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法制体检报告(模板18篇)

时间:2024-01-05 10:02:03 作者:碧墨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报告范文,以便向他人汇报和展示我们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制报告会

早上来到学校后,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第三四节课要由专家来给我们开法制报告会。

我们来到篮球场前,等待专家们入场。

专家为我们讲了一系列未成年犯罪的案例,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以前我也认为未成年人怎么会犯罪呢,但我现在明白了,未成年人有时也会因为一时冲动犯罪。

专家说:“未成年人应该遵纪守法,真爱生命,自觉设计,美好人生。”这四个词在我脑子里重复了很多遍,让我知道了人生是需要纪律的。首先,专家告诉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的安全。为我们讲了一个小女孩向吐把头伸出车外削掉了的故事,这让我感到十分害怕。后来专家告诉我们要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防止犯罪分子对我们进行人身伤害,这让我想到了以后黑夜不能自己独出门,谨防犯罪人士对我们图谋不轨。我心里想到这次听完专家的报告会后,自己以后一定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自觉设计美好人生。

专家还为我们讲了早恋的问题,说早恋只是喜剧开头,悲剧结尾。所以讲了一个实例,说一个不满18岁的女孩怀了男孩的孩子,结果杀死女孩的事。

所以这次报告会,我受益匪浅。

法制报告会

前几日,学校举行的法制教育报告会,我们都从中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听了法官的句句教导。我们也明白了犯罪的重要性。

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未成年人与犯罪没有关系。”但其实并非这样。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能犯这5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有多少人认为:我们绝对不会做这些事情的,但是,我们未成年人没有抵御诱惑,自觉管理的能力,一旦做了错误的事,就不可避免会受到法律的裁制。就拿毒品来说,现有那么多青少年染上毒品,无法自拔,又有多少青少年为了吸毒而杀人,抢劫,只要你吸了第一次,就会滋生出第二次,第三次。

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战斗。我们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法。

我们作为未成年人,一定要遵守以下几点:

(1)遵守法规,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2)加强受到侵略时要学会用法的心理。

(3)要明确知道受到侵略时的正确做法,如:躲避,不慌,呼救,智取等等。

总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们每个未成年人都要知法,守法,做一个懂得法律的社会小公民。

农村法制报告

本次查询采取随机投放问卷和攀谈走访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调查乡村司法普及近况,把握一手材料,为今后普法活动供应必然数据支撑。

一、乡村近况

被查询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人,计算标明:被查询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还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首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调查到,因为良多司法宣传过于深邃和单调,群众了解比拟坚苦,固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材料,但很少细读。

2、司法需求大

71%的查询查询人员努力测验运用所调查的司法维护本身权益,虽结果悬殊,但均透露表现把握司法是有效处的。假如有司法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本人想参与的愿望。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查询标明:男性最想调查的司法律例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损伤(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根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

女人最想调查的司法律例前三位:新型乡村协作医疗(14人,占女人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人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人20%)。

还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兴旺并没有障碍,乡村中男女对司法的需求的差别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调查司法,更多的是关注对财产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平安保证类。女人更多的是关怀家庭不变敦睦,然后关注家庭健康保证,经济收入,以及家庭不变类的司法。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因为经费、人员等缘由,往往疏忽了这一差别,大而统的宣传形式曾经不克不及知足农民对司法盼望多样化的需求。但愿今后我们执行的时分应尽量增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保证我们的辛劳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方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践有很大收支

查询显示:93%的被查询群众(男55人、女38人)调查司法的首要路子是经过电视、播送或收集。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宏大效果。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掳掠、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入看法,并能精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首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为难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局部群众并不克不及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慨:司法离乡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

3、处理路子存在隐患

当正当权益遭到损害的时分,30%的男性和25%的女人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人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县政府乞助,以期纠纷获得处理,占到查询人数的68%。

但是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处理办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

(1)私了因为其往往是变乱两边在变乱发作后自行磋商处理,而大大都人对变乱自身没有明确的看法,致使私了却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还其不具有司法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持续纠缠,甚至发作暴力事情。例如,走访中调查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医治中伤者因病毒传染致使发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最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回绝村镇两级调停,然后让处置人员非常扎手。

(2)村镇两级调停本是一种有用处理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有必然的司法约束性。但实践中,固然村镇两级都坚持了纠纷调停室,但村镇干部大局部未学习过相关司法,还也没有经由专门的营业培训,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停室12个,镇级纠纷调停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停干部中仅有镇调停室2名工作人员承受过司法培训并专职调停,村级调停室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并且仅村支书承受过几天相关调停培训,他们在调停中往往凭仗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固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经历在不少调停中起到了关键效果,但还良多经历跟司法、律例有收支,甚至相悖。

4、对司法顺序不清晰

在针对女人的查询标明:在40名女人中,大都不走司法顺序的首要缘由是不晓得详细该找那些部分,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人47.5%);感觉诉讼工夫过长,费用太高,因小失大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人45%)。

走访中亦调查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首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偏向或感觉诉讼工夫太长,而抛弃对本身权益的追求。

1、图文并茂,将司法材料浅显化。

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平安防火常识把握比拟足够,讯问中得知,本来他们手头的平安防火材料是用漫画和粗浅的言语展示出来的。这有用的处理了局部群众因为文明和了解力等缘由而使宣传乏力的疑心,值得在乡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用。

2、多种方法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目前生活的印象是无须置疑的,因为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严重的、惊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固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而,恰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司法律例倾斜,让广阔群众取得真正有操作性的司法。

(2)查询中,有30%的群众也经过报刊、杂志学习司法常识。走访中调查,这些喜好念书看报的人多为邻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经常向他们调查一些司法律例。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法,诠释司法,就能经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充分运用长途教育平台资本,开展教育学习。长途教育系统内的资本涵盖了乡村生活的多方面,个中也有很多贴合乡村实践的司法律例,其采用专家解说的方法,直观的将司法律例展现出来。目前长途教育点曾经根本掩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应用,也能为司法普及做出主要奉献。

3、增强底层调停人员培训,提拔营业程度。村镇两级调停能获得68%被查询人数的喜爱,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宏大的危机。广阔村级调停员的本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效果的`巨细。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纠纷层出不穷,因而对乡村调停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培训需求常态化、生活化,将乡村经常见案例和新兴案件作为教材,让优异调停员言传身教,保证经历与司法的双重偏重。

4、结合群众需求,制订普法方案

(1)依据群众需求,组织专项司法下乡。不要贪大求全,不求一了百了,一次只针对单一群体的单一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如针对男性对劳保方面的司法需求,举办劳动律例下乡,切实知足群众诉求。

(2)针对乡村私了行为,制订相关指导。私了作为群众本人处理矛盾的方法,可以持续存在,但为了保证两边正当权益,防止后续纠纷,可以测验将已有矛盾纠纷归结出来,如损掉细微,可以明确断定的归入私了;不克不及确定损掉的建议递交上级。然后进步纠纷处理效率,削减不用要的纠纷。

5、组织活动法庭,游走乡下。群众司法诉求多是简略的,可执行简略审讯的案件,因而可以测验坚持活动法庭,巡回于乡下,走进院坝,在群众中审讯,既能解民之所需,又能将司法更活泼直观的传达到群众中去。

本次查询,在外调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完成得比拟圆满,但因为本身缘由仍存在不少问题:

