极强,我怀疑她看完了柯南全集,真是一位既甜又飒的可爱“老班”!

满载这一切珍贵记忆的,是一草一木亦能予人启迪的一全校园。

四季变换,昼夜晦明,在时光的流逝中,我突然明白那句“少年的肩膀应担得起清风明月,草长莺飞”。当我走进操场,伴着激昂的跑操声响,看见天边缓缓升起的红日;当我走出教室,透过走廊尽头的窗口,看到温柔惊艳的夕阳;当我漫步校园,看到阳光下的小桥流水,青树翠蔓……我总会想:我就是那澄澈透明的少年,那追寻美好、追求梦想的少年。

转眼已度过三年时光,我即将走向高考的战场。高一的稚嫩模样仿佛还在眼前,王校长的军训寄语犹在耳边,“奋斗是青春的主旋律”,这句话我记了三年,此后亦必将陪我度过大学四年。学子即将远行,回望草木青青,静听书声朗朗,方知这里的一切都满含深情。不舍一全,难忘一全。

草木篇读后感篇七

坦率地讲,我看书,多半是带着点附庸风雅的强迫性,一天强迫自己看几章几页,一点点地向前推进,看得吃力,毫无乐趣。

这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看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说来羞愧,在此之前,我居然对汪老是一无所知的。更没有看过他的文章。得亏朋友推荐,让我今生有缘读到他的文字,真是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汪老写的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那些景都是我们熟悉的,离我们不远,或者我们就置身其中,让我们感到亲切,也能勾起我们心里那些美好的回忆。

汪老《花园》里写的那些童年趣事里,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童年里的花园比汪老的花园更大(请允许我傻笑一下)。村子周围的自然旷野,虽然被全村人共有,但我总能在这座大花园里,找到属我自己的小花园。我的小花园是移动多变的,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或者一天里,上午在这里,下午在那里。反正是随我高兴,我想画地在哪里就在哪里。

我也像汪老那样嚼过草根,品过它淡淡的甜味;压过青草,看青草被压扁过后又缓慢伸直;抓过蟋蟀,但不是养在篾笼里,而是装在瓶中。我在玩螳螂时,母亲也警告过我,说是螳螂碰过的地方,会长修子(寻常疣)的,我就拿着小树枝拨弄着螳螂玩,不敢用手碰触。因为是乡下的野丫头,没汪老那么斯文,我爬过树,掏过鸟窝,把一窝小鸟带回家养。至于后来怎么样,已是忘了。拿网捕蝉的事,我也做过。我拿家里的网丝兜、细铁丝和竹杆,做一个捕蝉的网,听到蝉声就仰头在树杆上找。我记忆里是没有捕到过一只蝉的。但用这自做的网,倒是有捕到过蝴蝶,拿回家后,学哥哥姐姐的样,夹在书中做标本,过后再也不管了。夏天,我喜欢静静躺在小河流水的地方,感受着流水轻抚而过的温柔。秋天,便是偷吃最好的季节,饿了,花生、红薯和板栗都是被偷的对象。

当然,我也干过一两件有益无害的正经事。我喜欢花花草草,就捡来断砖石头,在我们家门前的院子里围起一个花坛,让父亲帮我填上土后,我种了菊花、月季、桅子花和一堆从田野里挖来的不知名的花。花坛里四季有绿叶,有花开。父亲说种上花的院子到底不一样,看着,饭也要多吃一碗。有一年,看母亲种丝瓜,我就跟她讨来一些丝瓜籽种在屋后的空地上,等瓜苗长起时,我也学着母亲的样,捡了些猪粪埋在苗旁,时不时去浇些水。没想到,我种的丝瓜比母亲种的好,结的丝瓜家里吃也吃不完,母亲叫隔壁左右的邻居来摘时,总不忘说一句:“是我幺女种的。”这事让我高兴了好一阵。

汪老的童年留在他心中的花园。我的童年留在我心中的花园。因为要得简单,容易满足,我们的童年都是快乐无忧有趣的。

汪老先生的《葡萄月令》,写了葡萄从入窖到出窖的整个生命历程。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看着父母翻田弄地,播种收割十几年,却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的辛勤劳动写于笔下。因为心里觉得那是不足为提的。如果非要让我去写,大概一定会浓墨重彩地添加进一些歌功颂德,强行赋予我自以为是的意义,让文章空洞无趣。

汪老写葡萄,像极了一位熟悉农事的葡萄老农,用平淡朴实的话语,把侍弄葡萄的农事一月一月地向我们细细道来,把所有的意义都赋予在侍弄葡萄的过程里。让读者自己去想会,去感受,去顿悟,去吸收自己需要的营养。

生命的意义莫过如此:在过程中去感知,去体会。

汪老在《人间草木》篇里,讲了三个小故事:山丹丹,枸杞子和槐花。坦诚地讲,我是不懂汪老所赋予的深意的。我只讲个人喜欢。我喜欢山丹丹的草木本有心和随遇而安的皮实;喜欢摘枸杞子二老淡泊名利的童心未泯;喜欢槐树花里那位妇人的简单纯朴。我在未嫁时,也跟槐花里那位妇人的想法差不多,如果有个人伸出手来跟我说:“跟我走吧!”我便跟他走。后来,我们家的大头先生出现了。我就跟他走了。

因为要得少而简单。所以幸福快乐。摘枸杞子的二老是。养蜂人的女人是。我想我也是。就象现在这样,晒晒太阳,看看书。

汪老在他的《我的创作生涯》里写道:“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汪老他做到了!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