1.查询表设计仍有欠缺。固然再三对换查表进行批改,但因为团队人员均不足足够查询经历,查询计算中发现不少设计问题,如未能设计出被查询人的首要收入起原,使在剖析中短少了职业对司法需求的剖析、没能为走过司法顺序的人员独自设相关问题,致使我们少了深化调查相关状况的时机等不克不及不说是本次查询的遗憾。

2.问题表述不明确,未能让群众理睬查询者本意。如第8问,不少群众误以为只要司法顺序才算运用所调查的常识维护本身正当权益,招致有29名群众未能按设计者志愿填写,使该问剖析并不非常有代表性。

3.写作团队离乡村实践仍有段间隔。如未依据乡村文明水平低、大龄化严厉的根本状况设计问题,招致不少剖析基本不克不及从查询表得出。幸亏,我们的外调人员极端负责,在调查到相关状况之后,采取了发问方法调查了局部问题,使得剖析获得有用的一手材料支撑。在此笔者向外调人员透露表现感激。

农村法制报告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投放问卷和交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了解农村法律普及现状,掌握一手资料,为以后普法活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

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

2、法律需求大。

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

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男55人、女38人)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并能准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

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

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

(1)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性47.5%);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性45%)。

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自身权益的追求。

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

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解力等原因而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用。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培训需要常态化、生活化,将农村常见案例和新兴案件作为教材,让优秀调解员现身说法,保障经验与法律的双重并重。

4、结合群众需求,制定普法方案。

(1)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专项法律下乡。不要贪大求全,不求一劳永逸,一次只针对单一群体的单一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如针对男性对劳保方面的法律需求,举行劳动法规下乡,切实满足群众诉求。

(2)针对农村私了行为,制定相关指导。私了作为群众自己解决矛盾的方式,可以继续存在,但为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避免后续纠纷,可以尝试将已有矛盾纠纷归纳出来,如损失轻微,可以明确判定的纳入私了;不能确定损失的建议递交上级。从而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5、组织流动法庭,游走乡间。群众司法诉求多是简单的,可执行简易审判的案件,因此可以尝试建立流动法庭,巡回于乡间,走进院坝,在群众中审判,既能解民之所需,又能将法律更生动直观的传播到群众中去。

本次调查,在外调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完成得比较圆满,但由于自身原因仍存在不少问题:

1.调查表设计仍有欠缺。虽然再三对调查表进行修正,但由于团队人员均缺乏足够调查经验,调查统计中发现不少设计问题,如未能设计出被调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使在分析中缺少了职业对法律需求的分析、没能为走过司法程序的人员单独设相关问题,致使我们少了深入了解相关情况的机会等不能不说是本次调查的遗憾。

2.问题表述不明确,未能让群众理会调查者本意。如第8问,不少群众误认为只有司法程序才算运用所了解的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有29名群众未能按设计者意愿填写,使该问分析并不十分有代表性。

3.写作团队离农村实际仍有段距离。如未根据农村文化程度低、大龄化严重的基本情况设计问题,导致不少分析根本不能从调查表得出。幸好,我们的外调人员极其负责,在了解到相关情况之后,采取了提问方式了解了部分问题,使得分析得到有效的一手资料支持。在此笔者向外调人员表示感谢。

法制报告会

上周五的下午的法制论坛,使我明白了很多。

我知道了很多法律规则,比如刑法等等,懂得了要做一个“知法的好少年”!

俗话说得好,“三思而后行”,做每个事情时不要盲目的去做,而是先停下来仔细认真地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会不会对自己或别人有伤害。“冲动是魔鬼”!可能一时的冲动或愤怒,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为什么要建立少管所呢?我们要思考,大部分都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矛盾,可能是不小心的碰撞了一下,可能只是一句玩笑,却能引发了一个个惨剧发生!难道这么多的事例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么?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不要恼恨,要和他平和的交流,当别人不小心的碰撞时,不要恼恨,一句对不起,没关系,这六个字能解决了一些问题!当别人不小心说了一句坏话,不要恼恨,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交流。

一声对不起,没关系,一个问候,一个能理解别人的心,不知道解决多少个事情。何必用无理、骂人、刀子来解决呢?当你天天在说和平相处,和平相处,你和平了么?有时候停下来想一秒钟,可以改变了一个坏情的发生、恶化。有时候,说三个字对不起、不客气,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有些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和善地去解决呢?如果我们懂得了谦让,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战争,没有矛盾,没有少管所了。如果老师批评了你或冤枉了你,不要去反驳老师,等下课了,都心平气和了,去跟老师谈谈心,说一下自己的意见。花应该盛开在它该盛开的季节!

让我们去做最好的自己,让我或你或他做一个知法的好少年吧!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足迹,只能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向前方、未来!

未来是我们的,我们是未来的......

法制报告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按照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本事的意见》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县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本事,根据州目标考核要求和***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安排意见,经请示县委领导同意,今日举办全县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并有幸邀请了***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来给大家授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教师的到来。

今日前来听课的有:

1、县四家班子在家的领导、--------------。

2、十九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县直部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

***教师是***民族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经济系讲师,经济法硕士,中国法学会会员,贵州省法学教育会理事,主要从事民族地区法治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两项,地州级课题两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

今日张教师为我们主讲的资料是“树立法治政府理念,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请大家集中精力听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下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教师给大家讲课。

刚才,张教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树立法治政府理念,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进一步增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依法治理的观念,提高我县法治化管理水平起到了进取的指导作用。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为张教师精彩的讲课表示衷心的感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制报告会

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学校的预警机制,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根据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我们学校于10月28号在开发区初中操场举行了一场全校师生参与的法制教育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是我校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和谐校园”主题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报告会上,张法官用生动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有的放矢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形象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报告会紧密结合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如何避免受到伤害两个方面,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认真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就在校学生如何防范抢夺、敲诈、远离黑网吧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讲解。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评述,催人警醒,发人深思,博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聆听报告,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怎样做事如何做人。

报告结束后,各班级还组织学生交流感想,检查自己是否存在不良行为,讨论如何增强法制观念,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诱惑,做一个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

学生法制报告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敏捷的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任,因此没有确立对法律的权威。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不成熟。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另外,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当前大学生在违法犯罪面前,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正义感。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大多仅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导,而不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x”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总之,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起来。但是,众所都知,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也是维护正当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们进行了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希望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0月1日至12月1号,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共征集问卷97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当代大学生。

(一)学生发面的原因。

(1)缺乏主动性和远见性。

根据调查了解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而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法律知识。

而且,法律知识有相当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的相关课程,也只是要求考试过关就行,对于学校举行的法律知识讲座,去的人更是少上加少。这样逐渐形成不良风气,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大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并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长远作用以及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很难有扎实的法律基础。

(2)缺乏实践性。

根据访谈,一部分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好像真的离我们很远,我们在课堂学到的知识长时间不用,缺乏实践,很快也就忘记了。在我们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只是详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考验,因此大学生只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却不会应用,只是流域形式。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除了将法律作为专业课来对待的专业,老师都不会过高的要求专业的学生,只要能够不影响课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学生也会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师对此也不以为意。另外,老师每堂课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程,讲述知识,使课堂气氛乏味,学生自然提不起精神去学习。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通过参考相关的报道,我们认识到:学校方面关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也只是开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同时一周也只是一大节课而已,想要很好的讲授法律知识对老师老说也是很有挑战的,说明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程度关注不够。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死读书的情况,而缺乏实践。

(一)学生方面: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多组织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如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等。当然还可以组织法律主体活动,模拟实践等方式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让道德修养与法律同时进步。

(二)教师方面: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欲望。在课堂教学重,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局限,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主题活动等,这样效果也会比课堂教学好很多。

(三)学校方面: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多组织专家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尽量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四)社会方面: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此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单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法律素养,这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然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是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是我们保护合理权益的武器,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合法的权益,而知法,守法,维权更是我们了解法律的过程。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国家,个人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时长2个月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我们不仅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通过参考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同时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通过这次调查得到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有问卷心这个网站,经过老师的辅导,我学会了许多以前没要接触到的新知识。在学校调查反谈中,我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提高,胆量也大了,思路也拓宽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还进行了交流。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也是频频出错,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忙。借此机会,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如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会做表格,不知道怎么报告格式,礼貌也不足等等。吸取此次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取长补短,虚心请教。

法制自查报告

按照###县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2011年度共性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目发„2011‟19号)要求,我局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工作和“六五”普法工作,现将2011年1-3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法制##”创建活动。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2011年年初,完成了“法制##”创建活动方案,启动创建活动并进入全面组织实施。一是成立“法制##”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处理“法制##”创建活动日常事务。二是“法制###”创建活动纳入我局综合目标考核,逐层逐级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检查。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制建设。

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的单位为目标,着力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定党组议事规则及依法决策制度,对重大决策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

(三)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学习,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深化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群众获知公开的政务事项和信息途径方便、快捷。积极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四)发挥职能优势,加强法制宣传。

加强了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指导和监督,使涉旅单位自律规范,作用发挥明显。切实在联系社区、联系乡镇开展宣传,抓好信访和维稳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信访、维稳督办案件。规范行政执法主体,适时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强化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经自查,县###2011年1-3季度“法制###”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并逐项得到落实,无因违规任用干部引起争议,未发生重大违纪案件和渎职、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自查得分为100分。

二、“六五”普法工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进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

精心制定普法工作要点。我局根据县“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明确普法重点对象,重点开展以宪法及维护社会稳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做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为全局“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明确任务抓重点,实现工作整体推进。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局认真按照的要求,抓好重点对象,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实现整体推进。

建立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抓好领导干部学法。为加强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牢固树立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我局制定了《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十二项制度,中心学习小组设组长一名,由党总支书记担任。中心组每月组织集中学习一次,每月围绕1个专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

法承担责任的意识。

(三)狠抓法制宣传工作,推动依法行政。

利用各种纪念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以“12〃4”法制宣传日为主线,充分利用“3.19”矿产资源宣传日、“6.25”土地宣传日、“7.1”行政许可法宣传日、“11.9”消防宣传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综治宣传月等纪念活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在开展单位业务工作时,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经自查,县###2011年1-3季度“六五”普法工作已全面开展,并逐项得到落实,无违法案件发生,无乱作为现象。自查得分为100分。

法制报告会

下午,在学校图书馆前我们学校政教处组织了法制教育报告会,听过法官的报告和校长的谆谆教诲,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不去触犯法律,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们都要严格遵守。

在我们学校内也有许多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例如,同学之间因为口角而发生争执,造成打架斗殴的事件。个别同学有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等。学校的领导根据这些现象都制定了相应的校规,对于那些违反校规的同学都给予了相应的处分。我们要遵循校规不违反,校内的学生不与社会上的人员有联系,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以前,我也听说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事。例如,在校的学生因受不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去网吧上网打游戏,长期下去,没有资金来源,从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也有的青少年,因染上了毒品,没有资金也同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案例有很多,都说明了他们法律知识的缺乏,也告诉我们学法、守法的重要性。

我们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触犯了法律,我们不仅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伤害了疼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和老师,对社会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他人。

听法制报告

今天下午,杨警官给我们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法律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所以就去偷别人的东西。

杨警官给我们讲了一个事例:有一个小偷去偷了一辆电动车,骑着骑着,就想上厕所,小偷就只能把电动车放在厕所外面,可当他出来时,车却不见了。他非常恨偷车的小偷,但他却没有想到他自己也是小偷,所以就报了警。当警察赶到后,警察问了他一些关于电动车的`资料。他才恍然大悟,其实那辆电动车也是他偷来的,他只能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过程告诉警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偷永远都会让人痛恨,永远都会让别人看不起,永远都会抬不起头来。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事:有一天中午,有一位同学带了一盒彩铅,另一位同学看见了,非常喜欢,很想占为己有。所以她就趁别人睡觉的时候把彩铅偷走了。午觉起来,那位带彩铅的同学找不到彩铅很着急,所有的同学都在帮忙找。偷彩铅的那位同学想:如果别人知道是我偷的,一定会骂我的,那我就把它丢到臭水沟里去吧,这样谁也找不到,也不会说是我偷的了,这样谁也得不到。就在这时,有一位同学在臭水沟那儿找到了彩铅。这件事情这么久了,都没有查到到底是谁做的。

法律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牢记法律知识,不要到最后后悔啊。

法制自查报告

为了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通知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消除危害少年儿童的社会不良因素,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学期以来,我们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健全组织机构。

组员:赵淑萍高小奇刘兴兴段丽丽。

二、有条不紊,扎实开展法制教育。

为了有效开展法制教育,开学初,校领导积极谋划,高瞻远瞩,制定了详细的法制教育工作计划,截止到目前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一)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开学初,集中三周时间组织教师、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条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

1.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学习,理解相关的条款和规定。2.学生自学并要求把一些与学生有着切身利益的的条款背诵下来。

3.学校为促成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设立监督哨,对学生在校、在校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将学生的监督情况在每周一的升旗时间进行公布,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并对优胜的班级授予流动红旗。

(二)充分利用《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培养学生法制观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普法办编写了《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制观念,我校充分利用这套教材。具体做法是:1.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对教师进行了严格的培训。2.在学校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课中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上好法制教育课,要求教师有教案、有计划安排。3.学校领导为督促各班的落实情况,组织听课进行督导,不得挪用、占用此课时。

(三)法制教育活动周将法制教育活动推向高潮。为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我校把每学期15周定为“法制教育周”。另外我们还与学生家长、教职员工都签订乐安全责任书。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我校未出现一例学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今后我们将持之以恒,有的放矢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使我校法制教育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为育人基地的学校,我们将义不容辞的担负起“普法”的重任,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迎春街小学200。

9、11、27。

开展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教。

迎春街小学在认真落实杏花岭区教育局普法工作安排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了井然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为目的,以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为出发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落脚点,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着陆点,经过一学期的普法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形成了在小学生中学法、知法、懂法的浓厚氛围,使校园的文明、和谐空气不断增强,在学生中树立了“人人”学法,个个守法的格局。

一、落实责任,创建法制教育新局面。

普法教育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今年九月的法制教育活动一开始,学校领导就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为魂,法制立校,净化校园,促进教学”的新理念。决心以此为主题,全方位打响我校今年的普法教育活动。打破以往“封闭”的模式,走开放务实的新的普法教育体系,创出迎春街小学特色。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马建华为普法教育小组组长,惠丰为副组长,赵淑萍、高小奇、刘兴兴、段丽丽为成员的学校普法领导机构。学校还请进了职工新村派出所干警范立春为法制副校长,充实了学校领导班子,并常年挂职,参与党校全面管理教育,要一改以往法制教育“一阵风,假大空”的不良局面。接着,学校重点落实了四点:

(一)制定完善了各项制度。领导小组制定了组长、副组长,成员的责任制,制定了班主任、骨干、学生的责任目标,逐一细化,并张榜上墙。

(三)千方筹措经费,确保法制教育教材。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仍挤出一定资金,加大对法制教育教材的资金投放。学校花两千多元为老师一人购了一本《普法读本》。

(四)扎实推进法制活动。学校领导小组随时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月月制定教育重点,天天开展法制教育,周周有情况交流,让法制深入校园,进入每个学生心灵和行动中,并月月有小结,期期有总结。使法制教育常抓常新,防止单一,不走过场,形成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正是采取了新思维、新作法,学校今年的法制教育,配合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向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了“法制人人学,法律人人守”的局面。

二、强化认识,扎实开展普法教育。

为了防止重演“广播上有声,学生中不知,行动时无形”的局面,学校在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就必须要有新举措,就一定要调动每一个师生的参与意识,才能让法制教育步入“务实”的轨道。活动一开始,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就学生中存在的法制意识差、法律观念薄弱,违法行为时有显现的实际,研究现状,采取了三步走的做法。

一是学,学法是开展法制教育的切入点。要想使普法教育不枯燥、单。

一、乏味,学校主要抓了几点:(1)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并把这几部法律的重点内容摘录出来,印成宣传资料,分发到班,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时时学习感知这次学法的内容。(2)开展辅导讲座。由法制副校长胡春举行了一次《学法知法懂法,做守法的好学生》普法知识讲座,全校师生都聆听了讲座,还让师生向法律顾问进行了法律知识咨询,使学生大大加深了这几部法律知识的理解、认识。(3)畅谈学习体会。讲座之后,为深入开展活动,我们以班为单位开展讲座,谈学法的重要,守法的必要。并以“预防犯罪,与法同行”“法律无处不在”为主题,开展征文竞赛,使学法落到实处。(4)多法并举宣传。为有效开展活动,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制定宣传教育,做到“红领巾广播台”天天播,班会队节节讲,板报、墙报、橱窗全部办了一期普法宣传教育专刊;还组织宣传小分队,送法上街,进村回家,真正使法制教育深入到学校,课堂、社会、家庭,使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形成浓厚的学法,讲法氛围。

二是讲。讲是学法的结合点。在每次学法之后,我们都让师生开展“讲”。具体内容是:讲学到了哪些法律,讲受到了哪些教育,讲得到了哪些收获,讲学习文化知识与学法的关系,讲违法的危害,讲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天天讲,反复讲,让学生感受到学法之重要,知法之必要,守法之需要,通过讲,让学生提高认识,自觉互动。三是做。做是学法的落脚点。要真正把法律从学生的口头、脑子中解脱出来,变成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就必须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做,按法律法规去做。这也是学法的必然结果,因此,每学一点法律知识,我们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去做,去怎样做。如学了《义务教育法》让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学了《交通法》,要求学生走路,骑车按规定行,学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引导学生不进游戏厅、网吧等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正是这种有机结合,使学与做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守法成了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正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今年普法教育的新内容。开拓了法制教育的多渠道,更新了法制教育的新理念,激活了法制教育的新机制,使法制教育在我校形成了一个空前未有的好局势。

三、

以人为本,彰显法制教育的成果。

在学习,开展法制教育的全过程中,我们把“以人为本,促进教学,确保效果”贯穿活动始终。单纯的法制教育,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是完整的教育,反过来说,单纯教学,不学法制,不也是全面的教学,二者必须统一才能相得益彰。为了落实新的办学理念,我们注重了法制教育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显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保在校学生巩固率100%,为控流保学,学校保证义务教育法的全面落实,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补充制定了评先表模一票否决制,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行费用减免。

2、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还把学生带到牛驼寨教育基地,听讲革命先烈的事迹报告,把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各种教育,提高了爱国、爱校的思想。

3、着力解决社会、家长对教育的热点问题,建立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针对家长关心学生安全问题,学校在学习交通法规的同时,采取中午、晚上学生排队放学,由教师护送回家。对骑自行车的学生学校印发了“告家长书”,与家长建立联席制,往返护送。为确保学生节假日安全,学校定期向家长印发《寒暑假告家长书》,确保了学生在校在家一样安全。正是这些行之有效的作法,使学校多年安全事故为零,使家长、学生对普法教育十分满意。

4、在学法讲法守法活动中,对进游戏厅、网吧有染的学生触动教育最深。

5、这次活动全校有18人评为这次学法守法标兵,有25人的“法律在身边”优秀征文在校获奖。

成绩的取得,足以证明:法制教育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我们一定以此为契机,建立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让学校工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更进一步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迎春街小学2009年11月27日。

法制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犯罪率略有上升,各种恶意犯罪事件均有大学生参与其中。表面上,大学生犯罪是个人行为缺失造成的,本质上是由于大学生缺少法制意识,导致其个人行为违背了法律法规。高校是大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平台,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还需重视法制观念教育培养工作。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调查主体。

1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

此次调查选择的是高校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大四学生。

3调查方法与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各大高校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调查结果及分析(原始问卷见附录)。

你的性别。

a男45.61%b女54.39%。

你的你所在年级。

a大一23.68%b大二65.79%c大三4.39%d大四6.14%。

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

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

a很重视40.29%b一般关心56.12%c无所谓3.6%。

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

a很强13.67%b一般62.59%c较弱17.88%d很弱5.87%。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很紧密41.77%b一般50.21%c几乎没有8.02%。

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何而来。

大多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课本与电视,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接下来的三个小题,我就参加调查的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了测试。

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当被问到"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时,只有38.6%的同学选择了一定会,大部分的选则了偶尔会,这就表示了大学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应该有的权益。

当被问到"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绝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样才是合乎法律的行为。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需要完善。

当被问到"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时,答案出现了很严重的偏差。法制宣传日是每年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学知道,还有54.55%的同学选择了我所设置的干扰项,这就证明,法制的宣传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没有在12月4日得时候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活动,致使大学生法律知识缺失。

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学校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多选)。

这是两个带有主观色彩和建议性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够完善和教育制度的问题是引起法律意识缺失,同时他们愿意并且希望学校能够以相关法律课程以及宣传的形式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

你对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方面有何看法。

这是一个不是必须答的问答题,一共有55人回答了我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认为,大家现在基本的法律意识是有的,并且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不应该。但是具体到生活中如何实际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切实让他们发挥功用就不得而知了。他们认为,应该告诉大学生,如何合理合法的保护自己,对现在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作出合理的规避与应对。

5对于结果的评价。

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识,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个学子从小到大受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对法律基本知识早已耳濡目染,尽管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院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质还可以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基本常识,而不是深沉的理论,当今我院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对法律学习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运用法律,它们是两码事,运用主要是以知道为基础,由于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行动容易冲动,易受别人的煽动,追求时尚和个性,好面子,在处理具体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确使用法律,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而维权更不用说了,当今大学生遇到侵犯个人权益时,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回避,忍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任程度低。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通过老师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在课时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讲授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不仅仅采用老师讲授,还要采用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象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大学校园发生的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反省发生的原因,同时适当的进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学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硬法律知识法制教育对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极为重要.通过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判断能力.自觉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于培养他们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情感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因此.不仅在课堂上要宣讲法律知识.法制理论,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闭路电视等多种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竞赛,典型生动案例剖析等形式,寓教于乐,使法制深入人心,使学生知晓其中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时时处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他们心中存在的零碎的,分散的和不系统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提高为完整,系统和科学的法律观念,使他们从法律方面认识到自已的权益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学法,懂法。

结束语。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是我们保护合理权益的武器,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合法的权益,而知法,守法,维权更是我们了解法律的过程。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国家,个人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录。

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请您认真,如实填写。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的你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

a很重视b一般关心c无所谓。

4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

a很强b一般c较弱d很弱。

5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

a很紧密b一般c几乎没有。

7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你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

a一定会b偶然会c无必要d无所谓。

8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9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11月4日b11月27日c12月1日d12月4日。

10你认为不少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a考试教育制度不合理b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c和会不够发展d其他。

11你认为学校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多选)。

12你对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方面有何看法。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传成为了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情况,探索法制宣传的新渠道,本小组特对此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本校大学生中展开了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提出建议,以此为促进社会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调查以随机问卷方式,面向全体杏坛学院的学生。共制问卷100份,收回92份。问卷的内容围绕"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展开,总共10道题。在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段的学生都有,大四的占了大多数,他们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观意义上的非法律专业学生在完成了大学阶段积累后所知晓法律的程度。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现状,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成,因而进行了本次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问卷形式了解真实数据,进而通过数据得出问题,通过问题了解到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从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

所谓法制意识,其实更多的讲究的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法律的了解和情感。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径"而提出的,通过大学生的回答,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态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关基础法律知识和权利义务的认知。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而设计的,基于此理由,我们选择了一些基础的法律问题,同时这些问题有正确答案,通过答案的正确率来了解此方面。

第三部分:实践中对法律的运用和理解。这一部分是针对概念中"对法律意识观念以及对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而设计的。因为是要了解大学生对法律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我们通过商量,希望可以通过现实中大学生热点关注的或者生活中会遭遇的一个场景来展开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拉近问卷调查者与被调查的距离,也可以得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最真实的反应。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是有必要的,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保证了学生与法律知识具有较广的接触面,这一点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可是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8%的学生知道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这表示,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对生活中的法律没有予以足够的关心。对于"法律是否能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个问题,38%的学生选择了"能,我对法律有信心";18%的学生选择了"不能,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的人的代表";34%的学生选择了"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在大学生看来,现在的法律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甚至法律存在的基本意义都在面临着被部分学生否定的局面。虽然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能单纯地归结于法律本身的不完备,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法律体系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由此可见法制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脱节。同时,只有14%的学生表示曾经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己被侵犯的合法权益。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不禁引人深思,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尚如此不愿以法律作为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实现全民懂法用法还任重而道远。另外,对于诸如一块钱之类的细小的利益,69%的学生选择了不会去争取这样的利益——即使这样的行为在法制意识的普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可能使别人因此而受益。在"假如你参加勤工助学或利用课外时间在社会打工,当您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您会"一题中,有51%的学生选择用法律手段解决争议,也有18%的学生希望通过别的合法手段来争取解决问题。但仍有将20%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社会中思想最为激进的大学生仍有这种思想的存在,并占据如此之大的比例,不禁让人汗颜,引人思考。不过,在面临着严峻现实的同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希望,学生也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来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问卷中所提出的诸如"增加有关法律的课程"、"组织普法讲座"、"组织学生参与法庭旁听"、"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审判"等形式均受到了学生相当的赞同。

要提升大学生的法制意识,需要不同渠道的共同合作与努力。由此,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丰富和法律兴趣的培养,学校是教育机构,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后备干部和各级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知法,使他们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做到守法、用法、护法,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法律教育课程和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活跃于校园内的有关法律的社团也应该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法律兴趣,活动开展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古板化,要让学生们去参与和配合中真正有所收获。其次,全面普法教育任重道远作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此欠缺的情况,推及全民的法制意识,结果自然不容乐观。因此,全民的普法教育及其法制进程可想而知,面临巨大挑战。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各级教育机构,组织机构都应该注意把法制教育提上日程,完善法律咨询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同时,司法机关应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度不断暴露的司法处理问题,司法腐败现象,让人民对法律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因而加强对公、检、法机关的规范化整治,以及律师等法律工作者行为作风的整治也越显重要。普法的基础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进程的关键一环。

另外,根据大学生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权利观念,即改善现阶段教育对于法治观念培养的缺乏;国家应继续加强对法治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有利于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对落后经济地区的法治建设要与发达地区同步推进,防止法治建设的不平衡阻碍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发展;要限制公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形成社会良好的风气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加深对我国法制实践了解,让大学生自觉培养法治观念。

综上,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亟待提高,这需要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观念的培养,法制社会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行动开展得越早越好,因而,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力量都应该为形成一个有着良好秩序以及公民能有能力依靠法律武器而无任何后顾之忧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敏捷的思维,善于独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己的素质要求较高。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任,因此没有确立对法律的权威。其次,大学生法律意识不成熟。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体,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等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另外,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当前大学生在违法犯罪面前,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正义感。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大多仅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导,而不主动学习法律法规。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总之,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起来。但是,众所都知,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也是维护正当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们进行了以大学生法律意识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希望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增强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调查方式:2011年10月1日至12月1号,我们通过发送问卷进行网络调查和在校调查,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共征集问卷97份。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对象:当代大学生。

五、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共100人,调查情况如下:

1、你在哪里长大()。

a城市b农村。

2、对于盗版问题()。

a很反感b无所谓,便宜就好。

c根据质量而定d向有关部门举报。

3、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你的做法()。

选项。

小计108181100。

比例10%81%8%1%。

a、不用写b、应当写c、写不写都无所谓。

d、说不清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5、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6、你对闯红灯的看法()。

a不闯,违反交通规则b大家都闯,我也闯c看情况。

7、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b、缺乏法律知识。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

8、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b、偶尔c、从不。

10、当你和你的家人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

选项。

小计6451948100。

比例64%5%19%4%8%。

11、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b一般c基本没用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1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b报纸上c学校课本上d家庭的影响e其他。

13、你认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学期遇到法律问题的频率为()。

a20次以上b10次c5次d5次以下e0次选项小计4。

9比例4%9%a20次以上b10次。

14、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b无所谓c不希望。

15、您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

a法大于权b权大于法c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d说不清。

(一)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及对法律知识来源的认识。

(二)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通过对学生遇到盗版问题的调查,我们发现向有关部门举报的人只占4%,绝大多数是根据质量而定。而当大学生在路上看到有人偷东西时,有11%的人选择明哲保身,视而不见;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占50%,选择报警的只占13%,大声呼叫并训斥小偷的占7%,19%的大学生觉得说不清。

接着我们又调查了大学生对闯红灯问题的看法,发现选择不闯,违反交通规则的占60%,还有6%的大学生选择,大家都闯,我也闯;34%的大学生选择看情况。而当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的只占64%,诉诸武力的占5%,通过关系解决的占19%,根本没有在意过的占4%,还有8%的大学生感觉委屈但也无能为力。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还有部分大学生不选择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据调查,我们发现有52%的大学生缺乏法律知识,而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只占18%,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占30%。这很明显的表明大学生缺乏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意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识阶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识,实际运用能力不足。

(三)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法无处不在,法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据调查还有20%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50%的认为一般,甚至还有5%的大学生觉得基本没用。那么,为什么会有大学生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呢?为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发现只有11%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大于权,而认为权大于法的占45%,34%的大学生认为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还有10%得大学生觉得说不清。这一方面说明了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六、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学生发面的原因。

(1)缺乏主动性和远见性。

根据调查了解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而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法律知识。

而且,法律知识有相当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的相关课程,也只是要求考试过关就行,对于学校举行的法律知识讲座,去的人更是少上加少。这样逐渐形成不良风气,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大学生重学分,轻实效,并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长远作用以及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很难有扎实的法律基础。

(2)缺乏实践性。

根据访谈,一部分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好像真的离我们很远,我们在课堂学到的知识长时间不用,缺乏实践,很快也就忘记了。在我们学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只是详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论,缺乏实践经验的考验,因此大学生只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却不会应用,只是流域形式。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除了将法律作为专业课来对待的专业,老师都不会过高的要求专业的学生,只要能够不影响课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学生也会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师对此也不以为意。另外,老师每堂课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纲进程,讲述知识,使课堂气氛乏味,学生自然提不起精神去学习。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通过参考相关的报道,我们认识到:学校方面关于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也只是开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同时一周也只是一大节课而已,想要很好的讲授法律知识对老师老说也是很有挑战的,说明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程度关注不够。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死读书的情况,而缺乏实践。

七、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一)学生方面: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识,多组织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如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等。当然还可以组织法律主体活动,模拟实践等方式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让道德修养与法律同时进步。

(二)教师方面:打破常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欲望。在课堂教学重,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可以打破常规教学局限,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让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主题活动等,这样效果也会比课堂教学好很多。

(三)学校方面: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多组织专家讲座,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尽量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四)社会方面: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总结。

根据此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单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法律素养,这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然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还很低,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多数是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是我们保护合理权益的武器,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合法的权益,而知法,守法,维权更是我们了解法律的过程。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国家,个人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

九、研究心得。

通过这次时长2个月的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我们不仅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通过参考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了解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同时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通过这次调查得到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刚开始我并不知道有问卷心这个网站,经过老师的辅导,我学会了许多以前没要接触到的新知识。在学校调查反谈中,我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提高,胆量也大了,思路也拓宽了,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情况还进行了交流。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也是频频出错,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忙。借此机会,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如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会做表格,不知道怎么报告格式,礼貌也不足等等。吸取此次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取长补短,虚心请教。

与此同时,这次的调查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敲响了警钟。法律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就必须懂法,会法;法律也是无处不在的,像盗版、偷窃、交通事故等等这些生活小事都涉及到法律,这些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学法、懂法、守法。最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听法制报告

今天,学校又举行了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这样的报告会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

在听法制教育报告中,我深深地了解到,我们未成年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社会要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要求自己做到:不进网吧,不打游戏机,遵守学校纪律,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法制办述职报告精选

今年以来,市法制办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综治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我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社会维稳工作全局,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要求,将依法行政作为推进综治工作的重要结合点和最终落脚点,与业务工作同步谋划、重点推进,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法治政府建设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行综治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由主任牵头、联络员具体承办的宗旨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综治维稳工作和平安建设情况。

(二)健全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是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将治庸问责和强化机关自身建设相结合,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道德、法制和廉政等普法教育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单位内部无干部职工违法犯罪,无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无非正常上访或因信访办理不及时造成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健全制度,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一)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根据省、宜昌市相关文件规定,上半年我办起草了《枝江市政府系统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方案》及《枝江市政府系统制度廉洁性评估专家工作规则》,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印发,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同时,聘请了杨义华等14名同志为市政府系统制度廉洁性评估专家,并切实在实际操作中把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关,为推进法治枝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开展《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为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切实从源头上预防行政违法,根据省、宜昌市相关文件规定,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8月我办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送市政府办制定下发,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主要检查我市各地各部门2015年3月1日至8月1日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重点从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制度廉洁性评估)执行情况、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违法制发规范性文件责任追究情况、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的组织领导情况四个方面进行检查。通过采取各地各部门先自查,后抽查的检查方式,了解我市各地各部门《湖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经查,我市2015年3月1日至8月1日制发政府规范性文件1份,制定主体适格、制定程序合规。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程序,对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进行认真审查把关。2015年,我办共审查政府及其部门各类文件18份,发出《规范性文件事前审查意见书》1份,向宜昌市法制办报备政府规范性文件1份。

三、维护社会稳定,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一)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坚持敞开大门,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多举措推动复议办案,化解社会矛盾。2015年,我办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件,其中受理10件,不予受理2件,其他方式处理2件。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保护当事人切实利益和解决纠纷的角度出发,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切实做到依法审查、公正裁决。代理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2件。在代理申请人曹明对被申请人枝江市人民政府为曹诗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鄂ej203060119)的行政行为不服向宜昌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期间,我办会同市经管局、市林业局,与顾家店镇政府共同做双方当事人调解工作,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终止。

(二)认真代理行政应诉案件。2015年,我办共代理市政府行政应诉案件2件。在办案过程中,我办坚持对每一件案件都做到了高度重视,要求对每个案件必须及时、全面、规范地整理、收集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分析、研究争议焦点,认真起草答辩状等法律文书,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限和要求提交法院,参加法院庭审,依法维护政府自身权益。

(三)审慎办理信访复查事项。2015年,我办共办理邹大成要求落实5%独生子女奖励政策信访复查、翟远沛等人反映抚恤金待遇不同问题等信访复查事项8件。由于信访事项涉及的都是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引起大规模的群访、集访事件。因此在办理信访复查事项过程中,我办注重钻研工作方法,在保证法律、政策得到贯彻实施的前提下,积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为解决进京非正常上访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四、主动谋划,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认真谋划法治政府建设。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我办组织起草了《枝江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枝江市人民政府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送市政府办印发,明确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年初,我办按照市政府要求修改和完善了《枝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枝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文件,明确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方能作出决定。

(三)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我办起草了《2015年枝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计划》,重点学习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诉讼及行政应诉、房屋征收补偿、环境保护、新修订的预算法及政府债务管理等内容。

(四)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年初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政府法制办聘请4名律师组建了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在政府重大决策、防范法律风险、重大投资项目、重要合同签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平安创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服从所在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对综治维稳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统一领导,积极参与所在地平安创建活动。做好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平安建设问卷调查工作,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市政府法制信息网、市法制办电子显示屏、户外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途径和一系列丰富的平安宣传文化活动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做到既有密度、广度,又有深度、力度,切实提高平安枝江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真正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同时认真做好政务公开网站及市政府法制信息网站信息更新,及时宣传依法行政工作经验,拓展交流平台,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舆论范围。截止目前我办共向国务院法制办、省法制办及各新闻媒体报送政府法制信息宣传稿件30篇,其中被省政府法制办采用5篇。印发“法制工作动态”6期,及时总结、反映和宣传依法行政的工作措施和特色亮点。

今年以来,我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完成了综治维稳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相比、与群众迫切需求相比,仍然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办将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在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上下功夫;在转变作风,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上下功夫;在加强指导,解决难题上下功夫,为综治维稳工作作出新贡献。

法制报告会

各位领导,教师们,同学们:

为了让法制走进学校,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理解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学生。今日,我们有幸请到了xx公安局为大家做法制教育报告,参加会议的还有xxx。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三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激!

本次大会有三项议程,第一项,由xx做动员讲话.第二项请xx公安局xxx做报告。第三项,由xxx总结讲话。

开会之前我提几点要求:

1、认真遵守会场秩序,不准交头接耳,不准随意走动。

2、认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准读书看报,不准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3、要注意维持好各班级所在区域的卫生。

4、要认真听讲,对照反思,针对问题无则加勉,有则改之。

此刻进行大会第一项,由xxx做动员讲话。大家欢迎!

进行大会第二项,由请xx公安局xxx做报告做精彩报告。大家欢迎!

进行大会第三项,由xxx总结讲话。大家欢迎!按照会议安排,各项议程已进行完毕。

教师们、同学们,刚才xxx的报告结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场生动精彩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守法的合格中学生,遇到危险如何保护自我,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可谓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激xxx的精彩报告!

结合校内外发生的一件件事例,以案释法,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并给我们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大家要牢牢铭记的教导。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今日法制教育报告会的主要资料,让法律意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向大家提出三点期望和要求:

一是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拼搏,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文化层次,使自我成为优秀中学生。

二是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建设平安和谐礼貌学校,贡献自我的力量。

三是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学校完美的时光,远离罪恶,好好学习,自爱、自重、自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好了,今日的法制教育活动到此结束。退场。

法制报告会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维护,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学生,今天,我校邀请到了xx县纪委党风室副主任、xx县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员到校为大家做法制教育报告。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1995年8月到1月年在xx县公安局工作,开始,先后担任起19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以人民-警-察、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身份下海岛、进山区走进校园,做花季教育的热心人。到县纪委工作后,他还是热心不改,满腔热情为青少年服务。结合自己办结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例,他编写了针对低年级、高年级学生、家长等七套“花季教育”法制讲义,写下了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材料20多万字,讲稿10多万字。据不完全统计,来,足迹遍及全县各地,义务为中小学生讲课300多场,听众达13万多人次,劝返或挽救20多名青少年重回校园。他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团体先进工作者,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宁波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浙江省第一届“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获公安部“怎样当好法制副校长”征文一等奖。其先进事迹也多次在《中国火炬》、《青少年与法》、浙江法制报、宁波市人民广播电台、宁波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播。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到来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安排,大会有项议程,下面逐一进行。

大会进行先第一项,请做报告。

进行第二项。。。。

按照会议安排,各项议程已进行完毕。结合学校实际,事例典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学生。结合这次报告会,我再提几点要求:一是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努力拼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层次,使自己成为优秀学生;二是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建设平安校园,给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通过今天的报告会,全体同学要对照自己,提高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学生。各班回去后,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举行一次以法制为主题的班会,使每一个同学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最后,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大会到此结束,请各班主任组织同学有秩序回到教室。

法制调查报告

序: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并精辟阐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但作为一个法治的社会并不仅仅是去制定大量的法律、法规,法治实现的过程,要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全方位认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根据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公民法制意识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目前广元市公民法制意识的建设状况,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区新面貌而提供参考意见。我们结合目前广元市法制意识建设的实际情况,经过连续几天的走访和调查,深入调查广元市常住居民的法律法制意识,我们初步了解了广元市的公民法制意识状况。这次的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通过和他们交谈,指导填写问卷,并以宣传单页和一对一讲解的方式,对一些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宣传。使得市民们能在遇到常见问题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农村的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缺乏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区城镇居民法制观念的相关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巩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和保障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调查对象分析:

调查问题分析:

20岁以下年龄段公民法制意识的分析。

对于20岁以下的人群我们主要针对15—2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在这一人群当中,绝大部分属于学生群体,包括中学生和一部分大学生,因此总得来说,法制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较少用个人手段解决问题。因为调查地点的缘故,我们调查对象的人群男女比例为2:5,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整体上还是能正确的反应调查结果。

1、对于法律基本常识的了解。

在我们关于对全国法制宣传日的问题中,有50%的人能够很正确的了解到是在12月4号,而有45%的人是将全国法制宣传日和3月15日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混淆了,只有5%的人选择其他答案,对于全国法制宣传日没有一点概念。另外这说明了人们对于法律的常识知识了解的相当少。

2、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在问卷问题中,都是涉及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法律的应用,而调查显示,在消费维权方面只有只有5%的人选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多的是找商家退货。但当我们很笼统的问道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怎么办?有70%的人们会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说明人们懂得法律的用处,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是认为日常琐事,不需要用法律就可以解决。

3、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任度。

在问卷的中,我们问到了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任程度,20岁以下年龄段的有80%的人对执法机关比较相信,只有20%的人完全相信,这说明我们的执法机关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它们。并且只有45%的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这说明人们的意识里,法律是用在大事情上的,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大的用处。

4、公民对于法律的需求。

我们了解了公民对于法律的需求,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有53%的人对人生安全方面的法律需求最多,而对于日常的生活方面的小事情则不太多注重法律。

5、制约公民法制意识的因素。

公民法制意识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程度的低下,法律维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社会环境的影响,政府等相关机构落实不到位,国家对法律只是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而且就我们的调查显示,在这一年龄段得人们受这些因素影响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这些原因都存在,因此,要改变这种面貌,需要国家和人们做的还很多。

20—30岁年龄段公民法制意识的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此年龄段的人们法制意识普遍淡薄,许多常识性法制知识不了解,没有几人法制观念成熟。

1、对全国法制宣传日的认识。此年龄段的36人中只有1/3的人才选择了正确的答案,选择错误的有两种情况。一,44%的公民根本不知道哪天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就随便填了一个日期,全凭想象,感觉。这种情况反映出这部分公民对于国家政令不关心,对于法制知识不关心。二,26.7%的公民选择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由此得出,这部分公民对于全国法制宣传日和3.15消费者权益日混淆。认为法制宣传日就是消费者权益日。

2、对于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大家有不同意见。大部分公民任务应该找商家退。

货,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伤害应该有理由找商家退货。只有较少的公民认为个人去找商家退货或许会碰到商家不退货的情况,他们认为应该找消费者协会投诉,这部分公民或许曾经遇见过此类情况,也或许是有较好的法制意识。当然也有很少部分的公民认为消费者协会和商家同流合污不能给他们解决这类事情,他们认为应该直接去法院申诉,将这类奸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最后一类公民则对买到假冒伪劣产品选择了认命和接受,他们不相信消费者协会,不相信法律,找商家退货遭到拒绝,他们选择了忍让,这类人认为吃一堑长一智,大不了以后不再那里买东西了就是!这类人法制意识淡薄,同时对于不法奸商忍气吞声。

3、在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此年龄段只有20%的人任务应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其余的人则认为私下解决、忍气吞声、私下报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面这三种情况反映了人们法制意识淡薄,在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采用私下报复触犯了法律。

4、在对于法律能否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时。20—30年龄段的大多数人认为法律还是。

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综合上面一些答案我们可以得出这类公民还是相信法律能解决自己的权益受害等问题但是他们不懂的如何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说他们不了解法律,不知道法律能在哪些情况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法律根本不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法律不了解,没有信心。

5、在法律的执行监督方面,绝大部分人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只有极少部分的认为群众监督有用。这种情况是在现今传媒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人们相信电视媒体,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不够信任。或者说是有点儿信任。

6、当人们发生纠纷时,大多数人认为是双方和平解决。这是中国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即使是自身合法权益受害也抱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双方和平解决。

30—40岁年龄段公民法制意识的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30-40岁年龄段公民法制意识情况,30-40岁年龄段公民,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职业,从事各种工作,不同程度地和法律打交道,相对其他年龄段来说,他们接触法律问题相对较多,比如《劳动合同法》、《保险法》等,所以对法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都太过于局限,且认识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

在法律了解方面,60%~70%的人对全国法制宣传日和3.15宣传日区分不清,对法制认识模糊,造成法制意识不强!当他们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为了顾及个人面子问题,大多数人采取私下解决或忍气吞声,很少有人寻求法律援助,例如当买到伪劣商品时,如涉及金额不大时很多人选择认命,感觉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当金额过大时多数人会找商家退货,极少数人运用法律手段,怕把事情搞大对自己事业影响不好。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对法律也有一定的需求度,然而对人身安全方面的法律需求较多,其次在消费维权方面,其他方面就相对较少,说明公民十分重视人身安全,注重人身安全相关法律的运用。在生活中,公民对法律都有一个整体的评价,多数人认为法律有一定重要性,但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不高,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的信任度更是如此,说明相关法律职能部门在此方面做得有些欠缺,导致公民不是很相信法律。而在众多法律监督机构及部门中,公民比较看好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群众在法律执行的监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总体来说,公民对法律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法律作用认识方面基本到位,在制约公民法制意识的因素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都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公民法制意识有待提高。

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到执法公正,执法高效,拉近公民与法律的距离。再有就是,对公司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相关法律是否落实具体,最重要的是,政府等相关机构必须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政策执行到位。

40岁以上年龄段公民法制意识的分析。

就该段年龄的公民而言,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经历,对社会了解相对较深,遇到的法制问题相对较多。调查结果显示,该段人员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50%的人会选择忍气吞声,普遍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他们没有青年的冲动和血气方刚,但是处理问题相对消极。在对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方面,50%的人对法律还是有信心,说明我们法律的贯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他们大多数人对执法机关表示不太信任,说明我国的执法机关在贯彻依法治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面力度不够,个别仍然出现执法不公的现象。这些原因使经历社会较多的他们对我国的法律权威信心不足,因此,加大对该年龄段得人员普法宣传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该年龄段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这也是他们对法律信心不足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新闻媒体方面,应当加大对严格执法的优秀事迹的宣传报道,增加公民对法律的信心;国家监察机关应当在监督法律的贯彻方面加大力度,保证有法必依。

对于40岁及以上公民而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相对稳定,难以改变,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法制观念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对法律缺乏信心的现状。同时,开展实质性的活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可以采取一些适合该年龄段公民并且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到合法维权,合理维益的活动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律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

调查。

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广元市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虽然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公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含义,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这种对法律的陌生感决定了公民在遇到问题时一般是拒法律于门外的,更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去解决问题,绝大部分主要采用双方和平协商的方式私下解决。

(2)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公民的心中的都是政府管理的工具,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公民权益这一功能。公民往往只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民主权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活动。不少公民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或不知道已受到侵害,或虽已知道,却信守“民不与官斗”、“一年官司十年仇”、“吃亏是福”等传统观念,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敢抗争,一味忍让。比如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50%以上的人选择自认倒霉而非向消费者权益协会投诉,任由其继续欺骗其他消费者。

(3)对法律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起不了相当大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只能作用于大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没有用法律解决的必要,只要利益冲突不是太大能忍则忍等一系列不正确态度。没有正确对待法律在公民群体中的作用。

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过四个五年普法宣传教育,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提高。但如上所述,目前广元市公民的法律意识总体来讲还十分淡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广元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思想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儒家政治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虽然自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人并影响国民的观念和生活,但直到现在,部分地区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仍然十分深重。一方面,由于人们仍主要生活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关系中,传统的“无讼”、“和为贵”思想及家族意识等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遇到矛盾纠纷时,或忍气吞声,或依靠有威望的长者或小区干部调解来解决。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诉诸于法的,法律在百姓心中占据着很不起眼的位置。另一方面,受“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不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人治”思想作祟,认为法是管老百姓的,而自己却不受法律的约束,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公民对法律价值的非认同感。

(2)广元市普法工作较为薄弱。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与政府的法制宣传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虽然已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计划,但总的来讲,广元市普法宣传工作收效甚微。政府的普法投入不足,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只是简单地发放普法法律法规选编,普法流于形式,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法制宣传中较注重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的灌输,忽视人们对法律权利的认识,注重实体法,而不重视体现法律正义的程序法等等,这势必使公民对法律产生厌倦的心理,影响其法律意识的提高。

(3)国家执法机关与群众联系不够密切。执法机关在群众眼里就是群众的领导,有着上下级之分,有很大的隔阂感,于是很多小事情都不想找执法机关用法律解决问题,于是出现了小的事件宁愿吃点亏也不愿运用法律的问题。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加快对我区新型农村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与教育。

在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中,干部问题是关键的因素,因此培养大批重民主、懂法律、能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村级领导干部显得尤为重要。我区可从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中选拔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直接到农村服务,这样可以提高村级领导的领导水平、知识水平和民主法制水平。此外,有计划地对原有农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保证农村民主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发展广元市教育事业,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如前所述,文化素质低下是影响公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发展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首先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经费保障的政策。只有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增加了,教育才能有较大发展。公民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法律意识的提高才有了基础。

(三)加强广元市立法工作。

立法是法律运行的前提和起点,依法治城首先要有良法可依,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也必须先有良法可信。加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的立法工作,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必要举措。

(四)加强广元市执法工作,提高法律运行成效,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制定出来后能否发挥其作用,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并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关键在于法律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法的执行决定着人们能否通过此过程得到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体验,而价值体验的状况又直接影响到人们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因此,加强广元市执法工作,提高法律运行的成效,就可以为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创新广元市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广元市普法工作的实效性。普法是法治的基础,普法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广元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广元市法制建设和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普法工作实效性较差,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广元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因此,要创新广元市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增强普法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广元市普法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普法内容要创新。普法内容要突出重点,加大与公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法制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上,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理解各种涉农法律法规的本意和精神实质,特别是要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后的救济办法。从而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普法对象要有突出。首先要突出对基层广元市干部的法制教育。广元市干部直接同公民打交道,他们能否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公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公民对法律功能和价值的评判。因此要加强广元市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使其树立起依法办事、依法治人的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广元市各项事务。可集中对广元市基层干部进行法制培训,严格考核,并以此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2)要抓好广元市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孩子是广元市的未来,是新广元市建设未来的依靠力量,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将普法教育纳入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课。

教学。

(3)普法的方式方法要创新现行的法制宣传仍然是一种政府主动策划实施,公民被动接受的模式,方法单一,流于形式,鲜活度不够,不易为广大公民群众理解和接受,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改进和创新广元市普法的方式方法,增强广元市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结合公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认知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在法制教育中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如采取以案说法、在农贸集市设立法律咨询点以及法制文艺演出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公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广元市普法工作只有增强广元市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拓展普法工作的渠道和方式,才能增强广元市普法工作的实效,真正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